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過端午的教案

校園9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端午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端午的教案

過端午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瞭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端午節兒歌)

2、圖片(粽子、龍舟、香囊等)

3、實物:粽子、香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麼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

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麼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給掛圖選字活動。(鞏固上面學的端午節知識)

1、師:在黑板上掛有關端午節的圖片,請小朋友選字貼在圖片的下面。

2、幼:選字活動

三、看視頻,學兒歌。(再次鞏固有關端午節知識)

師:教讀《端午節兒歌》

五月五,端午到

賽龍舟,真熱鬧

吃粽子,帶香包

蚊蟲不來身邊鬧

幼:跟着老師和視頻一起學習《端午節兒歌》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懸白艾、掛菖蒲、飲抹雄黃酒等。利用端午節,開展主題活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藉端午節,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

過端午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傳説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4、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説。

提問:這是什麼?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説説大家在這段時間裏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麼?

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説。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麼樣的?人們在怎樣划龍舟的?一邊划龍舟還做些什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綠色的粽子裏面有什麼?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麼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麼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4、品嚐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説,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話題。接着通過觀看卡通視頻,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最後通過觀看賽龍舟視頻,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於幼兒來説不熟悉,更不瞭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於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並學習。

過端午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音頻《端午節的傳説》、《端午節的習俗》;

2、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志願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瞭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麼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曆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説?”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説》、《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麼進行這樣的活動?”

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裏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包粽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願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麼?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麼?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後有什麼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分享粽子。

過端午的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

2、會唱端午節兒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驟。

3、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獲得更多的端午節經驗。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

難點:學會並熟記端午節兒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驟。

三、活動準備:

1、粽子、賽龍舟的圖片,端午節介紹、屈原的故事,端午節兒歌一首。

2、製作粽子的材料:布、棉花、繩子

四、活動過程:

1、展示圖片,老師提問,引出端午節

(1)展示粽子、賽龍舟的圖片

(2)老師提問“圖片裏的是什麼?什麼節日會吃它?”(粽子)

“圖片裏他們在做什麼?什麼節日會做這樣的活動?”(賽龍舟)

2、講述端午節的來歷以及有關習俗。

(1)老師提問“有哪些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什麼時候是端午節,它又是怎麼來的?”

(2)老師請兩名小朋友講一講自己瞭解的關於端午節的傳説。

(3)老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屈原遭到壞人陷害被楚王流放到了汨羅江,後來楚國最終被滅亡,但忠於楚國的屈原沒有投降的意思,就抱着大石頭自沉汨羅江了。當地人民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於是用五色線綁着做成的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兒們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如今吃粽子,划龍舟的端午節。

3、教兒歌

(1)老師提問:端午節這一天裏,人們會做那些事呢?

(2)老師把人們會在這天做的事編了一首兒歌,讓我們來學唱一下。

端午節,豔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

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得蹦又跳。

吃粽子,劃龍船,紀念屈原永記牢。

4、出示粽子,教孩子包粽子

(1)教師提問:“剛剛在我們學的那首兒歌,我們知道了端午節要吃粽子,那小朋友們你們吃過粽子嗎?”

(2)拿出粽子,提問:“那小朋友你們會包粽子嗎?”“那你們想包粽子嗎?”“那麼你們用小耳朵聽老師講解,用眼睛看老師做。”

5、幼兒操作

(1)幼兒分組操作學習包粽子,教師巡迴指導。

(2)幼兒展示自己包的粽子,相互交流。

五、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把兒歌唱給爸爸媽媽聽,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

標籤:端午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