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做好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論文

校園2.92W

課堂教學活動是面對着不同個性的生命體,它又是充滿活力的生成的過程。教學活動正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生成"的過程。重新認識課堂,也就是在重新認識教師和學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可見,課堂教學預設是必要的,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計劃性和效率性,在這種設計中,是教師對課程的創新和開發過程,它需要教師的再加工,既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又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對學生而言,即需要預設性發展,也需要生成性發展,它是個性的張揚,心靈的共鳴,思維的共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想駕馭課堂,只有擁有最先進的理論和認識能力,才能得心應手,把學生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應情境而變,課堂才能煥發勃勃生機,顯現真正的活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如何做好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論文

教學預設就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反映教師的教。它集中體現教師的理念、智慧、機智和經驗等要素。課堂生成是伴隨着課程改革派生出來的嶄新理念,它是在一個個生命體鮮活的活動過程創造出來的教育資源。課堂上,學生是否都各盡所能,感到踏實和滿足;學生是否對後繼的學習更有信心,感到輕鬆,是衡量生成的標準。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沒有課堂生成,學生的主體性將無法體現,學生的數學探究活動就不是真實的,從而無法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雖然我們對課堂進行了預設,但是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及多種因素之間動態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預定的軌道進行。那麼,該怎樣轉變意識理念,關注課堂的預設與學生的生成。

一、尊重學生的生成,給學生的生成營造氛圍

如果每次學生有了創造的火花,有了有價值的生成,而教師給他的則是失望和不能滿足的信息,學生的主動、積極思維就會被磨滅,這樣對學生的培養顯然也是一句空話。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佈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在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智慧潛能會火山爆發般的吐露出來。這時不讓學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我是這樣進行預設的:想一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哪些條件有關?同學們有過預習並經過思考,紛紛發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底有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邊的高有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斜邊有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相鄰的兩條邊的夾角有關。"由於前三個問題我都有預設,而第四個問題超出了我的預設。儘管有些胡思亂想,但我認為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很有價值,因此改變了原來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就這幾個問題進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規律,並舉出生活的實例來驗證。結果,學生探索熱情高漲,對平等四邊形的面積的內容掌握的更為牢固。

二、在"預設"中給生成留足空間

在教學中,預設是必要的,因為教學首先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但同時這種預設是有彈性的、有留白的預設。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建構的過程,這些由學生的原有經驗、知識結構、個性等多方面的複雜性與差異性決定的,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例如:我在教學《小數加減法》時,課前發現班中大部分同學在平時的購物中已經有計算小數加減法的生活經驗,有一小部分同學已經初步知道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於是,我果斷地將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學進行了整合。採取了開放式的教學:在課開始時,我出示紙尺子讓學生觀察長度並用米做單位表示長度(兩位小數),而後撕掉一部分讓學生説説剩下多少米?學生自己解決了這道一般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小數減法題。我又讓學生把式子中的長度用釐米作單位來表示,從而比較整數加減法與小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繫(相同計數單位對齊)。接着讓學生想在小數加減法的計算中還會有什麼特殊的情況,編成題自己解決。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學生通過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況(結果末尾有0的,需要借位的,整數減小數)。反饋時,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再通過老師的尋問學生自主地歸納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相互啟發,互相指導,互相滲透。一節課就學會了原來需要3節課來解決的內容。

三、及時調整預設,為生成騰出空間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設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有時,由於教師沒有預設到學生的個別生成,所以一旦學生提出來之後,沒有及時調整好自己的預設,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當然,這有教師臨時應變上的能力不足,同時也是平時訓練中沒有重視學生的生成的體現,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有這種意識了,在課堂實踐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預設的現象也會合理的去處理給學生騰出空間,為學生生成提供條件,鼓勵學生生成。例如:教學"角的認識"時,我提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關於角你知道些什麼?這下可好,學生説羊角、牛角、尺的尖尖角、甚至於人民幣中的角,樣樣都有。這正是學生認識的生活中的角,教師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勵,巧妙引導。教師可以啟發,數學中的角與剛才説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請你畫出一個你認為的角。學生在畫角的過程中,充分顯露思維水平,互相啟發、交流、逐步完善。只要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有足夠的教學機智,給學生留有空間,就可能將問題變成新的教學資源。

總之,對課堂的預設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還要儘可能使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使課堂教學沿着預設的軌道前進。但教學過程是隨機生成的,學生的學習情況經常與預設有些差距。此時,教師應運用教學機智改變原來的教學方案以適應學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師生在互動的教學過程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