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國小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隨着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顯得更為重要。這就對所有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那麼,如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實現新課改提出的這一目標,就成了國小數學教師,應該深思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就這一課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國小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1.激發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注意設置各種平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1 創設生活情境 激發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課堂教學中,用鮮活的生活問題激活課堂,用已有的數學現實激活學生的思維,就使數學學習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例如:在課堂教學《分數大小比較》時,問:“小明生日時與他的同學小軍分別吃了一塊蛋糕的1/6和1/5,誰吃得多?為什麼?”問題出示後大部分同學都舉手,回答的結果是小軍吃得多。同學們合作交流後,他歸納得出:把單位“1”分的等份越多,每一份越小,所以1/5>1/6。這樣,學生在熟悉的生日情景中解釋數學問題,掌握數學知識,課堂呈現一種互動的態勢,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2 創設操作性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十二冊《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時,教師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佈置推導圓錐體積公式後,完全讓學生動手操作,先把圓柱分三等份,用圓錐裝滿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裏,觀察每倒一次會佔圓柱容積的幾分之幾,倒幾次正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討論、合作交流,很輕鬆歸納出:圓錐的體積(容積)等於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容積)的三分之一,即v錐=1/3v柱=1/3sh.創設操作活動的情景,符合國小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學生學習時感覺輕鬆自然、情緒高漲、興趣盎然。

1.3 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

國小生的數學情感往往是在教學課堂中被問題情境所激發,從而培養起來的。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這樣設計:請學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並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如果有4個月餅,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學生會很快伸出兩個手指。教師接着説現在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着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麼意思,回答説,因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教師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慾望。

2.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指學習者對學習比較穩定的,具有選擇性的反應傾向,是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習得的內在心理狀態。它是隨着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個人經驗的獲得而不斷變化的。因而,對國小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態度培養研究有深遠意義。

2.1 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一般來説,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使教師更尊重、熱愛、信任每一個學生,也使學生更親近教師。教師以自己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讚語來縮短師生心靈的差距,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喜愛,使學生更有興趣關注教師的課堂,更加積極主動的努力學習,以贏取教師對自己的喜愛。

2.2 創設小組合作情境,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能力。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課堂上有三種學習情境,即合作性學習、競爭性學習和個人學習,其中最佳學習情境就是合作性學習,因為,在這種教學情境中,學生間互補優勢,各盡所能,從而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被這種學習情境誘發出來。

2.3 仔細研究教材,激發思維興趣。

根據國小生好奇的心理特徵,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不失時機的培養學生興趣,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例如:教學《圖形變換》這內容時,佈置學生結合本課內容,觀察學校和家裏那些現象是旋轉、哪些是平移、那些物體的形狀是對稱圖形,學生學很感興趣而且很認真地觀察、動手摸一摸,這樣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直觀化,能理解生活中的現象與數學知識間的聯繫,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培養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3.將數學課堂融入生活,體驗數學的價值

課程標準中談到讓學生學習有意義、有價值、生活化的數學。如:教學“角的認識”,讓學生在自己身邊、課室中去找出角,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如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讓學生用人民幣去商場購物;教學“認識時間”,我讓學生記下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並與同伴對照,看誰的時間安排更合理……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到數學的價值,並在數學學習中逐步體驗成功,激發學習熱情。

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一個由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程承載的啟發、滲透和感染的過程。學生要通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去親自感受、體驗、領悟。教師只有站在學生的未來審視今天的教育,本着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自己的實踐,重視和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才能始終成為教育改革的領跑人。

國小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篇2]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學生學習的情感是學生對學習所表現出來的興趣和愛好。部分國小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感到枯燥乏味,沒有濃厚的興趣,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產生厭煩和牴觸的情緒。要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感到了學習的樂趣,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我們國小教師就要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的培養。

一、要給學生一個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

學生從幼兒園到國小校園,需要一個過渡的階段。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車要循序漸進。一年級入學階段,首先要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這一階段很重要,教師不能急於求成。要給學生一個心裏的過渡階段。如果教師一下子嚴厲要求學生必須怎樣做,會給一個剛入學的孩子造成恐懼的心理。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讓學生説一説、學一學、做一做、比一比等多種形式,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應該怎麼做,什麼行為不該做。然後結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課堂內容不要貪求多、難、深,力求簡、少、簡、精。更不要過多限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做準備。

二、初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要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了兒童好奇的天性,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出發,巧妙地營造提問情境,使學生產生求知慾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能活躍課堂氣氛,體現學生的求知慾望,其次,在課堂上創設一個競爭的情境,引入競爭機制,面向大多數學生,恰當地開展一些遊戲競賽的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把新知識寓於遊戲競賽活動之中,通過遊戲競賽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在遊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教學中做到,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用競爭來消除課堂中常有的枯燥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我常以“爭冠軍”、“搶答”、“奪紅旗”、“接龍比賽”、“找朋友”、“開火車”、“送信”等形式的比賽練習,對做得好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學生在遊戲中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天地。國小生的學習情感是在課堂教學中被問題情景所激發,從而培養起來的。通過課堂教學,師生間心靈情感相互溝通、相互感染的過程。設置的問題既要有趣還要難易適度。“有趣”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難易適度”要讓學生體會不思考是不會的,但是通過努力還是能結決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總而言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需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保護學生學習的情感。同時,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以提高國小生學習的興趣和基本素養,真正把數學應用到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