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5篇

校園2.54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戰爭與和平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5篇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這本書。

這本書的主要情節是圍繞着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的,生動地描寫了1805年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列寧曾説:“《戰爭與和平》當之無愧的是一部了不起的鉅著!”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以前,我曾很天真的`想,戰爭多好呀!戰爭既可以掠奪國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舉兩得!《戰爭與和平》使我明白了戰爭的殘酷,和平的美好,和平是最可貴的,當和平的土地上硝煙裊裊升起時,也就意味着戰爭的開始——人們紛紛背井離鄉,妻離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驚恐的神色,人們斷水斷糧,食不裹腹,一切都是那麼的觸目驚心,慘不忍睹,和平,多麼神聖的名詞!

我願是一名和平使者,使各國都建立起友誼和信任;我願是一隻潔白無暇的和平鴿,帶着和平的使命飛向四面八方! 讀罷《戰爭與和平》後,……

利用寒假這一段寶貴的時間,我終於讀完了列夫?托爾斯泰長達一百二十萬字的著作《戰爭與和平》,不禁鬆了口氣。這部帶有濃郁的俄羅斯民族風格的恢宏鉅製的主要情節是圍繞着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並以一八一二年的俄國衞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當時一系列的大事件。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

看完整本書,我習慣性地閉上眼睛,腦海裏卻只有那麼少數的幾位如此真實和鮮活角色讓我無法忘懷。這幾個人物貫穿整本書的情節,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軌跡中,都經歷了一場身心戰爭與和平的洗禮。

我忍不住想説説皮埃爾這個人,他留給我的印象太深了——

剛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在上流社會過着衣食無憂卻混沌不堪生活的皮埃爾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實再扮演着太多太多的角色:貴族、私生子、超級富翁,官場可憐的政治工具,公益者,戰爭俘虜,侵略者的朋友,好丈夫……

讀完了這本書,我接二連三地冒出了很多感觸,就如:小時候的我,總覺得戰爭這件事其實一點也不算是壞事,因為戰爭既可以掠奪他國的國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舉兩得!當讀了《戰爭與和平》後,每當翻閲到那些描寫殘酷戰爭的篇章時,……

讀罷《戰爭與和平》,你真得會了解、聯想到很多很多……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2

《戰爭與和平》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説”,是一部人民戰爭的英雄史詩。小説的主要情節是圍繞着保爾康斯基、別組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的。場面壯闊、結構清晰、人物形象鮮明,有一種大海般恢弘開闊的美;同時,小説時代感強烈,雖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説,卻反映了農奴制後俄國前途和人民作用的問題。因此,《戰爭與和平》當之無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鉅著”!書中包括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入侵俄國、莫斯科大火、拿破崙軍隊潰退等。描寫了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拿破崙、庫圖佐夫以及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表現了戰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歌頌了俄國人同仇敵愾的抗敵精神和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

書中刻畫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性格內向、意志堅定的安德烈,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的彼埃爾,缺少實際活動的能力,側重於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富,生機勃勃,熱愛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們在保衞祖國的戰爭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墮落的個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畫出來,並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在各個國家,軍人都是崇高和偉大的,都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但軍人也是人,也有陰暗和脆弱的一面,部隊中也有喜怒哀樂,也有爭權奪利和勾心鬥角。

我向來是不喜歡看歷史題材的書籍,但是,《戰爭與和平》是我第一本喜歡的歷史題材的小説。在閲讀這本書的時候,一方面融入書中情節中,體驗書中主人公的思想變化,另一反面也不禁的發人深思:和平的重要性。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即使是平凡的人物也能寫的讓我們對其充滿了敬佩。戰爭是殘酷的,但在戰爭時期卻會讓我們更加盼望和平。現身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是否應該珍惜現在温馨的生活呢?難道非要等到失去後才追悔莫及?不,應該從現在開始把握!

我們反對戰爭,但是,我們絕不懼怕戰爭。當戰爭來臨時,我們也同樣會拿起武器,去保衞自己的家園!去保衞自己的安靜、和平的生活!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3

《戰爭與和平》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文學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作者以一天才之筆,遊刃於戰爭與和平、心理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閲罷令人震撼,值得細細品味。

小説以俄國的四大貴族家庭生活為情節線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初到二十年代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人們的渴望、痛苦、歡樂和追求。其中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季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站在宏觀的角度描繪了19世紀俄國的社會生活。作者將各個人物的一舉一動放到當時社會的大環境中去,在給人真實感的同時,也讓作品的意義更加特別。

從故事一開始,戰爭與和平這兩條線索就“和諧”地交替進行着,之後這兩條主線交融在一起:彼得堡的宮廷正在舉辦沙龍宴會時,莫斯科的居民正從將要被炸燬的城市逃出……作品有許多類似這樣的場景描寫,在讓人影響深刻的同時,也不斷地催人思考。當戰爭平息下來幾年之後,我們仍然能從“和平”這根線條中隱隱看到殘留的戰爭的影子。戰爭的場面經過描寫變得活生生起來,戰士們在戰場上的奔跑廝殺,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貴族伯爵皮埃爾看到早晨的霧氣籠罩着灌木叢,忍不住讚歎這般美景,和平時期司空見慣的景色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竟然是那麼難得!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們才能深刻體會到和平的珍貴。

俄國人民非常喜歡《戰爭與和平》,因為裏面塑造的人物不管初心為何,都為國而戰做出了貢獻,使得“戰爭”向“和平”時期過渡,為當時的社會穩定作出了卓著的貢獻。但並不是鼓吹戰爭。相反,托爾斯泰對拿破崙和沙皇亞歷山大持否定態度,他認為,戰爭中的失利者固然恥辱,但得勝者也無甚榮耀。托爾斯泰更多關注的是戰爭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所謂戰爭中的正義,對他們來説意味着什麼?就像影片中説的一樣:“在政治上與拿破崙親近也好,疏離也罷,人們仍然生活,毫無相關。”

我不禁想到中國的歷史,作為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也是經歷了近代一百多年的抗爭才贏得了勝利,和平來之不易。有時候會想,為什麼會爆發戰爭呢?戰爭就意味着犧牲,死亡,是一場毀滅生命的競技。為了一個所謂的藉口去剝奪別人生存的權利,是殘忍的。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家,世界的許多地方依然飽受戰火摧殘,惟願人們能停下武器,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讓更多的人享受和平的生活。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4

我們常常認為狡猾可惡的人總會惡有惡報,下場十分悽慘,而單純善良的人最後總是得到最美好的生活,最感人的幸福,可是每當我們揭開社會真實的面紗,就會發現社會本不是這樣的,人善被人欺。

娜塔莎是一個任性熱情卻十分善良的人,她與安德烈公爵是未婚夫,娜塔莎是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姑娘,小流氓阿納托爾是個專門招引姑娘的小夥子,雖然已經有妻室了,但不過整天靠着英俊的頭顱沾花惹草,無惡不作,一次偶然的聚會,他認識了娜塔莎,並用花言巧語和千億伏特的微笑征服了娜塔莎的心,並異想天開的準備和娜塔莎私奔。娜塔莎的夥伴索尼婭和德米特里耶夫娜夫人偶然間從阿納托爾給娜塔莎的信間得知了祕密,她們都知道阿納托爾的為人,於是瘋狂的勸阻娜塔莎,可娜塔莎已經昏了頭,絲毫不聽勸阻,單純的認為阿納托爾是個內心跟他表面一樣美麗的小夥子。勸説未果後,索尼婭和德米特里耶夫娜夫人成功的破壞了阿納托爾的計劃,阻止了兩人的私奔。可是娜塔莎就萬分可憐了,感情被欺騙的感覺是不好受的,最後娜塔莎好幾天都不吃不喝,等待着阿納托爾,差點崩潰。

最近同學們的博客裏一直流傳着“13歲小女孩不忍家暴跳樓自殺”的新聞,還不怕手發麻把整篇遺書一字不漏的全發在博客上。我也很震驚,這簡直就是後媽中的後媽,殘暴中的殘暴!!不少同學義正言辭,瘋狂的批評這些不負責任的父母。我也同意同學們的'看法,但是這女孩未免也太傻了!!父母對她所實施的暴行已經構成家暴,卻仍然容忍下去,不向任何人求助,也不拿起法律的武器,恐怕是“退一步海闊天空”惹得禍吧,不實施任何勸阻,也沒有任何的反抗,暴力只會越來越升級,善良單純是好,但是也得適時行動,事情竟然已經發展到把人打昏的狀態,你善良下去會有用嗎?像這樣的“忍者”法最後只能成為暴力的犧牲品。而小女孩最後只是做了把頭埋在沙子裏的鴕鳥,結束了自己悲慘的生命,這跟娜塔莎一樣,不願面對現實,而是選擇了逃避。

同學們,社會上千變萬化,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遇到了別人的攻擊要學會反抗。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度的容忍下去只會讓自己的處境越來越悲慘。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5

列夫·托爾斯泰是公認的最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家,他的長篇鉅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是托爾斯泰文學藝術上的三個里程碑。《戰爭與和平》這部偉大作家的偉大作品,無疑是我們最該讀的那幾本書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戰爭與和平》問世至今,一直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説”。這部卷帙浩繁的鉅著以史詩般廣闊與雄渾的氣勢,生動地描寫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四大貴族在戰爭中仍然享受着和平和寧靜的生活,他們希望在戰爭中尋找機會建立自己的戰功,獲得榮耀,而底層的俄國人民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光是俄國,即便是發動了戰爭的法國,受害的也是底層老百姓,托爾斯泰用戰爭與和平的不同生活狀態來表達在戰爭中遭受苦難的人民的深切同情,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拿破崙他有卓越的政治才華和軍事才能,但他發動的戰爭也對人類帶來了災難,總之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身上,會體現出才華與罪惡。1805年,拿破崙發動了戰爭,俄國也引燃了戰火,當戰爭來臨時,俄國的貴族與底層人民都奮起反抗,只不過大多數貴族是為了榮譽和戰功,老百姓則是為了保家衞國。戰後不管勝負如何,上層人士仍然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跳着快樂的舞步。但是在這場衞國戰爭中,俄國貴族的青年們也有了不同的思想觀念,他們接觸了歐洲文明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思想正在發生改變。

在戰爭與和平的'歷史背景中,俄國還是一個奴隸制國家,當西方文明的資本主義滲透進來時,他們遭遇了沉重的打擊,一個大國仍然要被強大的小國衝擊和壓迫,當然這也給俄國的社會進步帶來了契機。

全書通讀完畢,如內心中火星迸起而燃燒整片心靈,不光小説的流暢性與場景性充滿魅力,對於真善美的描寫,關於愛的波瀾,關於人們的愛國之情等等,生活、戰爭中的種.種場景無不滲透每一篇節,其對歷史觀的表達,歷史中人類的作用與歷史推力之間的關係藴含着多層次的哲理。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6

今日,我向大家介紹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這本書。

這本書的主要情節是圍繞着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的,生動地描述了1805年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列寧曾説:“《戰爭與和平》當之無愧的是一部了不起的鉅著!”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以前,我曾很天真的想,戰爭多好呀!戰爭既能夠掠奪國土,又能夠增加威名,真是一舉兩得!《戰爭與和平》使我明白了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完美,和平是最可貴的,當和平的土地上硝煙裊裊升起時,也就意味着戰爭的開始——人們紛紛背井離鄉,妻離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驚恐的神色,人們斷水斷糧,食不裹腹,一切都是那麼的觸目驚心,慘不忍睹,和平,多麼神聖的名詞!

我願是一名和平使者,使各國都建立起友誼和信任;我願是一隻潔白無暇的和平鴿,帶着和平的使命飛向四面八方!讀罷《戰爭與和平》後,……

利用寒假這一段寶貴的時間,我最終讀完了列夫?托爾斯泰長達一百二十萬字的著作《戰爭與和平》,不禁鬆了口氣。這部帶有濃郁的俄羅斯民族風格的恢宏鉅製的主要情節是圍繞着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並以一八一二年的俄國衞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當時一系列的大事件。不僅僅如此,我們還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

看完整本書,我習慣性地閉上眼睛,腦海裏卻僅有那麼少數的`幾位如此真實和鮮活主角讓我無法忘懷。這幾個人物貫穿整本書的情節,他們各自擁有不一樣的思想和性格,在他們各自不一樣的人生軌跡中,都經歷了一場身心戰爭與和平的洗禮。

我忍不住想説説皮埃爾這個人,他留給我的印象太深了——

剛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在上流社會過着衣食無憂卻混沌不堪生活的皮埃爾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實再扮演着太多太多的主角:貴族、私生子、超級富翁,官場可憐的政治工具,公益者,戰爭俘虜,侵略者的朋友,好丈夫……

讀完了這本書,我接二連三地冒出了很多感觸,就如:小時候的我,總覺得戰爭這件事其實一點也不算是壞事,因為戰爭既能夠掠奪他國的國土,又能夠增加威名,真是一舉兩得!當讀了《戰爭與和平》後,每當翻閲到那些描述殘酷戰爭的篇章時,……

讀罷《戰爭與和平》,你真得會了解、聯想到很多很多……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7

這本描述俄國十九世紀的小説,列夫托爾斯泰用濃墨重彩的敍述將很多的情景呈現在我的面前。其實看這本書是很費勁的,不説繁瑣的人物心理描寫,頻繁的場景切換,眾多的家族眾多的人物關係,單單是他們的名字就夠我喝上一壺的了。俄國人的名字可真不好記。

最後娜塔莎和皮埃走到了一起,這是讓人歡欣鼓舞的結局,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然後善良的人最終走到一起,為了生活,經歷戰爭,體會離別,感受相聚。

今天還把戰爭與和平的電影看完了,很高興的是看到了奧黛麗赫本演娜塔莎,三個多小時的.電影,算的上是宂長的了,有很多刪節,也因為是早期的電影,演的跟話劇似得,但總的説來,還是挺好看的。

要用什麼樣的語言來總結這本厚厚的書呢,如果讓我評價的話,用一個詞語,那就是真實。

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瑣事,會偶爾的走入歧途,會在關鍵的時刻不知道選擇什麼,會時不時的犯傻但是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巧合沒有走進最糟糕的路。我們都會迷惑,不懂得拒絕現實裏的誘惑,不懂得用怎樣睿智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和事,但是也許,我們依舊能像皮埃那樣,在各種沒法拒絕的誘惑下選擇常常沉溺於飲酒聚會,但仍舊迷迷糊糊的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因為貪圖外貌娶了個愛慕虛榮的妻子,最後因為她和別人決鬥卻是一個僥倖自己沒死叫別人負傷,當拿破崙的軍隊侵入莫斯科的時候,在戰場裏徘徊於生死邊緣最終卻還是回到了心愛的人身邊。因為他是一個善良的人。

我們現在一刻不停的地走在追逐自己理想的道路上,為了生活,但是往往,卻忽略了很多人性美好的品質,我們更多的在乎成功,在乎獲得。然而,真誠的對待身邊的人,善良的跟別人相處同樣應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質與精神,其實無所謂哪個更為重要,而是在於我們為其中一個而奮不顧身的時候,不去忘卻另外一個。就好像現在的畢業,我們在擔憂前途的時候,還會為了與同學的離別傷心流淚,這就是人性,我們把真實的感情嵌入了平凡的生活。

努力的活着,去做有意義的事,即便經歷苦難,也要熱愛它,你永遠不清楚,之後的你,會受到生活怎麼樣的犒勞與恩賜。哪怕現時的苦惱與困難讓我難堪,我想,我也有努力的克服,熱愛生活,就是熱愛一切,我覺得,這再正確不過了。

熱愛生活,這,就這四個字,就是在看完戰爭與和平之後,我得到的。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8

拜讀完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部著作——《戰爭與和平》,我覺得列夫·托爾斯泰不僅僅只是一位作家,從書中我彷彿也看到他對軍事、哲學、歷史等也有高度透徹的理解,對作者的崇拜和對書的喜愛使我對這本的著作有點感想。

1805年,拿破崙集結軍隊繼續向西挺進。俄國受到了威脅,遂與奧地利簽訂盟約,共同抵抗法軍。雖然到處都是人心惶惶,但人們的生活並沒有被打亂,貴族們依舊舉行盛大的舞會接待客人,依舊和朋友們聊天玩樂。在莫斯科,人們生活平靜,在另一邊庫圖佐夫卻在帶領軍隊抵抗法軍的入侵。皮埃爾的父親去世了,他從一無所有變成了俄國首富,姑娘們都對他另眼相看;安德烈公爵參軍了,公爵夫人為他生了一個胖小子,但公爵夫人死去了;尼古拉還一直在追求着索麗婭。沒過多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可娜塔莎同時愛上了阿納托裏。過了一段時間,戰爭打到莫斯科來了,人們紛紛離開,逃往別處。戰爭進行得很激烈,雙方傷亡慘重,安德烈也在戰役中犧牲。拿破崙似乎很有勝算。1812年,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俄軍勝利了。從那以後,生活恢復了平靜。娜塔莎與皮埃爾結婚生子,瑪麗亞和尼古拉也結婚了,人們都生活得很幸福。

戰爭,充滿着殺戮,為了所信仰的`去戰爭,不去管生命的高貴。的確,戰爭本就是喪失人性的最野蠻的行為,我記得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倒下了麼……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舉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為戰爭而煩惱了……”安德烈公爵靜靜地躺在地上。這就是戰爭,我想大概沒有人喜歡戰爭吧,它不能與一切美好的事物相提,戰場不過是灑滿鮮血的修羅場。安德烈為了祖國而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信念深深打動了我。

和平的到來,是用鋪滿鮮血的花朵迎接,戰爭不會永遠,因為正義存在。在這本書中,人間的一切慘劇,各種情慾,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鮮明。而他們所表現出的也是擁有堅定信念的,在這本書中我讀到的不僅僅是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來之不易,更讓我明白的是心之所至,雖艱而堅,心之所往,毋寧艱難。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9

在這個五一假期,本來應該學習,不過我也一點不後悔用兩天半的時間來看完這本卷帙浩繁的鉅著,戰爭與和平,託翁的這本書,偉大毋庸置疑,羅斯托夫,安德烈,皮埃爾,庫拉金四大家族在亂世戰爭中的起起伏伏。

我最喜歡其中的哪個人物呢?羅斯托夫嗎?他是個熱情的俄國小夥,在戰爭中尋求證明自己,彼佳亦如此,但是真正的戰爭是什麼呢?羅斯托夫在第一次戰爭中在一次迷茫的衝鋒中受傷。最後呢,他變成了一個古板老舊的人,一個對沙皇宣誓,不為任何理由的。他變了。皮埃爾和安德烈呢?我覺得他們更像一體兩面的存在,一個升入天堂,一個則在人世間感受幸福。皮埃爾的成長肉眼可見,他最後變成了一個堅定的改革者,他是第一個反對的人,而尼古拉則是最後一個同意的人。安德烈呢?他不喜歡小公爵夫人,而小公爵夫人卻因他而死。他愛那份榮譽,可前線昏昧的指揮者卻無法接受他的建議,他離開了司令署,卻在前線受傷死去,他遇到了情敵阿納託利,卻為那份油然升起的愛而放棄了復仇。愛世人,這是託翁在安德烈和皮埃爾身上最體現的兩點,皮埃爾加入共濟會,實行農奴制的.解放,卻一事無成,共濟會裏更是多沽名釣譽之輩,他們拿着高額的收入,卻不肯交一點點的會費,其後更是有鮑里斯這種人加入知識為了獲取人脈,繼續上爬而已。不過皮埃爾一事無成又如何呢?他逐步將那份愛實現了出來,並像安德烈一樣有了更高的執行力。我喜歡娜塔莎,那個天真熱情的女孩,她有着小孩子的天真,用那份熱情愛過很多人,鮑里斯,傑尼索夫,安德烈,阿納託利,皮埃爾,最後他選擇了一個不勇敢,不如傑尼索夫,不機智高貴,不如安德烈的才華,不如阿納託利的俊秀,但是皮埃爾卻有一顆仁慈的心,而娜塔莎在嫁給他以後,便不再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少女,而是一個母親了。

戰爭與和平,前線的戰火紛飛,無數的偶然,以及歷史的必然;後方的歌舞昇平,那些或愚蠢或淳樸的貴族們在戰爭和平面前的各型各色的姿態。我想不出我在這片短短的文字裏要討論什麼,這是我接下來慢慢再讀,這兩個星期,我要寫四篇文章,關於歷史的偶然和必然,自我滿足感的辯駁,關於娜塔莎幫助別人和自我的反思,以及我想寫的一篇,關於皮埃爾和安德烈的文字,這些在我剛看完書的時候都還是亂七八糟的一些東西,我需要慢慢來的。加油,天地若有史,取法類託翁。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0

《戰爭與和平》不僅描寫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一場戰爭,它還喚起我們對民族和世界歷史的濃厚興趣,喚起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深切關懷。這是任何專門描寫和研究戰爭的論著代替不了的。而作為一部偉大而深刻的文學作品,它還是任何學術論著代替不了的,因為它還是一部人們心靈的史詩,一部生命的史詩。我們在這裏不僅看到了戰爭和民族的歷史,還看到了在戰爭與和平的轉換中活生生的人和他們的心靈,看到了他們深深的渴望、痛苦、歡樂和追求

我把娜塔莎比做皎潔的明月,因為她美得像神話,有大美之形,像天賜。

當安德烈公爵遭受喪妻之痛和在慘敗的奧斯特里茨戰役的慘敗之後,感慨於他之前一直所追求的名譽榮耀情感只是大夢一場,感覺受到了命運的欺騙和遺棄。安德烈的感情世界曾象是古拙的老橡樹:“唯獨它不欲屈從於春日的魅力,不欲目睹春季,亦不欲目睹旭日。”但他的難以言寓的絕望和痛苦敵不過少女的.快樂,讀後感《《戰爭與和平》讀後感》。當飽經滄桑的安德烈到羅斯托夫家的莊園時,不是被清脆的少女的笑聲吸引的嗎?少女娜塔莎是多麼快樂啊!

娜塔莎用她那強大和青春的生命力頑強的抵抗住了命運的挑戰,忍受住了美的背後那巨大的擔當;沒有一遇苦痛,便憂怨、乞憐、頹傷,呈現敗像,變成醜陋。在莫斯科即將淪陷之時,娜塔莎肯於捨棄家財,以救治、運送傷員為第一要務,譜出一曲高尚、美好人性的千古絕唱。

經歷風雨屈辱、苦難煎熬之後,還能典雅迷人、脣齒留香,便是不朽。

書中總不乏悲慘而淒涼的場景,對於生活在那個戰火連綿的時代的人,對死亡都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剛毅而有英勇的安得烈就幾次觸摸到死亡的底線。雖然他最後還是沒有逃過死亡之神,但他的死偉大而令人敬佩。死亡對與這本書中所有的人來説都是並不遙遠的,也許今天躲過了明天還會在來,若又躲過了明天,總有一天死亡也會臨近。但他們面對死亡的做法卻可以深深啟發我,也許這本書中還有太多的啟迪,但對於我來説這的確是啟發我最深的。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1

《戰爭與和平》故事以1812年俄國衞國戰役為中間,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嚴重事件,包含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敗退等。經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在戰役與和平環境中的思維和舉動的描繪,展示了其時俄國社會的面貌。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都有不相同的感受,今日小編給我們帶來一篇《戰爭與和平》讀後感範文,來看一下不相同的感受吧。

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上簡直無人能與之比美的無窮作家。他的文學創作,不只數量眾多,並且體裁豐厚,被譽為19世紀俄羅斯社會日子的百科全書,象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期俄羅斯社會日子的全部對立和無窮的社會變化。

假如説當我手捧《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是懷着敬重的'心情的話,那麼,當我讀完《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由於,在此之前,關於俄羅斯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已經聽説不少,今日,當我完好地學習了《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説後,對小説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瞭解。

領會最深的是,這部小説人物形象十分明顯、賦有個性。如安得烈性格內向,毅力堅決,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彼埃爾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缺少實踐活動能力,更側重於品德抱負的尋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厚,生氣勃勃,酷愛大自然,挨近公民,具有民族氣質的女性。他們在保衞祖國的戰役中得到了訓練和生長,這幾個首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較高的瞭解價值和審美價值。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蜕化的個性,也被光禿禿地描寫出來,並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戰爭與和平》以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在戰役與和平年代裏的日子為情節頭緒,生動地展示了1805年至1820年間,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侵略俄國、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戎行敗退等一系列嚴重歷史事件,體現了兵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力,謳歌了俄國人同仇敵慨精力和公民力氣的無窮勝利。場面壯麗,構造明白,具有強烈時代感。

我覺得,《戰爭與和平》這樣的小説,對我來説,雖然有點艱深而新鮮,但經過這次學習,我對這樣的世界名著有了開始的瞭解和學習願望。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2

《戰爭與和平》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説”,是一部人民戰爭的英雄史詩。小説的主要情節是圍繞着保爾康斯基、別組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的。場面壯闊、結構清晰、人物形象鮮明,有一種大海般恢弘開闊的美。同時,小説時代感強烈,雖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説,卻反映了農奴制後俄國前途和人民作用的問題。因此,《戰爭與和平》當之無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鉅著”!書中包括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入侵俄國、莫斯科大火、拿破崙軍隊潰退等。描述了歷的`真實人物拿破崙、庫圖佐夫以及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表現了戰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歌頌了俄國人同仇敵愾的抗敵精神和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

書中刻畫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性格內向、意志堅定的安德烈,有較強的社會活動潛質;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的彼埃爾,缺少實際活動的潛質,側重於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富,生機勃勃,熱愛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生。他們在保衞祖國的戰爭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墮落的個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畫出來,並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在各個國家,軍人都是崇高和偉大的,都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但軍人也是人,也有陰暗和脆弱的一面,部隊中也有喜怒哀樂,也有爭權奪利和勾心鬥角。

我向來是不喜愛看歷史題材的書籍,但是,《戰爭與和平》是我第一本喜愛的歷史題材的小説。在閲讀這本書的時候,一方面融入書中情節中,體驗書中主人公的思想變化,另一反面也不禁的發人深思:和平的重要性。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即使是平凡的人物也能寫的讓我們對其充滿了敬佩。戰爭是殘酷的,但在戰爭時期卻會讓我們更加盼望和平。現身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是否就應珍惜此刻温馨的生活呢?難道非要等到失去後才追悔莫及?不,就應從此刻開始把握!

我們反對戰爭,但是,我們絕不懼怕戰爭。當戰爭來臨時,我們也同樣會拿起武器,去保衞自己的家園!去保衞自己的安靜、和平的生活!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3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部小説了。

十二歲的時候我開始讀它,到現在已經整整七年,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最終才發現,這本書是我永遠也讀不完的。

有人説,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的契機是為了探尋俄國社會的出路,我卻始終覺得這種觀點過於片面。我認為,一部真正偉大的小説,應該是包羅萬象的,而不僅僅侷限於一個小小的目的。從《戰爭與和平》裏面,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既是主觀的,同時又是客觀的。説它主觀,是因為他來源於托爾斯泰的思考與總結,很多地方都打上了“託氏烙印”;説它客觀,則是因為他並不強加於人,而是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人在“託化”的同時又逐漸凸顯出自己的個性來。

另一方面,我又認為,以托爾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遠,他未必會把人類的'所謂政治放在眼裏。從根本上講,托爾斯泰所關心的,應該是更廣闊的精神與永恆。《戰爭與和平》裏面,托爾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爾、安德烈的大腦來探討這個問題,探討的最終結果,他沒有告訴我們,這也正是其客觀之處。他似乎希望我們去獨立思考,並找出答案來。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所以,凡是讀過《戰爭與和平》的人,都在心裏構造了一部屬於自己的《戰爭與和平》。

應該説,《戰爭與和平》這部書最大的成就在於其思想性,那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樣不凡。

結構安排方面,要處理好這樣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難的,托爾斯泰卻能夠憑藉自己的藝術天才,在戰爭與和平之間穿來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亂。而且,托爾斯泰似乎特別擅長描繪那種高難度的大場面,戰爭、舞會、宴席,他可以用極簡短的話把每個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盤托出,卻從無顧此失彼雜亂無章的感覺,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塵莫及的。

語言方面,《戰爭與和平》始終保持一種質樸大氣且與眾不同的風格,它並不旗幟鮮明,但內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託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亞的雕章琢句來,要強出許多。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4

手捧一本《戰爭與和平》,彷彿置身於那個硝煙瀰漫的時代。以往總是崇敬拿破崙的勇敢和智慧,從未想到從俄國的角度去看這一段歷史是如此不同。托爾斯泰以其深刻細緻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大壯闊而又生動逼真的歷史畫卷。我從中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也看到了個人在歷史洪流中的掙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讓我印象深刻。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以前,我曾很天真的想,戰爭多好呀!戰爭既可以掠奪國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舉兩得!《戰爭與和平》使我明白了戰爭的殘酷,和平的美好,和平是最可貴的,當和平的土地上硝煙裊裊升起時,也就意味着戰爭的開始——人們紛紛背井離鄉,妻離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驚恐的神色,人們斷水斷糧,食不裹腹,一切都是那麼的觸目驚心,慘不忍睹,和平,多麼神聖的名詞!

我願是一名和平使者,使各國都建立起友誼和信任;我願是一隻潔白無暇的和平鴿,帶着和平的使命飛向四面八方!讀罷《戰爭與和平》後。

利用寒假這一段寶貴的時間,我終於讀完了列夫,托爾斯泰長達一百二十萬字的著作《戰爭與和平》,不禁鬆了口氣。這部帶有濃郁的俄羅斯民族風格的恢宏鉅製的主要情節是圍繞着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並以一八一二年的俄國衞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當時一系列的大事件。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

看完整本書,我習慣性地閉上眼睛,腦海裏卻只有那麼少數的幾位如此真實和鮮活角色讓我無法忘懷。這幾個人物貫穿整本書的情節,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軌跡中,都經歷了一場身心戰爭與和平的洗禮。

我忍不住想説説皮埃爾這個人,他留給我的印象太深了——剛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在上流社會過着衣食無憂卻混沌不堪生活的皮埃爾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實再扮演着太多太多的角色:貴族、私生子、超級富翁,官場可憐的政治工具,公益者,戰爭俘虜,侵略者的朋友,好丈夫……

讀完了這本書,我接二連三地冒出了很多感觸,就如:小時候的我,總覺得戰爭這件事其實一點也不算是壞事,因為戰爭既可以掠奪他國的國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舉兩得!當讀了《戰爭與和平》後,每當翻閲到那些描寫殘酷戰爭的篇章時。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5

《戰爭與和平》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説以史詩式的規模,反映了1805——1820年俄羅斯整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氣勢磅礴地展示了“無與倫比的俄羅斯生活的圖畫”,多方面地表現了俄羅斯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勇敢鬥爭的精神。整部作品以庫拉金、羅斯托夫、鮑爾康斯基、別祖霍夫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為情節主線展開敍述,人物心理、動作、表情分析描寫透徹,生動具體。

拿破崙率領着法國一百萬人的兵馬,轟開了俄國的大門,這引起了俄國人民的恐慌,人們對拿破崙這位軍事天才嗤之以鼻,俄國軍隊邊打邊退,以少於對方一半的兵馬和對方周旋,最後,竟然失掉了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之後,拿破崙開始漸漸衰敗,在莫斯科,指揮軍隊毫無紀律地搜刮居民財產,落得的下場便是抱作一團然後落荒而逃。

在俄國軍隊與法國軍隊周旋的過程中,曾打過幾次著名的戰役,是拿破崙的士兵丟盔棄甲,損失慘重,為什麼一個原本不足以抗拒聲勢浩大法軍的俄羅斯軍隊,如今卻遠遠佔了上風,那是因為俄國人民所擁有的那些法國軍人所沒有的品質——樸實、真誠、愛國、無私、捨己為國,他們看見了皇帝能夠感動得熱淚盈眶,在莫斯科即將被攻破的那段時間裏,人們拋棄了自己的財產,遠遠地逃離了這裏,這説明了什麼?説明了俄國人民從來沒有想過在外國人的統治下生活,説明了他們有一顆愛國心。

是的,失敗從不源自於條件的好壞,而真正導致失敗的'原因,則是對事物所持有的態度,俄國人民沒有絕望過,他們相信,並且認定他們終將把法國人趕出自己的領土,有一種“力”叫做“信仰之力”,正是這種力真正讓法軍感到恐懼,俄軍衝鋒陷陣,毫無怨言,把死視為在前線馬革裹屍,鞠躬盡瘁,把祖國視為心中最高尚、最聖潔的地方,愛國之心人皆有,但是,法軍卻禁不住金錢的誘惑,在金錢面前,他們喪失了理智,拋棄了祖國的利益,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愛國其實需要堅定的意志力,在危難面前,不退縮,與祖國同生死,共存亡。就如文天祥在被捕時所説的那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死,才值得世人銘刻在心。

近幾天家裏來了客人,丁丁跟他們玩的不亦説乎!一直堅持的閲讀也放棄了,最後還是在我的提醒下閲讀完了《戰爭與和平》,還主動寫下了以上的讀後感。人都有惰性,何況是孩子,但是,“失敗從不源自於條件的好壞,而真正導致失敗的原因,則是對事物所持有的態度”,對於生活也是如此,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每一天的生活,過得充實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