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旁觀者》讀後感(2篇)

校園2.94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旁觀者》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旁觀者》讀後感(2篇)

《旁觀者》讀後感1

最近在看《管理大師德魯克的回憶錄--旁觀者》,這是一本20xx年3月由機工出版社發行的好書。花了兩個晚上將其讀完,原想通過這本書來了解一些管理學最新的觀點、理論和方法,第一遍讀完後沒有這種收穫,因為整本書讀起來很輕鬆,不乏味,有些象文學作品,描述了一個個人物故事, 吸引人一直讀下去。但我再讀第二篇以後,我才慢慢體會到其中的韻味,並逐漸領會“旁觀者”涵義。中國有句老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作為管理學大師,只有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才能領悟出超越現實的思考並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領先,德魯克的偉大就在這裏,如果他只研究現有管理界的常規思維和做法,他只能被稱之為管理學者,成為不了照耀管理學界多年的大師。

德魯克自己説,從他寫第一本書開始至今,他“所寫的一切無不強調人的多變、多元,以及獨特之處”。他要對抗的是一個集權當道、講求統一與一致的時代。他篤信只有獨立和多元的特質,才能護衞人類社會的價值,並培養領導力和公民精神。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德魯克不願意悲劇式地進入歷史,不管是被指派為一個丑角,還是證明為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他選擇了一個旁觀者的角色。這裏的旁觀者,是一個不與強權者進行權利遊戲的人,是一個不放棄獨立思考的人,是一個不媚俗的人,是一個尊重人性價值的人。

這本書寫的是人,德魯克從未認為哪個人特別無趣。清華大學楊斌教授理解為世界上沒有無趣的人,卻有着大量的不善於(願意)觀察,不能夠以移情心去體會的人。德魯克對人的觀察,給所有的管理者提供了一個樣板、楷模。你能夠對自己的夥伴的行為、態度乃至價值觀,有如此敏鋭且練達的洞察,你就有了成為一個管理者最重要的基礎特質。

德魯克在他的《管理的實踐》中曾説,他認真地研究了當時(20世紀50年代)大學中所開設的課程,發現其中只有兩門對於培養管理者最有幫助:短篇小説寫作與詩歌賞析。詩歌幫助一個學生練習用感性的、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影響他人;而短篇小説的協作則培養你的那種對於人以及人際的入微體察。

讀者寫信告訴德魯克:“你的著作,我幾乎都讀過了,對我的幫助相當大,特別是在工作上。但是,在你這麼多作品裏,《旁觀者》給我的樂趣最多。德魯克也説這是他最喜愛的一本書,也是他寫作最快的一本書,從起筆到完成全書,不到一年的光景。我明白之所以讀來流暢的原因了,都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人和事,無需構思,隨手拈來,但正是這些真實的故事造就了這位影響全世界的管理學大師。

筆者當下選擇閲讀書主要有兩個緯度,一個是出版社,一個是作者,如果兩個緯度都滿足那必是我鍾愛的書,讀了之後肯定不會後悔。《旁觀者》就是這樣一本符合雙重標準的經典好書(機械工業出版社的經管類作品,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作品),而且我讀了之後真的感覺很好,所以向大家推薦,希望眾多和我一樣從事管理工作的人都能有機會讀一下,並對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有一些思考和啟迪,趕快行動吧。

幸福讀書會蔣美麗原創於20xx年

注:11月11日,管理學大師德魯克逝世10週年紀念日,找出這篇數年前的讀後感,緬懷他,紀念他。

百科人物:彼得·德魯克

彼得·德魯克(PeterF.Drucker)(1909.11.19~20xx.11.11)1909年11月19日生於維也納,1937年移居美國,終身以教書、著書和諮詢為業。德魯克一生共著書39本,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文章30餘篇,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文風清晰練達,對許多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精闢見解。傑克·韋爾奇、比爾·蓋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響。德魯克一生筆耕不輟,年逾九旬還創作了這本《德魯克日誌》,無怪乎《紐約時報》讚譽他為“當代最具啟發性的思想家”。20xx年11月11日,德魯克在加州家中逝世,享年95歲。

《旁觀者》讀後感2

“旁觀者註定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管理者亦是如此。”――彼得·德魯克

翻開第一本與管理相關的書籍,我原以為能在其中瞭解管理學的一些觀點和方法,但是卻發現這是一部紀錄其他人和作者所經歷時代的回憶錄,原以為它會枯燥乏味,從翻開書頁起始就覺得淺顯與流暢。你會不由自主地進入到他所描述的世界,彷彿他在敍敍回憶,回憶他走過的青年時代,所有的人物都活了起來,彷彿是你早已熟悉的周遭。他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勾勒出了那個時代的輪廓,混合着希望與失望,對知識狂熱,不妥協與各種多元化的變現。

正如作者所説,沒有哪個人特別無趣。墨守成規的也好,傳統的也罷,甚至是極其無聊的人,若談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東西,或是興趣所在,無不散發出一種特別的吸引力――每個人自此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正如《懷恩師》中,兩位看似平凡的國小老師,卻成了彼得眼中最傑出的教師。她們教給他的不是具體的某種知識,甚至沒有完全掌握某種技能,但是卻改變了他的價值觀,態度等人性中深層次的東西。而將文中的“老師”換為“領導者”的話,則代表着兩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蘇格拉底學派的埃爾莎小姐,對每一位同學的瞭如指掌,總愛隨堂測試,正如在制定目標前對一切的因素都給以統計和研究,分析並對項目的實施情況定期的瞭解,對員工實施鼓勵政策,但同時對自己能力無法涉及的目標即時放棄。如禪宗一般的蘇菲小姐則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典範。她對學生十分的體貼,温暖,是一位平和型管理者,她對下屬平和,潛移默化得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從內心中將組織聯合起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在這兩位恩師的教導下,我們不僅僅接收着行為和認知的教學,也感受着一種熱情與責任,也讓我明白“學習的方法”本生也是學習的內容。

對形形色色的人的描寫中,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這樣一個人,一個叫穆希的女子。一位有天分,但創造力短暫的匈牙利民族運動之星。19歲時創辦雜誌,大半的文章都有自己撰寫,文章的深遠影響引出了一羣人對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追求。

雖然描述她的文字只有少少的頁,卻讓我不能忘卻。“她提早60年放棄了自己的才華——她剛在社會運動方面展現過人實力時,就嫁為人婦,專注於養兒育女,對其他的一切都不感興趣。婚後,她再也沒有寫過一個字。”我感到悲哀,也從文字中讀到彼得的惋惜,但寫完這段文字後,就真的沒有隻言片語提到她了。一個才華橫溢的社會學家,卻在25歲的年華終結了處於巔峯的研究,這是家庭的幸福還是社會的悲哀。可能是時代的原因,但卻有引發我們對當今社會對性別研究的思考,當人們心中已根深蒂固的認為在學術界有所作為的定位男性,女性的事業最重不過家庭,種種的問題激起這女權運動的發起,因為缺乏,因為不公,才更被強調。越多的優惠與關注源於本身的不等。一位本該有所作為或震驚學界,影響巨大的學者確在婚後立刻成為了標準的中產階級女主人,這並不是因為女性能力本就不如男性,而是因為傳統的思維在人們的腦海裏起着微妙作用,可悲的是,連一位思想前衞的學者也沒能豁免。

在旁觀者中,徳魯克平靜的敍説着陳年往事,從語氣中多麼驚心動魄的時刻,多麼風雲際會的場合不過都化為記憶中的一縷青煙。那種優秀人士碰撞出的火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人所心嚮往之而所不能至的,這一切讓人無法不嫉妒這個人物,這麼多的事情都讓他遇見了。天下之才,多認識之士都讓他給認識了,作為人的一生將是多麼的有價值。而他選擇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作為一個不與強權者進行權力遊戲的人,一個不放棄獨立思考的人,一個尊重人性價值的人,清醒地見證和思考着這個時代。

標籤:讀後感 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