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問題背後的問題讀後感

校園1.77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問題背後的問題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問題背後的問題讀後感

問題背後的問題讀後感1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是任何一個組織運行中都應關注的深層意識問題,對如何重新認識一個組織在運行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解之題亦有啟迪。作者約翰米勒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敍事風格講述了一個深層次的組織問題。《QBQ!問題背後的問題》深入淺出、事例生劫,以如何提高組織內部成員的個人責任意識為核心,並把核心問題聚集在組織成員的個人責任意識的養成上。個人責任意識的缺乏導致推諉、抱怨、拖延、執行不力,任何組織或個人,如果沒有強烈的個人責任意識都不可能達到預期目標實現願景,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QBQ通過改進個人問話的方式,提高個人責任感減輕壓迫感培養個人勇於負責任的精神,使企業受益同樣使個人也從中受益。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樂趣,關係更健全更融洽,生命更充實、更愉悦。對於那些錯問題“這不是我的錯”、“到底是誰造成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不但暴露出個人缺乏擔當,並直指許多問題的核心,不在問題的本身,而是問題背後的問題。問題背後的問題應該以“什麼”或“該如何”這兩個詞發問,而不是用“為什麼”、“什麼時候”或“誰”。在所有問題中包含“我”字在內,而不是隻包含“他”、“他們”、“我們”或“你們”。把問題的中心詞放在動詞上,也就是放在行動上。

QBQ的精髓:“藉由提出更好的問題,立刻作出更好的選擇。”對那些既沒有正面積極的作用,又缺乏行動的問題應選擇拒絕,並提出更好、更有責任感的問題。每個人需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作出最好的選擇並且為自己所作出的選擇負責。

拖延可能釀成嚴重的後果,會使壓力上升,工作失去信心無法完成組織制定的目標。當事情越積越多時,感覺難以招架,讓每位相關人事身心損失嚴重,我們應在事情還不嚴重時就及時處理掉每個問題,不要拖延,怠慢。

責怪別人,對解決問題根本於事無補反而合激烈地相互指責、相互抵毀,在人與人之間築起高牆,最終導致一事無成。有責任的人誰都不責怪,包括自己在內。如果我們能停止相互指責,踏實地開始關於個人責任意識的提升與培養,使我們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從而解決當前的問題。在一個團隊裏如果我們經常爭吵、抱怨、推脱、對抗,最終內耗組織的生命力,應同心協力,同舟共濟,把事情做好。

儘量善用不利的狀況,做出一個最好的選擇,扭轉現狀需要個人負責的精神,並承諾用自己的智力、心力和勞力解決問題,決不爭功諉過。個人責任從我做起,面對現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接受無法改變的人,改變能改變的人。個人責任的重點不是期盼他人首先改變或是改變他人,而是首先改變自己,進而改變現況。我們先從自身做起,尊重和學習每個人的優點和長處,改進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勇於為團隊承擔責任,欣賞團隊中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與優點。不推卸責任和相互指責,那麼我們的團隊會更強大,每個人做的更優秀。

QBQ的終結目標是“行動”。實踐個人責任的方法是先提煉自己的想法,接着問比較好的問題,最後付諸於行動,只有付諸於行動才能有所收穫。行動中即使藴藏着風險,但不行動這項方案几乎永遠不可能成為更佳的選擇。

即使行動導致錯誤,卻也帶來了學習與成長,不行動則是停滯與萎縮。

行動的結果是解決,不行動充其量是維持現狀,並讓我們一直在過去。

行動需要勇氣,不行動往往表示恐懼。

行動建立信心,不行動助長懷疑。

作出具有積極意義的選擇並決定該做什麼之後,就立即付諸於行動。立即就去執行!行動高於一切!

問題背後的問題讀後感2

讀了《QBQ!問題背後的問題》的問題以後,我深深的體會到,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是智商,領導力,溝通技巧,組織能力,而是責任!——一種努力行動,使事情的結果變得更積極的心理。看起來QBQ不過是怎樣去提出好問題,避免錯問題,但是要做到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還需要每一位團隊成員去用心慢慢體會。責任是使命的召喚、是能力的體現、是制度的執行;也是國家、組織、個人都能各盡其責、各司其職,我們的社會才能快發展,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富強。責任使人充實,快樂,高尚!

從短期來看,承擔責任者損失嚴重,而推卸責任者毫無損失;但是從長遠來看,一個國家,一個單位、甚至到個體的我們,勇於承擔責任是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是單位良好氛圍的極大發展,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中國人遇到問題或者出現問題,第一反應是首先要找到自己跟這事無管的種種理由,這就跟找“不在場證據”一樣。而一旦某事成功之後,卻能扯出一堆人,比如領導等等!這種思想也深深的影響着中國的企業,影響着中國的員工,而這本書以故事的形式告訴了我們這些現象,給了我們很多的警醒!

社會上,遇事推諉、沒有個人責任意識的人並不少見,抱怨別人一無是處的人也不稀奇,不知上進不肯學習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但是,要找一個肯吃苦耐勞、肯學習又認真負責,還具有創意,並凡事以服務為中心的人卻少之又少!要做一個混同一般的人是很容易的,但要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其實也並不難,就是觀念轉個彎,態度調整一下。

我個人認為凡事在於“態度”。當一個人的態度出現差池,哪怕他再傑出,都有不為人認可的部分。雖然説QBQ是一套關於處世的工具法則,但是書中更強調QBQ的優勢實踐原則就是“態度”。態度擺正了,可説是成功者為成功找方法,而態度不正確,就叫做失敗者為失敗找理由。

要是自己能管的問題,不就不是問題了嗎?我們總是把全部的力氣用在對付別人身上,也許從未試過“想辦法對付自己”這個方式。當你把所有的力氣花在別人身上時,你會發現,問題總是永無止境。如果你換個角度,把力氣用在對付自己的缺點上、用在自我提升上,頓時所有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因為你將會變成一個消融問題的人,而不是窮於應付問題的人。

在個人責任的問題上,任何人沒有理由給予自己推脱的理由,在統計工作中、在與企業的交流中,要找到自身切實的問題:為何報表遲遲未報?是不是自己在時間問題上催促的不夠及時?為何企業答應填報卻無動靜?是不是自己在填報數據的問題上沒有表達清晰……等等這些為什麼,在問到自己這些問題的時候,就要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把責任與義務連接在一起。

這本書的開頭,有句話是我十分喜歡的,“願上帝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人;願上帝賜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人;願上帝賜我智慧,瞭解我自己這個人。”

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們都要抱以平靜的心態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人和事,在勇氣的基石上,去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人和事,在智慧的陪伴下,把自己看清楚看透徹。儘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自身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無限擴張到生活中與工作上,用理想和信念來支撐自己的精神,挺立在具有個人責任感的人生中。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