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通用11篇)

校園2.27W

張以慶導演的紀錄片《幼兒園》以紀實的手法真實地表現了一羣小孩在幼兒園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展示了成人價值觀對兒童世界的影響,喚起了成年人對兒童的責任,同時也引起了每位觀眾的共鳴。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僅供參考。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通用11篇)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1

有一種影片叫紀錄片,它用自然的光束、虛化的鏡頭、真實的場景,再現了我們都曾經擁有過但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有一個地方叫幼兒園,它是我們最初的樂園、成長的搖籃、獨立的開端,那裏充滿了最真實的淚與笑、最放肆的吵與鬧、最純淨的歌聲與舞蹈

有一羣人叫小孩兒,他們和她們都是曾經的我們,僅僅是十幾年的光陰啊,我們羨慕而愛憐地稱他們“小朋友”,他們天真而尊敬地喊我們“哥哥姐姐”甚至“叔叔阿姨”。

兒童眼裏的兒童,是同學,是朋友,也可能是打鬧嬉戲的小冤家。中年眼裏的兒童,是頑皮的小傢伙,是可愛的小寶貝,也可能是自己生命的延續。老年眼裏的兒童,是希望,是遙遠的回憶和下一世的未來。而青年眼裏的兒童,是難以言説的過去和現在,是最尷尬的懷念和祭奠。

我相信,看過張以慶導演執導的紀錄片《幼兒園》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些震撼,由此引發出每個人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張以慶在簡介中這樣寫道:“在中國在武漢在一所寄宿制幼兒園,我們紀錄了一個小班、一箇中班和一個大班在14個月裏的生活。幼兒園生活是流動的,孩子們成長是緩慢的,每天都發生一些小事卻也都是大事,因為兒時的一切對人的影響是久遠的。一個單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長中的生活碎片,總會承載點什麼,那便是當我們彎下腰審視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審視了自己和這個世界。”這是導演對自己作品的解釋。

作為讀者的我,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幼兒園裏的孩子快樂嗎?

影片是在哭聲中開始,在集體的沉默中結束,貫穿中間的有哭有笑、有打有鬧、有失望有委屈、有高興有興奮,有依戀也有不捨。這多像我們人生的軌跡啊,歡樂有時,痛苦有時,最終歸於靜寂。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漸漸長大,似乎對於過去的都懷有深深的留戀,覺得最初的總是最好的,於是童年是最美好的,順理成章地“不想長大”。殊不知,人的一生,每一個階段、每一段歷程,都會有屬於這一段的幸運與無奈。年齡小不一定思考的就少,個頭小不一定內心世界就小,經歷少不一定懂得的就少,他們的痛苦也許並不比我們少啊。

很多鏡頭在我腦海中重現,一開頭就是孩子們被爸媽送進幼兒園時嚎啕的哭喊聲——“老師別搶我”。吃飯時眼淚鼻涕口水一起流,“飛流直下三千尺”。兩個小男孩打架,一個粗暴地打傷了另一個,打腫了臉,流了鼻血。還有一個小孩被逼着喝藥,苦得一直撅嘴,老師説“對着電視喝就不苦了”。老師給孩子們洗澡、打針時,都有人在哇哇大哭。其中印象最深刻,最震撼人心的是陳志鵬沒有等到媽媽時那種無助、絕望而委屈的眼神,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彷彿一下子就回到了當年媽媽離開我去城裏打工時那個悲苦的離別場景。

一個8歲小孩的個性簽名就是“當繁華落盡,剩下的是滿地憂傷”,很多大人看了都嗤之以鼻,覺得現在的小孩“無病呻吟”、“身在福中不知福”、“早熟”,卻很少有人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去想想,孩子們為什麼會如此“憂傷”,憂傷不只是大人的事。

是的,我們應該承認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基本上都能實現温飽,至於那些“富二代”的就更不用説了。孩子們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玩具,卻沒有兄弟姐妹;孩子們可以去遊樂場嬉鬧、在電腦前玩遊戲,卻失去了在田野裏奔跑的自由;孩子們可以在保姆的細心照料下成長,卻與父母日漸生疏。全託式的幼兒園似乎彌補了很多不足,孩子們有了很多的夥伴,有了學習與玩樂的場所,有了老師的教育,一定程度上也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卻彌補不了骨肉親情的缺失,也使得孩子們得不到應有的理解與尊重,不利於獨特個性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我們都曾經是兒童,我們都有過兒童的“憂傷”,但當我們漸漸長大,卻已經被社會洪流中所謂的更深沉更復雜的“痛苦”所腐蝕了,覺得兒童的憂傷不值一提。我們忙碌於自己的煩惱,忽視兒童的煩惱,甚至認為兒童就是我們最大的煩惱,焦躁地對待渴望得到理解的孩子。如此這樣,怎能不讓兒童更憂傷?要知道,小孩子的事,從來都不是小事!

當然,有人説,要對孩子從小進行“挫折教育”,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與生存能力。個人覺得,溺愛是一種極端,挫折教育又是一種極端。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接受各種訓練、經受各種考驗,缺少愛的温暖,那他很可能就會形成一種孤僻、恐懼的性格。如果一個人在生命最初的時候都不能享受一點快樂的話,那這一輩子還有什麼時候能真正快樂呢?“憐子如何不丈夫”,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多給孩子一點關愛、多一份理解吧。

也許很多人都從影片中看到了現在的孩子對社會上的事情知道得越來越大,似乎成人與兒童之間的區別越來越小。我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很壞的事情,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從小樹立起來的,所以,一旦孩子知道了某件事情並且能夠辨別是非,對於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是有幫助的。既然社會已經是這樣了,我們不能再把孩子置於童話世界裏,可以適當講解一些現實性的知識,等到將來他們自己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不至於茫然不知所措。當然,這個“適當”的度還是要好好拿捏的。

我沒有上過幼兒園,所以對於幼兒園還是比較憧憬的,至於幼兒園是不是兒童的樂園我就沒辦法下結論了。張以慶導演心中理想的幼兒園是這樣的:“寧靜,沒有壓抑,很釋放;需要時有人幫助;自由,寬鬆,温暖,有機會去做夢。”希望有一天我們能看到這樣的幼兒園,也希望家長、老師和社會都能致力於兒童的發展,不只是要還給兒童以童年,還要還給他們一個健康、有益、歡樂的童年。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2

《幼兒園》是一部很有趣的紀錄片。當你不再是兒童,再回頭去觀望兒童時,可笑之餘,你也會覺得兒童和成人之間離得並不那麼遙遠。孩子們都很可愛,即使有個別孩子很霸道和暴力,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張以慶導演的紀錄片《幼兒園》以"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為統領,講述了一所全託幼兒園裏孩子的生活故事。影片很客觀,沒有加入過多地個人情感。正因為這樣的客觀,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可愛童真,卻也感受到了淡淡地憂鬱。

首先,在這部片子裏,我看到了很多幼兒園的縮影。孩子們總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做這做那,孩子們本應該是不同的,但是慢慢地孩子們成了標準產品,一旦不符合老師的標準,就被認定為"不合格",需要"整風",需要"反省"。幼兒園裏孩子多,老師少。老師們很難真正關注到每個孩子,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是洗澡、吃飯還是穿衣,甚至是擺放小凳子,孩子們缺失了大人的關愛。而在全託的幼兒園裏,這樣的情況更為嚴重。當電影中響起《茉莉花》的背景音樂時候,淡淡地憂傷爬上我的心頭。孩子們真的適合在這麼小的時候長時間的離開自己的父母嗎?大班的一個孩子在被問起"你的爸爸媽媽都在忙些什麼?"時説:"我媽媽忙着做美容,我的爸爸忙着和別人吃飯。"而且,在這部紀錄片中,有一個男孩子左顧右盼地等侯家長,這也是我們每天遇到的事情。孩子雖然一天沒看到媽媽,接孩子時從窗口眺望着媽媽的出現是他們最快樂的事情。何況影片中的孩子一週沒見到媽媽那種急切盼望的心情,最後一個時孤單焦慮不安。老師應該陪伴在孩子身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利用玩具和有趣的遊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歡樂的氣氛中耐心等待家長的到來。我想,工作是很重要,但是,錢真的比陪伴自己的孩子更重要嗎?難道,大人們真的不能抽出一丁點兒時間來給孩子多一點的關愛嗎?

其次,我看到了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孩子們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認識世界,但是又並不完全懂得這個世界。在他們眼裏,欺負我們的人就是壞人;在他們眼裏,警察是抓人的,把壞小孩帶走;在他們眼裏交警的罰款變成了收錢,自己收的錢要給領導,因為領導不能沒有錢;最重要的,在他們眼裏,沒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因為快樂是他們的世界裏最重要的東西。但是在這個快樂的世界裏,我依然慢慢地感到淡淡的無奈與哀傷。

大班的孩子在户外活動前很開心地聚在一起:"不是天天有户外活動。飯要吃,就是會來得晚些。户外活動可以去外面緊玩緊玩。户外活動太好玩了,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每個孩子在這個時候都笑得非常開心,對他們來説,上了幼兒園不是總能有這麼自由玩耍的時間,這些時間對他們來説變得少而珍貴。9.11事件,孩子覺得那些大樓裏的人們太痛苦了,因為他們"逃也逃不脱"。也許他們説得不僅僅是9.11的那些人,對於在幼兒園的他們,在不自由地時候,他們也許也會感到自己"逃也逃不脱",沒有了快樂而又不能自由尋找快樂的時候,他們也會感到痛苦。

在看世界盃比賽的時候,孩子們為中國隊加油,但是有的孩子並不喜歡中國隊,因為他們實在太差。而老師這個時候強加自己的情感於孩子,要孩子為中國隊加油,不能在中國隊輸球的時候瘋玩。在影片中,還有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教育縮影。孩子們要愛國,但他們不一定非要愛一個不會踢球的中國隊。老師們的.集體教育,過多地統一化標準,讓孩子們越來越早地失去了童真,失去自己的個性。一個小朋友被問為什麼能長這麼高時説:"我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聽到這個答案,我的心很沉重。什麼時候起,我們的孩子就會講如此公式化的話語?原來在幼兒園裏,他就已經被教育要講這樣的話了嗎?

影片以大班畢業,袁老師生了孩子為結束。最後的字幕裏寫着"三年後,她的孩子也將上幼兒園",而最開始的字幕是"也許是我們的孩子,也許就是我們自己。"難道,我們的教育真的只能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嗎?

《幼兒園》這部紀錄片,雖然記錄的是武漢一所普通的寄宿制幼兒園,但精彩而豐富的生活細節卻時時令人動容。一個單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長中的生活碎片,總會承載點什麼,那便是當我們彎下腰審視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審視了自己和這個世界。幼兒園的生活是流動的,孩子們的成長是緩慢的。每天都發生的是小事卻也都是大事,因為兒時的一切對人的影響是久遠的。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健康的成長是我們所追求的。所以,身為以後的學前教育老師的我們,應該不斷進修學習,不斷汲取新的教育理念,轉變自己的思維,努力做好孩子的支持者、引導者,慢慢解讀孩子,洞察孩子的想法,用他們的思維來理解他們。而我也相信只有在家長和老師共同的愛與感恩的教育下,才能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順利度過幼兒教育這個階段。雖然我們或許不能很快地改變我們的現狀,但是,我們會多蹲下來看孩子們的世界,我們能改變得更多。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3

《幼兒園》影片真實的記錄了一家寄宿制幼兒園的生活,從小班、中班、大班的角度來記錄,以小班入學第一天開始,大班畢業為結束,看完之後除了爆笑之外就是深思對社會、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等。

影片給我最深的片段:第一天上幼兒園,孩子在幼兒園裏聲嘶力竭的哭喊,以及那一聲聲對媽媽的呼喚。離園時,其實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第一個來接自己。影片中記錄了一個幼兒從開始放學到最後自己一直是一個人默默的等待着,手裏拿着自己的小書包做在陽台上可憐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母可能來的方向。然而,老師卻一直沒有出現在鏡頭之中。我認為,在放學後應該用一些非集體性質的小遊戲來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如:玩搭積木`插塑等,讓幼兒感覺不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是那麼的無聊,看到別的小朋友走了會那麼失望和傷心。這樣玩自己的能很好的轉移幼兒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從中得到樂趣。

其次,是給幼兒洗澡的鏡頭。一保育員坐在淋浴一旁的凳子上,幼兒在一邊排着隊等着自己被“虐待”。依我看,在着裏我們可以放一些小玩具(防水),浴室環境也可以稍微裝飾一下,可以讓幼兒自己坐穩了洗澡,在玩樂中洗,靜靜地一個或兩個小朋友一起相互幫助,洗完後讓老師檢查,看誰洗的最乾淨,最符合老師的要求等。這樣不僅可以讓幼兒在一個輕鬆的環境中洗澡,而且還可以得到樂趣等體驗。洗澡的時候有高興玩水的,有吵着要跑掉,還有一個男孩捏一個小女孩的屁股,女孩子告老師的……我覺的男女應該分開洗澡。 採訪環節分為兩類。一是對教學的檢驗,一是趣味問答。教學檢驗環節裏,有心算能力超強卻也會失誤的優等生,有説着流利繞口令的乖巧小姑娘,也有會唱日本兒歌的小男孩。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體系裏,觀者可真實感受到小孩子的智慧。當問到我愛你是什麼意思時,有的孩子説不知道,有的孩子説沒有對他説過,連媽媽都沒有説過,還有個孩子説不好意思説,因為很噁心,當問到愛的意思時,有個孩子説是抱的意思。

《幼兒園》通篇沒有解説詞,這也是導演的一大高明之處。觀者只能在原汁原味的拍攝對象聲音裏去聆聽、去揣磨,去自我感知。背景音樂《茉莉花》在孩子們吃飯時、穿衣服時、繫鞋帶時、睡覺誰、想媽媽誰時……以不同的方式響起,讓人有心酸的感覺,我總是覺得我們需要愛孩子、關注孩子、明白孩子的心,讓我們蹲下來以孩子的目光,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一同認識這個世界,觀察這個世界,陪伴着孩子慢慢的長大。

一葉知秋,瑞雪紛飛,一代一代,一輪一輪,我們或是我們的孩子大了。

愛的教育該如何去做,如何才是孩子們的需求。這是作為幼師的我們得思考的。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4

在大學時代觀看了紀錄片《幼兒園》,當時並未有太大的體會。如今學習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之後,再來看這部紀錄片,感慨良多。

再看《幼兒園》,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自己的幼兒園老師。

影片開頭“他們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是我們自己”,我很喜歡這句話。對待孩子,我們都是百無禁忌的,有些話、有些行為作為成人的我們是不會去説、去做的。想念媽媽了、餓了,孩子們都會大大方方説出來,我們不會。但是實際上,孩子們説出了我們的心聲,我們同孩子是一樣的,甚至,我們就是孩子。

這讓我想到了我去兼職的一家幼兒早教中心,有時候大一點的寶寶都不願意爬進球池裏玩耍了,爸爸媽媽們卻玩的很開心,也不顧體重限制在蹦牀上蹦躂,成人的心裏也裝着一個小孩。幼兒園老師也應該拿出自己的那份童心。

接着就出現了小朋友們第一天上幼兒園的鏡頭,有些小朋友死命哭着,拉着父母的衣服不要媽媽走,還叫着:“爸爸抱抱我!”我曾經問過父母我第一天上幼兒園有沒有哭鬧,結果是沒有,因為我之前一家上過託兒所了。所以這讓我想起豐子愷寫他侄子的那篇文章,有些小朋友完全是因為別的小朋友哭,所以他們自己也哭,但是沒有眼淚呢~呵呵好像只是象徵性地説明:恩!我上幼兒園了!

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小朋友想把小凳子放在另一個上,卻翻來覆去怎麼也擺不好,旁邊傳來老師的聲音“翻過來”。他還是擺不對。特寫鏡頭裏滿是孩子無辜、求助的眼神;還有一個孩子,因為穿不上外套發起了脾氣,因為是吃下午點心的時候了,最後,他扯下了自己的內衣,直接地外套穿了上去,雖説方法不盡如人意,但總算是穿好衣服可以去吃點心了。成長道路上,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困難也有大有小,父母與老師的幫助也是有限的,最終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去琢磨,才可以像小草一樣茁壯成長。

另外一個場景就是老師一次又一次地批評一個叫做馬玉蘭的小女孩。不知為什麼,我一眼就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小時候我也是個假小子,頭髮短短的,愛和男孩子們一起玩,很調皮,老是在上課作小動作,老師被老師嚇住。也許,在老師的眼裏馬玉蘭是個“問題”孩子,不能和其他“言聽計從”的孩子相提並論。老師也就從此戴上了“有色眼鏡”去對待這個孩子。影片裏的老師看上去也是那麼兇。洗澡的時候,孩子們就像一個個玩具一樣被脱光了衣服排着隊機械地塗肥皂,再衝乾淨,不管水進到眼睛裏,不管孩子們是多麼不想洗澡。

電影最後“三週後老師產下一個男嬰。三年後,他的孩子也將上幼兒園”,我們就這樣在時間的流逝中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而教師在這其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

蒙氏教育法讓我們不要用俯視的角度與孩子交流,孩子們會感到壓迫感,所以,多蹲下來看看孩子們的世界,多從孩子的思維來理解他們,我們能改變很多。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5

聽到這個紀錄片名字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想法。幼兒園嘛,受教育的起點,大部分都是瑣碎的小事情,以及貫徹整個室內的洪亮聲音“老師、老師…”但是越往下看,就會發現,這部紀錄片,不一樣。

從拍攝的角度來看,雖説是導演潛伏在幼兒園內部悄悄拍攝的,但是效果一點沒有收到影響,反而更具有生活感。導演並沒有流水線一樣的泛泛講述幼兒園裏發生的故事,而是沿着入院到畢業的主線拉開,以小班、中班、大班依次輪流展現,將三個兒童的生活鋪陳出來,截取有特色的孩子重點拍攝。這種拍攝手法在一個高度上有選擇地篩選細節,使整部影片在質樸和充滿趣味的同時給人撲面而來的生活真實感受,如其題記的那樣“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從後期剪輯來看,選取有特色的生活片段,並在中間插入幼兒園個別“特殊”小朋友的專訪片段,使用黃褐色色調作為區分。這種手法使得片子流暢而真實,同時專訪環節問的都是一些有一定知識性或者難以理解的問題,各式各樣的答案又從另一個層面展示了小朋友不同的心理。

其實觀看這部紀錄片時,更多的只是作為一個已經長大了的孩子的直觀感受,而不是分析這些技術層面的問題。不得不説導演真的很會捕捉特點,片子傳遞出了太多值得思索的問題。印象很深的是那個小男孩兒等父母接他回家。其他孩子都走了,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活動室有兩個門,在前門苦苦的等待,隔會兒還要望望後門,那個眼神看着特別揪心。

都説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其實家長們應該多看一下這部片子,因為很多孩子的內心,都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只要那裏不是堅冰,那麼美麗種子的力量至少足以温暖個人世界的土地。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6

張以慶導演的紀錄片《幼兒園》講述了一所全託幼兒園裏孩子的生活故事。影片很客觀,沒有加入過多的個人情感,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可愛童真,卻也感受到了淡淡的憂傷。

在這部片子裏,我看到了很多幼兒園的縮影。孩子總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做這做那,孩子們本應該是不同的,但是孩子們慢慢的形成了標準產品,一旦不符合老師的標準,就被認定為“不合格”,需要“整風”,需要“反省”。而小班卻是以《請你跟我這樣做》開始了第一節課。

幼兒園裏孩子多,老師少。老師很難關注到每個孩子,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是洗澡、吃飯還是穿衣,甚至是擺放小凳子,孩子們缺失了許多成人的關愛,在這些生活細節中孩子內心的恐懼、憤怒、渴望又有誰能真正的體會到呢。也許成人早已忘記了自己當年的感受吧!集體洗澡時的場景,讓人看着那樣的揪心,滿頭滿臉的肥皂液,讓孩子崩潰到“我要跑,我要跑”。我想洗澡本是件快樂的事情,然而這樣的洗澡在孩子心裏產生的恐懼將伴隨着他們一生的體驗。當片中響起《茉莉花》的背景音樂時候,讓我增添了更多的揪心與難過。

大班的一個孩子,在被問起“你的爸爸媽媽都在忙些什麼時”孩子回答:“我媽媽忙着做美容,我爸爸忙着和別人吃飯”。父母把所有事情都會排在孩子的陪伴之前。當孩子們望眼欲穿的盼來了週五可以見到爸爸媽媽的美好時刻時,第一位進入教室的媽媽沒能讓我看到想孩子的那份激動,沒能看到那份久別的親吻和擁抱。而孩子此時的那份高興、激動、委屈、難過都融入到了剎那間崩潰的眼淚裏。

影片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孩子們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認識世界了,但是又並不完全懂這個世界,在他們眼裏,欺負我們的人就是壞人,在他們眼裏,警察是抓人的,把壞孩子帶走,在他們的眼裏交警的罰款變成了收錢,自己收的錢要給領導,因為領導不能沒有錢,最重要的,在他們眼裏沒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因為快樂是他們的世界裏最重要的東西,但是在這個快樂的世界裏,我依然慢慢的感到淡淡的無奈與哀傷。

大班的孩子在户外活動前的聊天“不是天天有户外活動的,飯要吃,就是會回來的晚些。户外活動就是去外面緊玩緊玩,户外活動太好玩了,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每個孩子在這個時候都笑得特別開心,對他們來説,不是總能有那麼多自由時間玩耍的,自由玩耍變成了奢侈的事情,這些時間對他們來説變的少而珍貴。張以慶導演以模糊的鏡頭給了觀眾很多的思考。

9·11事件孩子們覺得那些大樓裏的人們太痛苦了,正如自己一樣“逃也逃不脱”。沒有了快樂而又不能自由尋找快樂的時候,留下的只有無奈和接受。

在看足球世界盃比賽的時候,孩子們為中國隊加油,但是有的孩子並不怎麼喜歡中國隊,因為他們實在太差。而老師這個時候強加自己的情感給孩子,要孩子給中國隊加油,不能在中國隊輸球的時候瘋玩。在影片中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教育縮影。孩子們要愛國,但他們不一定非要愛一個不會踢球的中國隊。老師們集體教育,過多的統一化標準,讓孩子們越來越早的失去了童真,失去自己的個性。

一個小朋友被問為什麼能張這麼高時説:“我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老師的幫助下長高的。”聽到這個答案我的心很沉重。什麼時候起,我們的孩子就會講如此公式化的語言?原來他在幼兒園裏就已經被教育要講這樣的話了。為了迎合成人,他們早已忽略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影片以大班畢業,袁老師生孩子為結束。最後的字幕裏寫着“三年後,他的孩子也將上幼兒園”,而最開始的字幕是“也許是我們的孩子,也許就是我們自己。”難道,我們的教育真的只能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嗎?

《幼兒園》這部紀錄片看似拍攝的是一羣幼兒園裏的孩子們,但其實這也是一個社會縮影,透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一羣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一起嬉戲、打鬧、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無奈與孤獨。半夜睡覺卻被老師拖起來上廁所,在班上孩子們都被家長接走了,只有自己還在等媽媽時的焦慮。一個孩子被另外一個情緒失控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沒有人關注那個打人小朋友背後的原因和感受,老師説“我把他送到小班去了,我不要他了,沒有人喜歡打人的小朋友”。這樣的語言讓孩子怎能不再一次的奮起反抗,維護自己僅有的一點自尊呢!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選擇了塞進了一個圈子,迫於現實收起了自己的於眾不同。使同處一個圈子的個體趨於規則化。例如片子開頭幾分鐘的“第一頓飯”,有個小男孩説“吃完回家”,在幼兒園的第一個午覺依舊在哭,因為他還沒有適應這個新環境,但是最後還是屈服了,因為他無力改變他回不了家的現實。又比如馬玉蘭這個幼兒園的“害人精”,她和其他的小孩子不一樣,不愛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她經常在上課時發出聲音,在課桌上亂寫亂畫,在大家坐着唱歌時卻一個人站着,甚至還想把腳抬起來放在課桌上。

片子中經常出現一個孩子獨處的場景,教師外面陽光明媚,但是在那綠色油牆的教室裏面卻有一種冰冷的孤獨。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種個人的方式存在着,儘管很多時候他們常常會給人一種羣體活動的錯覺。在孩子們午睡醒來時有像小胖子一樣一件一件穿好衣服的,有做在牀上滿面愁容隱隱哭泣的,也有陳志鵬穿衣服一次次嘗試反覆脱掉最後還是耐心的穿好了衣服的,我們能依靠的只有我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小男孩放小椅子的場景,在老師提醒“換方向,調個面”後,他依舊不能放好椅子,接下來的時間他都是在於這個椅子做鬥爭,但老師也只是口頭提醒一下,並沒有幫助這個孩子落實與實際行動。最後畫面定格在了他回頭想要尋找幫助。

當然,除卻這些讓人看了有些傷感的畫面,也還是有屬於孩子們的天真無邪“一葉知秋”場景裏面,一片葉子也能玩的很開心。

片中各故事過渡之間經常插入對某個小朋友的訪談,這些小朋友有的多才多藝,兩位數的心算能快速得出結果,會説“英語話”,知道日語裏“爺爺”和“叔叔”是“一個詞組裏面的”,會流利快速説出“八啦百啦標啦兵啦奔啦北啦坡……”有的心裏面有很祕密,被問道你喜歡哪個女孩子啊這樣的問題靦腆而笑,被問及是不是那個白白的那個?他臉紅紅地説“你知道怎麼還問我呀?”孩子們在被問及關於“我愛你”的問題時表現一致曖昧,大多數孩子並不懂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他説“我愛你就是我想把你抱着”,“不好説”。問道“為什麼不好説”的時候,孩子扭扭捏捏笑了,説道“這個噁心”。這一句話讓人不寒而慄。如果一個孩子從未得到過成人給他無條件的愛,更沒有感受到愛,我想他們又怎能回答出什麼是愛呢?

《幼兒園》這部記錄片,國際評委認為這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既完美地展現了童年生活本身,又非常清晰的展示了兒童世界是成人世界價值觀的折射,讓全世界每一位觀眾都能產生共鳴,那些都是曾經的我們,將來還會是我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7

今天晚上和老公一起看張以慶導演的《幼兒園》記錄片,在看的時候我想了很多。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在沒有生孩子之前看到那些孩子第一次離開媽媽那種歇斯底里的哭泣和獨自流淚的樣子,雖有心疼但心裏總會想,老師這麼愛你們,到幼兒園還有這麼多小朋友和你們一起玩,有很多家裏沒有的玩具和食物,為什麼還要哭得那麼傷心呢?還不太理解家長為什麼送孩子來上學看到孩子哭泣時依依不捨的樣子,當時就在想,家長就不能狠點心説走就走開,或許孩子也不會這麼長時間的傷心,老師也能輕鬆一點。

今天看到紀錄片裏一個小男孩剛入園時那種歇斯底里的哭泣,那種不安的眼神,那份要媽媽的堅持,我的心裏很酸。我就在想3年後我的寶寶入園時發生這種狀況我是否還能那麼的坦然,是否還能那麼輕鬆的離開?心裏有個聲音告訴我,我不能,我捨不得。這時,我能從一個媽媽的角度去感受,感受孩子當時離開媽媽的那份不安和焦慮,感受到媽媽離開孩子的那份不捨和不放心。

寶寶百天的時候我和老公把寶寶抱到我們幼兒園,再看到星星班的那羣孩子現已升為月亮班,看到孩子見到我叫我小語老師的那種興奮,我的眼睛濕潤了。孩子是那麼的純真,給予我感動!回想過去的一年裏對他們的一些嚴厲,我的心裏很是內疚。我想我再回到教育崗位的時候,我將會多了更多的寬容與關懷,更多的耐心和愛心,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寶寶的到來讓我成長,同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會面臨更多新的問題,這也是我的功課,需要我去學習和調整。不僅要調整我的時間,更要調整我的心態。不僅要學習怎樣做好一個媽媽,更不要忘記學習做好一個妻子,因為我先是成為一名妻子之後才成為一名媽媽的。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8

《幼兒園》這部紀錄片的的確確從內心深處給予了我震撼,和其餘紀錄片或者是影視作品不同的是,它的導演張以慶採用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兒童的視角,去記錄和反映生活。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中,兒童一定是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但是在張以慶的《幼兒園》裏,我們看到了一羣和我們想象中不同的一羣孩子。他們是略帶凶殘的、他們有時是憂鬱的、有時也是被固化了的。

筆者認為,片中更能引起觀眾反思的在於穿插的採訪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採訪是這樣的,和一個孩子談了交警和錢的問題,然後畫面接到孩子們遊戲時,分錢的場景。繼續插入剛剛那個孩子的訪談,談了怎樣處理錢和領導關係的問題。這可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到的事情,按照我們大部分人的想象來看,孩子的內心應該是純潔乾淨的,孩子的回答理應是將罰款上交給領導,而這位被採訪的孩子的回答確實讓人詫異,他對處理錢和領導的問題上,成熟的超越了他的實際年齡,這不應該是孩子應有的表現,所以我們更應該反省自己:是什麼時候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另外,片中的另一個孩子——馬玉蘭,也值得去仔細推敲。馬玉蘭確實是一個比較頑皮的孩子,她愛動好説話,儘管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責備她,她卻依舊我行我素。你可以認為她應該管教,是不聽話的孩子,但是當她一次次被約束的時候,難道不是在抹殺孩童的天性嗎?筆者認為,孩子不應該被完全固化,而應該去引導他們的行為,在沒有做錯事情的情況下,儘可能的讓他們釋放和發掘自己的天性不是更利於個性的發展嗎?

談到釋放天性並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自由,片中還有一個角色更引人深思——愛打人的小孩。成人的世界是軟肉強食的,小孩子的世界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孩子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但是片中的這個孩子也因為總愛打人被送回了小班,就不會再有更多的辦法了,這是不是在折射我們的現實呢?對待壞人,我們只能躲得遠遠的,儘可能的遠離他們,但是我們對於他們的暴力卻沒有更多的解決措施。

在片中穿插的採訪中,讓幼兒園的孩子談論一些似乎是大人才會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有關愛、有關政治等等。其中,有些回答是理性的,但也包括缺乏理性的、帶有偏見的狹隘觀點。而這些從很大程度上源自於教育,學校的教育和家長的教育。從小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背景深深地影響着一個孩子,他們兒時就形成的固定觀念和思維,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決定着他們的未來。所以,紀錄片通過觀察幼兒園孩子的生活,揭示了整個社會的面貌,折射了每一個社會人的形象。也呼應了片頭語: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除此之外,那個週末總是被最後接走的陳志鵬是否依舊翹首以盼,頑皮的馬玉蘭是否被管教的變得乖巧聽話,那個愛打人的孩子現在又是怎麼樣了…… 幼兒園其實是一個微縮小社會,在這裏同樣可以看到各色的人,各樣的事,也就是真實社會的一個縮影。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9

看完《幼兒園》這個紀錄片之後,我的感觸很大。紀錄片的開始就是孩子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與父母分離的場面。許多的孩子都不願意離開父母,這就是一種分離焦慮的表現。孩子長時間與父母呆在一起,所以第一次長時間分離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的比較焦慮。紀錄片中的小孩子就是在與父母分離時不斷地哭鬧。

在幼兒園的第一頓飯,有一個小女孩的飯潑了,但是她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很冷靜地看着自己滿身的飯菜,很久之後才反應過來向老師求助。由於長時間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所以小孩子們都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第一天在幼兒園睡午覺的時候,還有的男孩哭鬧着“我要回家”,甚至吃晚飯的時候還依然叫喊着“我要回家”。但是難熬的第一天過去之後,小朋友們就開始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與小夥伴的相處變得融洽,即使小男生們之間會有一些矛盾甚至是打架行為,但是還是很快就可以再次玩在一起。

小朋友們在幼兒園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視頻中就有一個小男孩在午睡起牀後自己穿衣服,還有一個小男孩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擦拭着自己的鞋子。他們不但學會了如何自理,還學會了相互照顧。同時他們也學會了要關注時事,在説到“9.11”事件時,那個小男生還表現出憐憫之心,對受難的人們表示同情。

還有就是孩子們單純的心靈是那麼的可敬。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當記者問一個小朋友“快樂、錢和,選擇哪一樣給自己做禮物”的時候,小男生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快樂,他説“錢是買不到快樂的”,看來還是小孩子比較單純,沒有被凡塵污染。

還有就是在看中國足球隊比賽的時候,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小朋友就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情懷,而有一個小朋友則説出自己的觀點。“童言無忌”,那個小朋友並不看好中國隊,確實中國足球隊並不優秀,小孩子並沒有盲目的支持中國隊,而是根據自己看到的時間情況説出自己的想法,這是我們缺少的。有一個小女生在對日本這個我們曾經的宿敵做出評價時也是很客觀的,她能夠正確的認識中日之間的矛盾,知道哪些日本人是不好的,哪些日本人是好的,並沒有像某些極端的人那樣將日本人一視同仁,都將他們看做中國的敵人。

小孩子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無知,即使他們的年紀還小,但是他們還是有着對這個世界的自己的看法。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10

這部紀錄片前後觀看了有四五遍了,然而每次都有不同的體驗與收穫。體會最大的就是,深刻認識到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的不足,離開了實踐的理論必將浮於空洞。

紀錄片一開始便呈現給我們,幼兒第一天入園的情景,哭聲一片,簡直有驚天動地之勢。在校內上分享了這一視頻,很多朋友都説看到這些孩子哭的實在是太可憐了,心裏真不是滋味。可能因為學了這個專業,我反而沒這麼深切的體驗,更多的將這看做是一個正常現象。一些幼兒有分離焦慮症,哭鬧不適應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幼兒,是真的當成正常現象置之不理麼?我想不然。畢竟聲嘶力竭地哭,對幼兒的健康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們還是要採取一些措施幫助幼兒。首先我覺得紀錄片中教師對幼兒採取的欺騙策略是不正確的,騙他們不哭就打電話給媽媽,或叫媽媽來接他們,這隻能起一時作用,等幼兒發現媽媽沒有來會哭得更厲害。我們要做的應是努力引導幼兒適應新的環境,而不是跟幼兒一起逃避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轉移幼兒的注意力來分散他們的焦慮情緒,比如幼兒喜歡小動物,讓他去飼養角喂喂小動物,讓幼兒玩玩喜歡的遊戲,以逐漸轉移其注意力。之所以哭鬧焦慮,歸根結底還是幼兒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幼兒園可以辦親子班,讓家長陪同幼兒來園一段時間幫助幼兒適應新環境,還可以允許幼兒帶其心愛的玩具來園。我們隊這樣的幼兒一定要有愛心和耐心,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加以恐嚇威脅,適當的時候抱抱幼兒,親撫他們也能使他們平靜下來。

幼兒多方面尚未發展全面,就更多的需要我們的幫助。紀錄片中第一頓飯,小女孩將飯菜潑了一身,怯怯地叫着老師"潑了"。此刻的老師應當立即去幫助幼兒處理一下,提供適當的幫助並鼓勵她學會自己用餐。

夕陽下,昏黃的教室中,一個小男孩在一排凳子前反覆嘗試,怎麼也不能將自己的椅子倒扣上面。他翻來覆去地嘗試着,這時老師在後面提示"反過來,掉個面",小男孩聽到聲音後急切扭頭並立刻將椅子轉了個面,然而仍舊沒有成功。畫面定格在小男孩無止境的嘗試中。任何一個人看到這個情景都會心酸,可以想象這個孩子心裏是多麼渴望得到幫助。對於一個理解能力尚處於象徵性段的幼兒,言語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為什麼我們不能親身示範一下呢?

紀錄片中還有很多,另外從紀錄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小中大班幼兒的差別,小班幼兒主要與老師的溝通較多,同伴之間的交往還是很少的。到了中班,同伴交往增多,伴隨而來的衝突和攻擊性行為也在增多。紀錄片中有一箇中班的小男孩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連續打傷幾個同伴後,老師威脅將其送回小班。這種做法實際是很不理智的,老師應當做的是引導幼兒化解衝突,而不是帶領其他幼兒去孤立打人的幼兒。更不能隨意給幼兒貼標籤,説他就是個壞孩子,幼兒有攻擊性行為必然是有其原因的,老師應瞭解原因幫助幼兒去克服。期待的作用是強大的,只要我們相信每個幼兒都是好的,他們都能很好的發展。

幼兒園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同樣重要,否則就會造成"5+2=0"的現象,即幼兒園5天加上家裏的2天等於零。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影響幼兒最大的人。紀錄片中關於"愛"的一個調查不禁讓人心寒。"你有沒有想對誰説我愛你呀?""沒有""媽媽對你説過愛你麼""沒有""你為什麼不好意思説""我覺得那個噁心"…誠然中國傳統文化重於含蓄內斂,但是何以我們的孩子如此冷漠?又是什麼價值觀讓我們的孩子覺得愛是個噁心的東西?還有個小男孩説:"我爸爸媽媽都很忙,我媽媽忙着去醫院做美容,我爸爸忙着接人家吃飯…",也許我們會覺得很可笑,但是孩子不會這樣想,他們內心可能充滿了失落與孤獨。對於他們而言,父母的愛是無可替代的。片中還有一個等媽媽來接的小男孩,前瞻後顧的神情,噙滿淚水的眼睛,等待的焦急與失落。對於他而言,看着同伴一個個被父母接走,心裏該是多麼彷徨。有時候,我們的父母也該深刻的反思,不要一味斥責幼兒園的失職,想一想作為父母自己做的夠不夠。

培養一個幼兒需要一個社會的力量。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庭或者社會,都應給我們的孩子以愛和尊重,套用一句常説的話,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未來的我作為一名幼師,我相信我不會忘記自己今日所看所感,不會忘記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一定努力為孩子,做到最好。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後的觀後感 篇11

通過觀看紀錄片《幼兒園》,裏面的8個場景深深感染着我,分別如下:

1、孩子由最初上小班時的哭鬧不止,到升到中班後的訓練有素,可誰知兩個簡單畫面的剪切,裏面包含了我們幼兒教師多少的辛勤汗水和無私付出啊!

2、有一個孩子,想把自己的小椅子放好,可是他努力了好多好多次卻都沒有成功,但是孩子絲毫沒有放棄,一次次的嘗試,讓我們每個人都肅然起敬,也深深感覺孩子是那麼的無助,幫助每個生命,該是多麼重要啊!

3、獨特的馬玉蘭,本應也是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可是被無情貼上標籤後的她,竟是顯得那麼的不和諧,老師的一句引導有時或許真的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啊!

4、週五放學了,可是還有一個孤獨等待的孩子,遲遲沒有人來接,那弱小的背影,那極度渴望的眼神,都讓我們心酸不已。孩子的父母啊,有時真的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真的會帶給孩子莫大的快樂或痛苦,好好想想自己的行為吧!

5、對於不聽話的、不乖的孩子,老師簡單粗暴的要把他送到小班去,孰知孩子的心靈也是脆弱的,請用心呵護吧!

6、通過採訪孩子,孩子們對愛的曲解,對愛的冷漠,都讓我感到陣陣寒心。而對恨卻如此入骨,作為老師,我想多奉獻自己的愛吧,讓孩子慢慢從感受我們的愛開始,然後學會去愛別人,愛家人,愛祖國。

7、孩子拿着杯子喝水時,吃午飯或玩玩具時,都會互相交流,我感覺那就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多麼值得讚歎呀!

8、還有整篇貫穿其中的《茉莉花》的音樂,那麼又香又白的茉莉花,卻要摘一朵送給別人家,送給別人家,也就是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幼兒園,幼兒園這個家的舒適度與否、老師的關愛程度的多少,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幸福啊!

發掘每個孩子的聰明,發掘每個孩子的悟性吧,幫助他們,盡心呵護我們的茉莉花,讓每個祖國未來的花朵越來越芬芳,越來越充滿蓬勃生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