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精選31篇)

校園7.66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精選31篇)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

天賦異稟的王陽明,從出生之時便異於常人,母親懷胎14個月他才降世,5歲方能開口説話,少時便勵志“讀書做聖人”,之後又獨闖邊塞。他雖然才華橫溢、學識淵博,但他經歷了波折的科考之路,起起伏伏的仕途使他人生坎坷,偶然的機緣使他身體力行的悟出了思想的光明之路。他説“心外無物”,其實超越了心和物;他説“知行合一”,已然超越了知和行。他看透了心物,將知行融通,為後人啟蒙了思想。

下面將從以下方面談談我的感悟:

一、王陽明身上有哪些精神

1、“狂者”的精神——對事物保持質疑和批判,進行深入的思考,大膽的做出推斷,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法。

王陽明經常以“狂者”自居,他一生的特色就是好高騖遠,擁有狂士的表現。陽明所追求的,並非虛名,也不是縱情享樂。當他十二歲時,便對私塾的老師的話產生了質疑,他覺得“讀書登第是第一等事”並不對,而應改為“讀書學聖賢”。他有天稟之資,對經書、詩詞、弓馬、兵法、道術、無所不學,無所不精;將學問、事功與德業全集於一身,這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事。

馮夢龍撰寫的《王陽明出身靖難路》中記錄了這樣一件軼事:王陽明早年喪母,又不被庶母厚待,竟然在十二歲的時候想出了一個法子,在早晨的街市上買了一隻鵠鳥,藏在庶母的被子當中,庶母掀開被子時,鵠鳥立即飛出來,繞着屋子飛行,口裏發出怪聲。古代的人比較忌諱有野鳥飛進屋子,更何況鵠鳥是不祥之物。因此庶母非常驚怕,花了很大的功夫趕走鳥;陽明假裝十分驚訝,勸母親喊來懂巫術的人問一問,其實是他買通的巫婆。巫婆假裝是陽明的生母附體,説庶母對她的兒子不好,將會降大禍給她;庶母信以為真,伏罪悔過,從那以後對陽明的關照十分注意。從這一個故事可以看出,不拘泥於常規思維,創造出新的方法解決方法,能給事物的發展帶來積極的轉變。這對做學術研究,探索未知領域的研究生而言是一樣受用的,以靈活的思維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事半功倍。

2、在揚棄中不斷上升

“為學須得個頭腦,功夫方有着落,縱未能無間,如舟之用舵。”

陽明曾經試過朱熹的實踐論:“格物致知”,但是他發現這不夠用。對朱熹來説,經書與人生,都包含着道德意義,都可以當作思想與行動的起點。陽明的經驗卻指出不同的方向。他重視“心”的啟發。他認為,讀書與人生,都應是由內向外的行動,“字”與“言”,若有其重要性,不只因為他們出自經書,而且因為人心的反證,給予它們意義。陽明説:“龍場居南夷萬山中,書卷不可攜。日座石穴,點記舊所讀書而錄之,意有所得,輒為之訓釋。期有七月,而五經之旨略遍。名之‘臆説’,蓋不必盡合於先賢,聊寄其胸臆之見,而因之娛情養性焉耳。”

“不必盡合於先賢”——陽明沒有立刻批評朱熹。他在得悟後,首先是試度在他熟讀成語的經書中,追尋他的新看法的外證。“五經臆説”是在這處境內寫出的。他向經書求證,表現自己無意脱離正統儒家的範疇。可是他又肯定本身思想的獨立,選出五經之中他所記得的字句,根據本身的切要而加以解釋,並且強調自己的見解,不必盡合於先賢先儒。他甚至説,經書只是求道的用具,得到之後就可以放棄。有點像魚忘筌,醪成棄糟粕的意思。並且,他還説,俗儒的錯誤,是在筌上求得魚,認糟粕為醪。對學術研究而言,研究生應當以辯證的眼光對待前人的研究,根據本身的理解去求證合理的部分,加以自己的見解,提出新的假設,“不必盡合於先賢”,得到自己新看法的證明,佐證自己的新發現;在揚棄的過程中實現創新。

二、王陽明的自然觀與格物論辯

陽明認為,他的哲學深意,不出乎“心”,這是他的思想的起點和終點。他説,心是人性之善的起源,也是生命的根本。他認為,心與自然一體,是眾善之源,也是知覺與道德的根,並擁有使人成聖的能力,這不是説,心無不善,而是説,心有治不善的本事。陽明將心與太陽相比,就如太陽自然發光,只有受遮時才變暗。人心也一樣,只有受私情所障時才失亮。陽明“心即理”的學説,既是解釋人人皆可成聖的出發點,又是他的實踐與修養的基礎。因為心有自決的能力,心的所知,包括了經驗與行動。為陽明而説,“知”指的,尤其是道德方面的知識,也是人生智慧。而“行”指的,是如何循知行事。所以真的“知”即是有關道德行為的知,而真的“行”即是道德行為本身,換句話説,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他的道德理想。

陽明承認,立志成聖,是不易做的。唯有全心全意,追求成聖的人,才肯獻出自己的一切。但是,他也覺得,唯有這樣做,才不愧有此一生。不然,若是某人只求格物與致知,他永遠不會達到聖域。所以陽明反對朱熹的格物説。他認為朱熹將修身的步驟顛倒了,使初學者無處開始。陽明以“正”字的意思,解釋“格”字,又以“事”字的意思,解釋“物”字。朱熹的格物説,如同一條直線,令人窮究物理。陽明的格物説,卻倡言“在事上正心”,即是要求人心自責,似是圓線型的活動。他的“事”字,實指生活上的磨鍊。發展自我,在磨鍊中成長。

三、結論

在王陽明看來,人心中之天理和良知的發用流變,生成並主宰了自然萬物,也通過自然萬物實現和體認“心”的存在、意識的作用,因而二者是相互促成而非單向決定的。從這一點而言,王陽明的心本論和“心生萬物”的説法,一方面不是簡單的唯心主義本體論而應該理解為一種心物合一的存在主義本體論,另一方面也不是簡單的唯心主義認識論或唯我論而應該理解為某種現象學意義上意識與對象合一的認識論。王陽明“萬物一體”的思想,以人心中之仁、天理和良知為根源,闡述了人與自然萬物的一體性及其層次性和秩序性,反映了王陽明的宇宙觀、社會理想及其修煉內心的修身方法,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王陽明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論的統一性。“和諧社會”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我的和諧,物質與精神的和諧。其中關於人與自然本為和諧一體的思想觀念藴含着深刻的生態哲學思想。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

明武宗,朱厚照,以荒唐而聞名,人人都知道他親近小人,但是,誰又知道他的孤獨。

朱厚照從小喜歡軍事,天資聰慧,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是個當皇帝的料,於是他索性把政務全部交給別人管,比如內閣大臣劉健、李東陽、謝遷等,還有王陽明,這些人為官正直又有才幹,朱厚照一點都沒看錯他們。可惜到了史官眼裏,皇帝不管政務全甩手給大臣,這就是不務正業。大家都知道他一手養成了“八虎”,可是誰有記得他親手誅殺劉瑾,覆滅“八虎”,他之所以親近劉瑾,是因為劉瑾真正願意陪他做喜歡的事情,而那些大臣,總是限制着朱厚照,範兒讓他有了逆反心理。朱厚照御駕親征,讓蒙古族30年不敢來犯,又平定寧王,可是大臣卻一直在勸諫。這就是古代帝王家。

朱厚照的孤獨,是心靈上的。

王陽明又何嘗不是孤獨的呢?

從他出生起,父親就讓他死讀書,認為他搗鼓“小技”是不務正業,扼殺了他的興趣。他青少年時期,同齡人都在追求金榜題名,以獲取高官厚祿。但是王陽明卻早以想開,認為這是小事,即使他又着一手好文筆,即使他可以出口成章,但是他的夢想是:做聖賢!這個理想簡直太大了,老師譏笑他,父親也認為他在吹牛皮,但是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他是認真的,事實證明,他也做到了。所有人都把聖賢當作敬仰的對象,只有他把聖人當作目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長大後,他又迷上了軍事,父親罵他敗壞家風,讓他讀書考狀元,他卻説:“狀元只是風光一代,但建功立業卻能流芳百世,我恐怕不會稀罕狀元”。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他是瘋子,他“格物”失敗後,開始質疑朱熹理學,這在當時是要被斬首的,可是他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最終悟出於朱熹理學同樣偉大的心學,他靠着知行合一去剿匪,部下都嘲笑他,甚至匪徒都看扁他,但是他依舊平定的江西數十年巨寇,他一直在通往聖人的道路上,但是所有人都在質疑他,沒有人真正理解他,或許這就是高處不勝寒吧。

王陽明的孤獨是思想上的。

所有人都是孤獨的,有一種孤獨,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孤獨,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3

在明朝中期的王華家中,王華母親岑氏太夫人夢見天上陽光明媚,祥雲繚繞,穿着紅衣的眾多仙子,擊鼓吹蕭,樂聲悠揚。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着個嬰兒,腳踏祥雲,自空中冉冉而下,一直朝着她家門前而來,把嬰兒送入岑氏的懷抱。太夫人十分驚奇,從夢中驚醒。原來是自己有了孫子了。他便是著名的心學創始人——王陽明。

王陽明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他曾問老師:“什麼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呢?”老師説是讀好書登第做狀元。王陽明若有所思,回答説:“只有讀書做聖賢,也許才算是人生頭等大事。”王陽明認為做聖人不僅要讀好書,還要能夠保境安民。他十五歲獨自一人在塞外練習兵法,記錄地形地貌。後來他果然統領三軍,平定動亂,安定國民,成了聖人。從中可以發現,有志向並付諸實踐,便能達到目的。

王陽明會獨立思考,非常聰明。有一次,他和祖父竹軒先生與一些老朋友吟詩作賦,他們還沒想出,年僅10歲的小陽明卻已吟出了一首絕妙詩:

金山一點大如掌,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蕭吹徹洞龍眠。

大家不禁拍案叫絕。他真是聰明過人。

王陽明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經常一個人獨自沉思道理。後來,王陽明因被人誣告,被貶到少數民族當驛丞。住在石洞裏,吃野果粗米維生。他天天靜坐,殫精竭慮,終於大徹大悟“格物致知”的真諦,奠定了心學理論,撰寫了《傳習錄》,成為為哲學家。後來他又平定動亂,諡“文成侯”,名揚中外。

王陽明是餘姚人的楷模。看了《王陽明》這本書,更使我堅定這樣一個思想,要像他一樣成為有德之聖人,就要學會獨立思考,當然勤奮更必不可少。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4

寒假,我讀完了《王陽明》這本書,書中講述的王陽明生平經歷令我印象深刻,而他所崇尚的觀點“知行合一”四個字更是給我極大的啟發。因此,我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

王陽明是誰?首先他是明代有名的大臣,其次,他是一個文壇大家,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將領,是被稱為中國上下五千年兩個半“完人”中的一位,是孫中山、蔣介石等人心中的偶像。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王陽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理論。在提出這個觀點之前,王陽明曾反覆實踐了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他勇敢地反駁了這個觀點,也隨即提出了“知行合一”。 什麼是“知行合一”?便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要到生活中實踐,才能夠體現出它的真實價值。朱熹在儒家學術地位極高,王陽明提出了這個超過朱熹的觀點,在當時令所有儒家學子難以接受,他是冒着死提出並堅持的,他的勇氣和對真理的執着令人讚歎。

我也要學習王陽明先生善於思考的品質,在學習中思考在生活中實踐,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另外,作為一個學生,我還應該學習的是王陽明不放棄、不氣餒、昂首苦讀書的精神。王陽明曾經兩次考進士落榜,他卻説“世人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他在挫折面前不畏怯,憑藉自己的努力戰勝失敗,向下一個困難發起挑戰,最終獲得金榜題名。

這是一本好書, 值得所有人去閲讀, 也值得所有人去學習陽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真理。我在此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5

假期裏,我讀了《青年王陽明》。通過這本書,我初步認識了餘姚四先賢之一王陽明的形象。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是我們餘姚人,他從小讀聖賢書,不僅詩文出眾,還熱衷於騎射兵法。15歲時,他開始隨父親遊歷黃河南北、大江上下,瞭解風土民情,熟悉邊塞形勢;27歲考中進士,正式步入仕途。

王陽明的訓蒙是:立志、勤學、改過、擇善。他從小立志讀書做聖賢,為了這個高遠的志向努力了一輩子,一生以堅忍不拔來努力實現目標。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只有把知識運用到生活的實踐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他還創造了“心學”,提出了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的,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個人的本心等等。

王陽明的思想不就是學校對我們學生的要求嗎?我們也要像王陽明那樣,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長大後為建設偉大的祖國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6

寒假裏,我認認真真地讀了《傳奇王陽明》一書。王陽明是家鄉餘姚的先賢,之前我參觀過“王陽明故居”和“餘姚名人館”,看到過許多關於王陽明先生的事蹟,這次當我讀到這本書時,感到特別親切,而且書中情節引人入勝,看得我都入迷了。

書中對王陽明先生各個時期的成長過程、坎坷經歷以及最終成為了一代聖賢的描寫,讓我內心真切地感受到了王陽明的傳奇與勇敢、智慧與高尚。但在整本書中,令我最受啟發、印象最深的是他“從小立志做聖賢”那遠大的人生目標。

王陽明小時候非常調皮,喜歡惡作劇,有意打鬧,又有許多怪想法。有一次,他突發奇想便問起老師:“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人生頭等大事是什麼?”先生回答:“讀書才能有功名,頭等大事是登第做狀元。”他卻説:“不對!人生頭等大事是做聖賢。”當他在有了這想法之後,他的一切行動都為實現這個夢想而不斷努力着,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多大的挫折,始終沒有放棄。後來王守仁真成了聖賢!

通過閲讀本書,我認為,我們只要有自己的目標,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又能真正做到如陽明先生所説的“知行合一”,“把知識當作是實踐過程,把實踐過程還原為知識”,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取得成功獲得收穫的。

這是我讀了《傳奇王陽明》之後想到的,現在我懂了,如果要想自己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那麼必須從小樹立正確的理想,並且為實現目標而不斷努力。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7

讀完《致良知》之後,我覺得王陽明真的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以一介書生先後平定多場叛亂,但創立王學才是他在歷史中輝煌的根本原因。王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內涵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一定要還願到生活的實踐當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時,王陽明創造了“心學”,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覺,良知學説的提出,是對儒家“修身養性”觀點的發展,其間明顯的有佛家的思想影響。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麼學,怎麼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後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範。

王陽明對善惡的剖析,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善人也都有個惡人,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線。在工作當中,認真履職不辜負每位消費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責讓消費者不滿意就是惡。唯有此,我們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職責,提高服務質量。

陽明哲學歸納起來,即是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陽明哲學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致良知,就是發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雜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勞動有戰勝慾望、磨鍊精神、創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獲取生存所需的糧食只不過是勞動的附屬功能而已。所以,專心致志、認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的尊貴的"修行"。

如果有閒工夫抱怨不滿,還不如努力前進、提高,即使只是一釐米。每日檢查自己的行動和心裏狀態,是否只考慮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舉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養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心懷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積德,特別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積德有好報。不要總是忿忿不平、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沒有良知的人,猶如行屍走肉。雖然活着卻已死去。在喧器的當下,我們更應該“頭上一片藍天,心中一方淨土”,絕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而出賣了靈魂,違逆了自己內心的準則。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8

紀昀評價王陽明這個人:“守仁勛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又因為王陽明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於是對這個神奇的人物更感興趣,所以找來了《明朝一哥王陽明》閲讀了解。

在看本書第一章時,便知道為何這麼多人對王陽明頂禮膜拜。王陽明是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書法家。作者是這樣寫他的“別人博而不精,他卻越博越精”。

《明朝一哥王陽明》是一本講述明朝大儒王陽明的歷史傳記。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語言將王陽明幾起幾落的人生歷程娓娓道來,展現陽明先生蕩氣迴腸的一生。書中前十一章多以歷史為主線,闡述了王陽明的出生、成長、寒窗戲讀,初期為政,求道中認識的數次變化直至龍場悟道,而後掀起心學浪潮,鎮壓數次叛亂,終成一代大儒的過程。除此之外,作者並不止步於寫一本歷史人物傳記,而是舉重若輕、深入淺出地將陽明心學的三大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發展貫穿其中,並結合歷史,使心學思想的脈絡有跡可循。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原心定罪”此節,也就是徐元慶謀殺案至第五章完,覺得頗為有理。可惜用心論罪需要人的思想素質高度達到一定程度的高度和境界,否則以權謀私,是不會有定論的。原心定罪是最準確的定罪方式,可我不由地想問,人類思想文明的高度究竟可不可能達到統一的那一天,是否人人都能夠大義滅親,為善去惡呢?

但是在我看來,顯然是不可能的。所謂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每個人在善惡面前都有“意之動”,一旦意動,惡念大於良知,便是為惡去善,説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覺得王陽明應該算是傳統中國社會中最後一位聖人,前有孔孟朱熹,但是歷史到了王這裏中國的思想真正達到了頂峯。此後再無人能超越。也許人們可以舉出諸如顧炎武,黃宗羲這些其後的哲學家,可是他們也是在沿着王的路線上繼續發展的,他們仍然是在前人的體系之內。

看完整本書,雖然讀起來有點吃力,但是不得不感慨,正如當年明月所説的如此: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9

讀一本好書,可以讓一個人改頭換面,煥然一新。

在“用心讀好書奮鬥新時代”讀書活動中,我想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知行合一王陽明》。

本書是首部全面解讀知行合一哲學理念及其創始人王陽明的通俗全傳,系統闡述了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傳世哲學,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啟發意義。

在生活中,我們要始終堅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來約束自己的生活。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原本都有一個自我的靈明,那就是我們的本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領下,我們在生活中的言行舉止都要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

在工作中,我們要始終以“知行合一”作為自己的工作準則。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論聯繫實際。這本書告訴我們:時代在改變,社會在發展,我們不能固守着舊思想,而應該不斷學習,順應時代潮流。我們應立足工作本身,勤於鑽研,敢於發現,要做到心中有數,心裏有底。只有這樣,在開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始終保持不畏艱難、敢於奮鬥的精神。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優秀的人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只有經歷挫折、考驗和磨練的人生,才能真正地邁向成熟和成功。我們應認真領悟並努力學習先賢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終保留着一顆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誠、無悔的人生。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偉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閲讀這本書,讓我們能夠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體會,讓優秀的理念引領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人生,從而讓我們成為更理性、更健全、更飽滿的人!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0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在本書中反覆提起不下幾百次,還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學等,簡單的語言被作者翻來覆去的解讀,例證,從評書般驚心動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個人生平無數奇遇,?再到談古論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裏去了?),知行合一彷彿一顆鑽石恆久遠,歷久彌新,理解作者在熟讀王陽明深諳心學精髓的同時,更想讓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照耀當下中國人塵封已久的良知,迴歸簡單的初心。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真理王陽明傾盡一生去傳播?就像為什麼我看完了整整299頁的全面論述後,比之前知道的王陽明知行合一理論還要困惑一百倍一樣?

簡單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幾噸麻袋的草稿紙去證明?1+1=2,良知,心外無物,萬物一體等其實我認為,每個作者想要表達的哲學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沒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沒有把他們一個個的珍珠變成一串項鍊,沒有建立起一個體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來,我還是需要再讀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書中王陽明離去的那些描寫令人印象深刻,唏噓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對王陽明深深的心痛,這是唯一本書中帶有濃重情感的一幕,對於我這樣的女性讀者還是很享受的,否則我會對本書調低幾個分值,之前之後彷彿都是理性略帶調侃的文風,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難怪,對哲學和黑瘦男人感興趣的女人大多無趣吧)

作為一名老雞湯提供者,我最煩的就是我這樣的,好為人師,而作者在全書中其實想要做的也是好為人師,不知度陰山幾歲,反正覺得他年齡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過王陽明通曉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裏(?對啊,外一篇哪裏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雞湯,還好,與別的雞湯味道不大一樣,沒有那麼淺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調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並不難吃。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1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儒家修煉“內聖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達到“三綱”之條目工夫,是人生進修之階梯。

“格物”乃階梯之基也。

然何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來各自有説。

劉宗周(明末理學家)曰:“格物之説,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

如鄭玄(東漢經學家,著《三禮注》)曰:“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子思(孔子之孫,著《中庸》)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朱熹(南宋理學家,著《大學章句》)曰:“格物者,格,盡也,須是窮盡事物之理。若是窮得三兩分,便未是格物。須是窮盡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説法雖各一,然基本認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從物事上窮理以“致知”。知天理,知聖人之道,知是非善惡。

而王陽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無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去惡之謂也。”又曰:“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認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賊。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聖人之道,知是非善惡。

雖然都是為了知天理,知聖人之道,知是非善惡。但王陽明認為,從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捨本逐末。因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聖人之道、知是非善惡之性,是謂良知。然生而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慾之“烏雲”所蔽,以致良知無以致用。所以,格物當格心中之物,拭“烏雲”之蔽,復“明月”之明。

是為“格物”,是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進修之階梯,以致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2

以前讀書均是關於工作方面的內容,但都不能堅持閲讀。近期受公司讀書匯影響,以及同事推薦王陽明“心學”讀物,因此帶着嚮往和好奇借閲了《知行合一王陽明》。

當打開封面內頁,對上面的內容感到茫然,因為自己對王陽明的確瞭解得少。也正因為如此,心中充滿了閲讀的興趣......

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五歲才開口説話;幼年聰穎好學,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暈厥;青年流浪遊學;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蠻荒之地頑強活着;後剿匪蕩寇、平朱宸濠之亂等,半生講學傳播心學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盡頭。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的形成,是通過他的學習和“事上練”不斷積累而成,比如小時候“格”竹子;青年時期騎馬嚇退蒙古人,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觀請教高人整夜未歸;流放中的苦難經歷等。才能在一個機緣合適的時間、地點出現有名的“龍場悟道”,對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點,“良知”才是重點,且要“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講做事發乎於心,每個人都有良知,做事要無愧於人、無愧於心,跟隨良知的指引,是王陽明心學所説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慾”,真正的“煉心”。

試問用“知(良知)行合一”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工作、面對生活能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呢?但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和認同感後,便會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嘗試去做,努力去做!

當整個社會趨同“知行合一”並“事上練”時,我們的全民素質、社會風氣是否會變得更好呢?

這本書還不能説拜讀完成,但至少從我的角度來講閲讀一本好書,可以洗滌一個人的靈魂認知。雖然做不到以“聖人”的要求標準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穫一二並運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3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精髓,“知”即良知,它與生俱來存在於人們的內心,人們可憑良知判斷是非善惡;“行”即行為,是指人們的為人處事。“知行合一”就是憑內心的良知去做事。這道理看似簡單,要做到卻太難太難。因為王陽明的“良知”所指,除了關於道德的善惡之心外,還有關於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這些已存在於我們的內心,遇到事情只要聽從內心的聲音去判斷,並指導行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難就難在我們真的能做到聽從內心的聲音嗎?身外環境太多的干擾、太多的規則、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權衡利弊,越難做到知行合一,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王陽明的偉大在於他始終能遵從自己的心,蔑視權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獨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勛後,由於他軍功和思想的光芒過於耀眼,權臣嫉妒,皇帝忌憚,給了他極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對這一切,王陽明毫不動心,因為他的初心就是為天下百姓謀幸福,為江山社稷謀安穩。他的良知始終澄澈透明,從未被外界所遮蔽,這正是王陽明超凡脱俗的聖人境界。

希望王陽明的心學能夠得以光大,希望每個人都能不忘初心,聽從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4

梁啟超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其中曾國藩被稱作半個聖人。孔子自不必説,王陽明究竟是何方神聖,讓後世的曾國藩、孫中山等都視為精神導師。在好奇心和對“知行合一”這一神祕內涵的驅動下,決定讀讀這本經典——《知行合一王陽明》。

為什麼悟道的是王陽明

王陽明天資聰慧,四歲前就熟讀詩書,立志做聖賢。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殘酷的現實頻頻打臉,經歷了牢獄之災後,被放逐到偏僻的龍場驛站,竟然淡然了許多,開始潛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終身理想,不斷的追問人生的價值,這是人生的驅動力。

老王這前半生雖然很想做聖賢,可是不知道從何做起。兜兜轉轉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軍事、修仙等等。對於當下推崇的程朱理學,所謂的格物致知,始終無法説服自己。只能自己鑽研悟道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

我們每個人身上既然都有聖賢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權力支配誰。只有一個人有權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5

最開始認識王陽明是高中時期一個朋友從北大圖書館借來一本王陽明傳記,當時才開始接觸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論。相對於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這類唯物主義言論,“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這般主觀唯心觀點更加吸引我。“心”相對“物”來説靈動而富有朝氣,是一個有萬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陽明心學創造的所有奇蹟。

我並不否認我國推行的唯物主義,但曾國潘、康有為、孫中山、毛澤東的大力推崇,陽明心學影響下發動的“明治維新”,所有的一切都無可置疑的表明,心學是一門能讓人乃至一個國家迅速強大起來的學説,它絕對存在可取之處。

明朝時期理學被打造成國家意識形態,朱元璋更是將理學之外的所有學説統統列入異端,這對於國家的管理無可厚非,但也嚴重製約了國民的現象力和探索精神。在這樣理學作為絕對權威的時代背景下,一個思想家越有天賦,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將更加曲折。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少年時代的王陽明將“做聖賢”作為第一等事,立志成為孔子一般的人,他説“都是人,怎麼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觸動,我想這絕不能用“年少輕狂”來形容,只有意氣風發才是少年王陽明的代名詞,也只有他這樣的性子,才能在死氣沉沉的文壇界打開一扇天窗。

王陽明格竹子一事向來為人們津津樂道,朱熹的《四書集註》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於是王陽明拉起好友在家中準備“格竹”,希望能悟透其變化規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開始了對理學的初步懷疑,但由於在理學絕對權威的大環境下,加之屢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開始懷疑自己,空有經略四方的志向而沒有施展的空間。“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地動心為恥”,道盡心中苦澀。他對落第可以無動於衷,但不能實現聖賢的理想才是他真正傷心之處。

劉瑾當權時期,貪贓枉法,無惡不作。許多有識之士上奏疏抗議,王陽明也不例外,只是將希望寄託於玩性不減的皇帝身上,便註定了失敗:被貶去貴州龍場當驛丞,劉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殺。好在陽明機敏,製造跳水自殺的假象逃過一劫。龍場人煙稀少、荊棘叢生,王陽明某日卻在山洞中頓悟,“心學”這一學説竟就這樣開創了。他當時也絕對想不到在龍場中悟到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將在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説“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瓊是王陽明的貴人,他們初見之時王陽明的心學已頗有一番成就,王瓊意識到這是一個能堪大用的人才,答應給他一個平台,讓他實現經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陽明一直有“為萬世開太平”的目標,在軍事方面可謂做足了功夫,從年少時單槍匹馬私出居庸關,排兵佈陣的玩鬧可見一斑。史實也證明王陽明確有超絕的軍事才能:平定南贛汀漳(盜匪),平定寧王(王爺叛亂),平定廣西思恩、田州(少數民族民變),平定八寨、斷藤峽(盜匪)都是不可複製的神話,就連日本的海軍戰神——東鄉平八郎也對其軍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難想象一個自小體弱多病的文人會在軍事方面流傳千古。

他在剿匪之時也不忘傳授心學理論,同時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論,簡單來説就是將所學的道理付諸實踐,不實踐就不算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舉個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會第一時間告訴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動,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猶豫了,擔心被訛而無動於衷,又或者心中想着藉機獲取某種報酬而行動,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所在,但多數人都無法做到,用王陽明的話來説,外部世界已成為一個極其複雜的世界,我們面對它時,首先想到的不時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來適應它,如何擊敗它。這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慾,成了烏雲,矇蔽了我們的良知。

所謂“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過程實踐,“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麼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於常規,世界運轉總有一套行為準則作為參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規,也可能是道德義務,人們心中思慮時不可避免的要考慮這些,這時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為主導,時刻告誡自己摒棄貪慾,隨心而動。

不要在意他人的誹謗,世界之大少不了惡人,陽明心學修的是心,是由內而外的自信,對內心強大的人來説,所有的流言蜚語不過是光復良知的墊腳石。

“事上練”,即注重實踐,缺少實踐的人遇事便手忙腳亂,人必須通過實踐來磨礪自己的心境,從而達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絲漣漪,使自己在突如其來的事情面前也能從容不迫。

“存天理,滅人慾”,一個沒有人慾的人毋庸置疑是一個強大的人,也是陽明心學的終極目標。心學可以強大我們的內心,使我們不被焦慮、恐懼、迷茫所困擾;使我們心念通達,與時俱進;使我們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萬事萬物。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6

坦白説,這本書看了不下三遍,只記住了書中的故事,對於王陽明的哲學,是完全沒有看懂的。尤其是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越看越是迷糊,只知道,知行合一並不是我們常常説的感知、言語要與行動一致,其中的“知”指的是“良知”,那究竟什麼是“良知”,百思不得其解,仿若眼前迷糊,不見真容,甚至有點玄乎。為了弄清,又看了遍《明朝那些事兒》中關於王陽明事蹟的片段,也聽了樊登讀書上《王陽明哲學(蔡仁厚)》《王陽明大傳(岡田武彥)》的解説版,解説也是偏故事性,同時也搜索了網絡上的一些相關資料,遺憾,還是沒有弄明白,感覺像是佛學禪學,但因為不懂佛學禪學,無法斷言,無法悟道。在糾結和摸索了近三個月後,由於還是悟不到“知行合一”的真諦,所以本書的讀後感不敢就此進行展開,便聊聊幾個讓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和故事帶來的體會吧,待未來某時頓悟了,再來寫一寫“知行合一”。

關於做聖賢的想法——敢想遠方與自我意識。王陽明能夠討匪平亂,立言講學,確實是聖賢。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中評價曾國藩時同時提出了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半個是曾國藩。這裏,我們不討論評價的內容,可以看看王陽明是在什麼時候説出了做聖賢的想法。王陽明在私塾讀書時,一日問老師“何謂天下第一等事”,老師告知“讀書做大官”,而王陽明反駁老師,認為天下第一等事是讀書做聖賢。小小年紀便能夠掙脱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束縛,想他人不會想,想他人不敢想,想他人不能想。在生活中蠅營狗苟的我們,何時才能抬頭看星星,看月亮,看耀眼的太陽,想一想詩和遠方呢。

我們可以想,在生活喘息的間隙,在行色匆匆的路口,在夜深人靜的燈下,只有我們自己才真正在意自己的想法,既如此,我們又有何不敢想。那些質疑你,否定你,嘲笑你,肯定你,讚美你,安慰你的聲音,便猶如每天的落日,讓它沉入大海吧。如王陽明落地之時,親友安慰,其不以落地為恥,而以落地動心為恥,我動不動心,遠比外界的事實和反饋來得更重要。我思故我在,停止了自己的想法,忽略掉自己的內心,我便只剩下各類社會角色,而那個“我”就沒有了。

關於龍場悟道——遇挫堅韌與悦納現實。在被迫害,被貶至苦荒之地,瘴氣濕重,言語不通等艱苦條件下能夠得大道,總少不了堅韌的品質和對艱苦現實的悦納。這讓我也想到我的父親,前兩週,查出了疑似聲門癌,在做各項術前檢查時,他發出了感慨,大意是“我這一生怎麼這樣,這麼坎坎坷坷”。確實,兒時玩耍,從三樓之高陽台跌落,幸得同村大叔路過伸手接住;少時外出務工,被滾燙的開水燙傷大腿,高燒不退,幸得當地老奶奶草藥相助悉心照料;青年遠洋潛水求生繩索被卡,拉回甲板時臉色已青紫,竟也奇蹟般甦醒;關島海域觸礁沉船,幸得當地駐軍所救,通過衞星電話與外交官員彙報沉船細節及傷亡情況,安撫船員並協助組織船員回國;在甲板上被鋼索狠狠打中頭部,身體被甩出甲板,所幸沒有葬入大海…如此這般,竟是關關難過,關關過。上帝的眷顧,海員的堅毅,不困於過往,悦納後前行,才創造了這些奇蹟。他的經歷,於大多數人和我而言,太過跌宕起伏,而我這隻小小的帆船,怎能遇到一些小風小浪就放棄遠航。平凡的我們可能難以悟得大道,但可以堅韌,可以努力悦納一切。

關於平匪平亂的套路——發揮特長與謀定後勝。王陽明擅於寫文章,擅於傳播自己的思想,這些都成為他平匪平亂謀略的來源與支撐。中外不少名將,擅長的戰術不同,但通過攻心來攻城,上勝。由此,我們反思,在工作生活中,我們是否更傾向於蠻幹,確實,從生物本能來看,動手可比動腦容易得多,但我們努力的,不就是克服自己的生物本能嗎。工作,家庭,生活,社交,儘可能去發揮自己的特長,創造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可能工作我們很難把控,畢竟大部分的我們,在工作中還難以做到自己説了算的程度。但家庭,生活和社交,我們是可以的。比如我不擅長帶孩子玩,那就把帶玩這件事情交給更擅長的成員去做。我不是個天生的社交達人,那就不求自己朋友遍地,經營好現有的朋友關係即可。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是一件投入產出比最高的,不在於事情取得的成效,而在於做這個事情時,我們的感受愉快,那便足夠啦。

讀這本書的收穫,暫未收穫心學的真諦,但從王陽明生平的幾個標示性事件中能夠有所啟發,足矣。我想,這便是讀書的魅力吧。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7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

終於完整的讀完度陰山先生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更加發覺自己的無知和淺薄!也對王陽明心學有了更深的感悟,對知行合一有了更正確的理解。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找到並遵循內心的良知,複雜的外部世界就將變得格外清晰,致勝決斷,瞭然於心。

“行”不單單指行動,而更指要聽從良知的指引,祛除私慾,不斷用心地在“事上練”!專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去做事,你就能獲得幸福,成為心靈的聖人。

王陽明先生還説,“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所以,良知中本就包含行,這就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過“知行”,但卻是分開提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對那些只知道實踐卻不知道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只知道學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的人提出的建議。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認為,當我們有了知就會有行的出現。比如當我們渴了,我們就會去喝水,當我們餓了,我們就會去吃飯等等。我們的一切行為都在受到心的指導,光明自己的良知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這本書,自己內心真的收到了極大的觸動。以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並且會鑽牛角尖,會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如果王陽明在世的話,他一定會對我説:這一切都是你的私慾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這些私慾就會被控制,而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

光明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們應該學會聽從第一感覺,這第一感覺往往便是良知發出的聲音,它會指導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學:不可固執自己的成見,不要過度考慮外界的各種評價,要敢於尊崇內心良知的指引,要敢於改變自己,敢於提出質疑,敢於付諸行動。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託不起一個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難不怕,怕的是苦難到來時將自己打倒,未爬起來就先認輸。

這本書通過講述王陽明先生的輝煌傳奇,為我們剖析了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讓心震撼,讓心清明,值得反覆研讀。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8

閒暇之餘,讀完了從市圖書館借來的一本有關王陽明的通俗傳記《明朝一哥王陽明》。我是因為想更深入的瞭解王陽明,瞭解他的"心學",才在偶然翻閲圖書時,信手抽出這本書並帶回家來讀的。

當時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筆鋒幽默、妙趣橫生但又不乏深刻鋒利,嬉笑怒罵中見微言大義。這是我們80後文人特有的一種文風,尤其是在三十歲前,愛好文字的80後青年很多都有這種特點。

這本書的作者是呂崢是一個986年生於四川成都小夥,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是一個靠文字為生的典型文人。川人自古幽默樂觀,他的文字那麼有趣搞笑但又發人深思,跟他川人達觀豁達的天性,以及博覽羣書、勤于思考分不開的。"其文風兼具當年明月的幽默和韓寒的犀利,但對傳統哲學深刻的認識與精湛的表述為二者所不及"網上如此評價這位新鋭歷史作家,也算是恰如其分。

據説這本書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是他批閲三載、增刪數次嘔心瀝血之作。作者用幽默的筆法舉重若輕的把王陽明坎坷傳奇、蕩氣迴腸一生寫的精彩紛呈,一個天賦秉異,從小立志做聖賢並歷經磨難後悟道圓滿,並以此"立德、立功、立言",成為幾百年來古今中外諸多傑出人物的道德楷模、精神支柱、事業偶像的王陽明躍然紙上。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不止於幽默風趣的文字,不止於把故事寫的好看,還深入淺出的在作品中夾敍夾議,梳理中華文化的道統和傳承,並把王陽明"心學"的形成、發展貫穿其中,讓人在或哈哈大笑或會心一笑之餘不覺間對"心學大義"多了很多感悟。

陽明心學的三大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王陽明心學不宥於儒家,沒有門户之見,而是把中華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三家融會貫通,取其精華,自成一家。絕學無匹,浩然正氣,胸懷博大,再加上一生的驚絕文字和不朽事業,王陽明想不流芳千古都難。也無怪乎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曾國藩、張居正這些歷史牛人等一致推崇了,王陽明"心學"甚至稱了近代以來日本大和民族的精神支柱,甚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算是一個民族篤行"陽明心學"下的偉大變革。

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先生曾預言,2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其實確切來説,2世紀將是中華文化的世紀。中華文化的精髓就是"儒道釋"文化,而王陽明的"心學"正是儒道釋三家融會貫通後的集大成者。

近現代以來,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經過高速發展後,目前幾乎進入一種失控狀態,整個世界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國際秩序和經濟發展表面有序、繁榮,實則處於崩潰的邊緣。世界的未來需要中國智慧,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哲學的指導。中國的現任領導人提倡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精華,可謂高屋建瓴、高瞻遠矚。

凡是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無不是內心強大之人。相由心生、行為心致,一個人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並堅持知行合一,則成就的取得和事業的鑄就都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

我前段時間,總是時不時感覺到"心空",甚至感覺到迷茫,偶像的幻滅、信仰的動搖和愛情的缺失實際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我自從去年考司法考試和今年重新擇業後,讀聖賢書讀的少了,修身不勤了,不能經常反省自己,不能很好的"慎獨",我本性裏的光明不能徹照自己了。我一直覺得三十歲左右重歸本性、返璞歸真,成為一個真實、誠懇、坦蕩的人,現在看來明明德、修身向道是一輩子的事情,心正則邪氣不入,志堅則無堅不摧。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聖賢因學而至,因悟而成。"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陽明心學根植於中華文化的沃土尤其是儒家文化,而《大學》正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大學之道,微言大義,值得我們一生去領悟和揣摩。

以後的閒暇時間,我要少些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少做些無謂的無聊之事,少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多讀一讀"儒釋道"的經典,多學些經世致用的知識。希望我的智慧和修養也與年齡一樣與日俱增,不敢奢求今生能成賢作聖,但是希望自己能真正成為一個內心光明,胸懷坦蕩的心正行端的君子——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正道直行、無私無畏。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19

初識王陽明來自一篇文章《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文中王陽明為了鑽研程朱理學的成聖之道,採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在竹林中一坐七天,除了吃飯之外,兩眼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竹子,最後精神耗盡,大病一場……這一情節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也對王陽明其人充滿好奇,遇見《五百年來王陽明》如獲至寶,一打開便沉浸其中,彷彿穿越時空,跟隨王陽明經歷跌宕起伏的人生,探究偉大的心學之道。

王陽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關於他的著作不少,這本書的作者是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他對王陽明其人其道的研究乃是大師級,但他的這本書,內容並不是枯燥的説教,也不是晦澀難懂的理論,他是像講故事一樣從王陽明生平及心學智慧兩方面娓娓道來,語言平實又不失風趣,讀來津津有味、不忍釋卷。

陽明一生波瀾壯闊。本書從王陽明的出生開始寫起,王陽明自生下來便與眾不同,六歲之前不會説話,將近六歲之時突然開口,一開口便是儒家經典《大學》,經典名著更是張口就來,我想這得益於王陽明良好的家庭環境,書香世家,雖然他不説話但耳濡目染,其次爺爺的陪伴賞識,家人擔心王陽明不會説話是身體有疾,但他認為自己這個孫子不是一般人,將來必成大器,靜待花開終有所成。王陽明十一歲即能作詩,令眾人驚歎,同樣十一歲,與老師、父親探討人生第一等大事,這也是他終極一生的理想:做聖人。只是後來這理想的達成使他歷經磨難,格竹失敗,大病一場,另闢蹊徑;隻身鬥亂政宦官劉瑾八虎,被打四十大板,扔進詔獄,之後被貶龍場,這在當時是去了就必死無疑的地方,途中還要躲避劉瑾等人的追殺,可謂驚心動魄,九死一生,王陽明堅強地挺過來了,正是這段經歷才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觀悟生死,悟出心外無物,為陽明心學奠定基礎。後來他平亂滅匪,講學啟發民眾,治政惠及鄉里……將百姓的幸福和社會的安定視為己任,終成聖人。他的堅韌執着令人感動,我想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即使前方黑暗無邊,我心依舊光明。

陽明心學博大精深。其中“心外無物”令人深思,王陽明在經歷了種種磨難之後,開始思考生死,他花了不少力氣做了一個石棺,每天躺在那個石棺裏明悟生死,一個風雨之夜,突然頓悟,悟到的是心外無物。書中寫到心外無物是一種價值存在,每個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樣,就算你再飽滿,放在陽光下沒多久就被蒸發掉了,這滴水怎麼才能不蒸發呢?很簡單,放入旁邊的長江大河,匯入汪洋大海之中,就永遠不會蒸發掉。這就是價值的存在,是心外無物。所有人都怕死,但為了更高的一種價值追求而死便是不朽,比如屈原等,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志士、革命先烈為國捐軀,為價值殉道;與此相比,個人經歷的挫折磨難又算得了什麼呢?聽從自己內心的價值導向,無關外界風雨……心外無物是陽明心學的基礎,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知行合一,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完善自己,改掉陋習;致良知,能幫助我們成就自己,這就是陽明心學的偉大智慧。

讀此書,讓人感歎於王陽明苦難而光輝的一生,讓人歎服博大精深的心學智慧;“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是王陽明的臨終告白,讀來令人潸然淚下,滌盪心靈;五百年來王陽明其人其智慧將指引我們用充滿正能量的心,開啟人生光明之旅。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0

寒假期,我讀了一本令我頗有收穫的書,叫《五百年來王陽明》。

王陽明入朝為官,受到權貴陷害,被打入監獄,他憑着超人的意志活了下來。後來又被派往偏遠的龍場赴任,那些權貴竟在半路追殺他,王陽明詐死逃過一劫。龍場是個蠻荒之地,瘴毒彙集,少數民族居多,王陽明又奇蹟般地在那裏定居。這一切,都是權貴們所沒有想到的。王陽明經歷重重磨難,在龍場悟道,成為“心學大師”。

讀到此處,我不禁想起剛跟馬老師學作文的時候,我水平不高,作文不僅語言彆扭,還特別囉嗦。讀着自己的作文,我差點把它扔到一邊,甚至萌生了放棄學習寫作的念頭。現在想來,如果我當初放棄了,那真是不成器。看看心學大師王陽明,經受了那麼多磨難,始終堅持理想,沒有放棄。我居然也有承受磨難的品質,選擇了繼續學作文。此後,我上課認真聽講,馬老師也經常鼓勵我,把我的佳作發表在微信公眾號。如今,我的作文雖然算不上出類拔萃,但自己還算滿意。

《五百年來王陽明》激勵着我,使我相信,磨鍊成就不朽。在將來,它會給我更多幫助。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1

堅實的基礎、切實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該忠實地執行了。執行的時候最關鍵的`是什麼?是人。

不僅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哪個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陽明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雖然他大權在握,可以調各地的部隊,卻自組新軍,絕對不調用原來現成的各部隊來打仗。

這時候,有一個和王陽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來投奔他,這個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雖然也是一個文人,但從小習武,臂力過人。《明史》評價他,“忠義自許,遇事敢為,不與時俯仰”。就是説伍文定這個人遇事非常敢作敢為,而且不仰人鼻息;雖然身在官場,從不奴顏媚骨。伍文定原來做常州推官的時候,徐達的後代魏國公徐俌強佔民田,強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權勢,為民伸張正義。結果徐俌後來就勾結大太監劉瑾,誣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獄。

伍文定和王陽明的經歷非常相似,兩個人雖然此前不熟,卻是同年進士。後來又都是因為劉瑾,被下到過詔獄。伍文定對王陽明是仰慕已久,看他來巡撫南贛選拔人才,便毛遂自薦。王陽明一見,頓時引為知己,認為伍文定是一個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贛平匪患,包括後來平寧王之亂的時候都成為王陽明手下一員干將,被朝廷推為平寧王之亂除王陽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來投,以及自組新軍之後,人才間題、隊伍問題也得以徹底解決,可以保障作戰策路忠實地執行。萬事俱備,只等開戰了。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2

王陽明是儒家心學集大成者,是明朝時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傑,他的學説使日本在近現代一躍成為東亞強國,這是我對王陽明的最初認知。畢業後,我參加入廠前培訓,當聽到培訓老師盛讚王陽明時,我不禁對這位不尋常的人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所以特地到書店去買了一本《王陽明全集》,細細研讀起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陽明也有過愛做夢的年紀,他立志要當一名聖賢的人,只是寒窗苦讀屢不中第,好不容易官拜兵部武選司主事,又遭貶貴州,但是他並未就此消沉,而是在會稽山下開荒種地,繼續研究心學,終於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每個人幼年時都會有一個夢想,長大後或是當一名科學家,或是當一名警察,或是當一名畫家……隨着年齡的增長,夢想回歸現實,平凡漸漸清晰。記得一年前,我研究生畢業後開始接觸採油工作,心中充滿了好奇,時而自信滿滿的獨自頂崗,取樣、巡檢、測電流樣樣不落;時而興致勃勃的夜巡查井,騎着電瓶車在漆黑的井場上飛馳而過;時而思如泉湧,將身邊發生的事情奮筆疾書撰寫通訊報道……當新鮮變為熟悉,熱情化作冷淡,日復一日重複着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只有執着和堅守。於是,我執着着自己的夢想,堅守着自己的責任,依舊是每天上班認真巡井;依舊是等班車時翻開《採油工》掃上兩眼;依舊會在電腦前撰寫修改通訊報道……我想,正是王陽明"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悟,讓我能夠以愉悦的心境在平靜、平凡中體味着充實和快樂。

困知勉行,學者之事

在貴州龍場的日子裏,王陽明的生活極其清苦,居住在陰冷潮濕的山洞裏,但他仍堅持潛心研究儒學,並在山洞附近辦學傳經,困知勉行,堅韌執着地追求着自己的夢想,完善了心學體系,對世界近現代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今年年初,我有幸參加了廠培訓中心為迎接油田公司採油工大賽而舉辦的為期一個半月的封閉訓練。對於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説,能夠有這樣一個快速提升技能的機會非常值得珍惜。記得第一堂理論課,我學得頭昏腦脹;第一次實際操作,我累得汗流浹背。那時,我才深刻體會到,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採油工並不容易,堅韌的意志、強健的體魄和機敏的思維缺一不可。一個半月的時間裏,我不斷挑戰自己腦力和體力的極限,但最終仍然遺憾落選。幸運的是,不久後,我又有機會參加了廠團委舉辦的採油工狀元擂台賽。面對又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我憋足了勁,在集訓中攻堅克難,在賽場上奮勇拼搏,從初賽一直到復活賽,過五關斬六將,終於闖入了決賽,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想,正是王陽明"困知勉行,學者之事"的感悟,讓我能夠勇於迎接挑戰,敢於突破和超越自我。

吾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在人生彌留時刻説出:"吾心光明,亦復何言"。縱觀他的一生,儘管遭遇過各種挫折和失敗,但是陽光的心態讓他最終能夠取得成功。對於我們來説,亦是如此,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以應對人生的各種考驗。

採油工狀元擂台賽後,我又重新回到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由於經歷了大賽的成長和歷練,隊裏決定任命我擔任採油井長。工作還未滿一年就得到隊領導的如此信任,説心裏話,我在感到激動和榮幸的同時,也不免有些許不安。我知道,擔任井長後,自己的工作量將更加繁重,責任也更大了,不但要幹好本職工作,還要管理好井組員工、協調處理好井組內的各項事務。儘管擔任井長對於"初出茅廬"的我會有一些難度,但我卻充滿信心。我想,正是王陽明"吾心光明,亦復何言"的感悟,讓我能夠時刻以陽光的心態,去積極地應對成長道路上的各種艱辛和考驗。

研讀完《王陽明全集》後,我感悟頗深。書中富有人生哲理的經典語句總是會驀然間閃現在我的腦海裏,如沁人心脾的陽光雨露滲透滋潤着我的心田,讓我從中汲取了生命的營養和精華,並化作激勵我奮勇前行的無窮動力。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3

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起伏跌宕的曲折生涯,知行合一的生命智慧。

説起王陽明,可以敍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明史》評價王陽明:“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這是一個完整的時代的呈現,王陽明的一生傳奇色彩很是濃烈,在中國歷史上,陽明先生是唯一一個文學、武功都開宗立派的人,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與之比肩。在明朝的弘治年間,王陽明的故事可以講述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宸濠之亂”時候的建功,精謀善略下的奪取,足以讓後世仰慕的人感念不已。然而,如此出色的一個人,如此波瀾壯闊的一生,如此複雜多智的一個人,讓人着實也頭疼,如何讀懂王陽明呢?如果你也是這麼困惑,那麼,孟斜陽的《王陽明傳》值得一讀。

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平白無故就得以展現,然而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必然要去除那些無相干的細節,保留的是那些足以呈現這個人最精彩一面的內容,王陽明的一生歷經了許多大事,廷杖、下死獄、遭貶謫,被誣陷……幾乎每一個文成武將在人生經歷的各種大小挫折,王陽明幾乎都承受過了。但也正因此而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今人格的崇高理想就在他身上有了最佳的範本。這樣的一個人自然是不可能平常的,無論是正史或者野史都必然是值得後世的人大書特書的。

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下,想要多瞭解一下一些人,那麼也許你需要參照一下一些正史之外的資料,所以孟斜陽在寫作《王陽明傳》的時候採用一個大膽的寫作方式,先參閲大量的歷史資料,然後以詳盡考證的事實為基礎,把王陽明的一生用故事的方式來講述,章回體的方式讓故事結構和情節在開展的時候不會單純閲讀的是一本傳記,更多的是一個傳奇色彩的故事。而在另外一個比較創新的角度是,採用了很多有依據的史料,王陽明在經歷過哪些事件的時候就採用了哪些恰當的語言或者引用哪些具體的詩詞,反而讓詩歌的寫作和文章的寫就有了一些具體的背景。

講述王陽明的故事,如果將這麼一個精彩而又複雜的人講述成刻板的故事,那就實在可惜了。所以《王陽明傳》在閲讀的時候,最吸引我的還是作者在時代場景的描摹上,單純的王陽明的故事是一個代入感很強的小説內容,我們完全可以從個人的喜怒哀樂這裏來尋求這個人的一生經歷。一開始的叛逆少年,對傳統道德之下那些鄙夷,然而這麼一個少年最後還是走上了仕途,這一段讀起來就實在很有意思,不是一個純粹的批判然後告訴我們一個正統的人應該怎麼成長,而是從一個最真實的少年郎來寫作。好不容易進入官場了,這麼一個人又不適應官場生活,很快變成了一個憤青,什麼時候都必須保持自己的激情和憤怒,所以迎來的自然是貶黜。最終的成長,靠的還是機遇,真正的家國和情懷的覺醒是在現實生活裏呈現的,心懷家國是因為對百姓的感情。而讓他的成就可以最終在歷史上留名的,則是因為有自己的真正思考,“格物致知”的良知和追尋,這些才是真正吸引讀者的東西。

也許你對陽明先生也很好奇,也許你也知道“心學”但是又不知道入手着手閲讀,也許閲讀枯燥的歷史書籍比較乏味,那麼,一本薄薄的小説,一幕精彩的人生,一場驚險的冒險,值得你好好去閲讀的,誠如《王陽明傳》中借王陽明之後所説,“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心即是理,你就是世界。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4

暑假的時候,是一年裏面難得有大把空閒的時候,買了一疊書,心情也會不自主地愉快起來。在這疊書裏,我印象最深還是《傳奇王陽明》,通過對這本書的閲讀,我見識了一個更為豐滿雄渾的餘姚先賢形象。

王陽明的偉大,創立了王學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讀書做聖賢卻顯得更為重要,為了這個高遠的志向努力了一輩子,終於有了國人的成就。對後人來説,創造新的學派很難,但立志卻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須以一生的堅忍不拔來努力實現。

王陽明真的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以一介書生先後平定多場叛亂,但創立王學才是他在歷史中輝煌的根本原因。王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內涵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一定要還願到生活的實踐當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這一理論學説的提出在當時無疑是一個具有相當衝擊力的行為,因為中國的知識分子一向有死讀書且鄙夷實踐的傳統,結果是讀了一輩子的聖賢書,卻幹不了半點聖賢事,真正的百無一用是書生。所以,王陽明提出,要改變這種只講“知”而不講“行”的毛病,其重大意義可見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現在常講的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係問題,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實踐出真知,理論抽象實踐,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進一步發展深化嗎?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時,王陽明創造了“心學”,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覺,良知學説的提出,是對儒家“修身養性”觀點的發展,其間明顯的有佛家的思想影響。我甚至想到了“萬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禪語。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麼學,怎麼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後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範。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5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百家講談——傳奇王陽明》的書。這本書是講明朝最偉大的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戰術家,他還創立了“心學”這一學派,他是誰?他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一生坎坷,堅持不懈的他打敗了許多年都無法消滅的少數民族武裝,平定朱振濠準備十年之久的謀反卻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創立心學收了無數弟—子,身有疾病卻在錢寧、江彬這幫小人的排擠、陷害卻堅強的挺了下去……

而且王守仁是帶着憂慮、神奇、不可思議來到世上的,你們想不到的事就要發生了……

一天,一位老太太正在擔心:這兒媳婦都懷了十四個月的胎了,咋還不生呢?

正在擔心的這位老太太是王守仁的祖母,她姓岑,我們就叫她岑老太太吧。

岑老太太所指的兒媳婦正是王守仁的媽媽,叫鄭氏。

和岑老太太同樣擔心的,是她的丈夫。叫王倫。

他(她)們就急啊,可是,急有什麼用啊!恰巧就在這天夜裏,岑老太太夢見一位仙人踏着祥雲下來把一個孩子塞到她手裏,據説,注意,這是據説,據説就在這個時候,鄭氏的房裏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把她吵醒了。

看,王守仁的出生是多麼奇妙啊!我再講一講王守仁在貴州龍場驛站悟道的故事吧。

驛站,實際上就是招待所,王守仁被派去當的是驛城,就是招待所所長。

當所長是件好事,但在王守仁這邊那就是件苦差事,因為貴州龍場是十分貧困的地方,而且兇悍的苗族人時不時的就來打鬧一下,那裏也沒房子,無法看書、避雨呀!

我就不多説了,一天夜裏,王守仁正在想着:我終於悟道了!當然,他到底悟了什麼道,我不知道。

王守仁的一生充滿了神奇的色彩,並且知道了“道”是什麼意思:就是“知行合一”。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6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弟;學謙恭,循禮義;節飲食,戒遊戲;毋説謊,毋貪利……”

這篇寫給長子正憲的家書便是王陽明著名的家規“三字經”,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地告誡子女怎麼去做人,如何做個好人。

如今看來,這倒更像是王陽明對祖輩教育自己的追憶與總結,字裏行間,融入着自己從小接受“蒙以養正”教育的點點滴滴,也寄託着他對後代子孫的諄諄教誨。

説起教育,我們很容易想起學校,想起老師。其實不然,從孩子降生之後,他們就已經開始了學習。而父母,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

一個孩子的未來在哪裏?在家庭教育裏。

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人。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7

《知行合一:王陽明傳》一書作者用知行合一的方法來敍述王陽明的一生,究其要義並非一時就能明瞭,我結合《四句話讀懂陽明心學》仔細研讀後有所感想:

一是關於王陽明“四句教”,我不禁想起之前旅行時展開的思辨:理工科學和人文社會學究竟哪個更重要?本人一直崇尚理性唯物。如今看來,理工科學本質為工具也,人和社會才是根本。《知行合一:王陽明傳》中提及的既非唯物、又非唯心的世界萬物為一體的理論深得我心。這本書理論構架邏輯清晰、內容簡明。書中提到,在世界觀和價值觀影響下的人生觀,可以用練心的方法去提升自我修為。這讓我大有收穫。

二是縱觀王陽明之後心學信徒,明代的王艮、顏鈞、何心隱、李贄等人,有的劍走偏鋒追逐個人自由,有的敬業實幹將理論落到實處;清代的曾國藩、林則徐、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心懷天下,身先士卒;近代的孫中山、宋教仁等人,為了正義,願為釜薪,捨生忘死。其心學信徒,無名小卒不知多少,有名大家名列其上。作為後世人來看,撇開紛繁宂雜的學術分異,其理論終究還是個思辨的正能量: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開放平等的看待每個人、每顆心,自省“良知”,向善向上。這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華。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8

遲遲不敢寫書評,對聖人的認知還深感比較淺薄。這門書還是值得讀,首先作者的文筆很好,很有代入的作用,彷彿你也化身成聖人的一個弟子向他求教,在風景秀美之地學道、論道!對王聖人產生興趣是因為讀了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當時就感慨,這麼偉大的一個人物,怎麼在歷史書上也就聊聊幾筆,甚至老師講解時、我印象也不深刻呀(還是我當年並未好好聽課[捂臉])於是找來書瞭解一番。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對個人的修行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心學四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之本體無善無惡,不去分別善惡;有善有惡為心生私心雜念,有好惡之分的意念;知善知惡是知行合一中知的部分,也是心學中提到的致良知,去認識到事物的本體和客觀規律;為善去惡是格物,格物也是知行合一中行的部分,天理、良知不是靠空想、意念,而是在實踐中探索,格物就是深究本來的事物,從而達到為善去惡。王聖人一生都在踐行心學。少年立志高遠,想要成為聖賢之人,這並未讓其僅僅成為論道之人,他在政治生涯中雖跌宕起伏但也成績斐。然。現在想想高中學的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有何意義?!對你實用的就是有意義的[機智]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29

讀這套書之前,我曾猶豫過一段時間,本書作者是岡田武彥,我就在想,一個日本人能把王陽明讀懂嗎?後來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我還是讀了,沒想到岡田武彥幾乎用了一生時間去學習研究王陽明,以至於把王陽明的一生寫的詳細至極。

王陽明是明朝最傑出的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聖人之一,據説能到做到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有人説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也有人説是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但不論怎麼説,王陽明和曾國藩是實至名歸,兩人都是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着實跌宕起伏。陽明五溺説記述的是他幼年比較迷茫,不知該向哪個方向努力他年輕時善感多變,心無定性,最初沉溺於“任俠”,後又修習弓馬騎射之術和兵法、沉溺於辭章詩文,執着於道教神仙,最後卻又迷上了佛學。直至35歲時,轉投聖賢之學,開始篤奉儒學。

王陽明12歲母親去世,這對他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少年時期就認為科技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20歲時,受朱熹思想通過格竹子去領悟世界的真理,但是王陽明方法錯誤,格竹子失敗,他得出結論,格身外物,徒勞無功,真正德道理,應該是存在於人的內心,使他對《大學》中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體會,也因此開創了它的心學。從青年到晚年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龍場悟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是陽明心學的觀點,大概意思是: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有善有惡時便是自己的思想在活動,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並能夠區分善和惡,這就是良知,但是隻是知道還不行,為善去惡是要把不善的意去掉,把善的意發揚光大,這就是行動也就是格物的過程。就如王陽明説的: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王陽明哲學思想的核心,歸納至極簡,就是六個字:致良知、做聖賢。而他的信念,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迴歸本心與良知,人皆可以成聖賢。王陽明説:“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王陽明的精神,需要我們現代人傳承與堅守,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從點滴的小事上,把自己的道德認知落實到道德實踐中,我們才會越來越好的修正自己。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30

星期天早上,窗外陰雨綿綿,我手捧《王陽明的故事》這本書,心中思潮起伏,溢滿感動,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批判精神和求實精神深深地觸動着我的心絃。

王陽明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歷經坎坷但始終矢志不渝!少年時的他,幾度因為沉迷棋藝差點荒廢學業。他的父親一氣之下將棋盤全部投入江中。此後他立志學習,學業大進。十歲隨口做詩詠金山寺,一鳴驚人,四座無不驚歎;十一二歲在京師唸書,他問私塾先生“何謂第一等事?”當老師回答“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之時,他當時卻説:“第一件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聖賢!”讀到這裏,我的臉不禁紅了,想想自己很多時候總是一味地貪玩,全然沒想過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而那時候的王先生卻一心想成為聖人,但又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他就努力從書本中去尋找聖賢之道。偉大的朱熹在書中告訴他,要格物致知,於是幼時的他就有了令世人至今爭議不休的“陽明格竹”這幾近瘋狂的舉動……看到這裏,我不由地更對他肅然起敬!王先生真是一個能堅持自己的觀念,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人!而現在的我們呢?缺少的就不正是王先生的這種質疑問難、持之以恆的探索精神嗎?

手捧《王陽明先生的故事》,我的內心再次隨之走進了他那充滿艱辛,滿地荊棘的一生……先生的一生,他那超乎凡人的毅力和勇氣實在令人敬佩!黑暗的現實政治,並沒有讓他萎靡,反而成了他心體光明的煉獄;苦難的生活道路,並沒有令他退縮,反而成了他心靈世界不斷提升的階梯!他取得的成就,就在於他雖幾經沉浮但總心存氣節,不失自我:在寧王叛亂,勢單力薄的情況下,他能運籌帷幄,巧用“心術”智取敵人,打贏寧王;他未進中央,一直在離北京城老遠的地方當小官,未免大材小用,但他總能淡然處之……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早已被他那種求實、光明磊落的胸懷所感動。王先生雖然臨死前仍沒有等到朝廷對他所受到的各種誣陷與誹謗做出昭雪,沒有等到他一心所期盼的人間正道與公義迴歸朝廷,但是他卻始終“立德、立言、立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輕輕地把《王陽明的故事》一書置於桌上,打開窗看着雨後的新色,我看着窗外的那一抹抹綠,體味着王陽明先賢的堅強不屈和豪情萬丈,內心頓時萌發了一個強烈的願望:我一定要把“知行合一”作為座右銘張貼在鉛筆盒上,學習先賢在逆境中起飛,做一隻強壯的雄鷹,在空中磨練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標翱翔!

從心開始—《王陽明》讀後感 篇31

不知從何起,知行合一成為了熱點詞彙。當今社會,人們總是思考如何發展從而突破瓶頸到達新的天地。“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可以説是許多中國人的追求。通過閲讀許葆雲著的《王陽明—龍場悟道》,藉助先賢的人生感悟與智慧,是一種幫助我們修身的重要方法。

1508年,王陽明來到貴州龍場,在這裏經歷語言不通、穴居山洞、毒蟲瘴癘肆虐的種種磨鍊之後,他不僅留下了《瘞旅文》、《教條示龍場諸生》等收錄於《古文觀止》之中的傳世名篇,而且在一個仲夏之夜放生長嘯,照破山河萬朵,大徹大悟,創立了“知行合一”的心學。在以後的人生中,他集心學之大成“六經為我之註解”,息四省賊寇、平寧王叛亂,最終立德、立言、立功。

王陽明之所以能夠龍場悟道,首先在於立志。他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各種立志教育。但是到今天,很多人已經被磨圓了稜角,成為了“標準件”,而沒有活力與創造力的團隊很難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其次,正視困難,玉汝於成。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有些困難其實就是人生進步的關卡,當我們能夠攻克這個難關,生命也就發生了質變,才能夠獲得人生進步的喜悦。

最後,對於知與行的關係,我國一直以來就有很多睿智深邃的觀點,如《尚書·説命中》:“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吾欲託之空言欲託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王陽明將知與行結合起來,不能做到就不是真知道,真知道就是能做到。比如説,我們都知道晚上睡覺前玩手機對身體不好,早上要早起,可是很多人明明知道這個卻很難做到。運用知行合一的觀點,沒做到就説明了我們現有的做法還不到位,如果我們從實際操作這個方面去思考,把手機晚上10點鐘時設置一道鈴聲提醒我們管理手機,並且把手機置於較高的地方,這樣早上我們關手機鬧鐘時必須要起身從而就做到了早起早睡。這與現代的管理學的一些觀點不謀而合,首先是要有端正的態度,然後要有實際的具體措施。而當我們在做到了長時間的早起早睡真正形成習慣後,這時候即使手機放在旁邊我們也能早起早睡,這就是通過知行合一重塑了自我。

“此心光明,夫復何言”,不忘初心,與其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不如知行合一將初心堅持到底,不要在爬到80層樓梯時發現鑰匙(夢想)遺留在了20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