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於中秋的讀後感(精選33篇)

校園8.92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中秋的讀後感(精選33篇)

中秋的讀後感 篇1

雲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燈。

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先人總結出來的氣象經驗,從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約145天左右的時間,中秋這天的天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着今後145天的天氣變化和規律,中秋若不能見到月亮,元宵節下雨的機率就很大,影響着春節後第一個重大節日的歡慶氣氛。至少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是這樣的氣象規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圓月。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今天的月亮的,當然就不知道今天的人的所作所為。可我們卻知道今天的月亮曾經照過古人,並從今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給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偉大成就。四大發明、唐詩宋詞

中華五千年的燦爛都是今天的月亮照過的,我們看着這個曾經照過古人的月亮,看着我們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我們沾沾自喜,引以為民族的驕傲

多少年以後;當我們也成為古人的時候,多少年以後;當我們的後人也在那時的月亮上看到我們時,我們也能讓我們的後人為我們去驕傲嗎?我們又為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

中秋的讀後感 篇2

中秋節快到了,我們全家又要坐在一起觀賞月亮,這讓我心中有許多感概。

自古以來,中秋都是人們思念親人的時候。不論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還是《念奴嬌》的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鬚眉併骨寒,人在水晶宮裏。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都是人們在自己一人獨自在中秋之時坐在窗前,對着那雪白的皎月時發出的對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或是對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感歎。

5.12大地震以來,無數的人們失去了家人。在今年中秋來臨之際,我想到災區的人們或與我們一樣12、13歲的同學們,他們在中秋節一定是痛苦的,失去了親人與夥伴,中秋節時也一定會想起他們,曾經與自己生活,有時還吵架,嫌他煩,可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心裏都是他們的好;另一邊是與自己一起上學的同學,曾經一起玩耍,現在已物是人非,人已不在。儘管失去親人和夥伴是痛苦的,可是我們都牽掛着他們呀,在災區有千千萬萬的人民與他們共度中秋,他們也一定是滿懷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天!

我想我們的中秋不只是一種形式,他應該是一種象徵,時時提醒我們不忘自己的國家,親人和同學;時時提醒我們要珍惜我們今天的相聚,讓我們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中秋吧!

中秋的讀後感 篇3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月圓中秋,又是一年秋風浩蕩守望圓月的美好夜晚,面對似乎同樣的一輪圓月,人們常説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過節常常使在外的人更加思念自己的親人和家鄉。也許一個關懷、一聲問候就能使思鄉的人體會到親人的温暖和家的温馨。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興龍建設在建築一線舉辦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中秋聯歡會,晚會節目豐富多彩、氛圍和諧活躍,在整場節目中營造了濃烈的鄉情,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和大家庭的温暖。雖然我是本地人,但感觸也很深。

温暖的感覺讓我回味。以前過中秋,就是在學校和同學朋友一起自娛自樂,互相安慰一下彼此思鄉的情緒。這次晚會,沒有想到我第一次作為家鄉人和同事一起慶祝中秋。晚會上大家一起歡歌笑語,彼此之間將那份孤獨和傷感的情懷轉化成了濃濃的同事情,互相問候着對方、温暖着對方,讓來自各地的他們覺得我們已經是一家人,興龍就是我們的家。領導們也體現出無限的熱情和關心,親自到現場和我們一同娛樂,完全融入成一個整體,把晚會推向了高潮,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驚喜和感動。

活躍的氛圍讓我印象深刻。晚會期間,我們唱歌,跳舞,做遊戲,非常盡興。近三個小時的時間裏,大家一直熱情高漲。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增加了相互的瞭解,也認識了更多的朋友。我認為這不僅説明了晚會的成功,還充分説明了我們這個集體充滿了活力和希望。一個團結的集體會體現高效,活躍的思想也必然能醖釀出創新的思維。我堅信通過我們集體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做出優異的成績,為興龍的發展做出貢獻。

我喜歡今年中秋的意境,它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這一切讓我感受到來自興龍的特別關懷和温暖,體驗到工作的愉快,擁有到前所未有的收穫;讓我更好地融入到了新的集體,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必將是收穫的開端。

中秋的讀後感 篇4

月假在家,在媽媽的引導下,我翻看了《宋詞三百首》。

剛讀了一首之後,就覺得很吃力,因為宋詞的內容艱澀,篇幅也很長。這時,媽媽告訴我,宋詞在我國隋唐時期出現,宋朝時達到頂峯,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瑰寶。為了讓我更好地理解,媽媽不僅給我講解了書中的詩句,還補充了很多的背景資料,那些難懂的詩句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歷史故事,我彷彿穿越到了宋朝,走進了他們多姿多彩的生活。

在書裏,我見到了那些璀璨如星辰的偉大詩人們:,辛棄疾、晏殊、歐陽修、李清照、王安石……眼中最亮的那顆就是蘇軾,我愛蘇軾,更愛他的《水調歌頭·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千里共嬋娟!”蘇軾當年被貶,和弟弟蘇轍六年沒有相見,在中秋的晚上,他舉着酒杯,望着明月,懷着對弟弟深深的思念,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詞。雖然心中滿是對親人的牽掛,卻不能相見,都説“男兒有淚不輕彈”,相信那時的蘇軾借一輪明月,把所有的淚和所有的思念都傾注在了詞裏,讓千年之後的我們讀之為之動容。

或許我還不能真正明白蘇軾複雜的內心,但一想到即將離開父母去讀書,我的心裏也是萬般滋味。如果爸爸不在身邊,誰陪我騎自行車?如果媽媽不在身邊,誰在睡前給我講故事?如果奶奶不在身邊,誰會端着我最喜歡的烤雞腿問我饞不饞……我不要離開父母,不願像蘇軾那樣只能借月亮來表現我的思念。

媽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她在我耳邊輕輕地吟誦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既然“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自古以來就如此,那又何必為分離而傷心呢?只要大家都平安快樂,即使不居住在一個屋子裏,我們也共賞着一輪明月,這難道不是一種相聚嗎?再説了,我們可比宋人幸福多了,電話、網絡都能一解親人朋友們的思念之情,真正做到“海上升明月,天涯若比鄰。”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蘇軾對我們的期盼,也是我對天下人的祝福。

中秋的讀後感 篇5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在我國曆史悠久。南宋吳自牧《夢樑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普遍的説法是: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着懸掛天空的明月説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記得小時候,家裏很窮。那時的老師是老九,社會地位低,工資更低,父母親兩個人的工資還不如一個工人多。可想而知,我們的生活多艱苦。中秋節,媽媽只能分給我們四分之一的月餅。對於愛吃甜食的我,還沒好好品嚐月餅無比香甜的味道就吃完了,看着妹妹一點點的吃着,很不捨得吃的樣子,嗓子眼兒那不舒服呀,就別提多難受了,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很想跟妹妹説:你不捨得吃,我替你吃了吧!就那樣一年一年的盼着中秋,因為只有中秋節才能吃到月餅。一年一年的,媽媽分給我們的月餅逐漸增多,由四分之一,增加到一半,然後是一個,然後是兩個,然後是不同品種的,然後就可以選擇着自己喜歡吃的吃,不喜歡的不問津。再後來,每到節日來臨,相互間總喜歡串門走動,送月餅當然是不可缺少的了,相互交換完了,家裏總會還放着不少,就挑着好吃的當早餐,但已經感覺不到那四分之一時候的那種回味無窮的香甜了。現在,對於月餅,已經不是隻有中秋節才能吃到,平時超市就有的賣,隨時都可以買到想吃的月餅。雖然已經退化到只喜歡吃五仁餡的了,但還是會經常地買着吃,但不論怎麼吃,都吃不出小時候的滋味了。現在的人中秋節還要相互送禮,但已經很少送月餅了,都説月餅不好吃,即使包裝再精美,品種再齊全,人們都不屑一顧。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還是被大家傳承着,即使不太愛吃,也總還是要吃的。我想,我應該是中秋吃月餅傳統文化的典範了……

每當月圓之夜,看着明月,吃着月餅,心裏總會默默祈禱:希望生活越來越好!正如我所期待,現在人們的生活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明天又到中秋時,晚上回來時在街邊的商店特地買了幾塊兒時的月餅,不為別的,只想能讓它帶我重温兒時的夢,讓它帶我重温曾經走過的泥濘路。中秋,月餅是中國人生命中永遠的主題,在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演繹着它們不同的故事,在這一天里人們會傾情對着月亮述説各自的情愫……

中秋的讀後感 篇6

中秋節到了,一陣陣微風吹來,將中秋節的氣氛也傳開了。一大早,我和妹妹就商量起關於中秋節的安排了,雖然最後什麼也沒討論出來。吃完早飯後,媽媽交給我們買中秋月餅的任務。我和妹妹到了店裏,看見了各式各樣的月餅,有鮮肉月餅、麻心月餅和最普遍的素餡月餅。包裝也是色彩斑斕的呢!我和妹妹買了一包月餅之後就回到了家裏,還沒到夜晚,我就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月餅的包裝紙,先嚐了嘗味道,那甜甜的味道里含着特殊的意義。

吃完晚餐,我就坐在陽台上等待着夜幕的降臨。四周漸漸的暗了下來,圓圓的月亮帶着它那皎潔的光亮登場了。我急忙進屋拿出月餅,邊吃邊賞月。我和妹妹還比賽誰知道的關於月亮的詩句最多。我們邊玩邊想着:不知道今年我們的樓下會不會有表演呢?可是我們等了好久,還是沒有表演,但是沒有表演的中秋節還是有那麼多的歡聲笑語!今年的中秋節永遠的印在了我的心裏,那是我最快樂的回憶!

中秋的讀後感 篇7

今天是農曆8月15日,中秋節,學校放假一天。

上午我和爸爸在家睡足了懶覺,九點多鐘才起牀,太陽都曬到屁股了。

我和爸爸吃過了早飯,我想,我的作業反正昨天就做完了,今天不如讓爸爸帶我出去玩一會兒吧,我對爸爸説了,爸爸爽快地答應:“好的。”

在車上,我和爸爸一路看着美麗的自然風景,説説笑笑的真高興。這時,奶奶打來電話,叫我們晚上去她那兒過中秋節。

到了晚上,我來到奶奶那裏過中秋。我一邊吃着月餅,一邊自言自語地説:“今天真快樂呀。”

中秋的讀後感 篇8

我愛張燈結綵的元宵節,我愛粽香滿屋的端午節,但我更愛有香甜月餅的中秋節。

前幾天,我讀了中秋的意境,心裏有種説不出的感覺。文章主要寫了作者對中秋的喜愛:因為每次到中秋節,那些無憂無慮的孩子,都會自由自在的玩耍。而那時,秋天就邁着她那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圓圓的月亮之下,圓圓的月餅,一邊賞月,一邊嘗着美味月餅,心裏也默默地想着家。作者的媽媽還會做月餅,每次中秋節都會做月餅給作者吃。中秋的餐桌上不僅僅只有月餅,肉類蔬菜、海鮮都擺上桌了……

我也喜歡中秋節,當然,讀了這篇文章,我有我的感受。讀完之後。我就有點想家了,我離開了遙遠的故鄉,我多麼想念爺爺奶奶他們呀!雖然每次過年就回去,但是這畢竟不能一輩子陪着他們,只能待在他們身邊二十天左右。二十天,這畢竟只有二十天。回到家裏二十天後,我已差不多都忘了爺爺奶奶的容貌了。

中秋之夜,想念故鄉,唯有桌上的月餅又陪我度過了一箇中秋節……

中秋的讀後感 篇9

中秋來臨,皎皎圓月下,撒了一層灰色的輕紗,朦朦朧朧。有風,不知從什麼地方吹來,外面沙沙……灰濛濛的世界充滿了淒涼。殊不知,遊子心中有一絲孤寂和牽掛縈繞在思潮起伏的內心——思念家鄉。這個中秋夜晚,真是一種孤寂、寂寞的“折磨”,也可以説是一種煎熬吧。

我,寢不安席。不過對於失眠,噢!不!不是簡單的失眠,而是對於懷念故友和家鄉的緣故吧!我怎麼也睡不了。此時,外面沙沙的響着,是一株爬山虎,在風中作響。此刻,我不禁想起納蘭性德的詞“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雖然覺得有點誇張,但是它卻最能代表我此時的心情。

我躺在撒滿月光灰色的牀上,感覺有點孤寂,有點淒涼,偶爾傳來幾聲狗叫,才得以打破這個淒涼的意境,給人一絲温暖的感覺。

在這個夜涼如水的夜晚,我按耐不住,決定一次祕密的旅行,從中獲得一絲安慰。我捧着一張白紙,上面有一篇《中秋的意境》,於是我細細地讀了起來,在月光的投射下,藉着微弱的光線,讀着……讀着……

忽然,我心情心緒更不平靜了,如潮水一般翻滾急流。時而洶湧澎湃,時而心中泛起一陣陣酸味。原來這是一篇回憶作者在農村時,對過節的渴望。唯獨中秋的意境,給作者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

作者回憶媽媽親手給做月餅這部分,最令我感動和羨慕!雖然月餅外觀像大餅,很厚實,但卻是藴含媽媽對兒子的愛,是媽媽的多少心血?這種月餅,吃起來,一定有一股味道兒撲面而來,令人垂涎欲滴的!是現在市場上的月餅所比不上的,儘管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裏面包含的愛和心血也是它們比不上的。雖然我們看不到,卻能從月餅中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愛的味道。

這個味道,是醇香的,清新的,是鮮美的。他突然把我引到一種新的意境:在歲月如梭的年輪裏,在美麗而又空氣清新的故鄉——外婆家。我腦海裏第一個畫面就是外婆給我買的月餅。那月餅看上去很粗糙,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糖,裏面放着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第一個印象:很難入口。新買的月餅,柔軟可口,就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很乾!於是我不喜歡吃外皮,喜歡吃餡,而外婆每次過中秋,也都會給我掰了外皮,給我吃餡。每次看外婆很難吃的樣子,便好奇地問:“外婆。”“怎麼?”“外婆,是不是外皮不好吃?”他她總是笑着説:“好吃,太好吃了。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月餅!”由於我那時還小,所以就以為外婆很喜歡吃外皮,於是,每次吃月餅都把外皮給外婆吃。而她,一句話也沒有,埋頭吃着……

多少年過去了,我長大了,我才知道外婆是騙我的,但她又非常的愛着我。

《中秋的意境》給了我獨特的感受,重温了幼年的温馨畫面,同時也讓我回憶了那濃濃的味道——月餅中的愛意。

中秋的讀後感 篇10

這是一部懂的人會給它點上32個贊,不懂的人會覺得簡直是莫名其妙的小説。它既不是什麼纏綿悱惻的愛情小説也不是什麼憂國憂民的憤青之作,所以憤青們可以點叉了。

它通篇講的都是講述精神科醫生伊良部為不同精神病患者治療的故事。通過一章一個精神病患者的故事,來窺視種種心理疾病乃至社會現實。

《空中秋千》由小説家奧田英朗於2004年4月發表,是以精神科醫生·伊良部為主角的小説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另外兩部已被改編成電影。小説以其出色的素質和題材獲得了第131回直木賞。因為這部《空中秋千》並不適合覺得自己啥病沒有的粗神經和對心理疾病持厭惡態度的人,所以即使是獲得大獎的小説,喜歡它的人也不會隨便推薦。

覺得小説文字過於寡淡的可以先看看改編成的動畫,更有助於理解小説。我是看到動畫後再去找了小説來看。那時我第一眼就被動畫獵奇的畫風、強大的聲優陣容和奇葩的主題所征服,但公開放送的動畫比之小説不知刪了多少東西。導演中村利用完美的光影效果,以及毫無違和感的真人特設技術,將奧田英朗筆下黑色幽默的情調變本加厲地呈現在觀眾眼前:高對比度鮮明華麗的色調裝飾着本該是灰暗、抑鬱、沉悶的故事,完成極度誇張的變形,讓觀眾的視角和內心產生巨大落差,從而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哪天你審美疲勞了,請靜下心來看看這部《空中秋千》,裏面的故事荒誕到無以復加,真實到刻骨銘心。

在《空中秋千》的世界裏,工作狂、自戀者、恐懼症病人、強迫症患者……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面對絕望的病人,伊良部醫生就沒怎麼正經治療過,既不是温柔地詢問你的病情再慢慢開導你的心結,也不是為你開上一大堆鎮定藥,而只是如同玩遊戲般輕鬆應對。伊阪幸太郎説了一句話:“所有人在人生面前,都是新手。”既然如此,何必太過在意周圍人的目光,何必太過苛求自己呢?伊良部醫生戴着碩大的熊頭罩,聳聳肩:“No one is perfect.”有時一些心理疾病並不求根除,只要你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並能夠坦然接受,甚至昇華為成功人生的動力也是很了不起的。

當快要過氣的棒球手在競爭力強大的後輩注視下面扔出爽快的直球;當沉溺短信的兒子看見藉口忙碌的工作而終日不在家的父親戴着滑稽帽子的照片配上一句“快回來,我和你媽等着你!”的消息;當年邁的社長看見報紙上自己拼命躲開記者的狼狽樣子自嘲微笑放下所有的不甘將一切看淡;當患上“持續勃起”症的男人聽到甩了自己的女人説已經組建新的幸福家庭,在腦中爆發無邊的戾氣,卻在現實中輕描淡寫地説:“那真是恭喜你了”……小説中的種種故事既是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又是一種昇華。

中秋的讀後感 篇11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媽媽為了讓我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特別在繪本館為我借了《中秋節的故事》這本書。

這本書講了關於中秋節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老百姓熱的活不下去了。有個人叫羿,他的力氣特別大,就用足力氣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為百姓多做好事。後來,羿娶了嫦娥姑娘過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天,羿上山打獵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説:“你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勞,我送一包神藥,吃上半包就會長生不老,要是全吃了就會成仙昇天”。羿的一個徒弟叫逢蒙,是個壞傢伙,他想得到神藥,就趁羿不在家的時候逼嫦娥交出神藥。嫦娥為了不讓神藥落到逢蒙手裏就把藥全部吞下。然後嫦娥向天空飛去,從此住在了月亮的廣寒宮裏。以後的每年八月十五,羿拿出嫦娥最愛吃的水果,做了圓圓的月餅,盼望嫦娥回家。

雖然這只是個傳説,但是以後的八月十五都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今年我和爸爸媽媽是在三亞過的中秋節。那天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我們在沙灘上一邊觀賞一邊撿貝殼,遠處的天空還放起了煙花,非常漂亮。當我們開心的走在沙灘上時,圓圓的月亮一直悄悄地跟在我的後面,我在海邊度過了一個很特別的中秋節。

中秋的讀後感 篇1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出門在外的遊子們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趕回家,與家人歡聚一堂,一起吃餅賞月。在我們廈門地區,每逢中秋佳節,我們都會舉行博餅活動。

博餅,是一項古老的閩南風俗活動了,它與古時的科舉考試還有關係呢!此項活動的設置表達了人們希望兒孫在科舉考試中高中做官的願望,搏得的級別分為一秀(秀才)、二舉(舉人)、四進(進士)、三紅(探花)、對堂(榜眼)、狀元(狀元),供人搏的餅也依級別高低大小不同。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坐在月光下,一起博餅。

大家躍躍欲試,首先從姨丈開始,只見它抓起骰子,在空中掂了掂,然後堅決地擲下去。隨着骰子撞擊盆壁發出的悦耳的“叮噹”聲,大家湊近一看,“哇”!我們瞪大了眼,既興奮又羨慕地驚叫起來,原來,姨丈搏了個三紅哩!姨丈笑得直咧嘴,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接着輪到阿姨了,只見她眉毛一提,説:“我今年的手氣不錯哦!你們最好注意點兒,不然,狀元就是我的啦!”“哼哼!”我們嘲弄地笑了笑。阿姨並不在意,她“譁”地一聲把骰子擲了下去,然後看也不看結果,就問我們:“怎麼樣,不錯吧?”我們仔細一看,鬨堂大笑,原來,只是個一秀啊!阿姨覺得不對勁兒,連忙埋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小心地陪着笑臉,小聲説:“嘿嘿,不好意思,沒發揮好,嘿嘿!”

再來是舅舅了,他是去年的狀元,大家都緊張地等着他擲

出個結果。這次是個四進,還行。

然後是我了,我挽起衣袖,接過骰子,雙手合十,口中唸了幾遍“菩薩保佑,菩薩保佑,……”,然後閉上眼,猛地一擲。“哇,嘖嘖!”大家讚歎聲不斷,我睜眼一看,“一二三四五六,對堂!”我樂滋滋地接過餅,看了阿姨一眼,只見她還一副不相信的樣子,一遍又一遍地數着骰子上的點。

就這樣,我們搏了一輪又一輪,媽媽、舅婆過後,又到我了。這回,我並沒有閉眼,而是瞪大了眼睛一擲,骰子在照得見人影的盆子裏直打轉,漸漸放慢了速度,出現了一“四”,兩個“四”,三個“四”,還有骰子在轉,轉——轉——轉——,第四個“四”出現了,天啊,我真的搏到狀元啦!我激動得跳了起來,臉都漲紅了。我接過舅婆捧着的那足足有巴掌大的狀元餅,得意地望了阿姨一眼,心想:哼哼,你的手氣還沒我好呢!只見阿姨不停地揮動拳頭,臉都氣得變形了,其他人有的直跺腳,有的像泄了氣的皮球,只有媽媽笑眯眯的。

最後就是大家分吃狀元餅的環節,它意味着每個人都能沾到好運。看着手中越吃越小的餅,我有些惆悵地説:“嗯,過了今天,還要再等一年才到明年的中秋節。”舅婆笑着説:“傻孩子,我們這兒的民俗節日活動挺多的,你看,冬至搓湯圓,進食補;春節蒸年糕,拜天公;元宵點燈,遊燈;農曆二月節包薄餅;端午節划龍舟,包粽子;農曆七月擺牲禮拜鬼,過“普渡節”,接下去才又是中秋節。”聽了舅婆的話,我又高興了,心想:住在家鄉同安挺好的,生活多有意思,多有趣味呀!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來:“我愛家鄉!”

中秋的讀後感 篇13

秋日,月圓,人也圓了。

終於等待到中秋日,遠離家的人們也陸陸續續的回來了。

只是聽説,如果不是工廠出事他們也不會回來。還好,外婆枯柴般的臉上終於有了一抹笑容。

他們,三個舅舅和他們的家人,時隔多日,終於再回來了,走進了熟悉的家。

三個舅舅家的房子很有特色,前面三棟特色各異的房子,後面一條小道把三家連起來。

往昔,我還小的時候。端着個飯碗三家看看瞧瞧,飯吃的特香。外婆笑盈盈的跟着我穿梭在三家。

三棟房子,背後,笑聲充滿各屋。

慢慢長大了,舅舅們結伴出去了,一家家大門緊閉,冷冷清清。唯獨年邁的外婆一人守着三屋子。

我大了,去外婆家的次數少了,週末不是在家寫作業,就是嫌外婆家太遠在家玩樂。偶爾去一兩次,看到最多的景象就是外婆端一把凳子坐在屋子後的小道上,坐在這頭,看着那頭。眼裏時常充滿淚光。

我經常看見外婆眼裏總有淚水,她總是不動聲色的用粗糙的大手一抹。我問外婆你怎麼總流淚,外婆用着家鄉話對我説,“外婆老了,總是會有淚水流出來,沒事。”然後轉過身去忙碌了。

龐大的房子,唯一外婆一人消瘦矮小的身影。

很小的時候,外公便去世了。媽媽談起我和外公的趣事,我總是迷茫的搖頭。我的記憶中也沒有爺爺奶奶的身影。只有外婆,一個年邁老人的身影。

秋天到了,落葉落了。今年,中秋國慶雙節來臨,那些有點陌生的人們回來了。

去給外婆送禮,未進門便聽見大舅媽的大嗓門,舅舅的笑聲。外婆笑盈盈的出門迎接,習慣性的大手一抹眼睛,擦去不知為何留下的眼淚,把我們一家迎進房門裏。

外婆少有的忙碌的奔波着,可臉上是蓋不住的笑容。

外婆的笑臉啊,仔細在腦海中思索去苦苦沒有印象。外婆好似總是板着個臉,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不愛笑了。好像沒見過外婆這麼開心。

晚餐前,飯菜香充滿整個走廊,有家的味道,有愛的味道。

飯桌上舅舅們聊天,外婆在旁邊認真聽着子女們的談話,有樂有悲,卻一臉幸福。

一天很短,我們一家吃完回去。晚上更深露重,外婆卻出來看着我們離開。

幾天連續在舅舅那吃飯,時間過的快。舅舅們的假期不長,只有幾天了,就要離開。

難得一個晚上,我在外婆家住,陪她。

外婆搬把小椅子,坐在院子裏,看着天上的明月。淚水它又流下了,也許我知道是為何。秋風蕭條,不見往年門口的樹,落葉刷刷的往下落。“嗒”一聲輕響,宛如小扣柴扉般,秋葉落地。

一泄如注的月光照在外婆的銀絲上,外婆的眼淚落在月光的懷中。渾濁的淚中,是説不盡的離愁。

中秋的讀後感 篇14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與月亮有關的千古名句。李白感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蘇軾吟誦:“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總引起人們的愁思,因為它象徵着團圓,意味着在這一天,家人團聚,共賞美景。

然而,並不是每個中秋月圓都能歡聚一堂……

古有杜甫“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明明自己置身長安,望月思念遙在他鄉的妻子兒女,卻以妻子角度設想展開敍述。也有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户搗衣聲。”中秋佳節,長安城內融融泄泄,而自己的丈夫卻遠在塞外征戰。更有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身為密州太守,卻七年未與親弟弟相見,酒意上湧,愁緒萬千。

今有多少山區留守兒童,小小年紀便難見到親生父母,只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平日生活困難艱苦,到了佳節之時,也只能是重複地幹活讀書。不知要等待多久,才能見自己爸媽一面。而城裏的孩子是否都嬉戲歡樂呢?其實也有許多的父母在外工作或出差,不能時時回家與他們團圓,留與他們的只有零花錢和玩具。也許這些孩子也曾經在每個早晨,每個夜晚坐在門口等待自己的父母,然而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中秋本應是幸福快樂的節日,但也是多少分別的親人互相思念的節日。從古至今,月亮依然高掛在空中亙古不變,然而人情的冷暖,悲歡離合卻是各不相同。

我感歎,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實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的讀後感 篇15

又到中秋月圓時。朗月當空,烏雲散盡,點點星光落在屋檐邊。月光一泄千里,既像當年楊貴妃翩然起舞時揮舞着的銀白水袖,又像廣寒宮裏的嫦娥,思夫淚流,匯成長河。任時光流轉,唯有這皓月,不變其容,不改其色,於這漫長歲月中,星輝亮目。

在這月圓之夜,我遇見你,我記得你。我當然不會試圖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來,就像你一樣,是我的就是我的。夏目漱石把“我愛你”翻譯成了“今夜月色真美”,喜歡的事物都要和你分享,月亮也不例外。

有人説這人生妙事,不過風花雪月四字。我覺得風是清歌不歇,吹徹高台;花是折枝粉黛,綻詩三百;雪是積賬飾晴,雕弓懶開;月是良宵清光,此夜難再。而又不過僅僅是天下為公我為母,山河洞房天星燭,我想和天下談個戀愛。來者泛泛,無阻而往,日夜以繼,是雜非究。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句“今夜月色真美”,不知道要鼓起多大勇氣,李白如此豪放不羈,參加宴筵都要高力士親自服侍更衣,替他拖靴。而他拜倒在楊玉環裙下,卻只寫下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檻扶露華濃。”,自知沒有未來,那便表達心意。當樑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是我”時,不知道該是怎麼的錯綜複雜,而又當林徽因説“這個問題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時又該是如何欣喜若狂,無數猜想在那一刻灰飛煙滅,可能在樑思成心裏,不論前塵往事,她這一句回答就夠了吧。

媽媽,其實我也很想對你説一句,今夜月色真美。無關風月,只與你我。

中秋的讀後感 篇16

今天是中秋節。晚飯時,爸爸媽媽聊起了他們小時候過中秋節的一些趣事,我覺得很有趣,最有趣的就屬敬月光了。

那時候的中秋節,家家都會敬月光。人們會買上好多月餅,從大到小,一層一層的疊放在盤子裏,堆成寶塔狀。一般都是擺六個,表示“六六大順”。月餅放好了,還要擺上很多時令果蔬。比如:蓮藕、菱角、柿子、石榴等等。其中,蓮藕也有講究,必須用一整根的“全藕”,寓意事事有頭有尾。最後再點上一炷香,再泡一杯茶放在院子中間的桌子上,大家就圍着桌子坐下聊天,賞月。

我的老婆婆很相信,中秋節這天的月亮是有靈性的,敬過月亮的茶水千萬不能倒掉,要留着第二天早上洗眼睛!她説這茶水是被中秋的月光照過,用它來洗眼睛,就能讓眼睛變得像月亮一樣明亮呢!

可惜,今天是個陰天,敬不了月,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月光茶。我又想到那些在遠方,過節不能回家的人,他們肯定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吧!

希望明年的中秋節能有好天氣。“但願晴”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的讀後感 篇17

中秋明月盈我心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賞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深秋,天高雲淡,收穫浪漫的季節。路上的梧桐葉隨風飄落飛舞,黃黃的,紅紅的,一疊疊的鋪滿一地,煞是好看;牆上的爬山虎卻綠色喜人,鬱鬱葱葱;一叢叢路邊的小草被微風吹的搖頭晃腦,好不可愛!蔚藍天空上,偶爾會發現一羣羣南歸的大雁,它們一會兒排成“一”字形,一會兒排成“人”字形,秋的訊息就這樣來了……夜色降臨了,一輪明月高高的掛在天上,絲絲秋風拂過面頰是那麼清涼。一地如銀如霜如水的月色和時時響起的手機信息聲告訴我,又是一箇中秋了。白色的月光通過玻璃不緊不慢的飄灑進來,細細的籠罩着我的蝸居,籠罩着我。思緒如天馬行空縈動,記憶象行水一般流落,心情展開笑臉,温馨一片片……想起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曾經過往,我愛的人們、愛我的人們……他們的身影開始在我心裏交替出現,我想念着他們的音容笑貌,懷念發生的一切讓我刻骨銘心的往事……紛囂雜亂的生活,忙忙碌碌的工作,沒完沒了的事情,讓我們的心情總是飄忽不定。中秋,給了我們一些難的的寧靜,一些人情的思念,一些心靈的休憩、一些祝福的傳遞……讓我們不再感覺孤單和冷漠!這個季節,我收穫了親情的撫慰,收穫了友情的關懷,收穫了懂我之人的深切愛意,收穫了學習成績的認可,收穫了書香給我帶來的快樂……我知足、我感謝、我開心……燦爛的一笑好嗎?永遠拂去深秋心靈深處的陰影,從此以後深秋的景色不再淒涼。

今夜,我輕輕地彈奏一曲,在這柔和的月色中,在這淡淡的思念裏,把月光的清冷揉進了這悠揚的曲調中,好一個花好月圓……

中秋的讀後感 篇18

2022年農曆8月15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對於別人來説節日是快樂的,可我卻度過了一個別樣的中秋。清晨,我被一陣“轟隆隆”的響聲驚醒。睜開朦朧的睡眼,我低聲嘟囔着:“天塌了?也用不着這麼誇張啊!”走到窗前,我向外一看,幾台大型機器在運轉着,周圍還有很多鋪路工人忙碌着。咦,今天不是中秋節嘛?大家都在休息,他們怎麼還在工作呢?難道他們就不想家嗎?好奇心驅使着我快步走向了爸爸,問他:“爸,工人們為什麼不過中秋節呢?”老爸告訴我:“過啊!”看着我疑惑的樣子,爸爸又補充道:“早上我出去的時候,看見他們每人發了一塊月餅。”“什麼,吃塊月餅,就算過節了?”我看着窗外工人們辛勤勞動的身影,明白了,他們是為了祖國的建設、都市的繁華、人們出行的便利,放棄了中秋佳節,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放棄了個人的休息……天哪!他們在這個團圓的節日,看着那圓圓的月餅,是否會落淚、是否會感歎呢?真應了那句古詩——“每逢佳節倍思親”。

此時,我又想起了媽媽,她和這些工人一樣上班了,為了美容院的經營,為了能給顧客帶來美麗和健康,她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辛勤的工作着。她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多陪陪我。每當我看到她那歉疚的、關切的目光,我深深的理解她,在事業成功的背後是深深的苦澀。“轟鳴聲”一直在持續着……,工人們還在工作着……,沒有停工、沒有休息,儘管他們已經疲憊不堪,儘管他們已經支持不住。媽媽呀,工人們呀,所有在節日裏辛勤工作的人們,你們快去歇息吧!中秋佳節月圓人團圓,今天你們就別累了!這個中秋,我過得很不一般!

中秋的讀後感 篇19

小時候,我吃月餅,只圖好不好吃。可現在,當我在吃月餅的時候,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蘇東坡先生説:“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已經成為了絕句,但絕句也有它自己深刻含義。此時,正值中秋佳節之際,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月餅賞月,那種美滋滋的“味道”無時不讓人感到非常幸福。然而,有人就嘗不到這種美滋滋的“味道”。他們依然忍着不能於家人團聚的痛苦,“奮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們是誰?他們就是保衞祖國領土完整的邊防戰士。在冬天,他們頂着零下40多度的寒冷天氣每天都在巡邏。風是飲料雪是歌,邊疆嚴寒奈我何。餓了,吃雪;渴了,把雪當做是水。受那麼多苦,沒有關係,我們願意,我們為我們的職責感到無上光榮。為了國家領土完整不受侵害,我們死了也值。在南方,長長的海岸線上,夕陽映照着戰士們的忙碌的身影。説句心裏話,他們也想回家,説句心裏話,他們也不傻。也許家中的老母親以白髮蒼蒼,但戰士們心中清楚:有國才有家。正如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中所唱的:保祖國為人民就是保家鄉。他們懂得從軍路上的風吹雨打,既然來當兵,就知道身上扛着的光榮使命。

中國的邊防史上書寫着他們不朽的光輝歷程。我國有着綿長的疆界和大陸海岸線,還有遼闊的海域和眾多的島嶼,他們就是祖國的門户。在這裏,我向所有守衞祖國疆土的邊防戰士説一聲:“你們辛苦了,同時也祝願你們及家人中秋節快樂。”

中秋的讀後感 篇20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因為已經入秋,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被稱為“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到了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時至今日,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依舊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頗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味道。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人們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和月亮相似的那個位置,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繫是在明代,具有關資料説,當時,北京城市裏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製作月餅,用於自身和贈於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但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範,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

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閤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製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隻限於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那高掛的一輪圓月,象徵着每個人心裏嚮往的團圓吧。

中秋的讀後感 篇21

每年的中秋,照例是放假的。

今年的中秋節剛好是星期一,連放着三天假,我自然無比高興。作業早已在週末做完,等到中秋這一天的晚上,等到那一輪白玉盤升上天空的時候,我便學着古人的模樣——賞月。

我來到客廳,拿了小板凳坐在走廊裏,抬頭認真地看着漆黑的夜空中那皎潔的明月。此刻,媽媽正在燒飯,不時從廚房傳來“嗒、嗒、嗒”的切菜聲。爸爸在客廳陪着牙牙學語的弟弟玩,弟弟被逗得發出“咯、咯”的笑聲。

我看着明月,便想起了那首著名的中秋詞——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貶官外地於中秋之夜思念弟弟蘇轍寫下的。當我讀到“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時,浮現的是蘇軾翻來覆去,睡不着,抱怨那一輪皎潔的明月偏偏在人離別的時候照耀人間大地;而當我吟誦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時,心裏便不由得瀰漫着一絲揮之不去的感傷,也彷彿看見了蘇軾抬頭仰望明月的無可奈何,團聚對千年前的蘇軾來説顯得那麼遙不可及,彌足珍貴。

相比之下,我從未曾體驗過蘇軾那種遠離家鄉、不能和親人團聚的孤獨、感傷。對於年幼的我來説,一家人都在身邊。但我卻經常忽視這美好的時光,認為這不過是一件最平常的事了。隨着老師給我們講的古詩詞越來越多,我逐漸有些理解那些思鄉的遊子們的心情了,我所忽視的正是他們求而不得的。也許在這些遊子心目中能回到家鄉,能和親人團聚勝過了一切。

突然間從廚房裏傳來“刺啦”的聲音,原來是菜下了油鍋。我看着爸爸陪着弟弟玩得不亦樂乎,於是我進了廚房準備去幫媽媽的忙,沒成想被媽媽説成是“礙手礙腳”,讓我等着吃飯。於是乎,我只能在一旁靜靜地看着。

窗外的月光灑落進來,一切都顯得那麼温馨,我又想起了《水調歌頭》的最後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千年之前的東坡先生,你讓我懂得了應該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時刻刻。

但願人長久,牽手共嬋娟。

中秋的讀後感 篇22

望着別家團圓的背影,嚴肅的姥爺便變得有些憂鬱,我也倍感孤獨,唉,誰又不希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呢?

中秋雖到,月卻消失不見,家裏也很冷清。十五的時候,姥爺帶我買了些文具和菜,雖説家裏不團圓,但我們還是做了團圓飯,姥爺今年已經是第二年沒人與他過節了,在家裏,為了能讓姥爺開心,我天天與表妹佳一視頻。姥爺在中秋晚上的飯菜做得也挺豐盛的,比普通時候多做了好幾個菜。我每天都會和姥爺聊會兒天,姥爺似乎開朗多了。我也很想媽媽。雖然姥爺在表面上顯得若無其事,但我晚上起來喝水時,總會聽到姥爺的抽泣聲。

每到清晨,姥爺依舊早起,每次我和媽媽通話時,我都會問:“媽,為什麼所有人都沒有回來陪姥爺?”她也很惋惜地説:“我也想回去,可是我剛回來。而且媽媽也要工作,你大姨和舅舅也要忙工作。”我失落地掛了電話。親人如一縷風,本可以帶給你無限的力量的,可是,他們……

中秋節那天,我還陪姥爺去了姨姥姥家,姥爺看着姨姥姥的女兒一個個回來,變得更傷心了。本來我是想讓姥爺和姨老爺嘮嘮嗑,但我沒想到他更傷心了,我也很傷心,看着別人家的孩子都和媽媽團聚了,我更想念媽媽了。家裏有許多月餅,但,我和姥爺都沒有吃,月餅代表團圓,但我們家卻一點兒也不團圓。我還是很開心,我還有姥爺,他會帶我買許多好吃的,會叫我起牀,會幫我晾上水,我不用奢求別人,我覺得,姥爺也可以像媽媽一樣照顧我,雖然沒有媽媽那種親情。

我想對姥爺説,雖然這個中秋沒人陪你過節,但你還有我,我可以做家務,刷碗、燒水、做飯。如果明年媽媽他們還是沒有陪您過節,那我還陪您過。姥爺,開心一點,想想你還有我,有你,就是團圓。

中秋的讀後感 篇23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坐在陽台上,仰頭凝望天空那一輪皎潔的明月。

天空是一種幽深的紫色,明亮的月亮高高掛在天空,弟弟指着一朵烏雲説:“姐姐你看,有一朵烏雲要遮住月亮了!”真的啊,那一朵烏雲慢悠悠地飄過來,遮住了明月,把它分成了一大一小兩個部分。

就像媽媽和孩子分離的時刻。弟弟想的跟我一樣,他在一旁焦急的念着,不可以呀,媽媽和寶寶不可以分開……

媽媽笑笑安慰他説,不會的,今天是中秋,一切都會很美好。幾分鐘後,那朵烏雲飄走了,我們笑起來,月光温柔地籠罩着我們。

是啊,今天是中秋,有人和家人團聚在一起,有人千里相隔,但,那輪明月永遠不會黯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無論身在何處,有月亮的地方,就不會有孤單。

中秋的讀後感 篇24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小時候不懂的中秋節,長大了越來越懂了。

因我國中時代起就在異地求學,記憶裏的中秋節還是孩童時代的中秋節:手裏拿着五仁月餅跟小夥伴們在夜幕下追逐着瑩瑩之火的螢火蟲,在秋收的田野裏,歡笑嬉戲。童真又有趣的年代,中秋節只是我們心目中可以吃月餅吃點心的日子。

而如今,已近而立之年的我,似乎越來越期盼着中秋節,只因這是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與爸媽團圓,與手足團圓,與兒時的小夥伴團圓。工作在異地,回家就成了奢侈。每年一兩次的回家,就成了我人生中的奢侈,而中秋節,便是我的奢侈。仔細想想,卻想不起自己走過的二十九年裏的中秋節有幾年是在故鄉跟爸媽一起。我已經走到了而立之年的前夜,爸媽卻已走過了耳順之年,我卻又期盼着中秋能慢點來,好讓我爸媽能老的慢一些。

二十多年來因為上學和工作的原因,自己離鄉在外,很少能在中秋節那天趕回家跟爸媽一起相聚,久而久之,中秋節在我的心裏似乎越來越不重要,每逢中秋節僅僅是給爸媽打一個電話噓寒問暖,而有時甚至電話都忘記打,異鄉的生活經歷磨掉了我心裏思鄉的稜角,只剩下一絲絲若有若無的鄉思情愫。

今年的中秋節越來越近了,也許能回到故鄉跟爸媽團聚,也許還是在異地看着跟那個跟故鄉一模一樣的月亮。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雖然中秋之夜不管在何地的我們都有着同一輪月亮,但我們都堅信只有故鄉的月亮才是最明亮的。中秋之夜是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只有故鄉那掛在樹梢上的月亮,而我,吃着月餅,躺在草垛上,看着漫天的星星和飄忽忽的流螢,等待着媽媽的呼喚……

有人説中秋節有兩杯酒: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而我的中秋節卻只有一杯酒,敬我那遠方的故鄉。

中秋的讀後感 篇25

葉落知秋,秋天就這樣在葉子的歡迎下到來了。

隨着秋天的到來,果園裏碩果累累;隨着秋天的到來,穀穗彎下了腰;隨着秋天的到來,大雁朝南飛去;隨着秋天的到來,葉子們爭先恐後的投入大地的懷抱;隨着秋天的到來,農民伯伯的臉上盪漾着微笑。

月亮就靜靜的躺在天邊,好似一塊玉盤,散發出迷人的光芒。“團團圓圓”是中秋的意義,一家人坐在柔美的月光下賞月是人們在中秋所希望的畫面。“月餅”是中秋的象徵,一家人吃着月餅,聊着家常,別有一番風味“嫦娥奔月”是中秋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小時候,每到中秋節,隔壁家的王奶奶就會對我們幾個小孩子説一遍,我們幾個小鬼頭就時常問王奶奶,“嫦娥漂不漂亮?”“嫦娥一個人在月亮上沒有人陪她玩,真可憐啊!”王奶奶也就只是笑着看着我們扯東扯西,然後從背後拿出幾個月餅,我們幾個就嘻嘻哈哈的搶過,跑到河邊去看月亮,也忘了對王奶奶説“謝謝”了。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們幾個孩子還一起約定以後一定要到月亮上去看嫦娥哩,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們還是很單純了啦。

現在的中秋節沒有以往的中秋那麼有意思了,説不出少了些什麼,大概是因為現在科學迅速發展,物質經濟又高速上升的原因吧,王奶奶也去世了,幾個小夥伴也在以各分東西了,好想再聽王奶奶講一次“嫦娥奔月”,好想再一次嘻嘻哈哈的從王奶奶手上的月餅,好想再一次和小夥伴們討論月亮,討論嫦娥,是否還會説出那麼充滿童真的話語,好想念我們幾個在河邊懵懂的望着月亮時的那時的嚮往神情。小夥伴們,雖然我們也有幾年不曾見面,在這個中秋節,你們是否會想起我呢,我好想你們啊!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九年級:陽津

中秋的讀後感 篇26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引

蘇東坡的這首情款款的詞,把我的思緒牽入到着濃濃的中秋!

時間真快,又是一年中秋,月兒圓了缺,缺了圓!佳節,親人,團聚在一起,吃着月餅,喝着美酒,嘗着媽媽親手做的芝麻糖餅,那種幸福濃的似酒!看着已滿頭白髮的父母那欣慰的笑臉!心裏真的好酸!對於他們來説幸福很簡單,就是兒女陪在身旁,就是團圓!

在這個夜,又有多少離人不能團圓,只能對月遙寄一份思念!讓風捎給遠方的親人一份涼夜裏的暖!

時值深秋,一場雨過後,天涼了又涼,藏在心裏的一份思念,也隨着每年的月兒,淡了濃,濃了淡!生活的艱辛也在心裏,酸了甜,甜了酸!

人生也許真的像這中秋的月亮,亮了暗,暗了亮,散了聚,聚了散!有時拿着針線,思念滿滿,卻繡不出團圓!月圓依舊,人再也約不到黃昏後!

對月悵然,太多的往事,如一地流書難再拾起,任一輪明月把回憶再次悄悄的綴點!揭開曾經的紗幔,不讓情愫結繭,掬一捧清輝,希望能洗去對昨日的眷戀!

歲月的皺紋裏,慢慢的老去着曾經的誓言,期望都滴成了水,只剩下這瘦瘦的筆尖!蹣跚的寫着乾癟的思念!

一杯濁酒,情濃濃,再也喝不到朝朝暮暮生死相守!

夜風習習,皓皓晴空,中秋月圓情難圓,今夜,把月亮捏成一個圓圓的思念,寄給熟悉又陌生的你!把愛在心底澆灌,讓月在心裏圓!

中秋的讀後感 篇27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早在遠朝的時候就有,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是人們的傳統,它流行於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以及朝鮮,日本等幾個周邊國家。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今年的中秋節對我來説是淒涼的,爸爸媽媽因為工作都沒有回家,中秋的夜晚,一個人獨自呆在家裏,吃着那本該美味的學餅心裏無盡的難過就在中秋節的前一天父母打開電話使我那高興的心情一落千丈,他們説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每次聽到這句話我心裏是多麼痛,他們已經好幾個中秋沒回來了可是每次都是這句話以前我總是認為他們不想回家,現在想來是多麼的可惡父母為了我中秋都不回家我還埋怨他們看着天空中明亮的月亮,我想對多父母説:“”爸媽,我想你們,“

我在以前,父母在家的時候從沒感到中秋節有什麼意義,可是有種“今夜月明人盡望,家”,這個中秋又是一個難過的中秋的感覺可如今卻有。

中秋的讀後感 篇28

又是一箇中秋,心情很複雜,或許和今晚的月亮一樣吧,等了很久很久,卻遲遲不肯出現。有着一點點的快樂,但又有着一點點的憂傷,想來也是有些原因吧,無論怎樣,今年的這個中秋節可以説算得上是很令人難忘了。

(一)月餅

中秋臨近之時,家人已經買回了不少月餅,但是卻毫無興趣,也不知道究竟是為什麼,可能是一路走過的十六年裏吃過的月餅太多了吧。現在回想起來,每一種月餅都已經嘗過了,就算今年沒有吃到可能也不會後悔了。但是今天卻又突然想起要買幾塊吃,我想大半原因是為了感受一下中秋的氣氛,也算是證明自己確確實實度過了這樣的一箇中秋吧。

(二)月亮

今年中秋的月亮是很不給面子啊,畢竟一年會經過許多個農曆十五,但是象徵團圓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只有一個啊,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圓月可以説已只有這一個了。可是卻偏偏趕上了陰天,把月亮最為美好的笑臉完全遮住了。很希望看到,即使是月光,但是照此看來,今晚是沒有什麼可能了,也許一直等待,等到夜深之時才會吧……

(三)朋友

中秋與國慶正好趕到了一起,本以為在這個短暫的假期中會有個好心情,但是誰知卻又出了點問題,應該説是朋友的問題吧……從來都説我相信自己,可是我想我會更關注朋友的每一點點感受吧。我有很多的希望,我想説是自己最珍惜的一個希望應該就是朋友能夠快樂,真正得到快樂。我珍惜朋友,珍惜曾經擁有的以及現在的朋友,我想信我不能夠缺少朋友,畢竟在我最為需要的時候還是她們給了我幫助,最大的幫助,所以我一直相信,毫無置疑的相信。這個中秋,我把我最真摯的祝福,可以説是我全部的祝福都送給了我的朋友,希望她們能夠真正快樂。

找了很長時間,才發現這正是今夜裏心情很複雜的原因吧。其實能夠寫下這篇文章也多是為了朋友們。雖然説感謝有些見外了,但是從假期裏到現在,還是應該感謝一下了。

(四)祝福

祝福吧,對這並未出現的月亮祝福吧,也是為了我的朋友而祝福吧。我的願望也就是如此了,只是希望你們都能夠快樂,我相信。或許有些簡單了吧,但仔細想來卻又並不簡單。其實就是這一句話,在這之中有太多的感慨與期待了,我想你們應該能夠感受得到吧……

(五)過去

過去的就過去吧……還是那句話:Pastpassed。突然發現這句話已經説過好幾遍了,但幾乎都是躲着同一個人説的,然而每次表達的感情卻又都不相同。僅僅兩三天,度過的卻很漫長,確實非常漫長。發生的事太多了,而這次又是發生在同一個人的身上,而每一件事我的感受又有所不同,巧合?但願是這樣吧。

朋友,你真的變了麼?我相信沒有的,我永遠相信我的朋友,永遠……只需要做回自己,真實地自己,這樣也算是滿足了我的願望了。我相信你會回來的,我相信你會快樂的,我相信你會將一切的悲傷都忘記的。應該忘記的就一併忘記吧,或許讓它成為一種記憶會更為美好。這一切本不該發生的……

還是想一下那一個假期吧,我想那是最好的見證。任何事情都會過去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六)菊花

在寫下這一篇文章的時候,靜靜的聽着《菊花台》,也許通過這樣會有更多得感觸吧。北方,從未看見過菊花,至少我是沒有的。秋天,中秋,應該是賞菊的好時候了。真的希望在以後的那一箇中秋節能夠看到菊花,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能再和朋友們相聚……也算是沒有任何遺憾了。

中秋的讀後感 篇2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天是2021年中秋月圓時。建黨100週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四五”開局之年……歷史與未來在2021年交匯,銘刻着中華民族一個個激動人心的圓夢時刻。“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鬥。”一程又一程,大國領袖步履堅定,帶領全國人民一步一個腳印,砥礪前行,奮鬥不息。

我和喜歡秋天者一樣,鑑賞她的美難以言喻。當一片枯葉隨風而下,滿目的金黃就會湧起收穫的希望。當秋天姍姍而來,接着就是中秋節。

金九銀十,花好月圓,又是一年中秋至。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全家歡聚一堂。此時,14億中華兒女共賞月,共享團圓之樂。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間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中秋時節入深秋,喝茶解乏。入秋之後,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容易出現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症狀。除了調整起居、保證睡眠、加強鍛鍊而外,手邊常備一杯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明亮的月色、淡淡的茶香,家人間的"閒話家常",何嘗不是一幅温馨美好秋景畫面。

中秋賞月嘗餅品茗,讓你美食和身材兩全其美。中秋天氣涼爽,團圓佳節,美食當前,難以抵擋,不知不覺胃口變得大了,不知不覺體重也變重了。這個時候品一壺茶,有助於刺激腸道蠕動,促進食物消化,有清腸胃、減肥的功效。

秋風起,秋月明,詩情畫意、盡顯風雅;而茶韻之雅,悠然、淡定、從容,與秋意神韻相通,妙不可言。

四明山位於寧波市和紹興市5縣市區內,今晚在四明山賞月,作《四明山老沈家茶宿中秋賞月》詩一首:

得資深媒體人洪斌先生《四明山老沈茶宿中秋賞月》,真天下佳處也,神遊之,次其韻,七律。

中秋的讀後感 篇30

從書中抬起頭,通過朝南而開的窗户,才發現今天是中秋,一輪皎潔的圓月已經升在夜空中了。她把月光灑向大地,給大地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輕紗。我放下書凝望着出神。看着象徵着團圓的月亮,我不禁想起了一年級時和們一起過中秋時的情景。那時,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甜甜的月餅,用不標準的普通話訴説着對家人的懷念。

此刻坐在窗前,看着又圓又大的月亮掛在天上,想起兒時在鄉村裏和小夥伴們在的月光下追逐打鬧;在月光下吃月餅、花生、瓜子;在月光下聽父母談論話題……可是,這樣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起玩樂的夥伴也四散而去,奔向大城市。

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象徵,可是一些遠在他鄉的遊子們卻難以與家人團聚。錢學森,一位聞名天下的巨人,在美國的21年間,是多麼想念家人啊!可是為了祖國的建設,夜以繼日地學習和研究,為的就是早日回到祖國,為國家做出貢獻。錢學森在中秋佳節,思念祖國的心情,我們都能感受到。

再説保衞祖國的邊疆戰士把!在中秋節,他們看着圓月,卻不能與家人團聚,俗話説“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話雖説是寫九九重陽,但用在戰士身上,卻一點也不為過。戰士們為了祖國,了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多麼偉大的精神啊!

…………

我望着月亮想了很多很多。涼風習習,夜已深深,我躺在牀上,做起了關於月亮的夢…;

中秋的讀後感 篇31

中秋佳節,天氣正趕上雨過初晴,萬千雲霧盡數消散。晴天白日,大片的雲朵,似山、似嶺,在空中飄行。季節雖已入秋,但花草樹木卻似仍在夏末般競相爭豔,但太陽卻未顯毒辣,反有一副秋日杲杲之意。

傍晚,夕陽西下,秋風拂面,雖軟柔但略顯寒冷。晚霞將天空灼得火紅,像一幅絢麗的油彩畫。不消一頓飯的時間,夜幕悄然無聲地降臨,窗前雖沒有了夏日的滾滾熱浪,但蟬鳴仍掛在樹梢。這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才十四,月亮高掛天空時,早已似個白玉盤了。

我守在窗前,看着那明亮而又圓的月亮,不由得低頭思忖,思緒又回到了一年前。那時的我,剛入國中不久,看着明月,可能也在思考吧!這一年來,有歡樂,有痛苦。在最歡樂時,我想過享受;在最無助時,我想過放棄;在努力時,我想過奮鬥。當我走過來時,發現自己又成長了不少。

“生活”或者説“活着”,正似著名作家餘華所説:“活着在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苦難、無聊和平庸。”

在這個中秋節,我也祝福我的家人們,同學們,老師們,朋友們,節日快樂!

中秋的讀後感 篇32

中秋的夜是美好的。陰暗的月牙會變得又亮又圓,一大家人常常會聚在一起,吃着月餅,共享月光,相互談天!

但今年的中秋之夜似乎有些不盡人意。大雨不斷地拍打着地面,天上連顆星星都沒有,更別提賞月了。

雖然缺少了一種韻味,但中秋的氣氛還是有的,我們一家人把桌子搬到屋檐下,桌上堆放着多種樣式的月餅,依舊談笑風聲。

雨愈下愈大,愈下愈急,老天彷彿沒有停下的意思。

不知是誰突然提到了近期的沉船事故,我的心一下子變得沉重!

前幾天,我在電視報道上看到湖南、紹興發生了一場沉船事故。據調查人員介紹,船裏共有名50乘客,其中38人獲救,喪生了11人,失蹤1人。船內大部分是學生,而那些學生都是為了能儘早趕回家去,在中秋之際和父母團圓……

想到當時死難者的家屬們那種撕心裂肺的場景,我的心微微緊縮。別的人家在中秋之夜相互團聚,吃着香甜的月餅,而他們卻在承受着喪失兒女之痛……

我突然發現我是如此般的幸福。中秋之夜,一家人圍團而坐,桌子上擺放着各色的月餅,隨意的拉着家常,即便沒有月光但卻勝似月光。而這些,不正是那些喪失親人的人們的渴望嗎?

我回到屋子裏拿了幾隻蠟燭點燃,大家問我點蠟燭做什麼,我只是説為了更增添節日氣氛。但其實我是在為生者祈福,願逝者安息。

通過燭光,密集的細雨還在不停的墜落。中秋之夜,顯得有些涼意。

中秋的讀後感 篇33

佇立在天樓的小花園中,晚風輕輕地搖曳着一園蒼枝秋蕊,也搖碎了滿園月影。幾枝桂樹,在娑娑慢舞中散發岀浸人心脾的芳香。中秋那輪月,比昨夜更園更亮也更清,怕是為迎這天下人家團圓時,在瑤池中浴過罷?冰輪中那株梭蘿,枝更清晰葉更亮。樹下吳剛,正在嫦娥輕舒廣袖,蔓妙的舞影下,手捧桂花佳釀,笑盈盈的邀天上人間共慶團圓。然而我心,卻輕飄幾縷淡淡的惆悵……

不知多少年,奔波在外的兒女們再也沒回來過中秋了。兒子,此時你可曾還岀差在外省他鄉?兒媳你可是還在電腦前,為重樓疊影間勾劃-抹濃濃的綠意和斑斕多彩?女兒啦,你還釆訪在人家歡聚的笑聲中?

好懷念那年中秋,皓月下,兒子你包滿嘴月餅,搖着正含笑望月的我,眨巴着眼問:爸月餅為啥沒月亮大?我説月餅比月大,因為它包的是人間的親情餡,裹的是親人的團圓芯。你嘟囔,嗯,不懂不懂。女兒你指着明月問,嫦娥姑姑咋不回家過中秋?她一個人好孤單喲。清輝桂馨中,一家人那融融之樂……

我好想,素月下一壺香茗一盤月餅,兒女承歡膝前,共話人間滄桑,在桂香和明月共釀的清趣中慢品那份濃濃親情。然而,嗟也乎,年年歲歲中秋夜,月正皎潔輝正清。人在旅途鞍未下,闔家相聚夢裏景。

但我心知,萬里求學,山遠水遙;求職受聘,殊多不易;尋知求愛,也許情殤;建家立業,力竭神疲;養兒育女,勞心費神……在這茫茫人海中,你們也擠得艱辛。滾滾紅塵裏,你們也跌闖得太不容易。生活的重負,壓得你們意亂神傷,已荒疏了回家的路。關山重重,你們再經不起匆匆來去折騰。你們,是情非得已,萬般無奈……

我更明白,你們雖遠在他鄉,但故鄉這輪朗月,總是常掛在你們心幕上。中秋月夜的清風,常會在你心海蕩起陣陣漣漪。舊居中的父毌,會時時溢岀你的眼眶走進你的夢裏。不是嗎,翻開書本走上網頁,多少遊子在對月深情的呼喚,多少在外的兒女,杯未曾舉卻早已淚灑千行。

我想説,兒女們啊,父毌能理觧你們指間燃燒的明明滅滅的無奈和月下久久徘徊的悵惘。只要你們學業有成不讓父毌心血成湯;只要你們在某棟樓裏有個自已的座位;只要你們在月下成雙……只要你們的腳步堅實,腳下的路也走得順暢。天下的父母都會悄悄淡了這份聚散情,慢慢撫熨這塊渴昐傷。好兒女志在四方,你們大步朝前走!莫在月下頻回頭。你們別愧怍,舉杯笑吧!那笑聲會在父毌臉上的皺摺裏盪漾!你們莫遺憾,對月唱吧!唯願你們的歌聲比父輩更敞亮!那將會比你們匆匆歸來依偎着我們,更舒心愜意得多!再説,縱然萬水千山相隔,總還有那高懸的玉盤託裝父子眷顧的心相望的眼。相別的時光再久遠,總常有那多情的嬋娟傳遞着親情的思念相聚的昐。夠了,這就夠了!

心念至此,欣然放懷:兒女遠千山,相聚心念間,邀舉琥珀杯,千里賀嬋娟。吟罷望月,月更朗潤;弄簫舞風,風更輕盈。飲一口清茗,我透身心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