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棚屋的讀後感

校園3.85K

《棚屋》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小説。是的,它寫了一樁聳人聽聞的虐殺女童案,但是那只是打開棚屋的一扇門。如果你覺得這本書的文學性藝術性都不是特別強,那或許因為作者威廉·揚不是一個作家。曾就讀於神學院的他,更像一位傳教士。在宗教被人們不理解甚至擯棄的當今,在人類日益浮躁的當今,作者和他的《棚屋》試圖構建一座橋樑,將人們重新拉回到上帝身邊。

棚屋的讀後感

在《棚屋》中出現的上帝,不是我在《聖經》中讀到的上帝。千百年來,白種人,特別是白種男人,因自己跟上帝膚色形象相似而自命高人一等。而那樣的上帝似乎也只屬於西方世界。但是《棚屋》的上帝不同,他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他可以是白種人,也可以是非洲人或亞洲人。他是你所希望的任何模樣。因為全人類都是他的孩子。

三位一體的上帝本就不屬於我們所在的三維空間。若上帝真的存在,他一定是來自多維空間的,所以無論我們從哪個角度去看,看到的他都是有限的。他遠比我們看到的、感覺到的和想到的更加偉大,無所不在。西方人把上帝描繪成白種男人,一方面是固然因為坐井觀天,另外一方面是人類一旦有了秩序,便試圖利用上帝。而上帝終是愛我們的,就像做父母的`,即使孩子犯了再大的錯誤,父母對於子女的愛也不會因此減少。倒是人類總是站在自己受到侷限的三維世界裏觀察上帝,是以無法理解上帝。

上帝從來不制定規則。伊甸園是個沒有規則的地方。上帝創造萬物,所以萬物存在即合理。這種思想也和我從《聖經》中讀到的不同。《聖經》中的上帝更加固執,更加喜歡告訴人類什麼事不要做(當然,是人類編纂的)。《棚屋》的上帝更像中國的老子所謂的道。上帝不讓人明辨善惡,因為善惡從來不是絕對概念。吃了智慧樹上的蘋果,“人類對世界的理解並不透徹,卻擅長斷言事物的好壞”,從此善惡是主觀判斷,而無關對事物本質的探尋、瞭解。瞧瞧吧,全球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多是人類主觀判斷善惡的結果。人類認為自己是可以獨立思考的,卻使得整個地球瀕臨毀滅。而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地球應該是像電影“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那樣。那時的人類並不懂善惡,要做的,只是在瞭解每一件事物本質之後,使自己能以最好最適合的狀態與他們相處。那是我們曾有過的家園。“讓我們祈求人類絕不要逃離地球,去別的地方傳播邪惡。”

上帝從不制定規矩,他只傳播愛。他從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類,因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才是真正的愛的方式。責任不是愛,期許不是愛。當夫妻之間、親人之間、朋友之間的關係要靠責任和期許維持的時候,那恰恰是因為愛的缺失。(每當從電視劇裏看到妻子責罵出軌的丈夫不負責任時,我就覺得淒涼。)三從四德不是愛,聖壇前的宣誓不是愛。當愛缺失之後,秩序和制度便會趁機滋生氾濫,讓我們背上負擔,越來越遠離真正的愛。因為“一旦廢黜了上帝,政府就變成了上帝”。黑暗只有在光明消失的時候才會出現。

當我們陷入自己的悲傷,就會看不到別人的痛苦,而當我們只看到自己的痛苦時,上帝就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所以要想時刻與上帝在一起,就要放下自己的痛苦和悲傷,而要放下痛苦悲傷,便要放下自己對事物的善惡判斷。譬如一顆毒草,它的本質就是一顆毒草,與善惡無關。我們只需要小心與它相處甚至遠離它以保護自己。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學會去原諒和包容。而學會了饒恕,便遠離了悲傷,與其説解放了他人,其實首先解放的是自己。這就是《棚屋》所要告訴我們的:從今天起,放棄自己的標準,重新學着愛和饒恕,重新認識世界。以上帝眼睛看世界。

標籤:讀後感 棚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