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合集15篇

校園7.8K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那麼,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合集15篇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1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説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7、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1、彈力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②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形變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③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力產生的重要條件:發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2:彈簧測力計

①結構:彈簧、掛鈎、指針、刻度、外殼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認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3)輕拉秤鈎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時力要沿着彈簧的軸線方向,注意防止指針、彈簧與秤殼接觸。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5)讀數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

説明: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製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有:温度計、彈簧測力計等。

1、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1、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學習方法

一、不要“題海”,要有題量

談到解題必然會聯繫到題量。因為,同一個問題可從不同方面給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個問題設置不同的陷阱,這樣就得有較多的題目。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體現教與學的測試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題目必是習以為常,我們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題,才得以消化和鞏固基礎知識。那做多了題就一定會陷入“題海”嗎?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

對於缺乏基本要求,思維跳躍性大,質量低劣,幾乎類同題目重複出現,造成學生機械模仿,思維僵化,用定勢思維解題,這才是誤入“題海”。至於富有啟發性、思考性、靈活性的題,百解不厭,真是一種學習享受。這樣的題解得越多,收穫越大。解題多了,並不就一定加重學生負擔,只有那些脱離學習對象實際,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的,才會加重他們的負擔。雖然題目不多,但積重難返,猶如陷入題海。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和質量,離不開解題,而且要有一定的題量給予保證,並以真正理解熟練掌握為題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同樣的道理,解題有法,但無定法。所以,我們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種不同的題。首先,文理科的思維特點有差異,文科側重理性思維,而理科側重邏輯思維。數學偏重圖文與函數關係的分析推導,而物理突出具體問題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題方法也是隨題而變,不同題目的解題方法一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統攬,或者用幾種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題目是千變萬化的。儘管解題要經歷審題(理解題意),解題(具體過程),答題(説明結果)幾個環節,但解題的方法是靈活的,因題而變。可能是簡單的,也可能是複雜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巧妙方法或綜合方法的適用。

因此,我們不能盲目地迷信某種模型解題,它會束縛你發散探索的思路,只能讓你走進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的死衚衕。提倡獨立思考,重在方法的遷移和變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麼就什麼,該用什麼就用什麼的理念解每道題,以不變應萬變。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使自己的腦子真正活起來,通過解題獲得成就感。

三、不貪難題,要抓“雙基”

題目有難易度之分。我們解怎樣的題更有助於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應該以解中檔題為主,這種題含有基礎性要求,同時又有能力提升的空間。也就是説解這類題能駕馭自如,那麼,面對有難度的題也不會一籌莫展,或膽怯退縮。現在,相當一部分學生好高騖遠,熱衷於做難題。貪大求難,但往往受挫,久而久之消磨了意志,望題生威。究其原因,底氣不足,還未到火候。要知道,所謂的難題就是綜合的知識點多,需要統籌的方法多,設置的情景新穎,問題的過程複雜,實際應用強。

但是,我們只要認真解剖,分立而治,分析背景,提取信息,善於轉化,複雜問題得到簡化。再則,再難的綜合試題往往設置了由易到難的思維能力梯度,使你逐級往上,不是壓根兒全然無知。因此,我們解題不必總覓難題。要抓基礎題和中檔題,逐步修煉,增強正確解題的自信心。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學習技巧

1、理象記憶法:如當車起步和剎車時,人向後、前傾倒的現象,來記憶慣性概念。

2、濃縮記憶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濃縮成"三線共面、兩角相等,平面鏡成像規律可濃縮為“物象對稱、左右相反”。

3、口訣記憶法:如“物體有慣性,慣性物屬性,大小看質量,不論動與靜。”

4、比較記憶法:如慣性與慣性定律、像與影、蒸發與沸騰、壓力與壓強、串聯與並聯等,比較區別與聯繫,找出異同。

5、推導記憶法:如推導液體內部壓強的計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歸類記憶法:如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叫速度,單位時間裏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密度,單位面積的壓力叫壓強等,都可以歸納為“單位……的……叫……”類。

7、顧名思義法:如根據“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稱,易記住這些力的方向。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2

第1節浮力

1、浮力是由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差產生的。

第2節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裏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第3節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1、浸沒在液體中物體,當它所受的浮力大於重力時,物體上浮;當它所受的浮力小於所受的重力時,物體下沉;當它所受的浮力與所受的重力相等時,物體懸浮在液體中或漂浮在液麪上。反之亦然。漂浮在液麪上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受到的重力。

2、浮力的應用

輪船:採用空心的辦法增大排水量。排水量——輪船按設計的要求滿載時排開的水的質量。潛水艇:改變自身重來實現上浮下沉。氣球和飛艇:改變所受浮力的大小,實現上升下降。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3

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

第六章物質的物理屬性

一、物體的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換算關係為:

1t=1000㎏1㎏=1000g1g=1000mg

測量工具:天平托盤天平使用説明

①、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時,應先將遊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再調節橫樑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

③、測量物體質量時,應將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移動遊碼,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與遊碼所示質量之和等於所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

A、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待測物體的總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測量值。向右盤裏加減砝碼時應輕拿輕放。

B、天平與砝碼應保持乾燥、清潔,不要把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盤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碼。

2、判斷天平橫樑是否平衡有2種方法:一種是等指針完全靜止下來,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另一種是指針在相對於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

3、質量是物體的一種物理屬性,當物體的狀態、温度、形狀、位置發生改變,但它們所含物質的多少並沒有改變,質量不隨物體的狀態、温度、形狀、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二、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測量方法:當被測物體的質量較小時,可以先測量多個物體的總質量,然後算出一個物體的質量。這種“測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測量的結果更精確。

三、物質的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質量體積

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則密度的公式可以寫做:

mρ=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體積的單位是米,則密度的單位是千克/米,

符號為㎏/m,讀作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單位有時用克/釐米,符號為g/cm。

2、在常温、常壓下,一些物質的密度(單位:㎏/m)

四、密度知識的應用

鑑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物理屬性,可以用測量密度的方法來鑑別物質。

除了用於鑑別物質外,還可以在已知密度和體積的情況下,利用密度公式計算該物體的質量;或者在已知密度和質量的情況下,計算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五、物質的物理屬性

物質的物理屬性包括:狀態、硬度、質量、密度、透光性、導熱性、導電性、彈性、磁性等。

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

一、分子世界

1、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中。2、分子間不僅存在吸引力,而且還存在排斥力。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

二、靜電現象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

2、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稱為正電荷;把皮毛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稱為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多餘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

4、摩擦起電並不是創造了電荷,而只是將電子由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三、更小的微粒

分子由原子構成。

原子是由帶負電的核外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構成的。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統稱為核子。質子帶正電荷,中子不帶電。

第八章力

一、力彈力

1、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稱為力。一個叫施力物體,一個叫受力物體。

2、形變的物體在撤去外力後能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使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在一定範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3、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符號位“N”。

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彈簧、秤鈎、指針和刻度盤組成。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⑴瞭解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使用時所測力的大小應在量程範圍內。

⑵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

⑶將彈簧測力計按測量時所需的位置放好,檢查指針是否在“0”刻度線處,若不在,應校正“0”點。

⑷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受力方向沿着彈簧的軸線方向;觀察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

二、重力力的示意圖

1、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物體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G表示物體所受的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公式G=mg表示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的關係。公式G=mg中,g表示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之比,約等於9.8N/㎏,在粗略計算中,可取g=10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對於物體所受的任何力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表示,這種表示力的圖稱為力的示意圖。

三、摩擦力

1、摩擦:靜摩擦、滑動摩擦、滾動摩擦。摩擦力: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

2、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會受到阻礙它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的大小有關,接觸面越粗糙、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在一定範圍內,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3、減小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和粗糙程度、在接觸面間加潤滑劑或用滾動代替滑動等可減小摩擦。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對這個物體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力與運動

一、二力平衡

1、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那麼該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當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時,就稱為這兩個力相互平衡,簡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條件: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時,兩個力才能平衡。

二、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

2、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稱為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式物體的物理屬性。

三、力與運動的關係

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物體在二力平衡的條件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物體所受的力不平衡時,其運動狀態會發生改變。

八年級物理學習方法

一、不要“題海”,要有題量

談到解題必然會聯繫到題量。因為,同一個問題可從不同方面給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個問題設置不同的陷阱,這樣就得有較多的題目。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體現教與學的測試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題目必是習以為常,我們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題,才得以消化和鞏固基礎知識。那做多了題就一定會陷入“題海”嗎?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

對於缺乏基本要求,思維跳躍性大,質量低劣,幾乎類同題目重複出現,造成學生機械模仿,思維僵化,用定勢思維解題,這才是誤入“題海”。至於富有啟發性、思考性、靈活性的題,百解不厭,真是一種學習享受。這樣的題解得越多,收穫越大。解題多了,並不就一定加重學生負擔,只有那些脱離學習對象實際,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的,才會加重他們的負擔。雖然題目不多,但積重難返,猶如陷入題海。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和質量,離不開解題,而且要有一定的題量給予保證,並以真正理解熟練掌握為題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同樣的道理,解題有法,但無定法。所以,我們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種不同的題。首先,文理科的思維特點有差異,文科側重理性思維,而理科側重邏輯思維。數學偏重圖文與函數關係的分析推導,而物理突出具體問題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題方法也是隨題而變,不同題目的解題方法一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統攬,或者用幾種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題目是千變萬化的。儘管解題要經歷審題(理解題意),解題(具體過程),答題(説明結果)幾個環節,但解題的方法是靈活的,因題而變。可能是簡單的,也可能是複雜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巧妙方法或綜合方法的適用。

因此,我們不能盲目地迷信某種模型解題,它會束縛你發散探索的思路,只能讓你走進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的死衚衕。提倡獨立思考,重在方法的遷移和變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麼就什麼,該用什麼就用什麼的理念解每道題,以不變應萬變。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使自己的腦子真正活起來,通過解題獲得成就感。

三、不貪難題,要抓“雙基”

題目有難易度之分。我們解怎樣的題更有助於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應該以解中檔題為主,這種題含有基礎性要求,同時又有能力提升的空間。也就是説解這類題能駕馭自如,那麼,面對有難度的題也不會一籌莫展,或膽怯退縮。現在,相當一部分學生好高騖遠,熱衷於做難題。貪大求難,但往往受挫,久而久之消磨了意志,望題生威。究其原因,底氣不足,還未到火候。要知道,所謂的難題就是綜合的知識點多,需要統籌的方法多,設置的情景新穎,問題的過程複雜,實際應用強。

但是,我們只要認真解剖,分立而治,分析背景,提取信息,善於轉化,複雜問題得到簡化。再則,再難的綜合試題往往設置了由易到難的思維能力梯度,使你逐級往上,不是壓根兒全然無知。因此,我們解題不必總覓難題。要抓基礎題和中檔題,逐步修煉,增強正確解題的自信心。

八年級物理學習技巧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

關於基本概念,舉例子: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説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

要清楚基本概念,首先,反覆看課本。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幾乎所有的尖子生都有如此的體會。課本是最好的老師。

很多同學會説:“課本那麼簡單,而考試又那麼難,看它有用嗎?”這種想法很不對。其實據我瞭解,但凡物理成績不好或平庸者,都是基礎知識不牢。他們自以為學好了,但實際上卻沒有理解好那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不信的話,你可以翻開課本目錄,一節一節地仔細回想相關的內容,這個時候你就會明白你的不懂之處在哪裏。對於一個物理概念,你要從深層次地去理解它。

比方説,兩個小球相撞,你從中能想到什麼?動量方面有什麼問題?能量方面有什麼問題?――並不是非得做題目時才想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仔細一想卻可以想出很多問題來;並且,這類簡單小問題就是億萬考題之根源。

其次,做一些簡單的題目。這第二步和第一步一樣,被許多人瞧不起。

他們可能認為做那些簡單的題目是降低了他們的身份,抑或他們忙着做難題,沒“功夫”去做簡單題。何謂“簡單的題目”?就是那些直接考察基本定義、定理的題目,比如課本上的習題和稍微複雜點的題目。

做這些題目,目的並不是正確的答案,而是吃透這道題,從簡單題目中聯想出一些東西。一些所謂的難題,其實就是由幾個簡單題目組合而成。

然後,多看參考書上的例題,做一些中等難度的常規題目。我個人最喜歡看參考書上的例題,因為題量少,並且很典型,解答也很規範。課後,做幾道中等題目實踐實踐,效果往往很好――不求多,幾道足矣。還是老話,做完後好好回想回想,記筆記。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4

第六章物質的物理屬性

一、物體的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換算關係為:

1t=1000㎏1㎏=1000g1g=1000mg

測量工具:天平托盤天平使用説明

①、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時,應先將遊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再調節橫樑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

③、測量物體質量時,應將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移動遊碼,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與遊碼所示質量之和等於所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

A、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待測物體的總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測量值。向右盤裏加減砝碼時應輕拿輕放。

B、天平與砝碼應保持乾燥、清潔,不要把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盤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碼。

2、判斷天平橫樑是否平衡有2種方法:一種是等指針完全靜止下來,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另一種是指針在相對於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3、質量是物體的一種物理屬性

當物體的狀態、温度、形狀、位置發生改變,但它們所含物質的多少並沒有改變,質量不隨物體的狀態、温度、形狀、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二、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測量方法:當被測物體的質量較小時,可以先測量多個物體的總質量,然後算出一個物體的質量。這種“測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測量的結果更精確。

三、物質的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

質量體積

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則密度的公式可以寫做:

mρ=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體積的單位是米,則密度的單位是千克/米,

符號為㎏/m,讀作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單位有時用克/釐米,符號為g/cm。

2、在常温、常壓下,一些物質的密度(單位:㎏/m)

四、密度知識的應用

鑑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物理屬性,可以用測量密度的方法來鑑別物質。

除了用於鑑別物質外,還可以在已知密度和體積的情況下,利用密度公式計算該物體的質量;或者在已知密度和質量的情況下,計算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五、物質的物理屬性

物質的物理屬性包括:狀態、硬度、質量、密度、透光性、導熱性、導電性、彈性、磁性等。

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

一、分子世界

1、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中。2、分子間不僅存在吸引力,而且還存在排斥力。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

二、靜電現象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

2、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稱為正電荷;把皮毛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稱為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多餘電子而帶等量的

負電。

4、摩擦起電並不是創造了電荷,而只是將電子由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三、更小的微粒

分子由原子構成。

原子是由帶負電的核外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構成的。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統稱為核子。質子帶正電荷,中子不帶電。

第八章力

一、力彈力

1、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稱為力。一個叫施力物體,一個叫受力物體。

2、形變的物體在撤去外力後能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使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在一定範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3、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符號位“N”。

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彈簧、秤鈎、指針和刻度盤組成。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⑴瞭解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使用時所測力的大小應在量程範圍內。⑵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

⑶將彈簧測力計按測量時所需的位置放好,檢查指針是否在“0”刻度線處,若不在,

應校正“0”點。

⑷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受力方向沿着彈簧的軸線方向;觀察時,視線必須與刻

度盤垂直。

二、重力力的示意圖

1、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物體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G表示物體所受的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公式G=mg表示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的關係。公式G=mg中,g表示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之比,約等於9.8N/㎏,在粗略計算中,可取g=10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對於物體所受的任何力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表示,這種表示力的圖稱為力的示意圖。

三、摩擦力

1、摩擦:靜摩擦、滑動摩擦、滾動摩擦。摩擦力: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

2、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會受到阻礙它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的大小有關,接觸面越粗糙、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在一定範圍內,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3、減小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和粗糙程度、在接觸面間加潤滑劑或用滾動代替滑動等可

減小摩擦。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對這個物體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力與運動

一、二力平衡

1、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那麼該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當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時,就稱為這兩個力相互平衡,簡稱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的條件: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時,兩個力才能平衡。

二、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2、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稱為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式物體的物理屬性。

三、力與運動的關係

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物體在二力平衡的條件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物體所受的力不平衡時,其運動狀態會發生改變。

物理八年級學習方法

會説。

“説”即“歸納”,根據測量數據,橫縱對比,歸納實驗結論。哪些數據可以進行數量上的對比,得出初步結論?如何對數據運算處理,得到進一步結論?歸納初步結論時,語言敍述要精煉,也要注意控制變量,還要注意結論的完整性。歸納進一步結論時,要明白進行加(求和)、減(求差)、乘(乘積)、除(比值)運算,是為了得到新的物理概念,與普通的數學運算是有本質區別的。

囫圇吞棗的學物理,沒有過程,就像蓋樓房沒有地基,是不牢固的。只會背概念,不會用概念,時間久了,那些物理名詞、公式、原理,就成了“天書”,不理解,不是“真經”。

物理八年級學習技巧

一、應降低起點,從頭開始。

我們要轉變概念,不要認為國中物理好,高中物理就一定會好。國中物理的知識比較膚淺,只要動動腦筋就能學會,在加上通過大量的練習,反覆強化訓練,對物理的熟練程度也會提升,物理成績也會穩步提高。可以這麼説分數高並不代表學得好。要想學好高中物理,就需要同學們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加上好的學習方法,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所以我們要轉化觀念,踏實的學習,穩中求進!

二、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思維的動因之一,興趣是強烈而又持久的學習動機,興趣是學好物理的潛在動力。培養興趣的途徑很多,從學生角度:應注意到物理與日常生活、生產、現代科技密切聯繫,息息相關。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物理現象,用到了很多的物理知識,如:説話時,聲帶振動在空氣中形成聲波,聲波傳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動,產生聽覺;喝開水時、喝飲料時、鋼筆吸墨水時,大氣壓幫了忙;走路時,腳與地面間的靜摩擦力幫了忙,行走過程中就是由一個個傾倒動作連貫而成;淘米時除去米中的雜物,利用了浮力知識;一根直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看上去筷子在水面處變彎折;閃電的形成等等。

有意識地在實際中聯繫到物理知識,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使我們明確:原來物理與我們聯繫這樣密切,這樣有用。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老師角度:應通過生動的學生熟悉的實際事例、形象的直觀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等引入物理概念、規律,使學生感受到物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結合教材內容,高中物理向學生介紹物理髮展史和進展情況以及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看到物理的用處,明確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明天的應用;根據教材內容,經常有選擇地向學生介紹一些形象生動的物理典故、趣聞軼事和中外物理學家探索物理世界的奧妙的故事;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強的問題等等。老師從這些方面下功夫,也可以使學生被動地對物理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激情。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5

槓桿

定義:一根硬棒(不易發生形變),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O轉動,這根硬板就是槓桿。

支點:槓桿可以繞其轉動的點O

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F1

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F2

動力臂:從支點O到動力F1作用線的距離L1

阻力臂:從支點O到阻力F2作用線的距離L2

注意:①槓桿一定是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②支點固定不動且一定在槓桿上③力臂是支

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線段,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連線,且力臂不一定在槓桿上

槓桿的平衡條件

槓桿平衡狀態:槓桿保持靜止或勻速擺動狀態

槓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為F1×L1=F2×L2

注意:①決定槓桿平衡的因素不是力,也不是力臂,而是力跟力臂的乘積②由槓桿平衡條件可知,力和力臂的大小成反比,即力臂越小,力就越小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即動力和阻力的單位要統一,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單位要統一,m和cm均可。

滑輪

定滑輪和動滑輪

定滑輪定義:軸被固定,不隨被拉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

特點:不省力,但改變力的方向。

動滑輪定義:軸隨被拉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特點:省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而且費距離。

滑輪組

定義: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的機械叫滑輪組

使用目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用滑輪組提起重物時動滑輪上有幾段繩子承擔物重,提起物體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幾(不計繩重和摩擦)。

機械效率

有用功和額外功

有用功:為達到目的必須做的功,用W有表示

額外功:使用機械工作時,克服機械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影響而多做的一些功,這部分功叫做額外功,用W額表示

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是總共做的功,叫做總攻,用W總表示。總攻、有用功和額外功之間的關係為

W總=W有+W額

功的原理: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機械效率

物理學,將有用功跟總攻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

特點:機械效率總小於1,用百分數表示。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物體重力的重力,機械自身的重力,繩子的重力,摩擦力等。滑輪組機械效率的高低與是否省力、滑輪組繩子繞法、物體提升高度以及速度等無關。

決定機械效率的因素:有用功和總功決定,分析機械效率的高低時不能只考慮一個因素。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①減小摩擦(加潤滑油)②減輕機械自重③增大物重(提高拉力)

國中物理高分答題技巧

分類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國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

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係數等;

④概念沒有定義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點、温度。

公式

公式——學習物理的鑰匙。

每一個公式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需要理解記憶。面對每一個公式不能機械記憶其等量關係,丹秋名師堂老師建議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擴展,這樣才能形成知識體系,提升學習物理的效率。

先做會的,先揀會做的做,一定要先把看上去一眼就會的先做完,這樣你就有一部分分穩穩的握在手裏了,你的心態也會不一樣了心理就有底了。

拿到卷子先用三分鐘時間大概掃一下,整套卷子的難度分佈大概確認一下答題策略,先做會做的,在做可能會作的,最後作不會做的,不會做的儘量寫。

光的傳播知識點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6

一、伽利略斜面實驗

1、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

2、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恆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3、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相等的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着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

4、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誌着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二、牛頓第一定律

1、背景資料:

(1)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得出: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速度不會減慢,將以恆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2)笛卡兒對伽利略推理結論的補充:物體如果不受力,運動方向也不會改變。

(3)英國科學家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內容: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理解要點:①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②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不受力,可以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③“沒有受到力作用”有兩種情況:一是,該物體沒有受到任何力對它的作用,這是理想情況;二是,物體在某一方向上沒有受到外力作用,如: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摩擦力可以不計,那麼物體在水平面上將不受外力作用。

④“總保持”是指“原來是怎樣,後來仍然是這樣”,如:原來是靜止的,後來仍然是靜止的;原來是運動的,後來以最後的速度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三、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理解要點:“保持原有運動狀態”是指不受到力的作用時的狀態。即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3、慣性不是一種力。只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因此不能理解為“受到慣性作用”。

4、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5、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

慣性是物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的性質,不管物體是否受到外力。慣性定律是描述物體運動所遵循的一條客觀規律,條件是物體不受外力。慣性和慣性定律之間又有密切的聯繫。因為物體具有慣性,才使得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遵循慣性定律所指出的運動規律。①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②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表現為“阻礙”運動狀態的變化;慣性定律成立是有條件的。

6、慣性現象解釋三步驟:

①明確研究的是哪個物體,它原來處於怎樣的運動狀態;

②當外力作用在該物體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與該物體有關聯的其它物體上)時,這一部分的運動狀態的變化情況;

③該物體另一部分由於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④最後表述出現什麼現象。

7、生活中的慣性現象:

跑步到終點時人不能立即停下;緊急剎車後,車不能立即停下,還會向前運動一段距離。

8、慣性的應用:

①把鬆動的錘頭套緊;②用力拍打衣服,可以把衣服上的塵土拍掉;③用鐵鍬往車上裝土時,土會沿着鐵鍬運動的方向拋到車上;④把盆裏的水潑掉;⑤跳遠時,要先助跑;⑥古代打仗時,使用絆馬索能把敵方飛奔的戰馬絆倒;⑦火車進站時,提前關閉發動機;⑧洗衣機的甩幹桶高速轉動時可以把濕衣服甩幹;⑨把足球踢入球門。

9、慣性的危害及措施

危害:主要是一些交通工具,速度比較快,迅速剎車、拐彎時,人由於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容易造成事故。

措施: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安裝安全氣囊;車輛行使要保持車距;限速;包裝玻璃製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7

步驟1。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後,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於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麼力_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槓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於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於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步驟2。解題規範

大學聯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範,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説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説明用的是什麼定理,為什麼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説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瞭然,又有利於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步驟3。大膽猜想

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大學聯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後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裏要保持沉着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係,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複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圖像_的變化規律和數據,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8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

(1)靜摩擦

(2)動摩擦: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6、滑動摩擦力: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7、應用

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9

牛頓第一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

定義: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狀態。

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實驗為基礎、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得到的。

説明力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原因。要改變力的運動狀態,必須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

牛頓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二、慣性

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慣性大小與速度無關,與質量有關。

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是物體的屬性

注意:由於,具有,因為慣性是對的。受到、獲得、慣性力是錯誤的。慣性不是一種力

二力平衡

一、定義: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平衡狀態)

受力平衡: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受力不平衡:做變速運動,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改變。(人造衞星)

摩擦力

一、摩擦力

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分類:靜摩擦

動摩擦:①滑動摩擦力②滾動摩擦力

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條件:①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且相互擠壓②接觸面粗糙③兩個物體間發生相互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

影響因素:①壓力大小②接觸面粗糙程度

增大摩擦: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③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④纏繞

減小摩擦:①減小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③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④使接觸面分離

摩擦力不全是阻力也有可能是動力,如傳送帶運送貨物。

國中物理高效學習方法

理解記憶

各位國中生在學習物理時有非常多的公式、實驗現象、物理規律需要記憶的,如果各位國中生死記硬背的話可能將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泯滅掉,而且記憶也並不牢固,所以各位國中生要進行理解記憶,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將所需知識全部記憶住。

在做題中總結規律

九年級學生學習物理一定會做很多物理練習題,但是大家要在邊做題的過程中邊總結,明確常見題型的考點和解題套路,如果能摸透物理的得分技巧。那麼你的成績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另外九年級學生還應該注意自己做的練習題是否具有典型性,大家做一道好題勝過盲目做三道無用題,聰明的學生懂得通過一道典型題反思這類的練習題,在考試中,很多時候考察學生的知識點都是換湯不換藥,但是需要學生勤總結其中的解題套路與規律。

重視物理實驗過程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國中物理很多地方都需要學生掌握實驗知識,實驗的很多小細節都可能成為會考的一個考點,而且如果九年級學生能將實驗的原理都掌握熟練,那麼做到相關的練習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九年級學生在上物理實驗課的時候,要注意認真聽老師強調重點,如果可以動手實踐,要在注意安全的情況下,嚴格遵守每一個實驗步驟,仔細思考各個實驗的原理。

會考物理大題答題方法

針對於會考物理的大題,九年級學生可以採用先猜後解的答題策略。就算是這道物理大題九年級學生不會答,也要把答案蒙上。對於會考物理電學這一部分,一些比例題給出的都不會很大,所以可以先猜後解答,如果猜不出來的在寫解。同樣的對於會考物理力學大題也可以。

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從實驗中得出,它是通過實驗為基礎、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4)探究牛頓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車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①揭示運動和力的關係。②證實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③認識到慣性也是物體的一種特性。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10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概括:二力平衡條件用八個字概括“同體、等大、反向、共線”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4、應用: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題要畫出物體受力示意圖。

畫圖時注意:①先畫重力然後看物體與那些物體接觸,就可能受到這些物體的作用力 ②畫圖時還要考慮物體運動狀態。

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這兩個力平衡。力和運動的關係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體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2)受非平衡力 運動狀態改變

5. 運動狀態改變,一定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並且是不平衡的力。

6. 有力作用在物體上,運動狀態不一定改變。

物理學習方法

1、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物理的學習。其實學習每一科的時候都是由易到難的,當遇到不好理解的知識時,要保持學習物理的興趣,不要有畏懼心理,首先老師以及各種學習站會為你的學習保駕護航,難理解的知識,慢慢來,從懵懂到知道到理解到靈活應用需要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

那麼怎麼提高物理的學習興趣呢?首先,物理學與生活、科技、社會聯繫很大。把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現象用物理的知識解釋,會使我們感覺物理不是書本上的條條框框,而是生動有趣的,慢慢就會發現物理學習的樂趣。然後可以購買或觀看一些科普類的書籍或節目,你會發現物理的奧妙。

2、要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

我們學習物理知識不是為了背誦定義公式,也不是為了做題,物理最大的魅力是當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時,它可以為你又快又好的解決問題。比如説利用簡單機械的知識,可以製作稱或者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慣性的知識可以幫我們更好的理解交通運輸中為什麼貨車為什麼要減速慢行,火車為什麼剎車距離以及啟動到規定速度時距離很長。

還有神奇的電學、我們可以看懂簡單的電路圖、連接簡單的電路,處理簡單的電路故障。利用這些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就可以學以致用。

3、重點關注實驗:

物理實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相關規律並能更深入理解好公式。同時物理的電學和力學實驗是會考的壓軸題,今年的長春會考物理壓軸題就將難度加大,把浮力和電學綜合在一起,很多小夥伴都沒答好。對於實驗,最基本的要求是我們要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學會從實驗數據中歸納總結出物理規律,並能畫出相關圖像。學會處理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難度大的實驗往往是會考重點,也經常出現在平時考試的壓軸題中,如特殊法測密度測電阻特殊法測電功率等。還有一些小實驗是需要我們自己創造條件來做,這樣我們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及應用我們所學的知識。

4、做好練習十分重要:

我們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現象,解決問題,前提是我們正確的理解並掌握了這些知識,適當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正確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概念,並能達到靈活應用、融會貫通的效果。

5、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在不斷培養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尋找一種優良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同學們不能忽視的。所謂好的學習方法,要有兩個適合:

①適合所學的學科;

②適合自己。物理學習時要結合自己已有的物理知識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當然自己的認識肯定是不足且淺顯的,要充分理解知識就要結合老師的講解及習題練習。具體的學習方法會因人而異,每個同學要在認真的學習過程中去探求。基本原則是:學會有意識、有目標地觀察,豐富個人的感性認知;把握好“預習、聽課、作業”的三個環節。

(2)定期進行所學習知識的小結或總結。把書中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知道自己哪個知識點存在不足,做好查漏補缺,不要拖延到要考試了,才想起自己還有很多東西不會。

(3)作業要獨立完成,這裏所講的獨立完成作業,不單純指不抄他人的作業,而且是指做作業時不對照課本、不對照課堂筆記寫作業。寫作業或做練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會的或一知半解的題目時要及時做好標記,課上重點聽,並能獨立做好本題的解析。有時間再整理到錯題本,因為有些思維理解上的錯誤,會形成慣性,遇到這個問題就會習慣性的出錯,所以要及時回顧錯題本。

6.加強訓練:

(1)物理實驗有條件自己做就自己認真做,把自己的想法問題等及時與老師同學交流並解決。

(2)基礎習題、會考專題、重難點題型要適當多練習,達到練通為止,這樣能擴展自己的思路,避免掉入陷阱,提高做題效果,加深概念知識等的靈活應用。

(3)培養物理思維,多深入思考各種概念、規律間的聯繫

牛頓第一定律知識點

(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從實驗中得出,它是通過實驗為基礎、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4)探究牛頓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車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

①揭示運動和力的關係。

②證實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③認識到慣性也是物體的一種特性。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11

1、浮力的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3、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 即浮力。

4、物體的浮沉條件:

(1)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請根據示意圖完成下空。

下沉 懸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ρ物 ρ液 >ρ物

(3)、説明:

① 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浮(或漂浮)。

②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2/3)ρ

分析:F浮 = G 則: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 F浮 = G

不同:懸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④判斷物體浮沉(狀態)有兩種方法:比較F浮 與G或比較ρ液與ρ物 。

⑤ 物體吊在測力計上,在空中重力為G,浸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示數為F則物體密度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塊、蠟塊、等密度小於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後液麪不變,冰中含有鐵塊、石塊等密大於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後液麪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裏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6:漂浮問題“五規律”:(歷年會考頻率較高,)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裏,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裏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裏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裏,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於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輪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於水的材料製成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

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單位 t 由排水量m 可計算出: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 ;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 = m g ;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輪船和貨物共重G=m g 。

(2)、潛水艇:

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

(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裏充的是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蕩,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

(4)、密度計:

原理: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來進行工作。

構造:下面的鋁粒能使密度計直立在液體中。

刻度:刻度線從上到下,對應的液體密度越來越大

8、浮力計算題方法總結:

(1)、確定研究對象,認準要研究的物體。

(2)、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示意圖,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狀態(看是否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3)、選擇合適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慮平衡條件)。

計算浮力方法:

①稱量法:F浮= G-F(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②壓力差法:F浮= F向上 - 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懸浮時,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 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⑤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知道物體質量時常用)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12

一、電能

1、電能是一種能量。如:電燈發光:電能→光能;電動機轉動:電能→動能;電飯鍋工作:電能→熱能。電能即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電能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電能表(電度表):測用户消耗的電能(電功)

幾個重要參數:“220V”:這個電能表應接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 10(20)A:標定電流為10A,短時間電流允許大些,但不能超過20A。(例子,不同電能表不同) 50HZ:電能表接在50HZ的電路中使用。 600revs/kwh:接在電能表上的用電器,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轉盤轉600轉。

4、電功計算公式:W=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計算電功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6、計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I2Rt =Pt=U2 t /R;t

二、電功率

1、電功率(P):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用電器在單位時間消耗的電能。

2、單位有:瓦特(國際);常用單位有:千瓦;1kw=103w

3、計算電功率公式:(P=U/I式中單位P→瓦(w);定義式P=W/ t ( W→焦;t→秒;U→伏(V); I→安(A)

4、利用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5、Kwh的意義:功率為1kw的用電器使用1h所消耗的電能。

6、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7、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8、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9、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10、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11、燈泡的亮度由實際電功率決定。當U?>?U0時,則P?>?P0?;燈很亮,易燒壞:

三、實驗電路:

1、實驗步驟:

1)、畫出實驗電路圖;

2)、連接電路(同測小燈泡電阻);

3)、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為小燈泡的額定電壓,讀出電流表的讀數,觀察燈泡發光情況;

4)、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的1.2倍,觀察燈泡的亮度,測出它的功率;

5)、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低於額定電壓(約0.8倍),觀察小燈泡的亮度,測出它的功率。

注: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實驗之前應把滑動變阻器調至阻值處;實驗時,電源電壓要高於燈泡的額定電壓。

四、電與熱

1、電流的熱效應: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轉化成熱的現象。

2、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3、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單位Q→焦;I→安(A);R→歐(Ω);t→秒。)

4、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 量(電熱),則有W=Q,可用電功公式來計算Q。(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Q=UIt;Q=U2t/R。

5、電熱的利用:加熱(電飯鍋、電熨斗) 發熱體由電阻大熔點高的合金製成

6、電熱的防止:温度過高,損壞電器、引起火災(散熱窗、散熱片、散熱風扇)

7、在串聯電路中I1∶I2=1:1,其它的分配都與電阻成正比,即U1:U2=R1:R2,

P1:P2= R1:R2, Q1:Q2= R1:R2, W1:W2= R1:R2,

在並聯電路中除U1:U2=1:1,其它所有的分配都與電阻成反比。即I1∶I2=R2:R1

P1:P2= R2:R1 Q1:Q2=R2:R1 W1:W2= R2:R1

五、電功率和安全用電

1、電流過大的危害:燒保險絲、甚至引起火災。

2、電流過大的原因:1)、短路;2)、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3、保險絲:保險絲是用鉛銻合金製作的,電阻比較大,熔點比較低(材料特點)。當電流過大時,它的温度升高而熔斷,切斷電路,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

4、空氣開關:當電流過大時,開關中的電磁鐵起作用,開關斷開,切斷電路。

注意:1)、不能用銅絲、鐵絲等代替保險絲。

2)、當電路中的保險裝置切斷時,不要急於更換保險絲或使空氣開關復位,要先找出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之後再恢復供電。

六、生活用電常識

1、家庭電路的組成:進户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保險絲或空氣開關)→插座、用電器、開關等。

2、兩根進户線是火線和零線,它們之間的電壓是220伏

3、電能表:計量用户消耗電能的多少;單位是千瓦時(kwh),兩次讀數之差就是這段時間消耗電能的多少。

4、總開關:為檢修更換電路的安全。(空氣開關還能起到保險作用)

5、保險裝置:保險絲(盒)→電流過大時熔斷,切斷電路。空氣開關→電流過大時跳閘,切斷電路。 三線插頭(座):一線接火線(L),一線接零線(N),另一線(E)接用電器的外殼(大地);為安全用電。 注: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都是並聯(包括插座),被控制的用電器和開關是串聯的。

6、零線。試電筆:作用→辨別火線 使用→手指按住筆卡,用筆尖接觸被測得導線,發光的是火線。

觸電:1、單線觸電:站在地上的人接觸到火線。2、雙線觸電:人同時接觸到火線和零線。 觸電的急救:首先切斷電源;再救觸電的人。

7、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八年級下冊物理學習方法

步驟1.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後,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於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麼力_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槓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於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於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步驟2.解題規範

大學聯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範,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説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説明用的是什麼定理,為什麼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説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瞭然,又有利於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步驟3.大膽猜想

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大學聯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後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裏要保持沉着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係,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複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圖像_的變化規律和數據,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八年級下冊物理學習技巧

圖象法

應用圖象描述規律、解決問題是物理學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圖象中包含豐富的語言、解決問題時簡明快捷等特點,在大學聯考中得到充分體現,且比重不斷加大。

涉及內容貫穿整個物理學.描述物理規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圖象法,所以在解決此類問題時要善於將公式與圖象合一相長。

對稱法

利用對稱法分析解決物理問題,可以避免複雜的數學演算和推導,直接抓住問題的實質,出奇制勝,快速簡便地求解問題。像課本中伽利略認為圓周運動最美(對稱)為牛頓得到萬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礎。

估算法

有些物理問題本身的結果,並不一定需要有一個很準確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們對事物有一個預測的估計值.像盧瑟福利用經典的粒子的散射實驗根據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徑。

採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問題的主要本質,充分應用物理知識進行快速數量級的計算。

微元法

在研究某些物理問題時,需將其分解為眾多微小的“元過程”,而且每個“元過程”所遵循的規律是相同的,這樣,我們只需分析這些“元過程”,然後再將“元過程”進行必要的數學方法或物理思想處理,進而使問題求解.像課本中提到利用計算摩擦變力做功、導出電流強度的微觀表達式等都屬於利用微元思想的應用。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13

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動能與勢能轉化問題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決定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看動能和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如何變化。

⑵還要注意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彈力外沒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沒有其他形式能量補充或沒有能量損失),則動能勢能轉化過程中機械能不變。

⑶題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動”則“光滑”表示沒有能量損失——機械能守恆;“斜面上勻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損失——機械能不守恆。

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水電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處的水落下時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水的一部分動能轉移到水輪機,利用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水電站修築攔河大壩的目的是什麼?大壩為什麼要設計成上窄下寬?

答:水電站修築攔河大壩是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勢能,水下落時能轉化為更多的動能,通過發電機就能轉化為更多的電能。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有關晶體熔點(凝固點)知識

①萘的熔點為80.5℃。當温度為790℃時,萘為固態。當温度為81℃時,萘為液態。當温度為80.50℃時,萘是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都有可能。

②下過雪後,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灑水車在路上灑鹽水。(降低雪的熔點)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於-39℃,因此測氣温採用酒精温度計而不用水銀温度計。(水銀凝固點是-39℃,在北方冬天氣温常低於-39℃,此時水銀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點是-117℃,此時保持液態,所以用酒精温度計)

位移方向與速度方向

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沒有直接關係,只有在沒有返回(即向着一個方向運動)的直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除此之外,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在豎直上拋運動中,物體上升時,速度方向(向上)與位移方向(向上)相同,下落過程中在落回拋出點前速度方向(向下)與位移方向(向上)相反,若過拋出點後還可以繼續下落,則此後速度方向(向下)又與位移方向(向下)相同。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判斷。

在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大都不同。因為速度方向為軌跡的切線方向,與軌跡上任意兩點的連線(位移)方向多數成不為零的角。

位移方向由運動的起點(你所選擇的運動的開始點)指向運動的終點(即末時刻物體所在的點,起點只有一個,而末時刻則可以由問題確定,對應不同的時間段)。例如上述豎直上拋運動,起點是物體的拋出點,而終點則要看問題所給時間的長短,因為可以將整個運動過程分成幾段。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14

一、電壓知識點1——電壓

●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水壓是使水發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的原因;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生定向運動形成電流的原因。(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2)電壓與電流的區別:①電壓對電路中兩點間才有意義,而電流和電路中某處或某點對應,一般説成某處的電流,某用電器兩端的電壓。②電壓是原因,電流是結果。

●電壓的單位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簡稱伏(V),此外常見的電壓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 1kV=10V,1mV=10V,1μV=10V

●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1)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對外供電時,電源通過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常見電源的電壓值:①一節乾電池的電壓為1.5V;

②一個蓄電池的電壓為2V;把每節電池的正、負極依次相連,組成的電池組叫串聯電池組,它可以滿足用電器對直流電壓的不同需求。因為每節電池的電壓U1相同,n節電池串聯後,電池組的總電壓U=nU1。

③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超過36V;④家庭電路中電壓為220V(照明電路)⑤發生閃電的雲層間電壓可達10kV。

●常見電壓值的劃分(1)不高於36V的是安全電壓;(2)1000V以下的叫低壓;(3)1000V以上的叫高壓。

知識點2——電壓表33—3—6

●電壓表是測量電壓的儀器電流用電流表測量,電壓用電壓表測量,電壓表在電路中的符號是。

在電路中,電源或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可以直接用電壓表測量。

錶盤上的V表示直流電壓表,用於測量電池等電源的直流電路電壓。

實驗室中,常用的雙量程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一般情況下“—”接線柱共用,另外兩個接線柱分別標有“3”、“15”字樣,它們與“—”接線柱一起分別組成0~3V和0~15V兩個量程。

選用不同量程,分度值不同,選用0~3V量程時,分度值為0.1V,讀數時應以刻度盤下方的刻度線為準;選用0~15V量程時,分度值為0.5V,讀數時應以刻度盤上方的刻度線為準。

●電壓表讀數1)使用電壓表測電壓,讀數時首先分清電壓表用的量程是多少,從而確認電壓表相應量程每大格及每小格所代表的電壓值。示數=分度值+小格數。

(2)指針偏向哪個刻度就按哪一刻度讀數,不必估讀,指針向兩刻度線中間時,按哪一刻度讀數都行,此時讀數有兩個正確值。

●電壓表使用規則

(1)使用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指零,如有偏差,則要用螺絲刀旋轉錶盤上的調零螺絲,將指針調至零位。

(2)電壓表必須和被測用電器並聯。

(3)連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入“—”出。

(4)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5)在不能預知被測電壓的範圍時,先試用大量程,並採用試觸的方法,如電壓表示數在小量程範圍內,則改用小量程,提高測量精度。

二、探究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知識點1——串聯電路電壓規律(見實驗教學)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即U=U1+U2+XX+Un。

知識點2——並聯電路電壓規律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都相等:U1=U2=XX=Un=U。

三、電阻四、變阻器

知識點1——導體與絕緣體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體叫半導體。

舉例:金屬、石墨、人體、大地及酸、鹼、鹽的水溶液都是導體;

橡膠、玻璃、陶瓷、油等都是絕緣體;硅、鍺是半導體。不同材料的導電性能不同。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

原來不導電的物體,當條件改變時,也可能成為導體。例如:常態下玻璃是良好的絕緣體,如果給玻璃加熱,使它達到紅熾狀態,它就變成導體了;純淨的水是絕緣體,但含有雜質的水卻容易導電,是導體;乾燥的木棒是絕緣體,潮濕的木棒是導體。

導電性能強的物體是良導體;絕緣性能強的物體是良好的絕緣體。良導體和良好的絕緣體都是良好的電工材料。如:銅製導線中,銅絲是良導體,外包絕緣皮是良好的絕緣體。

●影響半導體導電性能的因素:温度、光照和摻雜物。

在半導體中摻入少量的其他元素,它的導電性能會得到很大改善,從而可以把它們製成:

光敏電阻:有無光照電阻值差異很大。熱敏電阻:温度略有變化,電阻值變化很明顯。壓敏電阻:電壓變化,電阻值明顯變化。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三極管:具有將電信號放大的作用。

半導體元件的應用十分廣泛,已成為電子計算機和其他電子儀器的重要元件。

知識點2——電阻

●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不同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物理學中用電阻來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他的大小與是否接入電路,及加在它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壓大小無關。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學習方法

步驟1、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後,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於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麼力_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槓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於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於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步驟2、解題規範

大學聯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範,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説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説明用的是什麼定理,為什麼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説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瞭然,又有利於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步驟3、大膽猜想

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大學聯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後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裏要保持沉着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係,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複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圖像_的變化規律和數據,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學習技巧

1、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聽力的針對性。預習中發現的困難是聽課的關鍵,為了減少聽力過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動性,我們可以彌補舊知識和新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預習後對知識的理解與教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預習也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2、傾聽集中的過程,而不是拋棄。專注是對課堂學習的奉獻,是對耳朵、對眼、對心、對嘴、對手的奉獻。如果你能做到這“五到”,就會高度集中,課堂上學習到的所有重要內容都會在他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講課的過程中,要確保你們能集中注意力,不偏離對方。我們必須注意課前休息10分鐘,不要做太激烈的運動或激烈的辯論或閲讀小説或家庭作業,以免課後喘息、幻想、無法平靜,甚至大腦開始睡覺。因此,我們應該做好上課前的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

3、要特別注意教師講課的開始和結束。在一堂課的開始,老師概括地總結了上一課的要點,並指出這堂課的內容是連接舊知識與新知識的紐帶。最後,教師通常總結一堂課的知識,這是高度概括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課的知識和方法的概要。

4、做筆記。不會記錄,但演講中的重點,難點,使一個簡單的總結記錄,寫下演講的要點和自己的感受或創造性思維。審查和消化。

5、我們要認真審視問題,瞭解實際情況和物理過程,注意分析問題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堅持從對方身上吸取教訓,提高知識轉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15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裏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説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並且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歷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裏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裏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後,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麪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着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説明:

A、實驗前玻璃管裏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後,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 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以下操作對實驗沒有影響:

①玻璃管是否傾斜;②玻璃管的粗細;

③在不離開水銀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銀面的位置。

1、標準大氣壓: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

2、標準大氣壓=760mmHg=76cmHg=1.01×105Pa

3、標準大氣壓=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約20.6m

大氣壓的特點

特點: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1、測量工具: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2、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3、沸點與壓強:內容: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應用:高壓鍋。

4、體積與壓強:內容:質量一定的氣體,温度不變時,氣體的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應用:解釋人的呼吸,打氣筒原理。

☆列舉出你日常生活中應用大氣壓知識的幾個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從瓶中吸飲料②給鋼筆打水③使用帶吸盤的掛衣勾④人做吸氣運動

5、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1.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6、飛機的升力的產生:飛機的機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狀。當飛機在機場跑道上滑行時,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速度快、壓強小,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速度慢、壓強大。機翼上下方所受的壓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