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數學評課稿(通用10篇)

校園5.43K

評課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評課稿(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評課稿(通用10篇)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1

本課的重點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代數法的優越性。

難點是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老師用談話的方式導入,使學生了解古代數學名著中的數學問題上,感受古代數學文化。

新授課用的是講授法,講授了假設法的解題方法,使學生明白了:把1只雞換成1只兔就會多2條腿,10裏有5個2,所以多餘10休腿就可以給5只雞每隻添上2條腿換成5只兔。大多數學生掌握了此方法,效果很好。接着學生又嘗試假設都是兔,自己解決了問題。

建議:在此教師應該讓學生比較一下兩種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不同點:一種是假設都是雞,一種假設都是兔。

相同點:都是把兩種動物化成一種動物來研究,把繁瑣的嘗試過程化成了簡便的算式。

接着教師又講授了列方程的方法,這個內容的數量關係比較簡單,建議讓學生自己找出數量關係列出方程,教師可把講解的重點放在如何解這個方程上,以幫助學生解決難點。

解出答案後可讓學生不嘗試驗證:4×5+2×3=26(只)。

到此建議教師作一個小結,比較假設法和列方程,來體現列方程的優越性。使學生初步體會代數的方法特點是:數量關係明確,便於理解。假設法需要進行調整、替換;列方程不用考慮怎樣調整比較簡捷。

練習的設計注意了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體會到“雞兔同籠”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的價值。

總之,教師老態親切、自然,講授條理清晰,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2

10月18日,一個特別的日子,全市國小青年教師集約化培訓啟動儀式在我校展開。五年級數學備課組劉成喜老師為我們提供了《看圖找關係》研究課。一節課,一面鏡子,折射學生、教師的兩個方面,滲透有教學改革的一個影子,有許許多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地方。根據會務組安排,談談我個人對劉老師的課堂教學的學習體會:

Part1:課堂回顧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能讀懂一些用來表示數量關係的圖表,能從圖表中獲取有關信息,體會圖表的直觀性。

2.結合實際問題情境,學會分析量與量之間的關係,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3.瞭解圖表在生活中的應用,能看懂用圖來描述的事件或行為,體會數學圖形語言的簡潔和明瞭的特點,增強數學應用的意識。

【本節課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看懂一些表示數量關係的圖表,並根據圖中有關信息分析量與量之間的關係,能按要求看圖回答問題。教學的重點是認識圖表,並從圖表中獲取信息。

【教者設計的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先“聲”奪人。

劉老師沒有采用教材中的旁白。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經常用到數學圖表,它的用處也很多,比如:在報紙、雜誌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用來表示數量關係的圖表,從圖中看數量之間的關係,往往比看一堆數字更直觀。本節課我們研究“看圖找關係”來揭示課題。而是出現一段錄音聽一聽,學生一下子被吸引過來,精力高度集中。

(二)創設情境,有聽覺也有視覺。

出示聽的錄音,給學生一個音符,讓學生從聽覺上,感知數學知識的到來就在耳邊,同時,也感知數學“聽得見”。然後看實物圖,給學生一個視角感官,從視覺上感知數學知識就在眼前,“看得到”。情境圖後,劉老師又出示畫的座標圖,反映公共汽車從解放路到商場站之間行駛的時間和速度的關係圖。

(三)探究新知 ,找到變量以及變量之間的依存關係。

劉老師用小紙條展示出三個問題:

(1)、如何看圖?

(2)、看到了什麼?

(3)、怎樣看出來的?引發學生的思考。

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開展自學。在充分的自學後,以小組為單元展開討論,相互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彼此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就不止一種思想”,學生互換體會,收穫大於1的思維。

各小組討論交流,集中的討論和交流,學生依照“三個看”在小組彙報,全班交流。每回答一個問題,都要讓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

(四)知識拓展,有變式,有反思。

教師:出示第二幅變式圖,中間有停車,讓學生再次思考,再次認識“連環圖”。

學生進入我來説環節:獨立審題、獨立解決。完成後讓學生説説自己思考的過程,進一步瞭解圖的變化與事件或行為變化的聯繫。

在試一試、練一練中,老師列出開車去紅花買橘子的事例,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如有困難可以同位商量討論解決,主要讓學生根據圖的變化確定或描述行為、事件的變化。學生完成後,要説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五)課堂檢測及作業,鞏固達標 。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當堂檢測,瞭解學生掌握的情況,是否能正確的描述事件或行為。

Part2:策略分析

【設計理念分析】:

葉聖陶先生60年代初期就説過“教,是為了不教”。老師在備課時充分了解教材,瞭解學生,瞭解學情,在課堂中,讓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放開學生的手腳”,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為“不教”做更多的鋪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石。

本節課,是五年級數學組紮實落實“三講三不講”後的一個彙報。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自己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的知識;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研究之前不講。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訓練,老師有更多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勤反饋和強矯正,力求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回顧我們過去的課堂教學,的確存在着滿堂灌、講得太多的現象。由於老師講得過多、過細,擠掉了學生的大量的寶貴時間,學生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結果只是把作業留到課外做。這樣的作業既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又收效甚微。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也不高。今秋以來,五年級數學組紮實落實“三講三不講”,更好的落實精講多練的原則和自學性原則,過好了“三關”,即:過好教材關、過好教法關、過好學法關。

Part3:亮點紛呈與思考

【咬住目標,突出新特點、新思維】:課堂圍繞三個字展開。看;找;用。

1、《看圖找關係》突出一個“看”字。劉老師的課堂教學解決好了“三個看”:

其一,看什麼。看圖;看橫軸,看縱軸,看折線。

其二,怎麼看。看上升;看水平;看下降;

其三,看到了什麼。時間的變化;隨着時間的變化速度怎麼變;隨着時間的變化,路程怎麼變;

2、《看圖找關係》突出一個“找”字。劉老師的課堂教學解決好了“三個找”:

其一,找什麼。找時間的變化;找速度的變化;找路程的變化;

其二,怎麼找。

其三,找到了什麼。

3、《看圖找關係》突出一個“用”字。劉老師的課堂教學解決好了“三個用”:

其一,用生活經歷感知數學知識。

其二,用合作學習獲取數學知識。學生帶着問題學習和討論。葉聖陶先生説過,“知識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同伴的互助下悟出來的”。

其三,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體現“用數學”。

【達到了四個突破】:

1、突破了教材的侷限。教師立足生活,活用教材,高於教材。從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組織鮮活的材料,凸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2、突破常規束縛。從傳統的“教知識”轉型為“師生一起學知識”,問題自探,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讓知識自求。教師講得少了,學生學的時間多了。

3、突破經驗主義。教師角色轉變了,從“講師”變成學習學習的合作者。

4、突破教學的禁錮。不做知識的單純的傳播者,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研究之前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讓學生進入學習過程,參與知識形成的探究,學得一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説、讀、寫的數學學習習慣。

【得到了五個提升】:

教師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素養得到提升。常言道,“以一斑而知全豹”,劉教師備課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查閲了大量的資料,觀看視頻錄像,五次重寫教案,兩次試教,三次修改教案,設計了三套教學方案,一一比較,最後成型定稿。

學生的思考力和學習力得到提升。在剛剛結束的諾貝爾獎的評選中,思考力、學習力、創造力最為重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只有我們從小抓起,從每一節課抓起,才能培養出有創新力、創造力的一代。

同時,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得到提升。“好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品格”,在這種模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聽、説、讀、寫都得到鍛鍊,圈點勾畫等讀書習慣得到養成,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都會得到反覆的運用和強化。

當然,研究永無止境,面對一個個鮮活的`、不同性格的個體,無論那一種方案設計都不能滿足學生的全面需要,都會有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存在。討論中的及時性、有效性、全面性,以及問題設置更能觸及學生的心靈,更能接近學生的興趣點和發展區。如何將知識點、能力點“活化”、具體,讓學生自己能在問題的帶動下去捕捉、去反思、去提高,仍然是教學中永遠研究的主題。

對於一節課的評比,會因人而異,應看點不一樣而不同。我們真誠的歡迎各位同仁,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們更好的改革教學,服務學生。

謝謝大家!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3

本節課,老師能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出發,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設計教學。教學中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我覺得老師對新課程理念的領會是深刻的,教學方法把握得當,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教學思路清晰,教學設計有層次。

這是一節( )的課,其中既有結論的推導,也有結論的應用。整節課,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學思路,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的訓練,每個操作環節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動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突出重點難點的內容,整個教學詳略得當,重,難點把握準確。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找準學生新知的“最近發展區”。

( )對於學生來説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數學學習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一種自主建構過程。教學時,老師注重從學生的這一數學現實出發,從學生熟悉的“ ”入手,明確 ( ) ,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 )。創設具體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知識體驗,促進他們有效地開展建構活動。

3、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課程資源。

新課程實施的一個突出變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學的唯一依據,不再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是提倡教師依據自己所追求的,想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組合、再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體現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於教材。如老師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車標誌”、“國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圖片等搬入( )的課堂,可以説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放置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場景中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我們驚喜地發現,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為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感悟數學價值的有效載體。學生從這些生活畫面中體會到了其中的數學算理。這樣的設計更貼近生活,而且將知識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與“數學”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經典的課堂。

4、注重開展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三位老師摒棄了“師生問答”的傳統教學模式,組織、引導、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説一説,並讓學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學生的意見,發揚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由單一被動式接受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轉變,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羣體的積極性。

5、 注重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沈老師特別注重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學模式,發揮羣體的積極功能,使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地參加學習和交流,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並達成團體目標。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在小組探討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有着突出而到位的表現,她對小組裏交流的要求説得明確而簡要,我們可以明確地觀察到,這對學生的操作,對整節課的展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組討論流於形式的現象。

6、教師能夠恰當的運用教具

儀器、電教設施使比較難理解的抽象思維變得直觀、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7、教師在複習

引入、新課、練習設計中能夠關注全體學生,尤其關注差生,給足練習時間,教學效果很好,達到了目標的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

8、 教態自然親切,師生關係融洽。

新課程,給我們更大的啟示,要關注學生,給學生一個寬鬆的氛圍,給一個合理的,恰當的,鼓勵的評價。老師很好的注意到了這一點。整堂課,老師始終面帶燦爛的微笑,對於學生漂亮的發言,總是,給予學生掌聲和讚揚聲,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對於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學生,老師總是耐心的加以啟示,引導,點撥。讓學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錯了也不要緊,讓學生處處,時時感受到老師的温暖,班級大家庭的融洽,和諧。

當然,每一節多多少少會留下一些遺憾。我有幾個人觀點,純屬“一家之言”,現提出來與各位共同商榷。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還請各位同仁指正批評。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4

從板書設計可以看出,這節課的內容關鍵時讓學生理解:“本金、利息”的含義,會正確地計算存款的利息。新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以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中的應用價值。”數學只有與學生的生活聯繫才能顯得真實和精彩。由於“利息”這一節的數學內容是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就有過相關的知識儲備,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劉老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課堂中充分讓學生“做主”,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理解有關利息、利率、本金的含義,體會數學的真實。在教學中,教師始終以學生為本,強調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歸納出利息的計算方法,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本課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教師在引入課題時,提出了幾個問題。如:有哪位同學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為什麼要存入銀行?增加的收入叫什麼?這樣的提問,貼近學生的生活,又充分利用學生樂於幫助老師解決困難的心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緩解了學生的心理壓力。

二、利用生活經驗,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新課標指出:“重視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主動介紹了儲蓄的相關事項,和小組討論進行計算,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新課標指出:“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要提供各種思考與合作的空間。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注意提供給學生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機會。如:小組討論如何計算利息,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

四、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

數學要關注人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數學素養的提高。學生在感知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納税時,為了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再問:“也就是實際得到的税後利息是存款利息的百分之幾?”這樣,學生都進入了積極的思維中。從而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在教學時,根據例題還可以問:“如果李志文存錢的時間不同,又如何解答?”這樣就注意了學生髮散思維的培養。新課標在談到有效教學時指出:“有效教學一定要在重視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內在的發展。授課教師在這個環節上真正落實了有效教學。

“利息的計算”一課,總體效果很好,基本達到了預先的教學設想,在改變傳統應用題教學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5

第一次聽吳老師的課,用六個字總結,那就是沉穩、紮實、高效。下面我就對這節課亮點與不足,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到之處,還請見諒!

亮點:

1、習慣養成有成效。

也許是出於一個班主任的敏感,從孩子們一進到階梯教室,我就開始觀察他們,雖然剛剛深入三年級,但孩子們安靜、有序。坐到座位上後,整理好自己的學具。然後開始進行成語接龍,經瞭解,這是雙港國小的特色,讓我耳目一新,孩子們在積累成語的同時,也為語文學習添磚加瓦。

在學生單獨完成小卷的時候,老師不忘提醒一句寫字姿勢,全班的姿勢很標準,我想這應該是平時訓練的結果,靠一時的裝是裝不來的。孩子們回答問題聲音洪亮,充滿自信,可見,吳老師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是很用心的。

2、學生有一定的數學素養

上課伊始,老師針對粉花和黃花提問:你們觀察到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説出它們有什麼數量關係嗎?學生的回答有:粉花比黃花少2朵;黃花比粉花多兩朵;粉花和黃花一共有6朵;黃花的朵數是粉花的2倍。學生能用數學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能用完成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路,可見老師在平時一定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這也是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的。

3、在設計上考慮到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對於誰是誰的幾倍,不是一個難理解的知識,但是學生在實際運動的時候就會找不準一倍數和幾倍數,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採取“引導”的方式,指名回答,幫忙指正,學生一個比一個説的好,再通過同桌互練,直到大家都能掌握。

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當學生都能準確地説出兩個量的倍數關係時,老師再帶領學生總結方法,吸取精髓。

4、練習層層遞進有層次。

這堂課中的練習很多,充分體現出了精講多練,並且從基礎到提高,顧忌到了每個層次的學生。

不足:

老師的教態得體大方,但是我感覺這堂課缺乏激情,雖然我們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不像語文那樣富有感情,不像英語那樣富有激情,但是對於剛剛進入三年級的孩子來説,課堂氣氛的活躍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增加一些爬山式或闖關式再或者競賽式的方式到練習環節中,對於學生的評價的方式再多樣一些,那麼這堂課就更加完美了。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6

《倍的認識》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課本第76頁例2、例3。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繫。會解決簡單的關於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

2、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學生動手、動腦、和動口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會解決簡單的關於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教學難點:理解倍的概念。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第一節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時能運用這一概念去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對倍的認識比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認識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觸”倍”,對倍感到陌生,對倍的認識而言幾乎是一個0的開始。先看看倍的字面解釋(字典中的意思),抽象的意義學生難以理解,那麼我們就給學生指明一個學習的方向---擺一擺。學生擺的現狀又是什麼呢?一個正方形由四根小棒組成,就是一個四,兩個正方形由八根小棒組成,就是2個4,由此類推。

整堂課唐老師重視學生思維條理性的培養和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和掌握倍的認識,設計的練習也在鞏固學生對倍的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師設計了擺一擺,畫一畫,找出圖上實物的倍數關係,用倍的知識説話等環節,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實際中感受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感到生活離不開數數學就在我身邊,從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作用。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生成資源,因勢利導,科學評價,適時點撥,及時梳理,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有效發展。

她把握住了國小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這一特點,選取的教學素材,都是學生熟悉的、喜愛的活動。學生這樣學習的興趣也是濃厚的。採用了直觀的擺一擺、畫一畫等實際操作,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之後深化對倍的理解,同時也體現了讓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自我經歷、感受、體驗知識的構建過程。

現在國小生數學學習的現狀是:對單一的、顯性的問題容易找到解決的方法,但在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只注重找到問題的答案,往往呈現出套用題型的現象,像今天的課《倍的認識》,學生已經找到了規律,都是用乘法計算,也許走出這堂課,很多學生又會感到無從下手。另外,吳老師的板書設計也獨具特色。整潔美觀、佈局合理的板書既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也幫助他們有條理地表達、理清了“倍”的概念。

對《倍的認識》一課的教學,我們的思考是如何關注學生的數學現實,在學生原有學習基礎上得到有效的發展?

一、讓學生體驗—經歷—積累,讓學生真正從不會到學會。

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用外顯的動作來驅動內在的思維活動,並把外顯的操作過程抽象為數學的表達,從中感悟並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學習數學的過程和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倍的認識》一課,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悟一悟--試一試--做一做--練一練,在豐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倍的意義,由淺入深的理解倍的概念。第一次操作——老師再黑板上擺了一個用四根小棒組成的四邊形,其實就是一倍量,讓學生在擺中悟一悟,初步體驗倍的意義;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操作中經歷對倍的認知過程,逐步積累加深對倍的表象建立。但是教師在擺三個四時為什麼把它拆了呢?多好的一倍量呀!這是基礎呀,就像房子的地基。

二、教師的肢體語言的呈現。

教師可以一直指着那個一倍量,指導學生説是像這樣的一個4,二個4,三個4,不斷強化學生對倍的認識,是在一個4的基礎上進行的。練習中第一行有2個圓圈,要求第二行畫三角的個數是圓圈的3倍,把第一行的2個圓圈圈起來,表示一倍量,像這樣的兩個兩個的畫,畫三次這樣的三角,學生自然會一目瞭然,這時從直觀操作上升為抽象的思考,實施了課堂的一次理性的飛躍,真實展現了學生從不會到學會的求知過程。

三、如何面對教學預設和課堂生成

一切教學都是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體。在預設與生成之間靈動,呈現課堂的真實本色。教學過程是現場生成的,結果是不能完全預測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富有形的預設在無形的動態教學中生成。抓住知識的靈魂,不斷捕捉、判斷、重組從學生那裏湧現出來的各種信息,見機而作,或及時引導,或適時質疑,或概括小結,對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及時納入課堂臨場設計的範疇之中,適時調控,充分利用,激活課堂教學,促進課堂有效生成。我們想一堂好課不僅要有好的設計,更需要教師具有在課堂中處理課堂即時生成的能力。好的教學設計,還要教師靈活、機智的處理課堂教學生成的能力,才會呈現一堂好課。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7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第一節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

一、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給予學生創新的時間和空間

教師要轉變觀念,轉換角色,把自己置於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去積極地思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比較去主動探索,儘量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自主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練習的設計中,教師請學生在第一排擺2個星星,第二排擺的個數是第一排的4倍,當學生彙報擺的結果時,引導學生説明為什麼這樣擺。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述,使學生對“倍”的概念以及“一個數的幾倍”有了深入的理解;緊接着,教師又設計了一道開放題:讓學生拿出星星,自己喜歡擺幾個就擺幾個,接着讓學生擺蘋果圖片,使蘋果的個數是星星的3倍。學生擺的結果多種多樣.當學生彙報了自己的擺法後,我沒有就此作罷,而是提出問題:“為什麼都是3倍,而你們擺的蘋果圖片的個數卻不同?”引起大家的思考。通過觀察、比較,學生髮現因為星星的個數不同,所以,當擺它的個數的3倍時,蘋果圖片的個數就不相同,進而體會到“比的標準不同——一份的數量不同,所得到的結果——蘋果圖片的個數也就不同。”這樣的練習,開放了學生的思維,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學習活動的全過程,進一步理解了“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學生不僅學會概括表象,強化了“倍”的概念,同時為下一節課學習“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奠定了基礎。

二、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數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本節課的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時,讓學生通過認真看、動手擺、積極説,使學生的腦海裏產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徵,從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這節課裏,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注意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從生活中的實際物體個數和圖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從擺圖到看圖再到擺脱直觀,説出倍數關係的過程都反映出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數學思想的薰陶。鞏固練習題構成了本節課學生內化知識系統,在設計上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突出內容的層次性、多樣性、開放性和趣味性,給學生提供了思維拓展的空間.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8

《認識時間》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鐘錶,會看幾時、半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掌握看幾時幾分的方法,知道1時=60分。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雖然生活中經常接觸時間,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畢竟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較困難。特別是看幾分,很容易受時針看法的影響而將兩者混淆。程老師在教學中,很好地利用了課件,緊抓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識。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知識,給學生以視覺刺激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時間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課堂教學時,程老師師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鐘面,使時間這一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給學生以較強的視覺刺激,幫助他們建立豐富的感性經驗。特別是在認識幾分時,課件演示將分針走過的痕跡用較粗的紅線標出,讓學生清楚知道分針看小格,時針看大格,印象比較深刻。

二、巧妙設計,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幾時多是學生認識的一個難點。如4時多,學生容易看成5時多。課伊始,陳老師就從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入手,出示時針指向數字9和10之間,問是幾時多。並總結如果時針在兩個數字之間,看小的。

認識每個數字各代表幾分,是這節課的重難點,因為學生沒有學習乘法口訣,只能通過一個格一個格的數或5個5個的加,因此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難度比較大。程老師也注意到這一點,在教學中,除讓學生集體説説分針走到各個數字分別代表幾分外,還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幾個關鍵的數字,以便更快地讀出幾分。有的學生説記住6就是30分,有的説記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這一環節的教學,緊抓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巧記,加深了學生對這一難點的理解和掌握,為後面正確讀出幾時幾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程老師還注重引導學生對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辨析,從而使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如認識時、分時,出示課件觀察時針走動1大格是幾時,分針走動1大格是幾分,然後提問:“兩個1怎麼不一樣?”引發學生思考,進一步認識時針走過1大格是1時,分針走過1大格是5分。

三、課堂語言淺顯易懂,學生易於接受

程老師的課堂語言簡單明瞭,能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去描述知識,讓學生易於接受。如:“外面的數字給分看的,裏面的數字給時看的,不過外面的數沒有標,要小朋友自己去記”“一看時針,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指向兩個數字之間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針,一個大格就是一個5分。”等,這些語言淺顯易懂,清楚明白,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就是給了他們一個明確的學習指向,讓學生清楚知道該怎麼看時間,將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學得明白紮實。

四、建議

學生上來板書時,書寫比較隨意,中間兩個小圓點沒有寫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開,兩個小圓點也寫成兩條小斜線。這裏應該要注意引導學生規範書寫。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9

概念教學是國小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正確的數學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石,是培養數學能力的前提,當前,針對概念教學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比較忽視概念的形成過程,往往把一個新的概念和盤托出,讓學生死記硬背法則、定義;比較忽視概念間的聯繫,許多本來是有聯繫的概念,卻分散、孤立不成系統,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比較忽視概念的靈活應用。對許多學生來説,感到數學“枯燥無味”,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基於此現狀,我校數學教研組試圖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提高數學教師教學能力,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具實效,使學校的數學教學質量更上一個台階。此次教學活動是由周萍老師和希曉老師共同完成,先是周萍老師上角的初步認識,然後組內進行評課,修改,然後由希曉老師在修改後的基礎上繼續上《角的認識》這一課。

兩節課共同亮點:

1、兩節課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實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又迴歸到生活中去找角,切實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特別是在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學中,都引導講解得很到位,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一個角是由1個頂點,2條邊組成。

2、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兩節課中,教師都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首先,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説一説、畫一畫、做一做、練一練,在各種感官的協調、合作下認識角。其次,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同桌合作討論,全班展示交流,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交流中深化了對角的認識。

兩節課的不同點:

1、周萍老師的課是前鬆後緊,前面認識角花的時間比較多,後面畫角和角的大小比較環節用時較小,而希曉老師的課是前緊後鬆,前面認識角用時較短,學生馬上開始判斷是否正確。後面畫角和角的大小比較環節,用時較多,指導比較到位。

2、教學語言上,周萍老師很有親和力,激勵語較豐富,感染力很強,整節課氣氛濃厚。希曉老師語言簡約明瞭,給學生很有梯度的思考,教學很紮實。

3、教學組織開放度,周萍老師放得較多,就算是角的各部分名稱的命名都要先讓學生先取一取,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只是有些時候我們還是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而希曉老師的課放的相對較少,特別是在全課小結中,其實可以讓學生自己説説有什麼收穫,而不需刻意的引導,學生實在沒點到,我們再做補充也不晚。

總之,兩節課都有各自都有優點,兩位老師也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國小數學評課稿 篇10

二年級下冊教材《找規律》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其最大的變化是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律稍複雜了一些。在20xx年,我在自己學校也開過這節課,感覺學生聽得迷迷糊糊,不能將移動的規律找到,尤其是後進生。永紅國小馬麗華老師的《找規律》,思路很清晰,整堂課對教學目標的落實非常到位,我感覺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學習。

1、注重學生學習的起點,體現分層教學的理念。剛開始出示彩燈複習一年級學過的簡單排列,讓學生了解到本節課將要學習的方向,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滲透規律的無處不在,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

2、注重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本節課中馬老師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彩燈、小動物、密碼門以及聰聰請吃水果、喝茶等情境,流露出教師在充分考慮二年級學生身心特點的基礎上,重組教材和合適選擇教學素材的意識,並能在情境中提煉出主幹問題引發學生對新知的探究,使所創設的情境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3、創設良好的互動的交流氛圍,培養學生善於傾聽的學習習慣。如在學生上來操作、表述時提問學生:你看懂了嗎?你明白他説的意思了嗎?學生表述,同桌互説等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注重動手操作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在學習方陣排列規律時,馬老師在一個學生表述規律的時候,請另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演示過程;接着,讓學生在表述規律的時候,加上自己的動作,由動作引導知識的建立;在學習線形排列規律時,馬老師讓學生自己利用工具擺一擺探索出規律,讓學生經歷規律的探究和形成過程。

5、注重表達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在學生表述規律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説出“第()個移到最後面,其它依次向前移()格”,特別強調了“依次”,注重表述的嚴謹性。

6、關注練習設計的層次性。本節課的練習設計從基本鞏固循環規律的基礎上,進行變式。

本節課馬老師注重以學生髮展為本,創造性地處理教材,讓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使全新的教學理念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她給學生創設了寬鬆的獨立思考空間,讓學生自主發現各種規律,充分尊重學生能夠的個性思維;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最值得借鑑的是,馬老師在課堂上經常用激勵的語言,積極鼓勵學生求知的慾望,逐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成功的樂趣。

其實作為教師我們一直都在追尋有效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

1、課堂是每個人的課堂,每個活動應該是全體學生都參與。在教學橫向排列規律的時候,一個學生説,另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操作時,是否讓全體學生都跟着操作一次,這樣印象更深刻一些。

2、在表述橫向排列規律的時候,我認為教師的問題的設計應該緊緊抓住“每行的第一個圖形”,也就是強調觀察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