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老子》讀後感

校園1.65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老子》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老子》讀後感

《老子》讀後感1

《老子》又稱道德經,它的作者是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老子。

《老子》一書流傳到今天已有兩千多年,兩千多年來人們對它的學習和研究,想必也是不計其數了。那麼,為什麼老子一書歷經兩千多年仍有如此多的人去學習,並且一代代地流傳下去呢?其原因之一,當然是其內容所富含的哲理性以及其思想的重要性了。有人認為它是東方文化的代表,中國哲學的主根;有人認為它是一本講政治謀略的兵書;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篇長篇哲理詩;而在我看來,它是一本生活百科全書,當中的內容既易讀懂又耐人尋味;既富含哲理,又貼近生活,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

《老子》這本書中有太多太多的智慧,僅憑字面上的理解和閲讀是完全不夠的,必須得要更深入的研讀,才能體會和感受其真正的含義。《老子》一書中,對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其意思是:君子做人做事,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當知道了解某件事可以做才去做,知道某件事不能做就不去做。而我的理解很簡單,“有所為”就是有所作為;“有所不為”是有時候需要放棄。比如,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固然可以去想,但是一定不要去做;想做而又力不從心的事最好不要做,這也是一種智慧。所以雞蛋碰石頭的事就應該繞開,應提高眼力,看出美麗面紗下的危險,不為其表象所迷惑。

“有所為”,是人生的希望所在,有了這種希望,再難的路我們也會奮勇前進;“有所不為”,不是為自己什麼也不做而找藉口,也不是為自己沒做出什麼成績而找託詞,更不是為自己沒有本事做辯護。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有所不為,要想達到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得拋棄所有的雜念。記得曾有人説過: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我們只有一雙手,每隻手有五個手指頭,有時候我們的兩隻手不能什麼都伸出去,因為一隻手的五個手指頭不能什麼都抓住,所以我們應該去抓該抓的、值得抓的東西,就是這個道理。

讀完《老子》這本書後,我有很多感觸,在學習和生活態度上也有很大的改變。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存在於宇宙之間,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我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高中生,激烈的大學聯考競爭使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來應對沒完沒了的作業、練習,為此我感到身心疲憊,很多次在腦海中浮現了放棄的念頭,但,我並沒有放棄,使我重拾信心的是老子所説的那句話:“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想要獲得成功,我們要有所作為,例如,我們得抓住每分每秒,利用好零星時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去拼;同樣,要想獲得成功,也要有所不為,就得適當的放棄一些東西,比如,在考試過程中,遇到不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所能完成的題目,或者拿得到的分數,可以先放一放,要先把自己能夠完成的題目拿下,有時間再去解決難題,這樣才能保證不留遺憾。加之,處於高三階段的我們,應該控制手機的使用,不應沉迷於手機網絡的虛擬遊戲世界裏,更不應該在這一重要時期裏談戀愛,一旦情感方面處理不恰當,就會使我們的學習一落千丈,也可能會產生厭學的想法,甚至會誤了我們的前程。

總之,對於想取得好成績、獲得成功的我們來説,我們越是渴望成功,外界的.壓力就越大,所要面對的事情就越多,我們就必須得懂得“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深層含義,當有一天我們真正讀懂了老子的這句話,或許,這會是我們的成功之道。

《老子》讀後感2

是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悠悠地述説着亙古的智慧?是誰在漫漫的歲月輪迴裏傳遞着不變的真理?是誰只留下五千言卻給人類帶來了無限的哲思?是他,哲學的聖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顆璀璨而又古老的恆星,散發出神聖的光芒,透過數千年的時光,照耀在宇宙深處的每一個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雙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寧靜與恬適的生存方式,力圖避開現實的紛紛擾擾,追求那一份純真的心靈自由,這種超乎其然的生活態度,為後人指明瞭一條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學,總與‘道’息息相關。道是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通過一個‘道’字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論和宗教主義。在我看來,道的就是一種客觀規律,看不見,摸不着,而世間的每個細微之處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為學之道,謀事之道,道道相關,處處都是智慧,都需要我們去發現和領悟。每個人都必須生活,做人為學謀事之道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頗為重要,道德有無,道德高低,決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們的是修身之法,以來提高精神境界,讓我們學會生活。每個人都渴望着自由與快樂,而煩惱無處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從中解脱,主動權在自己手上。“有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這樣,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個重要的思想———無為。無為就是什麼也不做,無所謂,無所為嗎?其實不然。無為的精華之處在於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把其歸為消極避世的人生觀。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不作為,而是不為所欲為,不胡作非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無為是順道辦事,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順自然發展的一種高姿態的智慧。“不做也完美”從某種角度看,確實有道理。漢武帝當年並沒有採取黃老之學的不為之道,而採用了有為,讓漢朝走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殊不知,正是當前的文景之治的無為政策,採取了休養生息,為有為創造了機會,打下了基礎。因此,漢武帝的有為也是某種程度上無為,無為是過程而非目的,我想,這樣的認識,只有真正意義上悟到無為思想的精華方可理解。

每每聯繫起現實的生活和社會,就越覺得他的思想之偉大。人們太多的有為讓悲劇不停地上演。那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那黃河、長江的水體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不斷擴張;全球氣候的急劇變暖……這一切的一切擺在眼前時,想想我們的有為是否已經過了度?現在,我們呼籲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而數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這真理,這也正説明了《老子》在當今社會乃至未來存在着巨大現實意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書通過對道與自然的結合,闡明瞭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處處充滿着辯證的思想,體現着最樸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煉,句句精髓,篇篇精華,滲透着一絲絲美妙的讓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靜的心態,慢慢地品,讀,看,聽,思,悟,像老子一樣,坦然地生活!

《老子》讀後感3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老子》第八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閒,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老子》第四十一章

水是天下之至陰至柔,南懷瑾先生在書中便已用淺顯的語言解析:“水沒有骨頭的,如果把它擋住,它只有轉彎過去;如果築一道堤防,水則一聲不響慢慢等,等到水漲滿了,又從堤防上滿出去了。”水又是天下之至淨至剛,水性至潔,雖能藏污納垢,但其本質卻是水淨沙明,不為外界所污染。

我喜歡水,上善若水。水有它本性中的純潔,只要它能做的,它都會以污染自己為代價,毫不吝嗇的幫助人類。人應該大度的像水一樣,如是書中所説:“一個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至柔之中的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我喜歡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於滋養萬物,而與世無爭,處在眾人厭惡之處。貢獻雖大,但並不張揚,所處位置自然不引人注目,卻依舊保持着善的本性。這種品質自然最接近於老子所説的“道”。“道”博大精深,自然不能一下全都領悟,老子便給出了水這一個參照物。水可以任勞任怨,忍辱負重,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所以“故幾於道”。就像老子自己主張的一樣,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

我喜歡水,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為修到同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人……”。水的一切優點,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便永遠安然處順。同時具備固然不容易,但至少要學會其中的一個,才能會處事。

我喜歡水,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滴石穿,無論多堅強的人也對誰無可奈何,石頭都可以軟化。水平常默默無聞,但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便有了大作為,並且“馳騁天下之至堅”。

我喜歡水,無有入無閒。水可以穿越縫隙,前面擋住了路,便會自己找路,發揮更大的能量探求自己的方向。故而在生活中,遇到難處,越想走捷徑,找突破,可能離出口越遠,還不如冷靜下來,重新想想。所以老子説“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無為,或許是最大的作為。

我喜歡水,汪洋大海,幻化為雨為雪,抑或變為蒼茫之霧,又或凝望冰晶,都不失為水的本性,依然潔淨。或小溪,或江河,或大海;或平靜,或波動,或驚駭,至陰至柔,抑或至陽至剛,無論怎樣變化,無論身處何地,它,不曾改變。若都能像水一樣保持本心,便可以不為世事變幻所動搖了。

我喜歡水,水不僅具有博大的胸懷,亦有可以毀滅世界的能量,這便要看人類如何利用水,稍有不慎,就會變成當年大禹所治的水,但只要給它通路,便有變回祥和的神態。

水,以至柔馳騁至剛,以無為治理有為。從某種程度上,水即為“道”。老子崇尚的清淨無為,水有;功成名遂身退,水亦有。當手指尖觸碰到水,清靜通徹心底。

回味,淨水……

《老子》讀後感4

老子,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姓李,名耳,字聃。傳説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隱世時,被守關官員攔住,老子於是連夜寫就五千言,成了《道德經》,開創了道家學派。

儒家是以人為本,參透了人性,認為人的價值實現在於進入人類社會,實踐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天人合德",向善,擇善到至善,尊重幫助別人,讓人類社會可以永續發展,強調以政治或教育手段來改革社會。強調論理,重視道德修養,強調社會擔當,齊家,治國,平天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有"捨我其誰"的偉大胸懷。

道家顯然目光要比儒家高許多,儒家最主存在是"天","天之未喪斯文也","天將降大任"。道家認為宇宙最後要源是"道"。"道"孕育萬物,是一切的起始與歸宿。而"天"與"地"則主要指自然界。老子強調"孜慮極,守靜篤",人要與道合一,成為有道者行道者,因為道存在於萬物,卻又超越萬物,"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去悟道,顯然,如果人覺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會更上一層樓。

做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支柱,儒家強調人的社會屬性,是人的立身之本,而道家強調人的智慧的覺悟,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升人的智慧。

説實話,讀《道德經》,對"道"的理解,我還是一知半解。"道,可道,非常道."就能把我搞暈,真是"玄之又玄"呀。好在傅佩榮先生給我們深入淺出,又結合東西方哲學解釋了"道"。這樣才略悟一二。

"道"是什麼?道是宇宙萬物變化的根源,宇宙萬物會消失,道卻永遠存在。"有物混生,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充分體現了古人至高的哲學智慧。所以傅佩榮先生説,如果站在"道"的高度,人的生命只有一個月的,就是活着的時候,好好珍惜生命,開發智慧潛能,覺悟什麼是"道",覺悟到生命是有一個根源和基礎,應該"與道合一",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滴水融進大海,永遠不會乾涸。我們應學道家從"道"的角度看待宇宙人生。人生的痛苦在於執着,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道"是整體,以整體來看,人世間的各種遭遇,都不應該執着,儘量順其自然地生活,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心胸開闊,痛苦和煩惱自然會減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智慧博大精深,讓我們認真參悟,掌握道家思想的核心,邁向人類智慧的最高境界吧。國學精髓慢慢品味。

標籤:讀後感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