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詠白海棠原文、註釋及賞析

校園1.4W

詠白海棠原文、註釋及賞析1

原文:

詠白海棠原文、註釋及賞析

詠白海棠

清代:曹雪芹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譯文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

夕陽照着秋草連接着層層的院門,苔蘚青翠長滿了雨水淋過的花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白玉的品格難比海棠的純潔,那雪般的肌骨更能陶情醉人。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點點花蕊芳香嬌嫩好似不勝風力,夜深明月下還留着她俏麗的影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不要説白衣仙女會升天飛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黃昏中吟詠呢。

註釋:

斜陽寒草帶重(chóng)門,苔翠盈鋪雨後盆。

寒草:秋草。帶:連接。重門:重重院門,指深宅大院。苔翠:青翠的苔色。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銷魂:使人迷戀陶醉。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倩影:美好的身姿。月有痕:月有影。

莫謂縞(gǎo)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縞:古時一種白色的絲織品。這裏指白衣。以“縞仙”説花,承前“雪為肌骨”來,道家稱成仙或飛昇叫“羽化”,意思是如同化為飛鳥,可以上天。

賞析:

這首詩首聯交待了季節、場景;頷聯寫海棠之白;頸聯寫海棠之柔;尾聯寫海棠與詩人融為一體。賈探春以白海棠自喻,既描繪了白海棠的仙姿,又抒寫出自己的超凡脱俗的風範,同時也表達出對於無力扭轉家族和個人命運的無奈。全詩節奏明快,氣韻生動,感情較為直白,充斥着蕭瑟之感。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交待了季節、場景。開頭的“斜陽”二字,與詩尾的“黃昏”二字遙相呼應,定下了全篇蕭瑟、感傷的基調。“寒草”點明季節是在秋天

“苔翠盈鋪”形容年深月久,生長海棠的花盆表面已經佈滿了青苔。而一番新雨的洗刷,使景色在煥然一新的同時,又多了幾分淒涼,為寫海棠之“白”作了鋪墊。總的來看,這一聯描寫由遠及近,由大到小,從“斜陽寒草”寫到“重門”,再對生長海棠的花盆加以細緻描寫,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海棠,但海棠已經呼之欲出了。同時,這一聯也暗示出賈府這個大家族已經日薄西山的命運。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寫海棠之白,以白玉、冰雪比喻花的顏色的素白和品格的純潔。它的精神如玉,但是用玉來形容仍嫌不足,難以比擬其高潔;它的肌骨如雪,使人迷戀陶醉。這其實是探春的自我寫照。生長在日趨沒落的家族中,探春依然不屈不撓,極想有一番作為。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用比喻,透過環境,寫出花的嬌美無力的身姿和月下映出的麗影,寫出了海棠之柔。海棠雖然生機勃勃,但是終究嬌柔無力,它那下垂的細小花蕊彷彿正在歎息。那美麗的身姿在深夜的月光中,投下心事重重的.陰影。這一聯暗含着探春的傷感。探春身為女兒之身,無力扭轉家族的命運,只能在暗中擔憂。

“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中,是説但得白海棠多情相伴,就不必理會飛昇遠去的事了,“多情”的海棠與憂患的詩人(賈探春)融為一體。“縞仙”是將海棠形容為白衣仙子,它本有羽化成仙的可能,卻不願離去,而是留下來倍伴在黃昏中吟詠的詩人。探春後來遠嫁異鄉,雖然生活還算不錯,但卻難以割斷對故鄉親人的牽掛,心中滿懷悲苦。這是後話,探春不可能預先知曉。而曹雪芹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創作《紅樓夢》,不斷在詩詞中暗示人物後來的命運,則具有設置懸念和引導讀者的功能。

詠白海棠原文、註釋及賞析2

原文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註釋

(1)秋容:指白海棠花,“秋”點明花開的季節,“容”用擬人的手法喻其美好。

(2)攢:簇聚。“七節攢成”是説花在枝上層層而生,開得很繁盛。雪,喻花。

(3)出浴太真:楊貴妃,字玉環,號太真,為唐玄宗所寵,曾賜浴華清池。詩詞中多借以寫婦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與悲感離別有關。

賞析

賈寶玉的詩中間二聯可以看作對薛寶釵、林黛玉的評價和態度。薛寶釵曾被賈寶玉比喻為楊貴妃,則“冰作影”正寫出了服用“冷香丸”的“雪”姑娘其內心冷漠無情恰如“冰”人。“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黛玉以“玉為魂”,恰説明了寶玉心中的林妹妹纖瑕不染,分外清高。從寶玉對二人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中可以知道,寶玉心中只有黛玉才是志同道合的知心人。“曉風結愁”,“宿雨添淚”,表面上是在寫海棠,實際卻是寫黛玉寄人籬下的愁苦心境,以至最終的芳華早逝。“獨倚畫欄”,“清砧怨笛”是寫寶玉在黛玉死後的孤苦心境,是對這份悽美愛情的祭奠。

特別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些詩多半都“寄興寓情”,而作者擅用隱語,往往讓詩與人物的情感,故事的背景,甚至是最終的歸宿都密切相關。凡此種種,要使每一首詩都多方關合、左右逢源,必須經作者慘澹經營、匠心獨運,才能臻於完美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