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2017高中必修三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

校園2.65W

文化生活作為高中政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聯考必考的的一部分內容,因此,高中的學生要全面鞏固好文化生活的政治知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2017高中必修三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

  高中必修三政治重點知識

一、文化與綜合國力

1、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綜合國力是一個主權國家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它包括經濟、政治、科技、軍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實力,以及其賴以存在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等基礎實力。綜合國力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會因素,既包括物質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

2.提高文化競爭力

(1)必要性

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弱勢地位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在經濟發展上面臨嚴峻挑戰,在文化發展上也面臨嚴峻挑戰。

(2)對策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與政治的經濟關係

(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

①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

②文化反作用於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不同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影響不同,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B.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為一種先進的文化,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發揮着巨大的促進作用。

(2)文化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但這並不意味着文化的發展始終與經濟的發展亦步亦趨。如同不能簡單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質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屬品一樣,也不能簡單地認為文化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屬品。

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時的獨立性。那種認為只要物質條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會好起來.物質條件差一點,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觀點,不符合曆史發展的事實,是不正確的。

  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識歸納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1. 傳統文化的繼承

(1) 傳統習俗的繼承: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傳統建築的繼承:建築是立體的文化,凝固的藝術,一個民族的建築無不體現其民族文化的特徵和色彩

(3)傳統文藝的繼承: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

(4)傳統思想的繼承:中國傳統思想 ,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

2. 傳統文化的特點: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着基本特徵,同時,它的具體內容又能夠因時而變。)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對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維繫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3. 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適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所以,傳統文化的內容應與時俱進。

4. 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

(1)從民族、國家、社會的角度來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2)從個人角度來看,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發展,更好地創造新生活。

5. 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6. 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係(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1)繼承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2)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7. 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1)社會制度的`更替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2)科學技術的進步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

(3)思想運動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思想運動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不同思想在思想運動中相互激盪,不但催生着社會變革,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4)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隨着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識

我們的民族精神

1.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係?

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立業根基)、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3. 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

(1)原因: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

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作用)

(2)愛國主義的特徵:

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3)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為什麼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如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原因】(為什麼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1)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地位作用):

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繫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義):

A、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B、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C、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D、是我國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

(3)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動員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大力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可以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

【途徑(如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A、最重要的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心骨”作用。

B、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C、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要借鑑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長處。

D、要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