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必備】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彙總10篇

校園2.11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教學計劃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彙總10篇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指導思想

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數學思維活動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因此,趣味數學,一是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符合課改的要求;二是填補了我們課改中的弱項。

二、教學目標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引導學生在掌握數學思維成果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2、將數學知識寓於遊戲之中,教師適當穿針引線,把單調的數學過程變為藝術性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玩中收穫。

3、課堂上圍繞“趣”字,把數學知識容於活動中,使學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力求體現我們的智慧祕訣:“做數學,玩數學,學數學”。

三、教學措施

a)結合教材,精選國小數學的教學內容,以適應社會發展和進一步學習的需要。力求題材內容生活化,形式多樣化,解題思路方程化,教學活動實踐化。

b)教學內容的選編體現教與學的辨證統一。教學內容呈現以心理學的知識為基礎,符合兒童認知性和連續性的統一,使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兒童思維發展能力相一致。

c)教學內容形式生動活潑,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賦予啟發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d)每次數學思維訓練課都有中心,有討論有交流有準備。有階段性總結和反思。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1.學生情況

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習成績在不斷進步,但是由於一些學生數學基礎太差,學生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沒有顯著改觀,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設法關注每一個學生,重視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是本學期教學的首要地位。

  2.教學內容分析

本期教學進程主要分為新課教學和總複習教學兩大階段。新課教學共分三章。第一章《圓(二)》共分五節。首先介紹點與圓的位置關係、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及切線的性質與判定、圓與圓的位置關係。第二章《抽樣調查與估計》是在前面統計知識基礎上的拓廣與發展。全章共分三小節內容。第一小節 抽樣調查 主要介紹抽樣調查與普查的區別;第二小節 數據的整理與表示 主要研究統計圖的應用;第三小節 由樣本推斷總體 研究樣本與總體的關係,用樣本估計總體。第三章《投影與視圖》分為五節主要內容包括:投影的基礎知識;視圖、三視圖等概念,三視圖的位置和度量規定,一些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簡單立體圖形與它的三視圖的相互轉化;課題學習:製作立體模型。總複習是本期教學的一個重點。通過系統的總複習使學生全面熟悉國中數學教學內容,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嫻熟的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20xx年度九年級數學教學計劃20xx年度九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師生共同努力,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或基本達到《課標》的要求,注重基礎訓練,顧及多數人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

  二、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讓數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新課標 強調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景,幫助學生認真捕捉 生活現象 ,使他們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

2.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實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新課標 提出: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向學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3.設計一些新穎的、獨特的教學方案,使學生愛數學。通過觀察、實踐,使枯燥的內容形象化、興趣化,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樂趣,進一步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 動手作、動手想和動口説 的過程。

4.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 制高點 ,未來的學習,工作將是網絡環境下的新型的學習和工作模式。因此,本學期我將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和網絡技術,把原本複雜的知識通過新技術教學直觀、簡單、系統的展現在學生面前。

5.做好教師間的團結協作 ,積極向其他教師學習。備課組、教研組的核心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增強備課組集體教研氛圍,進一步發揮教師的羣體優勢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我將努力學習其他教師的優秀教法,提高教學質量。

6.加強複習的系統性。總複習是本期教學至關重要的一環,複習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同學們對國中數學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質量20xx年度九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工作計劃

總複習要特別注意教科書的內在聯繫性,強調知識之間的銜接和關聯,使學生有綱可舉,有目可循。

7.抓住複習的重難點。總複習要在普遍撒網的基礎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便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8.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和分析能力。隨着國中知識傳授的完結,學生知識系統的初步行成,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已到了緊要關頭,教學中要特別注意這方面的引導。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況:

上學期學生數學上的計算能力、閲讀理解能力、實踐探究能力得到了發展與培養,對圖形及圖形間數量關係有初步認識,邏輯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了發展與培養,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抽象思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有一部分同學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發展高度,學生課外自主拓展知識的能力幾乎沒有,學生手中的與數學有關的課外輔導書甚少,學生不能自行拓展與加深自己的知識面;通過教育與訓練培養,絕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對等每次作業,及時糾正作業中的錯誤,課堂上能專心致志的進行學習和思考問題,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了激發與進一步的發展,課堂整體表現活躍,積極開動腦筋,學生樂於合作學習,分享交流自己的發現,學生喜歡動手實驗,對老師佈置的思考題表現出較濃厚的興趣;學習習慣上,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上記筆記的習慣培養得很不理想,這與我在教學中不提倡課前預習,少做筆記有關,我認為課前預習易使學生囿於教材框定的範圍和思考方法,不利於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應該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與思考,敢於大膽思考,課堂上就把時間有在思考問題上,而不應該用在當“打字員”上。

本學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課前預習、課堂上記筆記的弊端,發揮其有利的一面,學生對思考規律的小結,及時複習、總結上的習慣,還需要加強,課堂上專心致至的聽講,想在老師和同學的前面,及時糾正作業和試卷中的錯誤的習慣還需要加強,表揚和鼓勵閲讀與數學有關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在學習方法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對稱的角度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方法檢驗答案,需要加強訓練與培養。

二、教材簡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六章,第5章:相交線和平行線;第6章:平面直角座標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組;第10章:實數。

三、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説。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複習提綱,使知識來源於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於一種思如泉湧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説: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對奧數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佈置作業設置A、B、C三等分層佈置,課堂上照顧好好、中、差在三類學生。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學生32人,這些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幼兒班,還有些學生是從外地轉入的。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據幼兒班老師介紹,這些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活潑開朗,還有個別學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瞭解,這些學生由於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繫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六、教學進度安排(見附表)

教學進度安排

月份周次單元教學內容頁碼

課時數

9

1一準備課2~5222二位置6~1333

3~4

1~5的認識和加減法

14~31

10

1、1~5的認識3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24~6四認識物體和圖形

10~11

7~13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42~83

20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整理和複習2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

11~12

14~15

11~20各數的認識

84~90

4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2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216七認識鐘錶91~9522

17~19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2

1、9加幾2、8、7、6加幾3、5、4、3、2加幾整理和複習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20九總複習4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和複習等。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應用、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統計圖、轉化的解題策略以及總複習的四個板塊的系列內容。

教學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

1.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數據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3.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4.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5.能從統計圖表準確提取統計信息,正確解釋統計結果,並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經歷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瞭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國小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材分析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負數和比例兩個單元。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例的教學,使學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會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圓柱與圓錐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圓柱、圓錐特徵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掌握有關圓柱表面積,圓柱、圓錐體積計算的基本方法,促進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有關數據可能產生誤導的內容。通過簡單事例,使學生認識到利用統計圖表雖便於做出判斷或預測,但如不認真分析也有可能獲得不準確的信息導致錯誤判斷或預測,明確對統計數據進行認真、客觀、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等知識的學習,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經歷探究“抽屜原理”的過程,體會如何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模型化”,從而學習用“抽屜原理”加以解決,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多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整理和複習單元是在完成國小數學的全部教學內容之後,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系統的、全面的回顧與整理,這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原來分散學習的知識得以梳理,由數學的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的數學認知結構,為國中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情分析

本年級共有學生52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上進心;有些學生的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還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紮實,學習數學有很大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 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五、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1.創設愉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2.在集體備課基礎上,還應同年級老師交換聽課,及時反思,真正領會教學設計意圖,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教師應轉變觀念,採用“激勵性、自主性、創造性”教學策略,以問題為線索,恰當運用教材、媒體、現實材料突破重點、難點,變多講多練,為精講精練,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3.不增減課程和課時,不提高要求,不購買其他複習資料,不留機械、重複、懲罰性作業和作業總量不超過規定時間,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設愉悦、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悦、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6.練習的安排,要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對優生、學困生都要體現有所指導。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7.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科學育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

學習方式:

①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麼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

②通過查閲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③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④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 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六、課時安排

一、負數(3課時)

二、圓柱與圓錐(9課時)

1.圓柱6課時左右

2.圓錐2課時左右

3.整理和複習1課時

三、比例(14課時)

1.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4課時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4課時左右

3.比例的應用5課時左右

4.整理和複習1課時

5.自行車裏的數學1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6

學生情況分析及改進提高措施:

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國小第一學段的學習方法,師生之間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學生學習常規好,喜歡學習數學,對所學知識掌握較好,並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學期改進如下:

(一)重視創設生動的數學學習情境。

(二)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三)積極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四)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教材整體分析:

一、主要內容:本冊是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的第一冊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八個單元內容:

(一)認識更大的數;

(二)線與角;

(三)乘法;

(四)圖形的變化;

(五)除法:

(六)方向與位置:

(七)生活中的負數:

(八)統計。

二、總體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億以內數的記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並會正確讀、寫以及比較數的大小。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2、通過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和垂線;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通過操作活動,知道平角、周角,瞭解角的大小之間的關係;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3、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運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計。認識並會使用計算器,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通過對乘法運算規律以及有趣算式規律的探索經理數學問題探索的過程,並會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4、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説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並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通過實例觀察,瞭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製作複雜圖形的過程,並能設計簡單的圖案。

5、結合實際情景,探索並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在實際情景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並能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結合具體情景,體會萬、億等大數的實際意義。歷探索的過程,發現商不變的規律,並能運用規律進行簡便運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認識引入中括號的必要性,並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6在具體的情景中,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通過具體的情境中,體會方向、距離兩個條件對確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據方向和距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7、瞭解日常生活中負數的意義、表示方法,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8、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並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理解複式統計圖的實際意義,並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製成複式統計圖。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瞭解單式統計圖的特點;能將一組相關的數據繪製成單式折線圖,並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變化情況的信息。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加強估算能力的培養,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研專題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時間教學內容

19、1——9、2一、認識更大的數

29、5——9、9一、認識更大的數

39、12——9、16二、線與角

49、19——9、23二、線與角

59、26——9、30三、乘法

610、3——10、7國慶節

710、10——10、14三、乘法、整理與複習(一)

810、17——10、21四、圖形的變換

910、24——10、28期中複習

1010、31——11、4期會考

1111、7——11、11五、除法

1211、14——11、18五、除法

1311、21——11、25五、除法

1411、28——12、2六、方向與位置

1512、5——12、9七、生活中的負數

1612、12——12、16整理與複習(二)

1712、19——12、23八、統計

1812、26——12、30總複習

191、2——1、6期末總複習

201、9——1、13期末考試

以上課時安排,將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作適當的調整。

數學教學計劃 篇7

為了能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效率地完成高三數學學科教學複習工作,正確把握整個複習工作的節奏,明確不同階段的複習任務及其目標,做到針對性強,使得各方面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到位,特制定此計劃,並作出具體要求。

1. 三輪複習總體要求:科學安排,狠抓落實。要求第一輪複習立足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起點不能太高,複習要有層次感,選題以容易題和中檔題為主,儘可能照顧絕大多數學生。這樣才能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確保基礎和方法紮實,同時儘可能縮短第一輪複習時間,給後面的拔高和思維的反覆訓練提供足夠的時間。第二、三輪複習要求起點較高,對準中等及其以上學生,選題難度以中檔題為主,根據知識點的需要穿插少量綜合性較大的題,在整個複習過程中堅持講練結合,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對所學方法的模仿訓練,切實落實好作業、跟蹤檢測和信息反饋。

2、多互相聽課,吸取他人優點,揚長避短,提高複習效率,在可能的情況下儘快統一一種可行的、科學的複習模式。

3、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利用教研活動,能創新、羣策能力。本屆高三的教研活動以大學聯考中的知識專題為主,如大學聯考考什麼?怎樣考?同時確定專題專人發言,加強對每次單元測試和月考試卷考前的審題、考後的總結和評估,加強對資料和信息整理的互通,特別要加強對第三輪複習中大學聯考常見大題的研討,加強針對性訓練,突出效果。

4、作業要求:堅持三輪都有單元測試的做法。務必落實好測試的做和評,搞好課後鞏固這一重要環節,力求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和提高。

5、考試要求:堅持考前審題和考後小結與評估,注重對反饋信息的整理(如知識和方法掌握不好的),大題各種方法探索及整理,每次考試主要採用自主命題、確定一人負責,全組共同討論的方式命制試題。

6、努力抓好各班總分靠前而數學成績偏弱的這一部分學生,通過重視、關注、關心、個別輔導,提高他們的學數學的積極性,確保升學率和平均分的提高。

衷心希望大家能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研討創新,發揚拼搏、奉獻、吃苦耐勞精神,切實落實好工作中每一個環節,爭取取得優異成績。

數學教學計劃 篇8

本學期,我所任數學學科的教學工作以課改新理念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及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力為重點,以改革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積極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膽創新中學習,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現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4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9人,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較好,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能積極思考,能夠主動,創造性地進行學習。但有部分學生能力較差,惰性較強,思維能力較差,應有的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生的成績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學困生的面還比較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體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學內容包括,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一)小數乘法,這單元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小數乘法可以先轉化為整數乘法來進行計算,然後現再採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因數和積中小數的位數,找出它們的關係,然後利用這一關係,準確找到積中小數點的位置,從而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小數乘法算理的理解和表達

教學措施:1、重點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學習小數乘法

2、教學時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對計算的過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釋。

3、在組織學生自主小結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同時,應注意引導他們去探索因數與積之間的大小關係的規律。

4、充分利用課本中主題圖的數學信息,創設學生喜歡的情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計算的興趣。

課時安排:8課時

(二)小數除法:可以根據小數點處理方法不同,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另一種是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通過商不變的性質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來計算,所以小數除以整數是學習小數除法計算的基礎。教學時要重點突出怎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教學重點:小數除法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小數除法的算理及理解,商的小數點定位問題。

教學措施:

1、注意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好基礎。

2、聯繫數的含義進行算理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在探討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教師不要急於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要關注學生的想法,在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礎上,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通過學生的相互啟發,相互影響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4、指導學生進行練習時,要關注對學生解題思路的指導,同時還關注學生的一些解題技巧,從而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課時按排:11課時

(三)觀察物體,學生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觀察物體的感性經驗,通過第一段的學習,已經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較為抽象的幾何形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使學生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或兩個及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教學重點:正確辨認從不同的方向所觀察到的物體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的方向所觀察到的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教學措施:1、充分用教具和學具進行直觀教學,通過觀察和學生動手搭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2、切實組織好課堂活動,讓所有的學生都真正地,實實在在地進行觀察和操作,同時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意見,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啟發。

教學課時安排:3課時

(四)簡易方程:這單元內容在學生學習一定的算術知識(如整數、小數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初步接觸了一點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運算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其意義表現在:1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2、有助於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的算術知識。3、有利於加強中國小數學的銜接。其中用"是學習方程的基礎,"是學習"的基礎,"則是"的發展。

教學重點: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係;簡易方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運用。

教學措施:1、關注具體實例,發揮具體實例對於抽象概括的支撐作用,及時引導學生超脱實例的具體性,實現必要的抽象概括。

2、教學時,充分用好教材資源,進而從本地、本校的特色出發,適當補充一些學生身邊的題材,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3、培養學生規範書寫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4、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同時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課時安排:12課時

(五)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們是進一步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的基礎。這些圖形面積的計算是以長方形面積計算為基礎,以圖形內在聯繫為線索,以未知向已知轉化為基本方法開展學習,而各類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均採用讓學生動手實驗,先將圖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再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探索轉化後的圖形與原來圖形的聯繫,發現新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一過程。另外本單元還安排了兩個"介紹我國古代數學著作和數學家對平面圖形面積的推導和計算方法,豐富學生對我國教學史的認識。

教學重點: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算理)

教學措施:

1、加強直觀操作。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操作,切忌由教師帶着做,通過實際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2、在本單元教學中,應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要形式,教師加強指導和引導,滲透轉化思想,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所研究的圖形與轉化後的圖形之間有什麼聯繫,從而找到面積的計算方法,切忌由教師直接演示講給學生。利用討論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學生把自己操作--轉化--推導的過程敍述出來,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3、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決問題;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困生進行適時點撥,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課時安排:9課時

(六)統計與可能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在統計分析中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適當的統計量來描述數據的特徵。

教學重點:1、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概率,2、理解中位數的意義及求法。

教學難點:1、能按指定的要求,設計簡單的遊戲方案,

2、通過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識,理解中位數的統計意義,並會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教學措施:

1、加強對學生概率素養的培養,增強學生對隨機思想的理解不要把豐富多彩的可能性內容變成了機械的計算和練習。在教學中,教師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遊戲,活動(如擲硬幣、玩轉盤、摸卡片等),讓學生親自動手試驗,在試驗中直觀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探究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與等可能性事件的關係等,使其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2、教學時結合學生已經很熟悉的平均數、進行對比教學,以幫助學生弄清中位數和平均數的聯繫和區別,使他們明白,平均數主要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水平,中位數則更好地反映了一組數據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

3、中位數在一組數據的數值排序中處於最中間的位置,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調查活動,然後再利用中位數的這一特點進行初步的統計分析。

教學時間安排:4課時

(七)"主要是向學生滲透一些主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本單元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並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數字編碼簡單方法的探索,學會用數編碼。

教學難點:數字編碼的運用。

教學措施:

1、創設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探討用編號的方法來區分不同的人或物。

2、恰當把握教學要求,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允許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親身去體會、經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線能力。

教學課時安排:3課時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會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瞭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髮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學科綜合實踐措施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總之,要精心設計每節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要質量,減輕學生的負擔。

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屬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長方體(二)的內容,是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的計算之後,進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是它的綜合應用,緊貼於生活,對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和作用。

二、目標分析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新課標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等量替換的數學方法,發展數學的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感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3、情感與價值: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合作意識,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難點:

設計測量方案

教具準備:

透明容器、不規形狀的石頭、大豆、乒乓球等。

三、學情分析

五(1)班學生他們學習認真、踏實、自覺,基礎一般,好學上進,而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生源雜,學習比較被動。對數學毫無興趣,還有部分學生年齡小,在他們身上還明顯地存在着兒童的天性,好動、好奇、容易分散注意力、自控能力差等。所以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本班的實際情況,採用比較合適他們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四、教法分析

我先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創設情境,開啟他們的智慧。首先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當中,然後通過動手操作,演示等活動,引導學生去發現,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鼓勵學生獨立尋找不同方法和途徑,把枯燥無味的數學變得即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有趣和測量是我設計本節課的兩個着眼點。讓學生從測量規則物體的體積一下子過渡到不規則的圖形中,思維跨度大,具有挑戰性。怎樣讓學生輕鬆愉快地獲得新知,我採取以下四個環節結束本課的教學任務:

1、創設情境,開啟智慧。

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跟語文老師學過《烏鴉喝水》這篇課文,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但瓶裏的水不夠高,烏鴉一顆一顆的往瓶子裏裝石子。瓶子裏的水漸漸升高。教師提問:a、烏鴉喝到水了嗎? b、誰能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析這一現象? c、烏鴉往瓶子裏裝的小石子有多少呢?我們一起來幫助烏鴉算一算好嗎?把學生帶入了動物的世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烏鴉叼來的小石子即不像長方體,又不像正方體。不能直接用公式求出體積怎麼辦呢? 產生智慧的火花。

2、交流探究,分享智慧。

首先,是讓學生去猜猜石塊的體積?開發學生的思維,但,不能得到準確的數據。想一想有什麼辦法求出石塊的體積呢?小組合作,制定出一種可行的測量方案。 其次,分組彙報 (請同學們對各小組的彙報(試驗步驟)充分發表意見,指出優點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辦法的建議。),其他組員有沒有補充。

3、通過課件演示學生有可能提到的方案:

方案一: A、找一個長方體容器,裏面放有一定的水,請學生觀察並記錄此時水的高度。 B、放入石塊,再次請學生量出水面的高度。升高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可以怎樣算? a、計算水面升高了幾釐米,用底面積乘以高計算出升高的水的體積。 b、分別計算放入石塊前後總體之差。 質疑:為什麼升高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呢?(石塊佔有一定的體積,所以水面會升高)。 教師板書:上升的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

方案二: 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並將溢出的水到入長方體的容器中算出體積。質疑:為什麼會有水溢出來?(石塊佔有一定的體積,所以水會溢出來)

教師板書:溢出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

方案三:(1)將石塊放入沒水的容器中。(2)往容器中加水,淹沒整塊石頭。(3)將石塊取出。教師板書:下降的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

方案四:(1)將石塊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2)容器中的水位在升高的同時又溢出。

教師板書:上升的水的體積+溢出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

4、學生分組實驗,測量並計算石子的體積。

三、鞏固拓展,展示智慧

a、拳王爭霸。

b、説説如何測量一粒黃豆的體積。一個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呢?

c、課後閲讀 如阿基米德、曹衝稱象、撈鐵牛等的故事。

四、課堂小結、提升智慧。

在實踐與操索過程中,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驗問題。

本節課是對已學過知識的綜合運用,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只有理解了,才能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然後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的二維的平面直角座標系的基礎上的推廣,是以後學習“空間向量”等內容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用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探索空間直角座標系的建立方法,進一步體會數學概念、方法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

2. 理解空間直角座標系與點的座標的意義,掌握由空間直角座標系內的點確定其座標或由座標確定其在空間直角座標系內的點,認識空間直角座標系中的點與座標的關係。

3.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確定性思維能力。

三、教學重點: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點的座標的確定。

四、教學難點:通過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利用點的座標來確定點在空間內的位置

五、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

1. 確定一個點在一條直線上的位置的方法。

2. 確定一個點在一個平面內的位置的方法。

3. 如何確定一個點在三維空間內的位置?

例:如圖,在房間(立體空間)內如何確定一個同學的頭所在位置?

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明確:確定點在直線上,通過數軸需要一個數;確定點在平面內,通過平面直角座標系需要兩個數。那麼,要確定點在空間內,應該需要幾個數呢?通過類比聯想,容易知道需要三個數。要確定同學的頭的位置,知道同學的頭到地面的距離、到相鄰的兩個牆面的距離即可。

(此時學生只是意識到需要三個數,還不能從座標的角度去思考,因此,教師在這兒要重點引導)

教師明晰: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座標系xOy,則地面上任一點的位置只須利用x,y就可確定。為了確定不在地面內的電燈的位置,須要用第三個數表示物體離地面的高度,即需第三個座標z.因此,只要知道電燈到地面的距離、到相鄰的兩個牆面的距離即可。例如,若這個電燈在平面xOy上的射影的兩個座標分別為4和5,到地面的距離為3,則可以用有序數組(4,5,3)確定這個電燈的位置(如圖26-3)。

這樣,仿照國中平面直角座標系,就建立了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從而確定了空間點的位置。

(二)、建立模型

1. 在前面研究的基礎上,先由學生對空間直角座標系予以抽象概括,然後由教師給出準確的定義。

從空間某一個定點O引三條互相垂直且有相同單位長度的數軸,這樣就建立了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點O叫作座標原點,x軸、y軸、z軸叫作座標軸,這三條座標軸中每兩條確定一個座標平面,分別稱為xOy平面,yOz平面,zOx平面。

教師進一步明確:

(1)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讓右手拇指指向x軸的正方向,食指指向y軸的正方向,若中指指向z軸的正方向則稱這個座標系為右手座標系,課本中建立的座標系都是右手座標系。

(2)將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畫在紙上時,x軸與y軸、x軸與z軸成135°,而y軸垂直於z軸,y軸和z軸的單位長度相等,但x軸上的單位長度等於y軸和z軸上的單位長度的 ,這樣,三條軸上的單位長度直觀上大致相等。

2. 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中點的座標。

思考: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空間任意一點A與有序數組(x,y,z)有什麼樣的對應關係?

在學生充分討論思考之後,教師明確:

(1)過點A作三個平面分別垂直於x軸,y軸,z軸,它們與x軸、y軸、z軸分別交於點P,Q,R,點P,Q,R在相應數軸上的座標依次為x,y,z,這樣,對空間任意點A,就定義了一個有序數組(x,y,z)。

(2)反之,對任意一個有序數組(x,y,z),按照剛才作圖的相反順序,在座標軸上分別作出點P,Q,R,使它們在x軸、y軸、z軸上的座標分別是x,y,z,再分別過這些點作垂直於各自所在的座標軸的平面,這三個平面的交點就是所求的點A.

這樣,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空間任意一點A與有序數組(x,y,z)之間就建立了一種一一對應關係:A (x,y,z)。

教師進一步指出: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中任意點A的座標的概念

對於空間任意點A,作點A在三條座標軸上的射影,即經過點A作三個平面分別垂直於x軸、y軸和z軸,它們與x軸、y軸、z軸分別交於點P,Q,R,點P,Q,R在相應數軸上的座標依次為x,y,z,我們把有序數組(x,y,z)叫作點A的座標,記為A(x,y,z)。

(三)、例 題 與 練 習

1. 課本135頁例1.

注意:在分析中緊扣座標定義,強調三個步驟,第一步從原點出發沿x軸正方向移動5個單位,第二步沿與y軸平行的方向向右移動4個單位,第三步沿與z軸平行的方向向上移動6個單位(如圖26-5)。

2. 課本135頁例2

探究: (1)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座標平面xOy,xOz,yOz上點的座標有什麼特點?

(2)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x軸、y軸、z軸上點的座標有什麼特點?

解:(1)xOy平面、xOz平面、yOz平面內的點的座標分別形如(x,y,0),(x,0,z),(0,y,z)。

(2)x軸、y軸、z軸上點的座標分別形如(x,0,0),(0,y,0),(0,0,z)。

3. 已知長方體ABCD-A′B′C′D′的邊長AB=12,AD=8,AA′=5,以這個長方體的頂點A為座標原點,射線AB,AD,AA′分別為x軸、y軸和z軸的正半軸,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求這個長方體各個頂點的座標。

注意:此題可以由學生口答,教師點評。

解:A(0,0,0),B(12,0,0),D(0,8,0),A′(0,0,5),C(12,8,0),B′(12,0,5),D′(0,8,5),C′(12,8,5)。

討論:若以C點為原點,以射線CB,CD,CC′方向分別為x,y,z軸的正半軸,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那麼各頂點的座標又是怎樣的呢?

得出結論:建立不同的座標系,所得的同一點的座標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