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自傳讀後感

校園1.8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傳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自傳讀後感

自傳讀後感 篇1

書中從他父母的相識,他的出身開始記述,我發現,只有一篇是關於他的愛情,我想,作為一些八卦一點的人,最喜歡看的可能是名人的情感吧,但是,李開復很平淡,因為他的愛情就只有一次,也就是現在的太太,可謂是一見鍾情吧,呵呵!而其餘的部分基本是在他的求學以及事業經歷上,我想,也許這就是大人物的不同吧,他們不需要過於豐富的情感生活來使自己的傳記厚實!當然,在全書,也會出現一些關於家庭的描述,對於家人、朋友的感激,發自肺腑的情感表達,恰恰使這個富翁的精神層面飽滿起來。

看了這本書,我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機會像他一樣成為這麼特別的人物的。因為我們的環境不同,李開復先生的'父母都算是知識分子,具有先進的思想,同時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開明

的教育,使他11歲就可以去美國求學,我想,這一點客觀的條件,我們一般人還是比較難達到的。作為和李開復先生同時代的我們的爺爺奶奶卻還只是農民,只懂得吃飽穿暖就夠了,孩子的教育成才根本沒在意;而到了我們父母這一代,大多還都是些文化水平比較低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能只知道讓孩子要把書讀好,但是也沒有其他更深遠的考慮,經濟能力也比較有限;現在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接受了高等教育,明白了要奮發努力,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很難達到李開復先生那個水平了吧,因為先決條件已經決定了我們的起點是有差距的,因此,我想,我們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接受先進的思想教育,由我們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使他們不斷髮展,為國做貢獻。

自傳讀後感 篇2

讀完了這本書,久久不能釋懷。

能夠大度、寬容地對待別人,是一種最為高尚的品德;而能夠大度地對待自己最討厭的人,更是一種舉世無雙的美德。甘地正是如此。

他對親人寬容、對友人寬容、對陌生人寬容——甚至對敵人寬容。這是什麼?是涵養。

涵養,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涵養,是對他人寬容,忽視他人不太光彩的那一面,多關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例如不為皮鞋被污水所污而感到不快。總之,涵養是樂觀的,令人歡愉的。甘地也是因為這一點,才有毅力堅持寬容。

但是,涵養還是有限度的',當原則遭到侵犯時,甘地對於無限侵犯人民的英印帝國政府時,他拍案而起,號召人民發起和平鬥爭,即所謂“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是甘地的另一偉大之處,他不僅僅有涵養,而且在關鍵的原則上決不退讓,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人們不能無窮無盡的沉迷於歡愉之中,這也是甘地的另一偉大之處。“色之豔以,多視則盲;聲之悦以,多聞則聾;味之豐以,多食則木;觸之歡以,多觸則麻。”孟子如是説,物極必反,過於追求感官快感,會使人空虛、迷失,靈魂找不到錨點。“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會思考是人的體現,我們需少看一會兒電視,多讀一些經典,讓自己學會思考,脱離過度歡愉。

甘地,一位智慧與謙遜、果敢與堅定,將全部力量用於推動一個弱小民族崛起的人。一位將人生目標貫徹到底的人。

甘地,一個偉大的人。

自傳讀後感 篇3

這些天,我拜讀了由海倫凱勒寫的《海倫凱勒自傳》這本書。她的倔強她在黑暗中的堅強 。都留給我深刻的印象。

1880年6月27日一個美麗的小女孩誕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的塔斯坎比亞。她就是海倫凱勒。不幸的.是不到兩歲的時候,這個小女孩患上了猩紅熱沒過多久她不但雙目失明而且雙耳失聰了。黑暗無聲的世界將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禁錮起來。她無法和別人正常交流。她變得任性倔強。在海倫凱勒滿七歲時,莎莉文小姐來到她身邊,為她帶了了知識和愛。培養她愛生活愛他人、自信而優雅。在莎莉文小姐的陪伴和鼓勵下,海倫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出了一個奇蹟考上了哈佛大學拉德克服女子學院,給世人上了永不遺忘的一堂課。成年後的海倫成了卓越的社會活動家,她曾出訪眾多國家發表演説。為盲人聾啞人等殘疾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她還慰問失明士兵,用自己的精神鼓舞這些受傷的心靈,此外她還致力於救助殘疾兒童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等社會活動。

海倫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個漆黑寂靜的歲月,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光明。作為一名盲人,海倫凱勒可以給每個人一些啟示,給那些虛度年華的一些忠告:利用你的雙眼彷彿明天你將失去光明。這種方法也適用於其他感覺器官。聆聽各種樂曲、鳥兒的歌唱和樂隊優美的旋律。彷彿明天你將失去聽覺,撫摸每一樣你想觸摸的東西。彷彿明天你將失去觸覺。聞一聞花的香味慢慢的品嚐美味佳餚,彷彿你將失去嗅覺的味覺。充分利用每一種器官,利用大自然給予的着器官來感覺世界上所以的快樂和美麗,併為此而深感自豪吧!然而這所有的器官中視覺一定是最重要的,所以,請珍愛生命、珍視美好、珍惜自己擁有的 一切!

自傳讀後感 篇4

在寒假中,我翻開了《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發明家和作家,還是傑出的外交家和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一書記錄的他——這位美國開國元勛從默默無聞到功勛卓著的奮鬥歷程。

他的父親——喬賽亞·富蘭克林共生養了17個孩子,本傑明是其中最小的男孩。因為要養育17個孩子,所以他的父親並不富有,導致本傑明只上了兩年學。在12歲的時候,與哥哥——詹姆斯·富蘭克林簽了印刷工的學徒契約,這份契約直到本傑明21歲的時候才會解除。

富蘭克林熱愛思考,善於獨立思考。即使工作忙碌,生活貧苦,他仍然懷着強烈的求知慾和熱情,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一切金錢來買書和看書。他可以為了省錢買書而不吃葷食,他可以為了早日歸還所借書籍而挑燈夜讀,他在艱苦的學徒生活中仍然擠出閒暇時間努力讀書,學習知識。他對於閲讀到的知識或者意見能夠獨立思考分析,批判的吸收學習,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這更加讓我堅信書是無價之寶,是最大的快樂。

富蘭克林十分重視自己的美德,他給自己提出了13個要求,分別是:1、節制2、沉默3、秩序4、意志5、節儉6、產出7、誠懇8、公平9、中道10、整潔11、平靜12、潔身13、謙遜。

這本書像陳年老酒,一定要細細品嚐才能感覺到那種獨特的醇香。讓我們一起品味吧!

自傳讀後感 篇5

自傳讀後感 篇6

書,是一片智慧的海洋,我們像魚兒一樣在書海里暢遊;書,是一片蔚藍的天空,我們是小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書,是一座明亮的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這本書的作者瑪麗·居里,通稱為居里夫人,波蘭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性學家。他是研究放射性學家,同時也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還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

我永遠忘不了居里夫人的童年生活;他從小就有過人的天資,適宜的家庭背景,塑造了一個令人羨慕的她。但是,命運不成全這個小女孩兒,他的祖國被侵佔,受着沙皇的.政府統治。

他進入了巴黎大學,一刻也不停歇地求學。他租了一間簡陋的小閣樓,那你幾乎什麼也沒有!但居里夫人仍不在乎,堅持自己的學業。看着他那因為科學研究而消瘦的身體,不禁讓人心酸。他是一個永恆奉獻的人。在自己發現“鐳”這個元素後,不但沒有居功自傲,而是繼續投入到更高難度的研究。他甚至因為自己沒有錢而買不起“鐳”!這是多麼不公平啊!自己發現了“鐳”卻因為沒錢而買不起“鐳”。

我還記得那句“一個人即使成了沒有靈魂的身體,還是應該照常工作。”這是皮埃爾的名言。沒想到居里夫人竟然做到了,他的一生都在為科學界做出貢獻。皮埃爾死後,居里夫人咬了咬牙撐了過去,繼續皮埃爾和他自己的研究。與夫人不但沒有傷心落淚,還用這句話一直激勵自己,終於,居里夫人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第二個諾貝爾獎。

我們要學習居里夫人的堅持·努力·探索精神。失敗後不放棄,成功後不驕傲,努力做一個為社會做貢獻的人。

自傳讀後感 篇7

生命是什麼?我常常問自己關於生命的問題,我對生命充滿了好奇。經過我的反覆思考,我認為生命是一切,擁有生命就擁有一切,即使你一貧如洗,但是隻要有生命,一切都會慢慢地擁有。因此,我開始熱愛生命。 由於我對生命充滿了好奇,母親便買了一本書送給我,目的就是讓我更加熱愛生活,順便讓我瞭解一下生命。那本書的名字是《海倫·凱勒自傳》,得到這本書後,我首先做的事是看封面,只見最上方寫着六個大字:《海倫·凱勒自傳》。那幾個大字留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震撼!那幾個字是那麼耀眼,它突出了海倫·凱勒一生中對生命的無限渴望!那幾個大字下方畫着一幅畫——海倫·凱勒正坐在長椅上用雙手摸着一本寫滿盲文的書!看到這些,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已經讀完了那本書。合上書,我歎了一口氣回憶起那些片段,我感慨萬千,感受到了生命的偉大!

這本書寫的是海倫·凱勒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中,可以説是書香門第,父親是戰爭時的南軍上尉,海倫的母親是他的第二任太太,這個家中有六個成員,分別是海倫的`父親、母親、妹妹、兩個哥哥和海倫。在海倫19個月時,因患病奇蹟般好後,慢慢地失明和失聰了。從此,海倫生活在了無聲與無色的世界中。但她憑着堅強的毅力與老師的幫助創造了她輝煌的一生。

回憶片刻,我又感悟了許多,也聯想到了其他身殘志堅的人。比如:霍金、貝多芬……想到這些,我更加珍惜生命了。

讀了這本書後,我還感悟到: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努力奮鬥,用自己的生命去創造出輝煌的一生。

自傳讀後感 篇8

上午在網上關注圖書,看看有什麼好看的書值得讀一讀。逛新浪讀書的時候看到了李開復的自傳—《李開復唯一自傳:世界因你不同》。最近網絡上最火的無疑就是李開復先生辭職事件了,一下子不僅把google輿論了一把,也給李開復博士的創業項目–創新工廠做了一會宣傳。

此自傳寫得很簡單,花了2,3個小時貌似就全給讀完了。所以我就認為完全是出版社協同李開復同志在此良機下的一次賺錢之舉。書中對自己本身的成長僅僅用幾段文章就描述完成了,更多的一點篇幅都用來描寫在谷歌的4年的感受。可能也是因為作者自己最輝煌的時候就是在谷歌,從自己加入谷歌,到了解谷歌文化,以及谷歌中國發展的種種問題,無不顯示出作者對這家公司的懷戀和成就。

讀完之後最深刻的感覺就是谷歌是一家很偉大的公司,全都是一些天才級別的員工,公司的待遇種種無疑也是讓人羨慕不已的。到時對於開復本人的心歷成長倒是沒有太大的'印象,對於11歲就出國留學的李開復來説,整個人生都是這麼的一帆風順。在年近40之餘,毅然放棄幾千萬美元的年薪,自己創辦起公司,這一舉動點燃了很多創業人的信心。不得不敬仰下,李開復是一個十分支持並關心中國青少年成長與發展的教父級人物。

在他的博客裏:有一個專欄,叫開復問答,很多關於寫給在學習,工作,留學中遇到困惑的解答,看完後十分受到鼓舞。

忽然突發奇想:去建立一個網站,目標客户就是諸如我們這樣,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人羣,在社會中遇到種種困難,矛盾時相互傾訴,在網站裏尋找動力和經驗,不知道有米前途呢?

自傳讀後感 篇9

最近讀了【亨利·福特自傳】感觸頗深,以前對於亨利·福特的瞭解只限於知道他是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也只知道他發明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關於他本人,關於他對於創業的經歷知之甚少。最近讀了他的自傳後,打心底深深佩服和尊敬,他的經歷、他的經營管理理念、他對生活和事業的看法在經歷一個多世紀後看來仍對現在的人們有深深地啟示。我不得不説亨利·福特是一位真正具有企業家一精一神的`偉大管理者。以下是節選的一段話:

一、對未來毫不畏懼,對過去充滿敬意。

一個害怕未來、害怕失敗的人,會使他的行為處處受到限制,失敗是更富智慧的行為再次開始的唯一機會,誠實的失敗並沒有什麼不光彩、丟人的是害怕失敗。

過去的一切只有對進步指出了可能的途徑和方式時,才是有價值的。

峻、不要理會競爭。

不論是誰,如果能將一件事幹得更好,就應該由他去做這件事。試圖不讓另一個人從事商業是犯罪——因為他為了個人得利益而企圖降低別的條件——用權力而不是智慧。

三、把服務置於利潤之前。

沒有利潤,企業就無法存在。獲取利潤並不是註定錯誤的,誠實經營的商業企業不可能得不到利潤回報,但利潤必須依靠良好的服務而獲得,它不能是基礎,它必須是服務的結果。

四、生產不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

它是這樣一個過程:以公平的價格買進原料,以可能最低的成本把這些原料轉化成可消費的產品,再把它交給消費者。賭一博、投機和損人的交易只會阻礙這一過程。

這是亨利福特為顧客服務的四大原則。在今天看來,這些原則並沒有因為時代的發展和產業的變革而失去其現實意義,反而因為此而更具智慧和指導意義。希望亨利福特的經原則能對現在的企業家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自傳讀後感 篇10

名利,多少人夢寐以求並且為其不惜一切代價。可是居里夫人不是。就連愛因斯坦都曾經説過:“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一個不為盛名而顛倒是非的人。”

在小的時候,她便會用智慧矇蔽愚蠢的考官,在那個可怕的時間裏,俄國人侵略波蘭,俄國佬兒讓波蘭的學生用“謊言”來回復他們,而聰明的瑪麗總是被叫來回答,那一刻,她小小的心靈總是被屈辱和恐懼佔領,作為一個愛國的學生,謊言帶給她的是無邊的屈辱和痛苦,可她堅持下去了,因為她明白,祖國的未來等着她去創新、建造。她是一個勇敢的少女。當祖國被外國侵犯時,她選擇離開自己心愛的祖國,孤身一人前往巴黎,在陌生的城市中求學,終於有所成就。

可是命運仍不給她喘息的機會,在一九零六年十九日,她失去了和她一同奮鬥的丈夫——皮埃爾居里。她沒有想放棄什麼,而是繼續努力,更專注的.投入到鐳的研究中。她一次一次的獲獎,但這卻絲毫沒有影響她對工作的半分注意力。

她雖然出身貧寒卻對金錢視如糞土,她雖然旅居國外卻有着強烈的愛國心,她在中年時失去了自己事業和生活的最好伴侶,她經歷了那麼多的精神痛苦和疾病折磨卻從沒有減弱對科學的探索,她在永恆的奉獻中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

我們雖做不到像居里夫人一樣偉大,但是我們要學習她的精神,為自己的信仰不懈努力奮鬥!

自傳讀後感 篇11

這個寒期,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海倫.凱勒自傳》。海倫.凱勒在出生十九個月的時候,失去了聽力、視力,所以她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殘疾兒。她不像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可她憑着自已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抗爭,克服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考上大學。她有拼博到底的勇氣;有驚人意志;有那為盲人福利奉獻一生理想。雖然她的生命中承受多大打擊,可是她卻堅強地向命運抗爭!失去視力的她雖不能感受雨後彩虹的繽紛,也無法欣賞皎潔明月的清輝,更無法用自已的雙眼去領略大自然的美,但是她卻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

讀了《海倫.凱勒自傳》我完全被她的精神所屈服,這個故事給予了我震撼,我們應該向海倫學習:她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精神。我們常為寫作而費盡心思,這些表面看來確實很辛苦,然而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們的則是一串快樂的音符。俗話説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沒有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裏會有收穫?知識的海洋不是風平浪靜的,要想獲得真正的知識,就必須揚起奮發的'風帆,努力拼搏地學習。在它的面前,我們是畏難怯步,還是搏擊進取?前者當然不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領會到學習樂趣;而後者則會領略到知識的芬芳。

和海倫·凱勒相比,我們沒有她的堅強意志,沒有她那美好的憧憬。在我們身上的,更多的是獨生子女的缺點:脆弱,怕累,碰到困難總想躲避。我們渴望的是獲得知識,付出點代價算得了什麼。我們要像海倫那樣,有一種不去的抗爭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堅強意志,才能有所作為!

自傳讀後感 篇12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是一位偉人,這本書講述了他前半生的坎坷,講述了從一位印刷廠的學徒,到走上政壇的曲折的路。

富蘭克林在英格蘭長大,後來去了新英格蘭(今賓夕法尼亞州)在那裏成長,後來來到紐約在此開辦了一家印刷廠。在此期間,他努力讀書,印刷和發行了《賓夕法尼亞公報》,在該報上,他寫了大量有關政治的文章,因此得到州長的賞識,成為新英格蘭郵局局長。他還組建了消防隊,民兵隊,建立了公立圖書館等,可以説為美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還在晚年與華盛頓等人起草並修改了《獨立宣言》發明了許多有用的物品。可謂對美國從殖民地,走向繁榮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不僅取得了偉大成就,還提出了十三項美德,1.節制2.沉默3.生活秩序4.決心5.儉樸6.勤勉7.誠懇8.公正9.中庸適度10.清潔11.鎮靜12.貞潔13.謙虛。這十三項美德在現代,已經沒有人能全作到了,大家只能做了七-八條。而這些推動了富蘭克林,使他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巔峯,這句話或許能給你啟示,世界上沒有能像誠實和廉潔一樣,能使一個窮小子發財。富蘭克林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些,就是一個人成功的標識雖然我們不需要這樣,但我們可以向富蘭克林先生學習,使自己獲得成功。

自傳讀後感 篇13

《菌兒自傳》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高士其爺爺寫的一篇經典科普作品。高士其爺爺生於1905年,自幼喜愛文學。1925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去美國留學。23 歲時,因實驗發生意外,感染了甲型腦炎病毒,留下了後遺症,以後病情日益加重,最終導致全身癱瘓。25 歲,他學成回國。從此他在輪椅上開始了科普創作。整整60年他孜孜不倦地為青少年傳播科學知識,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科普作品,《菌兒自傳》就是其中之一。

高爺爺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妙趣橫生的筆觸,幽默、風趣地介紹了一個菌兒世界。這是一個由世界上最小最小、最輕最輕的生物組成的大家庭,可以説是名副其實的“小人國”。它們小得讓我們的.眼睛看得見灰塵的紛飛,卻看不見它們也夾在裏面飄遊,它們將好幾十萬掛在蒼蠅的腳下,而蒼蠅也不覺得重。最小的細菌,長約0.5微米,寬約0.3 微米。1微米等於壹千分之一毫米,所以科學家必須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細菌。

在這個微生物王國裏,居民數不勝數,無論在陸地、海洋、天空都有它們的身影。它們的數量比我們地球上的人口總數還要多。它們中大多數是“良民”,但也有不少是“歹徒”。“良民”如:能做成酸奶的乳酸菌,釀成美酒和做成香噴噴饅頭的酵母菌,抑制腸道腐敗的雙歧桿菌和其他各種益生菌。而一些“歹徒”則專門攻擊人類的器官,如溜進人們的呼吸道,使他們感染上肺炎、流行性感冒等,鑽進腸道使他們腹瀉,患上腸炎、痢疾……

《菌兒自傳》讓我探索到了微生物世界的奧祕,太神奇了!

自傳讀後感 篇14

有人説:“讀一本自傳,就如同認識一個人。”

李開復,一個傳奇般的人物,曾先後在蘋果、微軟、谷歌這三家全球具有高度影響力的頂尖IT公司裏擔任高管,這樣成功的履歷,一定有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為什麼能達到如此讓人羨慕的高度呢?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後天的努力,這些都是吸引我的地方。

這本書有這麼一段話讓人感動。“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留下的只是悔恨,只有懊悔,我常常説追隨我心,當然追隨我心必須是要在負責、守信、守法的前提下,在這個前提下,冒一冒險也是值得的',雖然經歷風險的日子可能會比較難,但如果我不這樣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後,我可能會後悔不及。”我認為,李開復正是在這種思想下,用認真的態度,不斷做出驚人的選擇,才取得成功的。正如他的座右銘那樣,“一個世界有你,一個世界沒你,讓兩者區別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義。”想要成功,想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李開復告訴我們要有恆心、要認真、要敢於冒險。因為在展示天才的一部分時,職場成功更離不開另一個因素——勤奮和努力。

從這本書中,更讓我感動與震驚的是李開復那如臍帶一樣割捨不斷的中國之戀。更讓我為之歎服的是,當谷歌的規模與事業到達頂峯時,他毅然選擇離開,回到祖國創建“新工廠”。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另一個成功的法寶——敢於放棄。李開復,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他不高大,卻足夠強大,他不夠聰明,卻足夠努力,是他創造了中國人的奇蹟,是他向全世界宣告我們中國人的能力,他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不朽傳奇。

自傳讀後感 篇15

海倫曾説過“你需要的話,可以拿走我的麪包,可以拿走我的空氣,可是別把你的微笑拿走。因為生活需要微笑,也正因為有了微笑,生活便有了生氣。”當你失意與沮喪時,不妨笑一笑,你會頓時茅塞頓開;當你遇到困難一蹶不振時,笑一下,你就會覺得精神百倍;當你憂愁苦悶時,一個微笑,會驅散你心頭的陰霾。笑給人以舒暢,給人以力量,給人以覺悟。

微笑的力量是不可抵擋的。海倫凱勒無論在何時都是笑着面對的,因為她相信這微笑的力量。對你,是一種肯定,一份激勵;對你,是一縷春風,一個承諾。而你的對手,可能會在這微笑中感到緊張,感到一種力量難以抗衡。陳中和的微笑是有力量的`,在他的微笑中,我們目睹了中國女排險境中的勝利。即使失敗,那樣的微笑,也會令人感到一份真實的慰籍和温暖。

微笑,一種言語之外的美好;微笑,一種平淡而讓人感動的幸福;微笑,像一縷春風吹過泛綠的草坪。微笑,編織了愛的美妙,灑落早每一個角落。不是一切大樹都甘願北風吹倒;不是一切種子都能落地生根;不是一切夢想都情願被折斷翅膀。在你淚水將要滾落的之時,要告訴自己,應微笑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面對一切。生活需要微笑,人與人之間也需要微笑,給予別人,給予你自己。微笑,不僅僅是一的動作,它給予的,或許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寒冷中的一絲温暖。

標籤:讀後感 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