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哈佛家訓讀後感800字

校園5K

美國作家貝納德著,張玉翻譯的《哈佛家訓》是一套系統全面的家教經典,它不但為孩子指引了正確的生活方向,更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哈佛家訓讀後感,僅供參考。

哈佛家訓讀後感800字
  哈佛家訓讀後感【篇一】

我有一本書,書名是《哈佛家訓》。這本書分為十部分,每部分都有自己的含義,比如説:親情,照耀心靈的太陽;童真,純白無暇的善意;習慣,決定成敗的細節等。在這些故事中,有一個故事深深的感動着我,它是在親情中的:可憐父母心。

當我翻開這頁時,發現並沒有什麼含義。但是,當我讀到第二遍時,我才發現父母的愛有多麼偉大。

有人認為父母照顧自己是理所應當的,等到父母年老時,他們的兒女卻不去照顧他們,反而為了自己的事業、前途而對父母不理不睬,往往事後才會後悔自己沒有好好照顧父母。如果你的父母還能看見你,還能聽你説話;如果你能抽出一點時間,如果你還沒有忘記他們曾經給你的愛——回去看看他們吧!年華正在離去,他們是多麼盼望你陪他們走一段路,説上幾句真心話,或是隨便的坐在一起,看看窗外蔚藍的天空。光陰似箭,世事如煙,不知道明天過後,你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陪自己年邁的父母度過這樣美好的時光。

每一位父親、母親,有哪位不愛自己的孩子,甚至在生病的時候心裏都在想孩子冷不冷、熱不熱,面對這樣偉大父母的愛,有哪個孩子能不為之動容呢?

  哈佛家訓讀後感【篇二】

有一位著名的學者曾説過這樣的一句話:閲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閲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

我們經常把“人生”一詞掛在嘴邊,但我們可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何為人生?”也許有人會説是一輩子,而也有人會説人生是一次旅行……這樣或那樣的種種解釋可能都沒有錯,是的,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合適的解釋,也沒有人規定人生是怎樣的?從我們呱呱墜地那一刻開始,便開啟了我們的人生之旅,每個人的人生都有所不同,但我們卻都向往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也許,讀完《哈佛家訓》這本書後,你會對人生有了更多的見解。

第一次聽到《哈佛家訓》這個名字時,是在課外的語文課上,老師向我們很平靜地推薦這本書,雖沒有慷慨激昂的話語和絢麗多彩的推薦詞,單是簡明的兩字“好書”就已經把我深深吸引了,回到家,我立刻讓爸爸買了這套書,跑遍東南西北,最終如願以償。捧着那沉甸甸的四本書,滿面歡喜地回到了家,迫不及待地好好仔細讀他們,“人生教育的奠基巨着,改變命運的智慧讀本”十六個大字清晰地平鋪在封皮上,往下是一張圖片:一刻古老的大樹上懸掛着一本泛黃的書,書中某一頁的中央有一幅美麗淡雅的圖片,上面畫着旭日升起,微微照紅平靜安詳的大海,沙灘上,有一顆珍珠從貝殼中綻出,放射無限光芒。

輕輕地翻開了封頁,慢慢捻着一片片厚紙,感覺一種濃濃的韻味縈繞在心間。開始看到前言時,我才發現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雖然心裏有一點驚訝,一點無聊,因為在我眼裏,“哲學”無非就是一大篇的理論,枯鎖無味,但還是有種末名的引力使我繼續讀下去。

第一個小故事,稍發情趣;第二個小故事,深有同感;第三個故事,漸漸入迷……直到自己讀完了所有的故事,已經到了一種痴迷,崇拜的地步,並且感受到了無窮的韻味哲理。

一條條家訓,一個個故事,一次次震撼,一重重感動。

《哈佛家訓》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只是一個個真實的事件串聯起來的,每個故事雖都有它本身不同的涵義,但所有的哲理都不會離開一箇中心——人生。每一個故事雖平淡,卻感動,我常常被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是,不屈服於上帝,自己撐起一片天的堅強的意志品質,或是當自己已經一無所有,被命運折磨得千瘡百孔,卻依然勇往直前,樂觀向上的精神,或是等等等等為了自己的人生而努力奮鬥的主人公所感觸,眼淚常常滴落在書上,弄得皺皺的,如今這些昔日的眼淚早已幹了,但是留在書上的印跡卻永遠不會消失。雖然現在我早已讀完了所有故事,但每當生活學習中受挫時,我總會翻開這本書,重温一下往日的温暖與感觸,並且每每看到那些不平整的眼淚印跡時,那些皺皺的痕跡彷彿變成一層層波濤起伏的巨浪,在我的心扉中盪漾,那些美麗的浪花在這裏的大海中升起,停留,然後滅去……

他已經成為了我的“摯友”,這位朋友所給予我的不僅僅是消極時的“幫助和勸告”,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我人生的哲理,感恩,面對,努力,克服,關愛,堅持……並且也使我對人生更加珍惜,比同齡人愈加成熟。

伴隨我的《哈佛家訓》,繼續我的哲理人生……

  哈佛家訓讀後感【篇三】

《哈佛家訓》這本書就像一本外國版論語,裏面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個經典;每一件是都是一個典故,一個知識,一個是人都改懂得事,一個能讓人受益菲淺的書。

它告訴了我們做人的原則,故事編的活靈活現,讀完後能把自己的品德素質來一個大補充。《被拆掉兩次的亭子》這篇文章就讓我感觸深厚,文章主要講了一位父親答應兒子和他一起拆亭子,但亭子卻被別人拆了,他的家境並不富裕,自己也不是個花花公子。但為了誠信他付出重金重建了這個亭子,然後再和兒子一起拆掉。

有人説他這是讓費,有人説他是花花公子,但他用錢買到的不是單純的亭子,他付出的是錢,得到的是誠信,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人該有的品質,這個品質是做事的基本條理,沒有誠信往往就沒“勝利女神”得庇護。單單有誠信也不可以,還要向《一條小麪包》裏的小姑娘學習。

小姑娘是一羣逃難者中的一員,有一個好心的麪包師每天做一筐麪包給難民們吃。有一個小女孩,在一些難民搶麪包時並不去搶,當最後筐裏只有一塊小的可憐麪包時她向麪包師説了一聲謝謝才緩緩拿起了這塊麪包。不知這樣子過了幾月,麪包師終於忍不住奇怪問小女孩為什麼不和他們一起去搶麪包,小姑娘答案始終就是“應為這是一個人該有的品質”應為這時一個人該有的品質,裏面的品質還需要説嗎?有一個謙讓的品質,一顆感恩的心,是對人的禮貌,不管是家訓也好(哈佛家訓),或者是什麼語也好(論語),還是什麼心得(莊子心得)也好,這些當中都提到了一點——要謙讓。

合上書本,裏面的一個個故事在我腦中出現久久不能忘卻,不過即使故事忘了,但道理是不會忘記的,這絕對是一本讓我受益終身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