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

校園1.06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對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以及學習習慣等相對來説已有了較大的轉變;完成作業情況也較好,大部分同學作業清楚,態度端正,對數學表示出了較大的興趣。不過還有一小部分同學由於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種種原因,尚不能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學起數學來感覺還是有點累。本班學生普遍計算能力差,計算準確率不高,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大多數學生對如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和分析問題上存在欠缺。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習習慣的鞏固,養成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通過訓練提高計算準確率,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其次,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和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以及用數學解決問題。表內除法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是國小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

萬以內數的認識,是進一步學習認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培養學生的數感的重要素材,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學會用數與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數感。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本期在上一冊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學;教學三位數(幾百幾十)的筆算加、減法。

解決問題是在學習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後,結合現實生活的具體情景,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讓學生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部分內容對於實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目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給學生初步建立質量觀念,使學生初步認識克和千克。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感受克和千克,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並通過實際操作與體驗,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空間與圖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包括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和認識“鋭角和鈍角”等內容。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學會進行最簡單的圖形平移,會辨認直角、鋭角、鈍角。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初步感受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統計的意義,學習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並且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材也安排了“找規律”的教學內容,繼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不僅使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着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能力,發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的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 百 和 千 知道相信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並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 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 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係;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 、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 會辨認鋭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7、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 1 格表示 5 個單位)和簡單的複式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全冊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以及用數學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五、教學具體措施:

1、 繼續加強學習慣例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範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教材通過數小正方體木塊, 10 個是一長條, 100 個是一層,這樣的 10 層就是一千個 有這樣 10 個大正方體就是一萬個,體會 “ 千 ” 萬 ” 實際含義。利用自制的方向板,教室內或操場上辨認方向。通過數學遊戲你問我答,神奇的 495 練習萬以內加減法,通過設計圖案複習認識圖形,通過實驗泡黃豆,填寫和繪製統計圖表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再如:開展 “ 分一分 ” 活動,大量平均分的過程中,體驗除法的含義,等等。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協助學生積累參與數學活動的經驗。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

生的應用意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如 “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並與同伴説一説 ”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發明性地使用教材。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結合外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適當的教學素材創設教學情境,同時,適時地記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時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7、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培養。採取生生互幫與教師輔導相結合、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層面的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8、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技能。例如,估計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進行萬以內加減法計算時,先估計得數的大致範圍,再進行計算。學習丈量時,先估計測量的物體有多長,再實際測量,這樣做,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估計技能。

六、本冊教學內容的課時及課時計劃:

(一)解決問題(4課時)

(二)表內除法(一)(13課時)

1、除法的初步認識

平均分..2課時左右

除法3課時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7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1課時

(三)圖形與變換(4課時)

剪一剪..1課時

(四)表內除法(二)(九課時)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2課時

(五)萬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

(六)克和千克(2課時)

(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7課時)

有多重1課時

(八)統計(3課時)

(九)找規律(4課時)

(十)總複習(4課時)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過程與方法

經歷製作複式統計表的全過程,體驗收集信息、整理、分析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卡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們課後都有哪些興趣愛好?我們附小也開設了好些課程超市,有象棋類的、舞蹈類的、畫畫類的等等,參加這些興趣小組可以使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下青雲國小,看看青雲國小五年級同學參加興趣小組的情況,好不好?

提問:這是青雲國小五年級四個興趣小組的活動情況,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讓學生分別説出是什麼興趣小組,各有幾名男生,幾名女生。)

教師提出要求:你能把四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填在統計表裏嗎?出示4張統計表。學生在教科書上各自填寫,提醒學生注意核對數據。

師:請同學們比一比:這四張表格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點:結構中都有性別和人數兩欄;

不同點:每張統計表都只反映了某一個興趣小組的男女人數情況。

師:從這4張表上,我們知道了那麼多的信息,現在老師有幾個問題你能回答嗎?

師提問:4個興趣小組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組的男生最多,( )組的女生最少,一共有( )人。

學生回答後,師:可是剛才這位同學在回答中,有關五年級興趣小組活動人數情況,要看幾張表?方便嗎?

師指出:這裏的每張統計表都只是反應一個興趣小組的男女生人數,如果要對不同小組的男女生人數進行比較,就顯得不太方便。

師問:那誰能出個好主意,讓我們比較起來方便些?如果把這4張統計表合併在一起觀察,分析、解決問題也就容易多了。

二、認識複式統計表

1.在合併過程中初步感受。

師:那怎麼合併呢?(學生可能回答,把四張表豎着接在一起,教師出示表,課件演示,四張單式統計表豎着接拼在一起)師帶領學生一起用卡片進行合併。

組織學生討論:對合並後的統計表你有什麼修改建議?(把性別、合計一欄重複的部分刪去)

師提問:你覺得這張統計表明確嗎?哪裏不明確?

學生可能會指出各個興趣小組的名稱不明確,教師組織學生將表格中的第一列分別註明:航模小組;民樂小組;書法小組;美術小組。

師:那麼性別這欄該怎麼填寫?(製作表頭)

師提問:同學們怎樣從表中反映出四個興趣小組一共多少人,其中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師:再添總計一欄,添在最下面。

師強調:為了醒目給人一眼看出合計數和總計數,一般總計這一欄放在最上方。

2.認識各部分結構

(1)講述 “表頭”的含義。

教師指着第一行第一列這一格講述:這是統計表的表頭。

提問:表頭被分成幾個部分?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表頭中的三部分分別與統計表中的哪部分有關係呢?(“性別”表示橫欄內容,“組別”表示縱欄內容,“人數”表示表中的數據)

(2)追問:複式統計表一共有哪幾個大部分組成?(課件演示)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標題、日期、表格(表頭、橫欄、縱欄、數據)

3.學生填寫統計表

師提出要求:現在請同學們把剛才幾張單式統計表中數據填寫在這張統計表中,會不會?試試看。

生彙報交流:填寫統計表時,你先填寫了哪些數據?哪幾格的數據時通過計算後填寫的?

4.講述統計表“合計數”與“總計數”的區別

師:你是怎麼填寫總計這一欄的?(兩種方法,培養學生驗算的習慣。)

師提問:合計與總計有什麼不同?(合計是指各個興趣小組男女生人數之和,而總計是指所有興趣小組人數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數之和)

5、製作標題和日期。

師:這張統計表完成了嗎?還缺少什麼?(標題和日期)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在製作表格時,有時還需要加上填表人,這裏我們就不寫了。

教師隨機揭示:之前我們填寫的四張統計表叫單式統計表,那麼今天我們製作的這張統計表叫什麼呢?像這樣的統計表叫複式統計表。板書課題:複式統計表。

6.分析表格

(1)啟發:從現在的這張統計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麼?

教師再次提出課始的問題:四個興趣小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個組的男生最多?哪個組的女生最少?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觀察後口答。

師進一步提問:如果下個學期青雲國小隻開設兩個興趣小組,你覺得會開設哪兩個興趣小組嗎?説説你的理由(航模、美術比較受喜歡)。

(2)比較:你覺得這張統計表與剛才的四張統計表比較,有哪些特點?對我們分析數據有哪些幫助?同桌討論。師結合學生髮言指出:剛才的每張統計表都只反映了一個興趣小組的男女生人數,不便於比較,而這張大的統計表不僅信息量大,而且非常有利於不同數量之間的比較。(師相應板書)

三、生活中的複式統計表

師談話:就因為複式統計表有那麼多的優點,所以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我們一起來看看。

1. 統計獎牌數(完成“練一練”)

師:20xx年的北京奧運會,它令世界矚目。作為一個體育愛好者和一個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幾屆奧運會獎牌的數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的表現吧。

學生在書上填寫數據後,交流核對,提醒學生題中數據是“橫着”告訴我們每一屆的獎牌數,而統計表中要“豎着”填寫每一屆的獎牌數,填寫數據要注意“對號入座”,最後別忘了填寫日期。及時反饋填寫正確率。

提問:你是如何計算金、銀、銅牌合計數的?又是怎樣計算每一屆的獎牌總計數的?226枚是怎樣算的?(兩種方法)

談話:從這張統計表中你瞭解了什麼?同桌説説,指名交流(這4屆共獲得226枚獎牌;這4屆金牌數最多,銅牌數最少;第26屆獲得的獎牌總數最少,第28屆獎牌總數最多;等等)

師:同學們,有誰知道在我們中國北京舉行的第29屆奧運會獎牌總數是多少?( 獎牌總數:83枚,其中金牌46枚,銀牌15枚,銅牌22枚)

你想對奧運健兒説些什麼?你不想對自己提點希望嗎?讓我們一起為奧運健兒加油喝彩,讓我們也積極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動中去。下週我們附小就要開展體育周活動了,老師期待着你們的精彩表現!

2.統計民用機場跑道的數據。(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

師談話: 奧運會期間人們非常關注出行問題,現在你們就一起隨老師去參觀一下我國三個民用機場的情況吧。(課件出示)

先讓學生説説題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在書上填表後(提醒學生可用計算器計算),集體交流核對。提醒學生別忘了填寫日期,及時反饋正確率。

師提問:為什麼表中沒有“合計”、“總計”?

師指出:統計表需不需要“合計”或“總計”,這要根據實際情況,它是有變化性的。(長、寬與面積無法合計,總計不同機場的長、寬、面積也沒有意義。)

四、總結

同學們,實際上,複式統計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的範圍非常的廣泛,誰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學生舉例)

其實今天我們學的只是最為簡單的複式統計表,在生活中,人們要作出分析、比較的時候,總會用上各種複式統計表。如學校各年級男女人數統計表、奧運會各國獎牌統計表、天氣情況統計表、校運會各班分數表等等。課下希望同學們多留意身邊的各種複式統計表。

五、作業

1、隨着科技的發達,通訊工具已進入尋常百姓的家中,請完成練習二十第1題。

2、小組分工合作,瞭解本校各年級男女生人數,製成統計表。

《複式統計表》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執教的是蘇教版第九冊第十單元《統計》的第一課時《複式統計表》。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教學難點是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問題。雖然不要求學生製作複式統計表,但是我在教學會考慮到知識的傳授不僅僅是給予,而應該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和發現,獲取新知,同時能讓學生深刻感知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我在複式統計表的呈現方式上作了一些改變。不只是出現一個現成的統計表,而是帶領學生一起經歷了設計複式統計表的過程,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設計的過程中着重讓學生感知“表頭”的設計。

在認識統計表時,我先讓學生認識這張統計表的整體結構,橫欄表示什麼?豎欄表示什麼?表中數據表示什麼。接着讓學生説出不同格子所表示的意義,同時讓學生學會看統計表,先看橫欄,再看豎欄。為下面在統計表中填寫數據打下基礎。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説明,一起經歷複式統計表的製作過程能讓學生更深刻地記住其各部分的結構,更準確地填寫表格,尤其是總計和合計欄的填寫。

另外,在應用環節,我只安排了兩題,一題是統計奧運會中國獲得的獎牌,不僅鞏固了學生填寫統計表和分析數據的能力,還適時對學生進行了熱愛體育、努力學習和民族自豪感的培養。第二題是統計我國三個民用機場相關的數據,用意在於讓學生知道統計表需不需要“合計”或“總計”,這要根據實際情況,它是有變化性的。讓他們知道複式統計表雖然都包含三個結構,但沒有固定的格式,呈現的方式也是多變的。

由於和五(1)班的孩子是第一次接觸,課前也沒進行太多交流,導致大多數孩子發言的聲音不大,不自信,顯得課堂不是很活躍。但是在我多次鼓勵下,孩子們漸漸放開了膽量,氣氛顯得活躍多了。

整節課上下來,也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首先這節課沒有安排學生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學設計雖然有,但課堂上由於時間很緊,教師就忽視這一環節,沒能給孩子們交流意見的空間。另外,在練習過後,還應讓孩子們説説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讓他們認識到複式統計表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感知學習它的必要性,然後再佈置課外作業:調查附小每個年級的學生數,這樣就更好了。

以上即是數學網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數學複式統計表教學計劃,大家還滿意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本班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分析

(一)教材目的

本班學生56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及格率100%、均分88分、後進生轉化70%。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收集整理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的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乘法的初步認識,1~6的乘法口訣,認識人民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及圓的直觀認識,簡單的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義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口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5、初步感受“形”與“體”的聯繫,初步感受“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

6、能在釘子板上圍出和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7、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並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8、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並初步能對錶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展思維能力。如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時,學習從具體現象中概括出數學規律;在學習數的組成與比較大小時,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在整理數的順序時發現“百數表”的一些規律等。

2、在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口算方法時,培養思維的準確性;在口算練習中初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樣化中初步培養思維靈活性。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現34名學生,班額較大,學生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原因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弱,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審題能力及認真聽題的習慣。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教學內容的分析:

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全冊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加、減法口算的分階段要求初步擬訂如下:

單元結束

平均錯誤率

速度

平均錯誤率

速度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0%以內

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8題

7%以內

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10題

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12%以內

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5題

10%以內

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6題

(二)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三)教學難點:

1、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會看讀寫幾時幾分。

3、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4、用數學。

5、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措施:

1.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2.在教學中儘量體現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

3.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4.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

5.為學生提供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204班的孩子在經過一年半的學習生活後,已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上能做到認真聽講,及時上交作業,檢查和訂正作業的習慣也逐漸養成。個別後進生也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有幾個孩子對奧數有着濃厚的興趣。

203班的孩子相對比較複雜,相對調皮了許多。大多數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認真聽講,及時完成作業。但數學方面冒尖的孩子較多。後進生比較多,但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已有長足進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

減法,圖形與變換,克和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一)數與代數教學內容

1、表內除法

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兩段編排分散難點,讓學生有更多的練習時間。

2、萬以內數的認識。

仍分兩段:1000以內數的認識、10000以內數的認識,但更強調培養數感。

3、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兩位數加、減法的口算

(2)增加了: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和估算

4、量的計量

建立質量觀念,使學生初步認識克和千克。

5、數學廣角(排列組合、推理)

繼續探索稍複雜的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律

·如圖形的排列呈現形狀和顏色的循環變化。

·一個數列每相鄰兩項的差組成新的數列是等差數列。

6、解決問題

結合所學的知識,結合現實生活的具體情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1)單獨安排一個單元。

(2)結合各部分知識的教學,安排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

·結合計算教學內容進行。

·結合其他教學內容安排例題或練習。

(二)空間與圖形

圖形與變換(包括:平移和旋轉、鋭角和鈍角)

(三)統計

(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簡單的複式統計表。)

仍然讓學生學習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

(四)實踐活動(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兩個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的編排還處於一個開始階段,對實踐活動的認識也各不相同,究竟什麼樣的活動才叫實踐活動,應該怎樣開展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分哪幾個層次,在教材上應該怎麼呈現,這確實是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的。就目前,我們認識的水平而言,我們認為可以分兩個方面,一是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如“生活中的數學”。二是單獨安排,大體上可以分這樣幾個層次:1.在活動中鞏固數學知識。2.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3.體會課題研究的過程。 我們的實踐活動,一定要讓學生活動起來,在活動中體會、應用數學知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剪一剪”、“有多重”,屬第一個層次,主要是通過活動,讓學生一方面鞏固數學知識,這些活動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做的,由此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本冊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並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係;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鋭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列的簡單排列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認識及 加、減法筆算,表內除法以及用數學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萬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在教學中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一)重視基礎,處理好基礎與提高的關係。

(二)注重練習設計,處理好實與活的基礎。

(三)鼓勵創新,處理好放與守的關係。

(四)注重實踐,處理好學與用的關係。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1)加強基礎訓練(2)教給學生解題思路(3)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課時安排

(一)、解決問題(4課時)

(二)、表內除法(一)(13課時)

1.除法的初步認識

平均分………………………………………2課時左右

除法…………………………………………3課時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7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三)、圖形與變換(4課時)

剪一剪 …………………………………….1課時

(四)、表內除法(二)(9課時)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 ………………………………….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2課時

(五)、萬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

(六)、克和千克(2課時)

(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7課時)

有多重 ………………………………………1課時

(八)、統計(3課時)

(九)、找規律(4課時)

(十)、總複習(4課時)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教材説明

1、內容結構和地位作用

本單元的內容主要包括小數的認識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兩部分,結構如下:

小數的認識是學生對數的認識的一次重要拓展,它與整數相比,在意義、書寫形式、計數單位、計算法則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異。這部分內容的教與學,是在學生認識了億以內的數,會計算億以內數的加減法,初步認識了分數,會計算分數的加減法,並且學習了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裏是學習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材中出現的這些小數的小數部分都只有1—2位,小數的`計算也頁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付款、身高)。兩個部分教學內容之間的關係是:小數的認識為小數加減法的學習作準備,而在小數加減法的學習中,學生對小數的認識更加深刻,為今後系統地學習小數打下初步基礎。

2、教材編排特點

①充分利用現實生活題材,加強小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②藉助“元、角、分、米、分米、釐米”等計量單位作形象支撐,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經歷多樣化的認識過程,突出對小數的初步認識。

③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④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學習小數的積極性。

3、教學目標

①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如付款單),認識小數,體會小數的特徵,會讀、寫簡單的小數,與同伴交流,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②知道以元和米作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能用小數表示商品的價格和物體的長度。

③經歷比較商品單價高低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④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究簡單小數加、減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⑤滲透數學文化,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學習小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①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認識小數,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②理解用元和米作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並能用小數表示商品的價格和物體的長度。

③在購物的情境中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探究簡單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①在具體境中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②理解用元和米作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並能用小數表示商品的價格和物體的長度。

二、教學建議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國小生的很多生活經驗,以及他們前面所學的整數及其加減法的有關知識,都能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活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和相關知識基礎促進學習的正遷移,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形成會學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數初步認識的學習要求。

作為小數的初步認識,其教學要求應當注意把握三點。一是本單元不要求離開現實背景和具體的量,抽象地討論小數。二是小數的認、讀、寫,限於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三是簡單的小數加減法也上限2位小數,並且結合具體的量進行計算。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倡計算方法多樣化。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內容,適合學生自行探究,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潛能要有充分的估計。教學時,應儘可能地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嘗試計算,驗證答案,並引導他們自己總結計算要點。從而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4、學習前摸清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對小數的瞭解程度,把握好知識的起點。

5.收集小數的相關知識,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

三、探討的問題

1、是否教學什麼是一位小數、兩位小數?

2、是否需要溝通十進分數與小數之間的關係?

3、是否歸納出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4、整數與小數的加、減計算如何處理好些?

5、教材中的主題圖中的商品價格如“5.98元,0.85元”,但現在超市中單件商品的價格有分的少見,如何在尊重教材的同時又能更好地處理好教材?

四、課時安排

感受課:5課時

認識課:5課時

熟悉課:2課時

知識整理課:1課時

評研課:2課時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並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現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遊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遊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麼?

2、投影出示遊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瞭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並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説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説一説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彙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並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麪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遊樂園,今天,我們去麪包房看看,看看那裏有什麼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遊樂園麪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還剩多少個麪包?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麪包?

2、觀察瞭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麪包?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麪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號裏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並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説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説一説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彙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號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8頁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4、通過合作交流,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學習的愉悦。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蹺蹺板樂園圖。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愛玩蹺蹺板嗎?今天我們到蹺蹺板樂園去玩一玩好嗎?

2、投影出示蹺蹺板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讓學生仔細觀察圖。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觀察瞭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有一種寫一種特別讓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算)

5、比較各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名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只不過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4X3+7=19(2)2X6+7=19(3)2X8+3=19 ……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7、小結。

國小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1.學生基本情況

四年級學生共有42人,男生18人,女生24人,是全校人數最多的一個班,由上學期的情況看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學習習慣有所改觀。在認識事物上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解決問題,該班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基礎。

2、知識把握情況

上學期考試情況如下:在計算方面,學生的差別比較大,部分學生對於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於部分學生對於乘除知識把握不好,直接影響了口算的速度和計算的準確性,學生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差距非常之大。對於一些計算式題,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極待提高,各種計算的良好習慣有待養成。應用題把握得還不夠,只有部分學生能認真分析題意,準確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據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去分析題意,對各種應用題的結構把握的還不夠。考試成績最高分99分,與最低分14.5相差太大。

3、學習習慣、愛好、方法及心理特徵

從學習習慣、愛好、方法看,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都比以前有所提高,對數學課學習愛好較濃厚,能按準確學習方法去學數學。學生上進心強,班級學生之間競爭意識濃;接受新知識的主動性較好,好奇心,好強心都很強,詳細形象思維活躍。由於年紀較小,學生的個性顯得不穩定,對事物的熟悉和個人的情感不能客觀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強,對人對事熱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重力易分散,失敗面前易灰心。

班中的後進生,大多數是因為基礎知識把握不好,存有知識斷層,學習的自律性比較差,學習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也提不起愛好。有的是由於不好的學習習慣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上述原因形成惡性循,使他們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後進生。也有幾位學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共分七個單元即:用字母表示數,乘法運算定律,角與三角形的認識,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從不同的面觀察物體,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等內容。

第一章--用字母表示數

讓學生明確為什麼要引入字母,瞭解並知道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同時又能反過來把數代入到含有字母的式子中進行計算。學會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和加法交換律。並會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替換能力,提高簡算的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和認真審題、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第二章--乘法運算定律

在學習加法運算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乘法的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分配律。培養簡算意識,化繁為簡的能力,培養好的學習習慣。能靈活應用乘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第三章--角與三角形的認識

在認識角的基礎上,對角進行分類,會辨認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掌握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方法,會用量角器畫出指定度數的角,能夠辨認各種三角形,掌握三角形內角和。知道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三角形,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第四章--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在認識小數的基礎上,建立小數的概念,掌握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認識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五章--觀察物體

學習這部分知識,讓學生藉助實物和正方體模型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的形狀,在觀察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第六章--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在熟練掌握整數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運算法則,熟練進行小數加減法計算及小數的簡便算法,

第七章統計。

進一步學習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並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含義。

三、教學目標:

1.學會用字母表示數,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簡寫,在此基礎上學會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和計算公式。

2.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6.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並能利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會對數據進行分段統計及合成複式統計表,會看複式統計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重點、難點:

用字母表示數,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複式統計表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活動內容

課時量

第1周

用字母表示數

5

第2周

用字母表示數

4

第3周

乘法運算律

5

第4周

乘法運算律

4

第5周

角與三角的認識

5

第6周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5

第7周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4

第8周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5

第9周

期中複習考試

5

第10周

觀察物體

5

第11周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5

第12周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5

第13周

統計

4

第14周

統攬一至三單元知識

5

第15周

統攬第四單元知識

4

第16周

統攬五至六單元知識

4

第17周

總複習

5

第18周

總複習

5

第19周

期末考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