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大綱

校園7.83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在寫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大綱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1

白落梅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帶我走進民國才女——張愛玲。對於張愛玲,悲是生活的主色調,但我還是喜歡張愛玲,喜歡她年少時的孤芳自賞,喜歡她遭遇愛情後的痴心不悔,亦喜歡她人生遲暮的離羣索居。在閲讀時,只覺得她是憂傷的雙生花,是一個我難以企及的前世。

少年張愛玲

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張家公館,祖父張佩綸,祖母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廷重,母親黃素瓊,亦是名門千金。但張愛玲出生時,祖上的榮光逐漸暗淡,一去不復返。雕樑畫棟,寶馬香車,妻妾成羣,這些只能留在這個小女孩驚鴻一瞥的兒時記憶裏。沒落的封建大家族裏,她的早慧使她在小小的年紀便有練達的文筆與成熟的思想,更使人吃驚的是,她文字流露出的滄桑感,如沉暮之音。少年時的父親的遺少形象與受“五四新風”影響的母親在爭吵後,只留下母親默默離國遠遊,父親枯坐在煙榻上一聲不吭的畫面。這樣的家庭,給張愛玲後來的性格埋下了巨大的伏筆。“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是因為它像葱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張愛玲的悲傷時細碎的,卻又是綿長的。

成名張愛玲

離家的張愛玲,最終選定走文學路,不僅是因為她的天才夢,也是她在塵世賴以生存的方式。這個一夜成名的女子是靈性的,她的文字似乎通曉世事,實則她的經歷卻很薄淺。她的才情是與生俱來的,她不想成為傳奇,可是她本身就已是傳奇。但可憐的是張愛玲嫁了胡蘭成,就像林黛玉嫁了賈寶玉。原本歡天喜地的以為找到了那心心相印的知己愛人,誰知這感情不過是現實生活裏的鏡花水月,經不起一點點風吹草動。原本以為他是可以給她依靠的小小角落,在離亂裏唯一有些平安温暖的落腳處,誰知風雨襲來時,反倒是他把她推出去為自己遮風擋雨。他只能和她風花雪月,不能同舟共濟。她的願望原本只是和他平淡長久地相濡以沫,如同世間幾萬年痴心平凡的女子。然而不能,一再地退讓忍耐都不能實現這小小願望,那個她傾心所選的男子,根本擔當不起她哪怕卑微的願望和真摯的感情。於是她只得猝然地放手,決絕地離開,孤單地承受他帶給她的多桀命運。

老年張愛玲

張愛玲的晚年生活是離羣索居的,她要做的就是徹底的丟下身外之物。她似乎什麼都可以丟下,感情、名利、世事,唯獨不肯丟棄的是她的文字。這個孤苦無依的老人,為了躲避世事紛繁,過得實在太辛苦了。她本該過上風輕雲淡的日子,過着安穩平靜的生活,一杯茶,幾本書,三五知己偶聚。無關風月,只淡淡地講述一些過往的風雲舊事。可是她沒有,她選擇遺忘所有的人,也期待被人遺忘。

世間曾有張愛玲,世間唯有張愛玲。我們會永遠記住,這個有着曠世奇才的女子,這個留有眾多美文的靈魂。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2

她臨水而居,臨窗而立,臨桌而坐。江南的小巷裏,她撐着一把油紙傘,穿過煙雨,朝我走來。我倚一扇小窗,品一杯香茗,捧一本書,看書中的愛恨情仇。這樣陽光明媚的日子,適合一個花樣女子,着一襲雪紡旗袍,折一枝翠柳,唱一段宛轉的山間小調。而她,慵懶地倚一扇小窗,看別人的雲霞風片,錦瑟流年。

她,張愛玲,民國時期的才女,出身於清末的簪纓世家,曾祖父張佩綸曾受清末功過參半的洋務大臣,李鴻章的提拔,將其愛女下嫁於張佩綸。然而隨着清朝窮途末路,張家也家道中落。但先祖留下的財富亦使小張煐的童年無憂。張愛玲出生在上海租界的張家公館,這座清末民初的老洋房,是先祖留給後代的唯一禮物。正是這座洋房,張愛玲與弟弟張子靜的童年,明亮而靜美,這個曾何等風光,高雅園林的宅院。張愛玲的母親,亦是名門千金,雖是三寸金蓮,但拒絕陳腐,崇尚獨立,連張愛玲也説母親是“踏着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四歲時,因為姑姑要出國留學,藉口需要監護人為由,亦出國了,飛去了英國。對於母親,張愛玲沒有責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對童年,張愛玲在她的作品《私語》中較為細微入致的描寫。春山如黛,垂柳畫橋,夕霞晚歸倦鳥還巢。採一束不知名的野花,扎一個紫藤蘿的鞦韆架,看幾隻燕子築巢,間與幾隻螞蟻對話。這樣美好的日子,彷彿只留在叫童年的記憶。悠長,不復與見……

張愛玲曾説:“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便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想忘卻了的憂愁。”春日遲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光陰就這樣緩慢地過去了。童年,是忘卻了的憂愁……

張愛玲的學生時代是無憂而美好的,她有過單純的快樂,有過和春天的爛漫時光,也有過秋天的愁雲慘淡……在香港大學,她結識了一生的好友炎櫻,炎櫻是富家女子,卻不驕躁,不乖僻。買東西時總要抹去些零頭,她把錢包的內底掏了出來,説:“你看,沒有了,真的全都在這了……”連店主都為她的可愛、孩子氣所感動。有這樣的一位摯友,雖為終生摯友,她們的交情便是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大學中,淨是些華僑富商子女,張愛玲在他們之中便顯得清貧了,但她的勤奮,同學忘卻了她的貧困,取而代之的是欣賞和讚歎。在大學中她曾寫了一篇早期最著名的文章《我的天才夢》,我偏愛文中的“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蚤子”,我認為生命是美好的,而身上卻被人生路上多而密的苦難“蚤子”爬滿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張愛玲與炎櫻來到了上海。在這裏,張愛玲遇到了她一生的魔障,一生的摯愛,一生的苦楚,胡蘭成。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張愛玲曾説: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張愛玲是幸運的,與萬千人海中,時間的荒流中遇到了自己所要等到的人,一個真正懂她的人。然而胡蘭成畢竟是胡蘭成,他的風流多情,不可能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胡蘭成用一盞茶的時間,忘記許下一生歲月靜好的諾言,張愛玲本沒有錯,卻為了胡蘭成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而“買單”。離開胡蘭成後,張愛玲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桑弧。他只在她最寂寥之時,輕輕地來過,又淡淡地走了。因為懂得,所以桑弧始終沉默,將那份愛意放在心中的最深處。

離開香港後,張愛玲去了美國,在那裏她過完了她的下輩子。張愛玲曾説: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三恨《紅樓夢》未完。而張愛玲的《小團圓》,一本未完的書,像是她在這世間還有未完的心事、塵緣……浮生一夢,幾度清歡。

餘秋雨曾説:張愛玲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一樣。但文學並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着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猶存。我喜歡張愛玲,無需緣由,喜歡她的孤芳自賞,喜歡她的痴心不悔,亦喜歡她的大隱於市。因為今生只作最後一世,世上曾有張愛玲,世上唯有張愛玲,她是民國的臨水照花人。作者白落梅以其淡薄的文字書寫張愛玲的淡薄,卻增了一抹温暖,令我心馳神往。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張愛玲的一生固然寂寞,卻不乏温暖、明哲。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便是張愛玲,季節荏苒,歲月蹉跎,她活在自己的山河裏,偽裝寧靜,故作矜持,只想簡單的存在,沒有什麼能代替她,明明是一朵雪色梨花,奈何被時間風雲撲簌簌地落滿塵埃。願今生只作最後一世,天涯此去隔山河,道聲珍重,後會無期。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3

在讀了白落梅的《因為懂得 所以慈悲》之後,我更加的瞭解了張愛玲。我也慶幸我愛的是張愛玲。

在我看來張愛玲的童年是不幸的,生在了一個不幸福的家庭,這個家庭缺少了愛、温暖,剩下來的只是痛苦和無奈。但張愛玲並沒有逆來順受,他有反抗,並且是那麼的強烈。她是那麼的迫切地想要自由,當她自由的同時另一個魔鬼又找上了她,可張愛玲並沒有後悔,他寧願這樣的活着,也不要幸福的苦着。張愛玲一個美麗動聽的名字,這名字是她母親取的,真是人如其名。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張愛玲考上了大學,可還沒有等到畢業他就輟學了,因為沒有學費,一個連生計都成問題的人怎可能去奢求上學,即便他是多麼的渴望,從此她開始了漂泊的生活,因為他找不到母親同時被父親的拋棄。貧窮沒錯,可貧窮卻在無形中成了恥辱。他找了一份翻譯的工作,但是這遠遠不能滿足像她這樣才華橫溢的人,張愛玲開始了寫作,當第一部小説得到大家的追捧時,張愛玲成了作家,一個名副其實的女作家。她喜歡寫小説,她覺得裏面每一個人都很像她亦或不像她。張愛玲説過這樣一句話:“總之,生命是殘酷的,看到我們縮小縮小的、怯怯的願望,我總覺得無限的慘傷。”

正是這樣,張愛玲開始了她的慘傷——情傷。她的成名讓一些人開始關注她並追捧她和追求她,那麼胡蘭成就是最明顯的那一個,在胡蘭成給她送去了一張紙條後,張愛玲便對胡蘭成有了一點想要見上一面的想法。當在一次長談過後,張愛玲此時已經對胡蘭成有了些許想法,但是在那次長談後胡蘭成卻對張愛玲失去了追求的願望,也許胡蘭成愛着的不是那人而是愛玲的才華。也許胡蘭成自己都不清楚,亦或他清楚了也要留她在身邊。張愛玲愛上了那句生死契闊,與子相悦,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這樣張愛玲的愛情,來的不動聲色。張愛玲是這樣一個理性和聰明的人,卻偏偏地愛上了胡蘭成這樣一個多情的、且只愛自己的漢奸,也許是胡蘭成懂得她,也許是她糊塗了。胡蘭成一開始就沒有愛上張愛玲,她只是被他這樣欣賞着,然後就淡了,他們之間的話開始很多、很多。有時是一個人説另一個人聽着,有時又是都説,説不完。他們沉浸於此,但胡蘭成從來沒有説過愛她,胡蘭成只説過她是他的膩友,只是膩友而已。要不是妻子全慧文提出與他離婚,他是不會與張愛玲結婚的。她是開心的,他是無奈的。後來的婚姻生活他們還是那樣只是説話,而因時間的漫長,讓胡蘭成感覺到了煩惱,他覺得這樣的生活讓他很乏味,確實是這樣,與一個不愛的人在一起時間久了,乏了、累了就開始怨起來了。對於一個平凡的人來説一定會的,更何況是一個花心的男人,胡蘭成有髮妻玉鳳,妻子全慧文,情人英娣,後妻張愛玲,又有武漢小周和秀美,張愛玲只是其中的一個。此時只覺得胡蘭成是如此的混蛋,張愛玲以為可以挽救這段她看重的愛情,所以她從上海去了温州,當她到温州看到的一切和聽到胡蘭成説的一切時,他就知道自己來錯了,可她不死心,還是後着臉皮問了胡蘭成是否愛自己,可張愛玲再一次錯了。愛上了一個不愛她的人,張愛玲只好離開了温州,此次來她足足呆了20天,可她還是走得那麼不情願,她還是不捨胡蘭成,即便胡蘭成不愛他。張愛玲不是自願走的,而是被胡蘭成趕走的,胡蘭成容不下她,秀美也容不下她,所以她走了。胡蘭成説;“此心已回到瞭如天地之不仁!”可張愛玲還是不捨得,數日後她從上海來信説‘那天船將開時,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雨中撐傘在船旋邊,對着滔滔黃浪,佇啼泣久之’。張愛玲結束了一段婚姻,是那麼的令她痛心,她真不該,不該遇上胡蘭成,也許這就是宿命雖然她不信這些迷信,但是她卻説,有一隻烏鴉站在她的窗户上,她不在乎,但當烏鴉飛走時,她又是那麼的開心。原來她也那麼普通和平凡,對於愛情也只是凡夫俗子一個。

張愛玲説過,像這一類(甜言蜜語)的假話,在一個女人聽來是很容易相信的,恐怕沒一個女人能例外。既然沒有一個女人能例外,那麼張愛玲也不是例外。這就解釋了張愛玲為什麼愛上胡蘭成這類男人的必然性——女人的輕信和多情,張愛玲也是一個輕信和多情的女人。張愛玲離開了胡蘭成,可之後胡蘭成卻還是給她寫了信。當張愛玲寫了一封決絕信給胡蘭成之後,大意為不要再給我寫信了,即便寫了我也不會看一眼的。而後胡蘭成也就當真沒有再寫過信給她,而是給她的好友炎櫻寫過一封信,也正如他預想的那樣沒有得到回覆,慢慢也就斷了聯繫。張愛玲離開了胡蘭成,那麼像她這樣有原則的人也會離開那個傷心地,即便他説過任何一個地方她都不想去,她就愛上海,她懂得中國。張愛玲先離開上海,然後又出境去了香港,當胡蘭成回到上海準備去找張愛玲的時候已是人去樓空了。胡蘭成説過,“愛玲是我的不是我的,也都一樣,有她在世上就好了。”

胡蘭成絕情的拋棄了張愛玲,可之後還是去找了她,胡蘭成是出於怎樣的心裏,我不得而知,或許他不習慣找不着人説話,少了一個膩友。張愛玲去了香港後又移民到了美國,他在美國只有兩個認識的人,一個還説不上認識,因為他們都還沒有見過面,那就是胡適。還有一個朋友就是炎櫻,離開香港上船的時候她又哭了,不知為何哭得那麼悲慘,就像上一次離開温州那樣,現在張愛玲十分缺乏安全感,他不再像1943-1945年那樣的自信和堅強,她變得焦慮不安起來。她説過,“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從前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單調已經不復存在了。但她依然那麼才華橫溢,以至影響中外,初到美國的張愛玲住在簡陋的貧房裏,大家都覺得住在這裏是可恥的,可張愛玲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那只是一個過度,熬過去就好了。後來她搬進了文化營,終於來到了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並遇到了一個愛她的人——賴雅。並且她也愛着他,可是張愛玲並沒有感到安定,因為她意識到自己既寂寞又像這片無根之萍,儘管已搬到彼得堡來了,但這種居無定處,事無定職的漂泊感卻依舊如故,她為自己朦朧的未來心中無數而感到焦慮,像她這樣知道連父母都無法依靠的人,又怎會去依靠一個外國男人。張愛玲再一次漂泊。可後來他們還是相愛了並結婚,可是好景不長,賴雅中風生病,並且是接二連三,而家中的一切花銷全都是愛玲在支撐着,雖然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張愛玲卻還是覺得很幸福。但張愛玲終究是不幸的,她還是走了她媽媽的路,像她媽媽那樣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我突然想問一句這個也可以遺傳嗎?開始不懂了。但這並不是遺傳,只是影響,上代的影響而已,更或者只是一個巧合,僅此而已,沒有其它。而在1967年10月8日賴雅去世,這對張愛玲是一種解脱,她丟掉了一個包袱可更多的是失去了心愛的人的痛心,在後面的幾年裏,張愛玲勞累於各種疾痛。他開始煩了,可她又是那種不贊成自殺的人,她朋友對她説三毛自殺了,她是那麼的不以為然,可在後來,張愛玲安靜的死去了,沒有什麼痛苦的表情,在她那不大的房間了。死之前他把一些證件都放進了他的包裏,可見她已經明顯的知道自己將離開人世,把後事都準備好了。張愛玲寫過這樣的警句:生命就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真如她所説她趕上了,真與蝨子相遭遇。而且也是擺脱不掉的煩惱。最後張愛玲死於心血管病,張愛玲的遺囑寫到:死後馬上火葬,不要人看到遺體,不舉行任何葬儀式,骨灰灑向空無人處。遺物全部寄給宋淇先生,最後,張愛玲的骨灰撒向空曠的太平洋。這是一個空曠無垠的地方。張愛玲就這樣隕落了,在那個月圓之夜,消失在人羣中。

天涯此去隔山和,情天孽海兩離索。千百年來,世道皆是如此,成與敗,喜和悲只隔了一道光陰的距離。張愛玲這樣説着:“於千萬年中遇見你所想遇見的人,於千萬人中所遇見你所想遇見的人,在時間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恰好遇見了,唯有説一聲:哦!你也在這裏。”‘ 因為相知,所以懂得’是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是張愛玲回敬給胡蘭成。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這就是張愛玲的一生。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4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我是來自高一19班的沈婷。無用的話不説,今晚,我只要借用你們的耳朵!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棲居江南。她文字清淡,心似蘭草,讀者盛讚其文“落梅風骨,秋水文章”而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正是其中一朵嫣紅落梅——《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上海有一佳人,乳名喚作張瑛。有人會奇怪這張瑛是何方人士?但若我説“張愛玲”大多數人必定了然一笑:“她啊,大才女!”由此可見,張愛玲一名的影響。太多人描述,稱讚過她的才華,美麗,孤傲,而我卻更想了解這絕代佳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

兩歲那年,他們舉家搬到天津。那時的張愛玲身穿小洋裙坐在花園的鞦韆上背唐詩;那時的張愛玲擁有專屬於她的保姆,步步緊跟的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可好景不長,美麗孤傲的母親不願被囚禁在潮濕發黴的老宅,毅然選擇割捨親情,遠赴重洋!在沒有母親細心呵護的年月裏,張愛玲獨自成長。按理説,她應該埋怨母親的自私無情,可她卻説:“我是以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着我的母親的。”其實,以她的心性和情懷比任何人都要深刻理解母親的選擇,所以她不怨。只因懂得,所以慈悲!

24歲,一個不算早也不算遲的年齡,在這一年,張愛玲遭遇了一個男人,一個讓高傲如她也甘願低到塵埃裏的男人——胡蘭成。提及胡蘭成,可能大家會一臉鄙棄地丟出二字:“漢奸!”和大家一樣,我也很怨他,恨他,但不因他的身份,而是因為他折下花一朵卻不好好珍惜,嗅夠了香轉身就拋棄。可張愛玲呢?她甘願為他卸下冷傲面具,為他喪失理智矜持,只因,他懂她。就這個理由,如仙般高潔的張愛玲墜入凡塵,被世俗煙火纏身。如若離了這動盪不安的背景,這對璧人也許真能執手到老;如若這遊蕩花間的賞花人能滿足,這對戀人也許真能歲月靜好!可哪有那麼多的“如若”“也許”?!於是,情理之中的,胡蘭成拋棄了張愛玲!昨日那場傾城之戀埋葬於滔滔江浪之中,連同她的'深情,她的天真。曲終人散,胡蘭成懂得,卻不慈悲!

可張愛玲終歸是張愛玲,她的美讓人情不自禁想靠近。1946年,因柯靈介紹,張愛玲結識了一位温潤如玉的男子——導演桑弧。正是因為桑弧的賞識,信任,鼓勵,讓張愛玲第一次擁有反駁胡蘭成而帶給她不良輿論的機會。但,桑弧與張愛玲的相識並不是最好的時候,處在被負心人傷害的陰影下叫她如何去愛?於是,錯過!

所幸,在輾轉,漂泊了幾年後,張愛玲在美國邂逅了過花甲之齡的作家賴雅。這極具文學天賦又温厚待人的外國老人成了張愛玲在異鄉的温暖。沒有人願意猜測他們之間是否真的有了愛情。她需要的只是一個懂得的男子。

都説,曾在紅塵路上擦肩而過的人終有一天會相遇。可白落梅卻説:“我們亦不要期待會與張愛玲有那段機緣,因為今生只作最後一世,她永遠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

當然了,以我的水平不足以深入剖析張愛玲的內心,所以,如果大家在聽完我並不完美的介紹後對這位佳人有興趣的話,我推薦白落梅的這本《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5

若不是讀白落梅的《因為懂得 所以慈悲》還不瞭解張愛玲,還不知曉張愛玲,更不知張愛玲的神祕,雖然讀了,也只是張愛玲清晰的三個字背後如一層厚厚的紗一樣。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女子,有着風華絕代的才華,在屬於她的小説中,找到屬於她的身影。生活如她,命運如她。本為富家小姐,卻受世間萬千磨難。不問前因,不問後果。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世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説,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也許正如白落梅所説,我們都該持有一顆良善的心,把今生當做最後一世,守候在緣分必經的路口,尊重每一段來之不易的感情。確實於千萬人之中能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要修多少年的緣分。我們沒有預見未來,逆轉過去的能力,我們只能好好珍惜和勇敢地活下去,做好每一件想做的事。

也許世人會為張愛玲所不值,結識胡蘭成以後,張愛玲曾説,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胡蘭成為她調製一杯毒酒,她含笑舉杯,一飲而盡。胡蘭成辜負了張愛玲,也辜負了天下人。也許我們應該站在胡蘭成的角度裏,在戰亂紛飛的年代,誰還在乎什麼呢?能夠存活也許才是真的。胡蘭成若沒有過人之處,怎能讓汪精衞重用,怎能讓日本人也為他指路,怎能讓風靡上海的絕代女子傾倒。只是讓一個無辜的女子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讓她受了太多的委屈。後來她做到仁至義盡,卻還是讓她徹底不屑。但是她沒有後悔過,因為懂她的,只有胡蘭成,理解她的,亦唯獨胡蘭成。

桑弧如張愛玲的一匆匆過客,過眼雲煙。張愛玲愛桑弧,桑弧亦是愛張愛玲,也許是時機不對,註定要擦肩而過。也許張愛玲願意為胡蘭成就此萎謝。也許桑弧給不了張愛玲想要的那份依靠。就如張愛玲當時的《小團圓》一樣,九莉是張愛玲的化身,一切的一切在不言中又言語了一切。因為懂得,所以沉默。

也許我們感受張愛玲未曾愛過賴雅,但是我們要尊重這位已逝的穿越民國的女作家,尊重她的選擇。亦正如她説,如果你認識以前的我,你會理解現在的我。又或許是在餘生需要有愛來安撫自己的心靈。亦或許,若是有緣,千山暮雪,萬里層雲,終會相逢。若是無緣,自此一去,天涯海角,再難相會。有時候一轉生就是一輩子。

在張愛玲的寫作生涯中,也算是無人能及的。在她的小説裏,到處都能找到張愛玲的影子。小説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小説的源泉。多年以前,我印象深刻的張愛玲之作《十八春》,後來改名叫《半身緣》,是傾城後的華麗轉身。這部作品的結局讓人痛心。就如張愛玲,如她走過的歲月,只是前塵往事,誰又能回頭呢。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6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第一次讀到這首詞的時候,我眼前出現的就是那個華美而淒涼的女子。忘不了那張塵封多年的黑白照片。她穿着一襲舊色卻華麗的旗袍,昂着高貴的頭,孤傲又冷漠地看着凡塵往來。那麼的不屑,那麼的無關悲喜。她是美的,帶着極致的璀璨,亦帶着堅定的孤獨。像極了那個繁華的上海。

是的,她是屬於上海的。

·01·

還未知曉這個女子的時候,民國女子在我眼中,皆是一襲素色旗袍裏,温婉可人的模樣,她們的舉手投足裏,帶着不可言説的優雅,她們是屬於江南的。屬於那一池白蓮的亭亭玉立。是那折一紙素秋,獨倚窗邊,看煙雨朦朧的輕巧模樣。

可她不同,有人曾説過,她是那種走在人羣裏,一眼就能辨認出的女子,瘦高的身材,被旗袍包裹的心事,孤傲,冷豔,張揚。她就像上海那片島,華貴而淒涼,她似乎看透塵世茫茫,可她終似清晨的上海,褪去了浮華,心底,是寫不盡的無奈

——只剩外表高傲冷漠,只因心底敏感自卑無奈,卻只能,獨自話淒涼。

·02·

Ailing意為痛苦的,病痛的

輕輕喚一聲“愛玲”

從這個名字開始,訴説的也許不只是她母親的煩惱與憂愁。也是她,人生起初就奠定的基調:一片寂寞的深藍。

14歲。( )

她冷眼看着雲裏霧裏煙霧繚繞的客廳,滿目的憎惡。眼前一男一女在其中無比享受地吸食鴉、片。鴉、片的氣味環繞在她的鼻尖,她微微皺了皺鼻頭,轉身離去。她覺得自己的心在淌血。是的,她的父親與繼母,沉淪貪歡,沉溺於着阿、芙蓉的裊裊婷婷。她是恨父親的,恨他揮霍無度,恨他沉淪放縱,恨他不珍惜母親的屢番寬容。終是使她的母親,她那文雅明麗的母親,遠渡重洋,使她失去了那寶貴的母愛。她是恨繼母的,畢竟少有幾個孩子能真正喜歡上自己的繼母。可是,這不是最重要的。她真正恨的,是在她眼裏,繼母太輕賤,只顧沉淪貪歡,哪管歲月如飛。阿、芙蓉的香味,使繼母那可與陸小曼並稱的芙蓉仙子的模樣皺縮。這煙霧繚繞的場景,卻讓她清楚聞到了這陳腐貴族的糜爛氣息。她從此不喜歡回家,不願再看他們那墮落的模樣。

她終是逃離了。

逃到了母親那裏,她愛的伊甸園。

可惜,從那時起,她已開始不再相信世間的美好,她開始忘記童年時曾擁有的一刻的歡愉,忘記母親父親同推起她的鞦韆時的歡愉快樂,忘記她唯一的淑女時光。因為一切,在她心底,只是一襲華美的旗袍,上面爬滿了蚤子。

她只能用言語道破紅塵,她只能看到世間的薄涼,她不敢去相信世間有什麼美好的東西,她只能用一針見血的文字去刺痛自己的內心,告訴自己,不能相信。

可她是渴望温暖的,只是她藏得很好。就像有人説過,有時候,冷漠並不是因為內心的薄涼,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03·

--前者因了歲月滄海,洞悉。後者因了歲月榮華,天真。

她用文字訴説她的懂的,訴説她的看破,所有直指現實的涼薄筆調,圍成了她的高傲。那就是她守護自己的唯一方式。

可惜,當她第一次,敞開心扉,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愛上的是一個懂她的人。只是她的偽裝,已經帶了多少年,她再也沒法完全的摘下了吧,她終是成為了刺蝟,將某人的心扎出了血。再曲意逢迎,他也會累吧。再者,他也終是個多情的人,沒有辦法真正愛她一生。他也曾許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可這一切終不可能屬於他們,無論是從身份還是從彼此。她愛過了,痛過了,終留下了一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然後就這般逝去,忘記一切,就算心在痛,淚在流。她説放手了,就再也沒有挽留的餘地。

可多少年以後,總有人記得,他們間的傾城之戀。記得那一句“遇見你我便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裏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裏開出一朵花來”。這是她第一次放下偽裝,傾盡全力去愛,可她累了,她被傷得太深,但這一切仍會在心底,折磨她多少年。

她會在命運的長河裏永遠的低喃,不變的是那一句:“我是不愛你了的,因為你已不愛我。”她是希望不要再見的吧,就算是奈何橋上。她也許早已許下一個心願,願她的三生石上再也無他。留她一世簡單平靜。

·04·

繁華落盡,她等待的是最後的平靜。滾滾紅塵夢裏,只願浮生若夢,將一切繁華殆盡,讓她獨自枯萎去了。她的枯萎無關他人,只是真的釋懷了。她忠於歲月,尊重生命,讓自己活到雞皮鶴髮,讓自己一生執筆書寫。她一直想活得簡單,只是她的冷豔,她的高傲,已經完完全全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她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我們眼中的驚世駭俗。

曾經有人説過,世間沒有一種植物能配的了她,就算是那種叫獨活的藥草,也不能。也請不要相信,在某種植物或某個人的身上,能找到她的靈魂,她的影子。再也沒有人能替代她,她的裊裊婷婷,冷豔傲然,就算是那個優雅婷婷的張曼玉,那個同樣有傾世絕戀的林青霞。她們都代替不了她。她們都沒有她身上那能讓人看一眼就被吸引的氣質,都做不到她那樣敢愛敢恨,冷豔華美。世間曾有張愛玲,世間唯有張愛玲。

再也沒有人能代替得了她,那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

浮生一夢,幾度清歡,她的人生本就是傳奇。煙花易冷,繁華聲中,終看破世事,留下了她的一生。不再奢求,能在今生或下世遇她一回,會與她有一段機緣。因為今生只作最後一世,而她永遠在那繁蕪的上海,冷眼世間。

煙花易冷人事易分。——後記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7

常聽説人生有四種情緒新怒哀樂,然則非也,應再加一種平靜,平靜的更高境界是心如止水。在書中沒有找到黃金屋,亦尋不到顏如玉,卻是讓心靈生生的多處了一份平靜。靜下心來方可看書,亦只有看書方可獲得心靈的平靜。

讀完一整本書。粗覽了張愛玲的整個人生。腦中留下的印象是她是一個有才華卻寂寞的女子。

出身在一個富裕家庭,給了她較好的經濟基礎,然而家道中落,父母感情的不和諧卻是帶給了她心靈的創傷,父親的不聞不問,父親對她的粗暴,我想應該也是影響了她日後情感道路發展的重要因素吧。

出生的一個富裕的家庭,書香門第,給這樣一個遺世而獨立的女子創造較好的先天基礎,先天的基礎配上先天的才情外加後天的生活起伏造就了她。沉沉浮浮,生活的重擔亦逼得她不得不拿起筆桿子,奮力拼搏。看到她早年和萬年的著作的簡答介紹,不得不感慨,她是一個孤獨寂寞渴望愛的女子,卻也是一個非常勤奮和努力的女子。沒有她的才情,那麼就應當學習她的努力。不是麼?她的人生或許是缺了些東西的,但無疑也是精彩的。做不到談笑間,強弩灰飛煙滅的氣魄,卻可以寧靜的去一點點努力。不是麼?

這樣一位富有才情的女人,在早點亦是寧靜的,不然應該也説不出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樣的話語。然而縱觀她的一生,不得不説,非常的悲劇。同是她年輕時的那個年紀,卻是無法認同她的人生,準確的説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如同她的人生一樣。24歲的她遇到38歲的有家室的胡蘭成。但是一個青春的文藝小青年如何與一位正式高手情場浪子共度一生,經歷的不平等,人生目標的不一致,註定了後來的悲劇。30來歲遇到了65歲的某外國人,共同生活11年,後也落得個孤獨終老。是啊,畢竟人鬥不過天。人的壽命是有限的。40多歲以後便開始顧影自憐,過着躲躲藏藏的日子。看着都覺得心酸,覺得心痛。讓人覺得這是一個有着一定的戀父情結的渴望父愛的女子。或許她也會後悔自己的選擇吧。感情經歷讓她很受傷吧?所以才會有後來的對世界的躲避。

她的人生並不值得羨慕,至少感情生活是,或許是那時的她從未看透吧。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她的經歷讓人更能看透自己的需要,自己希望的人生是什麼樣子。

然她對生活的態度確實值得人學習的。努力、不放棄生活、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有自己的愛好,有對生活的一種激情。她的激情是她的文字,那麼我呢?值得去思考。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8

張愛玲,上海灘一個傳奇性的人物。這樣的一個具備時代意義的大作家,其作品的價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令人動容的不僅僅是她的作品,她的高傲,洞察世事,以及心酸的愛情歷程也都震撼着每個人。

很喜歡一句話,如果你認識以前的我,你會理解現在的我。身處晚清貴族的家庭,她目睹了自己的家庭怎樣一步步走向衰落。在父親,母親的離合中,年幼的她只能被迫成熟,被迫冷落,將心裏最柔軟的地方深深隱藏。民國就像一場散去的戲,曾經鑼鼓喧天的傾城故事,早已淹沒於落落紅塵之中,不知所往。她穿越了民國的風風雨雨,不要説她無情,只是因為她的心累了,不能再對那麼多的風風雨雨一一予以反映。如果走過了她的路,也許會明白什麼是堅強。

毫無因由,我是喜歡張愛玲的,冷傲如她,清絕如她。年輕時的孤芳自賞,面對愛情的痴心不悔,遲暮的離羣索居。她的生活經驗並沒有那麼豐富,但是她卻將人心一一道破。幾度浮沉,最終她選擇了華麗的轉身,不去輕易愛上一個人,也不去輕易辜負一個人。

與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好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説,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於千萬人之中,偏偏是胡蘭成這麼一點無情的星火點燃了她。多麼美的相遇,多麼美的誓言,曾經以為可以執手到老,只是一盞茶的功夫,同樣的相遇,同樣的誓言,又使得另一個女子為他耗盡餘生。張愛玲終究是歡喜的,遇見他,她低到塵埃裏,在塵埃裏開出花來。即便是傷害她之後,她還會覺得戰火紛飛中,有胡蘭成的城市如同含着珠寶一樣奪目。只是這朵花,在無奈之中為着他的背離選擇了枯萎。

張愛玲洞察世事,但是卻對於背離的愛情如此執着,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無路可退。不是因為她參不透,只是因為有路可退的愛情只是一種褻瀆。她的心不是玻璃,不是一摔就碎的玻璃。她的心是真真實實的存在,她將它完完整整地捧出,眼睜睜地看看他一點一點地將它撕碎,那種痛遠比被摔碎的玻璃來得劇烈。只是,她懂,她看得透眼前這個人,給了他傷害她的權利,同時也一步步地為他的背離找藉口,就算是最後的轉身,她仍舊將心留在了這一段歲月,附在這一段韶華之上。

他們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僅僅只是一剎那間的諒解,也足夠他們生活個十年八年。因為懂得,她將自己的心全盤拖出,因為懂得,她將自己的青春揮灑在這個人身上。這個民國社會的臨水照花人在光怪陸離的世界裏,即便自己沒有與世界交涉任何事,世事也自當找上門與她交涉。

她的悲傷需要默讀。情感終是可以分成很多種,有些愛若即若離便好,有些愛則需要將自己磨碎,和着歲月一起熬煮喝下去,才肯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