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

幼兒1.89W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是2012年2月1日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説,該書的作者是白落梅。 該書主要講述了才女張愛玲的一生,有絢麗驚世的成名過往,有痴心不悔的愛情經歷,有十里洋場的上海故事,有華美悲涼的香港情緣,還有離羣索居的人生遲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

  【篇一: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

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嚐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

張愛玲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在正處於民國亂世的上海灘,把文字這把華麗又寒冷的劍,優雅地揮舞着。她的一生充滿坎坷,幼年的她飽受父親和繼母的虐待,而在讀書時又因為家境貧困而飽嘗世人冷眼,在通過自己的才情文筆成名之後,又因為結識了一個漢奸而幾乎身敗名裂。最後她離羣索居,隻身來到美國,過着清苦的生活,只是為了不被人打擾,安靜地寫作,最終再也沒有回到她的故鄉。然而她的文字之質樸,鋭利,卻成為這個時代永遠也不會被抹去的記憶,經典。

這本書的語言如同抒情的散文,辭藻華麗,優美動人。翻開這本書時,彷彿看到張愛玲正穿過民國的煙雨永巷,款款向我們走來。而最令我難忘的則是她執着,清高,不食人間煙火的孤傲的性格。她從來不輕易敞開自己的心扉,從來不去刻意地追求幸福,只求平平淡淡地過好自己的日子。然而在愛人的背叛,時局的變故,作品的失敗,手頭的拮据,社會的輿論等重重壓力之下,她沒有輕言放棄,而是繼續堅持自己熱愛的寫作事業。她堅信在哪裏摔倒就要在哪裏爬起,一直呆在上海這個是非之地,毫不躲避這些如山的壓力。我們之中有幾個人能頂住如此重的壓力?又有多少人能這樣永遠堅持自己的夢想,不被任何變故干預呢?這才是張愛玲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吧。

而張愛玲靠一部《十八春》再次在上海灘崛起後,她卻毅然地離開了這個能帶給她無上榮耀的地方,隻身前往了美國。有些人因此感到不可思議,那是他們根本就理解不了這個傳奇而神祕的女子。張愛玲在上海經歷了太多,她需要一個人靜一靜心,離開這個煩亂的地方。該是一個多麼清高的人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拋棄之前的地位名聲,只為了繼續完成夢想,這是一個真正為文字活着的人。她其實一直想要簡單的存在,可她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我們視為驚世駭俗。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懂得人間種種不如意均是命運使然,所以更加慈悲地面對生活。她懂得一切浮華不過是過眼雲煙,所以更加慈悲地對待自己。

世界曾有張愛玲,世界唯有張愛玲,只是這個人早已隔了風雨時空,只能從她的文字裏捕捉到這樣一個傳奇的人。

  【篇二: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

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德雷沙,一個印度默默無聞的'修女,沒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只是把自己平凡的一生都獻出來做了慈善工作,努力的去關心世界上那些黑暗角落裏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有人稱德雷沙是“貧者之母”、“慈悲天使”或“當代活聖女”,在我看來,她沒有錢,也沒有勢,更沒有權,她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只是她心懷慈悲,,心中有愛,以一顆的慈悲的心去包容整個世界,去關愛那些需要關心的人,拖着殘弱的身體跋涉千山萬水,走遍天涯海角,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送去自己一點微薄之力。

她憐憫了窮人,給了他們黑暗中的一絲光明,孤獨中的一點慰藉,在這個有窮人也有富人的兩極世界裏——不是一天,不是一年,而是一生。

德雷沙修女是慈悲的,一個慈悲的平凡的人。但德雷沙修女卻是偉大的,因為沒有人像她那樣為窮人四處奔波,也沒有人像她那樣能夠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世界上的弱者。

因為慈悲吧,所以懂得,懂得愛和憐憫那些貧窮的人——德雷沙修女。世人褒獎了這種慈悲。一種超乎常人的大慈悲。

只是世人是很少有德雷沙修女那樣的情懷的,也很少能達到修女那樣的高度,但我想我們也應該是慈悲的。

因為慈悲,所以懂得,懂得愛和憐憫。愛自己的生活,愛家人朋友,也愛自己。還愛那些花花草草,貓兒狗兒。不必驚天動地,也不必轟轟烈烈,更不必像德雷沙修女那樣為窮人四處奔波。只是於平淡中,於細微處,給媽媽的一句問候,給朋友的一次握手,給陌生人的一個微笑,給失意者的一聲輕輕的歎息或一個温暖的擁抱。乃至是給乞者的一元硬幣,叫賣者的一斤紅薯,花兒的一壺清泉,貓兒的一碗剩飯。一切足以。

我想上帝也應該是慈悲的,她造了萬物,給了生命,面帶微笑,憐憫的看着世人。

而我們,心懷慈悲,便懂得生活。

  【篇三: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作文

若不是讀白落梅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還不瞭解張愛玲,還不知曉張愛玲,更不知張愛玲的神祕,雖然讀了,也只是張愛玲清晰的三個字背後如一層厚厚的紗一樣。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女子,有着風華絕代的才華,在屬於她的小説中,找到屬於她的身影。生活如她,命運如她。本為富家小姐,卻受世間萬千磨難。不問前因,不問後果。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世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説,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也許正如白落梅所説,我們都該持有一顆良善的心,把今生當做最後一世,守候在緣分必經的路口,尊重每一段來之不易的感情。確實於千萬人之中能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要修多少年的緣分。我們沒有預見未來,逆轉過去的能力,我們只能好好珍惜和勇敢地活下去,做好每一件想做的事。

也許世人會為張愛玲所不值,結識胡蘭成以後,張愛玲曾説,“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胡蘭成為她調製一杯毒酒,她含笑舉杯,一飲而盡。胡蘭成辜負了張愛玲,也辜負了天下人。也許我們應該站在胡蘭成的角度裏,在戰亂紛飛的年代,誰還在乎什麼呢?能夠存活也許才是真的。胡蘭成若沒有過人之處,怎能讓汪精衞重用,怎能讓日本人也為他指路,怎能讓風靡上海的絕代女子傾倒。只是讓一個無辜的女子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讓她受了太多的委屈。後來她做到仁至義盡,卻還是讓她徹底不屑。但是她沒有後悔過,因為懂她的,只有胡蘭成,理解她的,亦唯獨胡蘭成。

桑弧如張愛玲的一匆匆過客,過眼雲煙。張愛玲愛桑弧,桑弧亦是愛張愛玲,也許是時機不對,註定要擦肩而過。也許張愛玲願意為胡蘭成就此萎謝。也許桑弧給不了張愛玲想要的那份依靠。就如張愛玲當時的《小團圓》一樣,九莉是張愛玲的化身,一切的一切在不言中又言語了一切。因為懂得,所以沉默。

也許我們感受張愛玲未曾愛過賴雅,但是我們要尊重這位已逝的穿越民國的女作家,尊重她的選擇。亦正如她説,如果你認識以前的我,你會理解現在的我。又或許是在餘生需要有愛來安撫自己的心靈。亦或許,若是有緣,千山暮雪,萬里層雲,終會相逢。若是無緣,自此一去,天涯海角,再難相會。有時候一轉生就是一輩子。

在張愛玲的寫作生涯中,也算是無人能及的。在她的小説裏,到處都能找到張愛玲的影子。小説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小説的源泉。多年以前,我印象深刻的張愛玲之作《十八春》,後來改名叫《半身緣》,是傾城後的華麗轉身。這部作品的結局讓人痛心。就如張愛玲,如她走過的歲月,只是前塵往事,誰又能回頭呢。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篇四: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這是張愛玲説的,也是近來白落梅的一本書名。帶點禪意,有點孤傲,讓人感懷。

對於張,聽過説多關於她的故事,也沒有很好的看過她的文字,只是從人家那裏,從電視電影之中,品過片言隻語,雖美卻不想陷於其中。或許是,她寫得太好了,或許是,對於他們那一代人疏忽了,或許是,自己本不屬於愛文之人。總之,看得不多,零零碎碎的讀過他們的書,如梁實秋、沈從文等,文字都很美,或許,今後他們的文章還會給予一個更高的地位。因為,只有他們處於如此風雲際會之時,中外皆通,風華絕代。

從那時起,許多都不一樣了,沒有那種意境和情懷,沒有那份大氣和深厚,沒有那樣貼切和恣意。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東西寫下來,有錢可以出書,沒錢也可留於網絡,存之於世。可能,太容易了,就不值得珍惜,或也寫不出什麼太好的東西,有的也只是小花小草,不能達到一個高度,一個歷史的以來的高度。不由得想到,何新曾説過,哲人或偉人的高度,不是想超越就能超越的。(原話已不記得了,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於文字,或文章,我想也是如此,有些高度不是想超越就能超越的,況且在如此一個浮燥的時代,快速的社會,淺薄、快餐、讀圖自是時尚。

許多東西,或許就是如此,你在意,它在那裏;你不在意,它也在那裏。臨水照花,盡由你去把握。過往與否,都是一生一世。

歲月往復,如是就是;光陰消磨,淺息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