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美麗心靈》觀後感(彙編15篇)

校園3.01W

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麗心靈》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麗心靈》觀後感(彙編15篇)

《美麗心靈》觀後感1

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天才的約翰·納什在早年做出驚人的數學發現並開始享有國際聲譽的時候,卻被發現患有精神分裂症。然而,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妻子艾麗西亞的幫助下,頑強抗戰。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在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看完電影《美麗心靈》後,我覺得很不解:為什麼這部電影的名字叫《美麗心靈》?原名A Beautiful Mind中的mind不僅有“心靈”的意思,還可翻譯為“頭腦”,為什麼取“心靈”而不用“頭腦”呢?而電影又主要是説主人公的天才的頭腦,似乎和“心靈之美”沒有什麼關係。

後來,我想了很久,得到一個這樣的理解:美麗的心靈可以指納什的妻子擁有一顆愛他的美麗心靈。在得知丈夫患有精神分裂症後,艾麗西亞始終對納什不離不棄,她以鋼鐵般的堅強意志,一直在背後默默地支持他。正是受到她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的感動,納什才決定與這場被認為是隻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作鬥爭,也才因此取得了輝煌成就。納什在諾貝爾獲獎的發言“只有在這種神祕的愛情方程中,才能找到邏輯或原由來。今晚我能站在這兒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也很好地體現了妻子艾麗西亞的美麗心靈,讓我們感受到了寶貴的親情和愛意。

此外,我們也不難發現納什同樣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服藥之後,他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了,只會給家庭增加負擔。於是,他停止了服藥,並在別人的嘲笑和醫生的不贊同下,堅強地與心理疾病做鬥爭。正是他那堅強的意志使他的心靈得到了美化。

分析到這裏,我越來越覺得取《美麗心靈》這個名字是很合適的。我覺得這部電影在表現主人公非凡智慧的同時,更多的是為了歌頌人物的心靈。除了納什的妻子,電影中還有很多人在納什和疾病做鬥爭的時候給予了他寬容和接納。他的老同學、同事以及他的學生,無一不以一顆寬廣的心接納了患有心理疾病的他。正是這種人間的温暖和關懷,使納什能最終戰勝疾病。

《美麗心靈》讓我們感受到了愛和接納的力量的偉大。一個人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和挫折,只要有着一顆顆美麗心靈的支撐,他就有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力量,而且這種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美麗心靈》觀後感2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美麗的心靈》的影片,影片主要講的是諾講得主數學家納什在普林斯的故事。

故事大概情節是:年輕的天才納什精神上患了幻想症,被幻想的虛無人物所左右,不但研究工作受到影響,生活也受到了影響,被送入精神病院。經過他自己的艱難抗爭和妻子的幫助,他終於重新回到了大學講堂,並在多年耕耘之後獲得了諾貝爾獎。

震撼我內心的是什麼呢?我想有這麼幾點也算一點體會:

第一精神方面納什的才華以及他做事情的專注精神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不管他是風流倜儻還是木納少語,都是令人尊敬的。納什對科學的執着是另看過的人尊敬的,雖然有時是病態。也印證了我幾年前聽過的一個講座,説的是一個執着與自己內心世界的人如果他不是病人是一定會有所作為的。這也能解釋許多問題為什麼大師、藝術家、偉人大都是理想主義者。

第二是納什的妻子沒有妻子的愛和協助治療,納什不會康復,這是偉大的愛情,也是偉大的人性之美我記得但丁好像説過一句話叫永恆的女性引領人類的飛昇。從這一點講納什是幸運的他找到一位漂亮、憐憫,仁慈,而又愛他的妻子。能取到這樣的妻子此生足矣!!!

第三是人性之美無論是主人公還是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以及普林斯頓大學都給與了他關照、關愛。可能是出於對天才的尊重、對才華的敬仰,更多的體現的人性之美。這也是影片的一主題更是好萊塢的風格。

這部影片的優秀之處在於把握住了人性的脆弱,把一個病態的人生及其艱辛的抗爭過程展現在觀眾面前,人物刻畫入木三分,其中不乏親情,愛情,友情,以及人性之美的光芒,很有感染力。我習慣於同情落魄的知識分子,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可能是我喜歡讀書,可能是我也落魄,更可能是對文人風骨的一種敬仰。

《美麗心靈》觀後感3

天才與精神疾病只一步之遙,有出色優勢時要防止負面問題的出現,不能戴有色眼睛看待生活中患有各類疾病個性是精神疾病的人們,要學會明白包容別人,要培養陽光思維。個性是從事心理諮詢的職業人員,要有崇高的使命感與職責心,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藏身。

這是我觀看完《美麗心靈》這部影片後首先想到的。

我認為這部電影之因此能夠成為經典的心理電影,並且獲得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配角,第59屆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8項大獎。其出彩之處能夠從兩個方面來簡要説。

首先是劇情方面。

《美麗心靈》是約翰-納什教授生平的傳記,或者説,一個真正的天才的故事。是的,約翰-納什正是一個100%的天才,27歲獲得博士學位,30歲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教授,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平衡論(包括非合作博弈論)廣泛應用於經濟領域,開創了全球貿易的理論基礎,博弈論的基本原理還被應用於化學和生物學領域。不幸的是伴隨着他的成功,一種精神分-裂症已經與它如影相隨,。他是一個事業的強者,卻是現實生活中的弱者,不善交際,談女朋友時往往出言不遜遭人侮辱與溪落。更嚴重的是思維和感覺出現障礙,身體有被植入異物感,在他的生活中出現了幻覺、幻聽與幻想。當最初看到這些劇情簡介時我沒有信心看下去了。這樣一個劇情固然感人或者煽情,但實話説有點點平淡無奇,類似的電影一抓一大把,比如《汪洋裏的一條船》、《典子》,基本上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除了感動之外沒什麼感覺。我所猜到的情節是這樣的:由於解密碼工作過於複雜,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而妻子和朋友們對他不離不棄,幫忙他與疾病鬥爭,最終病情好轉,在學校任教還獲了諾獎,大團圓結局。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納什或許是不幸的但是同時他也是幸運的!盡職盡責的醫生們沒有放下他,摯愛的妻子沒有放下他,大學裏的教授和學生沒有放下他,整個社會沒有放下他!

《美麗心靈》觀後感4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告訴我們判斷一個人不可以簡單地看外貌長相,而要看人的.內心;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心靈美》是一本有關心理諮詢方面的書。本書擺脱了傳統心理學相關書籍的條框束縛和枯燥乏味的説教,而是以文學方式呈現。通過解決一個個困擾青少年心理的問題,給讀者暗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旨在培養青少年在面對心理挫折時,學會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書的主人公是一名高中女孩,名叫於欣蘭。她美麗文雅,聰明伶俐,能歌善舞,是家長口中常常用來激勵自家孩子學習和做人的榜樣。她媽媽死於癌症,只剩下她和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爸爸相依為命。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車禍中,她失去了一雙修長的雙腿,而肇事司機也隨之逃逸。這突如其來的車禍,加之對媽媽的無盡思念,讓她萌生了結束生命的念頭。就在決定結束生命前,一個輕生男孩的電話重新點燃了她生的慾望,同時也打開了她心靈的另一扇窗户。從此她開始無私地幫助身邊的同學們解決心理問題。最終,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考入了首都醫科大學,並立志要成為一名專業的心理醫生。

讀完本書後,我的眼裏噙着淚,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書中涉及的話題眾多,如親情、愛情、友情,也談及復仇、恩怨甚至死亡等。主人公的性格特徵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她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處理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穩重和老練;面對危險時表現出的淡定和坦然;甚至被她原諒最大仇人時所表現出來的寬宏大量而折服。

最令我深有感觸的是本書自始至終都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要懂得珍惜、學會感恩。當你把父母的呵護,老師們的培養,朋友的陪伴等這一切都看成是理所當然時,你就不會覺得它們是重要的或有意義的。只有等你永遠失去時,才後悔莫及。

我發現自己一直被愛包圍着。有温暖而舒適的家,有把我當成公主的爸爸,有個時刻關心我的媽媽,有不斷提醒我要努力奮進的老師,還有那些天真無邪的小夥伴們。

偶然間,我突然發現十年的時光很快,自己還沒好好地躺在爸爸懷中撒嬌,爸爸就開始變老了。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美麗心靈》觀後感5

3月20日晚,在教學樓3棟504教室我觀看了心理教育電影《美麗心理》。這是一部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我第一次看就被影片給深深的震撼了。

影片是以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為故事原型的。納什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後,他對上課、社交完全不感興趣,整天就是沉迷在對數學的探討世界裏。當同學們一個個都已經發表了論文的時候,他卻還在為自己的畢業論文而煩惱,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於是他幻想出了一個很要好的朋友,與他一起緩解這些精神壓力。有一天,納什在一個酒吧裏從大家對一個金髮美女的追求中得到靈感,隨即撰寫出了博弈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這使他名聲大噪。而納什也得到了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研究和教學的工作。

在此期間,他遇到了艾莉西亞,並與她陷入了熱戀,最後兩人成為一對恩愛的夫妻。接下來,納什幻想出了威廉。帕徹——一個國防部官員,並且納什加入了一個絕密的計劃。此後的納什一系列反常的行為引起了妻子跟外界的揣測。終於在孩子出生後他被送進了醫院。納什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治療過程是異常痛苦的。經過十幾年與病魔的鬥爭後,納什慢慢的學會了忽略幻想出來的人。之後,他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並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從影片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的出納什幻想出一個與他很要好的室友,的精神分裂症都與他壓力大、只在自己的世界生活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當我們面對壓力時,我們要學會放鬆,把壓力緩解,而且要積極的和他人交朋友,融入社會中。

納什在與病魔鬥爭中,一直對他不離不棄的是他的妻子。在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感言中,他最感謝的就是他的妻子。因此在我們的人生中,一個好的家庭和一個好的妻子是很重要的,而我們也要學會感恩。

從影片中我獲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幹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納什對學術的堅持不懈,他的妻子及他與病魔鬥爭的堅持不懈。雖然我們的堅持不懈成不了像納什那樣的天才,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堅持,我們也會取得成就,讓人生精彩無限。

《美麗心靈》觀後感6

人生路漫漫,曲折艱辛的人生之路要比登泰山艱難許多,雖然一路上有暖風相伴,遊蝶為舞,但是任何人都無法保持同樣一個心態走到最後,總會有高興與傷心的情感起伏,總會有成功與失敗的人生感觸。因此,生活需要我們去感受,去調節;需要我們彼此的交流與溝通。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應該笑以面對,傷心失意時不宜卑微……

在人生求索的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時,有時找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遠比找到問題的答案更重要。誠然,在《美麗心靈》之中,主人公納什為何會出現精神分裂,是外界因素的影響嗎?顯然不是的,而是因為他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卻不會自我化解,從而他無法自我解脱這種壓力,使這種壓力遠遠大於自己心靈承受的極限,人的心理從而扭曲,結果就不言而喻了,自然對一個人的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是的,我們都有夢想,無論是兒時仰望星空的夢幻,還是少年壯志凌雲的豪邁,或是如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最初的夢想,也是我們最高的理想,但是請相信:奮鬥的路上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我們總是要經歷許許多多的挫折與坎坷,走過許許多多的荊棘與泥濘,才能在最後關頭體會到幸福與快樂。而就在這漫長的拼搏路上,無疑懂得調節自己,放鬆自己的人,將成為一個成功者,即便他沒有品嚐到勝利的果實,也走過了歷練的歷程,收穫了成功的經驗。所以,一路奮鬥,一路堅持,更應該一路調整,一路放鬆,讓這種狀態伴隨我們的風雨里程,不讓夢想夭折,揚帆到達成功的彼岸。

彼此的關心會讓你的心靈更加温暖,愛的力量會讓你的毅力得到昇華。當電影結束之時,納什終獲得了他應有的榮譽,應有的讚許。這裏也有他妻子的功勞,因為是他的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才使他慢慢走出虛構的空間,這就是關心支持的成果,這就是愛的力量……

別讓夢想夭折,別讓現實的困難把你嚇倒,與納什相比其實我們都是幸運兒。學會調節與解脱,未來的你會到達成功的彼岸,希望共藍天一同飛翔!夢想與花朵一起芬芳!

別讓夢想夭折,學會關心別人,學會感動,堅持自己心中的夢想,克服身邊的重重困難,美好的明天正向我們走來!

《美麗心靈》觀後感7

觀看完《美麗心靈》這個影片後,給我感觸最深的有兩點:其一是我們要善待自我,我們有權利去追求成功,但不能強迫自我必須要成功,必須要成功;其二是愛的力量是偉大而又神奇的,我們要內心充滿愛,要奉獻我們的愛。

其一:人的生命對於每個人僅有一次,我們要善待自我,善待自我的生命。我們是天才或者是普通人,我們都有追求成功,實現自我夢想的權利,天才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普通人也有閃亮智慧的一面。不管天才或者普通人在追求自我夢想的過程中,都得付出艱辛的努力,儘管這些努力可能在某些人看來只是在白白耗費時間,但我們心中有夢想,所以我們執着,堅定不移地向夢想走去。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是我們人類精神的可貴之處,可是在我們一心向着夢想奔跑的時候,決不能強迫自我必須要成功,必須要成功,因為這個世界是錯綜複雜的,而我們的本事是有限的,如果我們一味地強調結果必須是成功的,這無形中給我們的精神以巨大的壓力。

當我們對成功的渴望的心境超過精神所能承受的壓力範圍,有可能產生精神恍惚、精神分裂,就想影片中的男主角產生幻覺一樣。結果成功固然是好,但不成功又有什麼好悲傷痛苦的呢只要我們以往努力過,付出行動嘗試過,這其中的滿足感、成就感、歡樂感不亞於成功的結果吧!因為奮鬥過,因為拼搏過,所以人生無憾。

其二:愛的力量是偉大而又神奇的。給予別人的愛能夠使順境中的人以健康歡樂的成長,使逆境中的人找到生活的方向,度過那痛苦的日子,邁向完美的生活。正如影片中的男主角登上諾貝爾領獎台所説的那樣,他能夠走到今日,所有的一切都應歸於他的愛人。她的愛使他在與幻覺這場令人痛苦不堪的“戰爭”中走出來,回到愛意濃濃的現實社會。

我們內心要充滿愛,這樣我們會過得踏實一點,當災難突然降臨的時候不會至於精神崩潰,失去生活的信心,像影片中女主角一樣,應對丈夫的精神幻覺有可能傷害到自我,毫不畏懼,既沒有離婚,也沒有置他不理,而是用愛去感化他,對他充滿信心,這是內心的信念的支撐。

《美麗心靈》觀後感8

JohnNash精密的思維,內向的性格,以及隱藏很深的好勝心。在天才的背後是潦倒的生活,糟糕的交際,極度自負的個性讓他瞧不起任何人。而獲得獎項之後逐漸開始變得老實,不再鋒芒畢露,開始講學,開始學會勤勤懇懇。產生超多幻覺,幻想自己是解密高手,在黑夜裏潛進密室進行縝密的密電計算。甚至遇到要追殺自己的敵人,在演講中公然離席,在自己所能看見的世界裏和多年的朋友形影不離。反抗和鬥爭到最後還是在妻子的勸慰下開始進行心理治療。

影片的英文名是ABeautifulMind,當時就跟同學一齊探討過關於翻譯的問題,為何是心靈而不是大腦。字典不可置否我們的翻譯是正確的,然而看過了電影之後發覺,電影所要反應的並不是主人公有多天才,大腦有多發達,而是在講述一個天才背後的生活,天才心裏的世界。

電影所要表達的並非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夥計如何由自負到潦倒,而是在講述他扭曲的心靈,對學術的高度要求以及對旁人目光的極端在意下,導致產生幻覺,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虛擬規劃,當他的智力到達必須高度的時候他的心智卻仍停滯不前,也就是説心靈無法帶動大腦,生活與現實脱節。

在看完整部電影的時候班主任告訴我們,他的意圖只是期望我們明白,先做人後做事。

在生活中沒有天才和蠢材之分,沒有精英和平民之分,不好正因盲目追求學術上的成就而脱離社會脱離生活,而片名所指的美麗心靈大概也是講心智成熟的人,重點在於是一個成熟的人而非僅僅是一具擁有超羣智力的軀殼。

當你活着的時候,走在路上,你是一個平凡的人,而不是學術精英,不是天才,你過着和別人一樣普通的生活,要學會尊重生活。

天才的真敵人是天才,蠢貨的對手也是蠢貨,你永遠也別想打敗的人其實是你自己。你永遠也別想敷衍的其實是生活。

《美麗心靈》觀後感9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喜愛做做白日夢。比如想想如果自己中了500萬什麼的之後生活會多麼完美,比如想想如果哪天自己當了領到之後必須不能像某某領導那樣做事等等等等。而我們這些所謂的‘白日夢’,所想象的資料大多都要比現實狀況要更好。

推而廣之,我們也能夠看到,在《美麗心靈》這部電影中,納什的妄想資料同樣與切身利益、個人需要和安全密切相關。説白了,這是他內心深處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功能。平時大家開玩笑的時候總是會説:“遲到了,提心吊膽的進辦公室,一邊默唸:領導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這是一種自我安慰,讓自己能夠坦然應對心裏壓力的減壓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如果使用過度,是否就真的會干擾自己的日常生活呢?其實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總是這樣告誡我們,不好總給人貼標籤,心理疾病和一些所謂的‘傾向’,其判定標準,最重要的就是要看這些‘資料’是否會干擾日常生活。比如納什在影片的前面,他想想自己有個室友,於是他焦慮、苦悶的時候有個人傾訴,在自己不得志的時候有個人告訴他‘嘿,去喝杯啤酒吧!’。

其實在這個階段,那‘想象中的朋友’,給他帶給的更多是幫忙,並最終讓他創造出了了不起的理論。而這時納什並不滿足,當他期望能夠憑藉自己的本事,更多的為國家做出貢獻卻無法滿足的時候,他便開始幻想自己得到了這些滿足,也因此,他的幻想資料更加偏激和具有攻擊性,最終才會暴露出來。試想,如果他的妄想只包括室友和小女孩,而沒有正因戰爭而生的那位聯保調查局的人員呢?這樣下來,他的妄想依然停留在對自己的保護、安慰和鼓勵上。於是發現,原來這不就是咱平時講的心裏暗示的加強版麼?

其實就比每一天早上對着鏡子大喊三聲‘加油’多了個影像版,然後自己騙自己説,瞧,這是別人告訴我的,我就是挺強的。而這種所謂的‘病’,感情也沒那麼神祕,其實只要你身邊多個真的堅信你、鼓勵你和願意安慰你的人不就得了麼。

只要有個真人告訴你你行的,你又何必去堅信那些子虛烏有?於是納什最大的幸運也基於此,正因他有一個愛他、堅信他、願意陪伴他的愛人。擁有一份真正的心靈上的慰藉,比多少藥丸都要有效,不是嗎?

《美麗心靈》觀後感10

《美麗心靈》這部影片以著名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為原型,為觀眾敍述了納什從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到獲得諾貝爾獎的這段人生經歷。其中十分打動我的一個情節是當白髮蒼蒼的納什和馬丁漢森在幾十年後再次漫步在校園中,執起子時,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針鋒相對,更多的是輕鬆悠然。因為同樣的場景總是讓人不由自主的將其進行對比,學生時代的納什面對馬丁發出的挑戰,會自負地應戰,會為自己的失敗慌張無措與耿耿於懷。光陰流轉,30年後的納什面對對手時已經能夠坦然與從容。可以看見時間在納什的身上留下了傷痛,但也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年輕的納什曾説自己有兩顆腦袋卻只有半顆心。腦袋主導理智,心靈主導情感,年輕的納什在是一個數學天才的同時在情商方面卻像一個孩子,靦腆而自尊心極強,執拗而脆弱。後來為了克服精神上的疾病,在妻子的鼓勵下納什開始試着改善自己的交際,孤獨是納什產生幻覺的一個重要原因,當他慢慢地打開自己的內心,更多的接納他人時,雖然從前幻想出的人物一直沒有消失,但納什已經能夠不理會他們,基本不受他們的影響,因為他們已經不再是他的唯一,他有了關愛他的家人,朋友,學生……此時他仍然是那個天才的數學家納什,他對科學的執着始終如一,但他已然不是那個孤獨自我、急躁好勝的納什。

片名《美麗心靈》一方面是指納什的單純坦率之心,對真理的執着不懈之心,對朋友的友好真誠之心,與病魔抗爭的勇敢堅決之心,艾麗西亞的不離不棄之心,普林斯頓大學校友的包容之心,另一方面是指納什那顆孤獨自傲的心隨着時間的流逝,人事變遷而不斷豐滿柔軟,寬容感恩。時光讓人垂垂老去,卻又讓人心不斷綻放出奪目的美麗。所以,我們不必為一時的成功而洋洋自得,也不必為一時失利而頹喪不已,每一種經歷都會豐富我們稚嫩而求知若渴的心。

《美麗心靈》觀後感11

感人的節目,看完《美麗心靈——獻給老師的歌》我的眼睛濕潤了,有自豪、有幸福、有酸楚、有崇敬,心中五味雜陳,老師是多麼平凡而又光榮的職業。

“親愛的老師,我怎能忘記你,小花兒吐出芬芳怎能忘園丁的培育。”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是我們人生的引路人。一張張稚嫩的面孔傳遞出對老師純真的愛,作為老師此刻是最幸福的。

伴隨着歌舞《老師》、《幸福瞬間》,歌曲《老師我總是想起你》、《世界因你而美麗》,以及詩朗誦《老師的誓言》、教師之歌《心曲》等精彩演出,晚會講述上海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周小燕上海音樂音樂學院的周小燕教授已經九十四歲高齡,她已經在教育崗業上堅守了七十多年了,為國家培育出了多少音樂人才啊!當主持人問道她的字典裏真的沒有“退休”二字嗎?她回答説:“我想沒有了。”

當她的'學生一邊唱歌一邊把手中的鮮花送給老師時,我相信這是一位老師最幸福的瞬間吧,那是桃李芬芳的喜悦!被譽為“中國的霍金”—金展鵬老師,他的生活只有兩種姿態,躺着,他依然是科學家;坐着,他依然是老師。他癱瘓在牀,卻教出了20多名碩士生和博士生,他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人,因為他有很多出色的學生,而學生們也為擁有這樣一位老師而感到幸運。

鄉村教師周宏軍用自己的雙肩扛出了一個學校,就在這條山路上,周宏軍老師來來回回走了38年,義務幫學生挑生活學習用品,風雨無阻,從未間斷,旅遊規劃設計。行程7萬多公里,足可重走六趟二萬五千里長徵,環繞地球赤道兩圈。多麼驚人的數字啊!國旗班的戰士送了周宏軍老師和他的學生一面鮮豔的國旗,這是對一位鄉村教師最好的褒獎!

最美鄉村女教師曹瑾,大學畢業後毅然決定去支教,為了不耽誤孩子畢業將病情拖延到癌症晚期,在她生命中第一個教師節的前一天晚上,她寫下了遺書:有一個心願,請您們同意,如果我走了,我想把我的眼角膜等有用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美麗心靈》觀後感12

沒有花哨的題目,沒有宣傳的噱頭,也沒有深刻的台詞和宏大的場面,只是對納什的一生的銀幕再現!

看完之後,腦中的存留片段不斷迴旋。因為人際信任的缺失和對成就的期待,納什才會有室友和司令的幻覺。孤獨的心靈,必然需要某種形式去填補,只是真實和幻想、接受和否定了!

看着電影的時候心有點絞痛。無法想象納什能和這樣的“影子”和諧相處;無法想象有“人”一直跟隨自己,發號施令;無法想象一個妻子可以這樣不離不棄;無法想象他們可以看着過往一切淡淡的轉身……

在感慨納什艱辛的同時,更是難忘它的妻子——艾麗西亞—拉迪。“我讓你感受什麼是真實,這是真實……也許問題不是在這裏(腦袋)也許問題可以在這裏(心裏)解決”,這是艾麗西亞—拉迪在納什病情反反覆覆,連他自己都絕望和愧疚的時候,温情拉着納什的手,低頭輕輕説的幾句話。沒有海誓山盟,沒有不離不棄,沒有瓊瑤式的苦情,沒有大陸劇的獨白,簡單的幾句話確實感動了我!

在正常與幻覺之間,納什在懷疑,納什在堅持!30年的時光爬上了納什的額頭,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儼然已經不重要!時光帶走了曾經的痛苦和瘋狂,但是帶不走納什腦中的幻覺和心中永恆的愛……

就像納什最後説的那樣,“我依然會產生幻覺,他們一直都沒有消失,只是我選擇不去關注”,所有的煎熬和勇敢,時間和心血都裹藏在這最後的三言兩語中了。還記得他説芯片不見了時的那種難以接受的苦痛,記得他不能滿足妻子的那種內疚,記得他多次和“好友”爭辯的那種痛苦,看着他最後的淡定,回想着他過去的痛苦,有種難以言説的心酸。幻覺是它的夥伴,是他最孤獨時的伴侶,只可惜,那是另一個世界的存在,只因為納什的存在而存在!孤獨時有他們陪伴,幸福時有他們陪伴,既然驅逐不走,不如選擇接受!納什最終還是帶着他那形影不離的“幻覺伴侶”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榮獲了諾貝爾獎的至高榮耀。我想,當他和妻子並肩淡然轉身離開的時候,“幻覺伴侶”也會默默跟隨,捎上一份久違的祝福吧。

《美麗心靈》觀後感13

在短暫的生命旅程中,我們會走過鋪滿鮮花的平坦大道,也會穿過荊崎叢生的崎嶇山路,有外在的影響,更多的是來自於內心的不平衡與迷惘,它們讓我們的心中充滿陰霾。面對生命中不可治癒的精神疾病,《美麗的心靈》中的主人公約翰布什遭受到了常人不可想象的痛苦與折磨。儘管如此,他仍然選擇了與之對抗,以其超常的毅力克服了它,並最終取得了1994年諾貝爾經濟獎。無庸置疑,這又是一個偉大人物傳奇的一生,他的偉大之處正是面對挫折時不屈服的精神,試想我面對這種不可克服的困難,我可能會放棄,不僅不會對社會、世界做出什麼貢獻,相反可能會成為家庭、社會的負擔。約翰布什的世界中沒有虛幻與現實之分,但一顆美麗的心卻讓現實一直存在他的心中,換言之,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任何一點小的困難都會將我們擊倒,而好的心理狀態卻可以支撐我們衝出任何大風大浪。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約翰布什患精神分裂的原因多少與他很少與人交際有關,一個人無法獨立地生存於世,長期的孤獨與思考讓他與社會脱節,期盼與人交往卻缺乏交際的能力,在現實與心靈的衝突之下,他漸漸產生了幻想,營造了一個個人的小世界,以致無法自拔。作為一名大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懂得作人的道理,其中與人交流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有人窮其一生去研究交際的藝術,就是因為它確對人的一生影響深遠,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人際關係也應該是健康向上的,面對名種各樣的人,我們應該學會心理調適。

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我也曾有過困惑與迷惘,從高中繁重的課業中一下子進入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世界一下子變得空洞現而虛幻,缺少充實感與成就感,在學與玩之間徘徊,以為吃喝玩樂可以解脱,其實帶來的卻是更大的失落感。浪費生命絕對不是一名正常大學生該做的事情,惟有知識才能填補空虛的心靈,從學習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不為過的説:一個人的心理決定了他的一生。人的一生有很多轉折點,就像走鋼絲,心理就像是我們手中的平衡稈,為了平穩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們必須時時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只要心中裝滿陽光,保持一個健康良好的心理,外界再大的風雨也不會讓我們感到寒冷。

《美麗心靈》觀後感14

剛剛看完丫強烈推薦的《美麗心靈》。本想跟你交流一下觀後感,鑑於你大半夜非得跑回學校不知道幹什麼鬼勾當我也不便詳問萬一問出點意外收穫我怕我接受不了的情況下,只好博一下下了,趁着熱乎。

我這個聚精會神的看啊,丫説是專講我這種人的,還説看完之後特理解我的內心世界。我這叫個認真啊,全程屏住呼吸眼鏡都沒眨一下。看完發現誇的有點大了。

看完這片整體感覺,有點毛骨悚然。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我還是謙虛地認為我和他還是有一定差別的。他究其一個原因就是有點學猛了,猛過遊兒了,基於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病發症還應該不是一樣地。而且這丫太狠了,真是整個一個精神病,學數學能學成這般非人田地,真是值得醫學界好好研究研究,當然也值得我倆學習學習。

還有重要一點,就是我還是經常懷疑自己是有精神病的,這從非常理智的角度考慮至少説明我起碼還不是很精神病。真精神病通常都不能接受,我接受了,哈哈哈哈。還有,雖然有很多情況我和他確實有一點點類似徵兆,但完全沒這麼強烈,我敢保證!而且我是在看完《咒怨》之後,才總是覺得身邊總站着一個小男孩的,雖然確實在內心已經自導拍成了長篇恐怖連續劇,且未完待續……但是和他大不一樣的是我就站了一個人,他是一站就站仨人,這充分説明我們非常不一樣,明顯他有病。但是確實讓人敬佩的是這種情況下丫還能拿諾貝爾獎,真是。。。如果是因為站了三個人的話,那我寧可把咒怨一二三一堆兒全看了。

馬上熄燈了,最後説一點,我還是覺得我好多了,至少最近好多了,我承認我年少的時候確實有此類可怕想法,但那都是大一大二不懂事的時候了,我最近已經很少有抽風行為了,看了這部片讓我覺得我確實應該更加理智熱愛生活,而且認識到如果學習壓力太大的話一定要讓讓自己放鬆放鬆,我可不想因為學猛了變成精神病,這樣説出去多讓人難為情啊。

《美麗心靈》觀後感15

每個人都有着對未來的渴望,都有着對生活的憧憬,都有自我之私,每個人都有公共之德,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人的內心深處。

在《美麗心靈》這部影片中,主人公是約翰納什,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他憑藉自己長期的不懈努力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並因此做了教授。在給學生講課的過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兩人結婚生子。可是好景不長,在不久之後,他總是幻想被任命破譯國家機密,進行着危險的工作甚至遭人追殺,在他一次講課時精神病專家帶人將他強制帶到精神病醫院並對他進行治療,原來他患有非常嚴重的幻想症,在醫院他接受痛苦的治療,終於病情有所好轉,但仍需長期服藥才能保持正常。在他回到家中後,由於考慮到服藥帶來的不良影響,納什自己停止服藥,於是他的幻覺又出現了,他神志不清,甚至差點殺掉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後來在他妻子的鼓勵和教導下,即使再出現幻覺他也能剋制住自己,分辨出真假。

納什在自己和妻子共同的努力下,終於抑制了自己的幻想,其實很簡單,就像他妻子説的:不要用你的眼睛去看事物,而是要用你的心去看事物,這樣才能辨別出真假。其實,事物的本質很簡單,不要用大腦把它想複雜,只要我們用心去真正的體會,世間的每一個角落都會充滿美麗,就像生活中常説的那樣,看一個事物,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它的內心深處,內心深處的美麗才是真正的美麗。

過多的幻想,過高的期望,就像不知飛向何方的鳥兒一樣,永遠也無法到達目的地。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有自己來主宰的,對生活過於憧憬,甚至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那麼憧憬就成了幻想,變得難以實現。所以説,生活需要目標,但目標的實現必須是自己能夠達到的,這樣你才會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信心,才不會出現幻想,我們所做的一切事,都不是用腦想出來的,而是需要用心去體會並完成的。

用心去聆聽世間的聲音,用心去呼吸這片新鮮的空氣,用心去感受世間其他事物的存在。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耐人尋味;生活就像一塊奶糖,越嚼越甜;生活就像琴絃,能彈出動人的旋律;生活就像風箏,帶你飛向遙遠的天空。生活,需要我們無時無刻的用心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