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的內容

校園1.58W

很多人都應該會認識王昌齡,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從軍行王昌齡賞析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的內容

從軍行(其一)

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註釋]①: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

①烽火:又稱烽燧,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晝報警燃煙,稱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糞,故又稱狼煙;夜晚則燃火,稱為“烽”。

②海:指青海湖。

③羌笛: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關山月:樂府橫吹曲名,內容多寫戍邊生活。

金閨:古時稱年輕女子的居室為閨房。

從軍行(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注:

(1)關山:山川關隘。指山川阻隔的故鄉。

(1)對這兩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兩首詩都是邊塞詩。《關山月》是樂府曲辭的一種,多寫離別。“總是關山舊別情”中的“關山”,即“關山渡若飛”中的“關山”,古代地名。

B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一句,既表現出戍邊將士深深的思鄉之情,也抒發對軍嫂們無盡的思念與惆悵。

C 第一首詩中的“獨坐”兩字透露戍卒的孤獨和思緒,而“傷別離”的樂府歌曲《關山月》,則傳遞思鄉念妻的濃烈情緒。

D 第二首詩末句以綿亙的長城、高懸的秋月為背景,借蒼涼景色來襯托樂曲的離別之思,渲染征夫懷念親人、思戀故鄉的感情。

(2)這兩首詩在“情”與“景”關係的處理上有何特點?請作簡要分析。

(3)這兩首詩抒發怎樣的思想情感?

參考答案

(1)A

2)第一首詩前三句是敍事,描寫環境,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先寫景後抒情,第二首詩前三句借音樂聲抒情,後一句寫景。先抒情後寫景。

(3)這兩首詩都抒寫徵人思念親人、懷念鄉土的感情。

其一賞析:

這一首,刻畫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

這首詩,筆法簡潔而富藴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敍事與抒情的關係。前三句敍事,描寫環境,採用層層深入、反覆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作鋪墊,突出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時間又逢黃昏,“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經·王風·君子于役》)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人們思念於役在外的親人。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徵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着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上面所描寫的,都是通過視覺所看到的環境,沒有聲音,還缺乏立體感。接着詩人寫道:“更吹羌笛關山月”。在寂寥的環境中,傳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象親人在呼喚,又象是遊子的歎息。這縷縷笛聲,恰似一根導火線,使邊塞徵人積鬱在心中的思親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終於來個大爆發,引出詩的最後一句。這一縷笛聲,對於“獨坐”在孤樓之上的聞笛人來説是景,但這景又飽含着吹笛人所抒發的情,使環境更具體、內容更豐富。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跡,完成由景入情的轉折過渡.

各句賞析:開頭兩句,詩人故意創造出一種鬆弛寧靜的氣氛:沒有戰事,戍樓獨坐,夕陽西下,晚風輕拂。但這是邊境上特有的暫時的平靜,靜謐中潛伏着肅殺和緊張。在這樣的情景下,戰士想家是極自然的。於是接下去寫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託着“傷離別”之情的《關山月》曲調。通過笛聲,我們已體察到這位戰士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末句卻從對面寫來:不直説戰士對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説他想到妻子在萬里之外因為掛念自己而憂愁傷心,夫妻兩人對長久的別離、無望的等待都同樣地無可奈何。這就把廣大守邊戰士的苦悶心情典型地表達出來,並取得令人感動和同情的藝術效果。

其二賞析:

從題材看,這是一首格調沉鬱的邊塞詩。

此詩截取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於邊地風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説,帶着異域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總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誰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儘可換新曲調,卻換不歌詞包含的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既然強調別情之“舊”,那麼,這樂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是怨?是歎?是贊?意味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於怨歎。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讚美。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歸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隻看到它“意調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説到“邊愁”用“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裏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後,到此卻匯成一深沉的湖水,盪漾迴旋。高高秋月照長城既是寫景,又是抒情。以此將征戍者複雜的內心世界和豐富的思想感情表達的入木三分。此詩之臻於七絕上乘之境,除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