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柳中庸詩賞析

校園3.17W

  生平簡介

柳中庸詩賞析

名淡,以字行,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曾授洪府户曹,不就。和李端為詩友。今存詩僅十三首。

  聽箏

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

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

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

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

江南歧路洛陽城。

柳中庸詩鑑賞

箏是一種撥絃樂器,相傳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箏”。它發音悽苦,令人“感悲音而增歎,愴憔悴而懷愁”(漢侯瑾《箏賦》)。這首詩,寫詩人聽箏時的音樂感受,箏發出的悲怨之聲與人心中的離別之恨交映成趣,別有一番情韻。

首句“抽弦促柱聽秦箏碌”,“抽弦促柱”寫出彈箏的特殊指法。箏的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撐,柱可左右移動以調節音量,彈奏時,以手指或鹿骨爪撥弄箏弦:緩撥叫“抽弦”,急撥叫“促柱”。那疾徐相間,高低起伏的音樂聲,從“抽弦促柱”變化巧妙的指尖端飛出來,傳入詩人之耳。

詩人凝神傾聽,聽之於耳,會之於心。“聽”是這首詩的“題眼”,下面的內容,均從“聽”字而來。

“無限秦人悲怨聲”。詩人由秦箏聯想到秦人之聲。據《秦州記》:“隴山東西百八十里,登山巔東望,秦川四五百里,極目泯然。山東人行役升此而顧瞻者,莫不悲思。”這就是詩人所説的“秦人悲怨聲”。詩人以此渲染他由聽箏而引起的感時傷別之情。接下來圍繞“悲怨”二字,詩人對箏聲展開了一連串豐富的想象和細緻的描繪。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箏聲如柳條輕拂着春風,絮絮話別;又似杜鵑鳥繞着落花,啾啾啼血。在這裏,詩人巧妙地把箏聲與大自然的景物融為一體,頓時將悲怨的樂聲,轉化為生動鮮明的形象。那柳條搖曳、柳絮紛飛、落英繽紛、杜鵑繞啼的暮春情景,強烈地渲染出一片傷春惜別之情。

隨着“抽弦促柱”之聲的變化,又喚起詩人更加奇妙的聯想:“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上一聯寫大自然的景物,這一聯則寫人世的悲歡,由景入情,情景交融。那低沉、幽咽的.箏聲,好像誰家的白髮老母枯坐燈前,為遊子不歸而對影悲泣;又好似誰家的紅顏少婦佇立樓頭,為丈夫遠行而望月長歎。

“獨”、“空”兩字,使畫面顯得分外悽清,增強了盼子思夫、離愁別恨的氣氛。“愁燈影”、“思月明”,含蓄藴藉,耐人尋味:燈前別無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見何等孤獨,怎能不“愁”?樓頭沒有親人,只見明月高懸,可見何等空蕩,怎能不“思”?“一愁”“一思”寫盡了無限幽怨。

以上兩聯所構成的形象,淋漓盡致地描摹出箏聲之“苦”,使人耳際彷彿頻頻傳來各種惜別的悲怨之·2241·《唐詩鑑賞大典》

聲。箏聲“苦”,如果聽者也懷有“苦”情,箏弦與心絃同聲相應,那麼就愈發感到悲苦。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意思是説,箏聲本來就苦,更何況又摻入了我的重重離別之恨,豈不格外引起對遠方親人的懷念!“江南歧路洛陽城”,指南北遠離,兩地相思。

這首描寫箏聲的詩,不重在表現彈奏者精湛的技藝,而是借箏聲傳遞心聲,抒發感時傷別之情。詩人展開聯想,以一系列比喻集中描寫箏弦上發出的種種幽怨之聲。詩中重點寫“聲”,卻又不直接寫“聲”,而是用自然景物化寫“悲怨之聲”,以喚起讀者的想象,使人見其形似聞其聲,顯示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魅力。

  徵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柳中庸詩鑑賞

這是一首廣為傳誦的邊塞詩。詩中寫到的金河、青冢、黑山,均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唐時屬單于都護府。由此可以推斷,這首詩寫的是一個邊地徵人的怨情。全詩圍繞一個“怨”字鋪敍,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連屬,實際上卻統一在“徵人”的形象中。

前兩句因時記事,意謂:年復一年,奔波勞碌,往來邊城;日復一日,躍馬橫刀,征戰不休。“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玉關”,即甘肅玉門關。金河在東而玉門關在西,相距遙遠,但都屬邊陲前線。“馬策”,即馬鞭。“刀環”,刀柄上的銅環。馬策、刀環都是軍人物品,用來表現軍旅生活,很有典型性。很容易引起對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聯想。這兩句“歲歲”、“朝朝”相對,“金河”、“玉關”,“馬策”、“刀環”並舉,又加以“復”字、“與”字,給人以單調困苦、不盡無窮之感,怨情自然而然從字裏行間透出。

句從“歲歲”説到“朝朝”,着重從無休止的時間中傾訴徵人的怨苦無時不在。三、四句則從徵人目中所見的景象中抒寫徵人的怨苦無處不有。

“青冢”是西漢時王昭君的墳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內,當時被認為是遠離中原的一處極僻遠荒涼的地方。傳説塞外草白,惟獨昭君墓上草色發青,故稱青冢。時值暮春,但在苦寒的塞外卻“春色未曾看”,所見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蕭殺如此,怎不令人悽絕?末句寫邊塞的山川形勢:滔滔黃河,繞過沉沉黑山,復又奔騰向前。這兩句寫景,似與詩題無關,其實都是徵人常見之景,常到之地,因而從白雪青冢、黃河黑山這兩幅圖景裏,我們不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與荒涼,也可以感受到徵人轉戰跋涉的苦辛。詩雖然沒有直接寫“怨”,但藴含於其中的怨恨之情令人柔腸百結。

這首詩題為“徵人怨”,但通篇不着一個“怨”字。詩人緊緊抓住產生怨情的緣由,從時間與空間兩方面落筆,讓“歲歲”、“朝朝”的戎馬生涯與“三春白雪”、“黃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現身説法,從而收到“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藝術效果。

標籤:賞析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