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賞析

校園1.98W

【關鍵詞】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賞析

詩詞名句,寫景狀物,植物花卉,梅花,紅梅

【名句】

斜橫花樹小,浸愁漪。

【出處】

宋姜夔《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

鷗去昔遊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九疑雲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譯註】

江畔的梅樹橫斜,小小的花枝開放,浸滿了憂愁的漣漪。

【説明】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是南宋詞人姜夔的詞作,作於淳熙十三年(1086年),作者客居長沙之時。潭州就是今天的湖南長沙,南宋時盛產紅梅。此詞以詠梅為題,抒弔古懷人之情。上片寫景。首兩句點出“潭州”與“梅花”。“東風”兩句,因物及人。梅苑人歸,蘅皋月冷。一春幽事,有誰得知。下片抒情。鷗去之後,昔遊全非。因今思昔,感懷弔古。相思血淚,都沁綠枝。全詞即梅即人,亦景亦情。清新雅麗,悽婉工巧。詞中創造了一種含蓄朦朧的美,塑造出一種具有獨特風采的、充滿愁苦、浸透相思情味的紅梅形象,藉以表達對心上人的深深眷戀。

【賞析】

這是一首詠梅詞。梅花在姜夔詞中是一個特殊的意象,無論何時出現梅花時,都基本上關合詞人的一段情事。據考證,姜夔少年時遊歷各地,在鄱陽應試後曾到合肥居住,與一對姐妹相識,並與其中的一位相愛。然而姜夔生計無着,被迫離開合肥,致使二人無法廝守,抱憾終生。就是這段少時情事,始終埋藏在詞人的內心深處,無論何種境遇,都從未忘懷過。他凡是寫到梅花,也常常藴含着對這段往事的懷念,因為他與那個女子分別的時候,正是梅花盛放的時候。更多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斜橫花樹小,浸愁漪”兩句由人及梅,正面點題。江畔的梅樹橫斜,花枝十分瘦小,浸在水中,水面輕起漣漪,彷彿浸潤了許多憂愁。“斜橫”寫梅枝傾斜而出的'樣子,詩人畫家皆認為“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龔自珍《病梅館記》),因此林逋説“疏影橫斜水清淺”,蘇軾説“竹外一枝斜更好”。詞中梅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花樹小”,“小”字有嬌小纖弱之意,讓人聯想到清瘦嬌弱的美人,真是一副楚楚可憐之態。梅花枝既“橫斜”又“瘦小”,這便是潭州紅梅獨特的品格風貌。此外,一般的梅多以竹和水面為背景,然而姜夔筆下的梅不是橫在水面之上,而是浸潤在水中。一個“浸”字,更顯梅花可憐之狀,流露出對其憐惜之情;一個“愁”字,純是感情詞,將漣漪擬人化。“漣漪”即風吹水面而起的細小波紋,這波紋正像人的愁容,故稱“愁漪”。王國維説:“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間詞話》)。愁人觀物,所見之物皆帶愁色,這在美學和修辭上叫做移情。以上三句寫梅的姿態神韻,以一個“愁”字,奠定了全篇離別相思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