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三篇

校園2.13W

【導語】孝,即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特別強調的一種。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二十四孝圖讀後感三篇,歡迎大家參考。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三篇
  【篇一】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讀了這篇文章,我才終於明白:想做孝子,還真是不容易啊!

曾經以為,孝,就是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現在終於明白,有些事,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比如説“郭巨埋兒”這個故事,説的是為了讓母親吃飽飯,竟要將未滿三歲的兒子埋掉。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如果我的父親也學着郭巨,那死的不就是哦?所幸我家還算比較寬裕,這還是落不到我頭上的。但不僅僅只是母親與郭巨是血肉之親,那三歲的兒子也是人,也是他的親骨肉啊!如此虛偽,真是令人哀歎!

其實,隨着科技的發展,在以前我們認為是至孝的大好事,現在已用不着那麼誇大其詞的去做了。正如魯迅先生所寫的'“卻很少見有紳士赤條條地躺在冰上面,將軍跳下汽車去負米”。這都是多此一舉,若換在先前,你的這種行為回被大肆讚揚;若是現在躺在冰上用身體的温度把冰化開,不被人看作異類才怪。幸好只有少數的人會這樣做,要不然,全世界就只剩下已至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篇二】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魯迅先生本人極為孝順,他並非反對孝,而是反對殘害人性的封建主義孝道。

本文重點寫了“老萊娛親”,一個老頭子躺在父母跟前,拿着搖“咕咚”裝樣,裝孝順父母,這東西不該拿在老萊子手裏,他應該扶一根枴杖。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郭巨埋兒”,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故埋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殘酷。本文通過描寫魯迅在青年時代對於《二十四孝圖》的理解,揭示了當時中國社會思想的封建。

身為孩子要孝敬父母,要對父母實實在在孝敬;身為父母要關心、疼愛自己的孩子,並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篇三】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孝,即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特別強調的一種,《弟子規》中,對待長輩的態度無疑寫的清清楚楚,“孝”這一概念,早應該在中華民族的傳統中成為不可磨滅的一條了,從“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這婦孺皆知的故事中體現出來了。

文中説,當作者看過二十四孝後,看到做個孝子如此之難,原先做個孝子的計劃便徹底放棄了,其實我覺的,做孝子不一定非要將事例硬安到自己頭上,那樣多生硬來着,只要打心眼裏替母親着想,替父親着想,不讓他們為自己操心,在家務上替他們分擔一些,也是一種孝,雖不如事例上那麼感天動地,但至少也是一種平平凡凡的孝呀!

硬把事例往自己頭上安,是行不通的,畢竟時代在變,你説有一天你父母想吃鯉魚,你説:“好,我要做一個孝子,卧冰求鯉去!”行的通嗎?現在冬天沒有古代冷,湖面上通常才結一層薄冰,恐怕人才站上去還沒來得及卧下呢,冰就碎了,當時別説父母吃不到鯉魚,恐怕也會嚇的趕緊跑到湖邊來救人,再説,現在市場上明明有鯉魚賣,幹嗎要那麼費勁去求鯉魚呢?

其實,這些事例所要表明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種精神,平平凡凡的“孝”反而更加的温馨,向一縷淡淡的香氣迷漫在家庭之中,使每個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不用那麼驚天動地,平平凡凡的“孝”,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更加的温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