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科普讀後感

校園8.42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普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普讀後感

科普讀後感1

國小的時候就聽説了,史蒂芬。霍金所着的《時間簡史》,雖早想一窺究竟,但終究功力淺薄而沒有為難自己。我對於自然科學的喜愛可以追溯到三四歲的時候,至今還記得,夜晚美麗而浩瀚的星空,使我第一次對自然發出了質問與感慨。

如今,歷經十年數理化的修煉,功力激增,雖尚無渾厚殷實之沉澱,卻已能瞭解少許,但有力餘,便欲牛刀小試,有幸於書店中覓得此珍貴之書,便買諸家中,悉心運氣以觀。

此書雖銷量達1000萬冊,創科普着作之奇蹟,引無數觀者摘鏡立目,但仍因其內容之艱深,專業知識之涉域甚廣,使文人墨客欲其書者盡折腰而視之為"天書"。

霍金在書中系統地闡述了近代科學的發展史以及當代物理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其中的波粒二相性,宇宙不守恆,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反物質理論,黑洞引力論等等,皆為大學理工科專業內容,常人想以此書作為茶餘飯後的消遣用具,實非明智之舉。

全為此書而費盡心思,雖尚不可徹悟其內之深涵,卻也略悉端倪,了明大意,知作者之用心。於此,便欲粗評一二,傾我心之領悟,流我思之感慨。

一、對霍金——終為大師也

自幼患異症,身不由己,卻意志剛毅,才思敏捷,為此浩瀚之文,足可見其氣之深廣而奧絕也。此書絕非僅以理科專着自居,更溢人文情懷並與機智修辭。此舉,實深刻記於我心,令我無能忘之。

二、對內容——回味中帶着思考,思考後更是回味

讀書使人明智,此言非虛。《時間簡史》一書就是把讀者引向宇宙的起點和萬物的本源,從而引發我們對個人、對同伴、對事件、對社會、對生命、對世界、對意識等等的思考,進而使我們在自身尋找本質。無意中便提高了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此書從宇宙圖像説起,系統地介紹了時間、空間、量子、自然力、黑洞、蟲洞等內容。我們在與作者一同思索中,墮入了科學的迷幻之網,似乎時而看見一絲亮光,也許那就是未來的可以認識的世界。

科普讀後感2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十分有趣的書,它的名字叫《中外科普文學作品選》,書中講述了一個個科普小故事,有《太陽石――煤的故事》、《超中子星》等等,使我讀了知識面大增。其中有一篇《狼王洛波》最吸引我,讓我看後十分感動。

《狼王洛波》是加拿大作家西頓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所寫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叫洛波的老狼,它渾身白毛,長得威武強壯、兇猛無比。它擁有一羣出色的狼羣,成為它們的首領,經常帶領它們去附近農莊捕殺農户所養的小牛、小羊。因此,附近村民提起洛波和它的狼羣,無不氣憤不已,大家想法設法要抓住這匹“害羣之馬”。可是,無論大家用什麼辦法,狡猾的洛波總能帶領狼羣成功逃脱。

後來,本文作者西頓被當地村民邀請去對付這幫“強盜”,和這位狡猾而兇悍的狼王展開了較量。西頓在四處設了捕狼機,希望有一天洛波會自投羅網,然而它卻始終沒有上當。就這樣僵持好長一段時間後,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洛波的孩子――一隻小狼,因為調皮走進了農場,被捕狼機死死抓住。洛波見自己的一個孩子不見了,便順着它孩子的腳印來到農場,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救自己的孩子,結果也被捕狼機活捉了。

村民們聽説活捉洛波的消息後,大快人心,紛紛要求處死洛波。但是,狼王洛波不顧自己的生命去救自己孩子的舉動卻深深打動了西頓,他親自釋放了洛波和它的孩子,希望用自己的舉動來感化狼王,以後和人類和睦相處。果然,回去後,它似乎理解了西頓放它的良苦用心,洛波再也沒有率領狼羣攻擊過農場和人類。

看了這篇文章,我被文中的情義深深打動了。狼王為了救自己的孩子,明知道很危險,還是不顧一切的去救,這多麼像我們的父母,無私地照顧我們、保護我們!作者西頓對待狼王如此大度的精神也讓我十分敬佩,不是他釋放了洛波的話,舊的狼王雖然被處死,新的狼王又會誕生,它們還會不斷騷擾人類。看了文章,希望不僅是人與人之間,還有人和動物之間都能夠互相關愛、和睦相處,我們的世界才會越來越美好。

科普讀後感3

46億年前。有一顆蔚藍色的星球誕生在浩瀚的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天空的幸福,是它穿着一身的藍;陽光的幸福,是它擁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而我的幸福,是採集了身邊友誼的光點。

時光匆匆,我的腳步已即將走過美好的童年。流逝的光陰中,我沐浴着愛的雨露,享受着愛的温柔,讓我在天地間快樂地成長,使我的童年生活美妙多姿,這一切來自於我生活在愛的國度,生活在充滿親情的社會。

就在去年12月31日上午4時,一場歷史罕見的沙塵暴夾帶暴風雪的雙重災難席捲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這次雪災,使內蒙古受災地區飼草料奇缺,僅2個月之內,死傷牲畜就達65萬多頭。在這緊要關頭,是全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向災區調運飼料近八億公斤,投入抗災資金達十點九一億元。99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實施十週年,經過政府和各地羣眾的努力,援建希望國小七千五百四十九所,使二百二十點九萬多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耳濡目染中我們學會了友愛,雖然這些在生活中是那樣平凡,但正是這無數的平凡,鑄就了我們彼此深厚的友誼。是緣使我們大家相聚,一同沐浴陽光的温暖,一同分享甘甜的雨露,一同品味醇香的花季,但也曾一同頂風冒雨熬過困難與挫折。十幾年的生活固然有美麗的回憶,也有酸楚的懷念,但無論哪一件都令我魂牽夢繞:夏令營時,有我們在生病同學榻前的聲聲安慰,有我們在食堂裏的句句禮讓,更有我們野炊大賽中互幫互助時的歡笑聲;運動會上,大家齊聲吶喊,高聲助威,百米跑道旁,傳遞的則是那幾瓶不起眼的礦泉水,幾塊濕手帕,同時也傳遞着無私的友情``````不僅如此,每一次比賽,我們都會聽到“祝你成功”的真誠祝願,每一次流淚,我們也會耳聞“別哭了,笑一笑”的坦誠寬慰,這一切的一切不勝枚舉。。俗語説:“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己一個也難求!”我們擁有了如此多的知己,感受到真摯的愛心,難道不是獲得了無盡的財富嗎?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我們同是大地上盛開的鮮花,同是藍天裏搏擊長空的飛鷹。讓我們互愛互助,用真誠去澆灌友誼之花,用愛去援助身邊的每一位暫處於苦難的朋友——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幸福。

科普讀後感4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恐龍,買了許多恐龍玩具,也看過許多有關恐龍的圖書,瞭解了一些關於恐龍的知識,也認識了許多有代表性的恐龍。比如,最兇猛的恐龍是霸王龍,最大的恐龍是樑龍,最小的恐龍是美頜龍,最聰明的恐龍是傷齒龍,最笨的恐龍是箭龍。我一直對恐龍的生活及滅絕有着十分濃厚的興趣,這幾天,讀了《可怕的科學》系列叢書――“另類新知”之《消逝的恐龍》以後,我對恐龍這種史前動物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瞭解。

1822年,英國一位喜愛收集化石的醫生格丁·曼特爾在出診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奇特的化石,這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枚恐龍化石――一塊禽龍化石。最早的恐龍大約是在2。45億年前出現的,它們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1。8億年,它的足跡遍佈七大洲,據統計,目前發現的恐龍屬有285個,種有336個,然後在距今6500萬年前突然滅絕了。

在恐龍生活過的時代,地理、氣候和地球上的植物都在不停地變化着,同時各種不同的恐龍也在不停地進化着,然後是滅絕和被新物種所取代。目前獲得的有關恐龍行為方面的證據非常稀少,但是1971年在蒙古境內卻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古生物學家們發掘出一具迅猛龍和原角龍的屍體,它們因角鬥而互相糾纏在一起,它們幾乎同時殺死了對方――而又及時地被封存了幾千萬年。

許多古生物學家窮竭一生研究恐龍的化石、足跡,希望找出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但是,到底有多少種恐龍?它們是温血的還是冷血的?恐龍是怎麼滅絕的?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也正是這些問題,讓恐龍探尋者們不斷地忙碌着,讓眾多的古生物學家們為之瘋狂。

對恐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消逝的恐龍》這本書,當一回恐龍偵探吧,研究研究這個在我們星球上走來走去、體形碩大、長相奇特的“怪物”,進入一個曾經令你神往,卻終究早已逝去的遠古時代,去探索和了解更多有關恐龍的未解之謎。

科普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少兒科普樂園》之“人體奧祕篇”,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瞭解了我們身體的一些小祕密。

當讀到“人的最高體温冷能達到多少度?”時,想到有一回我沒聽媽媽的話,上學時少穿了一件棉衣,回家後我覺得全身無力,只想睡覺。媽媽見我這樣一摸我額頭,“怎麼這麼燙,你發燒啦?”連忙找來體温表幫我量體温。“39.5c,得趕緊去醫院。”媽媽拿出“美林”倒了一小勺餵我喝下。“媽媽我作業還沒寫完,我不想去醫院。再説了我還吃了‘美林’嘞!説不定這熱一會就下去啦!”最後拗不過媽媽。一路上媽媽不停地逗我開心,到了醫院媽媽又是掛號,又是化驗,樓上樓下跑了好幾趟。好不容易開始掛水了,看着鹽水一滴一滴往下滴媽媽才有空坐下來。“剛才戳針疼不疼?”我輕輕地搖搖頭,“不疼。”這一掛就是四天,但温度一直降不下來,媽媽在想我温度一直降不下來怎麼辦,想着想着就哭了起來。現在我知道了體温的變化是身體異常的信號。人腦“肝臟”部分的“體温中樞”調節體温,使之保持穩定、平衡。可是體內的有害細菌擴散後,細菌中的毒素會影響“體温中樞”。當體温上升到40c時,就會非常危險,需要趕緊找醫生診斷。如果細菌在擴散後體温超過41c,人就會失去意識,升到42c就會丟掉性命。

當讀到“為什麼只有頭不會‘長包’呢?”時,想到有一回我在牀上玩的時候我往後一倒,“啪”的一聲碰到後面的板子,我就躺在牀上哭了起來。媽媽聽到了哭聲過來問我怎麼了,我説撞到頭了。過了一會兒我不疼了,我摸了摸頭上的包好疼啊!書中寫到頭撞到硬的物體,因底層是骨頭,所以上面的皮層會輕易地碰裂,有時,雖然皮層沒有碰裂,卻會長包。這是因為血液中液體狀態的“血漿”從毛細血管中滲出來匯在被壓的皮層下面。原來如此,我伸手摸了摸那已經平息了的“包包”。

《少兒科普樂園》,我在裏面不僅找到了讀書的樂趣,還增長了我的知識面,《少兒科普樂園》,我課餘時間的樂園!

科普讀後感6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脱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説,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當我繼續閲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 “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閲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科普讀後感7

“科學是使人精神變得勇敢的最好途徑”,科學可以讓我們變得勇敢,可以讓我們變得信心十足,科學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科學是一位“上知天文地理,下知生活點滴”的無聲老師,還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好朋友。

在科學裏,我們可以知道母山羊單性繁殖之謎,可以明白駱駝不怕乾旱的祕密,鯊魚抗癌之謎??我也是從《可怕的科學》中,明白蝙蝠夜間“導航”的訣竅。

蝙蝠會在深夜出現在牛棚裏,牛棚裏伸手不見五指,但蝙蝠卻可以避開所有的`柱子、房樑和酣睡的牲畜。事實上,蝙蝠並沒有特別的夜間視覺,在黑夜裏,如果只憑雙眼辨別環境的話,蝙蝠會和人一樣到處亂撞。

在讀完《蝙蝠夜間“導航”的訣竅》之後我明白了,原來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食物,原來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蝙蝠利用聲音在黑暗中為自己導航,這與潛艇上發出聲波用來測量水深的聲吶相似。蝙蝠用嘴或鼻子發送聲音脈衝,這些脈衝遇到物體反射回來,傳進蝙蝠的耳朵裏,蝙蝠就是用這種方法來確定位置並捕獲獵物的。蝙蝠的大耳朵形狀古怪,但它卻是接收回聲、辨別方向的得力工具。

在尋找食物時,通常蝙蝠會用聲波掃描整個屋子,發射穩定頻率的聲波脈衝,比如説每秒10次。如果聲波遇到蒼蠅發生反射,回波中每秒內的脈衝數就會增加,達到每秒20多次。這些信息可以告

訴蝙蝠蒼蠅在什麼位置,正在向這什麼方向飛。然後蝙蝠會瞄準獵物,向其進攻。

蝙蝠是捕獵能手,整個捕獵過程可以在半秒鐘之內完成。蝙蝠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內吃掉相當於自己體重四分之一重量的食物。其中有些像螞蟻這樣的昆蟲幾乎沒什麼重量。所以,有些蝙蝠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捕獲1200多隻昆蟲,也就是説平均每3秒鐘一隻。

蝙蝠探測物體的能力極強,使用回聲定位的方法,蝙蝠可以辨認出頭髮粗細的電線,然後敏捷地繞開。

蝙蝠,一種多麼普通的動物,但卻有着不平常功能。可見,生活處處都是科學,只要你善於發現,勇於探索,就一定會取得理想的碩果。

科普讀後感8

每當我們仰望蔚藍的星空,望着無數閃閃發光的星星,我們都不禁會問:“宇宙到底是個怎樣的世界?它還有別的智慧生物嗎?月球上發現水了嗎?”這一切一切的問題為宇宙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它吸引了許多科學家的目光,許多科學家為了揭開它的面紗,為世人展現它的廬山真面目,從而做了無數個實驗。

月球是地球黑暗裏的光明使者,那冷清皎潔的月光,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自古以來,它激發了人類多少美麗的遐想。然而科學家對月球的種種發現,則沒有任何詩情畫意可言。事實上月球是怎樣一個星球呢?我在《宇宙之謎》這本書找到了答案,原來月球是個極其“活躍”的星球。月震發生在令人無法想象的月球深處,震源在月下500至1000英里處這裏離月球外殼可謂是相隔千里之遠。月球的活動和震動不僅僅頻率很高而且有時還相當劇烈。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當發生這種亂哄哄的微弱震動時,有的時候兩小時發生一次,有時候幾天才能得到平息。但是還有一個問題讓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這些震動的震源到底在哪裏呢?在月球給人類的“暗示”中,有許多不曾被科學家們忽略的東西,希望這些能為解開月球神祕的面紗“助”上一臂之力。

地震和月震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它每次相隔時間比月震長。地震是地殼的一種運動,是一種破壞性的自然現象。對於人類來説,地震並不陌生,特別是生活在地震頻發地區,更能感受到地震帶給人類的切膚之痛。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地震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但是我們可以在發生時應對它,要知道很好的應對有時也能讓我們逃離死神的魔掌。發生地震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邊;不要躲在陽台上;不要躲在易破物品下;不要隨意點燃明火。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內,如離門窗較遠,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俱下或牆角處,是較安全的。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還有許多值得人類去探究的東西,希望我們能早日揭開它的面紗,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吧!

科普讀後感9

讀了《養花》這篇課文,我深深認識到了勞動的真正含義:在嚐盡了苦,辣,酸,鹹之後,才會有不盡的甘甜. 我一定永遠熱愛勞動!

我拿一本散發着墨香的《少年科普世界》翻閲着,呵,一篇篇文章多麼富有知識呀!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

《少年科普世界》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天文、地理、生物、人體、健康、醫藥、動物等方面的內容,是一本增長知識的科普讀物。書中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少年科普世界》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科學奧妙的存在。自從我讀了這本書後,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知道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麼,還增長了許多科學道理和文化藝術類的知識。書中一個個新奇的知識,讓我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和自然界中的千變萬化,真讓我愛不釋手。其中有“我呼吸的是什麼”,“太陽帆遠征宇宙”,“為什麼跑步的時候氣喘吁吁”和“空氣到處是一樣的嗎”等。這些內容我都很喜歡,但是,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家裏的遙控器越來越多》這篇文章。“遙控器各種各樣,奇形怪狀,近幾年,家裏遙控器增加的速度也比較快,遙控器太多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人們又發明了多功能遙控器。”這段話讓我想到了,我家近幾年隨着生活水平慢慢地提高,家裏的電器也越來越多。

書是知識的源泉,能教給我們許多知識。一本好書,不但可以激發學習的慾望,而且還可以開拓眼界,它就像一位無形的老師,幫助我們筆直地走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應該懂得知識的可貴,少玩一次遊戲,少看一次電視,經常讀有關這方面的書,頭腦中產生的疑問才會越來越少,興趣也就越來越高。同時還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更多的學問,更多的人生道理!

科普讀後感10

生活中的科學

——讀《世界上最髒最髒的科學書》有感

徐州民主路國小三(8)班 張丁午

“嗡……嗡…..”我躺在牀上,耳邊傳來令人厭惡的聲音。我“啪”地猛拍了一下。

接下來,我揮動着手腳,試圖趕走這些可惡的蚊子,不料,卻遭到了更為猛烈地攻擊。不一會兒,胳膊和腿上好多地方開始癢了,癢得我都睡不着覺了——看來,我要與蚊子徹夜搏鬥了。我又急又氣:為什麼一到夏天,蚊子就會出來吸血呢?

我索性爬起來,打開台燈,翻開我最愛看的一本書——《世界上最髒最髒的科學書》尋找答案。這本書是媽媽送給我的,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生活中的科學。一遇到我解不開的迷,我就會翻開它尋找答案。剛開始讀時,我會覺得有些噁心,但是,讀着讀着,我就欲罷不能了。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為什麼會有眼屎和鼻屎,有多少蟲子住在我們的臉上,又有多少蟲子生活在我們的肚子裏……讀完後,我發現,原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髒的東西,那些所謂的髒東西居然隱藏着那麼多的科學知識。

我終於找到了蚊子吸血的答案:原來,炎熱的夏天是蚊子繁殖的旺季,雌蚊子要靠吸血來給自己體內的“孩子”補充必需的蛋白質。雌蚊子的吸血部位擁有鑽孔、鋸齒、吸血用的強大針管等武器。看到這些,我明白了,原來吸血的是雌蚊子,它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才去吸

血的。只是,它那強大的口器在吸血時會傳染許多病菌,所以它就變得很討人厭了。

我又饒有興趣地翻看了這本書的其它內容,它們一個比一個有趣。我看得入了迷 ,都忘了睡覺。這時,耳邊傳來爸爸的聲音:“丁丁,快來睡覺吧。蚊帳搭好了。”我躺進蚊帳,心想:蚊子,這下我不怕你了!

《世界上最髒最髒的科學書》這本書真的不錯,我推薦大家看一看。

科普讀後感11

在這個暑期我看了《國小生最好奇的30個神祕宇宙故事》。令我發現書真有趣。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其實人們從遠古時期就開始想象,在宇宙中的某一處存在與地球人相似的生命體。而在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已經將祖先的這一想象付諸實踐,通過向宇宙空間發射電波和宇宙飛船等途徑,執著地尋找地球以外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為什麼我們人類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要去尋找地球以外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呢?

“因為我們誰都不知道在遙遠的將來地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會變成什麼樣子。當如果我們真的找到了另一個有生命體存在的星球,那麼當地球的環境惡化到人類再也不能繼續生存下去的時候,那樣子人類就可以搬遷到這個星球上繼續生活下去。這真可謂“有備無患”!

“從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宇宙秩序:

“如古代的人們在觀察太陽、星星以及月亮的過程中發現,原來宇宙也有它自己固有的秩序。

“比如,隨着地球不斷地移動位置,地球上就有規律地出現季節的變換,根據這一變換,人們所以歸納出了地球上的二十四節氣。將這二十四節氣平分為四個部分,就可以得出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四個季節變換點。

“在春分和秋分這兩天,晝夜的長短是完全一樣的。在地球的北半球,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相反,冬至則是一年中夜晚最長的一天。一過春分,白天就變長而且變暖;相反,一過秋分,夜晚就變長而且變冷。季節的變換年復一年,循環往復。這是因為地球總是按它特定的軌道有規律地圍繞太陽公轉。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是四個季節的始發點;大寒和小寒兩個節氣告訴人們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已經來到;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告訴人們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已經來到......”

這本書讓我受益深淺,讓我明白了宇宙的奧祕,讓我知道了宇宙中還有其他星球,讓我......

他是給我知識的“老師”,激起了我對學習的興趣,為我開闊了視野。他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

科普讀後感12

以往讀過一本很有奧祕的書籍,它叫《宇宙未解之謎》,這本書由五個部分組成:浩瀚宇宙,探索太空,奇詭太空,天外來客和神祕太陽。他們都有自我的特色,讓我們十分的收益。

探索太空,其中講述的太空,有很多豐富的資源。一些小行星,那上頭竟然藴含着很多的資源。其中也説的一些關於宇宙的分佈。一些星系之間的距離讓我們感到十分的汗顏。比如和我們相近的恆星,它距離我們之間的距離有幾光年,這個也就是説,就算我們能夠用光速在宇宙中穿梭,到達那個地方也要幾年的時間。這個也就是説我們想要在宇宙中探索其他的奧祕的話,我們還需要很高級的科技,這樣我們才能盡情的遨遊宇宙了。

其中的神祕太陽也很有看頭。以前從圖片上看到的那些比例,看着那些星球也不必我們地球大多少,可是看這本説才明白。木星、土星這些都要比地球大幾百倍!這些令我們十分的自卑。還有那個用水、火、木、土等命名的星球,以往讓我很疑惑。那個水星上頭是不是全部的都是水,那個火星是不是又是全部都是火呢

此刻明白了,這些都只是個比喻罷了。金、水、火星是有巖石組成的,而木星和土星卻是由氣體組成的。這個是難以想象的。氣體能夠組成星球,那是不是説那個上頭可能有氧氣呢那我們可不能夠在上頭生活呢這些可是是幻想罷了。

最感興趣的還是天外來客,那些幻想中的外星人都是很恐怖的,很嚇人的。可是那書裏面卻讓我不太害怕了。可是我真的不明白該怎樣描述下這些,就此略過罷了。

《宇宙未解之謎》——我的啟蒙書,它獨特的展示出了那些以往令我們幻想無窮的許多場景。它有很多的天文知識,以往我還看過一本《太陽紀曆險記》,這個裏面也講述了一些太空的知識了。離太陽越遠越冷,那是能夠讓一塊鋼鐵從一米的高度掉下來就會粉碎的寒冷。可是這本書中説的有點可憐。

能夠説,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感悟。而我也能夠由此有很大的想法,可是儘管都是虛幻的。

看吧!一本知識讀物給我們帶來了多麼大的益處,在這個講究科學的時代,如果我們不多學習一些有關科學的知識的話,我們肯定會被這個時代所漸漸的遺忘,我們只會一點一點的落後,選擇一本好的科普類讀物吧,相信它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穫!

科普讀後感13

一個寧靜的早晨,一縷金燦燦的陽光透過密密麻麻的葉縫照在我的書桌上,顯得十分柔和。樹上,一隻不知名的鳥兒歡快地唱起了婉轉的歌謠。我捧起《昆蟲記》這本書,像是走進了書的海洋,與書融為一體,不管時間的流逝,書像磁鐵一樣牢牢地吸住了我的目光……

我不知看了多久,終於合上了書,眼前還不斷浮現出書中那一幕幕奇特的景象,“哇,原來昆蟲和我們的生活這麼相似啊!”那一聲聲驚歎在我腦海中若隱若現。嘰嘰湫湫,嘰嘰湫湫的蟲聲迴盪在我耳畔。

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似乎有成長了許多,我從一個害怕蟲子、討厭蟲子的小女孩長成了以為喜愛蟲子,甚至敬佩蟲子的“青年”。在法布爾的《昆蟲記》中,我認識了一羣全新的昆蟲,它們不像我記憶中的那樣,是富有靈性的。法布爾向我們描述了許多昆蟲的覓食、勞動等,幾乎包含了昆蟲的一生,從中我也能深刻了解到法布爾觀察昆蟲時多麼仔細,用心;我能想象到法布爾為了觀察螞蟻,一動不動地拿着放大鏡在草叢旁待了一下午的艱辛;為了撲捉一隻小蟲,氣喘吁吁地追趕着,絆倒了也不管的執着……法布爾的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

《昆蟲記》中,我認識了喝樹汁的蟬,吃蝸牛的螢火蟲,愛吃萵苣葉的小蟋蟀……我也知道是我誤會了蜜蜂,我不該用相同的眼光對待所有的昆蟲。蜜蜂早出晚歸的採蜜是為了我們,是讓我們喝到那甜滋滋的蜂蜜,它那鋒利的刺並不是為了傷害人類,而是自衞;還有七星瓢蟲,蝴蝶……如果沒有它們,我們會有這麼多姿多彩的世界嗎?長久下去,我們能好好地存活下去嗎?因此,我們要保護昆蟲,讓它們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

多麼可愛的小生命,多麼有意思的《昆蟲記》!我希望人們能把昆蟲當作永遠的朋友,保護它們,與這些小生靈渡過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時光……

科普讀後感14

今年寒假,我讀了《海底兩萬裏》一書,他教會了我很多,使我知道了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和海底的美麗景色。

《海底兩萬裏》是“科幻小説之父”凡爾納的一本着作。書中故事離奇曲折,驚險萬分。海底森林,珊瑚王國,去南極點,殺章魚羣……(中國作文網)

這本着作敍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海底旅遊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公認為是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克斯教授被邀請去參加追捕,在途中不慎落水,恰好落到獨角鯨的脊背上,其實這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結構精密的潛水艇,是尼摩船長在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佈於世。

當我看到船員們處在危險中的時候,阿龍納克斯船長説:“我是船長,我有責任保護你們”,當時,船長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這種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不由得想起媽媽來,是啊,天下的母親也是一樣的,他們為了自己的孩子,是會奉獻出一切的,哪怕是在最危險的時候,她們想的都是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這就是天下間最可貴的——母愛。

書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質學。阿尤納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才華與學識的欽佩。但在精美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行為。

書中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阿龍納斯,是一個對知識勇於探索,永不滿足的人,寧願把安全拋擲腦後,勇於到海底觀察並作筆記;康納爾,一位對主人忠實的小夥子,對動物分類瞭若指掌;尼德蘭,一位既暴躁又勇敢的人,他曾救過尼摩船長的命;尼摩船長,是一位帶有神祕色彩的人物,擁有無比的智慧,又具有極高的探索精神!

科普讀後感15

每當我們仰望蔚藍的星空,望着無數閃閃發光的星星,我們都不禁會問:“宇宙到底是個怎樣的世界?它還有別的智慧生物嗎?月球上發現水了嗎?”這一切一切的問題為宇宙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它吸引了許多科學家的目光,許多科學家為了揭開它的面紗,為世人展現它的廬山真面目,從而做了無數個實驗。

月球是地球黑暗裏的光明使者,那冷清皎潔的月光,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自古以來,它激發了人類多少美麗的遐想。然而科學家對月球的種種發現,則沒有任何詩情畫意可言。事實上月球是怎樣一個星球呢?我在《宇宙之謎》這本書找到了答案,原先月球是個極其“活躍”的星球。月震發生在令人無法想象的月球深處,震源在月下500至1000英里處那裏離月球外殼可謂是相隔千里之遠。月球的活動和震動不僅僅頻率很高並且有時還相當劇烈。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當發生這種亂哄哄的微弱震動時,有的時候兩小時發生一次,有時候幾天才能得到平息。可是還有一個問題讓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這些震動的震源到底在哪裏呢?在月球給人類的“暗示”中,有許多不曾被科學家們忽略的東西,期望這些能為解開月球神祕的面紗“助”上一臂之力。

地震和月震差不多,不一樣的是它每次相隔時間比月震長。地震是地殼的一種運動,是一種破壞性的自然現象。對於人類來説,地震並不陌生,異常是生活在地震頻發地區,更能感受到地震帶給人類的切膚之痛。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地震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雖然我們無法預測,可是我們能夠在發生時應對它,要明白很好的應對有時也能讓我們逃離死神的魔掌。發生地震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邊;不要躲在陽台上;不要躲在易破物品下;不要隨意點燃明火。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內,如離門窗較遠,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俱下或牆角處,是較安全的。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還有許多值得人類去探究的東西,期望我們能早日揭開它的面紗,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吧!

標籤:讀後感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