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窮邊詞二首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校園2.33W

原文:

窮邊詞二首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窮邊詞二首

唐代:姚合

將軍作鎮古汧州,水膩山春節氣柔。

清夜滿城絲管散,行人不信是邊頭。

箭利弓調四鎮兵,蕃人不敢近東行。

沿邊千里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

譯文

將軍作鎮古汧州,水膩山春節氣柔。

將軍鎮守着邊遠的古城汧州,水流清爽山色青葱春光柔柔。

清夜滿城絲管散,行人不信是邊頭。

夜氣清和滿城的歌舞剛散去,過路人不信這裏是邊鎮盡頭。

箭利弓調四鎮兵,蕃人不敢近東行。

西域四鎮的戰士調弓試箭,蕃人不敢靠近東邊來侵犯。

沿邊千里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

千里邊防線上都平安無事,平安烽火一站站傳入京城。

註釋:

將軍作鎮古汧(qiān)州,水膩(nì)山春節氣柔。

將軍作鎮:將軍鎮守。作:一作“坐”。古汧州:唐屬官內道,領汧源、汧陽兩縣。今為陝西千縣。水膩:水流細涓,滑潤如油。山春:山上有了春色。節氣柔:天氣暖和。

清夜滿城絲管散,行人不信是邊頭。

絲管:弦樂器與管樂器。泛指樂器。亦借指音樂。行人徵行之人,即士卒。邊頭:邊疆;邊地。

箭利弓調(tiáo)四鎮兵,蕃(fān)人不敢近東行。

箭利弓調:使箭利把弓調。四鎮:唐時稱龜茲、于闐、焉耆、疏勒為西域四鎮。蕃人:中國古代對外族或異國人的泛稱。蕃,通“番”。近東行:指相對於四鎮東西兩邊來説的。西邊為少數民族,東邊為唐帝國。

沿邊千里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

沿邊:靠近邊境一帶。渾:全,全然。無事:平安無事。平安火:唐代每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舉烽火報無事,謂之“平安火”。

賞析:

這組詩共兩首,其中第一首詩首句“將軍作鎮古汧州”,點明此詩頌揚的對象,下面二句詩即介紹了將軍擔任鎮守之職後,古州出現的.繁榮景象。詩人着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節氣和清夜的絲管,使人感到這裏不再有邊地的荒涼,不再有邊地的戰火氣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向榮的太平景象。“水膩山春節氣柔”,水膩,自是春水的柔美形態,和夏水的洶湧浩蕩有別。用“膩”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詩人的讚美之意。“山春”二字簡潔地描繪出羣山萬壑山花爛漫的無限春色。節氣柔,是説節氣柔和,風雨以時。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清水秀;而明麗的春光,則正是“節氣柔”的結果。這是總寫春日白天的邊鎮風光。入夜以後的邊鎮,又是一番景象。詩人只用了“滿城絲管”四字來描繪它,這是用了誇張的手法。絲管之聲不是隻從高門大户中傳出,而是大街小巷滿城盪漾。一個“散”字用得極妙,把萬家歡樂,沒有邊警之擾的景象烘托了出來。絲管之聲發自“清夜”,又説明邊鎮在歡樂中清靜而有秩序,雖然歡樂,卻不擾嚷。因此,地雖是“窮邊”,景卻是美景。難怪從內地來的客人看到這種春意盎然、歌舞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這是邊塞之地。這種太平景象的出現,應該歸功於“作鎮”的將軍。但是詩人卻沒有對將軍致邊地於太平之功直接讚美一詞,只是把讚美之情暗含於對美景的讚揚之中,用筆顯得非常委婉。結句寫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説譽詞。“行人不信”,似乎是作為客觀現象來寫,其實來來往往的行人也包括詩人自己。那種由衷的讚美之情寫得藴藉有味。

第二首詩描繪的也是一派太平景象,但這太平景象不是平白無故來的,而是將士們長期英勇守邊的結果。如果不是“箭利弓調四鎮兵”,就難以實現“蕃人不敢近東行”,當然“沿邊千里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也就無從談起。這就表現出了將士守衞邊疆的功勞,表達了作者對守邊將士的由衷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