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發哦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校園2.23W

大學聯考物理 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式總結

發哦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整理了大學聯考物理公式大全,所有公式均按知識點分類整理,有助於幫助大家集中掌握高中物理公式考點。

高三物理公式: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式總結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絕對摺射率(光從真空中到介質)n=c/v=sin /sin {光的色散,可見光中紅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質中的光速, :入射角, :折射角}

3.全反射:1)光從介質中進入真空或空氣中時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C:sinC=1/n

2)全反射的條件: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入射角等於或大於臨界角

注:

(1)平面鏡反射成像規律:成等大正立的虛像,像與物沿平面鏡對稱;

(2)三稜鏡折射成像規律:成虛像,出射光線向底邊偏折,像的位置向頂角偏移 高中數學;

(3)光導纖維是光的全反射的實際應用〔見第三冊P12〕,放大鏡是凸透鏡,近視眼鏡是凹透鏡;

(4)熟記各種光學儀器的成像規律,利用反射(折射)規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圖是解題關鍵;

(5)白光通過三稜鏡髮色散規律:紫光靠近底邊出射見〔第三冊P16〕。

大學聯考物理複習重點及突破點

學科的考查多是依賴同學們對命題信息的正確分析和理解,尤其是圖形圖表題,讓很多抓不到方向。在最後的45天內,想必絕大多數考生對公式的記背已經沒有太大問題了,我們的重心放在培養答題技巧上和物理公式的理解應用上。

本質上説,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自身所學儘可能完全發揮出來。要想在物理中發揮好,就要做到:

一、知道大學聯考中所要考查的主要物理知識;

主要物理知識並不是記住了就好,而是要做到理解。如何理解物理知識?我們要從公式出發。對待每一個常見的物理公式,要做到了解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用來幹什麼的。即這個公式為何產生,研究物理學哪一方面的問題,這個公式是用來解釋什麼物理現象的。做到這一步,才算掌握物理知識。

二、解題過程中合理選擇一定的。下面就兩方面來談一談:

物理解答的思想非常簡單,就是按照題目給的條件順序羅列公式(表達式),然後聯立求解,必然會出現最後的結果。做解答題本着這種,可以省去思考,直接做題,即使算錯了,由於相關式子都一一列出,也能獲取大量的步驟分。難點在於如何分析題目條件和圖形。我們參看物理常考考點,並給出一定的分析方向,並給出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大學聯考所要考查的主要物理知識有:力和運動、電路。物體的運動形式主要有三種: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圍繞物體運動的軌跡、位移、速度、動量、動能、加速度及受力特徵進行考查。物體受的力主要有六種: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安培力及洛倫茲力,圍繞力的有無、大小、方向、靜效應(使物體形變的效應)、瞬時效應(F=ma)、對空間的累積效應(做功與否、對誰做功、做多少功、做正功還是負功)進行考查。電路主要涉及歐姆定律、焦耳熱、電容器、產生感應電動勢的導體的電源屬性(產生感應電動勢的那部分導體相當於電源,電動勢大小,引起的感應電流方向由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判定,其兩端電壓為路端電壓)等。

下面介紹一些解題過程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1.正交分解法: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研究物體所受外力的大小及其對運動的影響,既好操作,又便於計算。

2.畫圖輔助分析問題的方法:分析物體的運動時,養成畫v-t圖和空間幾何關係圖的習慣,有助於對問題進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

3.平均速度法:處理物體運動的問題時,藉助平均速度公式,可以降二次方程為一次方程,以簡化運算,極大提高運算速度和準確率。

4.巧用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是階段最重要、最基本的規律,是大學聯考中永恆不變的熱點,至少應做到在以下三種情況中的熟練應用:重力場中豎直平面內光滑軌道內側最高點臨界條件,地球衞星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

5.迴避電荷正負的方法:在電場中,電荷的正負很容易導致考生判斷失誤,在下列情景中可設法迴避:比較兩點電勢高低時,無論場源電荷的正負 高二,只需記住“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比較兩點電勢能多少時,無論檢驗電荷的正負,只需記住“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

6.“大內小外”:在電學實驗中,選擇電流表的內外接,待測電阻比電流表內阻大很多時,電流表內接;待測電阻比電壓表內阻小很多時,電流表外接。

7.針對選擇題常用的方法:

①特殊值驗證法:對有一定取值範圍的問題,選取幾個特殊值進行討論,由此推斷可能的情況以做出選擇。

②選項代入或選項比較的方法:充分利用給定的選項,做出選擇。

③半定量的方法:做選擇題儘量不進行大量的推導和運算,但是寫出有關公式再進行分析,是避免因主觀臆斷而出現錯誤的不二法門,因此做選擇題寫出物理公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重點説明:物理實驗部分一定要區分、牢記

名師指點大學聯考物理複習技巧

:形成網絡準備“收網”

高級物理認為,接下來,必須對課本知識進行梳理,形成知識網絡,同時把頭腦中通過做題得到的較為混亂的知識排序重新組合納入這個知識網絡,這樣就可以優化知識結構,避免在知識調用時出現混亂。

“背誦本來不是物理的好,但是在後面的中,尤其是考前一個星期,背誦就顯得很重要。”建議,&ldquo 高中歷史;要一遍遍地翻書”,把考綱中要求識記的知識點、物理公式和物理學史多看幾遍。因為中,對物理學史和對選考內容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識點多是要求識記的。這樣既不會花太大精力又會有很大收穫。

建議考生,一些“二級結論”需要學生整理並背誦,特別是與力學、電學相關的“二級結論”,如果能熟練掌握的話會大大增加解題速度。

認為,在物理具體知識點的複習上,要以力和電為主線。注意雙基問題,不必糾結於偏、難、怪題,大學聯考並不可怕,其中80%的是中等難度和容易的題。建議考生要堅持“每天一練”,直到大學聯考。

物理:勤於反思 舉一反三

對於錯題,許多考生只是把答案看一遍,答案看懂了,也就自我滿足了,下次再考到同類型問題時,依然是做不正確,這就是典型的一看就懂,一做就錯。

正確的反思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點、思方法、思過程、思結果、思錯誤、思歸類、思多解、思變化。

思考點。就是思考每一道題目考查了哪些知識點,考查了哪些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物理模型,有沒有自己還不熟悉的知識,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思方法。就是思考解決該題用了什麼方法,是物理方法,還是數學方法,該方法是常規方法還是有什麼技巧,起到通一法,會一類的效果。

思過程。就是思考解題的過程,從審題開始,是根據題目的什麼條件和什麼物理規律得出相應的結論的,題目中關鍵詞是什麼,隱含條件是什麼,解題思路是怎樣形成的。思過程可以起到思路清晰、思維有序的效果。

思結果。就是對題目的結果進行思考,有些題目的結果會表現出很強的規律性併為以後所用。

思錯誤。就是對做錯的題進行思考,思考出錯的原因。

思歸類。就是思考該道題與做過的哪些題是屬於同一類型,即多題歸一。

思多解。就是思考一題多解。

思變化。就是思考該道題與過去同類型題有什麼變化,還可以怎樣變。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測試題

一、選擇題

1.有關慣性大小的下列敍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跟接觸面間的摩擦力越小,其慣性就越大

B.物體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C.物體的質量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D.物體的速度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解析: 物體的慣性只由物體的質量決定,和物體受力情況、速度大小無關,故A、B、D錯誤,C正確.

答案: C

2.

(2011撫順六校聯考)如右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讓它們靜止靠在牆邊,然後釋放,使它們同時沿豎直牆面下滑,已知mA>mB,則物體B( )

A.只受一個重力

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個

C.受到重力、彈力、摩擦力各一個

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個,彈力兩個

解析: 物體A、B將一起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A、B之間無相互作用力,物體B與牆面有接觸而無擠壓,所以與牆面無彈力,當然也沒有摩擦力,所以物體B只受重力,選A.

答案: A

3.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游泳運動員仰卧在水面靜止不動時處於失重狀態

B.蹦牀運動員在空中上升和下落過程中 都處於失重狀態

C.舉重運動員在舉起槓鈴後不 動的那段時間內處於超重狀態

D.體操運動員雙手握住單槓吊在空中不動時處於失重狀態

解析: 由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概念可知,在加速度向下時處於失重狀態.在加速度向上時處於超重狀態,故正確答案為B.

答案: B

4.

(2011廣州聯考)用一根輕質彈簧豎直懸掛一小球,小球和彈簧的 受力如圖所示,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F1的施力物體是彈簧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 3的施力物體是小球

D.F4的反作用力是F1

解析: F1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所以A錯誤;F3的施力物體是小球,C正確;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F2的反作用力是F3,B正確;F4的反作用力是彈簧對天花板的拉力,D錯誤.

答案: BC

5.如右

圖所示,重10 N的物體以速度v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運動,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現給物體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其大小為20 N,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大小分別為(取g=10 m/s2)( )

A.1 N,20 m/s2 B.0,21 m/s2

C.1 N,21 m/s2 D.條件不足,無法計算

解析: 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f=μFN=μmg=0.1×10 N=1 N,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為F+Ff=ma,則a=F+Ffm=20+11 m/s2=21 m/s2.

答案: C

6.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現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物體上,則施加恆力F後物體的加速度將( )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解析: 施加力F前,mgsin θ-μmgcos θ=ma①

施加力F後,(mg+F)sin θ-μ(mg+F)cos θ=ma′②

①②得aa′=mgmg+F<1,故a′>a.

答案: A

7.如下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木塊A和B之間用輕彈簧相連,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某時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時A和B的加速度為a1和a2,則( )

A.a1=a2=0

B.a1=a,a2=0

C.a1=m1m1+m2a,a2=m2m1+m2a

D.a1=a,a2=-m1m2a

解析: 兩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勻加速運動時,彈簧的彈力F彈=m1a.在力F撤去的瞬間,彈簧的彈力來不及改變,大小仍為m1a,因此對A來講,加速度此時仍為a;對B物體取向右為正方向,-m1a=m2a2,a2=-m1m2a,所以只有D項正確.

答案: D

8.

汶川大地震後,為解決災區羣眾的生活問題,黨和國家派出大量直升機空投救災物資.有一直升機懸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裝有物資的箱子,如右圖所示.設投放初速度為零,箱子所受的空氣阻力與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運動過程中箱子始終保持圖示姿態.在箱子下落過程中,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箱內物體對箱子底部始終沒有壓力

B.箱子剛投下時,箱內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時,箱內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比剛投下時大

D.若下落距離足夠長,箱內物體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飄起來”

解析: 因為下落速度不斷增大,而阻力Ff∝v2,所以阻力逐漸增大,當Ff=mg時,物體開始勻速下落.以箱和物體為整體:(M+m)g-Ff=(M+m)a,Ff增大則加速度a減小.對物體:Mg-FN=ma,加速度減小,則支持力FN增大.所以物體後來受到的支持力比開始時要增大,但不可能“飄起來”.

答案: C

9.質量為1 kg,初速度v0=10 m/s的物體,受到一個與初速度v0方向相反,大小為3 N的外力F的作用,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經3 s後撤去外力直到物體停下來,物體滑行的總位移為(取g=10 m/s2)( )

A.7.5 m B.9.25 m

C.9.5 m D.10 m

解析: 剛開始物體受合外力F+μmg=ma,代入數據,解得a=5 m/s2,由於a與v0方向相反,所以由v0=at得到t=2 s後物體速度為零,位移x=v02t=10 m;接下來反向勻加速運動1 s,加速度a1=F-μmgm,代入數據解得a1=1 m/s2,位移x1=12a1t2=0.5 m,方向與x相反.v1=a1t1=1×1 m/s=1 m/s,接下來做加速度a2=μg=2 m/s2的勻減速運動,所以x2=v212a2=0.25 m,所以總位移為x-x1-x2=9.25 m.

答案: B

10.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實驗中,採用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後拖動的紙帶打上的點計算出.

(1)當M與m的大小關係滿足________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於盤及盤中砝碼的 重力.

(2)一組同學在做加速度與質量的關係實驗時,保持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一定,改變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測出相應的加速度,採用圖象法處理數據.為了比較容易地觀測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係,應該做a與________的圖象.

(3)乙、丙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1M圖線如右圖所示,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量取值不同?

解析: (1)只有M與m滿足Mm才能使繩對小車的拉力近似等於盤及盤中砝碼的重力.

(2)由於a∝1M,所以a-1M圖象應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所以數據處理時,常作出a與1M的圖象.

(3)兩小車及車上的砝碼的總質量相等時,由圖象知乙的加速度大,故乙的拉力F大(或乙中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大).

答案: (1)Mm (2)1M (3)拉力不同

11.

如右圖所示,一兒童玩具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個幼兒用與水平面成53°角的恆力拉着它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已知拉力F=3.0 N,玩具的質量m=0.5 kg,經時間t=2.0 s,玩具移動 了x=4 m,這時幼兒鬆開手,問玩具還能運動多遠 高中英語?(取g=10 m/s2,sin 53°=0.8,cos 53°=0.6)

解析: 一階段 x=12at2

所以a=2 m/s2

Fcos 53°-μ(m g-Fsin 53°)=ma

所以μ=413 v=at=4 m/s

二階段 Ff=μmg

μmg=ma′ v2=2a′x′

解以上兩式並代入數據得:x′=2.6 m.

答案: 2.6 m

12.

(2010安徽理綜)質量為2 kg的物體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一段時間後撤去F,其運動的v-t圖象如右圖所示.g取10 m/s2,求:

(1)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0~10 s內物體運動位移的大小.

解析: (1)設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Δt2、初速度為v20、末速度為v2t、加速度為a2,則[來w w w .x k b 1.c o m

a2=v2t-v20Δt2=-2 m/s2①

設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Ff,根據牛頓 第二定律,有

Ff=ma2②

Ff=-μmg③

聯立②③得

μ=-a2g=0.2.④

(2)設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Δt1、初速度為v10、末速度為v1t、加速度為a1,則

a1=v1t-v10Δt1=1 m/s2⑤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Ff=ma1⑥

聯立③⑥得F= μmg+ma1=6 N.

(3)解法一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得

x=x1+x2=v10Δt1+12a1Δt21+v20Δt2+12a2Δt22=4 6 m

解法二 根據v-t圖象圍成的面積,得

x=v10+v1t2×Δt1+12×v20×Δt2=46 m

答案: (1)0.2 (2)6 N (3)46 m

(B卷)

(本欄目內容,在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

一、選擇題

1.關於超重、失重,下列説法中正確的是( )

A.超重就是物體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體的重力減小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體的重力消失了

D.不論超重、失重,物體的重力不變

答案: D

2.

(2011西安檢測)如右圖球A在斜面上,被豎直擋板擋住而處於靜止狀態,關於球A所受的彈力,以下説法正確的是( )

A.A物體僅受一個彈力作用,彈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A物體受兩個彈力作用,一個水平向左,一個垂直斜面向下

C.A物體受兩個彈力作用,一個水平向右,一個垂直斜面向上

D.A物體受三個彈力作用,一個水平向右,一個垂直斜面向上,一個豎直向下

解析: 球A受重力豎直向下,與豎直擋板和斜面都有擠壓.斜面給它一個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擋板給它一個支持力,水平向右,故選項C正確.

答案: C

3.一根細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現把一重為 G的物體系在繩的中點,分別握住繩的兩端,先併攏,然後緩慢地左右對稱地分開,若要求繩不斷,則兩繩間的夾角不能超過( )

A.45° B.60°

C.120° D.135°

解析: 由於細繩是對稱分開的,因而兩繩的拉力相等,為保證物體靜止不動,兩繩拉力的合力大小等於G,隨着兩繩夾角的增大,兩繩中的拉力增大,當兩繩的夾角為120°時,繩中拉力剛好等於G.故C正確,A、B、D錯誤.

答案: C

4.某實驗小組,利用DIS系統觀察超重和失重現象,他們在電梯內做實驗,在電梯的地板上放置一個壓力傳感器,在傳感器上放一個重為20 N的物塊,如圖甲所示,實驗中計算機顯示出傳感器所受物塊的壓力大小隨時間變化的關係,如圖乙所示.以下根據圖象分析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

A.從時刻t1到t2,物塊處於失重狀態

B.從時刻t3到t4,物塊處於失重狀態

C.電梯可能開始停在低樓層,先加速向上,接着勻速向上,再減速向上,最後停在高樓層

D.電梯可能開始停在高樓層,先加速向下,接着勻速向下,再減速向下,最後停在低樓層

解析: 由圖可知在0~t1、t2~t3及t4之後,傳感器所受壓力大小等於物塊的重力大小;t1~t2時間段內,傳感器所受壓力大小大於物塊重力,處於超重狀態,加速度向上;t3~t4時間段內,壓力小於物塊重力,處於失重狀態,加速度向下.綜上所述選項B、C正確.

答案: BC

5.一輛汽車正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計時之初,速度為6 m/s,運動28 m後速度增加到8 m/s,則( )

A.這段運動所用時間是4 s

B.這段運動的加速度是3.5 m/s2

C.自開始計時起,兩秒末的速度是7 m/s

D.從開始計時起,經過14 m處的速度是52 m/s

解析: 由v2-v20=2ax得a=v2-v202x=82-622×28 m/s2=0.5 m/s2.再由v=v0+at得運動時間t=v-v0a=8-60.5 s=4 s ,故A對,B錯.兩秒末速度v2=v0+at2=6 m/s+0.5×2 m/s=7 m/s,C對.經14 m處速度為v′,則v′2-v20=2ax′,得v′=62+2×0.5×14 m/s=52 m/s,即D亦對.

答案: ACD

6.

如右圖所示,5個質量相同的木塊並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相 同,當用力F推第一塊使它們共同加速運動時,下列説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由右向左,兩塊木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依次變小

B.由右向左,兩塊木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依次變大

C.第2塊與第3塊木塊之間彈力大小為0.6F

D.第3塊與第4塊木塊之間彈力大小為0.6F

解析: 取整體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5μmg=5ma.再選取1、2兩塊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2μmg-FN=2ma.兩式聯立得FN=0.6F.進一步分析可得從左向右,木塊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依次變小的.

答案: AD

7.物塊靜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別按圖示的方向對物塊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於斜面向上,B中F垂直於斜面向下,C中F豎直向上,D中F豎直向下,施力後物塊仍然靜止,則物塊所受的靜摩擦力增大的是 ( )

解析: 由於物塊始終靜止在斜面上,物塊所受靜摩擦力與正壓力無直接關係,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列平衡方程可判斷出選項D正確.

答案: D

8.

如右圖所示,小車M在恆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線運動,由此可判斷( )

①若地面光滑,則小車可能受三個力作用

②若地面粗糙,則小車可能受三個力作用

③若小車做勻速運動,則小車一定受四個力作用

④若小車做加速運動,則小車可能受三個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若小車勻速運動,則小車受合力為零;若小車做變速運動,則小車受合力不為零.作出如圖所示的受力分析圖.

①若地面光滑,則圖中Ff不存在;

②若地面粗糙,存在FN必存在Ff,反之存在Ff必存在FN;

③做勻速運動時受力分析即為右圖所示:

④若地面光滑,受三個力;若地面粗糙,受四個力.

綜上所述,選項C正確.

答案: C

9.

如右圖所示是某物體運動全過程的速度—時間圖象.以a1和a2表示物體在加速過程和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以x表示物體運動的總位移,則x、a1和a2的值為( )

A.30 m,1.5 m/s2,-1 m/s2

B.60 m,3 m/s2,-2 m/s2

C.15 m,0.75 m/s2,-0.5 m/s2

D.100 m,5 m/s2,-3 m/s2

解析: 總位移x=10×62 m=30 m.加速時

a1=ΔvΔt=6-04-0 m/s2=1.5 m/s2,減速時a2=Δv′Δt′=0-610-4 m/s2=-1 m/s2.

答案: A

10.BRT是“快速公交”的英文簡稱,現在我國一些城市已經陸續開通,其中BRT專車車身長將採用12米和18米相結合的方式,是現有公交車長度的2~3倍.現有一輛BRT公交車車長18米,可以看做是由兩節完全相同的車廂組成.現假設BRT公交車其首段從站台的A點出發到尾端完全出站都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站在站台上A點一側的觀察者,測得第一節車廂全部通過A點所需要的時間為t1,那麼第二節車廂全部通過A點需要的時間是( )

A.22t1 B.(2-1)t1

C.(3-1)t1 D.(3-2)t1

解析: 以公交車為參考系,等效為觀察者從A點反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設每節車廂長為L,觀察者通過第一節車廂的過程有L=12at21,通過前兩節車廂的過程有2L=12at2,那麼通過第二節車廂所需時間為t2=t-t1,以上各式聯立可得t2=(2-1)t1,B正確.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

11.

如右圖所示,一長木板斜擱在高度一定的平台和水平地面上,其頂端與平台相平,末端置於地面的P處,並與地面平滑連接.將一可看成質點的滑塊自木板頂端無初速釋放,沿木板下滑,接着在地面上滑動,最終停在Q處.滑塊和木板及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現將木板截 短一半,仍按上述方式擱在該平台和水平地面上,再次將滑塊自木板頂端無初速釋放,設滑塊在木板和地面接觸處下滑過渡,則滑塊最終將停在何處?

解析: 設平台離地面的高度為h,木板與地面的夾角為α,AP=x,PQ=x′,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及運動學公式得:v2=2gsin α-μgcos αhsin α=2(hg-μgx),在水平地面上,v2=2μgx′,即2(hg-μgx)=2μgx′,得x+x′=hμ,即x+x′是確定值,與木板的長度無關,滑塊最 終將停在Q處.

答案: 滑塊最終將停在Q處.

12.如圖(a)所示,質量為M=10 kg的滑塊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塊上固定一個輕細杆ABC,∠ABC=45°.在A端固定一個質量為m=2 kg的小球,滑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現對滑塊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推力F1=84 N,使滑塊做勻加速運動.求此時輕杆對小球作用力F2的大小和方向.(取g=10 m/s2)

有位同學是這樣解的——

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F2,因為是輕杆,所以F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況如圖(b)所示.根據所畫的平行四邊形,可以求得:

F2=2mg=2×2×10 N=202 N.

你認為上述解答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説明理由,並給出正確的解答.

解析: 解答不正確.

杆AB對球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其具體的大小和方向由實際的加速度a來決定.並隨着加速度a的變化而變化.

由牛頓第二定律,對整體有

F1-μ(M+m)g=(M+m)a

解得a=F1-μM+mgM+m

=84-0.5×10+2×1010+2 m/s

=2 m/s2

對小球有

F2=mg2+ma2

=2×102+2×22 N

=426 N=20.4 N

輕杆對小球的作用力F2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arctan mgma=arctan 5,斜向右上方.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談

進人後,就登上了一個新台階。新的教材、新的教學要求,在大家面前設下一道道難關。因此很多同學在諸多方面就出現了很多不適應。由於“不會學”而導致“不愛學”和“不願學”的情況為數甚多。因此,同學們能否掌握科學的,不但是今天能否由“怕學”變成“愛學”的關鍵所在,而且會影響到今後一生能否掌握自然科學的一般以求更好地發展。

同學們要想學好,首先必須真正做到課前認真閲讀教材、課上認真聽講、課後按時完成作業練習、及時進行課後和單元小結等。當然,這只是學好物理的一個基本的前提,學好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清學科特點,掌握物理意義,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以為主導,應用為目的的自然科學課程,它與、的聯繫十分密切,有適應本課程特點的特有的。物理知識的意義體現在它產生、發展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一般包括:問題的提出、實驗、提出假説、邏輯推理、再次實驗並得到結論。

針對這一學科特點,要求學習物理要重視實驗;物理知識來源於實踐,特別是來源於觀察和實驗。要認真觀察物理現象,分析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和原因。要認真做好物理實驗,學會使用儀器和處理數據,瞭解用實驗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要通過觀察和實驗,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觀察和實驗。

要重在理解:學好物理,應對所學的知識有確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識是在分析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經過抽象、概括得來的,或者是經過推理得來的。獲得知識,要有一個科學思維的過程。不重視這個過程,頭腦中只剩下一些乾巴巴的公式和條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識,思維也就得不到訓練。要重在理解,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科學。

要學會運用知識:學到的知識,要善於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注意知識的運用,你得到的知識是死的,不豐滿,而且不能在運用會分析問題的方法。要在不斷的運用中,擴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識,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做好練習:做練習是學習物理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運用知識的一個方面。每做一道題,務求真正弄懂、有所收穫。我國物理學家嚴濟慈先生這樣説:“做練習可以加深理解,融會貫通,鍛鍊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道習題做不出來,説明你還沒有真懂;即使所有的練習都做出來了,也不一定説明你全懂了,因為你做習題有時只是在湊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麼地方,不懂又在什麼地方,還能設法去弄懂它,到了這種地步,習題就可以少做。”希望同學們能謹記他的教誨。

二、知識的準確積累及準確提煉題中信息

學習自然科學知識(概念、定律、公式、法則、原理等),從掌握到運用,必然要經過知識積累。學習物理尤顯重要。有的同學感到物理公式太多,記不住,或易混淆,原因是記得不準確,或理解不透,或有缺陷,或未能形成結構,如一盤散沙。有的同學雖然把概念、共識、規律背得滾瓜爛熟,但遇到實際問題,不知道如何入手去解決,這就是由於不會從信息庫中迅速地提煉出解決某個具體問題所需的知識。

知識的積累,就是把所學的知識存入到自己的中去。若單純地依靠與背誦是不行的,應在此基礎上,經過一番思考,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理解知識的意義。在單元學習結束時,應通過知識的整理、分類,強化信息的縱、橫聯繫,特別是概念與概念,概念與定律以及定律與定律的邏輯聯繫,把所有的知識納入合理、科學物理知識的邏輯結構中去。這樣的知識積累才是牢固的。如果同學們每天晚上閉目在腦子裏放幾分鐘的“電影”,映一下這不斷優化着的信息鏈,不僅可以獲得知識整體性和和諧性的美的享受,又可以增強。

遇到實際問題,經過思索,迅速從自己的知識體系中提煉出所需要的知識去解決。合理、牢固知識積累是迅速提煉的基礎。提煉的過程是認真審題、明確題給條件、物理過程和解題目的,思索後,弄清他們之間的聯繫,這時大腦中很快就顯現也解決這個問題所需的知識和方法。解題不貪多,但求精。不能滿足於模仿例題的熟路,應敢於嘗試對自己來説是新型的習題,鍛鍊自己的分析、判斷、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信息提煉應從審題和分析可利用的條件入手,同學們審題時要學會從題目中找出全部隱性條件與顯性條件,特別要仔細認真地劃出較難發現的隱性條件。例如在習題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描述,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物體從靜止開始……,……直到物體停下來。這種物理語言隱含的解題條件是:摩擦力可以不計,物體的初速度為零,物體的末速度為零。一般來説,隱含條件有這樣幾種情況:

1.隱含在題給的物理現象中

題設的條件中必然反映若干物理現象,這些現象本身就包含了解題所需要的已知條件。深刻體會物理現象的含義、產生的原因和條件是獲取已知條件的關鍵。例:“宇航員在運行的宇宙飛船中”隱含宇航員處於失重狀態;“通訊衞星”隱含衞星的運行角速度、週期與地球的角速度、週期相同,即同步。“導體處於平衡狀態”隱含物體是等勢

體,內部場強為零……

2.隱含在物理模型中

在中常將理想化條件隱含在有關詞語或題意中,需要運用理想模型去捕捉和挖掘。如質點和點電荷,都不計形狀和大小;輕質即不計其重;光滑表面即不計其摩擦;理想變壓器即不計功率損耗等。

3.隱含在臨界狀態中

當物體由一種運動(或現象、性質)轉變成另一種運動(或現象、性質)時,包含着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隱含着物體的臨界狀態及其臨界條件,須通過分析、推理來挖掘。如繩約束下的小球做圓周運動,恰能通過最高點隱含恰好重力提供向心力,繩的拉力為零。

4.隱含在題設附圖中

許多物理試題的部分條件常隱含於題設圖形中及圖形的幾何性質中,須同學們通過觀察、分析與以挖掘和發現。如v-t圖像平行於橫軸即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5.隱含於常識中

許多物理試題某些條件由於是人們的常識而沒有在題中給出,須同學們據題意多角度分析,根據一些常識,提取或假設適當的條件和數據,以彌補題中已知條件的不足進而達到解題的目的。

信息提煉必須把題給條件、物理過程、要求的物理理論等聯繫起來思考,把握住物理過程,這樣才會找到解決這個問題所應用的基本規律。

三、掌握用“物理語言”思考問題的方法。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通過物理語言來表述的,如果不理解物理語言的特點,閲讀物理課本如同閲讀一般的語文課本,就不會用物理語言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等於沒有真正掌握物理知識。物理語言包含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象語言。

文字語言是表述物理概念和規律常用的一種形式,它準確地説明了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條件、對象及結論。闡述一個定義、一條規律的每一段文字語言中的每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不能隨意省掉,比如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一切”指所有的,“總”是沒有例外的時候,真是字字均有其重要的意義。同學們要學會從表述物理規律的文字語言中,準確地分析出該規律所闡明的條件、對象、結論,並由此去思考問題,避免發生錯誤。應用定律和概念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練習作業和實驗)後還應再次閲讀課文有關內容,前後連貫,歸納系統,深刻理解概念和定律的內涵,並拓展其外延。

符號語言主要體現在公式中。物理公式含有生動的物理內涵。同學們切不可將物理公式當作一般的數學公式來記憶,而必須學會將生動的物理內涵説明抽象的符號語言的方法。一看到物理公式,立即就能用文學語言來表述一個概念或一個規律的內容。明確每一個符號所代表的物理意義。善於説明符號的物理意義是準確運用公式解題的關鍵。例如功的公式W=FScosα,式中F為力的大小,S為位移的大小,α為力與位移兩者的夾角,而這只是基本的理解,大部分同學可以掌握,但由於同學們的知識基礎,很多同學在解題中還會認為S是力方向上的位移,求解時又分解,其實在這個公式中S為物體的實際位移,根本不必要進行分解。比如一練習: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傾角為的斜面上,在使斜面體向右水平勻速移動距離l,求: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大部分學生解:W=FScosα=mgsinα×Scosα×cosα=mgScos2αsinα(錯誤原因就是分解了S)

正確解法:W=FScosα=mgsinα×S&times,高三;cosα==mgscosαsinα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準確理解物理符號的含義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圖像是用幾何圖像來表述物理現象或規律的一種形式。物理的圖像語言能反映真實的物理內涵。特點是信息量大,形象直觀、簡潔明瞭,是科學研究的一種極好的方法。高中物理課本中已出現了不少表述物理規律的圖像,如運動學中的s-t、v-t圖像;機械振動、機械波中的振動圖像、波動圖像;電學中的I-t圖像等;學生實驗中也有用圖像處理數據的要求。同學們要能從物理圖像中獲得信息,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和辦法。

這三者可以相互轉化、互為補充,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系統和能力結構,有利於拓寬解題思路,提高靈活應用的能力。希望同學們在平時學習中,利用一些典型的習題,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牢固掌握利用物理語言來思考問題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把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落到實處,並發展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學習的成績是多因一果,科學方法是關鍵。科學的方法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哪位可以恩賜的。有句老話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要想真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必須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勤思考,多訓練,才能總結出一套真正屬於自己的科學方法,受用終生。

2016年大學聯考物理一輪複習八大經典問題

在的各個科目當中,是中同學們遇到困惑比較多的學科之一。怎樣打好一輪總攻的第一槍?

:一年的複習時間,那麼長,怎樣合理地安排複習才更有效呢?

:高三複習時間看似很多,其實有效的複習時間並不是很多,因此要系統地安排複習時間。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複習都有其相應的特點和要求。

通常從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上旬為第一個階段,習慣上稱為第一輪複習。這個階段的複習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章節順序進行復習。在第一輪的複習中點的複習非常細緻、系統,但是與、新授課不同,這個階段主要是幫助同學們回憶過的點,在回憶的基礎上再進行鞏固和提高。上課的時候一定要主動,不能被動。

從2011年3月中旬到2011年4月底,大約45天的時間,習慣上稱為第二輪複習。在這段時間裏通常是進行專題複習,將打破章節之間的限制,主要從學科知識、的角度設置專題進行復習。

從2011年4月底到5月底,我們通常稱為第三輪複習,主要是以練習卷為主實戰練習,進入六月份,就是考前的調整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是看看教材和卷子上做錯的題目。

學生:您剛才説的主動聽課是什麼意思?您能具體的解釋一下嗎?

老師:高一、高二上課的時候,上,你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仔細聽老師講解,你的思路是跟隨老師的思路進行深入的思考,上邊聽課邊記筆記然後在課下再消化、理解、鞏固。在高三的,這樣做就是低了,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以後,你必須主動積極思考,如果不能立刻回憶出這個知識點,你再聽老師的講解,這樣就能知道哪些知識點是自己不會的,哪些知識點是自己會的。課下把不會的知識點一定要弄懂弄通,不能留下知識點的死角。舉個例子吧,例如當老師問“如果把力按照性質來分類有哪些力呢?”,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回憶有哪些力,如果能回憶起來就説明你這個知識點沒有遺忘。再比如老師問“這個力做功是正功還是負功呢?”,如果你回憶不起來怎樣判斷力做功正負的方法,這就説明這部分知識點有遺漏,這就是我説的主動聽課。

學生:聽説第一輪複習將做大量的習題,市場上的教輔可謂汗牛充棟,選用什麼樣的比較好呢?在的使用上有什麼祕訣嗎?

老師:我本人不主張高三的學生做大量的習題,整天泡在題海中,但是不做題是不行的,必須經過實戰演練才能知道哪些知識在理解上或者應用上還有不足。對於教輔資料我認為不要太多,有兩本就夠了。在自己選擇教輔資料時,我建議應該選擇難易適度的。標準是這樣的,假設一章有10道,如果你發現幾乎沒有不會的,那麼這本教輔資料對你來説就是過於簡單了,如果有7到8道題經過長時間思考都沒有解題思路,那就是過於難了。過於簡單和過於難都會浪費你寶貴的複習時間,這樣的教輔資料對一輪複習是不合適的。對於教輔資料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下幾點:

(1)哪些題是一看就會的,哪些題是經過深度思考才能做對的,哪些題是經過深度思考後一點思路都沒有的,這些題必須做好不同的標識。

(2)對那些一點思路沒有的習題,必須通過同學或老師的幫助使之變成有思路的習題,這些知識點就是你們備考路上的“攔路虎”,一定要把他們都“消滅”了。

(3)要定期回頭複習那些經過深度思考才做出的習題,保證思路上的暢通。

(4)要把自己不會的習題、做錯的習題進行歸類,看看哪些題是方法上的錯誤,哪些題是計算上的失誤,哪些題是概念理解不透造成的錯誤,設計一個表格記錄下來。

掌握自己犯錯的類型,就為防範錯誤做好了準備,整理一個錯題本是複習的一個好辦法,便於集中查閲自己犯過的錯誤。當看到曾經出現過的問題,應該隨時翻看課本里面相應的內容,這樣邊記邊看效果會更顯著,不會的知識點就會越來越少了。

學生:都説要跳出題海,少做題還能得高分嗎?

老師:物理學科不做題是不行的,但是沒有必要做大量的習題,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抓住物理模型的本質、習題條件變換、多過程多對象的拆分。

(1)注意物理題的模型。我們所學到的規律都是經過簡化以後物理模型所對應的規律。只有找到題目所述的是什麼樣的模型,才能用這個模型所對應的物理規律來解決問題。

(2)注意題目條件的變化。所學的模型不多,但是題目千變萬化,原因是每一道題都有區別於其他題目的條件。審題的關鍵是將這種條件找出來,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要找的初始條件、邊界條件、臨界條件等。

(3)能把多過程和多對象進行拆分。對於多過程、多對象的問題,審題清楚以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整個過程分解為多個子過程,把多個研究對象分別隔離作為單個物體來研究,或者將幾個對象作為整體來研究。

學生:有一個問題使我特鬧心,就是有些題老師一講我就明白,等自己做的時候就不會了,這可怎麼辦啊?

老師:我經常遇到與你存在同樣疑問的學生。對於知識的學習分為不同的層次,通常分為知道、理解、應用、評價這四個層次。你説的“明白”那是停留在知道的層面,可能沒有理解或者沒有達到應用和評價的層次。而大學聯考題對知識點的要求是達到理解和靈活應用的層次。例如僅記住力做功的公式 是不行的,你還必須理解這個公式中的力必須是作用在物體上的恆力,當是變力的時候就不能應用這個公式求解變力做功了,對於公式中的位移應該是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移,公式中的夾角應該是力的正方向和位移正方向間的夾角。你不會獨立做題的原因也可能是沒有掌握一些解決試題方面的程序性知識,或者對於處理這些問題所需要的知識不能以模塊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例如應用動能定理解題或者是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步驟等。

學生:我們馬上要進行力學的複習了,大學聯考對要求考查的力學知識點有哪些?針對不同的知識點要掌握到何種程度?

老師:《大綱》是大學聯考命題的指揮棒,也是高三複習的綱領性文件,《大綱》中有明確的知識點的要求及要求掌握的程度,對本輯設計的力學內容,Ⅱ類要求的知識點主要有:速度和加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公式、圖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點力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牛頓定律的應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拋體運動;向心加速度。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等.Ⅱ類要求是指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繫,能夠進行敍述和解釋,並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與課程標準中"理解"和"應用"相當。除Ⅱ類要求的知識點之外都屬於Ⅰ類要求的知識,Ⅰ類要求是指對所列知識要知道其內容及含義,並能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和直接使用,與課程標準中的"瞭解"和"認識"相當。預計2011年《大綱》對力學的要求變化不大,複習時可以以2010年的《考試大綱》為指導。

學生:本輯所涉及的力學內容在大學聯考中的命題特點有哪些,如何針對這些特點有效複習?

老師:本輯所涉及的力學內容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要根據2011年大學聯考命題特點進行有效複習:

(1)直線運動的命題特點:直線運動更多的是與牛頓定律、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等結合起來,作為綜合試題中的一個知識點而加以體現。

(2)力與物體的平衡命題特點:側重力的合成與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變化規律等知識,另外也要注重電場力,磁場力及複合場的平衡問題。

(3)牛頓運動定律命題特點:命題形式傾向於應用型、綜合型和型,易與生產、生活、軍事科技、工農業生產等緊密聯繫,還可以以力、電綜合題形式出現。

(4)曲線運動與萬有引力定律命題特點:拋體運動及圓周運動與生產、生活的聯繫,萬有引力定律與現代航天科技的綜合是大學聯考的熱點。

同學們在複習時應多注意這些知識的綜合訓練和應用。

學生:2010年大學聯考題中出現聯繫社會的熱點問題,複習力學時怎樣密切聯繫實際?

老師:隨着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地區性突出事件的增加,也給大學聯考物理的內容增添了不少新的素材。如:上海“世博會” 綠色公交問題,場館中的節能問題;廣州“亞運會” 徑賽中的運動學問題,田賽中的動力學問題;即將發射的“神八” 衞星的發射速度與環繞速度問題,衞星在轉換軌道過程中機械能守恆問題等。總之,社會的熱點、政府的重點、老百姓關注的焦點,都將成為大學聯考考查能力的一大亮點。

生:實驗題在物理大學聯考中一直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力學實驗主要有哪些?

師:高中必修課物理學生分組實驗由長度的測量、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係、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六個實驗組成的一個大的力學實驗板塊。佔《考試大綱》上所列出的學生分組實驗的32%。物理實驗是每年大學聯考必考的重要內容,也是決定考試成敗的關鍵之一。

在複習物理實驗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因為任何一個物理實驗都有如下的知識結構: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裝置、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象的觀察、實驗數據記錄、實驗數據的處理、實驗結論。

把每個實驗的大框架弄清楚以後,才能具體到某一個實驗的特殊要求:控制哪些變量條件、實驗儀器的使用、數據如何記錄、結論得出以及誤差分析等。

只有上述實驗的知識結構清楚了,才有可能去借鑑學過、做過的實驗設計簡單的新實驗方案。同學們認為比較難的設計實驗試題的命題基本原則是理在書內題在書外。

生:2010年大學聯考題中出現很多模型問題,力學模型主要有哪些?

師: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將實物或過程等抽象為模型的方法是物理學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縱觀近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無不體現對物理模型應用的考查 高中地理。力學常見物理概念模型有:質點、單擺、輕繩、輕杆、輕彈簧、彈簧振子等;過程模型有: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等;物理實驗模型有: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模型等。預計2011年大學聯考中模型問題將繼續出現,同學們要重視對模型的複習。

生:複習力學部分,需要掌握哪些解題方法和方法?

師:複習力學,要熟練掌握解答物理問題的基本解題方法,如隔離法、整體法、歸納法、演繹法、實驗法、分析法、圖像法、綜合法和基本思維方法,如實驗證明的思想、化歸的思想等。比如解連接體問題常用的隔離法、整體法;處理複雜曲線運動常用運動合成與分解法;物理實驗中的控制變量和等效思想等,均為中學物理中基本的思維方法。這些思想與方法,要好好總結與掌握。在解題中運用這些方法,往往能大大提高學習能力。

生:老師們都説審題很關鍵,怎樣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師:提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應把重點放在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上。有的同學為了加快答題速度,題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就着急去寫,寫到一半才發現寫的不對,原來題沒有審清,結果是想快反到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審題環節很重要。具體來講,良好的審題習慣就是在求解物理問題時,應具備良好的思維習慣。如正確選擇研究對象及受力分析,在對狀態、過程分析時畫出狀態過程的示意圖,將抽象的文字條件形象化、具體化。為了儘可能少出錯誤,解題時可以遵循這樣的思路:畫草圖—想情境—選對象—建模型—分析狀態和過程—找規律—列方程—檢查結果。當然,應用能力的提高還取決於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基礎為首先。

生:老師曾説,規範解題是細節,但是細節能決定成敗,如何做到解題的規範化?

師:在歷年的統考、大學聯考的閲卷過程中,都會出現較多的由於書寫或解題不規範而造成的誤判或丟分現象,這就好比足球比賽的臨門一腳沒踢好而無法得分一樣,而且這是一個習慣問題,一旦養成了就很難改正。所以在平時的學習和一輪複習中務必要注意培養規範解題的習慣。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規範:

(1)對於非題設字母、符號的説明。

(2)對物理量關係的説明與判斷,如“兩物體共速時,電流為零”,“兩物體共速時,彈簧彈性勢能最大”等。

(3)説明方程式的研究對象和過程。

(4)説明方程的依據。

(5)説明計算結果中符號的物理意義,説明矢量的方向。

(6)對題目所問有所迴應。

(7)説明正方向的規定、勢能零點的規定。

(8)題目所問是計算結果的反作用力時,推理要嚴密根據牛頓第三定律。

(9)不以分數或者無理數表示結果,注意題目要求最後保留幾位有效數字,若沒有要求,一般保留2-3位有效數字。

(10)結果表述的科學計數法中,乘號用′,不用·等。

對於每一個同學來説,大學聯考都是人生中的重要一環,希望我們的複習建議可使你打好大學聯考總攻的第一槍,考試成績更高一籌。最後預祝同學們在大學聯考出滿意、理想的成績

標籤:知識點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