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通用23篇)

校園2.46W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思想品德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通用23篇)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

隨着課堂改革的實施,思想品德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裏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認真審視、研究課堂教學,剖析近段的教學行為,有如下反思:

小品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應該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目的、學生可以從中瞭解些什麼,避免出現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會遠離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另外,小品劇的出現,的確讓學生動起來了,讓課堂活起來了,可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學生過多地批評表演者的演技和劇本的.小漏洞,而忽略了本質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起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2

如何用有限的時間取得較好的複習的效果呢,本人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1.認真複習基礎知識,以不變應萬變政治的考題從大體上可分為基礎知識題和應用題。不論是哪一種題,都要求考生對基礎知識十分熟悉。因此,在複習中,必須進一步強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要認真、仔細、深入地讀書。課本的前言、後記、正文、註解都要讀。全面掌握知識點,切不可留有知識死角。

其次,要下功夫將未理解、未掌握或不甚理解掌握的內容弄清楚,求得明確要領原理的準確含義、適用範圍以及在現實中的表現和意義。

第三,將概念、原理縱橫梳理,形成嚴密、完整的知識體系,在頭腦中建立起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礎知識的網絡結構。

第四,將教材中一些相近、相似、相關的概念、原理,即容易混淆的問題列出來,加以比較、澄清,從而在頭腦中留下清查看、準確的"圖景"。

2.抓住重點和關鍵,突破難點教材的重點是教材知識體系中的主要矛盾,是知識結構的樞紐,是學生認識中的轉折。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對於考生全面把握教材的知識體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要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沒有多角度、多層次的練習是不可能的。因為練習是溝通知識和能力的橋樑。練習時要注意練習的典型性、針對性、系統性、層次性、應用性,要在練習中總結各種不同類型題目的解題規律。

總之,好的複習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3

20xx年9月21日星期三,我校教師去馬牧池中學參觀學習,我們思品老師聽了兩節課,一節是管曉華老師上的七上“新生活新起點”,鄭志霞老師的九上“感受共和國鉅變”。兩位老師的上課各有風格,管老師的課上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高,老師鼓勵評價措施到位,對參與少的小組和個人給予鼓勵和督促。鄭教師的語言很少,三言兩語的讓人覺得沒有多餘。兩節課的共同點是都能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了相對先進的教學手段電子白板,展示了比較豐富的材料。兩節課在教材處理上各有優缺點,鄭老師的“百姓生活大變遷”一目時,不僅僅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去展示,而且最後總結成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是很好而且是以前所未見的.,“綜合國力顯者提高”從經濟、科技、軍事、外交四個方面用了直觀的材料給了大家很好的理解。

通過學習,也讓我對以下認識得以加深:

要對教材加以深入淺出的整合處理,選取恰當豐富的現實材料,讓學習內容變得更形象易懂易接受

教師的語言要簡練,不要因擔心學生對你的話不夠重視而反反覆覆,那樣會適得其反。從鄭老師的語言給我們的感受反觀我們自己不難發現這一點。

要相信學生,大膽地讓學生參與課堂,合作學習,解決問題,鍜煉能力,不要怕學生不會走而始終不放手。

要注意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養成,特別是七年級學生,面對新的學習任務和要求,多數學生並不能很好的適應,他們或逃避,或無所適從,等到八年級便出現了分化,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紛紛成了後進生、學困生,這時候對他們再“苦口婆心”,往往也是枉費心機。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4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尤為重要。“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

我認為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而自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專業知識;二是個人修養。要提高自身素質,就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以下幾點:

1、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在課堂上,學生可能會問你一些專業知識,如果我們對專業知識都不能準確的掌握,試問,你以何來服學生?不僅如此,在平時和學生的接觸中,學生還可能會問你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如果處理的不好,學生會認為你這個老師肚子里根本就沒有“墨水”,那麼,他也就不會甘心受你的“擺佈”。雖然有些問題並不屬於思想品德課的範疇,但它卻反映出一個老師理論知識的功底,如果你不能作出一個能夠讓學生信服的回答,以後學生會怎麼看你?

2、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不僅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大家都知道,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學生的心中留下痕跡,我們可能就是學生的嚮導。因此,老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作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老師做到這樣幾個方面:

(1)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

(2)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

4、老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發揮自我的優勢來不斷的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和朋友,到達一種“亦師亦友”的境界。使課堂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5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回想我教學的《新朋友新夥伴》一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

1.激發其好奇心,誘發學習動機。一開始,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誘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找朋友”的遊戲,看見學生們高興的樣子,於是,我就讓他們邊做遊戲邊自我介紹。看着他們的表現,我知道,第一步目標我已經達到了。

2.安排合作學習,啟發學生傾聽。低年級的學生有一種這樣的特點,當他們的説話慾望被激起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迫不及待地向別人訴説,哪怕別人沒在聽他説話也無所謂。這次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時,我特地向學生們介紹了傾聽的重要性以及學會傾聽的必要性。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們已經在嘗試怎樣傾聽了,這點讓我興奮不已。

3.創設説話情境,體會交際方法。我認為,學會交際,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參加實踐活動。所以,我又設計了上講台自我介紹並表演一個小節目的'活動,鼓勵學生上講台,讓其它同學記住自己。目的是讓學生再次體會交際的方法,鍛鍊交際的能力。

4.營造良好氛圍,鼓勵大膽活動。《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最突出的特點是活動性。在最後一個環節裏我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活動,讓學生聽着美妙的音樂,在班中做流動性交際活動,讓他們運用剛剛學會的交際方法,大膽地去實踐一下。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6

思想品德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思想品德教學又是充滿樂趣,總有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面我對國中政治教學作以下反思:

1.堅持聯想式教學: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繫及橫向聯繫,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繫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裏盡情暢遊。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2.始終堅持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總方法,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要達到的目標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近幾年,在教學實踐中,我堅持深入鑽研教材,發掘教學內容中的啟發因素,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問題本身是學生未知的新問題,且能體現教學的重點內容; 與學生的認識能力,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水平相適應,不過難也不過易,是他們跳一跳後方能摘到的“桃子”; 問題的表述清楚明確,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3.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把互相尊重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準 。沒有情感的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科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強烈願望,因此課堂教學要增強趣味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經常給學生講一些前沿科學知識,並從學科與生活、社會的結合點,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對每一門學科始終充滿一種神祕感,保持其濃厚的學習興趣。

4.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把一些活的動態知識總結為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注重對知識點的.記憶,而不讓學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探究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創設科學的探究活動。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形成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探究活動的難點是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惰性,拋棄“等”“靠”“畏”等不良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始終考慮怎樣幫助學生明確探究目的,激發探究動機,並努力創設濃厚的探究學習氛圍。

總之,教師儘可能聯繫實際開闢多維互動的課堂,多讓學生自由組合、自由發揮,少一些條條框框,讓不拘一格的教學模式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迸發出智慧的浪花,激盪創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歡欣,教師的勞動也就湧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7

高效課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要求教師要善於給學生時間、給學生問題、給學生懸念、給學生難題、給學生機遇,使學生能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自身的不斷髮展。這就給我們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比過去更多更高的要求。作為政治教師,要能達到這個目標,我覺得在教學中應當注意三個“不要”。

一、不要講解太詳細

政治課教學中曾經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候把知識點講得很清楚,很詳細,但教學效果卻又不怎麼盡如人意。後來經過反思明白一個道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老師説得詳盡了,學生就沒有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學生只是識記知識,而沒有提高能力,學生在這個過程沒有熱情。相反,如果我們在政治教學中,設置鮮活的熱點材料,多問學生幾個為什麼,激起他們求知的慾望。如:在講授九年級政治第六課時,針對學生的知識層面,我讓學生課前收集了相關的資料,並讓學生從收集的圖片中自己去思考、討論提出問題,進而得出答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

當然,反對老師講得太多,並不等於説老師就什麼都不用講,任由學生去漫無邊際自由發揮了,我們清楚,教學內容有難易之分、主次之別,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帶領學生主攻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疑點、要點,對於學生能自行解決的內容可以點到即止,這樣,既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握了要點、解決了難點,弄清了重點,又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不要佔有課堂的全部時間

45分鐘,我們完成教學任務,又不能置學生於不顧。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最佳思維狀態約為20分鐘,課堂上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的精神狀態會發生變化。所以,課堂要注意時間的控制,老師在講述一段後,有意識的停頓,佈下空白,給學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時間,這樣做,有助於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有了生氣。比如,在學習民族精神時,我發現學生的注意力有了明顯的不集中的現象,於是,我馬上調整上課的思路,停下新課的講述,説:在北京奧運會中劉翔有什麼表現?你當時的感想?因為聯繫了學生感興趣的事,學生的情緒立即被調動了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説得非常熱鬧,課堂也跟着活躍了起來,知識也迎刃而解。

三、不要讓電腦、投影屏幕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全部代替了你的板書

在現代教學手段豐富多樣的今天,有的.教師在課堂上“一點到底”,利用多媒體向學生輸大量信息,學生眼睛盯着屏幕,嘴裏忙着應答,課堂氣氛緊張熱烈,這種看似熱鬧的表面背後卻是膚淺,這樣的老師實際上舍不得給學生回味、體驗、感悟的餘地和空間,使人看了之後,不免讓人覺得有“穿新鞋,走老路”。我們面對的是個性迥異的學生,我認為,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可少,但是,黑板在教學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富有藝術的板書,它就是教師教學的“濃縮精華”,教學內容的“屏幕”,更像是指引學生掌握知識的“引路牌”,是幫助學生開啟思維和想象的“鑰匙”。如在講述黨的基本路線的整體關係時,我畫了一艘船,利用船的基本結構來引導學生進行辨證關係的學習(船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動力系統——改革開放;導航系統——思想基本原則),學生覺得新鮮且很感興趣,這個板書,雖然字少,但學生有充分的想像空間和餘地。

高效課堂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素質教育讓老師感到壓力越來越大。所以,作為政治老師,必須不斷適應形勢的需要,不斷去突破、創新。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的“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一節課上儘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教材吧!這些時間會讓你得到百倍的補償。”講解吝嗇一點,課堂時間大方一點,板書藝術一點,這樣,我們的政治課教學才能爭得學生的心,贏取學學生的愛,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才能在政治課堂中得以升化。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8

今天學習的是《調控情緒》,首先引導學生們小組內,交流最近幾天遇到的消極情緒,説一下自己是怎樣解決的,讓同組的同學幫一下,還有沒有其他解決的方法,共同探討。

組內交流過後,學生自願發言:

郝安然:昨天王煒清把我的鋼筆碰掉了,摔壞了,我很生氣,就與她吵了起來,事後想想是我自己太計較,就向她道了歉,她也原諒我了。

高貴潔:今天早上感冒了,早起來去衞生院打針,耽誤了上操,被扣了分,但是想一想,我沒有向老師請假,扣了分還可以再掙,就不再怨恨誰了。

李月曉:今天下課時,郭興振扔鉛筆不小心,戳到我的頭了,我哭了,但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不疼了,我就不哭了。

趙玉鳳:今天上英語時,老師提問單詞,我有的不會寫,老師批評了我,我當時很委屈。組長告訴我,多努力,爭取下次一定都會寫。我現在充滿了自信,一定要爭氣,多努力。

李懷軍:調位時,組長堅持要上後邊,我們男同學堅決反對,後來,我們説服了她,整個小組來到了前邊。

滿高源:我這次做數學有的題不會,很傷心,於是我把我的煩惱寫在了一張小紙條上,把它扔到了垃圾桶裏,我希望我的煩惱也被拋卻了。

學生們爭先恐後,列舉了近幾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並説明了自己的處理方式。作為班主任的我,非常的欣慰。聽着他們的訴説,一件又一件的,覺得是小孩子;可是,聽着他們的處理方式,寬容大度、換位思考,替別人着想,又覺得他們長大了,能正確處理同學關係了。特別是別人冒犯自己的時候,不再斤斤計較,小家子氣了。

這不僅僅是一堂課,更像一節班會課,也讓我瞭解了近幾天學生的.情況,而且,沒有一個同學來告狀,沒有一個同學與別人發生不愉快,事過之後,學生自己就能夠調整自己,積極轉變心態。

聽完學生髮言,我也告訴學生們,我們在一起的確是有緣的,能夠在一起學習生活三年將是我們人生的美好回憶,我們應該倍加珍惜。當與別人發生矛盾時,不要感情用事,要理智,先思考事情發生的原因、自己有沒有過錯,分析完,心中的怒氣、消極情緒就會慢慢散失。與別人發生矛盾是因為別人不懂事,自己再跟他計較,就顯得自己也不懂事了。理智是可以戰勝感情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以理解為前提。

對於起始年級的孩子,不想讓他們學的吃力,我基本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受教育、在教育中活動,每次要變換不同的活動形式,以引起學生參與的熱情與興趣。因此在上課時沒有以分數論英雄,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重點放在了學生課堂參與習慣的培養,課堂上儘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地位,是課堂的主人,自己也該受到尊重、重視,任何學生都是平等的,都有展示自己的權利,都能夠享受到課堂的愉悦,感受到老師與同學給予自己的鼓勵,從而最大限度的發展提高自己。而選取的活動,主要以學生的生活為主,既讓學生明白課堂有趣不枯燥,又可以反過來指導生活。就像今天的課堂,有的學生課上還列舉了在宿舍有的同學打呼嚕,自己休息不好;別人給自己隨便起綽號,讓自己很難堪;有的組內同學不遵守紀律,令組內同學蒙羞等。通過同學們相互出主意,隨時也解決了。

迴歸生活的課堂,有學生的體驗,有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學生自然會喜歡、會參與、會熱情高漲,老師也可輕鬆,課堂也愉快、歡樂;既充滿了笑聲,又可以為學生指點迷津。

迴歸生活的課堂是生命的課堂!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9

期會考試結束了,引起了自己的許多感想,在這幾天內又把講過的內容和自己的感想細細地琢磨了一番,現將一些感受寫出歡迎大家指正。

1、教師的角色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真切的體驗。過去,我懂得教師應作為課堂的主導者、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但究竟該如何做,並沒有深刻的認識和真切的體驗。通過《思想品德》的教學,我有了更真切的體驗。在課堂中,我沒有把知識灌給學生(因為思品課的知識內容很少),而是組織學生去體驗,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感受,提高認識,明理導行。我在課堂中扮演的是引導學生體驗、組織學生體驗的角色。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因此在課堂中我把每課課題當成一個師生共同討論的話題,在師生、生生的相互交流中,完成每節課的習。

2、教材處理的認識。上崗前的新教材培訓對我來説是大開眼界同時也感壓力之大。老師曾指導我們要“尊重教材,超越教材”,但如何超越教材我還是很模糊的。記得開始,我們幾名教師根據課本內容設計了好幾個問題,想促進學生對課本的學習,後來我們認為這樣是被教材束縛住了,又回到了老的教材的教學方法,又變成教師利用問題牽着學生的鼻子走,沒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後來我們決定採用先讓學生自讀並進行小組討論,然後讓學生交流自讀感受的方式進行教學。結果,在授課時學生從不同的方面談了自己的感受,談得比較熱烈、比較到位,有時甚至為一個問題而爭論起來不但使學生學到了知識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因此,我們認為我們認為思品課完全可以上開上活讓學生在開了中得到認識。

3、對思品課的一些認識。七年級思想政治課,新教材的改革給我帶來很大挑戰,同時感到新教材不但是教學內容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教師思維的改變。是我更加認識到思品教學意義的重大。正如有些老師所説:“現在思品教學面臨的.矛盾就是知行脱節。”老師千百次説教,但仍有學生出現不理想的行為。怎樣改變這種現象呢?其實就是要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驗、明理,形成行為,養成習慣。因此,在課堂中我問大膽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室外去參觀校園,還設計了小組手抄報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加深體驗,提高認識,引導學生行為。我想通過這些活動,對學生體會,學會團結協作是有效果的,讓我真切體會到“體驗教學模式”在思品課的教學中是很有實效的。

4、在這半學期課的教學中,我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如何在課堂中迅速組織出精煉的語言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交流學習;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如何有效的激勵學生使他們表現出更大的主動性和熱情,是我應進一步探索的課題。<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0

1、要讓思品課成為學生們所關心的一門課。

上課的內容要與學生的生活密切關聯,使生活成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空洞説教。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橋樑。發揮時間上的近距離效應。理論聯繫實際是思想品德課的最大特點,當今世界的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裏,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於目標的有效達成。空間上舍遠求近。由於思想品德課教材選的例子都是些“常識性”的例子,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因此我們不妨舉一些身邊的例子。思想上避虛求實。信息時代的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開放社會裏的各種社會現象,如問題,拜金主義,分配不公等問題盡收眼底。學生希望老師給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師講大話、空話、套話。課堂上就要允許學生暴露真實的思想。先讓學生説出陰暗的一面(佔了小便宜,產生危害);再讓學生例舉光明的一面(老實人吃虧是暫時的,社會上誠實的人是主流)。在這種真實的心靈撞擊中樹立正確的觀念,激起學生對弄虛作假的憎惡。

2、應將思想品德教學與生活的隨機教育相結合。

思想品德課,有系統性知識教學是不夠的,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生活事件隨時發生,因此,教師要注意把握時機,抓住教育的切入點、結合點,針對學生的思想和具體表現找準時機,然後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地滲透,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課“迴歸生活”,立足於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思想;立足於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聯繫,促進知情意行統一的整體性思想;立足於學生社會活動的實踐性思想的合理教學思路。是力求教學目標、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符合學生的生活邏輯,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基礎上的,根據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內在規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的開放性教學。這種教學思路既為廣大教師所認可,又為全體學生所接受。讓思想品德課真正成為一切學生喜歡的、真實有效的生活課程。

3.教師應該要有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

能敏鋭地捕捉思想教育信息,創造性地生成活動主題。新課程提倡教師要有選擇地運用教材,不但可以對教材進行篩選、調整和重組,而且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間,教師要進行有地區特色,有針對性的補充。本節課,我從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從學生關心的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提煉教育活動主題。這種主題由於是學生耳聞目睹的,或自己體驗的、感悟的,學生感到親切,覺得有話可説。因此,課堂上學生討論起來也顯得遊刃有餘,發表看法也是條條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見,課堂的上學生提得為什麼也特別多,氣氛也特別濃,連平時最不愛講話的學生此刻也按捺不住地舉手發言。這節課學生在輕鬆、自主、交流中學習,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的同時,品德與行為的收穫也是可想而知的。道德存在與兒童的生活之中。教師平時要注意捕捉教育信息,對課程進行大膽補充。捕捉教育信息,教師一方面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繫學生的實際,多瞭解學生的興趣、行為和困惑;另一方面要留意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引入課堂,讓學生去判斷,去討論,懂得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現象值得發揚,哪些現象要批評,及時地進行教育,形成正確的品德行為與習慣。我想只有對學生補充進這樣的資源,思想品德課程才會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1

當前國中思想品德科目試題實行開卷考試。這一考試模式的改革必然與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發生衝突。但是,它的實施對於促進思想政治課堂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活躍課堂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進行開卷考試,這是教育體現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要求,強化對考生素質能力的考核,培養考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對廣大政治教師來説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為適應開卷考試的“指揮棒”,培養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人才,思想政治課教學就應突破傳統知識教育的束縛,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重新構築全新的教學理念。作為政治老師,必須對開卷考試後產生的新情況作出判斷和分析,以便得出對應辦法。

開卷考試最大的變化就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東西少了,學生就要適應這種考試模式,調整學習方法。首先該記的內容還是要記,沒有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一定程度的記憶,沒有知識的積累,運用時就難以得心應手。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紮實的知識基礎是所必需的。由於新會考強調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因此,滿足於課本知識的'講解顯然是不夠的,應該對教材內容結構作大膽調整,不拘泥於對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能力型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思維。因此,教師在複習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變“灌”為“導”。即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複習課上得生動與否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的熱情、複習的效果。因此,採取多種形式上活複習課是非常必需的。例如,進行小組複習競賽、讓學生來上提問其他人答疑等,都是一些有效的形式。

第二,指導學生把知識歸類、比較,從而理清知識脈絡,更好把握教材。例如,第七年級第七單元八年級第八單元和九年級第六課都是在講法律方面的內容,可以就某些案例一起復習;注重學生的理解和運用,尤其是探究型學習,已經成為這幾年的熱點問題,它側重於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查;等等…

第三,抓住熱點,釋疑難點,理論聯繫實際。即引導學生關心時政熱點,關心天下大事,把課堂內容與時政熱點相結合,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我採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導學生閲讀各類書刊、雜誌,並做好摘記;二是讓學生多收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和《社會寫真》等節目;三是開展社會小調查,撰寫實踐報告,進行班內評比。這樣,思想品德課教學逐步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第四、突破傳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經指出:“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裏擴大知識和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幹一點他們高興乾的事情。”陶行知先生關於“五大解放”的思想對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改革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目前,廣大政治課教師仍以傳授課本知識為己任,把政治課學習應有的廣闊空間侷限在課堂之內。因而教師要敢於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政治”的觀念,不僅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政治課外書籍,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搞好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好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最後,在複習教學中還必須重視學習實用性,對學生進行定量的訓練是必要的,但切忌以題海戰術反覆做題,檢查的內容要注重靈活性和創造性,而且要講求質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2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國中二年級政治課。在與學生教學相長中,既有許多收穫,又有許多的感悟。教師的工作時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國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老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思想政治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為此淺談點滴體會。

一、政治老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老師素質,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如下幾點:

1、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曾聽學生説過:“老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沒興趣,我喜歡你上課,我才對思品課產生興趣”。我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還是雜誌,電視新聞,心理訪談等。常與學生及社會上不同層次的人交往,在教學中加以運用。豐富課堂教學,加之我本人的經歷豐富,常以我自身的經歷説給學生聽,才有如此效果。

2、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吾日三省吾身”我儘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還是能做到。特別注意學生的言行,説話較為恢諧,學生不反感,有時就是一個眼神,學生都很在意。幾乎每上一節課,只要有不如意時,會多寫一點,如果覺得這節課有興奮點也記下。

3、老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有的老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學生的權利,認為自己為學生好,而學生的權利微不足道。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隨便把學生的副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難免學生厭倦、反感。有一次上九年級的課時,因現在會考只作為績效考核,學生不太在乎,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覺得聽這課沒興趣,便抄寫英語筆記,當時我特生氣,將她的筆記本當着同學的面撕成兩半,頓時,教室很安靜,因為我一般情況是不會生氣的。繼續將內容上完,課後與學生談話瞭解她的想法,我給她道歉,“我不應該撕筆記本,畢竟你花了那麼多心血”。學生也承認了她的錯,後來我上課時,當着全班的面給學生道歉,有學生不理解,我解釋教師也有犯錯誤時。就這樣我迎得了學生的信任,於是學生有什麼心理話都與我説。請我為她們出主意。我尊重了學生,學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課的學生,還是沒上課的學生對我都很親近。我在學校哪怕在累,只要與學生相處,煩惱就沒有了,學生只要看我臉色不好,都會説,教師別太累着了,多休息,保重身體。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國中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社會主義建設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測”是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讀”是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的基礎。老師要指導學生讀,提高讀的質量。結合實際把握好重難點,提出讀的提綱。同時要精讀,讀懂,掌握基礎知識;“議”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互相學習,自我教育的過程,老師要把握好主題,明確議題,開拓思維,適時引導,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有效地培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講”是老師對關鍵問題的點撥。老師對重點知識給予精講,及時對學生糾偏,解疑。“練”是知識鞏固、培養能力的重要環節。“測”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測試,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在課堂上將所學知識及時鞏固,對教學及時反饋,及時補缺。使學生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形成知識樹。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應根據不同課題,結合學生實際,採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總之,要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

反思帶來的快樂我感受頗深,如今嚐到了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這就是新型師生關係要求做到的,儘管做得還不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3

經過了八年級一年的教學,在此就如何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如何讓思想品德迴歸生活世界中的幾點個人看法進行總結。

在思想教育中,;我認為迴歸生活世界,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必須把知識與具體的實踐相結合,做到德行合一,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品想品德教育中很多教師總是圍繞着教學目的,學生也根據教師的需求説些教師想聽的“空話”、“違心話”,不少學生因此形成了“雙重人格”:他們掌握了道德的有關知識,卻做出某些不道德的行為。學校德育缺少學生的需求。缺少讓學生真正感動的活動,這種德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此,着眼於學生的“生活世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讓品德培養迴歸學生生活,迴歸真實世界,讓德育散發出生活的馨香是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的重要舉措:

1、用自己的經歷與學生情感上實現互動,從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更好地學以致用。“生活德育”伴隨着學生的生活,是充滿教育情境的實踐着的.德育,在教師的價值引導下,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經歷,得到積極性的啟發和暗示,在感悟中發展德性素質。

2、 “生活德育”着眼於學生的生活情境,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因而用情感打動人心,這也是迴歸生活世界在德育中的一個重要的作用。重視發揮情感的感染性、彌散性、激勵性和動力性功能,重視培養學生的敬畏感和幸福感,包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等情感。如學校開展的學校校歌比賽等;學校舉行集會,讓學生領獎展示;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總之“生活德育”特別重視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我道德判斷能力、道德選擇能力、道德控制能力的培養。如網絡的開放性、隱蔽性和無約束性在某些方面可能引起學生道德失範、人格分裂的社會現實,學校收集一些“血的教訓”的相關視頻,利用班會課、思品課,讓學生對產生這一社會問題的原因進行探究,建構明辨是非的能力。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4

今年,我擔任了三、四、五年級的《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剛剛接觸,沒啥經驗。鑑於這些現象,我除了向老教師請教經驗外,自己認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深刻認識到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指出那些不文明行為》一課中,我因勢利導,除了找出圖中的錯誤做法外,還反思自己的行為有沒有不文明的時候,從而分清是非,有利於今後規範自己。這樣不但學會了觀察事物,鍛鍊了表達能力,又進了文明禮貌教育,同時又培養了交流與合作意識,課堂氛圍較活躍。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在講到《中國地圖》一課時,通過對地圖認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地大物博,藴藏着豐富的礦藏,有待於學生們去開發資源,振興中華。

在講到《可愛的家鄉人》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家鄉人的可愛,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誇誇家鄉人。瞭解家鄉優秀人物作出的貢獻,激發對家鄉人由衷的敬佩和熱愛之情。讓學生準備歌曲《誰不説俺家鄉好》,上課時一起體會歌曲的意境,然後讓學生説説對家鄉的理解,以及對家鄉的印象。再説説家鄉的一些情況,特產、方言、並用不同的方式誇誇家鄉人以及簡單瞭解家鄉傑出人物作出的貢獻,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真正理解了“家鄉哺育了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鄉,感受自己的家鄉人,體會了家鄉人的可愛,激發對家鄉人的敬佩和熱愛之情。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清楚看到:一切剛剛開始,今後的路還很長,現在的教師難當了。要想教好學生就要做到:

1、傾聽學生説,做學生的知音。

2、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做,獨立思考、獨立説話,教師相機誘導發現,凡是學生能做的不要包辦代替。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教學上掌握好“度”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6、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對學生的“人格行為”不要過分要求。

總之,教育學生就要從正面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師要愛學生,用心去愛,用行動去愛,對於學生所犯錯誤,不能只批評不教育,要寬容善待,並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學基本功要過硬,教學業務能力要強,教學水平要高。課堂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具備良好的師德。這樣你就能撐起一藍天,用你的道德行為感染學生,學生就會愛戴你,家長就會信任你,你的教學改革就會成功。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5

本學期我負責八年級201、203、205、206、211班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謙虛謹慎,嚴謹治學,勤學上進,為搞好思想品德教研教學工作堅持不懈地努力。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全面反思和總結。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教學常規工作:認真鑽研教材、課程標準。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認真細緻的批發學生作業,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教學效果較好。虛心學習,多聽課,鑽研教材,豐富自身專業理論。認真及時寫好計劃,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成果達到預期目標。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瀏覽百科,攝取與政治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展信息,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説服力。

3、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優化課堂教學。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採用討論、閲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優化。鼓勵優生積極靈活學習同時輔助差生。做好個別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課餘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4、嚴於律己,教書育人:立足本職工作,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言傳身教,平等對待愛護學生。工作認真細緻負責,教育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學習政治科,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5、立足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要求學生不但要認真聽教師講課,還要認真聽同學發言,在聽中想、聽中記,以想促聽,以聽助記。指導學生認真閲讀教材,看板書、投影,這些手段展示出一節課的重點、難點。學生只要認真觀看就會一目瞭然。指導學生閲讀教科書時,必須拿筆,或圈或點或畫或批註、記錄課堂上重要的知識要點。即議論、討論、爭論,這是思維中最活躍的因素。我們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大膽提問,討論爭論。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都可以質疑、爭論,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系統。每課結束我要求學生按我掌握的觀點,

我懂得的道理,我還存在的疑問的思路進行總結,達到知行的統一。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培養學生善於總結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獲得了明顯的學習效果。

6、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為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我堅持經常翻閲相關書籍、上網查詢大量的資料,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還爭取機會多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

二、教研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學科的侷限性,致使與學生交流不多,認識學生有限,對學生關注不夠,影響了師生關係。

2、作業單一,本學期我在培養學生自學、複習總結方面能力增強了,但卻忽視了學生專業術語和答題技巧方面的訓練。

3、在作業批改方面,我在大面積鼓勵學生的同時,對特優生的培養忽視了,同時也弱化了學生在學習中、作業中暴露的問題。

4、對於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沒有深入進行分析,因而教研力度不夠。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將教研與教學結合起來,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搞教研,把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最終目標,真正做到以教研指導教學,以教學促進教研。

2、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提倡交流形式多樣化,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真正做到師生關係和諧,人人樂學、愛學。

3、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出問題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學以致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深入鑽研教材,在備課上下功夫,課前準備得越細,課堂教學就越自如,學生就越容易學懂,課堂效率就越高。

當然,除了這些我還有一些關於自己的想法:

1、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在課堂上,學生可能會問你一些專業知識,如果我們對專業知識都不能準確的掌握,試問,你以何來服學生?不僅如此,在平時和學生的接觸中,學生還可能會問你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如果處理的不好,學生會認為你這個老師肚子里根本就沒有“墨水”,那麼,他也就不會甘心受你的“擺佈”。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在課後,學生問我,“老師,一般説來,蚊子在一米開外飛行我們就可以聽見,但為什麼我在廁所的時候,蚊子都離我很近了,但是我卻聽不見它的飛行聲音?”,“次聲波對我們有什麼危害?”等問題,雖然這些問題並不屬於思想品德課的範疇,但它卻反映出一個老師理論知識的功底,如果你不能作出一個能夠讓學生信服的回答,以後學生會怎麼看你?

2、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每上一節課後,我都對自己本節課的教學寫上那麼一兩句,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個人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有所收穫。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大家都知道,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學生的心中留下痕跡,我們可能就是學生的嚮導。因此,老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老師做到這樣幾個方面:

(1)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

(2)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在開學的第一節課上,我都會對學生提一些要求,讓他們嚴格遵守。要是老師自己制定的制度,自己都不去遵照執行,學生會服嗎?比如説,老實説上課要有時間觀念,不許遲到,而自己卻經常遲到的話,學生還會聽你的嗎?

4、老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有的老師總是想讓所有的`學生都尊重自己,但是,自己卻隨意的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甚至當着其他學生的面辱罵學生,將心比心,學生能對你產生好感嗎?他們甚至不知道,你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先尊重別人。又或者有的老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着想”,常常因此而忽略學生的權利,認為自己為學生好,而學生的權利微不足道。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難免學生會對你產生厭倦和反感。要想營造一種温馨和諧的學習氛圍,就需要老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也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更好的收穫知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教有法,但無定法。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探索教學規律,改進教法,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把教學作為一種創造性的藝術性的勞動,堅持不懈地去摸索和總結,我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對於一個新教師而言,教學的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過程,要想真正贏得學生的讚許,你需要付出更多。古語有云:“教學有法,學無定法,而貴在得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做得並不是很好,但是我相信,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我會做得更好!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6

本學年我擔任九年級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一個教師,要到達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教學中,我對思想品德教學也有了一些自我的認識。

(一)發揮個人優勢,分工協作。

在開學初我與馬老師兩個人在一齊協商,就制定了詳細的複習計劃,穩步推進,做到有的放矢,並且分工協作構成合力,充分發揮個人優勢。在這個方面馬老師貢獻更大一些,因為馬老師她歷經九年級畢業班比較多,積累的材料會更多,經驗也更豐富,而我就需要多學習,多借鑑。

(二)進行感情投資,調動學習積極性。

這一屆的學生是我從七年級年帶上來的,所以不管哪個班的學生能夠説都有必須的感情基礎。這對我來説就應是一種優勢。因為我們都明白,到了最後的階段,有些同學個性是後進生是讀感情書的。舉個例子,我們年段有一對很公開的情侶,兩個同學是同班,男同學就對女同學説:我們班主任的.那一科必須要讀好,其它科能夠隨便一點。所以説跟他的感情好,誰就佔優勢個性是到了九年級下學期,各科的作業都十分多,同學先做哪一科,那真的跟着感情走。可能是我的性格的原因,這些學生跟我的感情都還挺好,有些同學其它科不愛上,會來找我聊天,幫我做事,這些同學做起政治作業來也個性的用心。

(三)狠抓落實,獎罰分明。

在落實這一方面,很多老師是比較困惑的,個性是我們這種技能科,沒有優勢。但我發現會獎罰結合的方法還是挺管用的。三年的時光,學生對我的性格還是比較瞭解的,我説出去的話必須會執行的,學生沒完成作業,我會罰他們抄課文的,而且有點“狠”。而做得好的同學可能得到獎勵,可能是一本本子,個性是到了最後,作業完成得好的同學,非選取題能夠註明第幾頁第幾段就行,這對學生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四)加強後進生輔導,做好最後的衝刺。

在質檢過後,個性是在會考前這一階段,在考試方向比較明朗的時候,我們要進行必須的分層教學,下午第四節,對個別後進生有專門的輔導。雖然説政治課相對於其他科目的時光是比較少的,但我們的效率及落實還是比較好的,我們能夠把這些學生用過的練習重新組合,讓學生反覆的練習,每次就一張,做完了讓我檢查,因為這些對他們來説還是比較容易的,所以他們做起來還是快的,而且為了避免返工,他們也會提早去看,很多同學早早的就會來問,這天做哪方面的練習,提早去準備。

然而我總覺得有幾個方面還做得不好:如我們偏重於中上等生的輔導,有一點忽略了優等生的引導,結果有個別優等生在月考中的成績不是個性理想;對於題目偏重於非選取題的輔導,而忽略了選取題的加強,結果選取題沒能發揮優勢;等。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7

在七年級思品課教學中,我思考了很多,感觸也很多。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效果不錯。

首先,中學是生活的轉折點,他們頭腦中會產生各種想法,有新奇的,有高興的,有自豪的,也有害怕的,甚至帶有許多疑問。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學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多媒體以及課本中的圖片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温暖,集體生活的和諧友愛。從少年抽象思維不發達的特點出發,並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把道理寓於活動和感性的認識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淺出。

其次,自主學習,事半功倍

“自主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對中學生而言,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一要在上課前預習文本,劃出知識點,找出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這一過程十分關鍵,因為教師面向的是全體學生,而學生又是一個個個體,每一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可以明確自己的薄弱環節,從而課上集中精力解決疑難問題;二是要在課堂上,對自主學習和教師講授中遇到的問題,要自覺主動提出,將問題當堂解決,不留死角;三是要在上課後,教師要在學生明確本節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留置時間、空間,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四要在解決所有疑難後,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有必要對教師傳授的知識和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比較思考,找出自己認識上、知識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糾偏補錯,及時複習,融會貫通。

然後,合作探究,拓展昇華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進行明確的分工,並在過程中相互幫助的一種學習組織形式。課前,根據班級學生數以及學生學習情況,給學生進行分組,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討論。再就是制定一個小組學習目標,通過合作學習活動對小組總體表現進行評價。然後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

“探究學習”是從學習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題目,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學習過程除了被動接受知識外,還存在大量的發現與探究等認識活動。新課程要求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單一的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要倡導探究式學習。

總之,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要讓學生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適度的探究。採用合作的學習方式時,注意合作的必要性,合作的有效性,合作的組織性,合作的科學性。運用探究性學習方式,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吸引學生研究學習、生活中的有價值的問題,闡述意義價值,尋找形成原因,探究解決辦法,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8

如何掌握高效率的教學方法是關係到老師能否向學生最直接地傳授課程知識的關鍵。多年來,我在從事國中思想品德教學中一直反思過去,有許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對學生進行德育,塑造其美好心靈的課程,特別是在國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要教育、啟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老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思想政治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和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更好地完成這些任務,我覺得應從以下方面做起:

一、先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1.認真鑽研教材,增加知識儲備。實施道德和素質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想讓課堂教學吸引學生,我們首先要吃透教材,這是對教師最起碼的職業要求。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對教材懵懵懂懂,那麼

課堂教學肯定也是語焉不詳,甚至不知所云,對於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自然也難以駕馭,學生自然就難以學到知識。

2.注意加強學習,增加知識儲備。所謂“學為人師”,不“學”何以為“師”。對於所教知識涵蓋了心理學、法學、政治學等的國中政治教師而言,各種日常的學習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我們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隨着深化改革的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作為政治老師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老師也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使教學生動風趣、遊刃有餘,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育調動學生求知的慾望。我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還是雜誌,電視新聞,心理訪談等,還經常與學生及社會上不同層次的人交往,並在教學中加以運用。在課堂上,我常穿插一些個人經歷和經驗,並以此為例子結合課程知識講給學生聽,從而更好地調動大家的聽課主動性,提高其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

3.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應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正所謂正人先正已,老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學會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這樣的話,我們才能更好地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才能做到既是師長,又是朋友,從而使其能更好地學習政治專業基礎知識和各種實踐技能。相信通過以上的方法,我們能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和修養,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合格的老師。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的高效率教學打下堅實基礎,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思想政治,對其進行道德教育。

二、努力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於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而每一學年的第一堂課能否吸引學生,是能否激起學生對自己所學課程產生興趣的前提。因為對第一堂課學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這一特殊心理精心設計導言課,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講課“有味”,學科的內容“有意思”,就會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慾,這對以後的`教學無疑會有幫助。例如七年級《政治》課,可以從《政治》這個書名入手。上課一開始,教師不要急於講課本內容,而可以先讓學生講講在假期裏的所見所聞,講講我們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有哪些重大新聞、重大事件發生,對身邊所發生的事情的想法。

同時,作為老師,我們還可以通過提問來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這樣的話,學生就會產生急於翻閲課本、學習知識的心理,第一堂課就體會到小小的課堂講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政治課不單純是圈圈重難點,背背知識點,而是一門緊密聯繫實際的課程,從而使學生對政治課產生學習興趣。

三、採用多種教學形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在簡單重複的對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會遲鈍起來,難以產生心理反應;而新穎奇特的對象則會使人腦神經系統興奮,激發強烈的注意力。因而老師在課堂中教學形式要多樣化,不能給學生“老一套”古板單一的感覺,否則就會削弱學生的注意力,甚至產生厭煩情緒,久而久之,原有的興趣也會喪失殆盡。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課的類型既有講授課,也有討論課、練習課、自學課,教學手段可採用錄音、投影、掛圖等多種輔助手段,努力創設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學生覺得每堂課都有新鮮感,興趣自然也來了,睡覺、做其他作業的現象也消失了。因此,我們可以經常變換教學形式以滿足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從而促使其學習興趣與日俱增,進而大大促進其課堂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大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卻不為所動,反覺得自己單純是貯存教材內容的“容器”。這樣就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內心要求無法得到滿足,自然地失去了對所學課程的興趣。因而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我力爭每節課都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如在課堂開始前由學生進行時事政治講演,留出時間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參與問題的討論,舉行各種政治主題辯論賽等。這樣,課堂便不僅成了施展才華的競技場,也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

四、積極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理論聯繫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國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要根據課題的需要,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訪問,到農村調查採訪,通過到社會訪問調查,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着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請進來,是根據課題需要,請在社會主義實踐中做出貢獻,有代表性的人員到學校講課,作專題報告。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舉行時事演講,辯論賽、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政治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追求慾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素質教育效果。

多年的教學工作讓我感受頗深,也讓我學到了許多教育方式和技巧。在今後的教書生涯中,我將繼續努力,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19

思想品德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品教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品德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淺談幾點反思。

一、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自身素質,一是專業知識要紮實,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

1.堅持學習。隨着改革深化和社會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絕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才能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需要。知識是相關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豐富知識,才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豐富知識,跟上時代節拍。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努力使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有學生對我説過:“老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沒興趣,喜歡你上課,才對思品課產生興趣。”為了充電,要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還是雜誌、歷史、經濟、心理訪談等。

2.勇於反思。老師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還需勇於反思,敢於面對和改進自己的偏差、錯誤,才能不斷提高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課教學的好方法,有效推行素質教育。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

3.為人師表。正人先正已,老師必須以高尚師德為學生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老師做到:①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不成熟。②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

4.尊重學生。學生尊重老師天經地義,但老師也應尊重學生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有的老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着想”,認為自己是為學生好,常常忽略學生權利。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課間活動時間、隨便把學生活動課或課外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學生難免厭倦、反感。老師尊重了學生,學生才會尊重老師,這也許是作為教師比較幸福的事了。

5.保持快樂心態。只有老師輕鬆快樂教學,才能使學

生樂於接近老師、樂於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學生快樂情愫。當然,老師也是人,現實生活中,有種種煩惱和不如意,要保持快樂心態好難。但只要本着以學生為重,以教書育人為重,忘我工作,在面對學生時摒棄懊惱,調節情緒,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帶給學生。常到學生中間看看,關心學生痛癢,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關係一定融洽。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課堂環境,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形式多樣,應根據不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採用不同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無論採取何種方式,要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因此,每學完一節內容,只要與學生活有關,都要學生反省自己的行為,引導他們學着解決遇到的問題。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繫實際,也就是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思想品德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就是學到相關知識時,讓學生結合調查採訪,聯繫自身和同學實際,開闊學生視野,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然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寫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思想品德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激發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追求,有效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素質教育效果。

“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20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因為會考的壓力,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九年級的教學上。一個新教師,要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學習,儘快成長。不能因為自身的原因而影響學生,在學生的眼中你就是他的老師。那麼,一個多月的教學以及學習過程中,我對思想品德教學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

一.樹立以課本為綱的教學理念。

那就得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上一次市教育局的督導到學校來聽課指導,我覺得這種指導對教師的成長很重要。如果教師本身對知識都不能熟悉地掌握,又不知道怎樣講給學生,還談何教學效果呢?在以政治教材為綱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為學生創設一個廣泛的學習舞台。不管教學方法怎麼變化,沒有紮實的基礎是經不起考驗的,因此必須夯實基礎。每次上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的信念是決不打無準備的仗。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但往往課堂上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需要今後的繼續努力。在備課時要精心收集知識點,反覆精練,把最深入淺出的,最便於記憶理解的知識教給學生,同時多做習題,讓學生在實戰中得到鍛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提高。

二.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

學生是有思想的主體,學生接受知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作為新教師,我注意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然後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法是上好課的關鍵因素,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尤為重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我始終努力鑽研。

三.樹立以會考為方向的指導方針。

教學中,緊扣會考要求,提高學習效率,主抓課堂質量,強化訓練階段,在授新課課堂小結後加以練習,強化基礎知識。一階段後及時複習,串聯知識點,形成體系,使學生的知識成體系,既有利於記憶,又有利於知識框架的形成。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多用案例教學,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興趣,調整課堂氣氛,起到應有的作用,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針對學生缺少答題技巧、不會答題方法的問題,專門訓練學生的答題方法,講解答題模式,提高學生答題應試的能力。

四.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堅持多翻閲書籍、上網查詢大量的資料、請教有經驗的老師,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還爭取機會多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

新教師,問題比較多,很多東西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重要的是實踐水平的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自己不斷努力。多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中獲得進步,力求站穩講台,進而穩中求新,實中求精。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21

隨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應從培養適應21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把實施素質教育作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實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素質教育及德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對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良好的道德品德,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起着重要的指導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重視對國小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在低年級,結合生動具體的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輔導。低年級學生有強列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有着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對周圍的環境好奇、敏感、喜歡模仿,但明辨是非能力差,對某些事的判斷容易出現偏激,可能出現盲目模仿的現象,甚至做出一些讓人吃驚的事情,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危害。在教學中做好國小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滲透,引導,顯得至關重要。聯繫自己多年在國小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經驗中談幾點看法及感受。

一、把握住《思想品德》教材和心理素質教育的結合點

對國小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主要是幫助國小生認識自己、悦納自己,提高他們對國小生活的適應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開朗、向上、樂學、合羣、自信、自立、開拓、創新的健康人格。對於低年級國小生,根據他們生理特徵和認知能力,主要是要培養他們能夠適應步入國小後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樂於與同學、老師交往,克服孤僻、膽心理,能感受在班隊集體中共同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學會在與同學交往中友善相待,互相謙讓,在學習中樂學好學,克服粗心、馬虎,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素質教育的方法

1、發揮榜樣力量

從低年級國小生的心理因素分析,一般他們都十分崇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把英雄人物作為自己追求、模仿、學習的楷模。真正的英雄人物本身往往就是有健康、理想的人格,具有對國小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認識觀的重要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情感滲透。從一些小故事中讓他們

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自覺的受到感染,從而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根據課本中的內容聯繫實際,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蹟做感情方面的滲透,感悟人世間的真情。讓勤勞勇敢、善良正直、艱苦樸素、助人為樂、珍惜時間等一些優良品質,在他們頭腦中自然而然的形成,影響日常生活行動,成為行動的指南。從一些非常感人的家庭故事中,逐漸體會父母的辛苦,家庭生活的温暖。理解父母對子女的關愛,知道父母之愛是是人世間最純結、最無私的愛,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讓他們實實在在體會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裏,讓他們也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靈,心中充滿愛。這樣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承受搓折、歷經失敗後,也不會做出一些讓人易想不到的事,不會出現過激行為,保持良好的心態。因此在教學進程中,我們必須要善於開掘榜樣人物的心裏動態,激起學生的共鳴。

2、緊扣生活實踐

低年級國小生剛步入學校學習,開始完成各種學習任務,學習各種實踐技能,學習創新精神,成功使他能更加勤奮,不斷進取,增強自信性和自主力,而挫折會使他退縮、害怕困難,產生自卑,產生厭學及其它行為問題。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緊密聯繫學生的實踐活動,實施素質教育要靠全面推進,在思想品德課中加強心理素質教育,體現了把德、智、體、美等有機地統一在一個教育活動過程中,針對國小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強化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了國小生的全面發展和全體發展。

人的心理素質要在生活實踐中得到培養,如同國小的體魄要在鍛鍊中得到增強,文化素質要在實踐得到提高,道德素質要在道德行為中發展一樣,國小生的心理素質只有在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不斷磨礪,才能使他們成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低年級國小生,他們的`心理活動顯得純真、直率,有較強的開放性,他們的心理髮展有較大的可塑性,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心理素質處於形成和發展時期,所以更需要重視在生活實踐中訓練道德行為能力,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態。

在國小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把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對培養國小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很好的效果。注意觀察挖掘學生在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進行教育。從日常生活中感悟生活,從中受到教育。比如讓他們種幾棵小樹,栽幾株花,餵養一些小動物。這樣他們在植樹、種花、餵養小動物的過程中,不但培養了做事耐心、負責、有愛心的思想感情,而且還增長了很多有關動物、植物的知識,培養了一種興趣和愛好。可以進一步與周圍的生活環境相聯繫,聯繫中國的人口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以及氣侯變暖以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引起國小生對各方面問題的興趣,培養講衞生,保護環境,從而為保護環境自覺行動起來,做個“環保小衞士”。

3、優化課堂教學方式

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受到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呢?在教育方式上,更要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作為終極目標。擺正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思想品德課的綜合知識和國小生的親身體驗為載體,不斷地誘發國小生主動探索的動機,教師要根據國小生活潑好動的身體特點,比較好奇、喜歡探究的心理特點,充分考慮他們的學習心理需要,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環境,為每一位國小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足夠的思維和表現空間,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注意讓國小生以遊戲的方法體驗或表演自己的心理和行動。常讓國小生自編、自演一些生活小品、小故事,比如《小紅帽的故事》,《狼和狐狸的故事》等等。國小生在課下都很認真地準備,在課下自行組織練習、表演,從而,在表演中去領悟、體會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理。國小生們盡最大的能力模仿人物角色,體驗故事中人物複雜的心理特點,感悟豐富的思想感情。把自己喜、怒、哀、樂的思想感情融於故事中。因此我經常把一些喜聞樂見的小品、競猜、競賽、搶答、辯論等感興趣的話題拿到課堂上來。引導國小生課後繼續去進行探索、探討、交流有關信息。這樣既可以獲的多方面的知識,又培養了優秀的思想品德,使學生在生活中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從生活中受到思想感染,從而也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22

思想品德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思想品德教學又是充滿樂趣,總有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面我對國中政治教學作以下反思:

1、堅持聯想式教學:

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繫及橫向聯繫,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繫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裏盡情暢遊。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2、始終堅持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總方法,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要達到的目標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近幾年,在教學實踐中,我堅持深入鑽研教材,發掘教學內容中的啟發因素,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問題本身是學生未知的新問題,且能體現教學的重點內容;與學生的認識能力,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水平相適應,不過難也不過易,是他們跳一跳後方能摘到的“桃子”;問題的表述清楚明確,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把互相尊重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準。沒有情感的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科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強烈願望,因此課堂教學要增強趣味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經常給學生講一些前沿科學知識,並從學科與生活、社會的結合點,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對每一門學科始終充滿一種神祕感,保持其濃厚的學習興趣。

4、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把一些活的動態知識總結為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注重對知識點的記憶,而不讓學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探究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創設科學的探究活動。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形成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探究活動的難點是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惰性,拋棄“等”“靠”“畏”等不良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始終考慮怎樣幫助學生明確探究目的,激發探究動機,並努力創設濃厚的探究學習氛圍。

總之,教師儘可能聯繫實際開闢多維互動的課堂,多讓學生自由組合、自由發揮,少一些條條框框,讓不拘一格的教學模式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迸發出智慧的浪花,激盪創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歡欣,教師的勞動也就湧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23

一、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可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往往我們在知識與本事、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把很多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而忽略了知識目標,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貼合新課標的要求。的確,國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論性知識,而側重了學生的品德教育資料,但每框題都包涵着很重要的養成教育知識點。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應當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經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學科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都在進取地探索多種教學形式,其目的是為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我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夠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可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小品劇是學生十分喜歡的形式,可是我們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應當充分研究要到達什麼目的、學生能夠從中瞭解些什麼,避免出現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資料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我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可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甚至有些問題書中是能夠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會遠離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創造互動式課堂不能丟掉“秩序”和“規則”

新教育觀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不斷更新,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我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課堂確實活起來了,教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我的看法。可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説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我毫無關係。記得聽過一堂《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比較新穎的,一改過去課堂教學中的枯燥,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出來。可是,當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麼忙着整理自我的資料,要麼説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教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特定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於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説,他只是瞭解了本小組的研究資料,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説,在這一節課裏,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與教師們談到這一問題時,教師們很無奈,一方面,他們清楚在混亂的課堂裏很難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需要管理;可是又害怕因為管理而壓制學生的熱情。毫無疑問,沒有了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在這種情景下,我們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齊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我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開放的同時,更應當擁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新課程教學實施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我們的共識。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大多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十分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學生們敢於、樂於大膽地發表自我的見解,個性得到了張揚。可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裏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教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主角。例如,有這樣一節課,教師在課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把問題佈置給學生,課前由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上課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本小組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由於各小組準備充分,所以學生的熱情很高,也講得頭頭是道,可是受年齡、閲歷及知識水平的限制,有些問題説得不夠完整,有些觀點也有失偏頗,教師在小組總結時應當予以補充和糾正。可是在一節課裏教師只是在各小組間穿行,把權利從一個小組傳遞到另一個小組,就像一個置身於世外的旁觀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忙。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應當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供給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應當指導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我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嚮導。

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是簡單、被動地理解教師和教材供給的現成觀點與結論。對於我們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經過創新而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創新精神和創新本事是教師能否構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關鍵因素;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進行自主發現、探究和不斷創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