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校園1.11W

學習七年級的歷史內容,長期性地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多看,這樣記憶效果會更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

“和同為一家”

唐太宗推行平等、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族擁戴,被尊奉為各族的“天可汗”。

一、西域(新疆):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二、西南──吐蕃(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以遊牧為業,以農耕為生。

2、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

4、8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唐與吐蕃的關係日益密切。

對外友好往來

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

一、唐與日本的關係──遣唐使和鑑真東渡

1、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隋朝時已有日本遣隋使到來。從唐朝貞觀年間開始,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2、遣唐使回國後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還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都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3、鑑真東渡:唐玄宗時,鑑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他設計的唐招提寺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二、唐與天竺的關係──玄奘西遊

貞觀初年,高僧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並在那爛陀寺遊學,成為佛學大師。回國後以親身見聞寫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三、促使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因素:

①國家安定統一;②經濟文化繁榮;③對外開放政策;④對外交通發達。

  七年級歷史知識總結

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

⒈魏晉南北朝以來,全國經濟重心出現南移的趨勢。重心南移主要原因:北方長期戰亂,南方相對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帶來了豐富的勞動力、先進的農業工具和技術;隋唐時期的大統一,使南北經濟都得到發展;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等。

2、“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太湖流域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全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原因:南方地區自然條件好,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環境;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兩宋鼓勵對外貿易;勞動人民南遷,同時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

3、具體表現:

(1)農業①占城稻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水稻逐漸躍居糧食產量首位。②生產技術改進,農田水利發展,新型農具(秧馬)的使用。

(2)手工業①煤開採量居世界第一;②鐵、銅等金屬冶煉達到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③陶瓷製造業也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中國也因此被譽為“瓷之國”, 浙江哥窯燒製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緻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3)商業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②南宋時通行“會子”“關子”等紙幣;

(4)海外貿易:宋朝政府積極鼓勵海外貿易,在一些重要港口開設了專供外商居住的“蕃坊”,並設有“蕃市”“蕃學”。還先後在廣州、杭州等地設置市舶機構管理海外貿易。出現了泉州、廣州、杭州等港口(泉州是全國第一大港)。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1、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士人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相當部分官員來自科舉考試,宋朝規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學讀書,也可參加科舉考試;各級官員俸祿豐厚,生活十分優裕。原因:多數農民能夠維持温飽生活;雕版印刷的普及,書籍等文化用品逐漸在農村流行;城鎮大量湧現,南宋都城臨安等大都市人口超過百萬。

2、宋朝時,在士農工商四個階層中,社會地位發生了變化的是工、商。

3、宋代地主佔有大量田地,靠剝削佃户為生。大部分農民是擁有少量田產的自耕農和半自耕農,另一部分是租種他人土地的佃户。

4.宋政府將居住在城鎮的非農業户編定為坊郭户進行管理,依據擁有房屋等財產的多少分為十等,單獨管理。

5.宋代城市中出現固定的娛樂場所——瓦舍。瓦舍的出現,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豐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欣賞趣味。城市還風行“蹴鞠”遊戲,類似現在的足球。

6、宋代的三大節日是元旦、寒食、冬至。宋代統治階層包括皇室、官僚、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