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校園1.79W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1

1、學習方法固然重要,但只是輔助手段,與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還不如馬上開始行動,學習貴在持之以恆,大量時間的持續投入。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2、推遲滿足感,面對慾望,大多數人看法驚人地類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穫的話,那最好要馬上有收穫;如果沒有收穫的話,那最好要馬上有結果。所以不論工作與學習都要有耐心與專注力,切忌浮躁,要取得大的成績就不能急功近利。

3、瞭解學習進程,提高自學能力,完全靠自己學一樣東西,管它是什麼。並且一定要學好,學到比相當數量的人都好。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4、對考試改觀,消除對某些考試的偏見,並且熱愛考試,理解它是通行證是機會,而且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的,如打從心底裏憎恨考試,就會覺得考試是攔路虎,引起負面情緒,容易喪失鬥志與信心。

5、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清楚明瞭地表述那些你自以為了解的東西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容易。

6、警惕所謂的“成功學”,警惕“我是獨一無二的”自我安慰式的信條,留心成功者説的話。

7、打造人脈不如打造自己,友誼中的“公平交換”與“索取者”。

8、時間是這世界唯一對任何人都公平的資源。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每個人的每個小時都只有60分鐘,每個人的每分鐘都只有60秒,每人每天一共86400秒——大家都一樣,不管你是誰。感知時間,記錄時間。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2

看這本書算是經歷了三個階段:簡直是説出了我的某些不敢承認的行為模式——怎麼説的這般絕對,不贊同甚至有些討厭——其實説的很多還是很有道理的,需要平和的甄別、接受。其實這本書看到中間是有些反感的,可能是由於有些不願意碰的甚至有些透着腐爛氣息的晦暗創口揭露的太直白甚至有些刺傷,平靜下來再看一下,再回看自己沉下來細想想,很多事情不過是自己可笑的“自尊”或者説自負不願意去正視罷了。

其實非常喜歡書裏的一句話:相信我,你並不孤獨。大多數時候我都希望自己是獨特的,即使事獨。可是總會在自我質疑的時刻聽到“同道”的聲音,所以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有些心安。

在看到第二章——現實的時候,算是吸收到兩個事情:

1、雖然理智上知道速成是不現實的,但是潛意識裏速成這個想法其實在很多時候一直支配着我的心理和行為,而接受現實對我來説確實是難以接受的一件事情,不論是從心智還是行為模式上,這不是一時就可以完成的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好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接受這件事情或者驗證這個事情。但是“給自己多一些耐心,告訴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時間,我沒辦法一蹴而就”這件事情我想我可以慢慢嘗試一點一點做到。

2、換個思維,用交換的思維去前進可能在現階段會更適合我。或許是思維定式,或許是拖延症的藉口,我洗好收集資料越大越全越好,但是蒐集過的資料如果不是第一次就已經閲讀完畢以後就很難有讀完學完的那一天,而對於一直沒有蒐集到的資料哪怕是沒有那麼重要的資料會一直耿耿於懷,可能一路上早忘了初衷。其實很早之前就注意到這個事情,但是不敢深想也沒有足夠的勇氣或者決心改變這個事情。書中確實給了一個好的方法,我也準備慢慢嘗試,用行為去改變自己這個有些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拜託這個死循環的方法只有一個——給我什麼我就用好什麼,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能換的東西。

第三章——管理對我來説應該是對我實際行動最有幫助的一章,對於時間的估算、記錄和管理確實是我一直在關注的事情,也嘗試過書中記錄時間的方法,現在也在進行,但是總是會斷斷續續的,對於時間的記錄總會被各種事情打斷,是否是大腦在刻意迴避這個事情慢慢深究,但是這個記錄會持續下去,至少我也想客官的知道生活中的自己到底在幹嘛?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客觀的直視自己會很疼,但是對我來説確實非常重要。

關於時間的感知這方面,在這裏給自己立一個約定,從今天開始起,三個月之後再整理記錄一篇自己的時間記錄感知心得。

後幾章都過的很快,與其説學到很多道理不如説認同很多道理,但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我最欣賞的地方在於能夠去身體力行的實踐這些道理。而我還需要自身行為的很多改變才能體會到開啟新視界的妙處。所以還需要更多的體驗和積累,後幾章的道理對我來説才能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還有值得提的一點是,作者提到的26歲的頓悟我看到了其實很有同感,我也曾有這樣的經歷,或許頓悟的內容不同,但是頓悟那一瞬的豁然開朗我很明白也很懷念。國中那會兒特別厭學,成績也算是印證了我的厭學,差的我都不敢再回首,那時我最好的朋友告訴我:學習時間快樂的事情。你好好的想一想這句話,想明白了成績自然就上去了。最初聽到這句話我是很難理解的,甚至覺的很荒謬,可是我記在心裏。已經不記得當初思考這句話的心路歷程,可是我永遠記得八年級升九年級的那個暑假某一天再回想這句話當時那種撥雲見日的感覺,那種似狂喜又很平靜的感覺一直到現在都銘記在心。後來的成績也確實像坐在火箭上上升一樣,我沒法分清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改變,但是非常希望能夠再體驗一次這樣頓悟的感覺,至少對我來説會是一次真的心智轉變。潛心積累,靜靜等着這一天的到來吧。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3

上上週,偶然在簡書上看到一篇時間管理的文章,裏面分享了一本書叫《把時間當做朋友》。一看書名,以為又是什麼心靈雞湯類的成功學分享。

直到聽完一個書友分享這本書,才知道這是一本“另類的”工具書,是“韭菜理論”李笑來根據自己多年的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具有實踐作用的書,不僅不雞湯,甚至有點“喪”。

看完以後你會被現實打擊,更會認清現實。然後,如果你有強烈的意願改變,可以腳踏實地去做,去實踐那些方法,而不是沉浸在雞湯成功學的虛幻裏覺得自己能夠成為超人,成為那隻風口上飛起來的豬。

我們經常面臨的一個困境是:沒時間了!“沒時間了”,是“時間恐慌症”患者腦子裏唯一反覆閃現的一句話。因為所有的任務都有一個最後期限。而且,因為時間的不可逆性和永遠向前,這個最後期限會給人造成巨大的壓力。

巨大的壓力,極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綜合了一切矛盾:他們既勤奮又懶惰,既聰明又愚蠢,既勇敢有懦弱,既滿懷希望又分分秒秒面臨絕望,既充滿自信又隨時隨地體會自卑。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4

當一個人和一本適宜的書相遇,一定會碰撞出火花來,我想寫的東西,多數屬於這些火花的範疇。所以題目沒有叫讀書筆記,而叫讀書心得。當然,欣賞的原句我也會摘錄到這裏的。言歸正傳。

(一)我們的問題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不會用時間。

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的,我的,他的,一樣多。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整塊整塊的時間可以支配,之所以總是覺得不夠用,從表面上看是由於分神,“神”很容易分到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上,之後就隨着這些小事情擴散流失了。到頭來又告訴自己:“我沒時間了”。

“沒時間了”這個結果所造成的壓力比想象中大得多,它往往令我們忘記初衷,卻投身到浪費時間的不良境遇中...

“生活中明顯有另外一些人——儘管數量上並不佔優,在用另外一種狀態生活。他們從容,他們優雅,他們善於化解各種壓力,安靜地去做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並總能有所成就。他們甚至可以達到常人無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大腦是個好用的物件。我們是大腦的主人,並不是大腦本身。

無論是通過掙扎,不被大腦中的幻覺所控制的數學家約翰.納什,還是聞名遐邇、在納粹集中營裏受盡殘酷對待的維克多.弗蘭克。他們最終選擇了控制自己的大腦,而不是被自己的大腦所左右。一個人,即便他所擁有的一切一切都被剝奪,但只要一息尚存,他都能夠擁有最後的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心態的自由。

所以,即便在最最艱苦的外在環境裏,一個人都能夠選擇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做他能做的,想做的,從而走出禁錮,重獲身心的自由。

換言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而意識到自己思想的侷限性,才可能做出心的選擇。我們是大腦的主人,我們可以決定心的選擇。

(三)心智的成熟是很重要的事。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某件事情,(別管出於什麼原因,哪怕是意外、偶爾的)當你以違背自己一貫的方式去做的時候,意外的發生了轉變。做事情的過程令你覺得挑戰,結果令你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而促使這件事情發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卻是你之前欠缺不足的,通過這一次的經歷,你把它完整的補充了。

那麼,恭喜你,你的心智已經完成了一次開啟..心智一旦開啟,它將“上不封頂,下無保底”,之後,你的學習能力將會大幅增長,心智因此可能得到瘋狂的發展,甚至重建。這完全取決於你的意願和選擇。

在你面前將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需要強調的是,一個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識和經驗的總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因為無論是吸收知識還是總結經驗,都需要經過思考才能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都會多多少少產生變化,根據新的知識和經驗,或鞏固、或調整、或否定、或重建。看穿這一切,擺脱自己的侷限,需要心智的力量。”

(四)現實就是那麼的現實,沒有什麼可描述的。

比如説,速成絕無可能。做什麼都需要時間,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比如説,你想要什麼,偏偏就沒有什麼。

對於生活,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有什麼就先用好什麼,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能換的東西,出者存,困者亡。

比如説,完美永不存在。太追求完美的人容易脆弱,因為根本不現實。

比如説,未知永遠存在。每個人都不必太鑽牛角尖,反倒應該多學習“在未知中不斷前行。”

再比如説,現狀無法馬上擺脱。

務實比天分更重要。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面認真、努力,你的能力就會不停的積累。快樂是一種本事,熱愛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同時,付出自己的努力,做事情就能夠專注而心無旁騖,那麼你每時每刻都在進步。

(五)與時間做朋友。

接受現實,腳踏實地,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珍惜自己擁有的“不夠多”的資源,既不清心寡慾,也不沉迷幻想。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

這個時候,無需管理,你是時間的朋友,時間也是你的朋友。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5

陪孩子去圖書館看書時,偶爾一次機會看到了一本《把時間當作朋友》的書籍,當時為了打發時間,隨手翻看了一下,沒想到越來越放不下,後來使用朋友的借書卡把這本書借了出來,花了兩週,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

讀完這本書,感覺作者是個謙遜的人,他總是説自己智商平平,資歷平平,也沒啥懂的,就只是有點教書經驗,而我不這麼想,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無論智商高低,只要付出了努力就會得到一定的回報。

所以從今天起,首先要做的是擺正自己的心態,心理上要更加健康的發展,即使自信的時候自信,自卑的時候自卑,其實也沒什麼,有這些情緒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自以為覺得自己了不起,要儘量早,儘量多的努力,才是更適合的信條。

在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當自己不幸遇到痛苦時,要能控制情緒。例如轉移注意力,不斷告訴自己,此刻世界上還有比自己更痛苦的人,自己還不是最痛苦的一個,這樣自己就更能忍受痛苦,這也是人常説的心大吧。雖然有很多人都想要滿足自己的慾望,但如果可以延遲滿足感就會變得更有耐心,有耐心的人會更容易成功。

因為時間對於我們來説不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不像金錢,所以即使我們聽過無數遍時間就是金錢的説法,但事實上好難切實感受到這種時間的流逝或者説由於時間流逝而帶來的損失。

為了精確地感知時間,我們要記錄自己的時間花銷,製作自己的時間預算,並且定期審計時間開銷。但是絕不可以把每天的時間從早到晚排得密密麻麻,這樣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

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需要處理,我們必須排出時間來處理這些事情。同時,我們也是需要工作和學習以外的其它生活來放鬆,恢復,以便能做更多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勞逸結合。

在成功路上,最重要的是可以自學並且學會記筆記,會總結,而後再繼續出發。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效率,不要遲到,不要浪費時間去證明自己,不要自卑,不要做一些無用功或者帶給自己負面影響的事。人還是規律地生活比較好,有計劃地做事。計劃和自由從不矛盾,計劃得當才能使自由最大化。

最後,我們永遠都要提前準備,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越早着手準備越好,並且我們永遠要有耐心!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6

不管是嗷嗷待哺的嬰兒,還是行將就木的老者,時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説都是平等的,不論你急或是不急,它就在那裏,不快不慢。要想合理地利用時間,不虛度光陰,必須對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

書中強調了一個概念——心智。一個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項思維能力的總和,而時間管理就是一個“運用心智,獲得解放”的過程。人是沒辦法管理時間的,而時間也不聽任何人的管理,它只會自顧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時間”只不過是人們一廂情願而已。其實,真正要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自己。心智是靈魂,是思想,時間管理只是方法,雖然有時我們定了很多計劃,但執行力不強。

所以,把工作、生活、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做自己的朋友,與自己的內心無話不談,時間不是由長度這一維度描述的,還有深度、廣度、高度。事實上,沒有什麼要比發現、培養、呵護、調整自己的心智的力量更重要的事情了,一旦我們的心智出現了問題,我們就會因為錯誤的理解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而浪費的時間往往不僅無法估量,更可怕的是這種錯誤和浪費甚至可能根本無從知曉。總之,心智力量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對相同的境遇,做出不同的選擇,得到不同的結論,最後產生截然相反的結果。

其次,書中多次提到這樣一個詞——耐心,學習和工作都是乏味的,艱苦的,路程總是漫長的,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耐心就是敢於把時間投入到簡單、枯燥但是最終會意義非凡的重複當中去。耐心,是成功的核心素質,踏踏實實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相信自己離目標會更近一步。

就我個人而言,自己也有很多次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得更有效率,因為總是有如此多的事情在做······有時候興致勃勃地制定了一堆計劃,執行了不到一兩個星期又扔下來了。這些現象在作者的案例中都有清楚地展現。“相信我,你並不孤獨”在文中多次出現,大概最能安慰人了,當我們驚詫地發現自己很多奇怪的可羞的心理習慣和弱點在書中被清楚地表明,不免有豁然開朗之感,書中關於懶惰的分析多少都説中你我的軟肋,我們要克服這些困難,還需付出心智的成長和努力。

過去已經過去,無法更改,未來卻可以更改——通過改變我們今天的起始條件,當我們真正運用心智的力量認真而又正確的反思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尷尬時,最終,我們會發現其中的大多數肯定是我們過去曾經做錯過什麼,或有意,或無意。那麼,為了將來的正確,我們今天就要做到儘量不出錯。

今天任何一個小錯誤,都有可能在將來被無窮地放大。這樣的認知,幾乎會改變我們的一切。生活就是選擇,而所謂的選擇,只不過是一個人所擁有的觀念對之衡量後的結果,一個人所擁有的觀念,説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終體現,開啟自己的.心智,就等於重生。如若重生,就可以恰當運用心智與時間作朋友,與它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沒有人能夠阻擋你開啟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個人的心智開啟,竟然只需要一個掙扎的念頭而已,但僅這一個念頭卻又是天下最困難的事情之一。但還是掙扎一下吧,因為無論如何,我們早晚要為自己的過去買單,逃不掉的。

讀過《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後,真的是受益匪淺,很多困惑了很久的東西,突然之間感覺開朗了!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7

花了將近三個下午的時間把《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看完了。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我感覺時間流逝的太快,一旦沒有完成自己一天的計劃,就會處於焦慮的狀態中,有自責,更有一種深深地無力感,感覺時間就像沙子一樣,越想把握住,從指縫中流走的就越多。想看看大神李笑來是如何對待時間的。

“既然管理時間是不可能的,那麼解決方法就只能是:想盡一切辦法真正瞭解自己,真正瞭解時間,精確感知時間,而後再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為與時間“合拍””。按我的話説就是——“與時間做朋友”。 ——李笑來

02、每當我學習的時候,我都會在思考,怎麼學才是最有效率的,甚至很多次我都在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總是覺得自己的學習效率不高,別人總是“事倍功半”而我卻是“事半功倍”。在這本書中,寫道:“學習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行為。”比起學習效率來説,保持一種開闊的學習心態是很重要的。要知道有很多人是拒絕學習的。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思考。而正確的思考,才是獲取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的主要手段。學會如何去思考,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學習,從宏觀上來看待學習這個問題了。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的,你首先要確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根據自己的選擇,去做自己所選的事情,適當地放棄一些。

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學習了卻沒有效果,其實只是積累的不夠多而已。就像李笑來説的:“人們往往太在意短期利益了,一旦沒有看到短期利益就會放棄。”要相信積累的力量,積累和複利一樣,雖然每天進步一點點,但一段時間後,產生的效益將是巨大的。常言道:“習慣決定命運”説的就是這個道理。積累如此重要,越要醒悟越好。書中寫道好多有名的人學英語的例子,比如,鍾道隆先生,以“逆向法”著稱。據説他從45歲開始學習英語,一年後成為高級翻譯。鍾道隆先生很坦誠地説:“為了學會英語,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堅持聽寫A4的紙20頁,不達目的不罷休,3年寫了一櫃子的聽着記錄,用去了圓珠筆芯一把,聽壞了電子管收音機9部,半導體收錄機3部,單放機4部,翻壞詞典2本”看看他學習英語的方法,自己太汗顏了,就從這個月1號起,開始和朋友每天都去圖書館學習英語,我們還開玩笑説,要是剛開學這樣學英語,我們估計英語都可以考600多分了。方法固然重要,但比起“用功”來説,方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與其不停地尋找“更好的方法”,還不如馬上行動。我一直都記得那句話“勤奮也是一種天分。”

03、書中還説道“人脈”,這個我們平時生活中總能聽到的詞語。好像誰的人脈廣就意味着人的能力特別強。其實想想我們生活中的朋友關係,要是給朋友關係下個定義,我覺得是:有共同價值觀,可以最大程度地交換最大利益地一種關係。朋友之間不就是這樣嗎,互相幫忙,其實就是在互相交換,只是交換的思想大於蘋果。這樣就可以達到互利的原則。人人都不傻,大家在尋找朋友的時候,都是因為看到了朋友身上的閃光點。書中寫道:“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自己能夠改變的事情,暫時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專心打造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自己的人脈。”李笑來在最後給了兩條建議:

1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學習並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為一個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2學會獨善其身,以不給他們製造麻煩為美德,用自己的獨立贏得尊重。

04、自從上了研究生,學習了語言學之後,我就更加懂得了語言的魅力,它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更是體現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維方式。書中寫道,有些“思維訓練”其實只是需要更改語言的習慣,比如:XX是一回事,而XX是另一回事,也許還有另一種可能性(解釋)

這些句式看起來簡單,卻往往能帶來不同凡響的思考結果。這可能也是語言的魅力吧,語言改變思維,思維改變行動。不要小看簡單的一句話。

這讓我想到了羅胖在知識就是力量節目主持人説到,與別人聊天過程中,特別是與異性相處中,多使用:“yes……and”這樣就可以打開話題,我想這也是同一個道理吧。

最近忙裏偷閒,看了電影《大魚海棠》,很感動,特別想分享電影中的一段台詞,作為這篇文章的結束。

生是一場旅行,我們等了多少個輪迴,才有機會去享受這一次的旅程。這短暫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是的,不妨大膽一些,很多事情我都不瞭解,很多問題也沒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給我們生命,一定是為了讓我們創造奇蹟的。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8

“相信我,你並不孤獨,”文中如是説。

孤獨感隨着時間在生命中堆積而與日俱增,但是我們真的孤獨嗎?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孤獨只是我們沒有學會如何跟自己進行和諧相處的一種感觸反應罷了。而且,孤獨在一個人的時間裏面佔據很多比重,這種情況下,時間就已經不是朋友,而是敵人。

似乎我們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覺得自己一直被時間追着跑,而且是被追得死去活來。近一年多來,自己的這種感覺體味的淋漓盡致,時間長了,自己便成了時間的奴隸,不知自己從何處來,卻又要歸於何處。在時間的長河裏面,我迷了路,遊蕩着。竭盡全力想把時間當作朋友,可它很蔑視的不屑與我為伍。但是生命總是會在平淡中給人以微微提醒,以便告訴我們生活還是存在希望的。

偶然的機會,偶然的邂逅,翻閲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作者,李笑來。這本書首先沒有從大道理上告訴應該怎樣的去壓縮時間,沒有像中學老師一樣像唸經般的告訴“時間就是海綿裏的水,只要用力去擠,總是會有的”,更沒有像某些書籍説只要按照所羅列的內容一項項做好,便會擁有大把大把的時間。而它,是這樣説的:

“承認了吧,你對時間的流失無能為力。”樸實的話語,卻告訴我們必須面對這像手中沙一樣流逝的時間,無可奈何,無計可施。改變的前提,是先要承認及正確的面對問題,興許只有這樣才能讓生活做出一點改變。

“共有的弱點:懶惰。”這個觀點跟我的思想很相稱,我從來不認為人的本性是“真善美”。懶惰、貪婪、慾望等等,這些才是構成人本性的東西,而活着便是為了修行,在時間與自我努力的過程中,一點點的趨向完美。

“長期來看,我們都是要死的。”精闢犀利的文字,時間給與我們的,也會在呼吸停止的那一刻被統統收回。有點嚴肅,有點莊重,有點讓原本多彩的世界變得黑白的感覺。不知道你看完有沒有,反正我有這種感覺。

摘錄這三句並進行了一定的自我點評,是因為這三句話告訴了,我應該好好面對我所存在的這個客觀世界。看到光明的時候也應該看到它背後的黑暗。也正是可以正視了對時間的流逝無能為力,人的本性就是貪婪及我們終將會死去這幾個事實後,才能做出一些決策,改變一些。文中繼而有陳述了以下幾句話:

“一切靠積累,一切都可以提前準備,越早醒悟越好。”對的,所有的別人眼中看到的你的一切,都是由你的時間堆砌而成,你怎樣運用時間,時間就會把你洗滌成為怎樣的人。我把醒悟理解成,對自己短暫的生命開始負責,是願意用這一生為社會、為自己做一些事情,還願意面對時光等待多年以後的垂垂老矣。無論怎樣,都要經過時間的雙手,改造而成。

“我知道我現在要學習、要努力,這個沒問題。問題在於,學習也好,努力也罷,就好像投資一樣,都是要投入時間、精力,甚至金錢的。如果在我根本不能確定我現在的學習究竟能給我帶來怎樣的結果的情況下,我就投入時間精力、精力和金錢,那我不就是連傻瓜都不如了。所以,你必須告訴我,學這東西有什麼用處?沒有用的東西我才不會去學。”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這樣的教育制度下我們應對方法似乎只有機械般的學習,考試,取得優異成績,順利畢業,找份好工作,然後,這一生就過去了。由於年少自己的反叛,很願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與之抗衡,但是,我敗了。所以,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在完成自己所謂正當事業的同時,活出真實的自己。這段話與也存在着自己的問題,思想偏開放,與現實有些不相符合,不建議絕大多數優秀的同學汲取。只有做好了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才有能力去做想做的事情。

“與其不停的尋找更好的方法,還不如馬上開始行動,省得虛度更多的時間。”做好這件事情究竟對自己有沒有意義?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為止,沒有其他選擇。對的,當我與時間為伴的時候,明白很多古人所説的話。原來不懂的,現在懂了;原來蔑視的,現在敬畏了;原來異想天開的,現在踏踏實實了。往往並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所以,興趣不僅僅來自我們內在的心靈,更會有一定比例來自外界,別人對你所做事情的評價和你所做事情給別人帶來的影響。多行動比自己多想來舒服的多。

與時間為伴吧,少點遊戲,少點微博,少點發呆,那麼應該你會擁有個精彩的人生,我們從時間中來,也會回時間中去。最後也用一句話結束本篇文章“平靜接受並且正確認識自己的天性,是改變天性的第一步。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9

最近,讀了一本中國作家李笑來的著作,書名叫《把時間當做朋友》,作者通過自己豐富的見聞和從業經驗,闡述瞭如何打開心智,如何運用心智來和時間做朋友,從而開啟人生的成功之旅。

為什麼你總是覺得“沒有時間了”?最節省時間的方式是學習,為什麼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於過程的記錄,為什麼迥異於基於結果的記錄?一個人對時間的精確感知能力真的能訓練的像特異功能?都是平凡的人,為什麼若干年後已有天壤之別?時間這條船,為什麼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夢想的彼岸?絕大多數的成功與智商沒有任何關係,所有的失敗都與且只與時間有關。當你把時間花在一件事情上或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相當於在他的身上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反正,那個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你也有可能浪費了它。

而這本書,能告訴你如何把時間當做朋友。但,有時候有些事物從反面描述比從正面描述更為容易,如若先説清楚這本書不是什麼,而後便能對“它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理解的更加透徹了。

首先,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管理並規劃時間的書,因此,在上架的時候也着實讓書店的上架建議分類工作管理員費了腦筋,而且這不是一本隨便翻翻就能放下的書。它裏面沒有氣勢磅礴的言語,更沒有優美華麗的辭藻,他有的只是實事求是的解説,以及一個個事例體現出的深刻而又顯而易見的人生哲理。從而真正達到和時間做朋友而不是控制或管理時間。這也就説明了這本書為什麼會讓上架建議分類工作的管理員頭疼的原因:它不能被分類為時間管理書籍。於是乎,因為它,出現了一個新的上架建議區,“自我實現”。之後人們就發現,在某個高檔圖書館裏的一個上架建議區中,只有這一本書!

這本書要闡述的是時間不可被管理,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日積月累來完成的。書中主張一個人必須在開啟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後,才能夠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才能與時間交朋友,否則時間就是自己的敵人。這本書不是什麼成功學書籍,因此要説的不是成功,而是成長。對年輕人來説,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而成長也只有一條路——積累。這本書也不是一本心靈雞湯書籍。因為現實是殘酷的,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人都必須要面對現實,理性的接受現實運用心智作出理性的決定,進而與時間做朋友。這不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大而空的道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也對你起不到幫助作用。作者從一名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角度,為我們講述了現實生活中簡單易行的方式方法和基本常識。

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但不一定跑的最快的人就是最後的勝利者。人們常説“要與時間賽跑”,我們總是覺得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可用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溜走,時間越是緊迫,就越顯得珍貴。我們在困惑中感受時間飛逝,不斷地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終於有一天,你會發現時間是自己的,任何人都左右不了時間,而我們要做的就受理好自己,然後和時間做朋友。只有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慢慢長大,認真的對待每一件事情,開啟我們的心智。用我們的心靈去感知、頭腦去思考、眼睛去觀察、我們才能做到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當你在不斷地成長中實踐、學習、思考,繼而交流、應用在每一件事情上,隨着時間的流逝,你漸漸地就會發現,積累正是在時間的流逝中慢慢的增多,天長日久的積累才是你人生之旅的重要財富。

所以,當你拿起這本書的時候,請端正你的態度,別再跟時間較勁,看清楚、想明白,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將來,時間可能是敵人,可能是朋友——究竟是敵是友,就看你的了。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10

翻開這本書,最初是因為同學興致勃勃張牙舞爪地推薦,“他也是老師,你真應該看看,非常不錯的”,此書作者,李笑來,新東方資深教師,懷着一點懷疑,還有一絲期待,期待這個同樣是教師的人能夠給我精神上幫助,我翻開了它。

看了書名就知道這是教人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的,以前也讀過不少,不過收效甚微,過一段時間連書名作者都想不起來。一開始對這本書也是這樣的懷疑,對於時間管理,似乎自己沒有真正的有過什麼切實的概念,習慣了被事情牽着鼻子走,渾渾噩噩,普普通通,一路走來還算順利。對於那些一直髮光發亮的人才,一直覺得可望不可即,要成功是要付出很多代價的,有些事情拖沓這不去做,於是今日泯然眾人矣。這本書打開了我心裏縈繞已久的謎題,事情該做的都做完了,為何別人是發光發亮的,而自己只能平凡度世?問題的焦點並非時間,而是我們自己。管理的對象,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自己。從此時此刻開始改變,從“被時間追着跑”、整天喊着“忙忙忙”的窘境,到努力去平和心態、嘗試把時間當做朋友。

説這本書只是關於時間管理未免過於淺顯,他更多教育我的是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一個人如何思考問題,如何做事情,這些都是和個人心智成熟與否有着莫大的聯繫。天天制定計劃但天天都不能完成的尷尬境界是我以前生活的寫照。本書不僅僅講的是如何規劃時間管理時間,更重要的是對時間的看法以及如何進行自我反省。大腦的“遺忘痛苦”功能讓我多年的困惑恍然大悟,明白了每次和別人爭論想舉一些痛苦的例子時老是不得成功。另外一個觀點:大腦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兩種想法老是對立的。自己的想法是理性的積極向上的,但是大腦的想法是物理的是消極懶惰的。當區別出大腦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之後深感自己在頭腦中進行不同思想鬥爭時理智能戰勝。作者不光是給我們講道理,還輔助以大量的親身經歷去説理,很有可信度和説服力,並提供了他所使用過和驗證過的方法給我們借鑑。

20xx的春夏,傷感美麗的畢業季,浮躁的心靜了下來,沒有太多的事情,反而有了時間充實一下精神空間。帶一杯清茶端坐圖書館,一頁一頁翻着書,有些懊惱太晚看到這本書,喜歡書裏的一句話,看起來像是為我之前那麼多年的懶惰找到了藉口,“有些道理是突然醒悟的,在此之前,需要時間。”不管怎麼説,書讀過了,道理知道了,但最重要的還是行動。不怕慢,就怕站。如書中所言:“從此時此刻開始改變,越早醒悟越好。”

標籤:讀後感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