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語文複習課評課稿

校園7.78K

評課也像寫文章一樣,一般分為三段。總之,評課稿一定能反映出自己教育的理念和特色。以下是“語文複習課評課稿”,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語文複習課評課稿
  篇一:第四單元語文評課稿

這是一節很成功的語文複習課,曹老師準備的很充分,首先讓學生迴歸書本,看書本都學習了什麼課文,從而引出本單元的主題“秋天”,包括三篇課文:《秋天到了》、《風姑娘送信》、《石榴娃娃笑了》。本節課運用提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的知識點很好,讓學生在整體上把握本單元的內容。

曹老師能夠創設問題的情境貫穿於整堂複習課中,練習題和複習的知識點能夠對應起來,使學生能夠進行及時的複習和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有成功之處,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1、我認為本節課教學環節設計還是比較合理的,針對低年級孩子的特點,本節課主要採用了闖關的形式,通過闖關看到秋天的景色,比較好的調動了學生參與複習的熱情;在課中又安排了歸類識字,從筆順、筆畫、形近字、等方便進行識字的複習,而且在課前還讓孩子回家進行識字的梳理,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得到放鬆,一方面也可擴大學生的詞彙量。

2.比較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給同學提提醒,哪些字容易錯,這既是孩子自己複習的過程,也是生生間互相指正的過程,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

3.課文複習的時候,在屏幕上出示本篇課文的內容,並將背誦的篇目以填空的形式進行背誦,而且將這三篇課文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進行背誦複習,有連線、有填空等題型,並且將進行一些句式的仿寫,一會兒??一會兒??,學生説的很好教師給予及時的獎勵,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

4在四關闖過之後,出示四副秋天的畫面,而且每個畫面代表語文七色光裏面的四個成語,引出的很巧妙,將秋天的美景展現給大家,讓我們眼前一亮,很值得學習。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於:部分時間安排不合理,例如筆順那一部分可以少用些時間,練習要進行整體的反饋。如果後面出示四副圖的時候可以闖過一關出示一幅圖作為獎勵,複習一個成語,四關過後將四幅圖聯繫到一起進行再次熟讀和背誦對應的四個成語。總體而言,這是一節很成功的複習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學習。

  篇二:四年級古詩複習評課稿

背誦古詩一直是我部語文教學的一個傳統項目,也是我部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林敏老師向我們展示的《漫遊詩林》將孩子們帶入了浩瀚、有趣的詩詞海洋。陶醉於中國古詩歌的神韻之中。課堂上學生們誦詩、對詩、唱詩、畫詩、演詩,真可謂生動活潑、動靜相宜。孩子們那搖頭晃腦,神氣活現的神態,充分展示了我們中華5000年的詩詞瑰寶,這種吟誦,既是對語言文字的積澱,又是學生思想的啟蒙、人格的薰陶。 作為一節中國傳統文化課,它又體現了以下幾個“多”:

一、 所展示的古詩多。

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古詩誦讀複習學過的古詩,領略古詩詞的神奇魅力。林老師帶領孩子們誦古詩,佳言妙語對對碰。各個環節都緊緊圍繞學習古詩、展示古詩來進行。整堂課,孩子們始終快樂着、興奮着、學習着。

二、 所展示的形式多。

孩子們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對古詩濃厚的興趣得益於老師精巧的設計。林老師在展示古詩時,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有小組看圖賽背古詩,有對佳言妙語,有和着音樂的旋律吟唱古詩,有根據詩意畫出古詩,還有小組合作表演古詩。

三、 課堂的作用多。

課堂上,孩子們不僅複習了所背的古詩,在對音樂、繪畫、表演方面也有所接觸,整堂課詩、書、禮、樂相結合,使人受到美的享受。 一點建議希望在指導學生誦讀古詩時,能指導孩子讀出詩的韻味。

  篇三:語文評課稿

今天,國中全體語文教師聽了王萍老師執教的《古代詩詞五首》。這節課,王老師帶領大家賞析了《望江南》和《武陵春》。

《望江南》這首小令,像一幅清麗的山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出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歎息,連落日的餘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旋着一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武陵春》為李清照中年孀居後所作,非一般的閨情閨怨詞所能比。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全詞一喝三歎,語言優美,意境,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這首詞繼承了傳統的詞的作法,採用了類似後來戲曲中的代言體,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鬱的旋律,塑造了一個孤苦淒涼環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在本課教學中,王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欣賞畫面,品讀詞句等方法使學生體會主人公那意味深長,離情正苦的情愫,讓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從而產生對人生與愛情的感悟。

一、創設情境,奠定情感

學生第一次學習“花間詞派”的詩詞,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走進這一片文學的新天地,在上課伊始,王老師用優美的語言娓娓道來,加上精美的圖片和優美的音樂,一下子把學生帶入了情境,為學生學習課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礎。

二、重視指導學生與文本對話

王老師的課堂上實現了“以讀為本”,重視課堂朗讀和背誦,在讀中感悟、理解、交流。並且讓學生融入文本,在學習兩首詞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閲讀經驗,大膽發表看法,學生賞析到位,妙語連珠,堪稱精彩。

三、重視讀的層次指導

王老師結合詩詞特點,以調動學生興趣為目的,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以讀促悟。抓住兩首詩詞的情感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語言美,進而讀出其中的韻味。同時,恰當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營造的情境,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反覆朗讀中,自然而然地領略到生動形象的語言美。

但是,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有一些細節,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比如課件上,有幾張課件有文字的脱漏,以上幾點只是自己聽後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篇四:語文評課稿

《稱讚》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新教材。這是一個有趣味的故事,課文洋溢着時代氣息,藴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文質兼美、語言典範,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蘇肖華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疑為線、以讀為主、以拓展為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所帶來的效果。

一、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課標》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蘇肖華老師在本課教學中重點突出,目標明確,能抓住“刺蝟”和“小獾”對話的特點,指導學生表情朗讀課文,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探索、讀中拓展,豐富語言積累,從而學會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蘇老師能抓住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把握時機,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貼近兒童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她在導入時説:“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介紹兩個新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嗎?”指名看圖説出動物的名稱並認讀詞語。在這裏老師以小夥伴的身份出現,導入自然,符合低年級兒童喜歡小動物的特點,有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我們來看看小刺蝟和小獾之間發生什麼事,看看互相鼓勵與稱讚會有什麼神奇的作用?想知道就請大家打開書來聽讀,瞭解課文的大意,這樣過渡語言樸素,自然得體。

三、自主識字、生生互動

新字的學習,老師先讓學生在自由讀課文時圈畫出來,然後老師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書中的樹葉阿姨,也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接着出示帶生字的句子選讀、齊讀、帶音節讀,脱拼音讀,採用自學、同位互相讀、正音,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讀音,最後用遊戲的方法檢查識字的效果,摘蘋果的`遊戲形象地體現自主識字、生生互動的結果。

四、以生為本、朗讀感悟。

在以學生為本的新課改中,提出了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稱讚》一課的執教中,如:蘇老師釋題後就給學生的讀書方法,把找到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還採用聽讀、範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選擇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1、展讀理解

蘇老師精心設計了展示讀這一教學環節,很有創造性,她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這樣不但能展示學生的個性,而且能為突破重點而鋪路,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感悟

在品讀的教學環節中,蘇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出小刺蝟和小獾互相稱讚的句子,然後重點指導朗讀。如“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和:“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蘋果。”抓住稱讚的話,老師通過範讀,特別注意讀好“真”“一個比一個”“香極”這些重點詞,讀好語氣,讀出感情,再讓學生評議,找出輕讀重讀的字詞,在這裏巧妙地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然後讓學生動作示意讀、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讓學生評價,老師在評價中稱讚和表揚學生,給學生帶來了好心情,師生起到互動的作用,也為培養學生的朗讀開了綠燈。這一步教學環節很紮實,切實體現為培養朗讀能力而設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接着,蘇老師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找出兩隻小動物其它稱讚的話,蘇老師又抓住了小刺蝟和小獾對話的其它句子,培養學生從朗讀到感悟。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蘇老師抓住了“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又如“小刺蝟走到小獾身邊,拿起板凳仔細地看了看”,她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設問你懂得了什麼?應該怎樣讀?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自信心:“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這裏引導學生明白從粗糙板凳到會做椅子,這一過程,是被小刺蝟稱讚後,小獾才有這麼大的成就,這是來之不易的。又如“謝謝你,你的稱讚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這就是好心情帶來的奇效和價值。小刺蝟和小獾的對話彬彬有禮,富有真情,蘇老師根據課文對話鮮明、有利於培養朗讀的優勢,抓住讀好對話訓練為突破口,採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品讀和評評議議,在讀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創新思路,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能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體會句子藴含的真諦,用內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真正達到品讀感悟的台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

3、悟讀延伸

蘇老師承着品讀感悟的學習熱情,通過質疑引導知識延伸,情感得到昇華。如“假如小刺蝟一開始不是稱讚小獾,而是取笑板凳做得粗糙,可能會有什麼結果呢?”這一質疑,學生思維又一次激發,思維探索縱橫發展,學生躍躍欲試,爭相各抒己見,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能力。

五、實踐活動、拓展思維

蘇老師為學生設計了實踐平台:自己選一個家人,發現他的優點,誇誇他的優點。讓學生以讀引讀,以讀引説,理出了人間的真情美,懂得了從平淡中見深情的真理,拓展了思維,培養了語言,提倡了學習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提出一點小建議

1、課件出示的生字“liu”字的聲調標錯第一聲,課前檢查不夠認真。

2、個別讀的形式比較多,齊讀多,面不夠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