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春蠶》讀後感

校園2.12W

《春蠶》是文學巨匠茅盾的作品,很強烈的反應了社會時代的風氣,是一部帶有諷刺意味的小説

《春蠶》讀後感

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主人公老通寶,而是他的小兒子阿多。阿多心地善良,勤勞能幹,“高興起來時,什麼都肯做,碰到同村女人們叫他幫忙,拿多重的傢伙他都肯。”他也清醒地認識到,單靠勤儉工作,即使做到脊背骨折斷也是不能翻身的。但是他仍舊很高興地工作着,他覺得這也是一種快活,正像和六寶調情一樣。正因為年輕所以免不了要偶爾胡鬧一下,與六寶的調情也使得阿多這個人物更加鮮活,更加貼近生活。當他發現荷花來自己家蠶房裏偷蠶時,答應她隱瞞此事。這是因為荷花的一番話打動了他,荷花説,他們不把她當人看,正是由於村民們對荷花的冷漠,把她當成“白老虎”,所以才激起了荷花的復仇心理。由此也看得出茅盾這部作品所體現的女性意識的覺醒,她們不再是逆來順受的弱者,她們接受新思想的能力甚至比男性還要強。比如在作品中四大娘主張養洋種的蠶,這與因為一個大蒜頭不知忐忑了多少天的老通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通寶迷信、中規中矩,卻也是中國千萬農民的代表。他的那種封建迷信思想在傳統農民身上是根深蒂固的'。當荷花家的收成不好時,全村的人都對她很避諱。只有在阿多身上,我們彷彿能看到新思想的火花。他不相信那些鬼禁忌,他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如果《春蠶》有續集,阿多會投身革命吧。

《春蠶》表現出了茅盾與公式化、概念化的“革命文學”的區別。

標籤:讀後感 春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