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集錦15篇]

校園1.38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海底兩萬裏》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集錦15篇]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

你見過一望無際的碧藍海洋嗎?你渴望去探索那充滿未知的海底世界嗎?就讓我們跟隨凡爾納的腳步,一起暢遊在《海底兩萬裏》裏吧。

主人公阿龍納斯教授跟隨林肯號奉命抓捕一隻“龐然大物”,卻沒想到這是一艘先進的潛水艇,之後水手尼德。蘭、康塞爾和主人公成為了諾第留斯號“自由”的俘虜。他們跟隨着船長摩爾,欣賞珊瑚島奇景、海底狩獵,在珠場與鯊魚搏鬥、“進軍”南極、肉搏章魚……但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逃跑,自由與故鄉是他們最大的渴望,在一次北冰洋風暴中他們順利逃出,而諾第留斯號也不知去向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許多個夜晚裏,當船的電光映照着波光粼粼的水,想象着會有成百上千的魚羣在你面前若無其事的遊過,偶爾還會有一條令人驚悚的鯊魚出現,周圍的海藻在推動器的動力下搖曳着,貝殼類靜靜地躺着,那深邃的小洞裏説不定還有某奇怪的生物……我也真想去那個奇妙的海底世界遨遊啊!

令人感到奇怪的不僅僅是故事情節中脾氣古怪、有時善良有時殘暴的船長摩爾,他痛恨人類社會卻時常像人們伸出援手。還有令我們更為驚歎的是,作者凡爾納的小説幻想不僅僅是憑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還隱隱透出一些科學的`依據,例如強大的電的力量和潛水艇已經成為了現實,並且登上南極已經不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了。這是多麼神奇的“預想”!

在《海底兩萬裏》的遊歷裏,我們不僅領略了別具一格的海底美景,各種奇異的生物,更能體會的,還有他們值得學習的探索精神和堅定不移的決心。

然而,在讚歎之後,我又得感歎一次:作者凡爾納為什麼不繼續寫下去呢?阿龍納斯他們為什麼要逃離呢?海底難道只有兩萬裏嗎?如果在凡爾納筆下,阿龍納斯和僕人康賽爾沒有在挪威海岸逃離,他們的海底探險將會繼續進行,也將有更多的故事發生,而凡爾納卻以逃離挪威海岸,將這件事公佈於世為結局,終止了對海底的探險,給人們帶來了懸念:接下來將

發生什麼呢?尼摩船長將會怎樣?鸚鵡螺號又將怎樣?這也許是本書的精彩之處,但我認為這也是本書的遺憾之處,大海這麼神祕,誰想停止對它的探索呢?如果凡爾納繼續寫下去,海底將不止兩萬裏,這也將是一本讀不完的書。

讀完《海底兩萬裏》,我的感悟很深,三言兩語説不盡,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海是深的,是大的,也是神祕的,我認為無盡的探索也能給人們帶來一種讀而不

厭的感覺。如果現在這本書不叫《海底兩萬裏》,叫做《海底N萬里》,可能還有一種喜感吧。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2

自從讀了《海底兩萬裏》以後,它便更加的激起了我對大海的好奇心。海底,一個充滿恐怖卻又令人好奇的地方,一個充滿幻想並且美麗的地方。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多少人為了去揭開她那神祕的面紗而丟掉了性命。每逢深夜,尼摩船長都會駕着他的那頭“獨角鯨”在我的夢境中遨遊。現在,就讓我們跟着鸚鵡螺號一起去探索那海底的世界,去發現她隱藏在深處的美麗。

《海底兩萬裏》是儒勒·凡爾納的作品。敍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當時,有許多的船隻在海上航行時發現了一頭“獨角鯨”,並有船隻遭到“獨角鯨”的襲擊。於是,在公眾的呼籲下,出於對航海安全的考慮,由美國派遣了一艘戰艦對“獨角鯨”進行追捕。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助手——康塞爾和當時的捕鯨高手尼德也參與到捕鯨的活動中來了。結果,追捕“獨角鯨”的戰艦反被“獨角鯨”追逐起來,並遭到“獨角鯨”的兇猛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兩位同伴落水後,被“獨角鯨”所救,此後便跟隨“獨角鯨”周遊四海。從太平洋到印度洋到紅海到地中海到大西洋再到南北兩極海洋,探盡了海底的祕密,歷盡艱辛和風險。最後,他們因不適海底世界過於沉悶的生活,又設法逃走,重回了陸地。

我十分敬佩這本書的作者——儒勒·凡爾納。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我們知道,按當時的'科技水平,是無法造出當今的潛水艇,也就是文中的“鸚鵡螺號”艦船的。但是他卻用一支平凡的鋼筆描繪出了潛水艇的前身,充分表達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深入大海的夢想。

凡爾納沒有到過海底,他想象的夢幻世界,和現在的海底狀況截然不同。而凡爾納在文中寫到的,是想讓人們讀完他的文章後,也能想象出美麗的意境,從而喚醒人們保護海洋的意識。我從他的文章中讀出了譴責那些污染海洋,隨意捕殺動物的人們的意思。是他們讓海洋不再絢麗多彩,讓海洋不再美麗依然,而是成天受到現在社會化學物質的污染。作者描寫海洋的美麗,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珍惜海洋,不要讓美麗的海洋成為回憶。從故事中的人物那一個個堅定的眼神,一句句不放棄的話語:海洋,就是他們的家,就是他們的夢想,他們始終不肯放棄,一直在探索海底的奧祕,哪怕會失敗,哪怕會獻出生命,他們終究不逃避,終究會堅持不懈。

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一個真理:只要我們有夢想,然後朝着自己的夢想不斷地去追求、去探索,夢想就會實現。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3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凡爾納的一部經典名著,裏面不但有很多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而且還是一本讓人受益終身的文學經典,是一本影響很多人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八六六年,海洋上發生了一件離奇的怪事:一個紡錐型的龐然大物,它周身閃爍着奇異的光芒,個頭比鯨魚還要大得多,速度也快得多,在海上神祕出沒,有不少船隻遭受到了它的.攻擊。為了保障海上交通的安全,北美聯合國發表聲明,宣佈成立剿滅怪物的遠征隊。

當遠征隊的戰艦與海怪發生撞擊後才發現這個所謂的怪物其實就是一艘世間絕無僅有的巨大潛艇。隨後,主人公被帶到了潛水艇中,同尼摩船長一起在美麗的海底世界裏面打獵,在南極大戰章魚羣,在海面上打敗敵艦。在一次漩渦中主人公被帶到了陸地上,他不知道尼摩船長有沒有生還,他是否還要繼續在海底執行他那可怕的報復,他的真實姓名究竟是什麼呢?

《海底兩萬裏》是一本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説。其中,我最喜歡尼摩船長,因為他機智、勇敢,而且一直從事海洋探測的研究事業!在生活中,我可不是那麼勇敢的。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澱塘畈玩。正當我們來到攀登繩索的地方,老爸一咕嚕地爬了過去,我為了面子也只好跟着爬過去。可是才爬了一半,我的腳就不停地顫抖,全身都抖了起來。我只好原路返回,看來我得好好向尼摩船長學習了。

這本書中,我十分佩服阿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也佩服僕人康塞爾對主人的忠心耿耿;更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敢。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書,來體會一下它動人的情節吧!

【篇四: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海底兩萬裏》是一本講述科學家探索海底世界的故事。他們去了廣闊的海底森林、瓦尼科羅羣島、美麗的珊瑚王國,又穿越極地冰帶,抵達南極點,最終來到大西洋,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

這本書是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是中外兒童的'經典讀物。我看後,深深被無邊無際的大海所吸引,感到海底真奇妙,眾多的動物、植物和礦產資源,讓我大開眼界。

在航行過程中,他們還發生了一次意外事故:船被冰山撞擊觸礁,在全船人員團結同心的努力下,終於戰勝了困難,我為他們的勇氣和智慧感到驕傲。

從這本書中,我也知道了海底世界還有很多未知的祕密,需要我們去發現和探索,我想,我現在一定要學好知識,打好基礎,為將來探索海底的奧祕創造條件。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4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科幻小説家儒勒 凡爾賽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

文章講述的是:在一八六六年,當時在海上發現了一個被認為是獨角鯨的大怪物,它已把幾艘船給撞沉。法國一個生物學家叫阿隆納克斯與另外幾個同伴一起出海追捕這隻大怪物。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在追捕過程中發生了很多驚險刺激的故事。書的主人公船長阿隆納克斯為了救出險被獨角鯨吃掉的同伴,不顧個人安危與獨角鯨搏鬥,最後被獨角鯨吃掉。

這本書不但讓讀者在閲讀時有身臨其境的驚險刺激感,而且也讓讀者在閲讀後為書中人物而感動。

在船員們處在危急當中的時候,阿隆納克斯船長説:“我是船長,我有責任要保護好你們”船長這種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很偉大、甚至讓人為之震撼。而孔賽依的船員在一次和大鯊魚搏鬥的時候,情況十分危急,船快要被撞沉了,孔賽依拿起匕首不顧一切地跳下海里,用匕首深深地扎進大鯊魚的肚子,鮮血把海水都染成了紅色的了。大鯊魚被打敗了,船上的人們安全了,孔賽依被救回到船上時,同伴們問他怎麼這麼傻跳下海里和大鯊魚搏鬥,他説:“我是船上的一分子,大家一定要團結一致,才能保住我們的船,我怎麼能夠怕危險而不顧同伴們的生死呢?”這個情節、孔塞伊的一句話,很自然的體現出了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團結就是力量。

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上面所提到的精神,其實我們也是無時無刻都可以見到。捨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身邊最好的例子就是自己的母親。是啊,天下的母親也是一樣的,她們為了自己的孩子,是會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的,哪怕是最危險的`事情,她們想的都是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所以説,這天下間最可貴的就是無私的母愛。而後者團結就是力量的例子,每個人團結起來,那麼任何的困難都能夠克服的。譬如説、在學習上,我們一定要和同學們互相團結,互相幫助,克服學習上的怕苦怕累的壞習慣。

雖然文章的結尾讓我有些恍惚,但是這確實是一部好的作品。其實我覺得文章中的人沒有明顯的好壞之分,包括尼摩船長。他的消失是悽美的。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益處就是教會了我“勇敢”和“團結”,同時也使我的人生邁進了一大步!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5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是由法國的一位作家寫的,他的名字是儒勒。這部書是一部科幻小説,小説主要講述了一名來自法國的生物學家阿隆納斯的海洋奇遇,故事起源於一件發生在海上的撞擊事件。人們斷定是叫獨角鯨的怪物在作怪,阿隆納斯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涸在怪物身上。而這個怪物其實是一艘潛水艇,尼摩船長邀請阿隆納斯海底旅行。

在這本書中也有好多的人物,有尼摩、阿隆納斯、康塞爾、尼德蘭這幾個角色。其中的尼摩是個自強不息,有神祕色彩的,吸引人的人物。他們的航行路線是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海域—大西洋—北冰洋。作品的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在作品中,也充分展現了科學幻想的才能。體現出作者驚人的想象力與預見力。

在血搏章魚時,尼摩船長與船員們跟章魚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戰勝了章魚,卻失去了一位同伴,這個故事也讓我明白了在強大的對手面前,要勇敢無畏,不能當膽小鬼,要戰勝和打敗他。

在這本書中,尼摩船長是一位反抗壓迫的勇士,這一形象正體現了凡爾納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役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

在這本書當中也有很多的精彩情節,不驚讓人讚歎,就像《死裏逃生》這章裏,有一段是我們正躺在一種潛水船的背上,根據“我”的判斷,它的樣子像一條鋼鐵的魚,碩大無比。這一段話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潛水船的背比作鋼鐵的魚,其中,“鋼”表現出了他的堅固,“魚”更加凸顯出它在水中的靈活自如,十分機靈,同時又過渡自然,引出我們一直在追逐的海洋怪物——鸚鵡號。

還有一段也是我喜歡的:“他個子很高,額頭很寬,鼻子很直,嘴角線條很清晰,一口漂亮的好牙,雙手纖長細嫰,借用手相術語叫通靈,也就是説可以得心應手,這雙手可以為高尚並富有激情的心靈盡力效勞。”陌生人注視某物件時,“只見他雙眉緊蹙,眯着大眼皮,眼皮圓護着眼球,從而縮小了視野,然後仔細進行觀察。”這兩段都是外貌描寫,着重刻畫他的面部、雙手以及眼神,表現出他的強壯和氣質不凡。“在漫長的海底旅行中,我們就在一個海草滑蓋下躺了下來,海草的細長枝條像箭一樣直插着”,作者把海草的枝條比作箭一樣插着,形容海草的茂密和細長筆直。這些就是這書中的精彩之處,海底的景色如此生動,引人入勝,使讀者身臨其境。

在這整篇中的環境、語言、人物形象都是栩栩如生的,情節是如此的驚心動魄,驚險。這也讓我對海底的神祕增加了幾分嚮往,同時也給了我新的啟示:世界上有很多的未知,你都無法預判到,需要人們以一種勇敢無畏的心態去面對。

我推薦大家讀《海底兩萬裏》,它能豐富你的海底知識,拓寬你的眼界。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6

五年級下學期,我在家裏認真讀了一本科幻書《海底兩萬裏》有感而發。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著名科幻小説家儒勒·凡爾納科幻小説系列中的一本。它的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它的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讀來令人驚心動魄。

《海底兩萬裏》講述了法國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探海旅行的故事。作者以追蹤“海水怪物”為引子,襯托出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加拿大人尼德·蘭誤入“***”號裏的一個個精彩、引人入勝的故事,展現出一幅幅壯麗畫面:神祕的海怪、美麗的海底世界、莊嚴的海底葬禮、豐富的海底寶藏、驚險的南極……

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和主人公一起暢遊了海底的世界,紅海、地中海、愛琴海、黑海、大西洋、南極、北極、北冰洋,遇見了許多極為罕見的植物、海產品、海洋動物、世紀戰艦的殘骸等等,許多有趣的事情,使我開拓了視野,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使我感受到海洋世界的神祕莫測。

《海底兩萬裏》這部讓人驚心動魄地告訴我們:要學習阿龍納斯教授樂觀向上的精神;學習僕人康塞爾對主人忠心耿耿與無私的精神,學習尼摩船長的勇氣,和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奮不顧身去營救的精神。這部小説還告訴我們,人要有勇於探險的精神,才能發現這大自然的無比美妙。

讀了這部科幻小説,我感歎作者的妙筆生花,這些偉大作家們用他們畢生的知識與智慧創作出世界名著,以其盛久不衰的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600字七年級三

今天爸爸帶我去書店買書,我自己選了一本《海底兩萬裏》,回到家我就看了起來。我先被書中的插圖迷住了,看完插圖,我就入神的看了起來。故事簡直太迷人了。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作家凡爾納寫的,媽媽告訴我他還有兩部作品也很好看,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另一部是《神祕島》。這兩部我還沒有看過。

《海底兩萬裏》講的是自然科學史教授皮埃爾。阿龍納科斯乘坐着***號潛水艇去海底探險的故事。他們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奇形怪狀的.海底動植物,讓我知道了許多的科學文化知識。

我印象最深的是遭遇大章魚,開始他們遇見了許多大章魚,他們就浮出了水面,一大羣人拿着鋤頭朝大章魚的腳和手砍去,最後大章魚把潛水艇上面的一位水手給扔進了大海。船長正要向它砍去,大章魚突然噴出了一團黑乎乎的墨,船長几乎什麼都看不見。船長又回到了駕駛艙,把船傾斜了許多,把那些大章魚跌到了海里。

看完這本書,我覺的凡爾納的想象力太豐富了,他講的故事太神奇了。它讓我想到一句話: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明白了,幹什麼事都要努力到最後!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7

最喜歡,閒暇的時光,手捧一本書,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擁有一段快樂的旅程。在家裏,我和媽媽都是“書蟲”,常常都是各拿一本書,窩在各自的角落裏默默看着。最近我看了一些探險類的書,其中有一本叫《海底兩萬裏》的書值得多次翻閲。第一次看這本書你會覺得從內容上來説懸念迭起,趣味盎然。但是當你讀第二遍時,你會在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精彩的海底景觀描寫中,感受到作者鮮明的愛憎和廣博的地理知識,彷彿自己正在與一位智者對話,讓我在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學的力量的同時,也獲得極大的精神享受,並引發我的思考。

書中,巴黎自然史博物館客座教授——阿羅納克斯教授是一個讓人敬佩的人。他熱愛科學考察事業,在做海底探索之旅的時候經歷了種種危險,卻仍不肯放棄。最後,他將所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之於世。他那種不輕言放棄,為夢想奮鬥終生的`精神無疑是一種正能量。

我在媽媽手機微信朋友圈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經歷挫折的機會不分年齡,追求夢想的腳步也不分年齡。現如今人們總是因為一點點原因,或者一遇到困難就放棄追求夢想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總會有一點挫折,你不能因為這點挫折而放棄。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不怕失敗,只怕沒有承受挫折的勇氣。

比如我,我在生活中也並沒有這麼勇敢。我記得有一次我學騎自行車,一開始我想:“不就是學自行車嗎?還用爸爸教?”我一腳蹬上自行車,可是自行車一點也不聽我的話,東搖西晃的,我的身子也隨着它的搖擺扭成了麻花,一下子就從車子上摔了下來,摔了個四腳朝天,疼得我呲牙咧嘴。接下來幾次都是這樣,摔得我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我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垂頭喪氣的。唉!騎車看着簡單,學起來可真難。後來爸爸開始教我,他扶着我,我就感到不太害怕了。在爸爸的幫助下,過了一會兒,我開始有一點點會騎了。後來,爸爸趁我不注意放開了手,我搖搖晃晃地騎了好長一段路,回頭一看,爸爸居然沒扶,心裏頓時涼了半截,不到一秒鐘就摔了下來。幾次失敗的經歷把我徹底擊垮,我正要放棄,抬頭看到不遠處比我還小的孩子騎自行車那颯爽自在的樣子,我又立馬清醒過來,那麼小的孩子學會騎自行車,不知道要摔多少次呢,阿羅納克斯教授的累累經驗,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次失敗呢!我立馬爬起來繼續學騎,很快就加入到了自由騎行的行列中,並在反覆的跌倒中學會了更多的花式騎行技能。蒲松齡曾説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大概説的正是這個理。

“經歷挫折的機會不分年齡,追求夢想的腳步也不分年齡。”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認識了這些勇敢、執着的人,欣賞到了奇幻的海底世界,還讓我明白了只有不放棄才能登頂成功的山峯,看到旖旎的盛景。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8

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海底兩萬裏》。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裏》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説中塑造了尼摩艇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阿羅納克斯先生和他忠實的僕人孔塞伊以及勇敢的捕鯨手加拿大人內德﹒蘭德在尼摩艇長的“鸚鵡螺”號上遇到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歷險故事。其中尼摩艇長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通過拖雷斯海峽時,潛艇因為觸礁而擱淺,他們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卻遭到了土著人的圍攻,他們趕緊逃進小艇,可是土著人依然緊追不捨,這時候,尼摩艇長很機智得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把鐵欄杆通了電,擊退了土著人。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尼摩艇長是一個知識淵博,遇事頭腦冷靜,沉着而又機智的人,能在寡不敵眾的關鍵時刻用科學的辦法以一敵百,擊退敵人,保護自己。當潛艇行駛到錫蘭島時,阿羅納克斯先生接受了尼摩艇長的建議,步行到海底養珠場觀看印度人在海底採珠。忽然,有條巨鯊向採珠人撲來。尼摩艇長手拿短刀,挺身與鯊魚搏鬥,在尼摩艇長被鯊魚巨大的身軀所壓倒,危在旦夕時,內德﹒蘭德迅速投出利叉,擊中鯊魚的心臟,最後救了那個採珠人。尼摩艇長還從口袋裏取出一包珍珠送給他。看到印度採珠人被鯊魚襲擊,尼摩艇長“奮不顧身地站了起來,拿着匕首直朝大鯊魚衝去,和鯊魚進行肉搏”,還慷慨地送給採珠人一袋珍珠維持生計。尼摩艇長雖然脱離了世俗社會的生活,但是仍然以慈愛之心關注着被壓迫國家的人民。

作者筆下的尼摩艇長,表面看來,似乎是個與世隔絕的心如死灰的隱士,然而他是一個在反抗殖民主義鬥爭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民族誌士,從他內心深處迸發出的熾熱感情以及對殖民主義統治的強烈不滿,表明他渴望人身的自由和幸福。他還蒐集海底金銀財寶,支援被壓迫民族的正義鬥爭。

尼摩艇長曾經對阿羅納克斯先生説“海上極度太平。海洋不屬於暴君。在海面上暴君們還能行使不公平的權利,他們可以在那裏戰鬥廝殺,把陸地上的種種恐怖都帶到海面上來。但是,在海面以下三十英尺的地方,他們的權利就不起作用了,他們的影響就消失了,他們的勢力消失得蹤影全無”。因此尼摩艇長將“鸚鵡螺”號作為自己生存的空間,與世隔絕,隱居在海洋裏,遠離了當時社會的殖民統治及對下級勞動人民的迫害。但是內心又時刻關注被壓迫的國家和人民,想盡辦法找機會為他們報仇。所以尼摩艇長是我心中的英雄,我十分敬佩他。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9

尊敬的曹先生:

您好!

我在神祕的尼摩船長的“海怪”——“鸚鵡螺”號‘潛水艇’上與其一同通過了兩萬海里的路程,終於從海底逃了出來,來到了熟悉的陸地。我想借這封信的機會與您聊聊尼摩船長其人。

尼摩船長的真實姓名不詳,但他是一個有錢人,據説他能輕而易舉付清法國所欠的二十億美元的債務。具體他為什麼這麼的憤世嫉俗而花費巨資祕密建造價值一百萬美元的“鸚鵡螺”號潛水艇,也是一個迷。

他學識博厚,能説一口流利的法語、英語、德語以及拉丁語。不僅如此,就連當時還未發明的潛水艇,也是由他自己構思並建造完成。他還能夠算出各大洋的海水密度等等連我也不知道的東西。

他勇猛無比,在珍珠養殖場,他發現一條極具攻擊力的鯊魚正在試圖攻擊採珠人時,毫不猶豫又奮不顧身地衝了過去與鯊魚搏鬥,並且重傷鯊魚。雖然後來尼德對它製造了致命一擊。按理説他與採珠人並沒有一點兒關係,但在危難關頭他不僅僅挺身而出而且事後還將一包珍珠送給驚恐萬分的採珠人,多麼善良的一個人!

他多愁善感,在一個晚上,他的一名英國船員因被一根機房斷掉的操縱桿砸成重傷,他特意來請我去看看是否能醫治。在得到救治無望的消息後,一向冷酷的尼摩船長竟雙眼噙滿了淚花,還鄭重的將這名船員安葬在海底的珊瑚洞中,接着又傷心地哭了。

他復仇心強,遇見將自己所熱愛的'一切都毀滅了的戰艦,便將我與僕人康賽爾還有尼德都粗暴的關在房間中,而自己率領其他與他同樣憤怒的船員操縱潛水艇穿透了敵方的戰艦使其發生爆炸,導致上面的船員都無一倖免。這使我對尼摩船長極為反感,促使我冒着生命危險也要逃出這個暗無天日的地方。但現在轉念一想:船長做得也沒錯,將他對於人世的美好全都毀於一旦的東西換成我,我也一定會復仇的。

總的來説,尼摩船長還算是一個好人,不是那麼的憤世嫉俗,他雖在海底生活,可他還是會試着幫助陸地上的苦難人,比如在經過克里特島時,那兒的人民在反對土耳其暴政進行起義,船長便送他們一箱子金條表示支持。“他的心仍關注着人類的苦難,他的愛也獻給受奴役的民族”就是對於尼摩船長的評價。

尼摩船長的故事講完了,相信您也對他已經有所瞭解。希望下次見面時,我們再對船長的為人進行更深入的交流。

  阿龍納斯教授

  20xx年xx月xx日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

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暑假時,我第一次拿起《海底兩萬裏》這本書是所發出的感歎:我的天啊,這麼厚的一本書!要讀到什麼時候啊!就這樣懷着一種無奈,而又期待的心情,我開始了自己的“海底兩萬裏”的旅程了。

起初的幾章,讓我對這本書有了些認識了。隨着時間的推移,我讀的頁數越來越多了,我才發現這本書是那麼的有意思,那麼的吸引人。像是看電視劇一樣,一天至少要看“一集”。

我非常感興趣的是,阿龍納斯等人初到“鸚鵡螺"號時的情景,凡爾納的豐富想象力簡直髮揮到了極致。如第十三章一些數字

尼莫船長對阿龍納斯説“拿上面寬長兩個數量計算一下,就可以得到”鸚鵡螺”號的面積和體積。面積共為一千零十一平方米四十五釐米,體積共為一千五百點二立方米——就是説,船完全沉入水中時,它的徘水量或體重為一千五百立方米或一千五百噸。

“當我繪製這隻在水底航行用的船的圖樣時,我要求它的吃水部分佔十分之九,浮出部分只佔十分之一,這樣它就可以在水中保持平衡。因此,在這些條件下,它的排水量只能為它體積的十分之九,即一千三百五十六立方米四十八釐米,也就是説,船的體重等於這個數目的噸數。所以我製造這船要根據上面的積量,船的全體重量不能超過這個數目。”我讀到這時,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我甚至曾懷疑他是否是位工程師。不知他用的是什麼公式,但可以肯定的是,凡爾納真是位知識淵博的大作家。怪不得在他逝世時,人們對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評價:“他既是科學家中的文學家,又是文學家中的.科學家。”凡爾納,正是把科學與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的大師。

這本書裏,還將那些海洋生物向我們做了詳實的介紹,界、門、綱、目、科、屬、種,説得井井有條,真是使我長了見識。使我認識了許多海洋生物。還把在海洋中的種種奇觀,一一娓娓道來,令我大開眼界。

凡爾納寫海底兩萬裏並不是完全的憑空想象。1865年,他特地買了一艘8至10噸的捕魚船,實地考察了布列塔尼和諾曼底海岸線的情況。1868年,他將這艘漁船裝修一新,取名“聖邁克爾”號,再次進行海上考察。凡爾納的妻子説:“要是儒勒不去了解,怎能寫出這麼多海上奇蹟?”可見,天才出於勤奮,想象出於現實。

由此我想説:不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怎麼寫的出真生活?大作家凡爾納能把假的寫成真的,那我們為什麼平時寫的真事,有時讀起來還像假的呢?關鍵的在於“感情”。要融情於景,融情於書中,融情於寫作中。

《海底兩萬裏》之我見,《海底兩萬裏》之我感。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1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海底兩萬裏》的書,是法國偉大的科幻小説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寫於1870年。書的大概內容是:

在1866年法國,人們當時在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和其他人應邀去參加一次捕捉“海怪”的行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僕人康塞爾和捕鯨手尼德·蘭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隻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潛水艇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中大量的氯化鈉分解出來的鈉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進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許多色彩繽紛的海生動植物和令人歎為觀之的水中奇異景象。在將近10個月的漫長旅程中,行走了兩萬多公里,經歷了擱淺、土著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他們都能化險為夷。最後,當潛水艇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三人在一次大風暴中逃出了“鸚鵡螺”號,回到了他的家鄉,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之於世。但尼摩船長的身世之謎仍然隨着“鸚鵡螺”號潛行於海底而不為人所知。

我讀完這本書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佈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我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刻畫交替出現。書中包含了很多科學知識,地理、文化、地質學,這麼多的知識,這本書裏都有,作者通過熱愛海洋、知識淵博的阿龍納斯教授,告訴我們許多的海洋知識和海洋裏的奧妙。如紅海一種名叫三稜藻的微小生物,它分泌出的黏液是造成紅海的顏色像血一樣的紅的原因。還有許多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通過這本書我都知道了。阿龍納斯先生對尼摩船長的無可倫比的才華與學識產生了欽佩,我也同樣對尼摩船長的'才華與學識產生了敬佩,並且我下定決心多看海洋知識的書,體會海洋的奧妙與神奇,探索深海的寶藏與財富,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一定能造出像“鸚鵡螺”號那樣優秀的船隻。我很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豐富的知識,高超的描寫手法,把海底世界寫得活靈活現,讓我們身臨其境,彷彿自己就在海底之中。

《海底兩萬裏》既是一本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説,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識的百科書,真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2

缺乏智慧的幻想會產生怪物,與智慧結合的幻想是藝術之母和奇蹟之源。——題記

《海底兩萬裏》作為一部科幻小説,對現實社會的反射,是作者內心生活中的種種反應,也是對其精神世界的延伸。小説的魅力就在其中。儒勒·凡爾納,全書的作者,運用細膩的筆觸,四個人,一艘潛艇,演奏出十九世紀的人們對海底世界的好奇,對未來科技的幻想,超出常人的思維,創作出一曲浪漫的交響曲。

讀完這本書,靜靜的合上書本,其中那精彩的情節讓人回味無窮。

最感動尼摩船長與另外幾人,採珠場時,遇到了一個可憐的採珠人,他正遭受着鯊魚的攻擊,眼看就要被兇狠的`鯊魚一口吃掉。險要關頭,尼摩船長與其他人奮不顧身地衝了上去,與鯊魚展開激烈的搏鬥,文字裏透露出血腥的場面。降伏鯊魚後,採珠人早已暈了過去,尼摩船長和其他人連忙將他抬到船上,不僅救了採珠人的性命,並且把採集的珍珠全部送給了他。它教會了我做人要敢於奉獻的真諦,樂於助人的道理。

文中的鸚鵡螺號被視為文中最為神祕,充滿神奇色彩的地方。1866年,美國海域中突然出現了一種身形為橢圓形的“大海怪”,體積巨大,動作靈活,磷光刺眼,頭上長着一個大角。許多船隻都曾遭遇它的襲擊。此事就此被傳得沸沸揚揚。而作者則是一名專門研究海洋的大學者,他通過種種傳聞與考察,推斷出海怪是個獨角鯨。美國就在1867年時派出了“林肯”號戰艦對海怪進行追擊,同時作者也被邀請上了船。經過幾個月的海上漂泊,船長終於發現海怪,與他進行了周旋,交戰,才發現這僅僅是一個用鋼板做成的潛艇。隨後船隻被海怪撞入海中,作業也跌入海底,醒來時已經在那個“獨角鯨”的身子裏了。作者與潛艇的船長通過交談,兩人相處的十分融洽。作者在潛艇也生活的十分自在。可是……過了幾個月作者和他的僕人想家了,他們計劃着在當天晚上逃走!到了晚上,他們坐着小艇悄悄的離開了。回憶起這一個月的種種旅途與冒險,作者在海底整整航行了兩萬裏!

《海底兩萬裏》這部小説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極其驚險的氛圍,給予我們的,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盛宴。引人入勝的故事令我震撼,別具一格的人物形象讓我入迷,對社會毒舌般的諷刺,也是對人們無聲的勸告。這真的是一部值得閲讀的作品!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3

《海底兩萬裏》它是一本冒險小説,其中也藴含了不少科學道理。

這本書主要講:有一位叫尼摩的船長,他領導了一個祕密船隊悄悄地在大海里航行,他的潛水艇很神祕,被人們誤以為是一個有危害的“海怪”或者是會移動的“小島”,一些海難事故都被推到了它的身上。英國政府命令捕捉這隻“怪物”,正好主人公阿龍納斯——一位自然科學教授對這十分好奇,於是便踏上了“林肯號”開始了尋找“怪物”的旅程。一天深夜,“林肯號”撞上了這個“怪物”,阿龍納斯和他的僕人康塞爾及水手尼德掉入了海中,然而,尼摩船長和那個被人們誤以為的'“海怪”卻救了他們,“海怪”的祕密也在他們的面前一一破解,原來這是一艘非常先進、非常豪華的潛水艇。

於是,阿龍納斯一行帶着好奇加入了尼摩船長的航海之旅,他們克服暖流、缺氧和土著襲擊等艱難險阻馳騁在廣闊無垠的大海里,時而在海底森林中漫步、狩獵,時而在平靜的海面上徜徉,他們穿越太平洋、潛入地中海、抵達了南極,最終因為海底漩渦,尼摩船長把生的希望給了阿龍納斯,而自已卻和潛水艇永遠的葬身於大海深處。尼摩船長的勇敢沉着、臨危不懼深深地折服了阿龍納斯。

讀完這本書,我不得不感慨這部著作的作者——凡爾納,他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那優美的文筆,將我們引領到那艘非常豪華和先進的潛水艇中,並隨之旅行,一起在海底森林中漫步,一起認識海洋中的生物,讓我們置身於海洋世界中,領略奇麗的海底風光,同時也為文中人物對他人無私的關愛所感動。

凡爾納的作品中有許多知識點,這本《海底二萬里》就包括了很多的自然和科學知識。尼摩船長憑藉着他的勇敢和智慧,巧妙地運用大海中所藴藏的能量作為潛水艇的動力,十分環保。這本書既讓我瞭解了大海的“學問”,又讓我為書里人物的精神所折服。書中有一個章節就告訴了我們要巧妙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有一次,諾第留斯號駛往南極,由於温度太低,潛水艇被困於冰層之下,事先已嘗試過開鑿冰塊來尋求逃生道路,可剛開好又被冰封住,潛水艇中的氧氣也在不斷的減少,情況十分危急,通常情況下,只能聽天由命了,然而尼摩船長鎮定自若,想出了用開水化冰的方法,開闢出一條航道。

帶領大家逃離了南極,脱離險境。從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當一個人做一件事時,遇到了困難,得先冷靜才能想出好辦法,從而也要運用科學知識解決。我認為世界上沒有攻而不破的“金湯”,沒有解而不開的“難題”,只要沉着冷靜,運用日常積累的知識就能解決。

我愛這本書,它給了我無數啟發,讓我明白了只有知識才是最好的“工具”,它能解決一切困難和險阻。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4

再次讀完這本海洋著作,心中還是存在這個願望,就是希望隨尼摩船長一起探盡海底所有的祕密,可恨沒有阿龍納斯教授的好運。這本書就是儒爾·凡爾納的海洋代表作之一——《海底兩萬裏》

——題記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説和冒險小説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説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裏》,《地心遊記》,《環遊世界八十天》,《氣球上的五星期》等著名書籍。《海底兩萬裏》是他的幻想小説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名篇佳作之首。

《海底兩萬裏》把讀者從1866年故事開始的是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許多船隻在海上發現了海怪,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追逐怪獸,誰知,落入水中,與同伴落到怪獸的脊柱上。原來是一艘巨型潛艇,之後又被尼摩船長收留,開始他們的海底旅行。

作者和讀者一起登上“海怪的腹中”。隨着尼摩船長和他的“乘客們”飽攬海洋的奇異景觀和各類海底生物與海洋大蜘蛛,大白鯊,鯨魚羣,章魚搏鬥等。儒勒·凡爾納的一切幻想或是推理都是有現實作為基礎的,例如: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一塊沉沒的陸地;在未來世界,一切幻想皆成為了現實。在《海底兩萬裏》中,尼摩般長説了一句話:“人類進步得實在是太慢了!”幻想其實便是進步的翅膀。一百多年前的人的幻想在一百多年後成為現實,探索是無止境的呀!

海底的世界非常美妙,我記得《海底兩萬裏》中的“海底森林”那一章,雖然沒有真正的樹木,但是海里柔軟的珊瑚礁讓我極為享受,閉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見那飄動的海底生物。而文章也不失驚險,其中在南極被困冰下的缺氧經歷寫得最為精彩。潛艇厚達十幾米的巨型浮冰下的海底,從無法呼吸到新鮮的氧氣,對缺氧症狀的描寫的栩栩如生,讓我都不禁感到難受,直到以人力打開生命之門,開始大口大口地呼吸氧氣,也讓我由衷感歎:人能活着,比什麼都好!

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佈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我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刻畫交替出現。讀書引人入勝,欲罷不能。這的確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啊!

無論如何,這次在書中的勇敢者的探險讓我深深熱愛上了浩瀚的海洋,讓我更加明白了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5

在電報尚沒有發明的時候,他書裏的人物已經在用電話傳播消息。在人類尚沒有發明火箭的時候,他書裏的人物已經坐着炮彈拜訪月宮。在人類尚沒有飛上藍天的時候,他書裏的人物已經坐上直升機觀賞美景。在人類尚沒有發明潛艇的時候,他書裏的人物已經坐着潛艇,環洋航線兩萬裏。他,就是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説之父”的儒勒·凡爾納。

我看了凡爾納的代表作《海底兩萬裏》之後,被凡爾納驚為天人的文筆所深深的折服了。這部作品講述了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捕鯨手尼德·蘭,僕人康賽爾三人乘船捕殺“怪物”,誤入潛水艇諾地留斯號(即鸚鵡螺號),最後經歷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在海底航行兩萬裏,最後逃出生天的故事。書中懸念的設置巧妙,順理成章,絲毫不顯突兀,敍事順序得當,生動有趣,尤其是對於人物的刻畫極為生動。對於船長尼摩的描寫尤其好,讓我難以忘記。

凡爾納在寫尼摩的時候,多次運用對比,不但不顯得過於勉強,反而是錦上添花。

尼摩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學者,還是一位堅定的戰士。學者和戰士,看似沒有關聯,實則殊途同歸。説白了,一個執筆,一個執槍,都是用作武器。尼摩設計了諾地留斯號,創造了領先當時世界不下百餘年的科學技術,他作為一位科學家,其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尼摩也會堅定立場,與殖民主義者堅決鬥爭,又體現了尼摩的意志堅定之處,無愧於“戰士”的稱號。

尼摩既是一個冷靜的智者,又是一個瘋狂的指揮。尼摩身上的冷靜被多次描寫到。潛水艇故障時,可以立即下令檢查,排除故障。被巨大章魚襲擊時,可以身先士卒,帶領水手們擊退襲擊。被土著人圍攻時,可以當機立斷,釋放電擊逼退敵人。這些地方,無不説明尼摩的處事不驚。然而尼摩多次攻擊大英帝國的船隻,一己之力挑戰當時的第一強國,把尼摩的瘋狂表露無遺。

尼摩不但是一個善良的船長,而且是一個狠辣的殺手。尼摩救下主角一行人,救下采珠人,確實無愧於船長的職責,而攻擊敵人時,卻毫不留情,全部殲滅,狠辣之處凸顯無疑,把尼摩對與殖民者的疼恨寫得淋漓盡致。

看完整本書,我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尼摩這個人物看似矛盾,實則是正反兩面寫出了尼摩仇視殖民者的性格特徵,更是作者反對殖民主義的一個縮影。讀完,讓我回味無窮,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更是吸引我一看再看,尤其是電影版的結局,爆炸產生的一朵蘑菇雲,更是勾起我的又一次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