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紅樓夢》讀後感【推薦】

校園2.3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讀後感【推薦】
《紅樓夢》讀後感1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文學作品。然而在《紅樓夢》中我最喜愛的還是林黛玉。儘管她嫉妒心強,鬱鬱寡歡,但她的可憐身世,虛弱的身體,多才多藝的她,實在是叫人喜愛。最愛的還是那首《葬花詞》,寫的尤為悲傷哀涼。

一天寶玉來到瀟湘館,聽見黛玉長歎了一聲:“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寶玉便與黛玉開玩笑,惹得黛玉傷心流淚,寶玉在安慰的同時,襲人來叫走了寶玉,原來是薛蟠叫寶玉出來喝酒聽曲,寶玉喝得爛醉才回去。黛玉見寶玉一天沒回來,心中為之擔憂,便決定去看寶玉,路上她看見寶釵進了怡紅院,黛玉站在沁芳橋上,欣賞了一會兒各色水籬,等她來到怡紅院門已關上,便伸手敲門,誰知丫鬟晴雯説:“都睡下了,明兒再來吧.。”黛玉説:“是我,還不開門麼?”晴雯説:“管你是誰,二爺吩咐的,一概不準放人進來。”黛玉聽了覺得何苦慪氣,恰在這時,院內傳來寶玉和寶釵二人的歡笑聲,惹得黛玉躲在山坡後傷心痛苦。

寶玉去找黛玉,聽見黛玉在頌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斬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老落人亡兩不知……”説完失聲痛哭。寶玉的出現令場面出現了轉折,氣憤的黛玉很快原諒了寶玉,但這首《葬花詞》卻流傳於世。

一個閬苑仙葩,一個美玉無瑕,説的就是黛玉和寶玉。

《紅樓夢》最後結局我認為是悲劇,林黛玉與賈寶玉悽美的愛情故事令人感傷,林黛玉的死是可悲的,賈府的結局是可悲的,賈寶玉出家當和尚是可悲的,可悲的故事中有着寶黛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若説沒有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水中月,一個鏡中花,故事由許許多多美妙的詩,由一個個美妙的人物串聯起的。

這也正是我熱衷於《紅樓夢》的原因,感動於寶黛之戀,痴痴入迷;陶醉於人物情節,引人入勝;驚歎於人物作詩的才華,感歎於可悲的結局,是啊!紅樓夢就是能給人多種感受,令人心潮湧動內心澎湃不已。

《紅樓夢》讀後感2

紅樓是一本大書,包羅萬象。從哪裏説起呢,今天是大年七年級,就從賈元春説起吧。因為賈元春就出生在大年七年級,新年第一天,所以叫元春。接着來順着這個順序就有了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她出生在一個特別好的日子,舉國歡慶的日子,她的未來是否和出生有什麼關係呢。

元春十幾歲時便已入宮做女史,23—24歲時加封賢德妃。後來的薛寶釵也去參選妃子,沒有被選中,所以才有人撮合她與賈寶玉的婚事,如果選上了就沒有賈寶玉的什麼事了。我就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元春能選上,寶釵卻選不上呢?第一論出身都是四大家族,薛家也是僅次於賈家的。第二論長相,薛寶釵是金陵十二釵與黛玉並列第一,遠超元春。第三論才華,寶釵琴書畫無所不通。第四,論品性,上上下下都覺得寶釵性格隨和,待人極好。第五論管理能力更是在諸姐妹之上。綜合考慮確實應該選上皇妃才對,皇帝為何不選呢?瞭解一下清朝的選妃標準才知道,上面的五個優點都不是最重要的,原來皇帝不僅僅看個人優劣,還要考察其家人品性端正與否。必須根紅苗正。我們知道寶釵有個哥哥薛蟠因為搶奪英蓮打死馮冤,這是有案底的,官方都有記錄。所以寶釵受其連累,才沒選上。當然了也有人分析是政治原因的。我不懂政治,不談。

繼續説元春。

為了迎接元春省親,賈府建造了大觀園。元春24—25歲回孃家省親,熱鬧歡騰,同時又表現出她在深宮高處不勝寒的辛苦。元春的命運關乎賈府興衰,元春晉封貴妃則令賈府重現生機,她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

前八十回,戲份不多,後面四十回,有可能是扯淡。

高鶚續書的後四十回她與王子騰先後暴卒,賈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獲罪抄家。(根據第五回的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還有脂硯齋在元春點的一出《乞巧》中批:‘《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可以判斷,賈元春應該是懷孕後犧牲於政治鬥爭。注:《長生殿》中楊玉環與唐玄宗,楊玉環死於太子政變。)

有生就有死,死在大年三十。生於七年級,死在大年三十。正好一年的頭尾。太極圖裏面魚頭對魚尾,表示萬物周而復始。都是好日子,也可能就是作者刻意安排的,這樣才能增加悲傷之情。也可能是解脱以後的重生。只能問作者了。

《紅樓夢》讀後感3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裏,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裏是她傷感的容顏,帶着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只有放縱的哭過後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着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在這背後,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泄內心醖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鋭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裏,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脱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痴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紅樓夢》讀後感4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數不勝數。首先,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順水推舟,讓我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這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還有要説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

《紅樓夢》讀後感5

有那麼多的紅學家在研究紅樓夢,並且各有各的説法,不盡相同的評價卻指出一個事實,這是毋庸置疑的經典之作。我也看了紅樓夢,現在就讓我來説説我的看法吧。

整本書大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封建家族的興衰成敗。正本書以賈寶玉為主人公,他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書裏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是是非非,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封建社會的禮教,它們把一對對原本該合樂美滿的有情人拆散,造就了一出出的悲劇。

看着《紅樓夢》,心情也隨着書中人物的心情起起伏伏,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不過,人間世事本就無常,或許正是那種不完滿造就了今天永恆的經典呢。

《紅樓夢》讀後感6

紅樓夢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公子和一位姑娘的故事:林如海病重,把女兒林黛玉送去京城賈府與王夫人的兒子賈寶玉成了一對親密無間的好朋友。

賈府非常有錢和地位,代表了當時的權貴階層,整部小説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生活和愛情為主線,描述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結局來暗喻腐朽的封建王朝不可挽回的終結命運。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其內容非常複雜,光是人物就有很多,而且最令人佩服的就是曹雪芹能夠把每個人物都刻畫的栩栩如生,性格分明。像王熙鳳,作者着力描述了其精明和潑辣,林黛玉被描述成弱不禁風、梨花帶雨的江南女孩,而賈寶玉在作者的筆下儼然一副多情而又專一、放蕩不羈的富家公子哥兒的形象。在這些人物中,我對林黛玉最為喜歡和同情,首先我覺得她重情,為了報答別人的滴水之恩而下凡到人間用眼淚償還,其次黛玉非常有文化,葬花吟那一段的詩詞寫的非常美,充分表現了黛玉脱俗不凡的高貴品格,就這一段我看了好幾遍,還偷偷的流眼淚呢。

紅樓夢不僅描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而且其中還包含了很多的詩詞歌賦、繪畫、音樂等各個藝術領域,整本書浸透並散發着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藴,紅樓夢中大量詩詞曲賦,猶如鑲嵌在碧海青天裏的珍珠和明星,閃耀出奇異的光芒。

還有通過閲讀紅樓夢,我還了解了很多醫藥保健方面的知識。例如第三回寫賈府吃飯時,有“丫環執着拂塵漱盂巾帕”,“飯畢,各各有小丫環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第一道茶用來漱口,第二道才是吃的茶。書中多次寫到以茶漱口。飯畢漱口,有益於口腔衞生,牙齒保健;用茶水漱口跟用清水相比又可以去除油膩;飯後喝茶,也有消食作用。

《紅樓夢》正像其名稱一樣,它不僅描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描述了賈、王、史、薛的興衰過程,它更像一部百科全書,書中到處閃耀着中華文明的光輝,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紅樓夢》讀後感7

紅樓夢是一部超越時空的鉅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筆下一個豪門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個耐人尋味,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寶玉、黛玉的真摯感情更令人唏噓不斷,不敢妄作評論,只願説説我讀後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覺得除了寫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寫賈寶玉與林黛玉純潔的感情。最主要的是寫女人,一個個形象都已印入我的腦海,不禁浮想聯翩。在這部小説裏我最喜歡的是晴雯,她才貌出眾,敢愛敢恨,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惡如仇,真乃一女中豪傑,但卻所以引起賈府主子的不滿、惱恨,最終被逐出大觀園,病死家中,不禁讓人黯然淚下。金陵十二釵,每個人的命運都不相同。尤二姐、尤三姐的悲慘故事,尤三姐為了感情,情願獻出寶貴的生命來證明自我的清白。尤二姐貪慕虛榮嫁與賈璉做二房,王熙鳳的狡猾奸詐,心狠手辣的她逼死了尤二姐,甚至連死都沒有個墓碑。迎春大丫環思棋與潘右安從下就相互愛戀,最終卻都為了感情獻出寶貴的生命。讓人不禁為他們的命運慨歎唏噓。黛玉葬花的柔情幾人知黛玉與寶玉真心相愛卻因為封建禮教和家族的不容,而最終導致了這場悲壯的感情杯具,有情人終不成眷屬。曲折的故事情節,性格分明的人物,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情是不分貧富貴賤的。不能讓世俗影響純潔的感情,雖然此刻社會的拜金主義流行,甚至某些女孩子拋出“沒房、沒車,就不結婚的言論。”在婚姻上更講究門當湖對,我不禁慨歎古人的感情,他們為了敢於獻出自我寶貴的生命,為了愛敢於拋棄自我的一切,為什麼我們反而不成了呢難道真的是沒有錢就沒有感情嗎相信讀過紅樓夢的您必須也會有您自我的答案,願世俗少一些煩擾,願感情少一些杯具,願天下有情人都終成眷屬。

《紅樓夢》讀後感8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枉凝眉》黛玉,金陵十二釵之首,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可能是個神仙,可望不可即,似乎也是一種姻緣,她給人留下的印象真可謂“悽美”二字。“悽”則主要表現在林黛玉的“身世淒涼、纖弱多病”,“美”則表現在“外在、內涵、藝術”這幾個方面。

兩者相加就構成了林黛玉“悽美”的悲劇形象。外在之悽美:初見黛玉,作者並未直接着墨來描繪她的美,而是巧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突出林黛玉的絕世美麗。

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歎:“天下真有這樣標緻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好一個“裊裊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筆至此處,一個活生生的“絕美”黛玉已躍然紙上,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悽美”。內在之悽美: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

一方面,她寄人籬下的處境讓她總是小心翼翼地為人處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輕了去”的心態;另一方面,一個蘭心慧質的女孩兒的小心眼兒更可以為她增添些“靈慧與可愛”之處,從而使林黛玉這個角色的塑造變得更加生動、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們又可以從她與寶釵相處的文字裏邊看得出來,儘管兩人在平日裏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後來待寶釵“竟更比他人好十倍”,難道我們不應該向她學習嗎?用寬容、善良的心對待每一個人。再者我們還可以從她教香菱作詩“誨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舉等事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善良。

事實證明,越到後來“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寶釵,而是以誠相待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與坦誠也由此可見一斑。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美麗的人兒,最後竟淚盡而死,讓人為她盡情的感痛傷心,耿耿而不能忘懷。當然了,像晴雯、襲人這樣的人物,雖然在文中幾筆不到,卻也是風格迥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王熙鳳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為它垂淚,為它感動啊!

《紅樓夢》讀後感9

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紅樓夢》

第一次讀《紅樓夢》,只覺得心中有一絲隱痛以及對於黛玉的不滿和惆悵。一個紅樓的女子,竟永遠只淌些小女子的眼淚,沒有堅強的心,沒有樂觀的心境。是的,淚水逐漸消散了她歎息般的目光、丁香般地惆悵……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杯黃土掩風流。這些都是黛玉曾經含淚吟出的沒有一絲音調的歌。初讀《紅樓夢》時,我僅以為這不過是一個深鎖閨口、多愁善感的女子無奈傷感時,排遣心中悲傷的詞句,脆弱,易傷。

現在,再一次翻開《紅樓夢》,重讀那個讓我愛而不能、舍而心碎的女子——林黛玉。或許是心境不再一樣了吧!或許她的眼淚看得更加真切,黛玉彷彿不再是那個小時與寶玉吵架時傷心流淚的女子;不再是隻會説:“留得殘葉聽雨聲”的孤高小姐龍不再是看到花自飄零水自流掩面而泣的黛玉。在我無數次的思考中,我終於明瞭!她的眼淚不是一個小女子流下的倉促之淚,她的淚是有一個凝聚的過程的。是一個靈魂最含蓄的呻吟,是一個悲劇的絕美體現,是文章的温牀!

試看,曹雪芹為何把紅樓的主角描寫得如此多淚?他必是要達到心碎的效果,黛玉本身就是一個悲劇,卻為其他的悲劇揮淚如雨。見到她的淚,便知紅顏薄命,便知這無數女子吟唱的紅樓曲不過是一首短暫的悲歌。人間有大愛,也有小愛,那麼我寧稱黛玉的哭泣是大泣。她讓多少人感歎於她絕佳的才情,她讓多少人為《紅樓夢》痴迷,她讓多少人為悲劇流淚,像我。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我只能借用那些憂傷的曲調來表達我對黛玉隱隱的痛以及深深的愛。這痛,便像那銀紅的霧,輕輕地遊移在我的青春年少,久久不散了那份奇異的孤芳。

《紅樓夢》讀後感10

《紅樓夢》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税,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

《紅樓夢》以賈府衰亡為主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為中心,描寫上至朝廷,官場,下到市井、鄉里的人情世故和風尚習慣,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寶玉,金陵十二釵,下至丫頭都是那麼的具有才華,個個都出口成章,讓我刮目相看,更讓我崇拜得五體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數黛玉和寶釵了。

黛玉或許是從小體弱多病,又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因此養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她的眼淚總是又多、又細、又長。空有了一顆玲瓏心和無人可及的詩情才藝,真是讓我倍感遺憾啊!

反之,寶釵從小就在大户薛家出生,又有母親和哥哥的疼愛,她的性格就大家閨秀所具備的大氣了,因此也更得長輩們的喜愛了。更是“是非面前繞道走”,連丫頭們都喜歡她。而我又覺得她雖然表面上是風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後,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紅樓夢》裏對每個人都是刻畫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心思,讀了以後真是受益匪淺,更感到世態炎涼,真真假假,到頭來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紅樓夢》引人入勝的地方數不勝數,真不愧為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啊!

《紅樓夢》讀後感11

展讀《紅樓夢》,不免想起沈從文那一句“美,不免讓人心痛。”感傷於紅樓痴情兒女,千紅一哭,萬豔同悲。而此中的幾回笑,也成了記憶中難以抹去的永恆。

最曲意逢迎的笑

“哎呀!我來遲了,未曾遠迎!”瞧這口氣,好大的架子。這賈府之中,還有何人敢如此放肆?一句“丹脣未啟笑先問”,活脱脱一個“鳳辣子”的形象躍然紙上。好一個鳳姐,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笑得極有“魅力”,這曲意逢迎的笑讓老祖宗與黛玉相擁而泣。鳳姐又在一旁以笑止淚,這戲演足了。難怪賈府那麼多男人都萬不及一個鳳姐。她與賈府中各層大小人物交往,威喜兼施,以笑辦事,手段卻又潑辣幹練,遊刃有餘。評之“最曲意逢迎的笑”,當之無愧。

最豪爽的笑

君不見“琉璃世界白雪紅梅”,這史湘雲揾酒割鹿肉,邊吃邊笑,甚是豪爽。屋外白雪紛飛,紅梅爭豔,多美麗鮮豔的景緻!這湘雲也實為女中豪傑,進屋後,紅棉襖一脱,着一身紅衫裙,端起酒來一飲而下,一邊割着鹿肉,一邊笑着與寶玉划拳,黛玉在一旁嗔其沒一點淑女樣子,湘雲卻大笑回駁“你懂什麼?也難怪,你身子虛,吃不了鹿肉,像我這樣大腕喝酒,大塊吃肉才盡興!”好個湘雲,行動處事毫無淑女,步步小心之態,而是豪邁大氣,如大丈夫般,天真可愛,這笑極具感染力,評之“最豪爽的笑,”一笑解千愁。

最難釋懷的笑此書中最讓我難以忘卻的,不是黛玉的哭,而是她悽美的笑,她在臨死前焚稿斷痴情的最無奈,最心疼的笑,笑中帶淚,那是最後的掙扎嗎?是迴光返照?黛玉如痴傻般囈語“寶玉你好······”説罷,口吐鮮血,呆呆笑着,淚盡而亡,這笑中隱含了多少的痛!黛玉的笑,讓我為之泣淚,也終於明白了魯迅先生説的“悲劇是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紅樓夢》從開篇至結尾,字字血淚,勝過杜鵑啼血,鮫人泣珠,實乃徹頭徹尾大悲之劇!多少煙花墜落無痕!紅樓兒女正如這燦爛煙火,了無痕跡。從這永恆不朽的笑中悟出人生之悲,感謝《紅樓夢》,讓我悟出悲痛而更加珍惜人生!

《紅樓夢》讀後感12

懷着對看書的一腔熱血,我翻開了那了不起的著作——《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刻畫了眾多人物形象,儘管他們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愛與恨,痛苦與歡樂有着相通之處,他們的悲劇命運是相同的。作者用爐火純青的筆法,塑造出了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等眾多的藝術典型。它是一部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名著,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也是罕見的瑰寶,是我們中學生加強藝術修養的良好讀物。

主人公為賈寶玉,應該説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的家族是因為元春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

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林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她的世界是多麼的孤獨,為了保護自己,只能用刻薄的語氣去對待他人,這也是養成生性猜疑的性格的因素,林黛玉在淒涼中死去,身邊只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的為她哭泣。

《紅樓夢》讓我見識了人間的美與醜、善與惡,讓我懂得人們之間並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骯髒與醜陋的靈魂。這部著作展示了“金陵十二釵”及其它相關人物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歌頌了追求光明、崇尚自由的思想精神,揭示了當時社會中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無情地批判了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的罪惡。體無完膚地暴露了“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及社會道德觀念的兇殘吃人本質。以無可辯駁的事實,預見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的結果以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規律。

一部好書,值得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去思考,因為我們能從中得到更多書本以外的東西。讀一部好書就如同和一個作者在交流自己的思想。

《紅樓夢》讀後感13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前世的情緣,後世來還。一段神話揭開了塵封的記憶;一塊寶玉勾出如煙雨如雲的世事,如醉如痴的想念,一脈情思,讓我們回味再三。

我曾感歎結局的悲哀,黛玉的抱憾而亡,寶玉的看破紅塵,寶釵的夜對孤燈以及賈府的衰敗蕭條,我也曾抱怨曹雪芹的狠心:“為什麼不成全寶黛的愛情,反使他們陰陽相隔,最後落得個天各一方,人世間就真的只有憂愁。與傷心的淚雨嗎?”

放下這本書,卻放不下一腔憂愁,放不下寶黛的愛情悲劇,放不下顰兒的淚,顰兒的憂,顰兒的愁,顰兒的苦。

她有閉月羞花之嬌美,卻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顯出她的弱不禁風,她的淚眼朦朧,魂牽夢縈。她本是冰雪聰明的奇女子,魁奪菊花式的瀟灑,蘆雪庵中爭聯即景賦詩的敏捷,與湘雲月下吟詩的才情,至今還歷歷在目,她將無人能比的才情發揮得淋漓盡致,令我折服,令數千萬人為其傾倒。但細細品來,纖巧感傷的字句後又隱藏了多少眼淚,多少辛酸。身世的悽慘,寄人籬下的痛苦。誰人知曉?孤傲自許的清高,天真,率直,反封建的叛逆性格,註定淒涼結局,淚盡而逝。

三月花朵驗放花香滿天,待遇卻用除將一半半青春的碎片連同自己的淚珠。一起埋入芳草菲飛的泥土中。“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她把自己的渴望,夢寐,生活的苦澀全都埋入土中,卻埋不掉孤獨如影隨形的孤獨,與生俱來的孤獨。

與寶玉愛情的悽苦,本是情投意合,情意綿綿,寶玉是他的知己。可天不由人,性格孤僻,人緣不好,成為她通往幸福大道的一塊絆腳石,使得原本疼愛她的賈母對她漸漸疏遠,勝利的天平自然傾向了城府極深的寶釵這邊。鳳姐的一出偷樑換柱計,使兩人痛失所愛。愛黛玉含淚焚屍,含恨而去,從此陰陽相隔,搞玉瘋瘋傻傻,後看破紅塵,消發為僧。可悲奇苑仙葩早做北邙鄉女!

黛玉的悲劇,始於封建社會的黑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愚蠢,曹雪芹之所以塑造這樣一個悲劇典型,可能是為了告訴世人。那時還有多少才情兼備的女子被封建社會的黑暗所淹沒。在苦難中掙扎,多少才子厭惡官場?落得個一生貧困潦倒,曹雪芹是否也把自己的痛思寄託在這個奇女子身上呢?無人知曉。

《紅樓夢》讀後感14

《夢》中茶甚多。有含淚的“千紅一窟”茶,也有高貴的楓露茶;有朝廷貢茶之一的六安茶,也有香氣高爽的老君眉茶;有形如雀舌的龍井茶,也有能助消化的女兒茶;有用各種糧食製成的香茶,也有用各種補品做的杏仁茶。茶,多矣!

《夢》中酒亦多矣也。有百花之蕊釀成的萬豔同悲酒,也有在金谷園釀造的金谷酒;有產於江南的紹興酒,也有用糯米做的惠泉酒;有夫妻雙雙喝的合歡花酒,也有高壓清淡的菊花酒;有醫聖華佗所制的屠蘇酒,也有為人所獨鍾的香甜的桂花酒。酒,不甚多?

我覺得《紅樓夢》不僅僅是一本書,而且是一種習慣,一種品茶品酒的好習慣。這種好習慣,會陪你度過悠閒的一生。

我的爸爸就是一個喜讀《紅樓夢》,愛品茶喝酒之人。媽媽説爸爸不嗜煙不好賭,喝茶喝酒總要滿足他的。為了爸爸喝好茶的嗜好,媽媽有時會毫不吝嗇地上百一兩、上千一兩的茶葉買來給爸爸享受。有了好茶,只見爸爸抓一小撮月芽似的茶葉放到杯底,用熱水慢慢往下衝,哇,太神奇了,一股一股的熱氣送來了清新與淡香。爸爸捧起一杯茶的悠然,看那層層迭迭的薄霧繚繞,與我一起愜意地讀《紅樓》,説寶黛,談金陵……爸爸還愛喝酒,説實話,他對酒的要求並沒有對茶的要求高,所以不能稱為品酒,只能説是喝酒。爸爸喝酒的習慣是冬天喝黃酒,夏天喝啤酒。他喜歡那啤酒快把杯子淹沒時所發出的“啪啪”的聲音。爸爸總是會旋轉着杯子,一口一口地慢慢呷着淡黃色的液體,彷彿在體會着喝酒時的樂趣與痛快。興起時,他會情緒高昂地跟我議論 “元、迎、探、惜”,他會興致盎然地跟我爭論 “ 賈、史、王、薛”,他滔滔不絕地跟我談論 “詩、詞、茶、酒”……有酒有茶的日子總是透着那幸福吉祥的氣息。

酒,不能多喝,而茶,每日必飲。看書時品茶,學習時品茶,工作時品茶,濃濃的馨香可直沁心田。酒,在特殊的時候,慢慢呷,慢慢呷,辛辣的味道會給你一種動力。呵,酒和茶,茶和酒,你們都不會被替代啊!

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迷人人自迷。“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品茶人之意”也就“不在茶”,而在《夢》中!

《紅樓夢》讀後感15

一曲紅樓悲歌,悽悽慘慘慼戚,散不盡,縈上心頭,淚先流……

林黛玉哭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蒼白如玉脂的臉龐彷彿永遠掛着兩行清淚,立在瀟湘館的窗櫺裏,孤獨是你的影子。或許你真的就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因為受了神瑛侍者甘露的灌溉,修成女體,今生只為還淚來的吧!雖女子本弱,但你為何就不肯再爭取一分?既然心儀寶玉,為什麼就不敢大聲説出來?遮遮掩掩,幾度欲語還休、醋意大發,反倒讓人覺得小氣。我相信,賈老夫人亦是疼你的外祖母,斷斷不願看着你抱憾而終,只是你的驕傲與自矜害苦了自己……

王熙鳳機關算盡,看似風光無限,卻輸了丈夫、輸了家;迎春性格怯懦,只能落個在夫家受虐而死的結局;探春空有才幹,卻無用武之地;寶釵賢德,聽長輩命,金玉相配,卻不是良緣……紅樓的女兒們呀,千百年後讀着你們的故事,仍讓我為你們悄悄揩淚,你們知道嗎?

究竟是什麼將你們一步步逼近命運悲劇的懸崖,讓你們退無可退?是對金錢與權勢的慾望?是妄想不勞而獲的心機?又或者是那讓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成為水中月、鏡中花的封建制度?不,不完全是!是你們的懦弱與不爭,讓你們自己深陷泥沼,一步步被巨大的封建野獸咬走了自由、蠶食了愛情、也將生命剝皮拆骨……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秦可卿的遭遇了。生得絕世的容顏,卻被玩弄於兩代人之間;生時病痛纏身,死後雖然風光大葬,卻給世人徒留下茶餘飯後的笑料!可卿呀,為了自己的名節、名聲,哪怕以死明志,也是一種爭取!

爸爸勸我不要揪着人物命運憤憤不平。然而,從個人命運反觀當時的整個社會,更是讓人無奈。看,賈府的破敗,正是一箇舊的社會制度的滅亡!只可惜了紅樓裏一個個鮮活的姑娘,我哀其不怒不爭。

曲終人亡,哀傷未絕。

標籤:讀後感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