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幼兒園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精選5篇)

校園2.88W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精選5篇)

幼兒園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精選5篇)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全面提高我校學生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裝潛能,培養學生裝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裝人格健全發展。學校本着以人為本的思想和對師生高度負責的態度,紮實開展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一、主題明確,精心設計。

根據活動安排意見,學校就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做了精心安排,從內容、形式、方法及效果方面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活動時間也做了安排。為了使活動落到實處,要求全體師生全程參與。及時收集活動材料,整理反饋信息,使活動落到實處。

二、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活動之初,學校就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欄等積極宣傳師生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輔導,用鮮活的事例積極引導廣大師生消除。各年級教室黑板、主題班隊會開闢了適合年齡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園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中的一些心理表現進行了指導。

三、講座與討論,輔導與自學相結合,消除教師。

學校在舉辦講座的過程中,通過交流收集教師生活、工作中的困惑、疑慮,並組織大家討論如何面對,集思廣益,互相幫助,學會消除心理困擾。同時組織大家學習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和心理調查一書。對教師產生的壓力、焦慮、急躁等及時等進行了疏導。相互學習、交流工作、學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經驗,共同提高,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為了讓學生學會消除心理困擾和的方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教會學生做人、合作,學會面對困難和挫折。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使他們健康成長。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組織開展了“我健康、我快樂”主題班隊會,教師針對學生中的表象、年齡特點進行了輔導,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的提高學生的能力,掌握解決自身存在問題的方法。

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蒐集整理適合不同年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材料,及時播放並組織學生收看。重温了“開學第一課”的內容,為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打下基礎。

在家長、學校共同協作下,開展了家校共育合格人才心理健康輔導和講座,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讓家長了解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意義,家校配合,為學生的成長、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

幼兒園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精選5篇)2

充實豐富的生活內容,快樂的情感體驗,給孩子温馨的愛撫會使孩子變得活潑開朗,樂觀向上。相反,單調的生活氛圍,刻板的教育模式,冷漠的環境氛圍會使兒童個性難以健康發展。因此,教育者要多觀察分析,對待有問題行為的孩子,積極地對他們進行心理補償教育,儘量採取環境和行為矯正的方法,使他們健康成長。

“促進幼兒的健康”是由幼兒健康的特有價值決定的。17世紀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和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認為:“人生幸福有一個簡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於健全的身體。凡身體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麼別的奢望了;身體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麼即使得到了種種別的東西也是枉然。”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這已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個共識。由於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文化的影響,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對薄弱。而未來社會要求每個人都具有面對現實,不怕困難,開拓進取的精神,具有關心他人,家庭、社會、自然的意識和責任感,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強的人格品質。那麼,如何重視和加強兒童健康心理教育呢?

首先,孩子不論大小,他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這就是説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與孩子平等相待,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賞的眼光,鼓勵性的話語去真誠而積極地評價孩子,孩子對教師的關注是十分敏感的,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種表情、一個眼神都會對幼兒產生暗示作用,或積極的、或消極的。因此,教師要多創造機會啟發並引導幼兒參與討論,讓幼兒自己思考、判斷,逐步形成自我評價能力。教師還應積極參與幼兒的討論、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夥伴關係,對幼兒的評價要客觀、公正,並以正面激勵為主。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是必要的,但評價應客觀公正,以正面激勵為主,儘可能避免消極的譴責性的評價,以免對幼兒造成壓力,使幼兒產生不良情緒,導致不良心理。

其次,在適當範圍內,應鼓勵孩子去承擔一定的任務,讓孩子擁有自主權、選擇權,獨立去完成。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往往表現為頑皮、淘氣、任性、不遵守集體規則等,有的幼兒由此被視為“多動症幼兒”、“特殊兒童”,當然,孩子的能力總有強弱之分,能力強的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行,甚至會看不起別人,而能力較弱的孩子又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怯生生地説話,怯生生地做事,缺乏自信心。那麼,我們就要設計一些特別的活動,給孩子提供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如“我會”、“我能”等,讓那些能力不強的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鼓勵他們大膽展示自己的本領,讓他們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也讓能力強的孩子瞭解夥伴的優點,從而讓每一個孩子都形成良好的自信心理和正確的自我意識。

最後,教育者要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對待生活,去關心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首先是家庭的薰陶。俗話説: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即為人師,就要做好表率。家長在家庭成員和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對孩子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任性的糾纏、經常的吵鬧打罵,會讓孩子產生無理取鬧的人生困惑;零亂的擺設、懶散的生活節奏,會對孩子產生不思進取的負面影響;過多的指責,專制的家長作風,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恐懼的不良心態……。而家長的精心撫育照料,正確啟發引導,及時的鼓勵讚揚,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其影響力也是潛移默化的。其次是積極活躍,情緒樂觀,興趣廣泛,敢於嘗試,願意與人交往,在與孩子交往過程中,能始終以積極樂觀的情緒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教師個人的情感、意志、個性特徵,以及與孩子交往的方式,教育兒童的方法,都會對兒童性格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充實,豐富的生活內容,快樂的情感體驗,給孩子温馨的愛撫會使孩子變得活潑開朗,樂觀向上。相反,單調的生活氛圍,刻板的教育模式,冷漠的環境氛圍會使兒童個性難以健康發展。因此,教育者要多觀察分析,對待有問題行為的孩子,積極地對他們進行心理補償教育,儘量採取環境和行為矯正的方法,使他們健康成長。

幼兒園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精選5篇)3

心理健康是個大的概念,兒童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兒童的心理疾病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不能對每個特殊的兒童就判定他為存在心理疾病。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成年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兒童的心理情況也會有這種亞健康。看到那些不合羣的、不愛説話的小朋友,我總會感慨,我們必須從孩子零歲開始關注他的心理健康。孩子們在嬰兒的時候考慮的最多的就是生存問題,家長們只要給予精心的照顧就能讓孩子們有好的安全感,但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考慮的.不單單是簡單的生存問題了,更多的需要心理上的關注。我們身邊的孩子很少有先天遺傳問題的,所以他們的心理髮展更多的都是後天養育的結果。很多小朋友的性格跟自己的父母很相像,因為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在性格塑造的過程中受到教養人的影響。文章裏説的好,“從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是由量變到質變的”。

很多心理問題都是從一開始的不能自我緩解慢慢積累到最後爆發出來,等到發現的時候其實已經病變了,就像一根繩子一開始有了一個結,如果不去及時解開,繩結就會越來越多,最後變成一條解不開的繩子了。所以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要關注孩子每個時期階段表現出來的異常情況。特別要説的是,在孩子成長髮育的過程中有兩個時期特別重要,一個是大家都普遍關注的十幾歲的青春期,一個就是5、6歲的中班升大班的時期,這兩個階段孩子從生理外貌上變化是非常大的,從心裏角度來説變化也非常大,普遍表現出很叛逆,很難管理的情況,幼兒園階段教師和家長們要特別關注這個階段,重點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他們可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不輕易透露,他們的叛逆可能有着特別的原因。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叛逆感到十分頭疼,因為不瞭解孩子的在想些什麼。其實談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現在的家長很多都不重視跟自己的孩子深談對話,慢慢形成相互不理解的尷尬情形。也許家長願意每天抽出半個小時跟自己的孩子聊一聊天,那麼與孩子之間的心的距離也就會越來越短。

幼兒園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精選5篇)4

隨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健康”這一概念的認識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正如世界衞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健全狀態”而不是沒有病症或虛弱的現象。對於正在生長髮育的兒童來説,身體發育與心理髮展是生長髮育的二個生要方面,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遠不及對孩子的高矮、胖瘦、吃的好壞、生活環境那麼上心,生活在家庭的保護傘下,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鍊,有些兒童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像我們班的王旭輝,剛來幼兒園時,就不喜歡與小朋友、老師交流,學習知識不隨老師讀,課後自己找一個角落玩,經過我的觀察,發現了他在自己玩的時候,説些奇奇怪怪的話:“你是吹牛大王、你是大胖鳥、不會飛等。繼續聽下去,發現他説的都是動畫片中的對話,當你再向他問起故事的情節時,他就不願意交流,還有當小朋友與他掙搶玩具時,他會發出刺耳的尖叫聲,就像動畫片中的怪獸一樣。

由於上面種種現像,我找到家長進行詢問,原因得知,他爸在廠裏上班,他媽自己種大棚,忙不過來,從小隻有奶奶照顧他,孩子又喜歡看動畫片,只有看動畫就不吵不鬧,只要遇上趕集就買動畫片,這樣奶奶就好忙其他之類的家務,坐下來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很少,這就到了幼兒園裏,我針對幼兒的情況向他媽説了,希望你要多抽出時間來陪孩子,每天晚上睡前給孩子講一個關於良好習慣的故事,減少孩子的看電視時間,購買一些關於美術的書籍,多到外面與孩子交往,不要把孩子整天關在家中,這樣經過不長時間的訓練,相信他會喜歡與朋友交往的。

幼兒園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精選5篇)5

一、優化育人環境

幼兒園環境是潛在課程,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外在條件,在對幼兒心理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創設與教育適應的良好環境,能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1、創設適宜的物質環境。

一是為幼兒提供充滿生機、能陶冶幼兒心靈的自然環境,如在園內種植草坪、花卉、栽種果樹、開闢種植園地、修建嬉水池、改建沙地等,讓幼兒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二是創設與教育目標相適應的學習、遊戲環境,如利用紙箱、飲料瓶、快餐盒等廢舊物品創設美工區、音樂區、娃娃家、小舞台、商店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區域,為幼兒提供了充分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讓幼兒在輕鬆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和探索。

三是創設以心理健康內容為主的牆飾,“我們一起玩”、“妹妹摔倒我扶起”、“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等巨幅牆飾掛在教學樓醒目處;活動室佈置美麗的圖案,時時提醒幼兒合作、謙讓、快樂、勇敢、不怕困難等。從而使幼兒園的每一塊牆壁,每個角落都成為育人之地。

2、創設寬鬆和諧的心理環境。

一是建立充滿融融愛意的師生情誼。愛是連接師生關係的紐帶,如果教師多給幼兒一些愛護、關心,就會使幼兒對教師產生依戀感。因此,我們總是用滿腔的愛去對待幼兒,使他們喜歡上幼兒園,並能愉快地參加集體活動。

二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平等地對待每個幼兒,潛心瞭解每個幼兒的個性特徵以及能力差異,尊重每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力求做到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評價孩子時儘量採用鼓勵的語氣“知道你行”、“相信你會做得很好”等,在這種充滿尊重、鼓勵的良好氛圍的影響下,孩子們變得樂觀、自信,並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活動。

三是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良好的同伴關係能促使幼兒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我們首先讓幼兒學會尊重他人,再讓幼兒擺脱自我中心,逐步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集體要求,教給他們一些協調同伴關係的方法,幫助他們獲得正確的交往技能

二、重視滲透教育

心理髮展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過程,且有反覆的可能。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必須要注意幼兒園全方位的滲透,堅持一貫性、連續性的教育與引導,這是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

1、學科滲透。

各科教材內容均從不同方面滲透着對幼兒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訓練要求。它們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資源。因此,我們在各科教學中特別注重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中班語言活動中,通過進述“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等,讓幼兒明白要取得成功不但需要克服困難,而且還要學會動腦筋想辦法。在生活中,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便利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來激勵他們,教給他們解決困難的辦法。

2、遊戲滲透。

遊戲是幼兒自願參加的輕鬆愉快的活動,也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幼兒在沒有任何壓力的遊戲活動中最容易接受指導和訓練。

3、日常滲透。

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要從日常生活着手,堅持下去,日積月累,逐步形成。幫助幼兒養成對每件事如洗手臉、穿脱衣服、收拾整理玩具等都要認認真真,絕不馬虎的習慣;培養幼兒做任何事情(如繪畫、玩遊戲、聽故事等)都有始有終絕不半途而廢,具有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和頑強的毅力。

4、隨機教育。

隨機教育是根據臨時出現的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它對培養、鞏固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繪畫活動中,有的幼兒因不會畫而哭,有的幼兒把筆一扔不畫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總是抓住機會,進行隨機教育,讓幼兒明白“哭是沒有用的”,並讓大家討論“應該怎麼辦”,引導幼兒克服困難,完成作品,建立起自信。

三、進行鍼對性教育

針對性教育活動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針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狀況設計的專門活動。研究中,我們圍繞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目標進行鍼對性活動方案設計,並按方案組織教育活動,如:我們觀察到班上有少部分幼兒性格內向、膽怯,不願意與同伴交往,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活動區設計了“娃娃過生日”,有意識地引導這部分幼兒參與活動。活動中,讓一名幼兒扮演娃娃,其餘幼兒扮演小客人,小客人帶着禮物到娃娃家祝賀娃娃生日,娃娃熱情地接待小客人,小客人將禮物送給娃娃時大膽地説出了祝賀的話語。他們相互交談,唱生日歌,跳快樂舞,這樣在輕鬆歡樂的氣氛中,孩子們自然地交往,就連平時性格孤僻的幼兒此時也活躍起來了。

四、開展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指根據幼兒心理髮展特點與規律,由教育者設計和組織,以活動為基本方式,引發幼兒的主觀體驗和感受,從而對幼兒的心理狀態產生積極的影響,達到形成和改善幼兒心理健康的一種方法。幼兒的心理髮展是不平衡的,存在明顯的個性差異,因此,根據不同類型的幼兒和幼兒不同的心理需要,我們採取了以下方法對幼兒進行心理輔導。

一是創設活動情景,通過以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情景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發泄不良情緒,形成健康心理。

二是角色體驗。幼兒扮演不同角色,體驗其扮演角色所具有的心理品質,幫助幼兒構建自身所欠缺的心理品質。此外,我們還運用了誘導、體貼、親近、信任、鼓勵等方法對幼兒進行心理疏導,維護幼兒心理健康。

五、堅持家園同步教育

家庭是幼兒生活時間最長的場所,父母的言行對幼兒具有重大的影響。如果這種影響是正面的,則會有助於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提高幼兒園教育效果;如果這種影響是負面的,則會削弱或抵消幼兒園教育效果。因此,家園達成共識,協調教育方法,統一教育要求,是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在家園配合中通過家園欄、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等活動,加強家庭教育的指導,向家長宣傳“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性,讓家長熟悉本項研究的目標、內容與操作方法,使他們支持配合幼兒園教育,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