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原文、註釋及賞析

校園6.26K

原文: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原文、註釋及賞析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唐代: 柳宗元

覺聞繁露墜,開户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譯文

覺聞繁露墜,開户臨西園。

夜半醒來聽到了濃重的露珠滴落聲,打開門來面對愚溪西邊依稀的菜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一輪清冷的月亮正在東邊的嶺上升起,清越的聲音是水流沖刷着稀疏的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

泉水從巖石上飛瀉而下越遠越覺響亮,山中的鳥兒不時地叫一聲實在驚人心魂。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這般還有什麼話可言。

註釋

覺(jué)聞繁露墜,開户臨西園。

覺:睡醒。繁露:濃重的露水。臨:面對。西園:指詩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寒月上東嶺,泠(líng)泠疏竹根。

東嶺:指住處東面的山嶺。泠泠:形容聲音清越。

石泉遠逾(yú)響,山鳥時一喧(xuān)。

逾:更加。時一喧:不時叫一聲。

倚(y?)楹(yíng)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倚:斜靠着。楹:房屋的柱子。旦:天明、天亮。言:説。

賞析:

這首五言古詩作於詩人貶謫永州之時。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貶永州的第六個年頭,他終於在瀟水西冉溪畔購得一地,經過疏泉穿池,構亭築屋,終於與農圃為鄰住了下來,還自己經營了菜園,“甘為永州民”。並與一位身份較低的女子結合,生了女兒。《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當寫於在這期間。西園位於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這是一個深秋的夜晚。永州的深秋本來氣候宜人,但身處異鄉的柳宗元卻感到寒氣陣陣。是夜夢醒時分,正是夜半,四野萬籟無聲,窗外亮如白晝,適才的夢境仍歷歷在目。詩人輾轉反側,再也無法入眠,百無聊賴中,連露水滴落的細微聲音也聽到了,環境非常寂靜。露水下降,本來是不易覺察到的,這裏用“聞”,是有意把細膩的感覺顯示出來。於是他乾脆起牀,“開户臨西園”。

來到西園,只見:一輪寒月從東嶺升起,清涼月色,照射疏竹,彷彿聽到一泓流水穿過竹根,發出泠泠的聲響。“泠泠”兩字用得極妙。“月”上用一個“寒”字來形容,與下句的“泠泠”相聯繫,又與首句的“繁露墜”有關。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瀟瀟疏竹,泠泠水聲,點染出一種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涼如水之感。在這極為靜謐的中夜,再側耳細聽,聽得遠處傳來從石上流出的泉水聲,似乎這泉聲愈遠而愈響,山上的鳥兒有時打破岑寂,偶爾鳴叫一聲。

“石泉遠逾響”,看來難以理解,然而這個“逾”字,卻更能顯出四野的空曠和寂靜。山鳥時而一鳴,固然也反襯出夜的`靜謐,同時也表明月色的皎潔,竟使山鳥誤以為天明而鳴叫。“泉響”,“鳥喧”採用可通感的手法,從聽覺角度來表達。“露”“月”“泉”“鳥”這四種意象相互融合,以動襯靜,突顯了詩人被貶謫後所處環境的空曠寂寞。

面對這幅空曠寂寞的景象,詩人斜倚着柱子,觀看,諦聽,一直到天明。詩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悶形象,發人深思。他在這樣清絕的景色中沉思直至天邊破曉。“寂寞將何言”一句,可謂此時無言勝有言。“寂寞”兩字透出了心跡,他感到自己複雜的情懷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這首詩,構思新巧,詩人抓住在靜夜中聽到的各種細微的聲響,來進行描寫,以有聲寫無聲,表現詩人所處環境的空曠寂寞,從而襯托他謫居中鬱悒的情懷,即事成詠,隨景寓情。從表面看來,似有自得之趣,而終難如陶淵明、韋應物之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