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正面管教》讀後感集合15篇

校園7.72K

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正面管教》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正面管教》讀後感集合15篇

《正面管教》讀後感1

在正式寫下我的感想之前,首先我想説一説我自己,我自己是一名從業幼兒少兒英語以及早期教育超過10年的一名老師,從我小的時候開始,無論是家庭環境還是學校和社會環境深深的影響着我,從我自己的經歷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我的父親是一名大學教授,在從小養育我的過程中,雖然磕磕絆絆但是他給予了我他那個時候可以給到的最好的教育方式和條件。陪伴和支持,讓我一直感受在被愛和愛的環境中成長,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在學校中和社會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雖然有難過和迷茫的時候,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有信心堅持和努力完成渡過困難,説這麼多,我想表達的是,其實在正面管教這個理念被中國人所知道並應用之前,我多多少少的就受到了爸爸當年的接近正面管教的理念的培養中,這為我之後的從業路上的學習和思考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正式接觸正面管教應該是20xx年,20xx年之前,同事參與了貝媽的講座並且在前單位進行了分享,我看了分享課件,覺得和我個人的教學方式非常相似,17年在早期教育從業中,部門的夥伴報名了成都的家長講師班並且推薦了系列書籍,我通過自己閲讀和自己的上課方式找到共鳴以外,更深層次的想到了,1個人帶100個孩子的影響遠不如,10個老師帶1000個孩子或者説不如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大,作為一名教師,我知道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是最有作用的,例如在西安不同區域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重視不同的情況下,通常在做家長會,參與的人數和回饋的強烈程度都不一樣,但是家長確實最重要的啊,為什麼説家長是唯一不用考試就可以上崗的職位,看到有問題的家長影響到的單純的孩子,我的心裏是痛心的,由此我決定正式學習,找到方法幫助家長、改變家庭、更希望後期傳播給更多的老師,改變老師之前的教育觀念,從而達到更多的孩子可以自我、自信、樂觀,並且社會化的成長,這些都是互相不違背的。

舉一個我之前的例子,當孩子想哭的時候,大部分的老師説不要哭,給你糖或者禮物,可是當下他們並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也沒有解決孩子的問題,還是隻用獎勵或者懲罰的手段去處理,當下可能見效,但後期孩子的心理建設一旦成長,矛盾和多樣化的行為也會出現,而我嘗試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出發,讓他們適度先發泄情緒,然後詢問和共情,引導孩子自己説出問題,並且給予一些方法(當然看書之後知道可以讓孩子共同參與頭腦風暴,設計方法,這就是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樣以後孩子當遇到問題,願意和我溝通,相信我,一起解決,並且情緒得到了迴應和合理的互動,當然國小和幼兒的孩子處理方法不太一樣,我經常都是換位到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可能我沒徹底長大吧!哈哈!但是這樣都行之有效,當閲讀完書籍之後,我才發現還有這麼多好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把理念的道德性質的東西落實化、實際化,這是我所期待學習併成長和改進的。

未來,當不斷的學習之後,我將更加踐行,並且不停地自反省和思考,如何可以更多的幫助孩子健康自信快樂的成長,如何幫助更多老師走出好孩子壞孩子的誤區,幫助更多家長了解自我,瞭解孩子,願意攤開心扉和孩子共同摔跤再進步,願中國的下一代越來越好!

《正面管教》讀後感2

不良行為,廣泛意義上來看就是不好的行為,不被認同的行為,大家不喜歡看到的行為,違反既定規則的行為等,在《正面管教》第五章中,作者帶着我們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一看孩子的不良行為。

原始腦是什麼?

原始腦,又稱“爬行動物腦”,屬於無意識狀態下的行為,而且有一定的延續性。也就是缺乏思考、簡單、暴躁等行為。不良行為是缺乏意識的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孩子表現出了不良行為,也許不是他們的本意,只是他們還不知道如何做才正確;也許他們只是想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家長們看到自己,關注到自己;也許他們只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管教孩子,其實是想讓孩子控制好自己的行為。當我們對自己和孩子的行為了解更多,瞭解的更深入時,就會有更好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

當孩子們喪失信心時,會自己選擇幾個不恰當的行為,進而形成錯誤的觀念和想法:其實就像小朋友找玩具,歸屬感和價值感就是玩具,只是他覺得有四種方式來獲得想要的玩具。一種是家長關注到我時,才能給我玩具,努力的要求被關注被關愛;一種是隻要我有權力時,不被約束時,我才能獲得玩具;一種是你不給我玩具,你也別想去幹別的事情。還有一種是,玩具不是我的,我得不到,我放棄了。

在前幾章講過的幾個概念中提到過: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相信:尋求過度關注或尋求權力有助於他們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報復會使他們在沒有能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經歷中受到的傷害得到補償;放棄是他們的唯一選擇,因為他們真的相信自己得不到。

分別舉例來看看這四種錯誤的目的下,孩子們一般有哪些行為吧

1、尋求過度關注。如“家長不可以幹別的事情,只能跟孩子在一起,具體幹什麼無所謂,反正是不可以不關注他”等等,孩子通過各種令人煩惱的方式來尋求家長關注,來獲得自己的.存在感。

2、尋求權力。此時的孩子抱有的是隻有我説了算我才有價值感的錯誤觀念,如:做作業時,不是完成一樣再去做另一樣,而是反覆來回換科目,一會做這個一會做那個,總是不專心的做一種,家長説了之後,一點也沒改善,反而折騰的更勤了。“不用你管,我自己知道。”這也許是孩子長大一些後對家長説的最多的話,來顯示自己、證明自己。

3、報復。報復多產生與家長懲罰孩子之後,孩子為了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或存在感,往往會向家長進行報復,“故意弄亂房間,製造噪音,甚至暴力的亂砸亂打”等行為,都是孩子在進行報復,讓對方也得不到好的結果。

4、自暴自棄。往往持有這樣錯誤觀念的孩子,是真的覺得自己不行,自己不會。“媽媽,這個我真的不會。”“太難了,我不會。”往往會將不會掛在嘴邊,最顯示出無力感和挫折感,甚至直接就放棄了。

孩子可能意識不到自己內在的這些想法和信念是偏頗的,是錯誤的。意識不到自己所採取的行為是錯誤的,也就是“不良行為”。所以家長們要學會有效識別他們行為背後的信念,更加有的放矢的進行迴應,進行有效的干預,這對於家庭教養方面是很重要的。

《正面管教》讀後感3

之前看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講一位媽媽培養女兒的各種方法和效果,覺得挺有意思的,其中很多是日常生活中或者我自己及周圍人生活中並不常見的方式,但是對孩子很有積極和正面的影響,對性格和技能養成也都很有效。 其實其起源和理論依據大部分就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這本書主要是給父母和老師看的。不僅講了應該如何正面管教孩子,還講了為什麼要這麼做,對孩子的內在想法進行了剖析,還有很多事例輔助理解。在每一章的後面,還回顧了本章的重點,並且列出貫穿全章內容的問題列表,以幫助讀者回憶內容。看到一半的時候就忍不住推薦給弟弟了,聯想起他們家三歲兒子的某些表現,真覺得和書中例子很符合,如果以書中的方法來進行更加正面的管教,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這本書最重點的理論是:孩子應該得到同等的尊嚴和尊重,也應該有機會在和善而堅定——而不是責難、羞辱和痛苦——的氛圍中發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對待孩子,可以不用十分嚴厲,也不用嬌縱。在嚴厲教育的過度控制下,孩子沒有選擇沒有自由,會自然喪失很多自己體驗生活學習技能的機會,會容易成為討好型性格,對自己更加沒有自信。我們可以採取和善而堅定的方式,進行正面的管教。

正面管教的工具包括:

1、廢除懲罰;(懲罰往往可以短期內製止不良行為,但是長期會有不良影響,包括孩子更加反叛、或者屈從而喪失自我)

2、廢除嬌縱;

3、和善而堅定;(態度和善,充分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堅定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例如通過“暫停”方式讓雙方都回歸冷靜,再堅定地執行規則或決定)

4、給孩子培養“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機會;

5、放棄荒誕的觀念:若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要先讓他感覺很糟;

6、讓孩子參與到設立限制中來;(孩子對於自己參與設置的規則,更有興趣去遵守)

7、問啟發式的問題;(避免簡單粗暴的.責備,避免居高臨下態度的追問,而是通過啟發式問題讓孩子認識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及後果)

8、關注於解決問題。

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力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內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並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際溝通能力強:善於與他人合作,並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6、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後果;

7、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這些感知力和技能,無疑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其中有些能力很多成年人並不具備。如何讓孩子獲得這些能力,真的不是簡單地隨心所欲進行教育就可以達到的。那句我們聽了很多的“我是為了你好”,有時候僅僅是意願而已,結果是不是真的好,我想可能還是有很多遺憾。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覺得是這本書的目的,也是我力爭通過學習和實踐來避免的問題:很多父母和老師都説過這句話,“我已經告訴過你一百遍了”,他們需要認識到,愚笨不堪的不是孩子,孩子知道什麼對他們有作用,而大人需要意識到,説一百遍是沒有效果的,需要採取更有效更合適的方式方法來解決問題。

《正面管教》讀後感4

早聽説《正面管教》這本書如何好,是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我帶着期盼從學校圖書室借閲翻看,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通讀下來,果然讓我受益匪淺,真的是本好書!

合上書本,“和善而堅定”這五個字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印象深刻。書中説道:“在和善而堅定之中,把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給孩子。”“許多家長把和善而堅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兩個詞。”“和善能抵消過於堅定所造成的反叛、抗拒、對自尊的挫傷等。堅定則能抵消過於和善所造成的嬌縱、操縱父母、被寵壞的小孩,對自尊的挫傷等。”其實,簡單説來,“和善”就是表達自己對孩子們的尊重,這樣可以“贏得”孩子,讓孩子得到尊嚴,獲得孩子心甘情願的合作,而“堅定”卻是讓我們尊重自己,並尊重當時情形的需要,減少“贏了”孩子而帶給孩子的傷害,讓孩子們學會自我約束。專斷的方式通常缺少了和善,驕縱的方式卻缺少了和善,和善和堅定才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雖已從教四年,但是對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還沒有更多的自我見解。回視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做法離正面管教還有些差距。

我們班的三個孩子因為上課表現好,我上課的時候許諾獎勵給三個人每人一本作業本,可是,本還沒發到這三個孩子手裏,我就發現放在桌子上的作業本被撕了一半,我非常的生氣,問是誰幹的,沒人承認,最後還是有人説出了那個男孩的名字,我問那個男孩他才承認下來,我非常惱怒,要給他的爸爸打電話,那個男孩默默的掉着眼淚,抽噎着,這種無言的“抗議”讓我愣在那裏,班主任老師告訴我,這樣的孩子一定要通知家長,這又不是第一次了,這個男孩總是搗亂,上課也不認真聽。可是看着孩子因為哭泣良久而漲紅了的臉,讓我覺的很不忍心,很難過,卻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這個孩子無疑是一個活潑愛動的孩子,可是對於這樣的孩子該如何好好管教呢?

我想起了《正面管教》裏的一句話: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後來我有意無意的關注這個男孩,發現他有的時候上課表現的特別積極,他對同學也特別的熱情,突然覺得以前總是關注他的不好表現,對他一通批評,甚至讓全班的學生笑話他,這是一件多麼傷人的事情!也許以後我可以多在他身上花費一些心思,對他有了更深的瞭解,給他更多的關愛。這樣反而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於是在以後的課堂上,我讓他擔任一些英語對話活動的主要角色,給他更多的機會讓他展示自己。當然前提條件是他必須遵守課堂紀律,並且努力的把課堂活動中的對話學會,融入角色表演。或許這樣的尊重讓他收穫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勇氣,在以後的課堂中,他總是努力的做好我佈置的每一項任務,每節課的內容總是倒背如流。他的改變讓我為之一振,也讓我明白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終身受益的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更好地成績!

教育孩子需要忍讓,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對待孩子的錯誤,我們不能一味的生氣,要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找出犯錯誤的原因至關重要。在教育犯錯誤的孩子時候,我們要有錯必改的原則,不能驕縱他們,不然會積少成多,錯上加錯。

在以後的教學之路上,我會先做好自己,並且以心平氣和的態度對待發生的事情,與孩子們彼此尊重,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那麼我和孩子們的相處一定會充滿愛和快樂,促使我在教師道路上始終温柔而堅定的走下去。

《正面管教》讀後感5

今年暑假我閲讀了《正面管教》一書,是由美國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其著作,英文名字為Positive Discipline,直譯為積極的紀律。在開始閲讀之前,我想當然地認為正面管教就是鼓勵教育,可是仔細閲讀書中內容,我便意識到自己的理解太膚淺了。封面正中的有這一行紅字,“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這一問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為它問出了無數家長和老師的心聲。書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技能,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書中列舉了大量的家長管教孩子的實例和老師管教學生的例子,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經常因為孩子多次犯同樣的錯誤而生氣,因為他好像沒有責任感而深感苦惱,因為他無端的胡鬧而心煩。我就在心裏嘀咕:這孩子怎麼就這麼難纏呢?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讓我開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責任感,是因為我替他做了很多,從而就剝奪了他通過自己的體驗來發展出對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機會。他反而會認為自己需要我的照顧,或者他“理應”享受特別的服侍。之所以經常犯同樣的錯誤,是因為我總是在孩子犯了錯誤時給予他的更多是説教、叱責,讓他去承擔一些邏輯後果,而不是讓他從自己的錯誤中本能地去體驗自然後果,所以在我的懲罰中,孩子充滿了怨恨甚至是屈辱,他哪裏還有心思去學習和改正呢?我發現孩子總是在我特別忙的時候來煩我,讓我陪他,以前我一直認為他在無理取鬧,沒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媽媽,但是簡·尼爾森卻告訴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這樣做只是在尋求我對他的關注。而他只不過是選擇了一個不恰當的時間來獲得家長對他的'關注。

那麼怎樣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説是正面管教呢?這就要回到書中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了。即:1.是否和善與堅定並行?(對孩子尊重和鼓勵)2.是否有助於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心靈紐帶)3.是否長期有效?(懲罰在短期有效,但有長期的負面效果)4.是否能交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善於解決問題、敢於承擔責任、樂於奉獻、願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為基礎。正面管教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並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生活技能。這就要求我們要拋棄過去那種錯誤的觀念“想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確解讀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信息,他是想尋求過度關注,還是尋求權利,亦或是為了報復,為了自暴自棄。因為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當一個孩子行為不當時,要把這一錯誤行為看成一個密碼,並且問你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訴我的是什麼呢?”要踐行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最終贏得孩子和我們的合作並讓孩子學會關注於解決問題。

《正面管教》讀後感6

“獎勵”、“懲罰”這兩種管教方法在我們以往的教學工作中出現頻繁,《教室中的正面管教》一書讓我瞭解到一種不同的方式——正面管教,它是通過建立情感聯結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愛,倡導用和善、尊重的態度,以鼓勵的模式幫助學生真正解決問題。

“正面管教的目的是讓學生們參與專注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這個觀點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曾因為違反紀律,被罰抄學生守則,我當時會因為害怕再被懲罰而答應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還有國中時候被罰把政治試卷的錯題抄三遍,密密麻麻的字以及寫到手軟的感覺也讓我變得害怕寫字。反觀獎勵,我現在也用加分的方式激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難發現如果某一節課老師不重視加分評價,學生就會不感興趣。測驗考試的時候甚至也會有學生問我“考到100分有什麼獎勵嗎?”這讓我不得深思:如果有一天這個獎勵對他們沒有吸引力了呢?這就是獎勵的負面影響,孩子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獎勵而不再專注於學習本身。

而正面管教恰恰在幫我我解決上面的問題。正面管教認為,孩子要好好學習並且減少紀律問題除非教給孩子們社會和情感;而正面管教的願景是孩子們在學校裏遭遇失敗是永遠不會被羞辱,而是通過有機會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感覺到自己被賦予了力量。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們能正確認識到孩子的行為是以目的為導向,並意識到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首先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們對待孩子不良行為的態度就會不同了,同時也該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傷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當學生犯了行為錯誤的時候,我們應該找到問題的根源,針對問題採取有效的的方法進行化解、溝通,才是教育孩子的關鍵所在。我們要從懲罰或者一味批評孩子的方式中扭轉,從正面引導孩子理解他的錯誤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並且讓他承擔他的.錯誤,最後改正。而在這過程中,沒有老師和同學會嘲笑他,因為大家會一起幫助他認識錯誤,探索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的方式,而不是受到懲罰。這樣的孩子一定也會有班級歸屬感。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我們自己要學會、而且也要教孩子學會把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當我們把錯誤看作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麼壞事時,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

當學生對學校有一種歸屬感並感覺自己是學校的一份子;喜歡學校;意識到老師們是支持和關愛自己的;在學校裏有好朋友;致力於自己現在和未來的學業進步;相信學校的紀律是公平和有效的;參加課外活動。那學生們便會對自己學校產生積極依戀,增強學生與學校的情感聯結,會使學校的教育更成功。所以作為教育者,我們一定要傾聽並認真對待孩子們,讓學生感受到關愛的力量。

“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教室中正面管教》一書讓我對自己以往的班級管理行為有了很大的反思,書中還提到很多正面管教的具體措施,相信這些方法能更好地幫助我解決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正面管教》讀後感7

工作之餘拜讀《教室裏的正面管教》一書,實在是一次對自己日常班級管理觀念的顛覆。如書中開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種基於問題解決的教育方式,與現在普遍執行的以獎勵和懲罰為基礎的管教方法有別。而在我的班級管理當中,獎勵與懲罰即是我自己在班級日常中最擅長使用的管理方式。

談及獎勵與懲罰的手段,這二者是我在班級管理中,見效最快的手段方法。我所任教的現班級由一年級帶起到如今已是第三年,一年級時為了讓孩子“懂事”、“安分”、“聽話”,我採用了獎勵積分卡的形式,即得到表揚的孩子能拿到5到 00不等的積分卡片,反之,得到批評的孩子則得到無法得到卡片甚至沒收原有積分。

這個方法的實行,在短期時間內獲得了極大的成效。班級秩序在積分卡的“控制”下,有序、安靜,滿足了我對於一個“優秀班級”的全部設想。

可是這個“優秀”的狀態並沒有維持太久,二年級下學期開始,這個班級重新開始問題重重,對孩子們來説,班級制定的積分卡獎懲制度已經失去了新鮮感,老師的呵斥他們也已經能夠完全免疫。正如書中所言,孩子們成為了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

我反思自己,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是否遵從了孩子們本性中自然的'成長規律?我是否把每個孩子都當成了“大人”,強行以成人世界的規矩規定去約束孩子,而無視了孩童成長過程中的天真,打斷了他們對世界的探索?一個優秀的班級到底該如何定義?中國的教育太講究“規矩”,這是否深刻地影響了我?

《教室裏的正面管教》一書指出,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應該是讓孩子們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而以上的能力培養,目前正是我的班級中極其缺失的。這本書不僅幫助我發現了以上的自我反思問題,還詳細地介紹瞭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如何去和學生溝通,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看了書中不少的案例方法演示,我躍躍越試。三年級上學期,在本班的某次班會課上,我就“尊重”這一主題進行了一次嘗試。在班級上我首先出示一張可愛的卡通小女孩的打印照片,讓孩子們看着照片説一説對這個小女孩的第一印象,從孩子們的反饋來看,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模樣可愛的卡通人物。緊接着,我開始講述虛擬案例,這個小女生在班級中,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被同學們嘲笑了,她現在非常傷心。説着我便把手中的照片揉成一團,孩子們馬上對我的這一舉動表示十分吃驚。我接着説出要求,讓孩子們每個人説一句話安慰這個女孩子,孩子們每安慰一次,我便把手中的紙張捋平一次,直到紙張完全平鋪開。到最後大家都發現即使把照片捋平,它也再也回不到原來的平整。從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領悟到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對別人的言語身體傷害,即使事後再怎麼補救安慰,心靈傷害也是難以恢復的。

這次小小的嘗試儘管沒有得到讓班級人人大受感觸的結果,但是相對於以往我無休止的説教,這樣別出心裁的環節設計,讓班上能有超過半數的孩子能夠感同身受。班會結束後,我把小女孩的照片鄭重其事地貼到班級的公告欄上,時時刻刻提醒孩子們尊重的重要性。

本書實踐性非常強,可謂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書典範。在接下來的班級活動中,我將會以書中案例為模板接着進行班級管理嘗試。

《正面管教》讀後感8

此刻,我身邊躺着兩個我最愛的寶貝,一個四歲的哥哥,一個一歲的弟弟,弟弟的旁邊是那個天天半夜起牀給他換尿不濕的爸爸。

對面的卧室裏,是最愛我的爸爸媽媽,自從我結婚,他們能和我待在一起最多的時候就是寒假了,但是有點對不起他們的是,即使我們經歷了那麼多的想念和來之前的憧憬,在一起生活幾天還是偶爾會有不愉快。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兒,有時是因為孩子,我們説讓少吃點,葷素搭配;他們想讓孩子多多的吃,恨不得頓頓有肉。他們愛逗孩子,兩個寶寶偶爾因為搶玩具鬧矛盾,他們在處理上也有失公平。還有他們的強勢讓我覺得不舒服……

在我們的傳統思想中,往往認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但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時,卻發現我們其實有着很多不為大人所知的煩惱,也曾經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許我們在無助中度過了很多歲月,但我們的孩子不應該如此。也許我們是稀裏糊塗地長大的,也還長得不錯,但我們的孩子更加應該享受成長的過程。我們的父母在他們所知所能的範圍內已經盡了他們的努力,今天,輪到我們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去努力去反思,成為更好的父母。

在眾多育兒書當中,給我最多温暖最多啟迪也最多改變的是正面管教系列的書。我的第一本正面管教的書是0到3歲的正面管教,看的最多的也是這本書,那裏的很多片段我覺得很感動,記在了本子上。比如書中説,下一次,當你在夜裏為小寶貝蓋被子的時候,要靜靜地凝視那張熟睡的小臉,並牢牢地印在你的腦海中。當你面對一個歇斯底里的嬰兒、一個不服從的學步期孩子,或一個怒氣衝衝的學齡前兒童時,就閉上你的眼睛,待一會兒,在你的記憶中找到那張孩子熟睡的臉。然後,讓那種愛和温柔給予你處理眼前危機的智慧……

有些我覺得很實用,運用在了和孩子相處之中,比如把指令和命令變為提問,傳遞的信息是相同的,但是,提問會讓孩子們自己思考,並且通常比命令會被更好的接受。因為沒有人喜歡別人告訴自己去做什麼——包括孩子;比如孩子生氣時做的“憤怒選擇輪”和冷靜椅;比如用遊戲的方式進行角色轉換,他很感興趣,又把很多家長要説的大道理在遊戲中讓他明白。

有一些很常見,但是家長不知道怎麼做,書裏給了具體解決辦法的內容,解決了朋友的燃眉之急。比如一個朋友家的寶寶,最近生氣就會咬手,讓我想到書中有一個一生氣就撞頭的寶寶的例子,結合書中的方法和自己的智慧,讓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暑假的時候參加了乃心老師在吉林的正面管教學習班,我覺得和一位有耐心的老師和一羣重視教育的家長共同學習,不僅讓知識掌握的更紮實,也讓自己學習的信念更堅定,通過頭腦風暴和角色扮演,讓我們能真正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解決育兒問題更實效。

有人説,兩個兒子呀,攢錢吧!我卻想給他們留下點更珍貴的,比如快樂的有玩伴的童年,讓孩子像孩子一樣長大。愛自己理解自己的父母,一個伴隨一生的好性格。

豬年願望:希望大熊保持一貫的敦厚善良顧家等好品質,我一直覺得他是天生的好爸爸,遵從自己的內心陪孩子玩兒陪孩子成長就好啦。通過學習,希望我能像豬媽媽一樣,在教育孩子上能既温柔又不失原則,學會和自己家孩子相處,和更多孩子相處。希望兩個寶寶像小豬一樣無憂無慮,健康快樂。

《正面管教》讀後感9

在閲讀了積極的紀律之後,積極的紀律是最近非常流行的一種育兒方法。今天,我奉命在校園裏讀這本書,並寫下以下愚蠢的話。

i.孩子們是在追求歸屬感的過程中長大的

當我們再次長大時,我們忘記了我們在過去長大的“坑”。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不斷地想確認他們的父母是否真的愛我。這種愛很奇怪。這與家庭的財富完全不同。作為父母,我們很簡單也很複雜,就是如何讓孩子感受到這份愛,給孩子一種歸屬感。孩子們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羣體。從出生起,我就堅信世界屬於我。我動了,一切都跟着我動。慢慢地,我變成了宇宙的塵埃,漂浮在塵埃中。如何找到支持也是許多家庭問題的根源。當他們認為這是塵土時,我們不會走進他們的內心,讓他們覺得父母是他們值得信賴的朋友,家人是他們的港灣。良好的親子關係肯定是一種有歸屬感的親子關係。

II.承擔後果的潛力

在那些年裏,這個巨大的嬰兒國轟動一時。這句話是啃老ldquo;巨型嬰兒母親神恰恰是因為我們的孩子沒有承擔後果的潛力,或者是;強迫的在不知道基本因果關係的情況下長大,這樣巨大的嬰兒就完全沒有行為潛能。婚姻中最常見的抱怨是“雲老公”不是我們教育的問題。從孩提時代起,我們就沒有承擔過行為潛能的後果。大多數人都希望我們長大後他能理解。或者,我們的父母總是為他們撐起天空。大事有老子之首,但他們不知道我們年輕時不承擔後果。生活總有一天會讓我們吃盡苦頭的。責任感是童年培養的結果,是對承擔行為後果的總結。如果你不承擔後果,責任在哪裏?

第三,我們討厭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但我們必須重複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經常覺得父母的教育不合適,並且經常想:將來,我會堅決不要那樣的孩子。然而,作為父母,我們會無意識地重複父母教給我們的一些不恰當的'方式,這種無意識是非常可怕的。你可以理解這些不恰當的方式會帶來什麼傷害,但你仍然在無意識地重複給你的孩子聽。這要求您瞭解更多有關處理這些問題的其他方法。也許你可以讓孩子的老師和其他母親閲讀相關書籍並進行頭腦風暴。畢竟,教育兒童比建造宇宙飛船更復雜、更困難。

IV.我們的語言很強大

這是我們最常見的錯誤。我們忽視了語言的力量。當我們生氣的時候,那些沒有大腦的話會深深地傷害別人,這是適合孩子和夫婦的。當情緒大腦發揮作用時,我們都會冷靜下來,重新溝通。這也是本書最喜歡的一點。仔細停頓。當我們被情緒化的大腦控制時,我們不應該考慮解決這個問題,而應該停下來冷靜下來。

v.兒童問題100%是你的問題

當兒童有問題,我們對此感到憤怒、沮喪和煩惱時,請停止並責備兒童,想想問題在哪裏,我們的方式在哪裏不正確。我們應該在糾正中前進,而不是因為傲慢地失去孩子而責怪我們的孩子。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育方式。以前的教育聖經不斷被當前的觀念打破。所以,你還相信你的路能走到盡頭嗎?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不斷進步。我們在石頭旁邊找不到更好的過河方法了。

《正面管教》讀後感10

近期讀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淺,書本中很多概念如同給我們打開了一扇如何與學生更加友好,親密的大門,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傳統教育觀念需要進行一次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一次大變動。

一、關注學生,而不是關住學生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當孩子感受不到歸屬感及任何關注,甚至被大人用權力控制着,那麼就極有可能成為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而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在不良行為的背後,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並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如果將學生的錯誤行為看成是一個密碼,老師充當密碼破譯者的身份去思考他的行為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當我們處理他的隱含想法時,孩子就能夠感受到自己有所歸屬、受到關注,能被理解了,他們才會有所改變,因為孩子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的更好。我們關注學生、理解學生,老師所做的工作也才會更有效。

二、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贏了孩子是讓孩子成為失敗者,而贏得孩子意味着獲得孩子心甘情願的合作。書中hai分享了贏得孩子的方法:

1、關愛:在你能觸及頭腦前,先觸及心靈。

2、傾聽:確保把關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們。

3、欣賞: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自己。

4、改善而不是完美:當老師鼓勵改善,而不是追求完美。

5、溝通,少説多做,學會傾聽,學會用我句式表達感受。

三、要多鼓勵,而不是多讚揚鼓勵是給孩子們提供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鼓勵是教給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會責任感,鼓勵是幫助孩子感覺好起來從而做的更好的一個擁抱,他們會因為自己的獨特之處而受到不加評判的珍惜。課堂上的讚揚、笑臉貼、獎勵卡,這些是好玩且無害的,只要孩子不認為自己的自尊取決於外在的他人的評價。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孩子可能就會變成“討好者”或“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他們就學會了觀察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而不是學會自我評價與內省。他們培養出來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於別人的讚揚。

四、教會孩子把犯錯當成學習的大好時機。就如書中所説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錯誤當做學習的機會,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當學生能夠真正理解了可以通過犯錯誤來學習時,他們就能從錯誤中獲得有價值的幫助的機會,讓孩子意識到錯誤是一個讓事情變得更好的機會。

五、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作為老師,要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讓其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愛,這樣不但能夠取得積極的效果,而且還會體驗到更多的快樂。這點我深有同感,許多次我和學生們都是在愛的信息傳遞中消除隔閡,增進感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正面管教》這本書中常説,我們總要學生控制自己的行為,其實我們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正是如此。我會剋制自己易怒的脾氣,努力把自己修煉成為一個更理性更温和的好老師。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正面管教》讀後感11

我想做個好媽媽,可我卻天生不是塊好料。

有時候我像舉着長劍的希瑞,充滿力量和希望;有時候我像泄了氣的皮球,失落又頹廢。承擔“媽媽”這個角色,我承認自己演技差,但我有在努力,即便是抓狂、奔潰、抑鬱後,我也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努力成為一個好媽媽。

從準備孕育雨兒至今已有15個年頭,這期間我看過n本書,聽過n多講座,加入過n個育兒羣,嘗試過n種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希望把雨兒教育好。可這個“好”又怎麼定義呢?我時常覺得應該釋放孩子的天性,給她自由,時常又覺得小樹不修不直溜。我常常在西方和東方的教育理念間搖擺,時而嚴厲,時而驕縱,直到我看完《正面管教》,才明白,嚴厲和驕縱都不對,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和善而堅定。在這種既尊重孩子(和善),也尊重自己(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負有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這一切都要以無條件的愛為基礎,真正接納孩子,把孩子視為一個獨立的'人,以尊重、平等的態度應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用啟發的提問引導孩子自己思考,着眼於孩子的優點,關注於解決問題,給她選擇的權力,而不僅僅是聽從媽媽的指令。要相信孩子只有在感覺好的時候才會做的更好,儘可能多地給予鼓勵,哪怕只是一個眼神,或者一個擁抱。

這本書語言簡潔、結構清晰,理論部分通俗易懂,書中有大量的例子可供參考。越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越是簡單,我們要做的只是把作者的思想轉換成自己的,然後去嘗試改變。需要改變的從來都不應該是孩子,而是家長,從改變觀念開始,慢慢改變行為,不苛求自己,接納孩子的同時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看完《正面管教》的那個晚上我失眠了,回想14年來對雨兒的教育,心裏滿滿都是自責和愧疚。我是一個控制型媽媽,事情一旦有一頂點兒失控,我就焦慮、暴躁。雨兒做錯事情的時候,更是無比嚴厲,狠狠訓斥她,甚至懲罰她,唯恐稍稍給她點兒好臉色是种放縱,她便不會吸取教訓。我太想讓她好了,唯恐一點點的失誤,耽誤了她的前程,教育她的路上不容自己有一絲一毫的錯。太看重結果,加上“糟糕至極”的悲觀思想,家裏經常雞飛狗跳。雨兒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從來不計較我的暴躁,分分鐘就原諒我的歇斯底里,這讓我更加內疚,看着她熟睡中的臉,我時常迷惑。

在不惑的年齡,我開始迷惑起來,不明白生命的意義,特別是近期的新冠肺炎,讓我更多地思考生死的問題。芸芸眾生,浩渺的宇宙,我只是一粒塵埃,時間軸上,我留不下一點點的痕跡。我來了,世界未曾改變,我走了,世界仍不會改變,誰來證明我這麼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來過這個世界,能證明的只有雨兒了吧。只有她的存在證明這世界我曾經來過,那我的存在的意義或許就是養育好雨兒,讓她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熱愛生命、自食其力,幸福感強,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豐滿她的羽翼,在離開我們之後,能夠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我想做個好媽媽,可我卻天生不是塊好料。但,我願意不斷學習,更新理念,改變行為,在彼此成長的路上和雨兒相互扶持,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會的,一定會!

《正面管教》讀後感12

為什麼要選擇正面管教,是因為它給你提供了一種新的教養方式,如果你面對孩子無可奈何,不妨試試這種新的方法。不需要懲罰,不需要威脅,不需要歇斯底里,只需要你和善而堅定,只需要你尊重孩子,只需要你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只需要你接納孩子的不良行為,這種方式也許不會給你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久考慮,它的效果絕對明顯。當你完全掌握了正面管教,那麼你將擁有美好的親子關係,你將從現在的困境中走出來,你將發現其實孩子的養育過程也是可以充滿歡樂的。

作為父母,我們似乎很少停下來去真正關心孩子的內心,我們不清楚他的成長規律、不瞭解他的認知範疇、不知道他眼中世界的樣子。很多時候,我們不自覺地以一個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讓他們覺得無所適從。我們總是自以為是的覺得孩子該這樣…該那樣…可是我們卻忽略了他成長的規律,揠苗助長不會有收成,過早貼標籤也不會讓自己更輕鬆,不妨讓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孩子、認可孩子、傾聽孩子,讓我們儘自己所能給他歸屬感和安全感。

我們總是急功近利的想要讓孩子學會更多的知識,新聞上屢見不鮮的.三歲孩子怎麼怎麼樣,四歲孩子怎麼怎麼樣,好像孩子越小能幹的事情越多越值得炫耀。但是大腦是有他自己發育規律的,超前讓孩子學知識並不是一件好事。3—6歲孩子是通過與活生生的人接觸、與大自然接觸來學習的,作為父母,我們最應該做的是陪伴,是帶着孩子建立更多的神經突觸,讓他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在我陷於教育困境的時候,遇到了這本書,毫不誇張的説它打破了我對教育的傳統看法,在習以為常的懲罰式教育、説教式教育、虎媽狼爸式教育中,它可謂是一股清流,倡導以一種不懲罰不驕縱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你面對孩子,慣用的方式嚐遍也沒有效果的時候,不妨試試這種方法。但是這種方法的嘗試又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了父母的耐心和毅力。因為在使用初期,你會遇到很多困難,並且不會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你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和善而堅定,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讓他在適合的年齡做適合的事)。只要你堅持下來,那麼你會驚訝於它帶來的長期效果。

簡·尼爾森的這套書,從始到終都在強調孩子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家長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孩子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其實,歸屬感和安全感的缺失會引發孩子的很多不良行為。就像家長常説的,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樣的事情發生時,你是歎息一聲表示無可奈何,還是捶胸頓足表示家門不幸呢?如果你認真讀過這個系列的書,那麼你就會學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你首先要弄明白孩子在做作業時出現的問題,是因為平時你的有效陪伴太少,他只能通過這種方式贏得關注,還是你日常過於權威,他不想在臣服於你開始和你進行權利之爭,是因為你對他某種行為採取了不當措施,讓他以這種方式進行報復,還是在你的不停嘮叨打擊下,他已對自己完全喪失信心。

當你弄明白隱藏在他行為之下的因素後,你就能夠採取更為合適的解決方案,當然這個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長期的堅持,還需要你根據情況進行適時完善。可能這時你會疑惑怎樣分辨孩子的行為,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然後對照書中的表格進行判斷,或者你可以放低自己的身態,用啟發式的問題去和孩子聊聊,或者你可以和他談談你上學寫作業的一些事,當然,只要你想,你總能找到適用於你們之間的方法。

《正面管教》讀後感13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現在的老師們普遍實行的是以獎勵和懲罰為基礎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為了控制學生,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由於我面對的孩子年齡比較小,時常也會因為這件事情感到頭疼,今年我利用寒假的時間讀了《教室裏的正面管教》一書從中收穫頗多,下面我就談談我從書中獲得感受。

正面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方式,是讓學生們參與專注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在接受過正面管教培訓的教師們的教室中,學生們能受到尊重的對待,有熱愛學習的勇氣和激情,並有機會學習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面管教的願景是,孩子們在學校裏遭遇失敗時永遠不會被羞辱,而是通過有機會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感覺自己被賦予了力量。這是這本書中對正面管教的解釋,雖然很多可能都是從中國小方面考慮的,但是我覺得同樣也適合與幼兒園,因為每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每位孩子都需要得到尊重,尤其幼兒園的孩子,他們雖然年齡比較小,但是更需要得到尊重,讓孩子們從小就學會尊重別人同樣也要得到別人的尊重。

另外書中講到的幫助孩子們在學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個信念:我能行;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我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選擇對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羣體中的事情產生積極影響。以及幫助孩子們在學校和人生中成功地四項技能: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我能與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我理解我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我能夠通過日常的練習發展我的智慧和判斷能力。雖然有一些對於幼兒園的幼兒來説他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不知道這是在講什麼,但是有一些是他們必須具備的。比如我能行我們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識,這樣才更有利於他們今後的發展,不管他們做什麼事情才能更自信。還有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有時我們與家長溝通時經常會提到孩子的控制力,幼兒年齡小他們的控制力也相對較弱,但是我們一直在慢慢的培養孩子們的控制力,比如再做某件事情時他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力度等。

這都是在幼兒園中孩子們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技能。在平常的帶班過程中,我通常都是以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們達到我想要的效果,以懲罰的方式讓調皮的孩子安靜下來,從而忽略了孩子們內心真實的想法。通過讀這本書我覺得我得改變我以往的帶班方式,要讓孩子們學會為自己做的`事情承擔後果,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懲罰。他們還能學到即使當自己無法控制所發生的事情時,他們也能控制自己對所發生的事情的反應。孩子們在得到傾聽時會更願意傾聽別人。通過傾聽別人的反饋他們能夠獲得對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的理解,在一種沒有威脅的環境中,孩子們會願意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當出現問題時,孩子們會探究發生了什麼事,什麼導致了這件事情的發生,他們的行為如何影響了別人,以及他們如何做才能在將來避免或解決這樣的問題。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對於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我們也要適時地鼓勵根據孩子們的發展需要做出及時的鼓勵。這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相信在實際運用中會帶給我更多的益處。

《正面管教》讀後感14

這是我看的第四本育兒書,真的很不錯,比較適合大眾心理的教育方式,內容也頗為豐富,與其説是教育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如説是培養一個優秀的父母,再養育出優秀的孩子。

昨夜失眠時,忽然玩味的認為這本書是育兒屆的“成功學”。因為書裏有理有據的告訴家長們,應該怎樣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優秀孩子……不禁讓我思考,育兒書如此多,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還是寥寥無幾?又或者是現在孩子普遍比以前的孩子優秀了,孩子們的競賽依然提高了層次……不甚惶恐,為人父母責任之重大呀……

其實這就像市面上流行的“成功學”,似乎不只適合孩子,作為一個比較隨意的媽媽,這更像是教育父母為人處事,智商,情商的培養,真有點忍不住拉上孩子他爸來學習……所以《正面管教》看似養育孩子,實則是教育父母。

雖説可以教育父母,但是書中用觀點+事例的論證方法比較清晰,有事例,有方法,針對孩子們的成長問題父母還是可以找到問題和解決辦法。書中針對孩子的人格品質的培養很全面,相對於我看過的兩本,這個篇幅講的比較全面。其中對我印象深刻的是:好的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一個有條不紊的媽媽,做事育兒都不會急躁,這樣情緒穩定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首先就先於無數慌亂的媽媽了。有條不紊就有能力處理好生活瑣事,身邊多數時候都整齊有章的環境,父母和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心理素質也會更好一些……這真的值得學習!自己都處理不好生活,還談什麼教育孩子……這是我的問題,也是部分不會打理家務,處理瑣事的年輕父母的通病……所以孩子從小被一個整齊的家庭環境影響是有多麼重要!

再有一點就是讓孩子接受自己缺點的懲罰,和吃點苦,這應該是父母學習的。目前姐姐上幼兒園我已經感受到自己玻璃般的母愛了,監控沒事就看,生怕孩子受委屈,餓着,傷着……可是我不能包辦她的人生啊!現在把她護在手心裏,以後她沒能力自己打理生活,處理人際關係,我還能幫她什麼?所以我更應該學着放開手,看着她成長,看着她交朋友,實在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再幫忙。給孩子主動成長的機會,也要捨得讓她為自己的小失誤接受懲罰。很多育兒書中,孩子通過自己接受懲罰後都主動改掉壞了習慣,所以我也可以嘗試。似乎對一個三歲的寶寶説這些可能有點多餘,我想我應該記住這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最後我在考慮真的可以所有的事情都用正面管教可以解決嗎?我個人認為越小的孩子越好管教,這個比較實用,就像奶奶誇姐姐一樣,奶奶真的就用誇姐姐,就讓姐姐在她面前乖巧聽話,這是在兩歲半以前……可是現在由於一直帶在我身邊,和她越來越有想法後,明顯不管用了……我也試過,某段時間會有用,但是一週大概她就膩了,這招似乎又不管用了……所以我覺得正面管教應該是在合適的時機用,在她發泄情緒時,叛逆時,或者其他特殊情況時並不實用,個人感覺如此。所以書是好書,會用不會用,還在於父母的視情況而定。孩子會越誇越乖,但是我們也要會幫孩子處理情緒。

作為家長我們要抱着虛心學習的態度,很多職業都要職稱,持證上崗,唯有父母這個特殊角色不用,所以想給孩子合適的愛,我們就需要耐心學習,像孩子們求學一樣,孜孜不倦,虛心接受。這本書值得父母一看!

《正面管教》讀後感15

20xx年寒假開始之前,學校給我們發放了一本教師共讀書目——由美國簡 · 尼爾森等三人共同編著的《教室裏的正面管教》。作為一本寫給教育工作者的“工具書”,裏面談及了:正面管教作為一種鼓勵的模式,在被教師運用到教室裏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涉及到教師的領導風格、學生的行為目的、師生之間的聯結和溝通、生生之間的關係處理等各種各樣的影響因素。為此這本書提供了多種有效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來解決涉及到這些因素的問題,間插多位教育工作者運用正面管教理念解決問題的實例,給了我們對正面管教更具體、更直觀的認識和理解,也讓讀完此書的我受益匪淺。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感悟和收穫:

一、鼓勵是正面教育的核心。

正如書中摘錄的魯道夫 · 德雷克斯的話所説,“喪失信心是所有不良行為的基礎。”阿爾弗雷德 · 阿德勒也説,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孩子們對未來滿懷希望和欣喜,教育才成為可能。”鼓勵就像陽光雨露,給成長中的孩子帶去力量和希望。因此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妨謹記並用行動讓孩子們謹記以下三個幫助孩子們在學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個信念:1。我能行;2。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3。我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選擇,對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羣體中的事情產生積極影響。當孩子犯錯時,鼓勵他接受錯誤並承擔責任;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看清目標、找準方法、勇往直前;當孩子達到目的時,鼓勵他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二、轉變思維,從問題行為的根源找方法,更好地鼓勵。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冰山理論,我們看到的人的行為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在水面之下的則是更為複雜的人的心理。因此正面管教比一般管教方法更多的關注水面之下的部分,把學生的各種不良行為歸結於四種錯誤目的: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自暴自棄,並挖掘出其目的反映的“密碼信息”,給教師或父母提出相應行為下對孩子作出迴應的建議和方法。在活動案例【冰山叢林】中,書中更根據四個錯誤目的給出了相應的鼓勵話語,為教師解決孩子的不良行為提供一定的.借鑑。用鼓勵代替責罰,也能讓學生更願意去面對錯誤,承擔責任,從而改正並進步。

三、相互尊重即相互鼓勵。

“當教室管理以相互尊重為基礎時,學生們在學業和社會情感技能方面都會學得最好。”除了一般的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在教室裏的教育過程中,更應該有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尊重。由此鼓勵者和被鼓勵者這兩個角色也不應該只由兩種人去扮演。《教室裏的正面管教》告訴我:尊重學生,教師應該學會在糾正學生之前先建立情感聯結,這時我們則需要像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説的去做:“用一個人的眼睛去看,用另一個人的耳朵去聽,用另一個人的心去感受。”學生之間的相互尊重也是如此。那應該如何學會相互尊重和教會學生相互尊重呢?書中為此給我們提供了4個賦予力量的相互尊重的溝通技巧:1。説到做到;2。少即是多;3。頭腦、內心和直覺;4。網球比賽。學會互相尊重,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理解和肯定,本身便是對對方的一種鼓勵。

和善而堅定,和善即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堅定則是教師能夠始終用鼓勵對待孩子的態度。這不僅是從《教室裏的正面管教》中體會的一些感悟,更多的需要我們加以思考的同時、活學活用,把所學的方法落實到行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