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小藍裙的故事優秀讀後感閲讀心得

校園2.47W

閲讀《小藍裙的故事》之後寫成的讀後感,必定是融合了自己的心得體會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小藍裙的故事讀後感作文,以供參閲。

小藍裙的故事優秀讀後感閲讀心得

  小藍裙的故事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一個美德小故事。講了美德要從我做起。

在美國有個鎮的國小來了一名教師。在期末時,有位小女孩因對班級貢獻多,努力大,獲得了老師送她的藍裙子。回到家,穿起來很好看,但媽媽看後,覺得家裏太亂了,和小女孩的藍裙子不般配。於是,便打掃衞生,把家裏收拾的乾乾淨淨。爸爸回家後,看到家裏這麼幹淨,可是花園很髒很亂,就趕快把花園收拾了收拾。鄰居們看了他們的房子後,也把自己家的房子打掃了打掃,收拾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於是,後來便出現了一條漂亮整潔的街道。

我讀了這個故事後,覺得美德應該從自己做起。文中的一條小藍裙子,改變了一個髒兮兮的家,改變了一條骯髒不堪的街道。社會上總會有一些不良現象發生,大多時候,我們都只會怨天尤人,相互間抱怨,但是很少有人自己動手改變它。我們的美德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我們只要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了、做好了,那麼,我們生活的環境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好,社會變得越來越和諧。只要我們儘自己所能,把自己身邊的事情做好了,我們就等於做了很大貢獻。

  小藍裙的故事讀後感2

今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小藍裙的故事》。它主要講述了一位小女孩兒,獲得了一次作文賽的冠軍。於是老師送給了小女孩兒一件小藍裙。小女孩兒把裙子拿給了她的媽媽看,媽媽非常高興。連忙鼓勵女兒試穿一下。女兒穿上了小藍裙子。媽媽突然感覺不對兒勁兒,原來,小女孩兒髒兮兮的,不配穿小藍裙子。於是,小女孩兒的媽媽給小女孩兒洗漱了一下。又穿上了小藍裙子,真像一位小公主!可是,過了一會兒,小女孩兒的媽媽又感到不對勁兒了,原來,小女孩兒的家亂亂的,就像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於是,小女孩兒和她的媽媽就開始收拾房間,房間收拾好了,小女孩和她的媽媽已經累得汗流浹背。晚上,小女孩的爸爸還以為進錯門了,直往外走。第二天,小女孩兒的爸爸請了假,又把自己家的院子打掃了一遍。這時,鄰居都感覺自己的家不對勁兒了。過了一一個月,整個小區都被打掃的乾乾淨淨。

我想對小女孩兒説:“小女孩兒,你能意識到老師給你這條小藍裙子的意義,很不錯!我相信你的家永遠都會那麼美麗,那麼幹淨。和你也一樣。

我的收穫是面對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我們曾痛恨過,也曾咒罵過,批評這個不是,那個不對,並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為藉口,一推了之。通過小藍裙子,給我們大家帶來了一個啟示。我們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的良好的習慣傳送給別人。正如三字經裏説得那樣,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這樣,不僅我們的小家乾淨漂亮。我們的國家也會更加美好,更加富饒,更加強大。

  小藍裙的故事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小藍裙的故事》略有感悟。

《小藍裙的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小女孩所居住的街道,因 為她穿的一條藍色裙子而變成了一條整齊清潔的街道。

一條藍色的裙子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這是因為,這個街 道的人們平時不注意整理,導致家裏髒兮兮一團糟,家裏的人也是髒 兮兮的。一條漂亮的藍裙子穿在這樣的人身上,人就與小藍裙不協 調;人打扮的和小藍裙協調了,那人又和家裏不協調了;人與家裏協 調了,家裏和家外又不協調了;家裏和家外協調了,他們的房屋與鄰 居的房屋又不協調了,鄰居自發清理房屋;房屋都乾淨了,這個街道 自然就乾淨啦!

這就讓我想起了現實社會的一些不良行為,如:一些人明知道 在重要場合不準吸煙,可他們全然不顧,肆無忌憚的吸起煙來,等到 保安出現時就悄悄的把煙掐滅了丟進垃圾桶,若無其事的站在那,保 安一走,他們又點燃了一支又一支的煙,毫不顧忌他人的痛苦。

面對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我們曾痛恨過,也曾咒罵過,批 評這個不是,那個不對,並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為藉口。對於那 些不良現象,我們要徹底根除。對於那些偉人精神,我們要永遠保 留。

古希臘的大哲人伊壁鳩魯説的好:“幸福,就是身體的無痛苦 和靈魂的無紛擾。”不良現象就是摧殘身體的大門,只不過是門的大 小不同而已。就拿吸毒來説吧!它是不良現象之一,它的功效是:令 人神魂顛倒,廢寢忘食,讓人傾其所有,家破人亡,用來慢性殺人有 奇效。

其實,每個人都是在坐井觀天,只是井的大小不同而已,當然 這口井裏的水也肯定有不純淨的地方。沒關係,只要把不純淨的水變 成純淨的水就可以了,知錯就改就是最令人學習的。不良現象可以漸 漸腐蝕人的心靈,讓人變成一具行屍走肉。

我雖説不是什麼哲學家,説的話不一定都有道理,可我還是在 這裏還是奉勸大家:不良現象是對人無益的,大家一定要遵守規則!

【擴展閲讀篇】

所謂“感”

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諷刺。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

“讀後感[1]”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敍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敍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

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能寫成讀後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寫好讀後感。

第三、選準感點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裏只能論述一箇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着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敍述要簡

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裏就要敍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敍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敍”。但是它不同於記敍文中“敍”的要求。記敍文中的“敍”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敍”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敍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複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

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編輯本段如何寫讀後感

格式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閲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還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題目,下一行是——《讀有感》,第一行是主標題,第二行是副標題。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繫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敍述,抒情三結合。

五、敍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繫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

八、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

九、要符合情理、寫出真情實感。

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

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脱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

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④禁止寫成流水賬!

編輯本段要寫關於學習的讀後感應該讀什麼有感

(1)引——圍繞感點 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3)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4) 聯——聯繫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繫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繫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繫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着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繫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説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5)結——總結全文,昇華感點。“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五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一、先要重視感

感要多 讀要少,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二、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説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四、敍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複述原文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説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國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五、寫景、物的讀後感應該怎樣寫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敍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説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繫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繫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繫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繫、前後脱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

(5)簡要地説明原文有關內容,重寫有感,不要重點介紹,偏離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