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中國國家地理讀後感

校園1.48W

通過閲讀中國國家地理這本書,你都感受到了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中國國家地理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閲。

中國國家地理讀後感

  中國國家地理讀後感篇一

昨晚我百無聊賴地來到了學校讀書館的期刊室,隨手拿起來兩本書:《旅遊學刊》和《中國國家地理》。隨便看了一下其中一本書的目錄,感覺那本《旅遊學刊》好像沒有什麼好看的。《中國國家地理》還不錯,裏面有説到格聶的“第十三女神”——格聶山,新疆的紅色作物、還有鹽路……不過最吸引我的是《難以相信中國發現大量的棄老洞》!

我們中國不是以敬老愛幼為傳統美德麼?怎麼會有棄老洞的存在???我帶着一大堆的問號往下看。

在我國的湖北等地大量的棄老洞,它們的存在與當地廣為流傳的棄老傳説,對中華民族的敬老傳統提出了質疑和挑戰。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些遊牧民族或者是一些野蠻人所為。可是在以前的中原也就是現在的山西也有類似棄老洞的生藏存在啊,把一個活生生的老人放裏面,想着就讓我覺得難過。

但是更讓我心寒的是:居然會有自殺型的棄老洞!!設計這個自殺裝置的設計者,要麼是一位徹底無情的嗜血殺手,要麼是一位完全絕望的温情孝子。這個自殺孔的設計,究竟是對生命極度的冷漠,還是對親情的最後眷顧?是對無奈命運的屈服,還是對生命尊嚴的捍衞?

但是潘世東教授卻認為棄老洞昭示的是最自然、最理性的道教死之觀。

我對他的這種説法不甚贊同,既然是順其自然為什麼還要做

一個洞規定人家要在裏面死?為什麼要做什麼自殺型的孔,不讓其不順其自然的死呢?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這就在於我們個人的想法了。但是我還是認為孝敬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事,他們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我們該回報他們!

  中國國家地理讀後感篇二

美,盡在一點一滴

當夕陽和晚風送走一日的喧囂,萬花筒般的世界暫時停止了旋轉,在忙碌中埋頭一整天的我,終於閒暇下來,翻閲着“重慶啥模樣”,隱約地感到,原來世界應該不只是身邊的世界,出於潛意識中對遠方世界的遐想,出於天性難泯的'好奇,我渴望踮起腳潦,眺望地平線以外的地方。

重慶是一副濃淡相宜的山水畫卷。同時又具備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能資源。這為重慶的美提供了堅實的後盾。重慶就像觀音輕展玉臂,輕拈玉指拾起的一枚珍珠。看,重慶的夜:一個燈光的世界,山上的燈光高高在上疑是星星,山下的燈光閃閃爍爍疑是漁火。遠處的燈光猶猶豫豫特別神祕,近處的燈光神情安詳充滿温情。高樓、江邊、橋樑都被彩燈刻意打扮過了,幾十座橋樑如雨後的彩虹飛架兩江;高速公路通向四面八方,巨輪可直航入海。不得不這樣想:走進這樣的街頭,我們都會迷失自己,不知道是在賓夕法尼亞州還是在紐約曼哈頓。

一邊還對重慶的夜晚意猶未盡,另一邊就被譽為“一家人的桃花源”——重慶的小寨天坑深深吸引了。這個當今世界洞穴奇觀之一、世界最深的“天坑”出現在我的眼前。原來天坑、地縫,最美的風景在地下,不得不感歎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天坑絕在坑壁有兩級台地,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野花爛漫,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絕壁直插地下,深不見底,令人目眩;奇在它自然形狀組合奇特,底部有一條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來自一條被當地人稱為“地縫”的神祕峽谷。站在坑頂,俯瞰天坑,風光盡收眼底;環顧四周羣山連綿起伏,時隱時現,奇形怪狀,錯落別緻,大自然造化的人間奇蹟在這裏更為獨特、奇妙。隨着一頁頁的翻閲,我已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這個世外桃源,原來桃源深處隱藏這個這麼一個温暖的、鮮為人知的祕密。在這個看似坐井觀天的有限空間裏,他們一次又一次創造了奇蹟,頑強而温暖的生活着,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裊裊炊煙。

世界無窮大,然而這個世界最美好的地方卻在於,它並不只是我們的想象,而是真實地存在着,正是這份真實,激發了平凡的人們對於遠方世界的篤定和渴望,一起去感受那些原本遠在天邊的真實與美麗,美,盡在這一點一滴!

  中國國家地理讀後感篇三

在家,我饒有興趣地讀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這是一本是關於中國的地理的地理、科學雜誌。我被這本書中的自然景觀和許多的地理知識所吸引,其中,有寫梯田、冰川、千島湖、雪山、各種顏色的湖、新疆的紅土、各個民族的文化等。

其中,讓我印象很深的就是2011.9(第611期)的“特別策劃世界下水道,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實力”。

這個篇章,從巴黎講起。在完備的下水道系統建立之前,巴黎野參飽受內澇、骯髒與惡臭的困擾。直到一場瘟疫後,拿破崙三世才注意到了下水道的建設。此外全世界罕見的“城市下水道博物館”也橫空出世。中國的直徑1米左右的下水道與之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啊!

霧都倫敦曾有着一段可怕的歷史——瘟疫肆虐,污水橫流,整個城市被包圍在惡臭和恐慌之中。不過,這一切在倫敦的下水道“大革命”後成為了往事。這項工程也由此被譽為“工業革命七大奇蹟之一”。

接下來,便是日本的巨大的下水道工程:江户川工程。儘管東京的颱風、暴雨平凡,地勢低窪,可是城市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街上的一層薄薄的水,河水的流位也不温不火。書上寫“這哪裏是下水道!實際上,我正身處於一座巨大的殿堂中,面積有一個半主球場那麼大,高度則有幾十層樓那麼高,即使根巨大的混凝土立柱如通天巨塔巍然聳立……”

而中國的下水道,落後於城市的發展。中國的下水道,遠遠落後於城市的發展。夏季,在一場場暴雨的洗禮下,武漢、杭州、北京相繼變成了“水城”。其實,消失的湖泊才是真正的原因——沒有地方去,水依然會氾濫。為了城市的建設,人們往往會填湖:現在的武漢的主城區的水面面積與上世紀50年代的武漢主城區的水面面積相比,縮減了一般多。

我認為,應該多挖出一些湖,收集雨水,合理利用雨水資源;合理設計,借鑑古人及其他的國家的方法;保護環境,人一定要與自然相協調,才能使自然災害對人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通過閲讀《中國國家地理》,我懂得了許多地理的知識,學到了徐霞客和各位探險者不斷探索的精神。保護環境,與自然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