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2016最新高三歷史寒假作業答案

校園2.63W

寒假假期就快結束了,同學們的寒假作業準備得怎麼樣了,本文為大家提供的是高三歷史學科的寒假作業答案,歡迎閲讀!

2016最新高三歷史寒假作業答案

  一、選擇題,共 30 題

1 .張蔭麟在《中國史綱》中寫道:“在 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每 個封君雖然對於上級稱臣,事實上是 個小區域的世襲政長而兼地主。”這裏描述的是

A .行省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縣制

2 .《史記》記載:“(始皇三十二年)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秦始皇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方便水利建設 B .發展小農經濟 C .強化中央集權 D .遏制諸侯勢力

3 .戰國時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廣泛重視。孟子説:“凶年,糞其田而不足”。荀子認為:“掩地表畝,刺草殖穀,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地”。由此可見

A .各國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B .農業生產注重精耕細作

C .小農經濟開始形成 D .農民社會地位低下

4 .“這種宇宙理論極其詳盡地描述了天上與人間的平行, 一個好皇帝會帶來和平和豐收,一個壞皇帝則帶來動盪和饑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闡述該理論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韓非子 D .董仲舒

解析:題乾材料反映的是 D 項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5 .唐武德七年( 624 年)頒佈了均田法令,規定“諸庶人有身死家貧無以供葬者,聽賣永業田,即流移者亦如之。樂遷就寬鄉者,並聽賣口分(田)。”這反映了唐朝

A .均田制趨向瓦解 B .農民生活日趨貧困 C .小農户自給自足 D .土地買賣的限制放鬆

6 .有學者認為宋代的中國是一個平民興起的社會。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文化現象包括

印刷術的改進推進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詞成為文學的主流形式

京劇等劇種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清明上河圖》等市井風俗畫的出現

A . B . C . D .

7 .宋代經濟已含有近代商業的很多因素,如匯票形式的紙幣 ( 飛錢 ) 、奔走於地方市場與中央市場之間的經紀人、專業經理等等。然而,當時的這些因素卻未能把中國引向近代社會,究其原因,相關的是

A .小農經濟緩慢瓦解 B .程朱理學束縛 C .科技發展相對落後 D .“海上絲綢之路”衰落

解析: 6 人錯選 AC 。

宋朝時期阻礙商品經濟發展的特有現象就是“存天理滅人慾”的程朱理學,故 B 項正確。 A 項小農經濟瓦解主要在鴉片戰爭之後。 C 項科技發展相對落後與宋朝科技發展、繼續領先世界的史實不符。

8 .辛亥革命前,孫中山嚴厲批評義和團運動的“愚蒙之質”和“狂妄之舉”;但在 1924 年的演講中,他卻稱讚義和團運動讓“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精神”。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國共合作形成 B .農民運動的高漲 C .民主革命發展 D .民族主義成主流

解析: 5 人錯選 D 。

孫中山新舊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最大的差別在於對帝國主義的態度不同,舊三民主義沒有明確提出反帝主張,而 1924 年,隨着革命發展,孫的新三民主義則明確提出反帝,因此孫中山前後對義和團的評價差別很大,故 C 項正確。近代中國反對列強侵略,要求民族獨立,始終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流,故 D 項不能解釋“變化”原因。

9 .據統計,自 1912 年至 1927 年,由北京政府農商部批准註冊的工商企業達 1627 家,平均每年註冊 102 . 8 家;中國僱傭 30 名工人以上的工廠, 1913 年為 279 家, 1920 年為 808 家, 1928 年達到 2327 家。材料表明民國前期

A .工業佈局趨於平衡 B .工業結構更加合理 C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D .民族工業獲得較大發展

10 .蔣介石、周恩來率領國民革命軍東征棉湖是為統一廣東而發動的一次重要戰役,揭陽學宮是當時蔣介石、周恩來下榻之處,現今成為學宮的一個重要歷史遺蹟,這件事發生在

A .抗戰時期 B .解放戰爭時期 C .國民大革命時期 D .國共十年對持時期

11 .“中國共產黨預見到農業合作化將在 1955 年底完成,並且開始為推動工業化的發展作出新的努力,因此愈來愈轉向知識分子和各類專業人員尋求幫助。”為此,中國共產黨提出了

A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B .“科教興國”戰略

C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D .“兩彈一星”計劃

解析: 7 人錯選 BD 。

注意題乾的時間是在 1955 年後,內容是“轉向知識分子和各類專業人員尋求幫助”,這與 1956 年中共提出的“雙百方針”相符,故 A 項正確。 B 項戰略是改革開放後提出的。 D 項計劃主要涉及國防和空間技術,對工業化影響不大。

12 . 1949 年以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演變經歷了“鼓勵發展 根本改造 有益補充 共同發展”的曲折過程,其中“有益補充”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 B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需要

C .計劃經濟退出中國舞台 D .市場經濟體制開始確立

解析: 8 人錯選 BD 。

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演變過程主要是:“鼓勵發展”( 1949-1952 )、“根本改造”( 1953-1956 )、“銷聲匿跡”( 1956-1978 )、“有益補充”( 1978-1997 )、“共同發展”( 1997- 今),故 A 項正確。 B 項開始於 1953 年, D 項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於 21 世紀初,故次兩項錯誤。

13 .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説 :“ 毛及其同僚依靠組織方式上的變化,通過大規模的勞力動員,以實現農業奇蹟;鄧及其同僚同樣依賴改變組織方式儘管在類型上二者十分不同來提高農業生產率。” 後者不同於前者 的是

A .放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B .農民經營土地的自主權擴大

C .違背了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 D .反映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解析: 6 人錯選 D 。

毛改變組織方式是讓農業生產從“家庭經營”向“集體生產”過渡,鄧則又迴歸到“家庭經營”,自負盈虧,因此農民對土地經營的自主權擴大, B 項正確。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集約化、商品化等,現行的“家庭經營”需要改進,故 D 項錯誤。

14 . 20 世紀 70 年代,洋務運動被全面否定,曾經提出洋務運動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學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80 年代初出現了一股研究洋務運動的熱潮,儘管在一些問題上爭論較大,但洋務派引進西方技術符合時代潮流的觀點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體現的史觀有

A .全球史觀 近代化 ( 現代化 ) 史觀 B .文明史觀 社會史觀

C .革命史觀 近代化 ( 現代化 ) 史觀 D .全球史觀 文明史觀

15 .學者倪學勇認為雅典民主政治“可以調動一切能夠調動的力量,在需要時候,它以絕對真理的面目向少數派和少數意見呼嘯蓿壓過去,轟然一聲,連呻吟都一併埋在塵土之中。”作者強調雅典民主政治

A .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B .只適用於小國寡民的.城邦

C .容易走向暴民政治 D .是對廣大奴隸的專政

16 .在 15 世紀,(歐洲)繪畫藝術沿着兩個方向發展,一派強調繪畫的數學層面,如透視法則的計算,根據幾何學和透視法組織外部空間和光線等。另一派趨勢是研究運動和解剖結構。這反映該時期藝術家

A .具有科學探索精神 B .關注和熱愛世俗生活

C .繪畫技巧登峯造極 D .否定中世紀的價值觀

17. “一場嚴肅的禱告,同樣可以在草屋中或者豬圈裏進行 有説話聲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祂(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輝煌的教堂,祂如不在那裏説話,就説明祂不住那裏。”贊同此説的可能是

A .天主教皇 B .孟德斯鳩 C .彼得拉克 D .馬丁 路德

18 . 1563 年,英國議會制定法律,規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沒有書面許可的情況下離開其住地,否則將被逮捕和遣送。 1795 年,英國頒佈《貧民遷移法》,允許居民在規定的教區內遷移。 1846 年,英國修改《貧民遷移法》,禁止對在某一教區居住 5 年以上者遣返原籍。促使英國不斷調整國內移民法律的原因是

A .無產階級的鬥爭 B .啟蒙運動的深入 C .工業革命的發展 D .選舉制度的改革

19 .某觀點認為,世界上存在着一種內在的自然秩序,這種秩序要比人類人為創造出的秩序優越得多,在經濟運行過程中,其各個因素之間潛藏着一種動態平衡關係,即我們通常所講的規律。遵循該觀點而採取的經濟政策應是

A .鼓勵出口,限制進口 B .自由經營,自由競爭 C .政府幹預,加強計劃 D .宏觀調控,微觀自主

解析: 8 人錯選 D 。

注意題幹“內在的自然秩序”、“各個因素之間潛藏着一種動態平衡關係”,在市場的配置下,經濟各要素的運行有自身的自然規律,無需“人為創造出的秩序”,即無需人為干預,即“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故 B 項正確。 D 項的“宏觀調控”屬於“人為創造出的秩序”,故錯誤。

20 .代議制就是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代議機關,間接參政議政,行使國家權力的一種民主制度和組織形式。下列有關 19 世紀中後期西方各國代議制選舉的説法,正確的是

A .英國首相由議會下院選舉產生 B .美國政府由選舉產生對國會負責

C .法國參議院議員通過直接選舉產生 D .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

21 .維多利亞時期( 1837 1901 年)是英國 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出身高貴、温文爾雅、教養良好等紳士理念逐漸弱化,邊沁和穆勒提出的功利主義倫理道德觀成為信條,形成所謂“ 維多利亞主義” 道德風。下面與“ 維多利亞主義” 道德風產 生相關的是

民主代議制 工業革命 對外擴張 啟蒙運動

A . B . C . D .

解析: 12 人錯選 AC 。

民主代議制 啟蒙運動,有利於貴族政治向中下層的平民政治轉移,從而從政治上導致“紳士理念”的弱化, 工業革命、 對外擴張,符合題乾的“功利主義”道德觀,故 D 項正確。

22 .“一個政治體制還應當能夠成功地同化現代化所造就的獲得了新的社會意識的各種社會勢力。當這些新生的社會集團要求參與政治體制之時,政治體制或是以各種與現存制度繼續存在相和諧的方式提供參與關係,或是將這些集團排斥在政治體制之外,從而導致公開的或隱蔽的內亂和叛離。”以下史實可以印證此觀點的是

A . 1832 年英國議會改革 B .巴黎公社革命被鎮壓

C .美國內戰中北方獲勝 D . 1946 年國共內戰爆發

23 . 1933 年 4 月上海《大公報》報道:“自日本放棄金本位後,積極傾銷日貨,至各國大起反感,抵制日貨者達二十七國。”從這條新聞得出的符合史實的結論是

A .日本開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B .經濟危機導致國際關係惡化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開始形成 D .日本的貿易政策引發了經濟危機

24 .羅斯福新政是西方國家首次以政府形式在價值觀上對“社會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汰)提出迴應與挑戰。新政中最能體現此觀點的是

A .整頓財政金融秩序 B .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 C .加強社會保障措施 D .建立佈雷頓森林體系

解析: 9 人錯選 A 。

“社會達爾文主義”片面強調“優勝劣汰”的合理性,從而為階級剝削、兩極分化辯護,羅斯福新政的社會保障措施,則是對這種“合理性”“挑戰”,故 C 項正確。 A 項措施與“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優勝劣汰”及其階級剝削、兩極分化無關。

25 .有學者發現和查證在德文版的《共產黨宣言》中對於私有制,馬克思用的不是 Abschaffung (消滅),而是 Aufhebung (揚棄),因而提出馬克思理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