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三數學複習四忌

校園6.96K

高三是緊張而且充滿挑戰的一年。當同學們滿懷信心,準備迎接挑戰的時候,除了知道自己這一年該怎麼做,還應該知道自己不該怎麼做。因此,我要與大家談談在高三理科複習過程中的一些忌諱。

高三數學複習四忌

  一忌“多而不精,顧此失彼”。

許多同學(更多的是家長)為了在大學聯考中領先於其它人,總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要比別人學得多,這無疑是件好事。但他們最後所採用的方法卻往往是對他們最為不利的,那就是:購買和選擇大量的複習資料和講義,花去比別人多得多的時間,沒日沒夜的做,他們的精神非常可貴,他們的毅力非常驚人,其效果卻讓他們自己都非常傷心失望。有些家長甚至説:“我的小孩已經盡力了,還是沒有進步,一定是太笨了”。其實,他們犯了很多科學性的錯誤,卻不自知。1.高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具有一定的範圍,再多的複習資料、講義,也只不過是這一範圍內的知識的重複和變形。你所做的很多題目都代表相同的知識點,代表相同的方法,對於那些你已經掌握的知識、方法,做再多的題目還是於事無補,簡單無聊的重複除了使你身陷題海,不能自拔,耗盡了你的精力不算,還使你失去了信心,因為你比別人努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2.每一套複習資料都經過編纂人員的反覆推敲,仔細研究,都很系統地將相應的知識點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方法融會於其中。所以同學只要研究好一兩套具有代表性的複習資料,你該學的一定都能學到,該會的都能學會。3.“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太貪心,這本資料也好,那本資料也不錯,好的資料太多了,同學們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題目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做無限的題目,永遠沒有盡頭,必然導致你對每一套資料都沒有很好的完成,都沒有系統地研究,反而會因為各種資料的風格、體系的不同,而使你的學習失去全面性、系統性,多而不精,顧此失彼,是高三複習的大敵。

  二忌“學而不思,囫圇吞棗”。

導致很多同學身陷題海,不能自拔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而不思”,題目是知識的載體,有的同學做了很多題目,卻仍然沒有明白它們代表同一知識點,不但不能舉一反三,甚至舉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沒有養成思考、總結的習慣,他們知不足,卻不知為什麼不足。華羅庚先生説過:“譬如我們讀一本書,厚厚的一本,再加上我們自己的註解,就愈讀愈厚,我們自己知道的.東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是這個過程主要是記憶和接受的過程。‘學’並不到此為止,‘懂’並不到此為透,所謂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煉的過程,即把那些學到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東西來。”這段話充分説明了思考再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學而不思”的幾種具體表現,也許你就有過這樣的經歷。1.上課以為自己聽懂了,可你仍然作業不會做,去問老師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就是上課講的例題或例題的變形;2.總是感到有做不完的題目,覺得每個題目都很新鮮,常常遇到那種好象從未見過的題型;3.考試的時候突然覺得這就是老師講的某個典型的東西,卻有那種話到嘴邊説不出的感覺,或者豁然開朗、猛然醒悟的感覺;4.當老師要你總結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和策略或要你總結某一章所學內容的時候,你總是支支唔唔無話可説;5.一個自己所犯的錯誤,只是輕輕的告訴自己,下次要注意,只簡單地歸結為粗心,但下次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學而不思,往往就囫圇吞棗,對於外界的東西,來者不拒,全盤接受。你很能做到華羅庚先生説的由薄到厚,更不能由厚到薄,找到問題地本質,那麼,你的學習就很難取得質的飛躍。

  三忌“好高務遠,忽視雙基”

很多同學都知道好高務遠對自己沒有好處,但卻不知道什麼是好高鶩遠。有的同學由於自己覺得成績很好,所以,總認為基礎的東西,太簡單,研究雙基是浪費時間;有的同學對自己的定位較高,認為自己研究的應該是那些高於其它同學的,別人覺得有困難的東西;有的同學總是嫌老師講得太簡單或者太慢。其實,這些都是好高鶩遠。

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於最簡單的事實之中。一切高樓大廈都是平地而起的,一切高深的理論,都是由基礎理論總結出來的。同學們可以仔細地分析老師講的課,無論是多難的題目,最後總是深入淺出,歸結到課本上的知識點,無論是多簡單的題目,總能指出其中所藴藏的科學道理 複習方法,而大多數同學,只聽到老師講的是題目,常常認為此題已懂,不需要再聽,而忽略了老師闡述道理的關鍵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雙基,千萬別好高鶩遠。

  四忌“漫無目標,得過且過”。

一個人如果沒有人生目標,那麼他的人生將失去意義;一個高三學生,如果沒有學習目標,那麼他就難取得進步。很多同學,從來不去想,怎樣發展自己的強項,怎樣彌補自己的不足,從來不知道為自己分別制定長期和短期的學習目標,只知道老師叫幹什麼就幹什麼,佈置了作業就做,發了試卷就考,可是有了問題卻不問,有了錯誤不主動弄清為什麼,甚而至於有的同學會認為,做作業是因為老師要檢查,任課老師好説話的那門課的作業就少做。這樣的同學,很難有大的成就,原因就在於,他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沒有內在的動力,就沒有努力的方向,也因此而導致他們對一切事情都只會被動應付,得過且過。陳景潤之所以成為數學界的泰斗,是因為他上中學時就確立了攻克“哥得巴赫猜想”的目標。所以,制定合理的目標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一切盲目的行動,多半會以失敗告終,剛剛走進高三的你正是制定一年的各種目標的最佳時機,你還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