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野老》賞析

校園1.52W
《野老》賞析1

野老籬前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野老》賞析

漁人網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心悲劍閣,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註釋

1、野老:杜甫自稱。

2、琴台:四川名勝地,相傳為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賣酒的地方,這裏代指成都。

「賞析」

詩的前四句寫草堂之景,筆觸悠閒疏淡,詩句好像信手拈來一樣。開頭“野老”二字,是杜甫自稱。江岸回曲,竹籬茅舍,此時詩人正在草堂前的江邊漫步觀賞。“柴門”一句妙在寫得毫不費力。這個柴門好像是隨意安上去的,既然江流在這裏拐了個彎,詩人就迎江安個門,方位不正也無所謂,一切任其自然。而那邊澄碧的百花潭中,漁民們正在歡快地下網捕魚。“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也許因為江流回曲,適於泊舟,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紛紛在此靠岸了。這四句,是詩人野望之景,出語純真自然,猶如勾畫了一幅素淡恬靜的江村閒居圖,整個畫面充滿了村野之趣,傳達了此時此刻詩人的閒適心情。然而杜甫並不是一個超然物外的隱士,久望之下,竟又生出另一番情思來了。

“長路”承上“賈客船”而來,接得極自然。杜甫有詩云:“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四首》),大概就指這些“賈客船”。正是這些“萬里船”,擾亂了他平靜的心境,令他想起那漫漫長途。這“長路”首先把他的思緒引向大江南北,那裏有他日夜思念的弟妹,他常想順江東下。由此又想到另一條“長路”:北上長安,東下洛陽,重返故里。然而劍門失守,不僅歸路斷絕,而且整個局勢緊張危急,使詩人憂念日深。在這迷惘痛苦之中,他仰頭見到白雲,不禁發出一聲痴問:“片云何意傍琴台?”琴台是成都的一個名勝,相傳為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賣酒的地方,此代指成都。“片雲”是詩人用以自喻,意思是:“自己浮雲般的飄泊之身,為何留滯蜀中呢?”首先是因為戰亂未平,兵戈阻絕,其次,也是詩人在發問:是誰把他趕出朝廷,剝奪了他為國效力的機會?這一句借雲抒情,深婉含蓄。雲傍琴台,原本是自然現象,無須怪問。因而這一問好似沒頭沒腦,也無法回答,其實正表達了詩人流寓劍外、報國無門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亂心情。

尾聯二句,傳出了詩人哀愁傷感的心情。詩人感歎去年洛陽再次失陷後,至今尚未光復,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視眈眈。蜀中也隱伏着戰亂的危機,聽那從蕭瑟秋風中的成都城頭傳來的畫角聲,十分悽切悲涼。全詩以此作結,餘味無窮。

詩的前四句所寫之景,恰如王國維所説的“無我之境”。“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人間詞話》)這就是説,詩人以寧靜的心境去觀照外物,“自我”好像融入客觀世界,這時寫出的意境即是“無我之境”。這首詩的前四句,詩人心境淡泊閒靜,完全陶醉於優美的江邊晚景中,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詩的後四句轉入抒情後,仍未脱離寫景,但這時又進入了“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間詞話》)這裏的景物,無論是雲彩還是城闕,是秋色還是角音,都浸染了詩人哀傷的感情色彩。兩種境界,互相映襯,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當詩的`上半部展現出那幅江村圖時,詩人似乎是忘情於自然了,到了下面,才表現出他深沉的憂國憂民之心,原來他的閒適放達,是在報國無門的困境中的一種自我解脱。這種出於無奈的超脱,反過來加深了痛苦心情的表達,在平靜水面下奔湧着的痛苦的潛流,是一種更為深沉的哀痛。

《野老》賞析2

張籍《野老歌》賞析

【原文】

野老歌——[唐] 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 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税多不得食, 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 呼兒登山收橡實。西江賈客珠百斛, 船中養犬長食肉。

【註釋】

《野老歌》:一作《山農詞》。

輸入官倉化為土:這句話是説官倉糧食積壓太多,時間久了,腐爛變成了灰土。

歲暮:一年到頭。

空室:指老農家苗稀疏故收穫少,但因税多輸入官倉化為土,所以家中沒有糧食。

橡實:橡樹的果實,可以吃。

西江賈客:指廣西做珠寶生意的商人。西江,桂、黔、鬱三江之水在廣西蒼梧縣合流,東流稱西江,這裏指廣西。賈客,商人。

珠百斛:形容珠寶很多。斛(hú),量詞,古時以十鬥為一斛,後來又以五斗為一斛。

長:經常。

【翻譯】

老農的家居住在山裏,家境貧寒,僅僅依靠耕種三四畝山田維持生活。地少税多,全家人無法填飽肚子,可是送進官府倉庫的糧食卻因積壓太久而腐爛變質,化為灰土。一年到頭,家中剩下的只有鋤頭、犁耙靠牆放着,沒辦法,只好招呼孩子們去山上撿橡樹籽兒回來充飢。西江船上的富商們,珠寶都要用“斛”來計算,連船上養的狗都經常吃肉。

【賞析】

張籍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少時移居和州(今安徽和縣)。貞元十四年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終於國子司業。故世稱張司業或張水部。其詩作的特點是語言凝練而平易自然,和當時的王建齊名,世稱“張王”。

張籍出身貧寒,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篇。張籍還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推動者,其樂府詩也頗多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之作,表現了對人民的同情。作品有《張司業集》。

張籍是新樂府運動的健將之一,“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白居易《讀張籍古樂府》),其樂府詩之精神與元、白相通;而具體手法略有差異。白居易的諷諭詩往往“意激而言質”,篇幅亦長,故不免有盡、露之疵累。而張籍的樂府,如這首《野老歌》作法就不同。

在作品中,詩人截取了一家典型而又普通的農户,集中筆墨描述了他家苦難的生活。老農家住深山,薄田數畝,去掉賦税,常年食不果腹,不得不上山去撿拾橡樹籽兒充飢度命,而官府糧倉裏的糧食卻因長期積壓而腐爛變質,化作灰土。再看那些商賈富豪們,珠寶百斛,狗都長年食肉,這是何等悽慘又令人觸目驚心啊!

作品按照韻一律的轉換可分為三層意思。前四句為一層意思,開門見山,寫老農終年辛勞而不得食。五六句為一層意思,寫老農為了活命,不得不領着孩子們上山採橡樹籽兒充飢。七八句為一層意思,採用對比手法,描述當時社會的貧富懸殊現象,揭露社會制度的不平等現實。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税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在這四句詩中,“山”字兩次出現,意在告訴讀者這位老農是一位山農,這首詩也因此另有一題叫《山農詞》。老農躲避在深山原本就有因貧困而想逃租之意,怎奈安史亂後的唐王朝正處在多事之秋,財政困難,封建剝削無孔不入。即便逃避深山,也難逃税役,正像晚唐詩人杜荀鶴在《山中寡一婦》中所寫的那樣:“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因此,儘管老農的山地原本就不肥沃,並且又只有 “三四畝”,收成是微薄的,可也難以逃避沉重的賦税。全家人只能面對“不得食”的殘酷現實。在這裏,詩人以“化為土”與“不得食”構成鮮明的對比,進而揭露了當時黑暗而又殘酷的社會現實。讀之令人觸目驚心。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承接上文,鋪敍事實。全家人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去了交税,到頭來,落得個“歲暮鋤犁傍空室”,為了生存,老農不得不“呼兒登山”採摘橡樹籽兒充飢度命。“呼兒登山收橡實”,極其富有生活氣息,它令人想象到老農一家老小傾巢出動,攀山越嶺遍野裏尋找“橡實”的情景。看似寫實,實則藴含一着詩人對社會制度的不平與對老農的深切同情。手筆非同凡響。

作品的末尾兩句是詩人內心不滿的直接抒寫,是對當時社會不平等現象的無情的揭露。人只能吃“橡實”,而狗卻“長食肉”,這是多麼經典而又深刻的嘲諷啊!對比鮮明,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作品主題表現的如此深刻,首先取決於選材的典型性*。作品中的老農是當時千千萬萬農民中極其普通的一員,是處在社會最底層人羣的一個縮影,就是這樣一個極其普通的農民,儘管躲避在深山老林,也難免過着食不果腹的極其窮苦的生活。其次是取決於採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其一是老農種地卻“不得食”,而官倉裏的糧食卻多的用不完,積壓成“灰土”。其二是老農種田還要吃“橡實”,而“西江賈客”“珠百斛”去且不説,就連他們養的狗都要“長食肉”,貧富懸殊,社會的極其不平等現象被突出到了極致。

標籤:賞析 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