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七年級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校園4.7K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技術教學工作計劃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七年級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七年級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當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21世紀,以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逐漸改變着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已經成為現代新人類最基本的能力與文化水平的標誌。在這種大環境下,本學期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將嚴格以理論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教有用的信息技術知識,以用為主。在學生上機練習中,強調人人學會,人人動手。狠抓學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訓練,並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的生活中,同時,教學中多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中學生。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七年級一班至八班由我指導教學,每班人數較多,家庭大多無計算機,只能在校上機練習。

1、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濃厚,熱情較高

2、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

3、學生運用電腦的能力較差

4、部分學生上機行為不夠規範

5、有些學生鍵盤不會操作,有的不熟練,用一隻手操作鍵盤現象較嚴重,還有部分學生在國小根本沒有接觸計算機。

針對上述不良習慣,在學習中會嚴格要求,對於本學期的學習,要使他們進一步入好門,並能學以致用。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

2、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興趣

3、規範學生上機行為

4、對學生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使用的計算機教材是寧夏教育廳教研室編著的七年級信息,義務教育教看書。

本教材主要內容如下:1、信息社會。2、計算機的組成。3、計算機的操作系統。4、熟悉“我的電腦”。5、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文件。6、用好“回收站”

教學目標:①瞭解信息及其特徵.

②瞭解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樹立信息意識,培養信息道德.

教學重點:

①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如何迎接信息社會的挑戰.

②在計算機中如何表示信息.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精心備課。

2、仔細講授,進行演示教學+啟發式教學模式教學。

3、耐心輔導,注重能力的培養,加強思想教育,增強信息素養。

4、嚴格要求學生,督促他們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上機任務。

5、寓教於樂,在學中受教育,在玩中受教育。

6、分組教學,互相幫助,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六.教學計劃: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第一週

9月7日-9月11日

人學常規教育

第二週

9月14日-9月18日

信息和信息社會

第三週

9月21日-9月25日

在計算機中如何在表示信息

第四周

9月28日-10月1日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第五週

10月5日-10月9日

10.1放假

第六週

10月12日-10月16日

計算機硬件、軟件

第七週

10月19日-12月23日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

第八週

10月26日-10月30日

操作系統的發展

第九周

11月2日-11月6日

管理Wind5

O

M

七年級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實施標準》為指導,注重培養學生應用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信息素養為目標。

二、課程編排思想: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我計劃把課程分成基礎型和拓展型,並對教材進行重新編排,主要是考慮知識內容的系統性,也考慮對學生信息素養形成過程的系統性。在第一單元《信息與信息技術》中,不是簡單的靠書本傳授理論,而是首先提出任務,要求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通過網絡收.、篩選信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基礎型課程中,關於信息科技基礎的內容.用以知識、技能體系為主的編排原則,應用軟件則.用以合適的任務或活動串連相關知識、技能的方式,要防止將應用軟件操作指南作為課程內容的簡單做法,要注意能力提高的有序性。拓展型課程內容的編排.用單列的專業領域(如國中的“word”)設計相應的模塊結構,任務或活動案例的難度應適當,並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

三、工作思路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將在以下五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

1、認真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的,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從學生實際出發做到十備:一備滲透德育;二備重點突出,突破難點方法得當;三備信息技術基本概念;四備信息技術基本操作用語、基本術語;五備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六備疑難問題的解決思路;七備信息技術實驗操作的增補及成敗關鍵;八備課堂教學的總設計;九備操作練習作業精選。

2、認真上課: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後連接,板書規範清楚,教態親切、自然,.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後記。

3、認真佈置作業: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複習工作,以利於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於強化信息技術術語、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

4、認真組織信息技術操作考核:充分發揮速龍多媒體網絡教室優勢,利用網絡考試,實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5、認真組織輔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的.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於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儘量多創造上機時間,發揮特長,製作電腦作品。

四、進度安排:

周次

學習內容

課時

1——2

第一課我們生活的在信息時代

4

3——4

第二課計算機——信息處理工具

4

5——6

第三課計算機操作系統

4

7

第四課計算機互聯網絡

2

8

第五課訪問因特網

2

9

第六課多媒體與多媒體技術

2

10

第七課圖形圖像

2

11

第八課聲音

2

12

第九課動態圖像

2

13

第十課圖文處理

2

14

第十一課製作多媒體演示文稿

2

15—17

綜合實踐《電子小報製作》

6

七年級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3

在高科技、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課程是培養學生信息意識、提高信息素養的重要途徑,而七年級的信息技術尤為重要,針對這種情況,現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班級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信息技術學習,學生對計算機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感興趣。但還有部分同學的操作熟練程度還有待提高,各人接受水平不一,所以今後要做好培優輔差工作;同時,由於七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差些,心態好玩,自我控制能力比較低,所以在上課時,還要注意各班的上課紀律,讓他們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保證上課順利進行。

二、教材分析:

本套信息技術教材是青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設有一些固定欄目。[閲讀與思考]欄目是給學生提供了與知識、技情感和價值觀相關的問題情境,引發大家進行思考,進而引出個性化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學習目標]明確了本單元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與探究]本欄目設置了範例精講、加油站等是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習的主要環節。[實踐與創新]學生可在學習過程中靈活運用基本知識與技能、進行自我評價。[我的收穫]本欄目是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總結。

教材採用主題活動和任務驅動的方式推動教學。主題的選擇注重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繫,力求把學習需要和生活需要、問題的解決和興趣的培養、學習過程和能力培養結合起來。

教材注重培養學生探究信息技術的興趣,通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問題、語言表達、與人協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用計算機對數據處理、圖像進行處理,並能熟練掌握其技巧。

4、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製作出美妙、自然的圖像作品。

四、教學措施

本學期主要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線,多練,多操作。採取課堂教師安排任務點撥方式、學生自學互助合作方式和動腦動手操作方式進行學習,努力完成當堂教學任務。

教學計劃進度表


周次



課時



課題



第一週



2.26—3.3



1



數據計算



第二週



3.4—3.10



1



數據分析



第三週



3.11—3.17



1



數據的圖表化



第四周



3.18—3.24



1



工作表的格式化與打印



第五



3.25—3.31



1



單元小結



第六週



4.1—4.7



1



計算機網絡基礎



第七週



4.8—4.14



1



互聯網基礎



第八週



4.15—4.21



1



互聯網的基本服務



第九周
(期中)



4.22—4.28



1



互聯網的應用



第十週



4.29—5.5



1



單元小結



第十一週



5.6—5.12



1



親密接觸多媒體



第十二週



5.13—5.19



1



圖像處理(一)……泉水甲天下



第十三週



5.20—5.26



1



圖像處理(二)……一覽眾山小



第十四



5.27—6.2



1



圖像處理(三)……與聖人同行



第十五週



6.3—6.9



1



音頻採集與處理……山水聖人行解説



第十六週



6.10—6.16



1



視頻採集與處理……暢遊在山水聖人間



第十七週



6.17—6.23



1



單元小結



第十八週
(期末)



6.24—6.30



1



期末考核


七年級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4

在高科技、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國中信息技術課程是培養學生信息意識、提高信息素養的重要途徑,而七年級的信息技術尤為重要,針對這種情況,現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

七年級學生對網絡應用等基本知識很不瞭解,學生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對電腦比較熟悉,有部分學生連基本的操作都不會,甚至有些學生還沒有上過計算機課,針對此情況,我計劃從最基本的知識入手,對學生進行授課。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內容包括:網絡應用;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文字版本修飾與設計;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網絡應用;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文字版本修飾與設計

重難點: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形進行處理,並能熟練掌握其技巧。

4、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四、教學措施

本學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