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冬殘奧會開幕觀後感6篇

校園1.44W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殘奧會開幕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冬殘奧會開幕觀後感6篇

冬殘奧會開幕觀後感1

北京延慶小海陀山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一條條蓋着防滑墊的木板路鋪設完成;張家口古楊樹場館羣,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內的假肢維修間、坐姿運動員更衣室等房間搭建完成;北京冬殘奧村裏,更適宜輪椅通過的綠色通道取代了原先的安檢門……大到道路的鋪設,小至衞生間、牀鋪等設施的幾釐米高度差,隨着北京冬殘奧會的臨近,“被冬殘奧會的細心和精心暖到了”成為熱門話題。

北京冬殘奧會的精心與温暖,也是社會無障礙環境不斷完善的縮影。6年多籌辦歷程,從賽場到社會,無障礙設施更便捷,扶殘助殘精神更深入人心。

北京的1路公交車總站,按一下公交車後門旁的紅色按鈕,收到提示的司機便會按動開關,降低底盤高度的同時在車門處放下坡板,供輪椅上下。北京四季青醫院,手語導醫覆蓋掛號、就診、取藥、化驗等全流程,方便殘疾人患者就醫。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善緣書舍,提供大量盲文書籍以及300餘部供盲人欣賞的“有聲電影”,就連書架、桌椅也是“逢角必圓”,避免磕碰傷。

“我們要將冬奧場館無障礙建設與全面提升主辦城市無障礙環境水平有機結合,為舉辦城市留下可持續的豐富遺產。”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説。20xx年起,北京市組織實施無障礙環境建設20xx—最新年專項行動,整治無障礙設施佔用、閒置問題21萬餘個,精心打造100個“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和100個“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在張家口,自20xx年至最新年7月,新建及改造盲道350多公里,緣石坡道4422處,為殘疾人出行提供了更為便利的環境。

與無障礙設施同步提升的,還有全社會的扶殘助殘風氣。北京朝陽區大屯街道的“冬奧示範温馨家園”,為殘疾人朋友提供多項服務,開展康復培訓、提升生活技能、豐富文化生活。超市、企業也與殘疾人家庭積極結對,提供援助。截至最新年12月,北京全市666家温馨家園,年受益殘疾人391.4萬人次。扶殘助殘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增長。

冬殘奧會開幕觀後感2

一台充電櫃,降低冬殘奧村中的用電風險。延慶冬殘奧村將城市管理的先進經驗融入日常運行。在運動員公寓樓下,一台台智能充電櫃已安裝完畢,可供不同大小的輪椅電池充電。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充電櫃為運動員提供了安全的充電場所和良好的消防環境,不僅向運動員免費開放,而且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協助充電。

秉持節儉辦賽的原則,冬殘奧會5個競賽場館全部沿用冬奧會已有場館,經過相應轉換和調整,得到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認證,全面具備辦賽條件。冬殘奧會的籌辦和轉換工作高效順暢,得益於北京冬奧組委始終堅持兩個冬奧“同步籌辦、一崗雙責”。在場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無障礙環境的實現,大幅降低轉換期間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周到服務提供優質賽事與生活保障。

冬殘奧會的籌辦和轉換工作中,各場館運行團隊服務周到、運行順暢,受到多方肯定。國際殘奧委會工作人員蘇菲·赫特菲爾德表示:“所有運行團隊專心致力於為運動員排憂解難,很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

為了方便殘疾人運動員入住,延慶冬殘奧村將安檢口搬到村口。從機場到運動員公寓,全程只需下一次車。安檢口與運動員公寓間的距離更短了,運動員與服務團隊的心也更近了。與冬奧會時相比,安檢環節不僅加設了人工綠色通道,過程也更加細緻體貼。“我們在這裏受到了熱情周到的接待,非常高興。”斯洛伐克代表團副團長帕特里克·卡斯托説。

住得舒心,賽得安心。在部分冬殘奧會比賽場館,不少運動員已經前來訓練,對場館運行情況給出很高評價。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精心準備了盲文閲讀材料、可觸摸式盲文地圖,為視障人士提供信息無障礙服務,方便他們瞭解場館及競賽相關信息。近期氣温有所上升,為了維持雪的硬度,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技術團隊設法降低地表温度,起到凝雪的作用。為了保持雪道的平整乾淨,團隊成員每天都要細緻清掃。“這些都是為了給運動員提供最好的比賽和訓練環境。”技術官員李光全説。

冬殘奧會開幕觀後感3

北京殘奧會聖火2008年8月28日點燃,這標誌着北京殘奧會大幕徐徐拉開。

經歷過奧運會的輝煌和激烈競爭以及色彩紛呈的畫面,有些人對殘奧會或許會覺得比賽的觀賞性要降低不少。殘疾人和正常人的體育競技自然有所區別,但是相同的是,他們也在追求“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崇高目標。

其實,你只要稍微瞭解一些殘疾人運動員的經歷,瞭解他們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淚水,你的心頭就會不由自主地發顫,你的'眼淚就會奪眶而出,你就會由衷的承認,他們,就是生活中的強者。

每一個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人生坎坷。他們中有些人是先天殘疾,有些人是後天不幸遭遇各種各樣從天而降的災難,在經歷過生命的低谷之後,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站起來,迎接生命的挑戰。殘疾人運動員,幾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職業選手。因此,他們一沒有充裕的時間去進行訓練,二缺乏資金的保障去購置訓練器材和服裝等必需用品。他們付出的努力除了身體上與正常運動員的差距外,還有許許多多令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但是,他們堅持了下來,並走到今天,走到奧運會的賽場。

“鳥巢”、“水立方”,因為有殘奧運動員,而同樣精彩。對待殘疾人運動員,我們應該付出更多的愛,他們不僅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自強不息,他們敢於做生活中的強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響曲的宏偉樂章。

殘奧會,除了精彩的比賽,我們還能讀到無數催人淚下、催人奮進的故事。我們更深地體會到:愛,應該獻給每一個人;愛,時時刻刻在我們心裏;愛,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愛,我們這個世界,我們人類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

冬殘奧會開幕觀後感4

比氣勢,比規模,北京殘奧會比不上奧運會;比明星雲集,殘奧會比不上奧運會,但是北京殘奧會,讓我們一遍遍重温着精神的強健、生命的堅韌、人性的偉大,我們的心靈一次次被觸動,或心潮澎湃,或感慨萬千……

想起那一瞬間,全世界屏住呼息,侯斌依靠一根繩子,咬緊牙關,滿頭大汗,把自己與身下的輪椅拉昇39米,以這種樸拙而蒼勁的方式,點燃了北京殘奧會主火炬。這曾讓多少人熱淚盈眶,讓多少人為之震撼。侯斌代表了所有跌入厄運之中然而並不屈服的殘疾人,心存光明,自強不息,從命運的黑暗中掙扎出來,最終,實現了完美的自我超越。

超越,在北京殘奧會賽場上無處不在--失去了手,他們照樣打球;失去了腿,他們照樣奔跑;失去了光明,他們照樣馳騁賽場。

看看:拼命憋氣衝刺,最終為中國贏得本屆殘奧會首枚金牌半身偏癱的小夥子杜劍平;想想:為了夢想,付出無數汗水卻未能在主場衞冕,仍堅信夢想永恆51歲的中國殘奧“乒壇女皇”張小玲。瞧瞧:失去“雙翼”只能依靠腰部和腿在水中拼命前遊,只能依靠頭顱用力撞向池壁,雖沒有贏得金牌,仍掛着笑容的中國游泳選手何軍權。每一位殘奧選手,每一位殘奧冠軍都在用他們的行動,用他們高昂的鬥志和不服輸的拼搏精神展現人類最亮麗的風景,最執着的毅力。“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他們向世人證明:人可以有殘缺的身體,但不會有殘缺的生命;人可以有夢碎的瞬間,但不會停下追夢的腳步。

我覺得,殘奧會不僅僅是一場運動會,更是一次生命強者的聚會,一次感人的精神盛宴。北京殘奧會,讓汶川災區的人民更懂得:只要挺起脊樑,一切都有可能;北京殘奧會,讓全國人民更深刻地理解奧林匹克的精神;北京殘奧會,讓世界人民再次發出讚歎:太精彩了;北京殘奧會,又讓世界人民積蓄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所以説,北京殘奧會同樣精彩,同樣閃耀着人性的光輝!

冬殘奧會開幕觀後感5

奧運是什麼?我覺得是一個展現着力量,意志,技巧的舞台。人們為勝利所鼓舞,為失誤而遺憾,為參與而自豪。沒一個冠軍是在舒適安逸中得到。每一名冬奧運動健兒,就是一朵在冰雪中綻放的梅花,寒風與冰雪,不過是淬鍊其品格罷了。每一次全力以赴,都使我們感到深深的自豪。奧運會的每一塊獎牌,其價值都遠遠超過世間所有金銀財寶。

濃郁的中國元素在冬奧會上熠熠生輝。冬奧會火種燈設計借鑑了吸收西漢時期的長信宮燈,火種台的創意靈感源於傳統青銅尊,冬奧獎牌採用中國古代同心圓星象,藴含了天地和人心同的深刻內涵。

北京冬奧組委會採用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技術啟動冬奧大腦,實施統籌場館聯絡,餐飲服務,醫療防疫,交通運行,天氣情況等幾乎所有信息,為參賽各方提供強大保障。媒體工作人員還可以依託5G雲轉播技術,給全球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當人們驚歎於運動員的輝煌時,卻很少關注他們的日常。殘酷的訓練,枯燥無味的堅持……然而他們樂在其中,風雨無阻,勇往直前,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將淚水灑在了訓練場。他們在自己熱愛的項目上廢寢忘食不斷拼搏,從中得到運動的樂趣。他們懷着為國爭光的理想,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當國歌奏響,所有的苦和累,在這一刻,凝結成甜甜的淚。

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國際性的盛會,是中國和外國友好往來的。舞台,是中國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橋樑。冰墩墩和雪容融,我相信它們能促進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讓本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成功,讓世界更多地瞭解中國。冰墩墩和雪容融,是美麗的天使,它們將和我們一起走向2022冬奧會。

“一起向未來”,冬奧會的口號凝結着人類共同面對挑戰、奔向美好前程的希冀。北京準備好了,中國也準備好了!在冬奧精神的感召下,我們期待每一個人,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參與籌備的工作人員、參與報道的各國記者,都能共同攜手,心懷暖意,驅散嚴寒,向着美好未來前進。更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的強大國力。

冬殘奧會開幕觀後感6

4日晚,北京冬殘奧會在國家體育場盛大開幕主題“生命的綻放”展現殘疾人生命閃光的動人時刻,冬殘奧會開幕式現場。燦爛星輝中過往12屆冬奧會一一浮現畫面最終定格在“20xx北京”冰雪盛宴來到中國!

隨着“冰壺”擊出標線一格格推進,由10到1的十個數字

在場地上顯示伴隨着全場歡呼聲冰壺入壘倒計時歸零,開幕式拉開帷幕。

8名殘健融合火炬手護送五星紅旗入場他們是中國殘疾人運動員以及為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代表冬殘奧會開幕式現場。

當國旗冉冉升起,觀眾齊唱國歌現場的聽力殘疾人們用手語“演唱”國歌。這一幕令人動容他們每一個動作都飽含愛國之情在無聲的世界裏這份赤子之情同樣濃烈。冬殘奧會開幕式現場,在雪容融的陪伴下各代表團陸續入場入場時的背景音樂由中國傳統音樂改編採用交響樂的表現方式恢弘大氣

冬殘奧會開幕式現場。伴隨着《歌唱祖國》的旋律中國代表團入場!96名中國運動員參加全部6個大項73個小項的比賽郭雨潔、汪之棟,他們是中國代表團旗手郭雨潔是殘奧女子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運動員,汪之棟是男子殘奧冰球運動員他們引領着代表團迎接全場觀眾的歡呼。“無腿登山家”夏伯渝出現在開幕式上他在69歲時登頂珠峯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夏伯渝(前)在冬殘奧會開幕式現場。

國際殘奧委會會旗緩緩升起盲人管樂團奏響國際殘奧委會會歌演奏者是47名視力殘疾學生他們看不到樂譜但演奏出的旋律同樣優美動聽李端(紅白)在冬殘奧會開幕式現場。

盲人運動員李端是最後一棒火炬手他在雪花火炬台上小心摸索着火炬接口全場掌聲雷動洪亮的“加油”響徹鳥巢,安裝好火炬後李端握起拳頭重重地揮了一下,伴隨着《雪花》温暖的旋律北京冬殘奧會正式開幕祝福所有不向命運低頭的人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