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揚州慢》教案

校園3.12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揚州慢》精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揚州慢》教案

《揚州慢》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宋詞婉約派風格特點:情景交融、低沉傷感、講究和諧

2、掌握虛實結合寫作方法

3、體味傷古懷今情感及“清冷”意境

4、與辛棄疾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比較閲讀,體味豪放派與婉約派不同風格

【教學重、難點】

抓詞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點,體味《黍離之悲》感情

【教學設想】努力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思想,指導學生對《揚州慢》進行個性化解讀。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中國有一個城市被稱為“中國的月亮城”,因為這裏的月亮最多情,這裏的月光最温柔,這裏的月色最蒙朧,這個城市叫“揚州”。正所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800多年前,有一位年僅21歲的詞人經過揚州時卻有着不同的感受,別有一番滋味,這位詞人叫姜夔,之後寫下一首詞叫《揚州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別是一番滋味的詞。

二、解題及背景介紹

“慢”指慢曲,依曲調舒緩的慢曲填寫詞,一般比較長,同長調一樣在91字以上。本詞是作者21歲路經揚州時有感而作的。揚州在唐代繁華興盛,是南北交通的樞紐,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但到了宋朝,由於女真族多次南侵,揚州屢遭戰爭洗劫,終於被弄得殘破不堪。這首詞描繪了古城揚州的荒涼景象,指出了殘敗的原因,反映了作者的故國之思和對祖國前途的深切關心。

三、整體感知

1、學生結合註釋,自由朗讀詞作。

2、師範讀

3、指導學生誦讀(字音、節奏、情感)。

四、具體研習

(一)研習序言

1、詞前小序交待了什麼內容?

交待了詞作的時間(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見所聞揚州景色(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寫作的緣由(感慨今昔),其他詞人的評價(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2、詞前小序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交待寫作背景併為全詞奠定“黍離”之悲的感情基調。

3、提問:詞人在一個冬雪初霽的夜晚,獨自騎馬路過揚州,看到了哪些景物,聽到了哪些聲音,產生了怎樣的情感?請先找出體現詞人情感的句子。

明確:愴然和感慨。

提問:詩人因何而悲而感呢?在序中找出相關的詞語。

明確:黍離之悲。黍離之悲指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和傷感之情。

(二)研習內容

1、提問:指定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思考:詩人路過揚州時看到了哪些景象?

明確:蕎麥、江水、城池、月、紅藥、二十四橋

2、提問:詞人聽到了什麼?

明確:號角聲

3、學生再自由朗讀詞作,品味語言

(1)提問:如何理解“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明確:此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毀壞的城池和大樹至今仍厭惡談到戰爭。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此句不僅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對敵人的痛恨,對人民的同情,對祖國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更有對當權者的控訴。那場經歷戰亂的樹,每一個年輪就是每一塊傷疤,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痛只會越深越濃。

追問:這種情景是怎樣造成的?

明確:是由胡馬造成的,胡馬之所以能窺江而來,是因為宋朝的軟弱無能。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當權者的控訴。

(2)提問:“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好在哪裏?

明確:“漸”字表明詞人佇立時間之久,陷入到一片悲涼之中,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而黃昏,又更加讓人惆悵。

“清”修飾“角”,有一種特別的味道,跟“寒”“空”用在一起,表明了揚州的荒涼冷落。

“寒”不僅表明號角聲在寒氣中飄蕩,而且讓人內心湧起一股寒流,讓人覺得心寒。

“空”字與“潮打空城寂寞回”有相似之處,表現城池的蕭條,呼應“廢池”。

而用一“都”字總括,更顯得淒涼。

(3)提問:“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好在哪裏?

明確:解答此題一定要聯繫杜牧的原詩。

用杜牧詩,以原有的熱鬧繁華反襯現在的沉寂冷清。二十四橋仍舊,明月依然,但玉人不在,曾經的繁華已去。隨着水波的盪漾,明月揉碎在盪漾的水波之中,不僅揉碎了月影,也揉碎了詩人那顆本就破碎的心。月亮倒映在水中,不僅水寒,連月也寒。用“無聲”來寫“月”,彷彿月曾經會有聲,她彷彿曾經也被二十四橋繁華熱鬧的景象被玉人的蕭聲所感染,但現如今看到揚州城衰敗殘破的景象,她沉默了。月彷彿像一位見證人一樣,見證了揚州城曾經的繁華也見證瞭如今的衰敗,與劉禹錫的“淮水東邊舊時日,夜深還過女牆來”有異曲同工之妙,真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4)提問:“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難生”好在哪裏?

明確:詞人在這裏盪開一筆,寫二十四橋邊的芍藥。設想來年春天紅藥蓬勃生長出來,開出絢麗的花朵,只可惜如此美麗卻不知為誰而綻放。這種情景就更讓人傷感。詩中用物來表達情感的有杜甫的“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還有岑參的“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4、提問:在各個景物前加修飾詞,能體現景物的特點,能體現詩人的情感?

明確:雜亂的蕎麥 清寒的江水 孤獨的二十四橋

無聲的冷月 寂寞的芍藥 悽清的號角

5、上面出現的意象都是冷色調的,渲染淒涼的氛圍,但詞中分明又有一些暖色調,描寫、繁華的詞,請找出來。

明確:淮左名都 竹西佳處

春風十里 青樓夢好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附:

我們下面解讀詞的上片

·作者眼前的揚州城是怎樣的.一座城?用最簡練語言概括

空城

·作者用哪些景來寫空城的?

盡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

·我們看一幅薺麥青青的圖畫,營造了揚州怎樣的景象?

淒涼,荒蕪

·作者進一步描寫具體之景:廢池喬木,有何作用?

點綴,襯托

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廢池喬木為無情之物怎會“厭言”呢?

用了擬人修辭,體現了揚州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

杜牧的《贈別》詩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同樣運用擬人手法,以無情之物言有情,這是詩歌常用手法,增強了表達效果。

清角吹寒,給人怎樣的感覺?

淒涼,渲染了氣氛

·揚州城自古就是如此嗎?以前的揚州是怎樣的?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春風十里

竹西佳處,春風十里,都出自杜牧的詩句。

題揚州禪智寺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贈別二首(其一)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以前的繁華的揚州城我們概括為:春城。一春城,一空城,形成鮮明對比。

·春城是作者聯想的,在寫作上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虛寫

·作者眼前所見空城之景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實寫

·實寫作者又調動了多個感官?有哪些?

視覺聽覺

一虛一實,虛實結合,這是作者寫作的特點。

上片意思概括為:述所見所聞,揚州殘破景象。

我們下面解讀詞的下片:

贈別二首(其一)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郎俊賞在詞中什麼作用?(承上啟下)

·豆蔻,青樓體現昔日揚州何種景象?昨日繁華

·今日揚州作者又見到何景? 二十四橋、冷月、橋邊紅藥

·景色什麼特點?今日悽清寫景運用什麼方法?虛實結合

我們來概括下片內容

下片內容概括為:懷昔感今的情懷

請同學概括整首詞的內容

通過揚州今夕對比,表達作者感慨今昔的《黍離》之悲。

核心板書: 昔日繁華---今日悽清

淮左名都---廢池喬木

《揚州慢》教案 篇2

教學要點:

1.學習《揚州慢》,鑑賞它情景交融、虛實相濟的寫法。

2.通過解決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鑑賞詞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瞭解詞的韻律和章法的基本特點。

2.引導學生品味詞的意境和語言。

教學難點

1.鑑賞詞作的意境及採用的藝術手法。

2.領會每位作者在詞作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和詞的不同風格。

教學過程:

一、複習前一節課內容

二、作者介紹

姜夔(約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人。少時隨父宦遊漢陽(今屬湖北省武漢市)。父死,流寓湘、鄂間。詩人蕭德藻以兄女妻之,乃隨蕭移居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往來於蘇、杭一帶,與當時著名詩人詞客交遊,生活閒雅。曾試進士,不第;一生未入仕途,死於杭州。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詩,尤以詞著稱。其詞格律嚴密,字句雕琢,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詞風清空峭拔,格調甚高,而意境則淺。故王國維《人間詞話》捲上説:“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作品有《白石道人歌曲》。

《揚州慢》是姜氏的代表作之一。古代詩人曾用“春風十里揚州路”“十里長街市井連”等詩句來描繪它的市容。可是在南宋時,金兵頻頻南侵,揚州屢遭兵火,作者路過揚州,眼見繁華的城市已破敗不堪,因而追懷喪亂,感慨今昔,寫下了這首詞,抒發《黍離》之悲。

三、新課講解

1、疏通詞前之序的意思。

2、聽錄音朗讀之然,全體學生齊來一次。

3、文章表達瞭解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問:揚州過去是怎樣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春風十里,竹西佳處,淮左名都,

4、哪些可見揚州現在的蕭條?廢池喬木,冷月無聲,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盡薺麥青青。紅藥無主。

5、教師講解疏理詞的意思。

板書設計:

昔(虛,盛)今(實,衰)

春風十里廢池喬木,冷月無聲

竹西佳處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淮左名都盡薺麥青青。紅藥無主

懷古傷今抒“黍離”之悲

學生準備幾分鐘,一男一女同學分別朗讀之後,全體學生齊讀。

6.具體研習(注意在講解中滲入)

(1)“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明確:這三句用了擬人的寫法。廢池、喬木是沒有知覺的東西,詞人將它們人格化,意即它們是15年前那場浩劫的目擊者,戰爭的恐怖、敵人的兇殘,種種景象仍然留在它們心中;它們“猶厭言兵”,更何況當地的人民呢A這樣寫,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對侵略戰爭的極端痛恨。

(2)“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明確:“冷月無聲”,屬於移就辭格,月本來無聲,可這麼一説,反而覺得它是本該有聲的了。為什麼呢?因為從前的二十四橋明月夜,遊人極盛,笑語盈耳,還有美女吹簫唱歌,月兒見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們一起歡笑。可是現在呢?“二十四橋仍在”,而歌聲笑語卻聽不到了,甚至連月兒也沒有聲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隨波盪漾。如此冷落淒涼的景象,怎能不令人傷懷呢?

(3)“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明確:紅藥一到春天就開始生長,不管人世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自然物的本性不會改變。往年,它可以供遊人觀賞,可是現在城空了,人少了,何況國難未息,誰也無心去觀賞它。真有點兒“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的味道。詞人藉此曲折地表現出劫後揚州人民的悽苦生活情況,以及自己感時傷亂的情懷。

三、拓展

贈別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韻譯:

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麗,捲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

遣懷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詩文解釋

我漂泊江湖之上,過着困頓失意的生活,為消除內心的鬱悶,行裝中總是少不了酒。而平日裏交往的又都是腰細體輕的歌妓。十年揚州的生活,真如一場大夢,而夢醒之後,才覺察到自己所得到的是青樓妓館中傳遍的薄情郎的名聲。

詞語解釋

落魄:流落不偶。楚腰:楚靈王好細腰青樓:此指妓家。薄倖:輕薄,用情不專。

詩文賞析:

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四月,杜牧在揚州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手下任職。杜牧才華橫溢,但生活小節上不拘小節,於是牛派了三十名兵士每天晚上暗中保護杜牧,對此杜牧一無所知。大和九年,杜牧被提升到京都長安任監察御史,在送別宴上杜牧得知牛一直掌握他的行蹤,暗中進行保護,於是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到京都後,杜牧牢記牛的囑咐,沒有過象揚州那樣醉生夢死的生活。為此寫下了這首詩《遣懷》。

曾經的繁華如過眼煙雲,揚州十年恍若南柯一夢。想當年,落魄江湖之時,秦樓楚館,放浪情懷。如今醒悟,回思往事,捫心自問:得否?失否?

四、課文總結

宋詞是與唐詩並峙的另一座詩的高峯。通過七首詞的學習,我們對詞的發展、風格流派、章法句法及表現手法有了更多的瞭解。詞同詩一樣,是一種抒情的文學、言志的文學。詞人的純真愛情盪滌我們的心靈,詞人對事業的不懈追求激勵我們奮發。願同學們愛讀多讀善讀優秀的詞作,從中汲取民族傳統文化中豐富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