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哈利波特》讀後感(通用26篇)

校園1.67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哈利波特》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哈利波特》讀後感(通用26篇)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

滿懷着期待的心情,我一口氣看完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不是因為學校的行政命令,而是因為自己早就想一睹為快。

令我十分興奮的是,我的猜測是正確的——我自始至終認為正義終將戰勝邪惡,果然這部哈利波特系列的結局沒有讓我失望,畢竟,伏地魔死了,而哈利還活着。看來,羅琳女士還是深諳讀者心理的。

那麼,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如果有人試圖在接受這本書前瞭解故事而發問。有各種各樣的回答:是一個扣人心絃的魔幻故事;關於一個特別的魔法男孩的故事;一羣魔法世界裏的少年英雄打敗大魔頭的故事……我覺得,在看完完結篇後,我的回答是: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故事的第一部講了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用生命咒語護衞兒子長達十七年;第二部講了同學之間的愛,還有一個小姑娘對一個小男孩的朦朧的愛;第三部講了父子之間的愛——無論是生父還是教父;第四部説的是小男孩對小女孩的愛,當然,這只是表象;第五部説的是眾人之愛——一羣勇敢的人為了一個勇敢的目的團結起來——赤膽忠心咒,還記得麼?第六部體現的就更多了;但是遠沒有第七部多,第七部是前六部的總結,是真相的曝光,是懸念的掉落,也是愛的大爆發——斯內普教授因為對莉莉的愛戀擔起了最危險的護衞與卧底工作,挽救了哈利,也挽救了他自己;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直以“嘮叨”見長的羅恩母親,最後大發雌威,竟把伏地魔手下第一女魔頭給幹掉了,其“護犢”的執着令人咂舌不已;另外還有馬爾福夫人,為了探視兒子的安危,竟不惜欺騙近在咫尺的伏地魔。但是最令我欽佩的是主人公哈利在得知自己必死時毅然選擇受死的勇氣以及為消滅伏地魔所作出的巨大犧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多麼地令人感動。他明白,人生中有許多比死亡更糟糕的事,所以,他不怕死,他的遺憾,也許只是對真摯的感情的留戀。當然,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哈利征服了死亡命運,成為了生命的主人。

手指輕輕地翻過最後一頁,帶着一絲留戀和淡淡悵惘,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終於到了與哈利波特説再見的時候了。也許,有人只是把哈利波特系列看成是兒童小説或魔幻小説,僅供人娛樂而已,但對我來説,哈利波特系列帶給我的決不僅僅是這些,它讓我領略到了愛的真諦和愛的魔力,讓我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

記得第一次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差不多跟哈利那麼大。還記得當時,看《哈利》是因為我被裏面的夢幻元素所吸引。

我覺得《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裏面的一切都那麼神奇。在古堡般的魔法學校,大禮堂的天花板閃爍着耀眼星星,白色的幽魂在學生們的頭頂飄蕩,寬大的餐桌上憑空出現了美味的佳餚,貓頭鷹當信差。杯子、帽子、信刊都自己開口説話。飛天掃帚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多的都可以和天上的鳥相比,騎着它可以快速飛行,不到幾分鐘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地方。西洋會聽從主人的話,主人讓它到哪它就會到哪。命令一下自己就會挪動,會説話的肖像需要學生説出口令才能通行……從上課到吃飯到睡覺,一切都充滿了魔法。還有慈祥和藹的校長鄧布利多,嚴厲正直的副校長,處處呵護哈利的海格,還有不知怎的總是看哈利不順眼、不斷找他茬兒的斯內普教授,不過在那裏,最令哈利高興的是,他結識了兩個朋友——忠厚善良的男孩羅恩和聰明伶俐的女孩赫敏。

靜下心來品讀這本書,你不但裏面的魔法吸引,你還會被哈利和羅恩以及赫敏的純真的友情所吸引,你還會被他們三個人的勇氣所感觸到。在面對一切難關時,他們“為了朋友、為了拯救這個魔法世界,不惜一切代價。”的友誼和精神顫動我的心。他們面對邪惡和苦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讓我始終難忘。在面對可怕的伏地魔的時候,即使沒有大人身邊,也沒有絲毫的畏懼,他們只有一個信念:“我們要戰勝一切,戰勝邪惡,用我們學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識來戰勝我們的敵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戰勝邪惡,正義永遠戰勝邪惡。”

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越是想逃避,越是覺得恐懼,不如去面對它、迎戰它、克服它,使一切痛苦低頭稱臣,使燦爛的花朵盛開在艱苦耕耘過的土地上。哈利·波特正是這樣,他面對困難不低頭,反而抬起頭、挺起胸勇敢的去面對,征服它。山中沒有筆直的路啊,然而,有彎曲,才有雄壯,有秀美、有起伏,才有波瀾,正如溪流有阻礙,有不平,才有歌聲!我們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是有起伏、坑坑窪窪的,但我們不能向困難低頭,要向哈利——波特學習,做一個正直、正義、勇敢面對困難、藐視困難的人!勝利永遠是屬於堅韌不拔的人。

讀完這部小説,我知道,只有團結在一起就能客服任何困難,難道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還有,不論面對什麼困難與挫折,勇氣與機智使我們成功的魔法。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

月亮悄悄地出來了,皎潔的月光照在桌子前的一本書上。輕輕翻開它,一個個驚險而又刺激的故事令我回味無窮……

想統治世界的伏地魔,殺了很多法力高強的巫師。當他要殺哈利波特一家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他揮舞魔法棒向已是孤兒的哈利施咒語時,屋裏閃過一道亮光,伏地魔便不知所蹤,而幼小的哈利頭上留了一道閃電似疤痕。傳説只要被伏地魔施過咒語,必會死去。後來哈利被人接到他的姨父姨媽家。在姨父姨媽家,達力表哥“狗仗人勢”,時不時欺負他,而姨父姨媽也不喜歡他。哈利的生活慘不忍睹:他住在骯髒的倉庫裏,被噁心的老鼠撕咬;他穿着單薄的衣服,受盡寒冷;他在家裏,每天都要做辛苦的家務。他從來沒有過生日,也從沒有體會過被愛着的感覺。

直到一天,一封神祕的來信讓哈利進入最有名的魔法學校——霍格沃茲學校。哈利進入以後,認識了傻里傻氣的羅恩和機智聰明的赫敏。他們相處不久,經歷了生死成為最好的夥伴。有一天,哈利發現一個巨大的陰謀——伏地魔再次策劃統治世界的陰謀。他要先得到魔法石,來恢復自己的身軀。而魔法學院的奇洛教授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他,和他共用一個身軀,幫他得到魔法石。哈利、赫敏和羅恩要阻止這個陰謀,就要先得到魔法石。他們弄清楚了魔法石的位置,趁黑夜闖入活板門——哈利用笛聲催眠了一隻成年怪物,羅恩捨棄自己贏得了棋盤,赫敏用聰明才智認出生死藥。最後哈利一人來到了尋找魔法石的最後一關。他看見了奇洛教授,他們展開了一次生死搏鬥。不知怎麼,只要奇洛哪裏碰到哈利,哪裏的皮膚便會腐爛。最後哈利贏了,但暈倒了,被校長鄧布利多送到醫院。哈利問校長自己為什麼會勝利,校長説:“你母親是為了救你而死的。如果伏地魔有什麼事情弄不明白,那就是——愛。他沒有意識到,像你母親對你那樣強烈的愛,是會在你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記的。不是傷疤,不是看得見的痕跡。被一個人這樣深深地愛過,儘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它就藏在你的皮膚裏。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奇洛不能碰你。奇洛內心充滿仇恨、貪婪和野心,把靈魂出賣給了伏地魔,他碰了一個身上標有這麼美好印記的人,是會感到痛苦難忍的。”

輕輕合上書,鄧布利多校長的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迴響。母愛的力量竟如此的偉大,讓人感到無比震撼。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4

《哈利·波特》是一本暢銷書,足足有四大本。媽媽為我買了回來。我不解地説:“這只是一部幻想書籍,不就是妖魔鬼怪變來變去,能有多麼好看?”媽媽説:“這本書到底好不好,你看完做評論吧!”我不經意的翻着,誰知翻着翻着就被這書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貪婪地讀了起來。每天我都擠出時間來看一會兒,哪所只有幾頁、幾行……

《哈利·波特》一書的主人公——哈利·波特,是一個瘦弱的、戴着黑眼鏡的黑髮小巫師,額頭上有一個明顯的閃電形疤痕,那是大魔頭伏地魔在殺他的時候留下來的。哈利·波特的爸爸、媽媽被伏地魔殺死後,他只得到姨父家,在那裏他飽受欺凌,在碗櫃裏度過了十年極其痛苦的日子。

十一歲生日那年,他到了一個可思議的地方——堆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格蘭芬多學院。在那裏他結識了好朋友赫敏、羅恩,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堆格沃茨成了他們心中永遠的伊甸園。

伏地魔是個想統治整個世界的黑魔頭,他好濫殺無辜。人們都非常懼怕他,不敢叫他的名字,而叫它“神祕人”。要是他想殺你,那你就必死無疑。他視哈利·波特為仇敵,因為在伏地魔殺哈利全家的時候,媽媽拼命保衞他,也就是在這時候,不知不覺哈利波特擁有了一種特別的力量,那就是愛。就是因為愛,哈利·波特使伏地魔喪失了法力。

哈利波特一直在和伏地魔作鬥爭,永不畏懼。他聰明、善良、勇敢。為了營救被伏地魔吸取了靈魂的金妮·韋思來和被石化的人,哈利·波特和赫敏、羅恩一起努力尋找密室,可好景不長,赫敏在圖書館被石化;校長阿不思·鄧不利多為了不讓更多的學生被石化,決定讓學生們先回家,等到把敵人殺死再開學。哈利·波特和羅恩悄悄來到密室,讓羅恩等在外面,獨自一人進去,決心和伏地魔、蛇怪拼死一搏。哈利的勇敢和忠誠感動了鳳凰,鳳凰帶着“分院帽”來了。伏地魔驅使着蛇怪扭動着巨大的身軀,張着血盆大口向他撲來,哈利抽出魔仗撐住了蛇怪的大嘴,鳳凰飛起來,用金喙啄瞎了蛇怪的眼睛,哈利·波特從“分院帽”中拿出一把閃閃發光的銀劍把蛇怪刺死了。伏地魔消失了,金妮得救了,被石化的人得救了,霍格沃茨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讀罷了這厚厚的四本書,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深深地沉浸在《哈利·波特》裏,久久不能忘懷。每當回想起與哈利·波特相處的日日夜夜,我都有一種説不出的、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感受,我曾為哈利·波特的勝利而高興過,也曾為哈利·波特忍受的折磨而忿恨過,還被書中驚險恐怖的場面嚇得失眠……

《哈利·波特》是一本值得讀的書,一本好書,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這本書教我懂得了愛是偉大的,愛的力量是無窮的,他能為你帶來勇氣和力量,使魔鬼喪失魔力;懂得了與敵人的鬥爭要堅決,要堅持,直到勝利,哪怕犧牲寶貴的生命;還懂得了要效忠正義,不要效忠於歪門邪道,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我喜歡哈利·波特,要像他那樣,成為一個勇敢、善良、充滿智慧的人。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5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後一部,作為一個典型的“哈”迷,七部都早已被我讀得爛熟。這個暑假,我把七本書中我最喜歡的這一本翻了出來,又回味了一遍。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講述了主人公哈利·波特與兩個朋友被迫逃亡在外,受已故的魔法學校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的囑託尋找並銷燬一個個魂器,最終回到學校與黑魔勢力展開較量,並殺死黑魔頭伏地魔的故事。在閲讀過程中,儘管已讀了很多遍,我仍然被書中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情節所吸引,始終懸着一顆心。當哈利他們找到魂器時,我為他們感到高興;當他們在逃亡過程中一個朋友羅恩因與哈利發生爭執而離開時,我為他們感到難過;當最後哈利擊殺了伏地魔時,我也跟着他們欣喜若狂。

這本書中我最敬佩的一個人是西弗勒斯·斯內普。他是哈利在魔法學校的老師之一。一開始我也因為他那油膩膩的黑髮、蠟黃的皮膚、尖酸刻薄的話語而厭惡他,由於他在學生時代與哈利的父親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在學校百般刁難哈利。甚至他還殺死了鄧布利多,為伏地魔工作……然而在我看過他的記憶之後,我發現真相不是這樣。他其實是鄧布利多安置在黑魔勢力中的間諜,他之所以殺死鄧布利多是因為那是他們兩個早就策劃好的,為了不讓老魔杖(鄧布利多擁有的強大的武器)落入黑魔頭手中;他深愛着哈利的母親,他曾被哈利的父親和一幫朋友們無情地戲弄,卻眼睜睜地看着心愛的女人和自己的仇人走到一起;他由於在年輕時犯了錯導致哈利的父母死亡而悔恨終生,為了彌補他一直暗中幫助、保護着哈利……他總是把那些回憶埋在心底,從不以真目示人。他是不可一世的魔藥天才,為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愧,於是給自己起了一個威風的新名字——“混血王子”。我想斯內普是希望自己能夠從黑魔法中得到解脱,所以才會在早年沉淪在邪惡中。事實上,他一生都活在痛苦當中,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他心底的創傷永遠無法癒合。他最後的死法也令我扼腕歎息。

19年後,當哈利也有了孩子,他給他取名為“阿不思·西弗勒斯”。阿不思要到魔法學校上學時,哈利對他説:“你的名字中含有霍格沃茨(校名)兩位校長的名字,其中一個就是斯萊特林(斯內普上學的學院)的,而他可能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人。”的確,斯內普頂着壓力在伏地魔身邊做間諜,還能做到鎮定自若,得到黑魔頭的信任,為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需要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智慧。他那始終十分冷靜的神情和不慌不忙的動作令我敬佩。

斯內普幾乎愛了哈利的母親一輩子,從孩提時代就開始了。他那種至死不渝、忠貞無比的愛,我想,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

讀完了這本書,斯內普的死令我久久不能釋懷。他的勇敢和智慧,忠誠和那偉大無私的愛,使他成為一個無比高尚的人。如果他沒有被殺死,如果他也看到了反抗伏地魔鬥爭的勝利,我想他會敞開心扉,他的內心會重新充滿光明。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6

那個世界,那個故事,那些生物,那些感情。

---題記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裏,有一個神祕的國度,裏面住滿了巫師,貓頭鷹是他們的信差,飛天掃帚是交通工具,西洋棋子會思考,幽靈頑皮鬼漫天飛,畫像裏的人還會跑出來串門子,連吃的食物都與眾不同。有這麼個小男孩在“我們的世界”裏飽受欺負,13歲才知道自己竟是巫師世界中一對已故英雄夫婦的兒子,而殺死他們的人——連名字都不能提的大魔頭,遇到了有生以來最弱小又最強勁的對手——孤兒哈利。

《哈利波特》中的“鐵三角”各有各的特點,他們分別是用勇敢,智慧和忠厚的象徵。

哈利是勇敢,自從進入霍格沃茨後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他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甚至有的科目不及格,他漠視學校校規——像鄧布利多説的那樣:走禁止的樓道,闖入密室,夜間披隱形衣到處亂跑,進禁林,或許繼承了父親的血統,哈利波特從骨子裏透出對權威的藐視。他雖然年紀不大,但曾經體會過傷痛,具有同齡孩子沒有的勇氣與堅強,從大難不死到屢次擊敗伏地魔,勇敢早已早他的心中埋下了種。我不想過多地説他……只是哈利,這個男孩傳奇而痛苦的生命正是他一手造成的。哈利最終決定不去尋找丟在禁林的再生石,毀掉長老魔杖——而只是留下自己繼承的隱形衣,這是他的選擇,一個很令人感動的選擇,他戰勝了死亡,因為真正的死亡之主從不會想要避免死亡,永生不是他所求的,如此,任何死亡的威脅也不能再令他懼怕和後退,他明白因為這些都無法傷害到他。愛,守護,朋友……這一切才是活着真正的意義,比起權利,金錢,長壽。要重要無數倍。哈利作出了他的選擇,於是,他選對了。

羅恩是忠厚,就像所有配角一樣,他的出現平淡無奇,但他又着和哈利一樣的遭遇:用哥哥們的舊物,很容易被人忽視。進入魔法學校後,共同的命運將他和哈利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對待朋友真誠,在第一部中,為了讓哈利去救魔法石,羅恩冒着犧牲自己的危險幫助哈利,他的確是個忠厚的孩子,但他並非不聰明,可以從他的那盤棋看出,能把棋下得如此好的人絕不可能笨拙,這就是作者給我們的一個想象空間。對此,我一點也不感動:這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兩個冒險的夥伴在性格上的互補——哈利對榮譽、名氣已經非常討厭,而羅恩正在追求榮譽、拼命想證明自己。

作為”鐵三角“中的唯一女生,赫敏是智慧,她是及其富有個性的,成績總是拔尖,卻有一副驕傲的樣子,認真嚴肅,似乎沒有缺點的。當然,她也有一反常態的時候,比如,三年級時,她曾一氣之下決定不再上占卜課;在三強爭霸賽的時候,她主動放棄學習,幫哈利研究魔咒,所以哈利比賽的勝利,赫敏也有很大功勞的。她還是一個有愛心的女孩,在別人都在嘲笑自己的時候,仍然堅持給小精靈自由。正是她的聰明,幫助哈利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以至於打敗了伏地魔。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7

一個瘦弱、帶着眼鏡有着凌亂黑髮的小巫師,手持一根魔棒,把你帶入那奇妙魔法世界裏。他就是我們的小巫師—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這本書中,作者把我們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變成了事實。以“哈利波特”為主人公,有巫師、精靈、鬼魂、怪獸、龍、邪惡、正義。從這幾部書來看,可以體現出對朋友的友情、老師的尊敬、面對困難和邪惡永不退縮勇敢面對的精神。擁有了這些,他們就一次又一次的逃過難關。《哈利波特》這幾部書講述了他與他兩個最好的朋友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發生的故事。在那裏記載着他們一起戰鬥、一起共享快樂、一起分憂困擾的點點滴滴。 一切都是那麼的神奇!在那個魔法世界裏住滿了巫師,有老有少。貓頭鷹當信差。杯子、帽子、信刊都自己開口説話。

飛天掃帚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多的都可以和天上的鳥相比,騎着它可以快速飛行,不到幾分鐘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地方。西洋棋會聽從主人的話,主人讓它到哪它就會到哪。命令—G,自己就會挪動。畫像裏的人是活的,他們可以談話、還可以跳出自己的像框到別的像框裏。城堡裏有許多的鬼魂,他們可以遊動、可以説話、可以挪動城堡裏的任何東西、還可以穿透任何物體、有時還搞惡作劇。還有許多都是那麼的神奇!怪不得我們的哈利波特小魔法師會風靡整個魔法世界。 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夥伴們,他們面對邪惡和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讓我始終難忘。

他們始終有一個信念:“我們要戰勝一切,戰勝邪惡,用我們學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識來戰勝我們的敵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戰勝邪惡,正義永遠戰勝邪惡”。有了這個信念,他們總會勝利,因為邪惡總是鬥不過正義的。 我也很佩服作者J.K.羅琳,她運用魔幻小説寫出生動的“哈利波特”,又運用哈利波特的朋友、老師和這個魔法世界,讓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 讓我感動得流淚的就是《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這本書。在這本書裏才真正表露出了哈利波特與羅恩和赫敏的真實的友情。當他們在一起戰勝了一切的難關時,又發生了一些事......最後哈利波特已決定他要去找他的姑媽一家人,接着再去找伏地魔魂器。羅恩和赫敏知道以後,他們就決定陪同哈利波特一起戰鬥。

從這段中我讀出了真正的友誼,那就是“為了朋友、為了拯救這個魔法世界,不惜一切代價。”這才叫真正的友誼。 從《哈利波特與鳳凰》這本書中我還得知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愛”。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中,講到哈利波特頭上的那個“傷疤”。在別人看來這個傷疤是救哈利波特的魔法,其實誰也沒有想到這“傷疤”的奧祕。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一書中講到了哈利波特“傷疤”的原因。他的傷疤是由“愛”形成的。從而我也知道了“母愛”是偉大的。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8

《哈利·波特》是英國作家J.K.羅琳的著作,講述了一個男孩引人入勝的故事。

哈利是一個普通的男孩,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住在對他一點都不友善的姨媽家,他的表哥達力經常欺負他,搶走他的東西,還常常追打他。哈利的房間是一個窄小的儲物間,又髒又亂,裏面還住着許多蜘蛛。

在哈利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個叫海格的人送來一封信,信居然是當時很有名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上寫着從國王火車站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坐車,姨媽一家都嘲笑他,他們認為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站台。九月一日,姨媽一家把他送到國王車站就走了,他正不知道如何上車時,看到了後來成為他好朋友的羅恩,跟隨他,哈利才上了車。乘着特快列車來到霍格沃茨之後,哈利被分到了格蘭芬多學院,在學院裏,哈利結識了自己最好的兩個朋友羅恩和赫敏,體驗了騎着飛天掃帚打魁地奇的樂趣。在哈利的第一場魁地奇比賽中,哈利的朋友羅恩和赫敏發現,他們的老師斯內普對哈利施惡咒,想害死哈利。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斯內普試圖去偷學校裏的寶物——魔法石。

他們在一天深夜穿越活板門,闖過重重機關,想要搶先一步拿到魔法石,可是在最後一個關卡,哈利驚奇地發現想得到魔法石的居然是奇洛教授和借用他身體的黑魔頭伏地魔!哈利與及時趕來的鄧不利多教授一起打敗了伏地魔。

與此同時,哈利也知道了對他施惡咒的是奇洛,而斯內普是幫他念破解咒。哈利的英勇行為給格蘭芬多加了分,格蘭芬多贏得了學院杯。故事就這樣圓滿地就結束了。

讀完這本書,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是啊,哈利的勇氣是多麼令人讚歎啊!他為了拯救他所在的魔法學校,不顧違犯校規,和朋友溜出宿舍,去阻止人們連名字都不敢提的黑魔法師伏地魔。在這個過程中,他把生死置之度外,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要是換了別人,肯定會嚇得躲在宿舍裏祈求不要碰上伏地魔。

還有厄里斯魔鏡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厄里斯魔鏡是找到魔法石的鑰匙,是一面神奇的魔鏡。它可以照出我們內心深處最迫切、最強烈的願望。但它既不能交給我們知識,也不能告訴我們實情,它只能讓我們看到幻象。人們在魔鏡面前虛度時日,被逼得發瘋,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否能成為現實。與其在魔鏡面前虛度光日,不如在現實中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我以後不能沉溺於虛幻的幻想中,要在現實生活中踏踏實實地生活。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9

很多人都知道有這樣一個小巫師,他鼻樑上有一架黑框眼鏡,他總是騎着飛天掃帚在空中飛,在他亂蓬蓬的黑髮下面,還有一道神祕的傷疤。這個男孩的名字叫哈利波特。

哈利一歲時便失去了父母,一直在姨夫姨媽的欺凌下生活。在哈利十一歲時,他突然得知自己是一名巫師,於是他開始了自己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學習生涯,並且認識了兩個好朋友,羅恩和赫敏。

可是殺死哈利父母的伏地魔卻一直對霍格沃茨虎視眈眈,原本在哈利身上喪失能力的他打破了哈利剛開始的平靜生活……

看完這套書之後,我很難想象,竟然有這樣的隨時要面臨着死亡的孩子,哈利承擔連很多成年巫師都擔當不了的責任!有這樣勇氣的孩子,在現實社會中又會有幾人能做到?他所吃的苦,又有幾人能承受?

雖然有那麼多的考驗等着哈利,可是奇蹟一次又一次出現,哈利總是逃脱危險。這些,全都是因為愛。

哈利的母親為了救哈利而死,她對哈利強烈的愛,在哈利的身上留下了印跡。被一個深深地愛過,儘管愛他的那個人已經死了,也會給哈利留下一個永久的護身符。這就是伏地魔殺不死他的原因。

伏地魔不懂得愛,他也是早年喪失了父母,他生活在孤兒院,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他性格很孤僻,獨來獨往,他也不需要朋友……一個不懂得愛也沒有愛的人,會做出無數喪心病狂的可怕的事情來。

這也許就是這套書要告訴我們的,愛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愛是連最深的魔法,也無法達到的境界。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候,也不要放棄愛與希望,它們可以超越死亡,照亮黑暗,因為愛與希望比命運更加強大!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裏面的主人公哈利?波特身上的許多品質值得我學習。

哈利波特,一個不平凡的人,一出生便擁有了與伏地魔作鬥爭的標誌——一道形如閃電的疤痕,那是一道非常厲害的魔咒的餘痕,媽媽的愛把她的死亡換成了那道疤痕。由於父母雙亡,他被姨夫收養,度過了一個非常委屈的童年,表哥達力總是仗着個頭大欺負他,就這樣熬了11年

直到有一天,哈利?波特被接到一個魔法世界。在那裏,他和他的夥伴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保護魔法石,不讓伏地魔得逞,最後他的朋友羅恩和赫敏都戰敗了,只有他一人頑強的與伏地魔作鬥爭,終以純潔的靈魂搗毀了伏地魔的美夢,同時也救了大家。

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不如去面對困難,面對它,克服它。哈利波特正是這樣,他面對困難不低頭,反而抬起頭勇敢地去面對它,克服它。山中沒有筆直的路,然而,有彎曲,才有雄壯,正如溪流有阻礙,有不平,才有歌聲!

讀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以後,我感到非常慚愧,自己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立志做一個像哈利?波特一樣的人。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道理,建議大家多讀一讀關於哈利?波特的書。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0

一個棕色頭髮,在鼻樑上架着一副寬邊大眼鏡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便能帶你進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讓你時刻都為他的神力所驚喜。

他擁有一把神奇的掃把,騎上它,便可盡情的在空中飛行。他是誰?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師--哈利波特。他不僅僅屬於孩子的童話,儘管他擁有魔法,但他並沒有被“神化”,仍象我們每個人一樣,有優點、有不足,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一種奇幻又不脱離現實的感覺,彷彿哈里就在我們身邊。

我最佩服的還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對惡勢力的那種勇敢。他們始終都有這麼一個信念:“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國度,危險時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甚至是惡魔,沒有什麼奸怕的,就算會陷於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適當的使用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魔法,一定可以勝利。”

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啊!每次一看到這種驚險的關頭,都被他們這種堅定所感動,同時也為這羣有神奇經歷的孩子捏一把汗,畢竟,邪不勝正,那些邪惡的人最終還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書中最吸引人的是那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每一次的結局都如此讓人意猶味盡,拍案稱絕,書中到處都是伏筆,誰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結局就隱藏在眾多細節中。正是這樣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愛不釋手。

哈利這個小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他的忠誠、勇敢、對正義、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無一不清楚地迴盪在我的思想中。可能想過,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要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要面對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

當鳳凰社的所有成員喝下了含有頭髮的複方湯劑的時候,不要以為他們集體變成哈利的模樣是什麼好玩的事情,因為現在哈利是伏地魔和他的那些擁眾的追殺目標,任何人在出門後都可能瞬間失去生命,他們替哈利承擔了本不屬於他們的危險,海德為此犧牲了生命,喬治丟掉了自己的左耳…

書中羅琳發明很多咒語,諸如:除你武器,統統石化,魂魄出竅甚至兇狠的阿瓦達索命。但她從來沒有提到過任何增加友情,哈利和他的朋友們做到了,他們的友情不需要咒語來維持,也沒有任何咒語可以擊破,友誼永遠是最強大的力量。

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大家的智慧和勇氣才能戰勝邪惡。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1

最近,我迷上了哈利·波特,讀了關於他的第一本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大難不死的孩子——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神祕地出現在姨夫姨媽家的門前。哈利在姨夫家飽受欺凌,度過十年極其痛苦的日子。姨父和姨媽好似凶神惡煞,他們那混世魔王兒子——達力更是經常對哈利拳腳相加。十年來,沒人為哈利過過生日。

但是在他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信使貓頭鷹送來了一封信——邀請他去一個神奇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學習。

在魔法學校裏,哈利不僅找到了朋友,學會了空中飛行,贏得了魁地奇球的比賽,還得到了一件隱形衣,利用這件隱形衣,探索到了許多祕密。他發現那裏的一切——從上課到吃飯到睡覺都充滿了魔力,但是一塊魔法石出現了,只要得到這塊魔法石,就可以長生不老,想得到它的人數不勝數。為了不讓魔法石落入伏地魔(殺死哈利父母的人)手裏,哈利歷盡了千辛萬苦拿到了魔法石,但在最後,差點落入虎口。阿不思·鄧布利多——魔法學院的校長在伏地魔的陰謀就要得逞時救回了哈利,摧毀了魔法石。

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夥伴們,他們面對邪惡和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讓我始終難忘。他們始終有一個信念:“我們要戰勝一切,戰勝邪惡,用我們學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識來戰勝我們的敵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戰勝邪惡,正義永遠戰勝邪惡”。有了這個信念,他們總會勝利,因為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

而且,這本書在向人們展示寫作方法的同時還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無論什麼事情,只靠一個人的力量不夠的,它需要幾個人甚至是很多人共同來完成。比如,哈利那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不是由他和他的夥伴們一起努力的結果嗎?沒有夥伴們,哈利孤身一人,絕對不會成功。

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不小心把我帽子上的鈕釦給拉掉下來了,我驚慌失措,拼命地尋找那丟失的鈕釦。可是,偌大的操場,尋找那既渺小,又透明的鈕釦,簡直是不肯能的事情。此時此刻,我多麼希望我有一雙能在夜裏發光的貓眼,一眼就能把五顆鈕釦全部找到。這時候,我的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不是説團結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嗎?那如果我找同學來幫我,會不會,快點找到鈕釦呢?説幹就幹,我找了一大幫同學,動員他們一起幫我找鈕釦。不一會兒,鈕釦就全找到了。這時候,我才更加深深地體會到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故事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無論在什麼時候,誰要是脱離了集體,誰也就走向了失敗。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2

《哈利·波特》——一套讓青少年為之着迷的魔法小説,一套讓全世界為之震撼的魔法小説,一套充滿愛和責任的魔法小説!

我是在五年級時讀的這本書,當時是同桌B介紹給我看的。

這本書主要寫了哈利由於西比爾教授一個夢中“失落的預言”而成了黑魔頭伏地魔的敵人,父母也在他年幼時死去,他從小就生活在他姨父家,姨父家有一個兒子—達利,他是一個混世魔王,天天欺負哈利,還讓哈利睡在一個櫥櫃裏,他們從沒給過哈利好日子,更沒給哈利過過一次生日!但在哈利11歲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封來自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的入學通知書,在學校,他認識了赫敏和羅恩,並與其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友。他們三個人一起經歷了重重困難,在霍格沃茨學院校長鄧布利多、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狼人盧平以及鳳凰社所有成員的幫助下,用愛和對魔法界的責任打敗了黑魔頭伏地魔。

愛與責任使這個小説的關鍵詞,也是這套書的價值所在。

愛——這套書裏沒有幾個愛字,卻處處體現着愛。朋友的愛:哈利赫敏、羅恩的友誼是最真最純的情感。羅恩、赫敏明明知道哈利是黑魔頭的最大敵人,明明知道和哈利在一起將隨時有可能面臨着死亡,但還是對哈利不離不棄,幫助他打敗伏地魔。雖然他們有過爭吵,鬧過彆扭,但朋友最終還是朋友……父母的愛:在伏地魔追殺哈利時,哈利還是個嬰兒,父母雙雙為小哈利擋住了那道致命的“阿瓦達索命”咒,母親在死前還用盡最後的力氣為哈利施了一道保護咒,是哈利在 17歲成年前(書中魔法界是17歲成年)不受到任何傷害。師長的愛:鄧布利多校長,小天狼星教父和盧平教授等一些鳳凰社的成員皆為保護哈利而死。這都是書中無言的愛啊!

責任——哈利從小就擔負着巨大的責任,因為在他三歲時曾中過奪命咒(即“阿瓦達索命”咒),但他沒死,僅在額頭上留下一條閃電形傷疤,所以打敗黑魔頭的使命就過早的落在了這個男孩身上。雖然責任重大,但哈利原本可以退縮,也可以逃避,或躲在很遠的地方,安靜的過一生。但他沒有這樣,因為他不願意他愛的人受到傷害,所以他擔起了這個擔子,努力不讓身邊的人為他受到傷害。最後,他做到了!

其實,《哈利·波特》並不僅僅是一套魔法小説,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懂得許多:勇敢、善良,自信,誠實,責任……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3

你知道哈利·波特是何方神聖嗎?相信你一定不會陌生。只要看過《哈利·波特》系列小説或電影的人,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一定會大叫起來:“知道,他是一個巫師!”

説到巫師,你的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一個女巫,穿着一個破爛不堪的斗篷,騎着一把掃帚,臉上掛着邪惡的笑容,整天在煮着一大鍋噁心的,亂七八糟的魔藥。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讀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彷彿自己已經進入了奇妙無窮的魔法世界,只要揮揮魔杖,就能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

一歲左右的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神祕地出現他的姨父姨媽家門前。他太小太小,並不知道,這一來,他將在姨媽家痛苦地度過十年飽受欺凌的時光。他的表哥達力是個肥胖,愚蠢的大塊頭,他以欺負哈利.波特為樂。哈利·波特的“房間”是一個在樓梯口的一個儲物間。裏面又黑暗又狹小,並且到處是蜘蛛,螞蟻。可憐的哈利·波特所穿衣服只能是達力穿過的舊的,或不要的。

直到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封邀請信請他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去學習。來到學校裏,哈利不僅認識了很多朋友,學會了空中飛行,還學會了種種魔法,甚至還學會了騎飛天掃帚打“魁地奇球”。可是哈利的魔藥老師斯內普教授好像也很討厭他,不喜歡他。有一天,哈利知道了殺死他父母的惡魔頭-伏地魔。伏地魔想拿到魔法石,恢復他的體力。但是聰明的哈利勇敢地阻止了他。

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對於頭腦十分清醒的人來説,死亡不過是另一場偉大的冒險。是啊!死亡並不可怕。“人生自古誰無死。”每個人都有一死,為什麼總是貪生怕死,想着長生不老呢!這個故事中,最讓我佩服的就是哈利長達十年的忍耐。常常有新聞報道説有人自殺,有人想不開等等。我奉勸那些人,應該學習哈利這種在逆境中頑強生活的勇氣和精神。周國平曾説過:“人生無非是等與忍的交替,有時是忍中有等,絕望中有期待。到了一無可等的時候,就最後忍一忍,大不了是一死,就此徹底解脱。”

讀完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哈利·波特用勇氣和膽量,戰勝了伏地魔,雖然鬥爭是辛苦的,殘酷的。但是,他始終堅持不懈,他敢於面對現實,對困難不低頭,抬起頭,挺起胸勇敢地去面對,勇敢地去征服困難。

我從哈利·波特身上學到了勇敢、自信、堅強的精神。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也要勇敢的面對困難和失敗,戰勝困難,戰勝失敗。不能向困難低頭,要向哈利·波特學習,做一個正直、善良、勇敢,並且敢於面對困難,做一個堅韌不拔的人。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4

一個不平凡的小孩,一出生便擁有了一道閃電行的傷疤。那是一道不可饒恕咒的餘痕......

這就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説,它被翻譯成近七十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累計銷量達三億五千萬多冊。《哈利波特》系列共有七本,其中前六本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為主要舞台,描寫的是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六年的學習生活冒險故事。第七本描寫的是哈利波特在野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哈利波特》系列風靡全球,被評為最暢銷的四部兒童小説之一,成為繼米老鼠、史努比、加菲貓等卡通形象以來最成功的兒童偶像。

讀完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就像福樓拜曾經説過: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越是想逃避,越是想逃避,越是覺得恐懼,不如去面對它、戰勝它、克服它,使一切痛苦低頭稱臣,使燦爛的花朵盛開在艱苦耕耘過的土地上。哈利波特正是這樣,他面對困難不低頭,反而抬起頭,挺起胸勇敢的去面對,征服它!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只能用以個詞來形容——神奇。在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角落裏有一個神奇的國度,在那裏,有一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男孩——哈利波特。而我在閲讀時,也隨之掉入了一個魔法的時空。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5

看完了《哈利波特》電影全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深深地沉浸在那個魔法世界中,不能忘懷。11歲那年,哈利來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格蘭芬多學院。在那裏,哈利結識了赫敏、羅恩等朋友。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生活。

伏地魔是個想統治世界的黑魔頭,他經常濫殺無辜。人們都非常懼怕他,不敢直呼他的名字,只敢叫他“神祕人”。他視哈利為仇敵,因為伏地魔在殺害哈利父母的時候,媽媽為了保護哈利,給了他一種特別的力量,伏地魔懼怕這種力量。

哈利一直在與伏地魔做鬥爭,他聰明、善良、勇敢。為了營救被伏地魔吸取了靈魂的金妮和被蛇怪石化的人,哈利和赫敏、羅恩一起努力尋找密室。但是很快,赫敏在圖書館被石化,校長鄧布利多決定讓學生們先回家,直到把伏地魔剷除才能開學。哈利和羅恩悄悄地來到密室,哈利把羅恩留在外面,自己一個人與伏地魔和蛇怪拼死一搏。哈利的忠誠和勇敢感動了校長的鳳凰,鳳凰帶着“魔法帽”來了。伏地魔驅使蛇怪扭動着巨大的身軀,張着血盆大口向哈利撲去,哈利抽出“魔法帽”給他的劍和蛇怪搏鬥起來。千鈞一髮之際,鳳凰用金喙啄瞎了蛇怪的眼睛,蛇怪被消滅了,伏地魔也消失了,那些被石化了的人也得救了……

我喜歡《哈利·波特》電影,推薦你也去看一看。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6

在讀完整套《哈利·波特》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的蘋果。

《哈里·波特》向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哈利波特的男孩,在他一歲時,他的父母離奇死亡,而在哈利的額頭上,留下了一塊閃電形傷疤。接着,哈利莫名其妙的到了她姨媽家,長年受表哥欺凌,在哈利十一歲時,他意外發現自己是一名巫師,他來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學習魔法。在這兒他有了朋友,有了快樂,有了勇氣,也知道閃電形傷疤的含義,哈里經過了各種磨練,最終他親手殺了殺害自己父母的伏地魔。

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哈利受盡欺侮,在姨媽口中聽見自己的父母被車撞死時,他非常傷心,偷偷哭了很多次,哈利當時十分怯懦,當他來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時,他結識了許多朋友,擁有了快樂,漸漸他又變得勇敢,可是他要知道了自己的父母是被伏地魔殺的,當他知道自己要面對的是強大的伏地魔,那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時,哈利十分害怕。但是,他將壓力化為了動力,更加努力的學習魔法。可是命運弄人,他的教父又被伏地魔殘忍地殺害了,哈利傷心欲絕,但是,哈利卻沒有灰心,反而變得更加勇敢。又是一次,當霍格沃茨被魔法部侵佔時,哈利挺身而出,帶領同學阻止魔法部這樣昏庸的表現……

我想對那些因為生活上的一點困難,一個坎就放棄的人説,你們應該向哈利波特學習,他知道自己就像一個被上帝咬過的蘋果,他知道當上帝特別喜歡哪個人時,會咬得特別深,他也知道一個人不會十全十美的,哈利從小父母雙亡,他沒有一個温暖的家,但是他並沒有去埋怨命運的不公平,反倒是更加勇敢地去戰勝困難。

也許你就是那個上帝咬過的蘋果,但是,每個人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7

“沉湎於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的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千萬記住”——題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J·K·羅琳,她讓我走進了奇妙而又驚險的魔法世界,讓我感受到了魔法力量。這書裏的一個個故事都充滿了奇妙的魔法,然而這書講的又不僅僅是魔法,更是友誼的力量支撐他們勇敢地與黑魔法決戰到底,就像書裏赫敏所説“更重要的東西就是友誼和勇氣”。

這本書的主人公“哈利波特”,是個孤兒,因為“伏地魔”殺死了他的父母。他的命運是悲慘的,因為沒有父母,他只好住進了姨媽家裏,而姨媽一家人都不喜歡他。他的房間是一個窄小的儲物間,就在樓梯下面,而且十一年來他從未有過生日派對,還成了家裏的“僕人”。不過,有一天貓頭鷹信使送來了一封神祕的信件,信裏附着一張來自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入學通知書。從此他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哈利在魔法學校認識了兩位好朋友——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傑,他倆幫助哈利完成了抵抗伏地魔偷走魔法石,他們三人同舟共濟,抵抗重重難關,打敗了伏地魔,這裏就有友誼的力量。

書裏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哈利波特”,他並沒有為自己在嬰兒時就能反抗伏地魔而驕傲自滿,而是友好地對待同學與老師,同時如願以償地被分配到格蘭芬多學院。第一節飛行課上納威。隆巴頓在飛天掃帚上掉下來,記憶球也滾落下來。當老師説誰都不許騎飛天掃帚,並陪納威去了醫務室。可這時,德拉科。馬爾福(斯萊特林學院的一名學生,斯萊特林是伏地魔當時的學院)把納威。隆巴頓的記憶球撿來,並騎上飛天掃帚把記憶球緊緊地握在手中。看到這一幕,哈利不顧老師的告誡,騎上他的飛天掃帚,雖然他從沒騎過飛天掃帚,但他騎得非常好。當馬爾福把記憶球扔下來時,哈利巧妙地接住了,並安然回到地面。這一幕正好被麥格教授看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副校長,擔任格蘭芬多學院的導師),於是把哈利叫到她的辦公室。馬爾福很開心,以為哈利要受到懲罰。然而哈利因禍得福,成為了魁地奇球賽的找球手,也是一個世紀以來年齡最小的找球手,還得到他在對角巷看到的最新款飛天掃帚光輪2000。在後來的故事中,哈利為格蘭芬多隊贏得了比賽。

在這本書中還有許多令人驚奇和羨慕的奇幻魔法故事。在困難面前,哈利總能巧妙應對。這本書告訴我們友誼的珍貴,讓我明白了勇氣背後最大的力量就是友誼。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8

最近在看小説哈利波特,第六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快要看完了,越到最後越感觸頗深,尤其是關於勇氣,反抗,鬥爭精神,做心中的自己。這再也不是兒童讀物了,而是涉及成年人的世界。

這些天沒有寫小説《長女三十》,也沒有寫《飲食男女》,而是看書以後發現自己在浩瀚書海里九牛一毛,自己特別渺小特別渺小,連裏面的一滴水一粒沙都不夠,所以恨不得趕緊看完那些書,優秀的書籍,但是讀書又不能囫圇吞棗,看完一定要理解,想象出字裏行間的畫面,意境,中心思想,表達主旨,包括優美的句子,需要各種滲透,消化,吸收,化為自己的精神食糧,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

所以,時間越久越知道自己需要學的東西很多很多,需要掌握的也是數不勝數。這時才深刻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本來我也不是一個天資聰穎的人,需要勤奮,繼續勤奮,才有機會做成,而且到最後也不知道會不會達到自己期望的自己。

也許,我太熱愛寫作了吧,才會這樣選擇。朋友多次問我對未來的打算規劃,我回答她説我實在離不開寫作讀書這兩樣,離開一樣,我都渾身不得勁,特別特別難受。我不知道吸毒是什麼感受,但我想應該就是我這樣吧,離開就覺得生無可戀。我一點也不誇張,目前就是這樣的感受。這兩樣讓我覺得活着有意思。否則,活着太沒勁兒了,生不生,死不死的,半死不活。我討厭自己這樣活着,所以我想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我,我想孕育出不一樣的我,這可能是這輩子我最想完成並實現的願望。

最後,加上一句,加油,一如既往的加油,做好自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內外兼修,也許某天有幸自己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是啊,人應該愛自己,好好愛自己,自己成全自己,但不是要自私自利,也不是一味成全別人犧牲自己,該成全自己時還是要成全自己,要不然,像我這樣的人,注重生活自我感受的人,一定會後悔,遺憾,心想為什麼年輕時不做真正的自己。

如果沒這種想法最好,就怕在某一個瞬間清醒覺悟,就怕自己忽然意識到自己活成自己不喜歡的自己。

時光不能倒流,人也不能再青春。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9

第一次知道《哈利波特》系列,還是高中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推薦的。

當時正在晚自習,語文老師突然走進了教室。將當時才出到四卷的《哈利波特》往講台上一放,然後開始介紹了這本書怎麼怎麼好。具體説了啥不記得了,不過隱約記得她説到:“國內的兒童文學家在見識到了這套書後,都應該為自己想象力的匱乏而感到羞愧。”有幾位讀過《哈》的同學都非常興奮,紛紛應和。

不過我在中學時候,多少有點逆反心的,凡是老師推薦的東西,第一反應總是要反對幾下。“有這麼神?能比鄭淵潔寫的好?”

於是帶着不屑的表情,翻了翻同學的書。沒仔細看,就記得有什麼巫師,魔法棒,巨怪,三頭犬之類的。然後就更加不屑了,這也就一般麼,不就魔戒和希臘神話的東西麼,這就為想象力羞愧啦?果然老師遊戲玩的太少了。

然後,書一直沒讀。居然熬到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上映了,轟動一時,我也看了,買的碟。覺得也還行,雖然比《魔戒》要“幼稚”。但仍然裝出了一副忠粉的樣子,主要是跟班上女生能有更多共同話題,又能順便學習英語

畢竟高中,學習壓力大。而且一年一部,都不記得追。《哈》的234都沒看,真正圈粉是第六部《半血王子》,當時看的覺都沒心思睡了。好希望自己也能拿到一本大神註釋過的魔藥教材,(最後知道半血王子是斯內普的時候好失望)。於是一連前追後追的,把電影看完了。

七年過去了,在圖書館偶然看到這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感覺不讀是不是錯過了些什麼啊?於是就借了回來。

才讀完第一本,我就發現,高中老師誠不我欺。是我自己在愛做夢的年紀錯過了一場夢。

説“童心來複夢中身”是矯情了點,不過回頭補補,還是很有意思的。

劇情和人物

雖然不是沒有硬傷,但是整本書的劇情嚴謹,小陰謀隱藏者大陰謀,小麻煩引出大故事。人物,道具和情節層層推進一環扣一環,寫的非常的引人入勝。

故事核心很簡單,一夥好奇的孩子,為了調查某些陰謀,不停的違反校規在學校裏冒險,最後各顯神通通過重重困難,並在我方boss的幫助下挫敗了小boss復活大boss的計劃。但由於氛圍渲染的好,大小懸念不斷,讓故事非常具有可讀性。即使看過了電影,仍然想不停的往後翻。

第一冊定位清晰,是“少年文學”。在這個的框架下討論,人物可以説塑造的非常成功。

首先是敵我分明,好人特別可愛,壞人特別討厭。矛盾衝突明確,大的對立有:正邪對立:鄧布利多和哈利對伏地魔;中等的對立:格蘭芬多對萊斯特林;小的對立:哈利對馬芬。當然,還有白給的:哈利對達力。

除主角外,好人有4個,金牌小弟羅恩,女神學霸郝敏,主角成長的終極目標鄧布利多,扮演豬八戒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海格。

不過書裏最關鍵的人物,還是壞人,也有4個,分別各自壞出了自己的風格,壞出了自己的水平。分別是:

大魔頭伏地魔,這個沒辦法,這書裏就是要他最壞,他就壞的最徹底。不需要什麼立體感。

然後,無數學生心中都有的這麼一個討厭的老師,斯內普,那就不喜歡你,就是要找你茬。也是壞的毫不掩飾,至少第一部看下來,不論是書還是電影,沒人會喜歡他。起碼要到第六部才有可能有改觀把。

在之後是馬芬,大概本來想欺負羅恩和哈利,發現他兩不好對付,(其實主要是郝敏不好對付)就開始欺負那威。不過效果是一樣的,就是負責欺負讀者,然後再被哈利他們教訓,讓讀者出氣的存在。

最後一個,還是白給的,達力。

另外,奇洛戲份太少,就算了,算在伏地魔裏把。不算達力,這三個對頭,各自打自己的算盤,羅琳利用他們,織出大中小三張網,構成了嚴密而豐滿的故事。

缺陷和吐槽

這本書,最大的邏輯缺陷,大概就是霍格沃茲那個無比詭異的學院計分規則了吧,簡直就是草菅人命。説是規則,其實根本就沒規則,每個教授隨緣打分。愛打多少就打多少,愛扣多少就扣多少。更可怕的是,每個教授本身還是學院的成員,是要為自己爭榮譽的,既是裁判又是教練。不要臉的話,隨便扣你分,這還比個鬼啊,就看那個教授臉皮厚唄?

麥格作為我方人員,當然公正無私,一視同仁,抓到了該怎麼扣怎麼扣,搞得像箇中立裁判一樣。而遇到斯內普這種公報私仇的,見哈利一次就扣一次,見一次扣一次的,怎麼玩?誰能贏得了蛇院?

不過最無恥的還是鄧布利多,人家蛇院都開始慶祝勝利了。你張口就來,一人給五十分。雖説是大功一件,但也太隨意了。假如這時候斯內普跳出來説,“不行,雖然立了功,但是還是在晚上跑出去玩,一人還得扣50”你怎麼辦?校長説了算唄?

所以這個規則,本質上就是鄧布利多説誰贏,誰就贏。鄧布利多不説話,就是斯內普説誰贏,誰就贏。

不吐槽了,不過説實話,這個規則,雖然邏輯上不合理,不過對作者編故事來説,真是太方便了。想怎麼壓抑就怎麼壓抑,想怎麼轉折就怎麼轉折。你要改了它,很多地方還真的全改了。

另外,還要吐槽一點,讀的是人民文學2008年的版本,到第十六章,他們要過斯內普的謎題,那個找解藥的邏輯推理題。怎麼也做不出來,始終在想,這題不對啊,是不是少了什麼條件?只能往後讀,然後想,郝敏果然聰明,這都能解得出來。難道羅琳為了凸顯郝敏和斯內普的聰明,故意隱藏條件的?

後來查了一下才發現,這應該算是編輯的問題。這題要配合插圖的,這個版本就沒插圖,相當於少個條件,當然解不出來啦。劇情裏,哈利和郝敏也是看的到瓶子大小的。圖和題一結合,很快就很推到出來結果,還有啥難的?看來這題的目的,果然是為了説明那句:“許多最偉大的巫師都沒有絲毫邏輯推理的本領”。算是完善世界觀的把,巫師也不是什麼都比麻瓜強麼。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0

在我的書架上,有我的許多藏書,四大名著、在人間、特種兵學校、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在我讀過的書中,哈利·波特令我久久忘不掉。

《哈利·波特》分為七本——《魔法石》、《密室》、《阿茲卡班囚徒》、《火焰杯》、《鳳凰社》、《混血王子》、《死亡聖器》,作者是英國女作家J.K.羅琳,

該小説深受讀者的喜愛,屢創銷量紀錄,其今為止哈利波特系列銷量為500000000冊。被翻譯成80種語言,並被改編成八部好萊塢大片J.k.羅琳還為慈善組織撰寫了部《哈利·波特》系列衍生作品,分別是《神奇的魁地奇球》、《神奇動物在哪裏》以及《詩翁彼得故事集》j·k.羅琳曾獲多種獎項和榮譽,如表彰她為兒童文學做出巨大貢獻的大英帝國勛章。法國榮譽軍團勛獎以及安徒生文學獎。

哈利波特主要講了一個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花了七年時間,經過多次搏鬥打敗了伏地魔,哈利不能讓朋友老師受傷,同時也很激動,衝動是哈利最大的弱點,如果沒有羅恩和赫敏的勸告,哈利不知死了幾回了,可見哈利夥伴的重要性,書中馬爾福一家也很重要。

不然會顯得哈利平淡無奇,德拉科·馬爾福其實本質不壞,不然為何殺不了鄧布利多,最讓人心痛的是斯內普,不被人理解,做碟中諜,最後慘死於伏地魔手下。

哈利波特中的一句話使我難忘——“沉湎與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的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千萬記住。”——阿不思·鄧布利多。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1

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一對父母被伏地魔擊中殞命,在母親臨死前的庇護下,小嬰兒只在額頭上留下一道閃電型的傷疤。那是1981年10月31日,那個嬰兒就是——哈利·波特!

倖存的哈利,歷經千難萬險破壞了伏地魔的數次陰謀。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他與伏地魔最終那場史詩級的大戰:那是一場殊死決鬥,一邊是僅僅十七歲的孩子,另一邊是曾殺遍巫師界的伏地魔。哈利明知道自己無法和他抗衡,但是為了他的好朋友,為了還在和伏地魔手下戰鬥的同學,為了整個魔法世界的生存,他勇敢地走進禁林,沒有絲毫猶豫!就在哈利見到伏地魔的瞬間,一條蛇緊緊纏繞住他的身體,隨即,一道綠光閃過(死咒)……

在場所有人都以為哈利死了,他們心碎地放下武器,看着那道逐漸消失的綠光。我想:他們一定憶起了哈利的善良、寬容、勇敢;他們一定是在深深悔恨自己當初對哈利的嘲笑和排擠,否則,為何他們的眼角會滑下一滴滴淚珠?而哈利也以為自己死了,靈魂出竅來到國王十字列車站,但他卻意外得知伏地魔銷燬的,只是當初殘留在自己身體內的靈魂,而他真正的靈魂仍舊完好無損。“重生”的哈利沒有選擇逃跑和裝死,他依然回到禁林,靜靜等待時機。

終於,哈利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他趁伏地魔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偷偷爬起來,披上隱形衣接近伏地魔,與伏地魔對峙。在伏地魔念出:“阿瓦達索命(死咒的咒語)!”時,哈利快速的唸了聲:“除你武器!”頓時,伏地魔被自己的咒語反彈到了。由於沒有魂器,伏地魔死了,再也無法復活了!一陣風吹過,面前的軀殼緩緩倒地,天空掠過父母的身影,哈利會心地笑了。

窗外,陽光正好。我從書中抬頭,思緒萬千:雖然我的生活不似哈利坎坷、精彩,我也成不了拯救地球的英雄,可是在友情與親情的懷抱中,在愛與書香的滋養中成長的我,擁抱勇敢,不畏艱難,生命之花必定會愈開愈絢爛!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2

輕輕合上這一本《哈利·波特》我思緒萬千,心早已飄到充滿魔法的霍格沃茨的學院中。這本書使我變得勇敢起來,也教會我許多道理。

這本書講了從小失去父母的哈利。波特生活在姨媽家,可他們對哈利波特一點也不好,最終有一天,哈利。波特得知自己父母是被伏地魔殺害的,就隨着海格去往魔法學院為自己的父母報仇。最終,經過重重考驗和磨難後,完成了心願,拯救了世界的故事。

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哈利。波特,我要學習他勇敢,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本《哈利。波特》讓我讀得驚心動魄,十分有趣,主人公個個智勇雙全,值得每個人學習和讚揚,我們對待事情要一絲不苟。書中的精神食糧,讓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比起哈利。波特,現實生活中的我卻並非如此地勇敢。比如説以前,我學習騎自行車的時候,我在一旁久久不敢上車,好不容易把腳放上還沒坐穩就摔倒了,腿上摔出了傷痕,正想放棄時。突然,想到了哈利。波特,對比起來我這點小傷算什麼?我鼓起勇氣,又一次嘗試,經過不懈努力,我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雖然腿受了傷,但一想,學會了自行車,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勇氣是一種鬥爭精神,它使我們產生力量使我們產生信心,使我們堅毅不屈。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3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那麼讀一本好書就相當於我們在與好書交談,傾訴着自己的煩惱和遠大的理想。而我今年暑假,我讀了英國羅琳的著作——《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這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在當時魔法界裏是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本書的主人公。為什麼説哈利是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呢?因為在哈利一歲的一個晚上,哈利的父親和母親——詹姆和莉莉正陪着這個幼小的生命時,一個人進了屋裏,他是湯姆·裏德爾(少年時的伏地魔,一個壞人)詹姆見了立刻與他搏鬥,讓莉莉帶着小哈利快逃,但已經來不及了。詹姆雖然寧死不屈,但被湯姆一個阿瓦達索命咒打死了。當湯姆又把魔杖對着哈利説阿瓦達索命時,被莉莉用身體一擋,彈到了他自己身上。湯姆死了,莉莉也慘叫一聲,倒在地上。要知道當時伏地魔是連名字都不能提的大黑魔頭,誰提起伏地魔的名字,誰就會有厄運,甚至死去。誰遇到他可是倒了大黴。這樣哈利的頭上就出現莉莉給他施的一個古老的魔法,樣子像一個閃電,也叫“閃電傷疤”。他也因為這個傷疤在魔法界出了名。

《哈利·波特》共有七部。這七部書把哈利具有的美好品德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勇敢﹑堅強﹑寧死不屈﹑大無畏﹑友誼﹑不被別人利用。還有他的最好朋友羅恩和赫敏,當哈利遇到麻煩時,他們總是給予幫助和支持,雖然他們不像波特那樣鼎鼎有名,但如果卻少了他們的幫助和支持,哈利根本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從伏地魔手裏化險為夷。

這七部書最終是正義戰勝了邪惡。那麼哈利難道不怕那個黑魔頭嗎?當然不是!因為伏地魔害死他的父母和那麼多魔法高強的巫師,但是他更明白,當面對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時,畏懼只能讓自己更弱小,迴避是行不通的。所以,不管是在密室與伏地魔面對面地較量,還是面對攝魂怪,他都勇敢向前走。於是,產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這都證明了哈利具有勇敢﹑堅強﹑大無畏的品質。其實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想想哈利·波特,給自己多一些信心和勇氣,這時困難也許就會迎刃而解了,要知道,勇氣和信心能帶給人們平時所沒有的力量,如果這時候沒有勇氣,就等於連最後的一絲抗爭機會也丟失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要迷戀魔法,因為我們生活在“麻瓜”世界裏——(本書作者對現實生活的表述) 。《哈利·波特》是一部好書。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4

穿着一身瀟灑、帥氣的魔法長袍,戴着一副黑色圓框眼鏡,手握着一根神奇的魔杖,騎着一把飛天掃帚,擁有一顆堅定、善良、勇敢的心。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

當翻開《哈利·波特》這套書時,我對主人公哈利非常欽佩。作者筆下的哈利從小就經歷了悲慘的童年,他的父母被“神祕人”伏地魔給殺害了,導致小哈利不得不寄養在他的阿姨家裏,寄人籬下的生活並沒有摧毀他的意志,反而讓他變得更加堅強。

在哈利11歲生日的時候,收到了海格帶來的霍格沃茲魔法學院的錄取證書。這時,小哈利才知道自己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師。

神奇的魔法世界不僅讓哈利大開眼界,也讓我歎為觀止。我追尋哈利的腳步,結識了赫敏、羅恩。經歷了密室探險、魁地奇比賽和火焰杯競賽。從書中我讀到了哈利的勇氣和善良,這也是我今後學習的榜樣。書中,我還感受到了哈利和朋友間真正的友誼,讓我不由得想到了我和我的同學們。

正因為這樣,我才喜歡《哈利·波特》這套書。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5

哈利波特這個響亮的名字,在世界書壇上風靡了七年,也讓所有和我一樣的書迷們為之瘋狂了七年。他的相貌普通,一頭棕黑的頭髮,一副英國人的面孔,小眼睛上架着超大的黑色方框眼鏡,最有特色的就是他額頭上的閃電標誌,那是愛的印記。在哈利波特年幼時,黑暗組織殺死了他的父親,他的母親為保護小哈利與伏地魔拼死戰鬥,最終靠愛的力量保住了哈利,只在小哈利的額頭留下了一道閃電狀的傷疤。哈利的性格剛毅,氣質沉穩,雖然遭遇了很多坎坷和困難,但他卻在好友羅恩和赫敏的協助下,在校長鄧不利多的關愛下,樂觀向上,憑藉着過人的勇氣一次次戰勝了可怕的伏地魔,最終在大家的幫助下保住了霍格沃茨學校,成為眾人眼中的英雄。

我被羅琳阿姨書中的魔法世界迷住了。手中報紙和牆上畫框裏的人物是會動的,甚至和你對話,有空還可以互相“串門”!如果給我一個學習魔法的機會,那我要學的第一個魔咒就是“除你武器”!因為這招不僅不會傷害到別人,還能安全地保護自己,不知道我會擁有一根什麼樣的魔杖,又會被分派到哪個學院呢?真是讓人浮想聯翩!

隨着的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出版和放映,《哈利波特》系列已終結,但他在我的心中卻永不落幕!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6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書,也是所有精彩故事的開始。外國文學總能給我一種感覺,讓我從煩躁中平靜下來,全身心地投入到書中,跟隨英雄去體驗世界。

哈利·波特是一個聰明勇敢的男孩。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父母勇敢地犧牲了,把他留在了月經的家裏。他從小就被欺負。然而,這並沒有改變哈利的性格。哈利仍然很勇敢,在一所神祕的學校裏交了好朋友。從那以後,哈利和他的好朋友們開始了在神祕學校的冒險和學習之旅。

當我在國小的時候,我經常聽到人們談論哈利波特,但是我從來沒有機會認真閲讀它。直到高中,哈利·波特的潮流才在我們班突然興起。每個人都崇拜哈利·波特,所以我有機會也有時間去看。《哈利·波特》沒有使用太多華麗的詞語,而是使用簡單、真實的詞語來講述許多令人緊張、心痛和激動的事情。正是這種現實和平淡讓人們感到更加深刻和震驚。

事實上,在《哈利·波特》中,我最喜歡的角色不是哈利·波特,而是鄧布利多校長。在這本書裏,他並沒有出現很多次,但是每次他出現,他都能給人一種內心平靜和無畏的感覺。看來只要他在這裏,一切都可以解決。鄧布利多在書中的角色是霍格沃茨的校長,是唯一一個能打敗惡棍老闆伏地魔的人。鄧布利多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他長長的白鬍子、微微彎曲的鼻子、掛在一邊的半月形眼鏡和一個慈祥老人的樣子。它給人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我立刻愛上了他。隨着情節的發展,鄧布利多的角色變得越來越充實和生動。他不僅是一位具有強大魔力、智慧、勇氣、正直和無私的校長,而且還是一位有點調皮、童心和心胸開闊的校長。

我也喜歡哈利·波特周圍的一羣朋友。從最初的陌生人到後來的陌生人,友誼是多麼純潔。儘管他們之間不乏爭議、冷戰和隱瞞,但他們從未背叛過彼此,並在背後默默支持對方。

書中的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性格。沒有像主角的光芒蓋過配角的光芒這樣的事情。每個角色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本書是一個神奇的世界。不同的事物發生在不同的空之間,但它們是相互關聯的,使整個世界更加真實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