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必備】國小教學計劃3篇

校園2.68W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不如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個教學計劃吧。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學計劃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國小教學計劃3篇

國小教學計劃 篇1

  一、制定計劃的目的

新的學期又來臨了,全校迎來了更多的學生,國學教學也面臨着挑戰,為了使學生喜歡上國學,也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開展教學,特制定國學教學計劃如下:

  二、 教材的選擇。

《三字經》涵蓋中華五千年曆史、文化及倫理道德,言簡意賅,非常方便學生學習,具有傳授知識和傳播倫理道德觀念的雙重功能,三字經在中國古代蒙學教材中,是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稱作“蒙學之冠”,全文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出,字句相對來説比較簡單,容易理解,比較適合一年級的新學生,通過學習他們可以認識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礎知識,若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將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本學期二年級學習《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國早期的蒙學課本。北宋千字文被視為獅子教育的重要一環。它不是簡單的擔子堆積,而是詠物詠事、條理分明、通順可誦的韻文,其內容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多方面的知識。所選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於識讀。《千字文》短短千字,字不重複而能做到包羅萬象又頗具紋理,難能可貴。

三年級學習《笠翁對韻》。《笠翁對韻》分為上下卷,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對應,單字對、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十一字隊,節奏明快,琅琅上口,從中可得語音、修辭的豐富知識,是訓練兒童做詩對句、掌握對偶技巧、聲韻格律的最佳啟蒙讀物。

  三、教學重難點。

國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是,經常讓學生輕鬆並有韻律感的吟誦三字經、千字文和笠翁對韻,倡導學生先求熟讀,並初步背誦所學內容;國學教學的重點之二是,在教學中,有許多品德教育滲透其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等),注重教育學生學以致用,要用實際行動體現國學的學習內容,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國學教學的難點是學生正確理解所學內容;這些蒙學經典都是古文,古文與白話文相比,會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學生初步理解學習內容就成為教學難點,如果這些難點得到突破,將會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

  四、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講歇後語比賽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遊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鱷魚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五、教學活動。

本學期將舉行國學朗誦比賽,將以班為單位,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國學的興趣。

經過兩年的國學教學,我探索出了一些經驗,但這還遠遠不夠,我認為很多古文經典是永恆的真理,為了能讓傳統文化精華古為今用、重煥生機,我還要進行不斷的學習,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將中華文化最好的經典教給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給民族的未來播撒希望的種子。

  六、 教學進度。

國小教學計劃 篇2

我作為一名國小教育(英語)專業的學生。我慶幸自己選對了專業,因為我覺得自己非常適合這個專業,所以在大一時專業成績名列前茅。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只滿足於眼前所取得的成績,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英語老師,光有學習成績是遠遠不夠的,我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國小教師可以説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它承擔着學生的啟蒙教育工作,可以説是學生的第二個父母。雖然它沒有國中、高中老師肩上揹負的升學壓力,但是它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國小教師要做一個新時代的慧眼識“千里馬”的“伯樂”。這個“伯樂”應該是善於挖掘學生的潛能,根據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培養出不同的“千里馬”。國小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種待於被挖掘的潛能,而這個工作就需要每一個國小教師去完成。每個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也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教師的細心觀察,耐心輔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併為學生營造出適應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環境,讓“千里馬”能夠“食飽力足、才美外現”。

其次,國小教師要善於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更是學習的動力,是發展某種能力的契機,它促使人們去探索、實踐,從而發展智力;而學生學習興趣又是建立在良好的師生關係之上的。特別是國小生,怎樣激發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算是國小教師的首要任務之一。或許國小裏,我們不用教與學生非常多的課本知識,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

再次,要有奉獻精神。教師應該不愧於“春蠶到死絲方盡”這樣詩句的讚頌。為了教育事業,不惜一切,不顧一切;不求索取,只求進取;盡心盡力,盡職盡責;一切為了學生,也為了學生的一切;忠誠於教育事業,真誠的做到“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再者,國小教師要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萬花筒”。教師才藝多,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早期開發學生的潛能是十分重要的。“萬丈高樓平地起”國小生從小有一個良好教學環境,接受良好的教育,打好紮實的基礎,這對學生將來不如高一級的學校和走向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國小教師的才藝越多,知識越淵博,對社會的貢獻就會越大。

最後,要與時俱進,並且要不斷進行教學創新。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獲得新的信息和技能,獲得新的意識,新的觀點和新的價值,以便更好地服務於教育事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環境和對象進行創新性活動。在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方面,在前人已有的經驗和結論基礎上,要有所探索、有所總結、有所超越。

總之,作為一個新世紀的國小教師,站在教育行列的起點,肩負着培養人才之重任。不僅要具備各種教學才能,精通各門教學藝術,還要善於挖掘學生的潛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既要修身養德,敬業愛崗,讓耐心、愛心、恆心、上進心融為一體;又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教職工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以上是我對國小教師應具有的素質的瞭解。針對上述,我想作為一個國小教育(英語)專業的學生,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知慾。

隨這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和各種兒童讀物的普及,再加上國小生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的知識已遠遠超過其年齡界限。他們喜歡思考,有自己的見解,也有提不完的問題,渴望能得到成人的解答。而教師是他們心目中最有威信、最有學問的人,自然成為他們經常提問的對象。教師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淵博的知識,才能深入淺出地回答孩子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在滿足他們的求知慾的同時點燃智慧的火花。

如果教師對孩子的問題一問三不知,不僅起不到“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而且有損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還有一句老話: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我要廣泛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學着去關注學生們關心的話題,這樣,以後我才能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同時,由於國小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所以我要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是自己變得多才多藝,這樣才能更好地知道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快樂地學習。在大學裏,我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爭取獲得更多的榮譽,如獎學金、優秀學生、優秀畢業生,還有各個跟專業有關的證書等等,為自己3年後找工作做鋪墊。還有我要加強對英語的重視程度,雖然國小老師不需要很高的英語水平,但是我絕不能鬆懈,我要完成自己的英語目標。

2、學習良好的教師情感品質。

國小生知識經驗少,是非觀念差,生活經驗欠缺,他們不僅需要教師在學習上的耐心教導,行為品德上的耐心引導,而且需要在生活

上的細心關注。在生活上,有些學生已經能夠獨立,但是仍然會有一部分學生需要關愛與呵護,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觀察,發現學生生活上的困難,並且給予幫助;在學習上,學生們水平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教師用一顆耐心一遍一遍的教導,真正做到“誨人不倦”。在觀念上,國小生的思想不夠成熟,缺乏是非判斷力,這就需要老師循循善誘,使他們不至於走入歧途。這些,看上去都是挺簡單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後,我發現真正做到愛心、耐心與細心並舉,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要一步一步來,在實踐中反省自己,在反省中逐步培養與提升。

3、控制自己的情緒,科學地教育孩子。

首先,教師要有完成教育任務的堅定意向,這是他們完成教育任務的保證。這種意志品質是與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相聯繫的。其次,教師的沉着、自制,會有效的影響兒童的意志品質。國小生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行為問題,如,任性、不遵守規則、不聽從規勸、違背教師提出的要求,同伴之間不能友好相處等,教師要善於調整、控制自己的情緒,處事冷靜,以平和的態度對待學生,同時耐心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如果教師缺乏自制力,用粗暴地方式對待學生,例如諷刺挖苦,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這不僅傷害學生的情感,而且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教師地喜怒無常對學生是極為有害的,容易使一些學生去窺測教師情緒地“晴雨表”,形成兩面派行為方式,從而影響特們個性地健康發展。曾經,我看到過有些國小教師對自己的學生非常嚴厲,動不動就罵,甚至打。這致使很多國小生都非常怕老師,他們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我還聽一些國小生説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個老師是不打人的。當時,我真的很寒心。我在想難道我以後也會是這樣子嘛。不行,我一定不能。從現在開始,我要認真學習教育教學法,學會執着、沉着與自制,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我未來的每一個學生。

4、努力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敏鋭細緻的觀察力。從現在開始,我要認真學習並研究國小生的心理及其心理的外在表現,然後多多去觀察一些國小生,試着去分析他們的心理,提高自己的觀察力。再者就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我要好好利用大學的時間,多去挑戰新事物,並在這過程中大膽地去創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其次是生動、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可以説這是最最重要的。在今後的學習生活裏,我要抓住一切可以在大眾面前講話的機會,無論是班級還是社團,還是其它一些場合,一步一步提高表達能力。最後就是

組織管理能力。我知道我以後肯定會選擇當班主任,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幸運,在大二這一年,我將擔任湖學研究會的會長,這是一個非常能鍛鍊人的機會。我要好好幹,在嘗試中積累更多的組織管理經驗。雖然他跟管理一個國小班級有點差別,但是也能夠在其中學到很多有用的。

5、提高對師德的認識。

所謂師德認識,就是指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深刻認識和全面理解,要從“德”中體會到獻身國小教育事業的無比快樂和自豪。培養跨時代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其基礎就是從良好的國小啟蒙教育開始,國小教師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質量將直接影響到今後國中、高中及大學的學習質量和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人們形容育人職業是“園丁”那是很貼切的,尤其國小教育,從事啟蒙教育更加顯得重要,可以這樣説,什麼樣的教師就培養什麼樣的學生,育人之本,關鍵在於師德。我要學會關愛每一個學生,其一,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尤其當個別學生身體感到不適時,更要體貼、照顧好;其二,要熟悉學生們的基本情況,如家庭人員,學生的性格、脾氣、生活環境,這樣,在教育時,就可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尋找相應的方法,因人而異,充分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其三,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管是頑皮的,還是文靜的,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也不管他們的家庭背景、經濟條件,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這樣,學生們就會感到在老師面前表現都同樣有機會得到肯定。

總之,我想説:我喜歡國小教師這個專業,因為喜歡,所以我會用心去學習,去提升自己,為以後真正地踏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小教學計劃 篇3

第一層次:初學階段

(一)教學目標:

培養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喜歡排球運動,初步學習和掌握基本姿勢和移動、墊球、發球、傳球和扣球等基本技術,享受排球運動的樂趣。發展體能(速度、靈敏、反應、爆發力等能力),形成積極健康的業餘生活方式;在練習與比賽中,學會調控情緒、磨鍊意志、增強自信、發展個性、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二)教學內容:

1、基本姿勢和移動:站立姿勢及滑步、並步、跨步、交叉步、跑步和綜合步等基本步伐的移動

2、墊球:雙手正面墊球、側面墊球、單手墊球、移動墊球及背墊

3、發球:側面下手發球、雙手正面發球

4、扣球:原地扣球、正面助跑起跳扣球

教學重點:墊球、傳球

(三)教學要求:

通過示範教學,要求學生模仿正確的技術動作,採用各種技術的輔助性練習手段,逐步形成正確的擊球動作,初步建立主要動作的基本技術基礎,初步掌握基本姿勢及移動、墊球和傳球技術,本階段學習不應急於求成,難度要降低,可多進行墊球及傳球練習,並以多種形式的練習內容交替進行,以更較好的掌握基本動作。

第二層次:基礎階段

(一)教學目標:

全面學習掌握規範技術動作,基本掌握基本姿勢和移動、墊球、發球和傳球技術,對各項基本技術建立一個比較清晰、準確的動作表象。享受打排球的樂趣,發展體能,形成積極健康的業餘生活方式;在練習和比賽中,學會調控情緒、磨練意志、增強自信、發展個性、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二) 教學內容:

1、準備姿勢和移動: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一腳在前,兩膝微屈,身體中心位於兩腳之間,並稍靠近前腳,後腳跟稍提起,上體稍前傾,兩臂放鬆,自然彎曲置於腹前。兩眼注視球併兼顧場上各種情況,兩腳保持微動狀態。

移動的技術要領:判斷及時快反應,抬腿彎腰移重心;移步轉換銜接好,身體快移重心穩。

2、墊球: ①正面雙手墊球

②側面墊球

③移動墊球及背墊球

3、發球:

①側面下手發球

要領:腹前低拋球,轉體帶擺臂;擊球后下部,控制球路線。

②正面雙手發球

要領:手託上拋高一米,同時抬臂右旋體;轉體收腹帶揮臂,弧形鞭甩應加速;全掌擊球中下部,手腕推壓要積極。

4、傳球:正面雙手傳球

教學重點:墊球、發球

(三)教學要求:

掌握正確的基本姿勢和移動技術、傳球技術,較好的掌握墊球和發球技術,對各種基本技術建立清晰、準確的動作表像,練習時要特別注意動作結構的正確性,在不產生錯誤動作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練習的難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的發展合理運用技術能力。

第三層次:提高階段

(一)教學目標:

本階段教學是在複習、鞏固、提高已學過的基本技術動作的基礎上,主要加強排球比賽戰術上的運用,通過教學比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技術和戰術的能力,使學生懂得排球比賽規則,提高比賽欣賞水平。享受打排球比賽的樂趣,發展體能,形成積極健康的業餘生活方式,在練習和比賽中,學會調控情緒、磨練意志、增強自信、發展個性,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合作與競爭的意識。

(二)教學內容:

1、基本的站位和輪轉

2、陣容配備:“三三”配備 “五一”配備

3、排球比賽的基本規則的介紹。

教學重點:比賽中的基本技、戰術配合應用

(三)教學要求:

較好的掌握基本技術組合運用的戰術方法,通過實戰練習和比賽,培養實戰能力,初步形成發球、站位、單一擊球技術和多項組合運用以及攻底線,攻對方弱點等基本的戰術意識。戰術練習中,要特別注意防止因某些戰術上的需要而採用不適宜或完全錯誤的擊球動作和方法。通過本階段的教學,使學生懂得排球比賽的規則,瞭解各項基本技術的動作規範和排球運動的技術風格,初步具有區別正確與明顯錯誤動作的能力。

三、、學習成績的評價:

包括評價的內容、方法與要求

(一)評價的內容

1、 學習排球運動的態度,如是否準時上排球課,在排球課上是否積極活躍,課外是

否參與排球運動等。

2、 排球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包括髮球、墊球、傳球等。

3、 體能,包括摸高、折返跑。

4、 情意表現,如學習排球運動的自信心如何,能否克服排球學習和活動中的各種困

難等。

5、 合作精神,如在參與排球運動的過程中與同伴合作的情況等。

(二) 評價的方法

在評價方式上,教師應遵循主體性原則,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評價。在評價方法上,教師應遵循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以定性評價為主。定性評價的指標主要有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意表現和合作精神;定量評價的指標主要有排球運動技能和體能。

評價的難度主要在於教師如何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評價。在評價時應該重視這一問題,使評價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排球運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和提高。

標籤:教學計劃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