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稻草人》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校園2.48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稻草人》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稻草人》教學設計(精選10篇)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1、認識課文中出現的會認、會寫的字,掌握重點詞語。

2、把握課文內容。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刻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對人物作出評價。

一、教學內容:

學習文中生字新詞,瞭解稻草人,感知課文《稻草人》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二、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認識5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積累“勉強”等詞語。

(2)默讀課文,簡要地講講稻草人的故事。

2、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拼讀生字詞然後教師檢查並指正,引導探索好的識字方法,幫助識字,達到掌握本課字詞的目的。

(2)聽錄音,談談自己的真實感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稻草人的優秀品質,喚起學生對文中老太太的同情。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分析

(1)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教學難點:瞭解稻草人的心理變化,理清課文層次。

四、教學準備

小黑板寫好本課生字,課文錄音 課件

五、教學構思:

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生活實際中,談談對稻草人的認識,拉近課堂與學生認知距離。從而切入課文,看看葉聖陶先生筆下的稻草人是怎樣的,再默讀課文談談課文講了稻草人的什麼故事,在此基礎上進行理清課文脈絡。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一個輕鬆、快樂的暑假即將成為過去,同學們......

1、請同學讀第一單元《導讀》,指名説説告訴我們什麼。

2、讓學生説説知道哪些童話故事,激發學生課堂興趣。學過的童話《神筆馬良》、《小紅帽》、《東郭先生和狼》《白雪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兒》

3、教師點撥文學知識:“童話“是一種文學體裁,那麼文學體裁還有:詩歌、散文、劇本、小説、寓言、民間傳説等。

4、童話的特徵根據兒童的特點,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運用誇張手法編寫的故事。一般故事情節神奇曲折,生動淺顯,對自然物往往採取擬人化的描寫,以適應兒童的接受能力。也可以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知識教育、思想教育。

(二)板書課題《稻草人》,學習課文

1、簡介作者:葉聖陶,

2、聯繫生活談談對稻草人的瞭解,

3、聽錄音後同學們七嘴八舌説説課文中得內容給自己有什麼感受,如稻草人方面,老婦人方面,作者方面。

(三)出示小黑板學生學習本課生字

1、生自由拼讀等不同形式的認讀,

2、教師指名認讀,注意強調“穗、甸”的讀音,

3、激勵學生進行挑戰(我會組詞,我會擴詞,本課生字讀平舌音,翹舌音等內容進行挑戰),

4、教師着重指出個別生字的書寫:“橘、穗”等生字。

(四)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稻草人的一個什麼故事?

2、全班反饋,

3、根據故事的內容給課文理清層次(文章共分為三部分,見課文標出)各段分別講什麼見板書,

(五)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導質疑:葉聖陶先生筆下的稻草人是什麼樣子,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齊讀課文並反饋(盡責任)

3、研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盡責任的人?

A、找出中心句:稻草人非常盡責任。

B、找出能體現盡責任的部分。

C、認識本段中破折號的作用。

(六)小結

七、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

2、家庭作業:

(1)朗讀課文想想稻草人的情感發生哪些變化,為什麼?

(2)積累本課詞語如“平板板、盡責任、 沙拉拉、 費苦力。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刻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對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

3、幫助學生認識“膚、怠、穗、癟、搓”5 個會認字和“肌、膚、懶、穗、喉、耕、橘、褐、禍、挽、甸”11個會寫字,掌握“肌肉、皮膚、稻穗、勉強、白喉、耕種、橘子、褐色、禍事、挽救、沉甸甸”等詞語。

教學重點:

瞭解在稻田裏發生了怎樣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是怎麼做的,結果如何。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刻畫的稻草人是個怎樣的人物。

教學過程:

一、抓對比→突出責任感情朗讀課文第1、2 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是怎樣介紹稻草人的樣子的?請用橫線在文中勾畫出相關語句。你覺得稻草人美嗎?

2、稻草人的責任是什麼?你喜歡稻草人嗎?為什麼?寫牛和狗有什麼作用?

二、抓飛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讀第3—5 自然段,小組合作交流

1、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個挨着一個,心裏為什麼很高興?

2、哪些事讓老太太笑不出來?這説明了什麼?

3、稻草人看到蛾子飛來,他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4、從描寫稻草人的內心和動作的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5、再次閲讀這三個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三、抓禍事→突出忠誠默讀課文第6—8 自然段,自學並討論

1、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時心情怎樣?(指導觀察插圖)

2、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3、再次閲讀這三個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4、從稻草人的動作和心理描寫的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四、抓肉蟲→突出悲慘朗讀第9 自然段,思考

1、稻草人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麼?

2、想一想:稻草人為什麼而“痛心”?為什麼而“哭了”?

3、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4、稻草人的感情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五、抓變化→突出中心再次默讀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變化的語句讀一讀。

1、結合課文,仔細體會他感情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2、想一想:《稻草人》這篇童話故事有什麼特點?想要告訴人們什麼?

3、課堂練習。

展開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頭哭了”以後,還會發生什麼故事,再寫下來。

模仿第2 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注意用上中心句。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鞅”字,會寫“葫、孝、礎”三個生子,並且記住三個生子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言而有信、説到做到、嚴格執法的重要性。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和重點詞句,體會稻草人的品質。

難點: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稻草人的品質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誠實是做人的根本”,所謂誠實:就是實實在在做人。

誠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們學習有關誠實的一個故事。(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學習第一自然段,思考:老婦人對今年的稻子抱有什麼希望?

學習(2——14)自然段,思考:

1、看到稻子成長的很好,老婦人的心裏是怎麼想的?面對老婦人的這些想法,稻草人是怎麼做的?(找出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的句子,讀一讀,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2、指導朗讀課文中的重點句子,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3、自主學習

思考:稻草人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學法提示】

1、畫一畫,畫出描寫稻草人的語句及句中的關鍵詞

2、讀一讀,讀出所畫的句子及詞語

3、想一想,稻草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4、在旁邊簡單批註你的感受或對人物的評價

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四)展示交流,彙報點撥

(點撥)同學們學得真認真,彙報時可採用以下方法。

[温馨提示:從句子或詞語加與理解。]

1、面對重重困難,稻草人心想:要這樣才能使老婦人知道稻子長了小蟲,首先就要讓老婦人看到小蟲,只有這樣,才能保留住稻子,才能完成老婦人的心願,從根本上保證老婦人的利益,於是他在看到小蟲時想了很多辦法,冥思苦想了好幾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取得老婦人信任的好辦法。

2、當老婦人到達田地的時候,稻草人拼命搖着扇子,希望老婦人能夠明白他的心思  小結: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可真是個説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

四、拓展延伸:

誠實守信、説到做到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它對於我們的生活很重要,同學們也知道一些有關誠信的名言,請你們説一説。

五、總結全文,學以致用

(過渡)聽了同學們的發言及深情的朗讀,老師的心靈也受到了震撼,想不到短短的一節課,同學們就對“誠實”有了這麼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明白了“誠信乃為人之本”。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4

一、活動背景

孩子在參觀農村的過程中,發現了稻田中的稻草人,都很好奇,用手去摸摸,並問這是誰做的?有什麼用?我就給孩子講了有關稻草人的故事,給孩子看了有關稻草人的flash。並想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對稻草人的作用有更多的瞭解,從中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表現能力。

二、活動目標:

1、會跳雙圈扇子舞,能用肢體語言表現稻草人的動作。

2、練習在音樂的間奏處交換舞伴,嘗試在間奏終止處做不同的稻草人造型。

3、感受音樂活潑的情趣,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人手2把扇子。

2、人手一朵手花。

3、《稻草人》的音樂、《秋天多麼美》的音樂。

四、活動過程:

1、在《秋天多麼美》的音樂聲中邊唱邊跳進入活動場地。

2、用談話引出課題、秋天到了,看着成熟的稻穀,農民伯伯可開心了,可是有一天來了好多的小鳥吃穀子,農民伯伯很着急,你們有什麼辦法幫農民伯伯趕走小鳥,保護糧食呢?為什麼要請稻草人呢?

3、學習舞蹈的基本動作。

(a)幼兒自由創編稻草人的動作。

(b)引導幼兒創編趕小鳥的動作。

(c)請幼兒坐成一個圓圈,説説自己創編的動作。

(d)教師用故事小結孩子創編的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音樂。

(d)老師:稻草人趕走了身邊的小鳥,發現其他地方還有小鳥,怎麼辦呢?引導幼兒學習9—10的動作,並提示孩子在音樂的終止處做出不同的造型。

4、幼兒學習舞蹈,學習交換舞伴。

a)幼兒自由找空地方和老師一起跳舞2次。

過渡:變換對行成雙圈,面對面站好,引導裏圈的幼兒。

在聽到間奏音樂的時候要移動位置到下一個小朋友的位置並擺出一個造型,然後再和新的朋友一起跳舞。

b)幼兒在圓圈上跳2遍,重點能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動作,變對形。

5、聽着音樂完整地跳集體舞。

a)要求:注意動作的順序和方向,能有表情的跳。

b)跳2遍後結束。

老師小結:今天你們幫了農民伯伯的忙,農民伯伯可高興了,要給你們獎勵呢,放好扇子和我一起去拿禮物吧?(在音樂聲中離開活動室)

五、活動延伸:

1、自己製作稻草人。

2、玩稻草人捉小鳥的遊戲。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簡介:

本文是一篇童話,通過稻草人前後的心理活動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

二、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詞,學會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展現人物的性格,介紹事件的背景,表現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學習人物動作、心理、外貌描寫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3、學習作者的表現方式。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寫與稻草人的特徵是相符和的?

b、課文為什麼把稻草人與牛、狗進行對比?

二、學生分別讀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動。動作描寫的句子,體會:

a、外貌描寫表現了什麼?

b、文章有幾次心理活動描寫?每次表現了稻草人怎樣的心情?(高興、焦急、痛心)

c、文章中幾次直接描寫老太太?分別是從那幾個方面寫的?各表現了老太太怎樣的心情?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以快樂的心情

的反襯結局的悲慘,以樂寫痛,則痛甚)

三品讀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給課文分段:

1、介紹稻草人的外貌,看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普通,善良,堅守職責的好人)

2、用一句話話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區類容。

3、稻草人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嗎?用一個成語概括這種情況(心有餘而力不足)表現了作者的什麼?(同情勞動人民卻又無力改變現狀的`悲哀)

B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動可以分兩層?如何分?(回顧主人的悲慘經歷,為主人即將得到的豐收感到由衷的高興。這一處伏筆的作用是什麼?)

1、學生談一談讀了本段的感受;

2、齊讀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體會情感;(她的臉上滿是皺紋,倒像個風乾的橘子,那裏會露出笑容來呢!)(這一句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慘,將來又會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點名讀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動作描寫實際上是什麼造成的?把他寫成稻草人的自覺行為有什麼好處?(體現作者的同情與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動作和心理活動描寫,作上記號;

3、作記號之處表現稻草人什麼心情,用文中的詞語概括(無比驚恐、着急)

C學生通讀1---5自然段;質疑問難。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的內容;

二、學生輪讀課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後聽老師讀6---8自然段,思考:

a、聽完這幾段,你弄懂了哪些問題?有哪些疑惑?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現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急得不得了、連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勁、恨不得、)

d、 “除了稻草人以外,沒有一個人為稻子發愁。”這句話有沒有話外音?

三、學生自由讀本部分,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自講6---8自然段

四、小組評選一人上講台講授這一部分,其他同學可進行質疑問難

五、學生默讀第九自然段,思考:

a “咬嚼”一詞還可以用哪些詞代替?用本詞的好處在哪裏?(表現肉蟲的貪婪,令人厭惡,聞者的不忍與心痛)

b稻草人為什麼低下頭?作者想表達什麼情感?在事實上,稻草人低下頭是什麼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見到田裏的情況會怎樣,然後寫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語段,表現老太太那時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

七、總結全文

八、學生通讀全文,並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九、語段仿寫: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寫

b、第三自然段環境與心理活動描寫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6

第一課時

1、知識目標: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認識14 個生字,會寫“嘰”“扣”。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識字及朗讀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生活的美好,熱愛身邊的事物。

重點及難點: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實際導入新課。

同學們見過稻草人嗎?他們是用來幹什麼的?你們見過穿衣服的稻草人嗎?讓我們到童話故事中去看看稻草人穿上了什麼樣的衣服!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教學“稻”字。

二、識字教學。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注意每個字的讀音。

2、你們覺得課文中這個穿上了衣服的稻草人好看嗎?學生出聲地讀課文並畫出生字。

3、教師出示字卡:羅、幾、查、肖、自、口、此、壯、臿、冒。學生認讀。重點教學“臿”字。

4、同學們可別小看這些字。如果為它們加一個合適的部首就會變成我們本課的生字呢!指導學生利用書後的生字表為這些字加部首並注音組成本課的生字。

5、學生拼讀新字。聯繫“紫”字對“系”字教學。

6、這些字都不是一個人來到課文中的,它們還帶來了好朋友,把它們找出來好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併為生字畫出詞語。

7、學生説出課文中的詞語,教師相機提出書後讀一讀中的詞語。組織學生讀詞語。

三、學生練習讀詞語。

你們覺得課文中的那句話或者哪一段不好讀?教師指導學生把課文讀熟。

四、指導學生在虛宮格中寫“嘰”和“扣”。

第二課時

1、知識目標: 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基礎上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書寫“消”“息”。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朗讀理解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稻草人和麻雀之間的友誼。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書寫“消”“息”。

難點:體會小麻雀與稻草人之間的友誼。

一、由“稻”字引出新課。

出示“稻”字,同學們還記得這個字嗎?能為他組詞嗎?板書“稻草人”這個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稻草人穿衣服》,齊讀課題。

二、複習字詞。

有句話説的好“温故而知新”,我們在上節課的學習中認識了很多生字和詞語,現在就來複習吧!

出示詞語卡片:嘰嘰喳喳、消息、釦子、系領結、菊花、帽子、時裝。學生個別讀後,開火車讀詞語。

三、指導書寫“消”和“息”。

在我們讀的詞語中已經會寫“嘰”和“扣”。這節課我們再來寫“消”和“息”。指導學生在虛宮格中寫 “消”“息”。

四、朗讀理解課文。

你們能用 “消息”這個詞來説話嗎?(學生練習用消息説話)本課是誰把什麼消息傳向四面八方?

1、找生讀1—4段。

麻雀是怎樣傳這個消息的?(嘰嘰喳喳地傳向四面八方 )什麼是“嘰嘰喳喳”?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表演“嘰嘰喳喳”的樣子。

麻雀們嘰嘰喳喳地都説了什麼?指導學生朗讀1-2段。(讀出興奮高興的語氣)

聽到這個消息其他的麻雀都是怎樣做的?

2、齊讀4自然段。

麻雀們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熱心)

讓我們再去看看熱心的麻雀們又做了什麼?

3、學生自由讀5-13段

小麻雀們對稻草人穿的衣服滿意嗎?(不滿意)從哪看出的?

找生讀5段,出示句子:衣服上還沒有釦子呢!觀察句子的末尾用了什麼標點符號?怎樣讀感歎句?指導學生朗讀這個句子。

麻雀們接下來是怎樣做的?學生齊讀6段。稻草人的衣服上有了釦子,麻雀們總會滿意了吧?(不滿意)

指名讀7段。出示句:如果脖子繫個蝴蝶結就神氣啦!你們認為如果稻草人脖子上繫個領結會是什麼樣?(了不起、神氣)按着你的想法把這個句子讀出來好嗎?

對於這個提議麻雀們怎麼做的?學生齊讀8段。

接下來小麻雀又是怎樣打扮稻草人的?找學生讀9、10、11段。

老師發現11段中表示顏色的詞語最多,跟老師一起讀讀。

1)、教師引讀,於是,金色的——綠色的—藍色的——和紅色的——……全都….

2)、同學們大聲在下面多讀幾遍,然後説説你的感受。你願意把這麼美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嗎?

3)、生讀,師評。

4)、請同學們輕輕的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師讀:黃色的……睜開眼睛,美嗎?美。就讓我們一起美美的把這句話讀一遍吧。

5)、同學們,再仔細觀察這句話,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6)學生找出省略號。教師告訴學生:這六個小點點可重要了,它就是——省略號。

7)、想像一下,麻雀們還可能在稻草人的衣袋裏裝些什麼呢?請你模仿書中的語句接着説一説。

8)同學們想象力真豐富,用詞真準確。

這麼多的花兒,草兒,穗兒,全都裝在了稻草人的衣袋裏,它的衣袋可真——?

你能用表示顏色的成語説説嗎?

你還知道哪些表示顏色的成語?

4、稻草人被麻雀們打扮得真漂亮,正在這時麻雀們又發現了什麼?出示句子:呀,稻草人還沒有帽子呢?

這個句子怎樣讀才能體現出麻雀們剛剛發現這件事呢?(指導學生讀出吃驚、新奇的語氣)麻雀們終於滿意了,因為----出示句子:稻草人的頭上有了一頂世界上最美麗的帽子。觀察書中插圖這頂帽子是什麼做成的?你們覺得美嗎?能用你的朗讀告訴別人這頂帽子有多美好嗎?(重讀“最美麗”中的“最”字)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要求: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稻草人的善良和盡職。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對窮苦勞動人民的同情。

5、教育學生有一顆善良的心,關心、體貼、協助他人。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動。

2、學習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內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稻草人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介紹葉聖陶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齊讀課題。

2、戰士資料,介紹作者。

3、教師導讀: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稻草人》就選自葉聖陶的童話集《稻草人》。

二、初讀,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

(1)把課文讀準、讀通順,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3)找出文中描寫稻草人樣子和結構的段落,讀一讀。

2、檢查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明讀一讀,其他正音。

(2)教師儀進行再強調。

(3)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集體讀一讀。

3、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稻草人看到一隻飛蛾飛到主人的稻田裏,併產下了子兒。稻草人很着急,想把情況告訴主人卻無能為力,他為主人感到很悲傷。)

4、指名反饋:文中的稻草人長得什麼樣呢?文中的哪一個自然段進行了具體的描寫?(第一自然段)

5、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其他考慮: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樣子和結構説清楚的?

6、指名反饋。(先整體後局部,從上到下)

7、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加深感知。

三、再讀課文,感悟人物形象

1、教師導讀:課文主要給我們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一個是稻草人,一個就是稻草人的主人——老婦人。作者為我們塑造了怎樣的稻草人和老婦人形象呢?

2、指名反饋:再讀課文後,稻草人和老婦人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是一個xx的稻草人;這是一個xx的老婦人。

3、教師導讀:同學們,再讀課文,把相關的語句找出來,和同學推薦一下,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婦人的悽慘、孤單、可憐、窮苦的?又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盡職和善良的?

4、集體反饋。

5、教學建議:

(1)學生反饋語句,學生一起讀一讀。

(2)結合上下文,説説自身的體會。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6、教師導讀:同學們,這是一個多麼可憐的老婦人啊!所以善良的稻草人很想協助老婦人,可是他什麼也做不了,他有多着急呀!請同學們找出描寫稻草人焦急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7、教師小結: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動,表象了他對主人的關愛,他同情主人悽慘的遭遇。同學們,假如你也是這個故事中的一個角色,你希望自身是什麼?你想怎樣協助老婦人?

四、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這是一則悲慼的童話故事,稻草人的善良深深地打動着我們。伸出你的友愛之手,關心、協助一切需要協助的人吧!

五、安排作業

1、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膚、怠、穗、憋、搓”5個會認字和“肌、膚、懶、穗、喉、耕、橘、褐、禍、挽、甸”11個會寫字,積累“肌肉、皮膚、稻穗、勉強、白喉、耕種、橘子、褐色、挽救、禍事、沉甸甸”等詞語。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拼讀生字詞,老師檢查並指正;

2、聽錄音,整體感悟,理清脈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稻草人的優秀品質,喚起學生對文中老太太的同情。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詞,學會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展現人物的性格,介紹事件的背景,表現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學習人物動作、心理、外貌描寫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3、學習作者的表現方式。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刻畫的稻草人是個怎樣的人物。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師:(指名讀第一單元《導讀》),你能説一説《導讀》告訴我們什麼了嗎?誰能説一説,咱們都學過哪些童話故事?(生:《神筆馬良》、《小紅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新的童話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1。指定三位學生朗讀課文。播放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9

葉聖陶(1894~1988),中國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原名紹鈞。江蘇蘇州人。曾擔任過國小、中學和大學教師,做過編輯。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記十篇》,短篇小説《潘先生在難中》《多收了三五斗》等。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並仿寫句子。

(1)她以前哪裏笑過呢?(反問)

這種行為很好,老師怎麼會不支持呢?

(2)她的臉上滿是皺紋,倒像個風乾的橘子。(比喻)

圓圓的月亮掛在空中,像個大玉盤。

稻草人很負責,但主人卻未給予關注,那稻草人這樣做是否值得?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

假如稻草人會説話,故事又會向哪個方向發展?想一想,續寫本課。

《稻草人》 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作者葉聖陶也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童話集《稻草人》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苦難,因而有時氣氛顯得低沉和悲哀,稍後的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現人民羣眾團結抗暴的集體力量。他的童話構思新穎獨特,描寫細膩逼真,內容貼近現實。魯迅説,葉聖陶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道路的”。本書收錄了葉聖陶中短篇童話作品三十餘篇,並附有豐子愷先生為《古代英雄的石像》所撰寫的文筆生動的讀後感言。

稻草人的由來 三國時期,諸葛亮施用巧計,演出了一幕“草船借箭”的妙劇。就在這天早晨,大霧漸漸散去,有一位在長江裏放魚鈎的漁翁,正巧捕魚到此。鈎繩搖動,銅鈴響亮,傳來有魚上鈎的信號,漁翁急忙收鈎,手頭感到沉重,心想:定是一條大魚。漁翁喜出望外地做好了捕大魚的準備。浮標漸漸收近,大霧也已散盡,漁翁定睛一看,不想鈎掛到一個漂浮的死人。漁翁感到忌諱,他的歡喜勁兒蕩然無存,硬着頭皮收到船邊,再仔細一看,不是死人,而是一個十分精緻的草人,頭戴皮盔,身穿皮甲,如同真的一般,真是逗人喜愛。漁翁把草人拖到船艙,發現草人身上還釘着二十餘支狼牙箭,漁翁將草人收好,十分珍惜地藏進小船暗艙裏。

這位漁翁是荊州的農民,他冬閒捕魚,農忙種地。到了農忙季節,他就回到家中,把那個喜愛的草人也帶到家裏,全家人看了又驚奇又喜歡。

從草人第一天到漁翁家裏,奇事就發生了。原來漁翁家裏有很多老鼠,平常連貓都不怕,白天都有鼠跑,鬧得不安寧。可是這夜,老鼠絕了蹤影,全家人過了一個寧靜的夜晚。家裏人又驚喜又感歎,都猜想定是這草人的威力。到了清明、穀雨的落種季節,下到田裏的谷種,田鼠要來吃,麻雀要來啄,漁翁感到無法,突然想到了草人,便把草人搬到育種地。靈得很!草人往田裏一站,田鼠不來了,鳥雀飛走了,種苗長得整齊茁壯。這個消息像春風一樣吹遍了農村,農民們都依照着在田間紮上草人。後來發展到收穫季節,為防鼠防鳥也紮上草人,此辦法真有很好的效驗,所以流傳至今。

《稻草人》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葉聖陶及他的一些童話作品。

2、在有感情地朗讀這篇童話作品時,瞭解稻草人在田裏所看到的幾件事,感受稻草人急別人所急,但又無能為力的思想。

3、能簡要複述稻草人看到的幾件事。

教學過程:

一、藉助插圖,簡介葉聖陶及他的童話作品。

二、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稻草人

2、出示稻草人插圖,讓學生感知稻草人的外貌。

三、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檢查預習要求:讀準字音、不讀破句。

2、快速讀課文,思考:課文講到稻草人看到了三件事,是哪三件事呢?簡要説説這三件事的內容。

四、重點講解第一個故事:

1、當稻草人看到飽滿的稻穗時,它想到了什麼?

2、自讀稻草人的心理活動的句子。

3、當小蛾來到田裏時,思考:稻草人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4、交流:當老婦人離開稻田時,稻草人又是怎樣想的呢?

5、小結第一個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知道稻草人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稻草人做事非常盡職盡則。

6、簡要説説第一個故事的內容。

五、以第一個故事為標準,略講第二、第三個故事

思考,交流稻草人看到的事情及想到的內容。讓同學們讀一讀。

六、概括出稻草人的特點及品質。

作業:續寫稻草人的故事。(抓住稻草人的特點,它所看到的、想到的去寫)